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滿額折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限量作者親簽扉頁】
第一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
唯一一個融合古典與現代 將「餘生」概念詮釋至極致的藝術家
【首刷限量贈送 文豪雋永書籤】
從川端康成認識日本的恥辱與哀愁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用文學探究「日本是什麼」
▍楊照帶你從10位經典作家通讀日本文學史、思想史
夏目漱石 谷崎潤一郎
芥川龍之介 川端康成
太宰治 三島由紀夫
遠藤周作 大江健三郎
宮本輝 村上春樹
‧從明治到令和,橫跨三個世紀
‧第一套以經典文人為軸,深度導覽百年日本的重量全書
‧每冊皆附系列總序、前言、作家年表

▍全新系列.樹立日本文學新史觀──各界名家一致推薦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版主
一頁華爾滋Kristin
戶田一康(作家、真理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副教授)
王盛弘(作家)
江淑琳(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李靜宜(作家、東美文化總編輯)
周慕姿(心理師、《作家的靈魂腳本》podcast主持人)
林廷璋(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文藝誌《圈外》總編)
林福益(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兼書虫公司總經理)
洪維揚(「幕末.維新史」系列作者)
馬欣(作家、影評人)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社長)
梅用知世(「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版主)
章蓓蕾(日本文化譯介者)
葉美瑤(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詹正德(有河書店店主、影評人)
蔡瑞珊(青鳥書店創辦人)
蔡詩萍(作家)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蔣亞妮(作家)
【按推薦人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為什麼讀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日文很難讀。難處不在於川端康成使用少見、複雜的詞語,而在於他創造了一種介於古典日語和現代日語之間的特殊風格。他在一九六八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日本第一位得到這個國際殊榮的作家。──楊照

作為日本首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川端康成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短短的致詞中濃縮日本文化美學的精華?
為什麼年僅四十八歲,他就抱著「餘生」的破敗心情自殉式地寫作?
戰敗後的舉國頹喪情狀、文壇摯友的告別,
對一位創作者的生命造成什麼樣的陰影?

──獨到的「掌中小說」實驗
「掌小說」是來自法文的名稱,一九二○年代傳入日本,一度非常流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國家中和日本關係最密切的是德國,在作為後進國家努力迎頭趕上這項性質上,日本高度認同德國,並積極向一八七○年代才統一的德國學習。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轉變,日本選擇了站在德國的對立面,參加了英國、法國的這一邊,而能夠以戰勝國的姿態去參加一九一九年的巴黎和會。
於是在一九二○年代掀起了法國熱。這時候日本已經不需要積極學習法律或政治制度了,從法國人那裡他們吸收的是文化、文學、藝術,尤其是那樣一種特殊的美學敏感性。
在他生命的第一段時光,一般別人的成長期,川端康成在接連親人去世中內化了深刻、難以排解的「孤兒意識」。帶著這樣的內心傷痕,他去了東京,開始參與文學活動,清楚地受到西方現代文學影響,並且和橫光利一成了好朋友。在這第二階段中,他從「新感覺派」的美學觀念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學歸屬,從而部分緩解了「孤兒意識」,迎來了創作上的高峰,包括完成了大部份的掌中小說,讓這個原本舶來的形式脫胎換骨,變成了他的獨特風格表現手法。
掌中小說是他連結了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生命歷程的產物。將平安朝的纖細敏銳和法國散文詩的濃縮文本精神有效地混合在一起,寫出了極其獨特,幾乎沒有其他人能模仿的小說作品。

