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影響世界歷史的50場戰爭
滿額折

影響世界歷史的50場戰爭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 解讀50場影響世界的戰爭起因、經過、結果與影響,呈現給讀者最真實的歷史場景。
★ 讀懂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發展,解開戰爭爆發前後的種種謎團,總結出這些戰爭的特點、得失與意義。
■ 50場震撼人心的經典戰爭,50場影響世界的偉大戰爭!
本書精選歷史上最經典的、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最具特色的戰爭,對每場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影響有著簡單而真實的介紹。作者在分析戰爭的同時,對於戰爭的規模、戰術、心理變化等發展過程,也有相當精闢的評述!
■ 以戰爭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讓讀者瞭解同一時代各國勢力的消長!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及查詢,本書以時間為依據,先後排列各場戰爭,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對當時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有更全面的認識與瞭解;同時,戰爭發生的時間,統一以西元時間作為對照,讓讀者可以清楚的瞭解各場戰爭的情勢。
■ 戰爭,不僅是過程,而是結果;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戰爭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話題,在每一時代、每一國家,它都會以前所未有的面孔出現,給人們帶來福音或是災難,顯示出它的睿智或愚蠢的面孔。戰爭是人類長久的話題,尤其是激烈而充滿智慧的戰爭,往往最能打動人的心靈,因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體、靈魂、生命鑄造的歷史精彩。
■ 戰爭――最殘酷、最暴力的手段,也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辦法!
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個時代的濃縮。戰爭不僅是為了爭而戰,戰爭的意義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尋味。戰爭不僅是將士之間力量的較量,還是策劃者之間思想與智慧的較量。

作者簡介

張彩玲,為當代著名之軍事專家,對於世界歷史、戰爭史深有研究,已發表多本軍事著作。由於作者歷史專業出身的知識背景,使其非常注重史實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作品往往可以引人深思,回味無窮。本書精選的50場影響世界的經典戰爭,準確表達作者對於世界各國歷史的細微觀察與瞭解!