──文學不是「殘山剩水」
川端在「大正民主」時代成長,經歷了從大正到昭和日本社會氣氛的劇變,西方式的自由風氣讓渡為法西斯的軍國主義,然後又見證了從戰爭爆發時的群情激昂到終戰帶來的極度恥辱。他不可能不受時代變化影響,一九四六年時特地前往旁聽東京戰犯審判,更不可能不思考戰爭。
他反省戰爭的,表現受到戰爭衝擊的幽微方式,就在這份「餘生意識」中。「餘生」意味著本來應該死去了,卻還苟活著,所以必須找到一份勉強活下去的理由。川端康成的「餘生意識」,不是單純個人的感受、個人的選擇,而是牽涉到日本戰敗的集體命運。被全世界視為侵略戰犯,又以如此屈辱方式敗戰的日本,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資格繼續存在下去呢?
所謂「餘生」,從不得不面對橫光利一去世事實之後,以川端自己的話說,那就是「要凝視故國的殘山剩水」。經歷了戰爭,尤其是經歷了恥辱的敗戰,日本已經不再是川端出生成長的那個日本了。最大的差異,在於這樣一個日本,在世人眼光中失去了繼續存在下去的合法性。作為一個國家,作為一個社會,日本人自身都無法辯護日本的存在,在那樣的狀態下,要日本從地球上消失,都讓人提不出什麼理由來反對吧?
應該消失卻還繼續存在,應該死去卻還苟活餘生,憑著的是什麼?川端找尋並確定了他自己的答案,那就是要從近乎絕望的「殘山剩水」中找出讓日本可以、應該繼續存在的理由,抵抗敗戰所帶來的終極恥辱。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經典十人書單

01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
02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
03 小說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
04 楊照談川端康成(暫名)

即將出版──[2022-2023]
太宰治
三島由紀夫
遠藤周作
大江健三郎
宮本輝
村上春樹

日本在台殖民距今已落幕超過半世紀,
為何至今這個國家仍宛若幽靈,潛伏於台灣的集體意識?
面對這個孕育絕美文化,卻又曾發動殘酷戰爭的民族,
今日的我們可以如何重思「日本是什麼」,並再次量度與其緊密而矛盾的關係?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共分十冊,一冊讀一位經典日本作家,
進而綜觀百年日本文化。
作家楊照回歸年少原點,融貫逾四十年的學養思索與東西閱歷,
剖析經典十人,以其作品為核心,找到作家畢生主體關懷,
試圖瞭望日本難解的全貌,也映照今日的台灣文學風景。

「從十五歲因閱讀《山之音》而有了認真學習日文、深入日本文學的動機開始,超過四十年時間浸淫其間,得此十冊套書,藉以作為台灣從殖民到後殖民,到超越殖民,多元建構自身文化的一段歷史見證。」──楊照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

譯作──
《老人與海》。

相關著作:《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書摘/試閱

◎戰敗與失去摯友
我們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理解川端康成如何能夠代表日本。第一,他是一位在戰後有意識地重建「日本美」的作家。
川端康成出生於一八九九年,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年,距離一九○四年日俄戰爭爆發五年前。那是日本明治維新帶來最樂觀氣氛的時代,一八九五年,日本在中日戰爭取得大勝,證明了維新的神奇富國強兵效果,加強了社會上「脫亞入歐」能夠躋身列強,和歐洲國家平起平坐的信心。
然而在川端康成長大的過程中,這樣的氣氛逐漸改變了。接下來日俄戰爭的結果就不再那麼一面倒了,日本雖然戰勝,卻只能算是「慘勝」,不只是戰爭投入的代價很高,而且戰爭結束後並沒有從俄羅斯那裡得到什麼實質的補償。戰爭的負債進而使得長期快速變化發展所累積的種種社會問題,逐漸在明治後期爆發出來,動盪的情勢使得人們無法再天真地保持樂觀。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得到了另一次wake up call,必須從原來的迷夢中醒來。那就是雖然興致勃勃地參與了世界大戰,然而在重整戰後秩序的巴黎和會上,卻發現由美國、法國、英國主導的會議上,日本不只還是被放在邊緣上,甚至連要取得德國原先在中國利權,遭到中國的抗拒挑戰時,也沒有得到歐洲國家的重視、聲援。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瀰漫著悲觀的情緒,歐洲人自己對於西方文明的前途極不看好,徹底失去了十九世紀時的進步衝動。再加上民族主義高漲,「民族自決」成為最響亮的口號,多重因素作用下,使得日本逆轉了原先要親近西方、加入歐洲的國家目標,轉而回歸自身的民族主義立場,強調日本文化的優越性,追求將日本建立為領導亞洲的新勢力。
從「大正」進入「昭和」,日本有了新的國家目標。那就是打造後來稱之為「大東亞共榮圈」的統治區域。軍國主義興起,一九三一年占領滿洲,一九三二年建立傀儡的「滿洲國」,一九三七年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一九四一年又擴大為太平洋戰爭。
這一番大肆擴張,最後以一九四五年的無條件投降收場。到投降之前,日本軍部都還在宣傳「一億玉碎」,表現出極為堅決的意志,卻因此逼得美國動用剛試爆成功的原子彈,連續毀滅了日本廣島、長崎兩座城市,日本的意志一夕瓦解。
原本最驕傲、最霸氣的一個民族,卻在戰後成為最屈辱、最怯懦的。日本這樣戲劇性的集體心理轉折,至今仍然是一個令人好奇的歷史研究題目,更是川端康成親身經歷,主導了他創作動機激烈轉向的特殊背景。
川端康成有一個創作上的好友,差不多同年齡的橫光利一。一九二一年年底,兩個人在前輩菊池寬家中認識,從此成為莫逆之交。不論在個性或作品風格上,橫光利一和川端康成都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互補。最普遍的看法,就是兩個人一陽一陰,自然地彼此深深吸引。
在兩人的友誼和文學創作關係上,很明顯地,橫光是「陽」而川端是「陰」。川端參與的許多活動,其實都是由橫光帶領的。有人將他們這兩人一組的文學搭檔,拿來和芥川龍之介與菊池寬相提並論,也就是其中一個以光燦耀目創作呈現在世人眼前,另外一個則扮演了稱職的陪伴與支持角色。在這樣的對照中,一般是將橫光比為芥川,川端比為菊池,也就是說,橫光的創作成就要高於川端。
然而這樣一個光耀的創作者橫光利一,卻沒有活過五十歲,在一九四七年年底去世了。哀痛的川端康成發表了一篇悼文,在文章裡明白宣告:「從此就是餘生……」
餘生,意味著已經失去了原本活著的理由,勉強苟存下去。讓川端產生如此強烈「餘生」感受的,除了好友橫光突然去世之外,更普遍更無可逃躲的因素,必然還有戰爭以及日本戰敗的事實。
◎戰後川端康成創作的轉向
川端在「大正民主」時代成長,經歷了從「大正」到「昭和」日本社會氣氛的劇變,西方式的自由風氣讓渡給法西斯的軍國主義,然後又見證了從戰爭爆發時的群情激昂到終戰帶來的極度恥辱。他不可能不受時代變化影響,一九四六年時他還特地前往旁聽東京戰犯審判,更不可能不思考戰爭。
他反省戰爭,表現受到戰爭衝擊的幽微方式,就在這份「餘生意識」中。「餘生」意味著本來應該死去了,卻還苟活著,所以必須找到一份勉強活下去的理由。川端康成的「餘生意識」,不是單純個人的感受、個人的選擇,而是牽涉到日本戰敗的集體命運。被全世界視為侵略戰犯,又以如此屈辱方式敗戰的日本,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資格繼續存在下去呢?