書摘/試閱

歷史上的教訓,永遠都是勝利者傳述!
諾曼第登陸戰——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英軍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第半島,對德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登陸戰役,被稱為諾曼第登陸戰役。美、英軍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開始登陸,七月二十四日登陸成功,八月二十五日佔領巴黎以及塞納河沿線,整個戰爭歷時兩個多月。在這場戰爭中,盟軍採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法,取得大勝,對聯軍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有決定性的意義。
起因
一九四三年初,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開始轉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區遭到挫敗;德軍隆美爾軍團在北非也受到嚴重打擊,整個世界戰局對美、英軍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極為有利。一九四三年一月,美、英卡薩布蘭加最高級軍事會議決定在法國北部實施登陸戰役,開闢第二戰場。但是,美、英軍除了組成聯合參謀部進行戰役的計畫以外,對戰役的組織、準備未採取積極行動。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德黑蘭會議決定,在一九四四年五月一日前,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隨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任命陸軍上將艾森豪為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全權指揮登陸戰役。
一九四四年初,德軍在東線開始全線潰退,蘇軍的反攻矛頭已經指向柏林。為了加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英、美、法同盟軍決定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諾曼第是最理想的登陸地點,因為它距離英國空軍基地近,可以得到空軍的掩護,而且附近又有比較大的海港,運輸後勤物資和後續部隊比較有利。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意圖是:先在法國西北部登陸,建立登陸場,保障主力登陸和後勤供應;再向德國內地發動進攻,協助蘇軍最後戰勝德國。
為了隱蔽登陸意圖,英、美盟軍在戰役準備期間,猛烈轟炸加萊地區德軍陣地,還在英國東南沿海港口設置大量假登陸艇和作戰物資堆積場,製造從加萊地區登陸的假象。在盟軍的欺騙下,德軍錯誤的判斷盟軍的主要登陸方向,遂集中主力機動部隊於加萊方向,準備等到盟軍登陸以後,用決定性的反突擊擊敗盟軍。因此,德軍在諾曼第的防守兵力比較薄弱。
美、英軍參戰兵力為:陸軍第二集團軍群轄美國第一、英國第二和加拿大第一集團軍;另外有美國第三集團軍登陸以後,與美第一集團軍合編為第十二集團軍群,共計三十九個師、十個裝甲旅、十個突擊隊;海軍由東部和西部兩個直接護航艦隊編成,共計大小艦隻五千餘艘,另有商船二千餘艘;空軍有美國第八、第九集團軍,英國第二集團軍,共計各型飛機一萬二千八百餘架。
德軍參戰兵力為:陸軍B集團軍群四十三個師,另外有G集團軍群十七個師分佈在法國南部和西南部地區;海軍西線有各種艦隻三百餘艘,以及輔助船隻六十餘艘;空軍第三集團軍飛機大約五百架。德軍在東線遭到慘敗,寄希望於西線。德軍統帥部認為,美、英軍在西線的登陸可能迫使德軍崩潰,也可能是使德軍轉敗為勝的絕好時機。如果可以將登陸部隊一舉殲滅,不僅美英軍在今後很長的時期內難以發起另一次登陸戰役,還有可能從西線抽調五十個師到東線去抗擊蘇軍進攻。據此,德軍企圖集中一切兵力、兵器於敵人可能登陸的主要方向,以便在敵軍一登陸就發起決定性的反擊。
經過
整個登陸戰役經歷三個階段:突擊上陸、鞏固與擴大登陸場、縱深作戰。
第一階段(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十一日),突擊上陸階段
一九四四年六月一日,聯軍登陸部隊第一梯隊完成上船準備。三日拂曉,各突擊輸送大隊自各港口啟航,至南側海域會合,編成突擊艦隊,待命向登陸地區開進。四日清晨,因為天氣不斷惡化,最高戰役司令官宣佈突擊上陸日期由原定的五日推遲二十四小時,並且召回已經出海的艦隊。五日清晨,天氣仍然沒有好轉,但是為了避免因為一再推遲而喪失戰術上的突擊性和影響軍隊士氣,最後決定登陸部隊在六月六日不利的天氣條件下,突擊上陸。各突擊艦隊再度在維特島南側海域集中,中午十二時開始向預定目標地區開進。掃雷艦隊在突擊艦隊之前航行,開闢十條航道。在整個航渡過程中,艦隊不間斷的得到戰鬥機群的掩護。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凌晨,盟軍利用漲潮時機和剛剛出現的短暫好天氣,開始在諾曼第登陸。登陸前四~五小時在空軍密集突擊的掩護下,美國空降第八十二師和第一○一師、英軍第六師分別在登陸地域兩翼距離海岸十~十五公里的縱深處實施空降,佔領登陸地附近的交通樞紐和橋樑、渡口等重地。凌晨五時,盟軍開始航空火力準備,輪番轟炸登陸地區的德軍十個炮兵陣地。美國空軍第八、第九集團軍的轟炸機集中一千五百餘架轟炸機,分批對德軍海岸炮兵陣地和海岸防禦設施,進行最後的航空火力準備。