不得不面對橫光利一去世事實之後,以川端自己的話說,那就「要凝視故國的殘山剩水」。經歷了戰爭,尤其是經歷了恥辱的敗戰,日本已經不再是川端出生成長的那個日本了。最大的差異,在於這樣一個日本,在世人眼光中失去了繼續存在下去的合法性。作為一個國家,作為一個社會,日本人自身都無法辯護日本的存在,就算要日本從地球上消失,都讓人提不出什麼理由來反對吧?
應該消失卻還繼續存在,應該死去卻還苟活餘生,憑的是什麼?川端找尋並確定了他自己的答案,那就是要從近乎絕望的「殘山剩水」中找出讓日本可以、應該繼續存在的理由,抵抗敗戰所帶來的終極恥辱。
對應戰爭那麼鮮明的破壞與悲劇,承擔東京大審判所彰顯的戰爭責任,還能找到什麼理由為日本辯護?還是至少呈現戰爭之外,戰敗與責任之外,另外的日本面貌?
在這點上,川端有著特殊的經驗與長處。相較於橫光利一的「陽」,川端的「陰」一般就是被認定為是接近日本傳統之美的,無論在美的品味標準或表達上,川端的美都和日本傳統有著密切的連結。
這不是川端年輕時創作的本意。剛開始在文壇闖蕩時,川端和其他年輕人一樣,不會一開始就要背負老氣橫秋的傳統重擔。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川端的創作養分與靈感啟發,許多都來自西方,快速、飢渴地吸收西方流行的文學風潮,或引介或仿習。不論是「新感覺派」的美學意念,還是「掌中小說」的特殊形式,都表現為來自歐洲的外來刺激產物。也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對於自己的文學風格,會要強調獨特性與開創性,而掩蔽和傳統之間的連繫接續。
然而在戰後的「餘生思考」中,川端逆轉了年輕時的態度。他反過來收藏起自己身上所有外來文化的影響,不再突出個體個性,改寫了自己的文學創作故事,將自己的文學重新解釋為日本傳統之美的代表。
如此逆轉的立場,在諾貝爾文學獎受獎演說中,有了極致展現。講詞〈日本之美與我〉要訴說的,是一個謙虛無我的故事。援引各種日本詩歌、宗教、美術,乃至於山水典故,川端的潛文本是:「你們在我的小說中讀到的所有、任何美好事物或感官領悟,其實都來自日本傳統,我只是這美好傳統的一個承載者與轉述者,如此而已。」
換句話說,川端自我選擇的「餘生」使命,是要以「美」來重建日本的形象,藉由「美」來讓人遺忘日本的戰爭與敗戰可恥事實。川端要說、要為他的日本主張的,是日本的美具備獨特、永恆的價值,放在人類歷史文明的圖譜上,有著無可取代的意義。因此,即使背負著戰爭與敗戰的恥辱,是的,日本仍然應該繼續存在,日本人仍然可以做為傳統之美的承載者而繼續活下去。
這樣的「餘生意識」,毋寧是高貴令人動容的。換另一個角度看,這樣的「餘生意識」也是一份艱難到近乎執迷夢想的自我折磨。或許就是覺得必須承擔足夠的折磨,才能對得起戰爭之後早早謝世的好友,文學成就與前途都還勝過自己的橫光利一吧。
◎被踐踏的民族自尊
戰爭結束那一年,川端康成四十六歲,一個中年的日本人,應該是國家的骨幹,應該承擔國家各方面的主要責任,是站在第一線上的一代人。因而這代人也就背負了最深刻的戰爭罪孽。這一代追隨前行代發動戰爭,製造出恐怖的災難,最終反噬了日本。這一代的人應該為贖罪而死吧,不是個人的選擇,而是國家命運將個人吞滅了。
橫光利一在兩年後去世,到這個時候,川端康成又已經看到了戰後美軍占領的情況。比川端康成小一個世代,一九三五年出生的大江健三郎曾經回憶,戰爭結束時他十歲,很快就產生了無論如何不願意去學校上學的強烈抗拒。因為學校的師長們,之前還咬牙切齒教他們該如何仇視美國人,訓誡他們要信奉天皇,保有堅持「一億玉碎」的「國民精神」,突然之間轉而要大家和美軍親善,並且在遇到美國人,甚至只是講起美國時,露出敬畏、諂媚的態度。大江健三郎的天真少年心靈中無法接受如此徹底自我矛盾、自我否定改變,油然生出了對於師長的鄙視。
確實,美國之所以決定動用原子彈,也是評估日本堅決抵抗的決心將使登陸戰爭傷亡代價太高。回顧一九四五年六月結束的沖繩島戰役,日本人硬是抵抗了八十天,造成美軍高達一萬兩千人陣亡。那麼登陸日本本土可能的傷亡代價,將更是高到難以想像了。
美國憑藉著新發明的末日武器,終於使得日本投降,然而仍然戰戰兢兢任命了領導、執行太平洋戰爭的麥克阿瑟將軍帶領軍隊前往建立占領指揮部,預期會有一段艱辛平服日本社會的過程。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麥克阿瑟將軍靠著主張保留天皇,很快就得到日本人的崇敬,美軍則靠著豐富的資源提供給飢餓的日本百姓,也立即得到英雄式的歡迎。連美國人自己都大感意外。
對於川端康成這一代人來說,尤其是從來沒有認同過軍國主義的人,這是加倍的恥辱。整個昭和時代建立起來的國家價值徹底瓦解,而且這些參與喊口號喊得最大聲的右翼分子與一般大眾,竟然瞬間就放棄了自己原先信誓旦旦的立場,一下子轉去崇拜麥帥、諂媚美軍了。不只是情何以堪,更是尷尬到自我懷疑日本還有根本的立國尊嚴嗎?
以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在經典名著《菊與刀》中揭示的研究洞見來說,相較於西方的Guilt Culture,「罪感的文化」,日本是Shame Culture,「恥感的文化」。罪感是自己內心有一種警戒,如果做了不對的事那警報就會響起而讓你無法安心正常過日子;恥感則是來自於別人眼中看見你做出了不應做的事,你在別人面前丟臉了。前者的根本是「人在做,天在看」的普遍壓力,後者卻是「人在做,人在看」,最在意、最受不了被別人發現、指摘犯錯。
如此重視恥感的日本,卻在敗戰後陷入了最深的恥辱,全世界都看到了日本發動侵略又徹底失敗的過程,又都看到了敗戰後日本對美國諂媚卑屈的一百八十度態度轉變。用魯迅發明的語言來說的話,那是「應該被從地球上開除球籍了」,還有什麼能夠在這個現實世界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依照恥感文化的制約反應,那不是應該集體切腹自殺了嗎?
川端康成以寫作者、藝術家的身分,面對這個問題,而做了這樣的決定──他要用「餘生」去存留、去證明日本文化的一些根本價值。在美學的領域中,他要做一個純粹的日本人,將自己從一九二七年在〈伊豆的舞孃〉就已經創造出的一種特殊語言再加淬鍊,成為足以傳達「日本之美」讓人信服的工具,證明日本不只是發動戰爭,必須接受審判的罪犯,不只是戰敗了就完全沒有骨氣全盤向美國屈膝的乞丐,而有其文化上,特別是美學上足以讓世界肯定的資產。
川端康成的諾貝爾文學獎演說詞是用日文寫成的,再由翻譯家賽登史迪克(Edward Seidensticker)譯為英文。賽登史迪克是川端康成能夠得到諾貝爾獎另外一位關鍵功臣,川端康成的重要作品幾乎都是由他擔任英譯。除了翻譯川端康成之外,賽登史迪克也曾經翻譯過《源氏物語》,證明了他在日文上,包括古日語上的深厚功力。他的譯文掌握了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獨特纖細敏銳,保留了日語的複雜綿延特性,沒有將作品譯成流暢、現代的英語,適度傳遞了古老的異國情調,才能夠在英語世界裡吸引那麼多專業讀者與評論家的注意、重視。
川端康成的講詞是在前往瑞典的旅途上寫的,顯示這些內容他嫻熟於心,甚至不需要書房裡的參考資料。但也給了譯者很大的壓力,只剩下很短的時間將講詞譯成英文。因而賽登史迪克在匆忙譯成交給典禮主辦單位的初稿之後,對成果很不滿意,決定再進行修改。這一修改,即使以他的功力,竟然也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這番講詞比川端康成平常寫的小說更日本、更傳統,他從虛玄、道元開始講起,接下來講明惠上人、西行、良寬、一休宗純、芥川龍之介、太宰治,然後引用《古今和歌集》、《伊勢物語》、《源氏物語》以及《枕草子》。每一個名字對在斯德哥爾摩現場聽他演講的來賓,應該都是陌生的吧!
他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寫講詞?整篇演講雖然語氣溫柔,但他實際上表達了一個堅決、強硬的態度。他要對這個世界說,謝謝你們如此肯定我,但我希望你們能夠了解──在我身上、在我的文學中所有美好的性質全都來自日本,來自日本的傳統,除此別無其他。你們欣賞我的作品,就應該同時了解我的來歷。
二十幾年後在同一個場合中發表講詞的另一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顯然最清楚川端康成的這份宣言、這個立場。大江健三郎獲獎演說的標題是〈曖昧的日本與我〉,非常明顯是對應〈日本之美與我〉而來的。而且大江健三郎也不掩飾他對於川端康成的不滿、批判之意。
藉由在川端康成之後獲獎,大江健三郎要修正川端康成給人的印象。他要告訴世人,不要被川端康成給迷惑給騙了,日本不是單一的文化,更不存在著一種純粹、單一的「日本之美」讓大家可以欣賞、可以擁抱。大江健三郎要強調的,相對是日本的複雜性、曖昧性,日本有其美好的一面,卻也有其平庸、邪惡、自我懷疑乃至自我矛盾的更多面向。這些加在一起才是日本,而文學作品──對大江健三郎來說──正是去面對、去揭露如此多樣曖昧的人間面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