六日六時三十分,美國第七軍步兵第四師在德軍防禦薄弱的「猶旦」海灘二公里寬的正面上突擊上陸,並且初步建立團的登陸場。當日,該師三個團全部上陸完畢,並且與空降一○一師取得聯繫,鞏固正面四公里、縱深九公里的登陸場。六時三十四分,美國第五軍在「奧瑪哈」海灘突擊上陸,遇到德軍步兵第三五二師較大兵力的頑強抵抗,被阻於海灘上,數小時內未獲進展。六時三十分至七時四十五分,第一批登陸部隊分別在五個登陸地段突擊上陸。九時,基本突破德軍防禦陣地,奪取並且建立比較穩固的立足點。在這一天,盟軍共十三萬二千人上陸,奪取數個縱深為八~十公里的登陸場。
後來,盟軍經過六天的激戰,初步在八十公里的正面上,建立縱深約十~十五公里的灘頭陣地,並且同時輸送三十二萬六千名士兵、五萬四千輛車和十萬四千噸物資上陸。
盟軍在諾曼第海岸登陸完全出乎德軍的意外,對德軍指揮和行動造成極大混亂。德軍未能及時向裝甲預備隊下達向登陸場開進的命令,預備隊開進時又受到盟軍空軍阻撓,喪失有利時機,無法組織強有力的反擊。六月十二日,諾曼第德軍認為已經無力奪回被佔領的海灘陣地、恢復原本態勢的時候,就全面轉入防禦,限制盟軍擴大登陸場,以等待更多的預備隊反突擊。六月六日至十二日,德軍調來七個師,加上原來在登陸場的五個師共有十二個師,比聯軍預先估計的少八個。
第二階段(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二日~七月二十四日),鞏固與擴大登陸場階段
在這個階段,盟軍的意圖是攔腰切斷康坦丁半島,阻止德軍向瑟堡增援;然後集中兵力奪取瑟堡,堅守卡朗坦,擊退德軍可能的反撲;奪取卡昂,進一步擴大登陸場。
六月十二日,美國第七軍從聖曼伊格利斯地域向西發起進攻,十七日前到達德律特海峽沿岸。然後,該軍以部份兵力向南面進展,以其餘兵力向北發動進攻,二十二日前到達瑟堡港區和市區的防禦外廓;二十三日佔領瑟堡東側八公里處的德軍機場及其附近的制高點;二十七日攻佔瑟堡;六月底肅清康坦丁半島的德軍殘部。
六月二十六日,英、加軍向勞雷地區的德軍發動進攻,迅速佔領勞雷和奧登河上兩個橋頭陣地。德軍被迫將準備實施反突擊的四個裝甲師投入戰鬥,阻止英、加軍的進一步攻勢。與此同時,英國第二集團軍集中力量攻打卡昂。七月八日,英軍在空軍的支援下,以三個步兵師和三個裝甲旅的兵力,向卡昂發起進攻,戰鬥到九日佔領該城的西北部。七月十八日,英、加軍在卡昂以東展開新的進攻,經過三天激戰,完全佔領卡昂。
到了七月二十四日,盟軍在諾曼第佔領正面寬一百公里、縱深三十至四十公里的登陸場,基本上具備向德國西北部大舉進攻的條件。
第三階段(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二十五日),縱深作戰階段
在這個階段,盟軍的計畫是英、加軍隊在卡昂西南牽制德軍,美軍則在聖羅城以西地區向南實施主要突擊,並且向阿夫朗含和勒恩發動進攻,佔領布列塔尼半島;然後回師東進,將德軍驅向塞納河,佔領德國西北部。為此,盟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群,即美國一、三集團軍編成第十二集團軍群,英國第一集團軍、加國第一集團軍編成第二十一集團軍群。
八月一日,美國第三集團軍在西冷河地區投入交戰。美國第三集團軍向南發動進攻的時候,德軍已經得到由加萊方向調來的步兵師的增援。八月六日,德軍抽出四個裝甲師自維爾、莫日丹向艾弗蘭齊斯發動反突擊,企圖切斷美國第三集團軍的補給線,遭到美軍的抵抗。美國第三集團軍第十五軍實施進攻,於八月六日攻佔拉瓦,九日佔領勒芒,進而使德國第七集團軍的左翼和後方受到威脅。與此同時,美國第八軍也攻佔除了聖馬洛、布勒斯特等港口以外的整個布列塔尼半島。
八月六日,英國第二集團軍、加國第一集團軍佔領平松山,威脅德軍右翼。美國第十五軍從勒芒發起進攻,於十三日佔領阿爾讓坦。加國第二軍向法累茲方向進攻,進展遲緩,未能在同一時間與美軍合圍法累茲的德軍。位於合圍圈內的德軍,大部份跳出聯軍的合圍圈,向塞納河方向退卻。八月十九日,盟軍完成對法累茲的合圍,在合圍圈內殲滅德軍六萬餘人。
殲滅法累茲德軍以後,盟軍各集團軍立即向塞納河方向追擊。八月二十五日,盟軍佔領巴黎,基本上佔領德國的整個西北部。
結果與影響
整個登陸戰役,美、英軍是在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條件下實施的,在登陸前四~五小時,美、英軍使用三個空降師在諾曼第縱深空降,開創大規模空降的先例。此次戰役美、英軍傷亡十二萬二千人,德軍傷亡和被俘十一萬四千人。
諾曼第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也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登陸戰役。它的勝利對美、英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以及決定歐洲戰後形勢,產生重大作用,並且為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提供有益的經驗。可以說,諾曼第登陸象徵著反法西斯第二戰場的正式開闢,使納粹德國陷入盟軍兩面夾擊的困境,加速德軍的失敗。

 


【本書目錄】--------------------------------------------------------------------------------------〈
 
前言
牧野之戰——一場中國古代早期戰略形成的戰爭
波希戰爭——東西兩大文明古國的碰撞
亞歷山大東征——一場使希臘文化世界化的戰爭
楚漢成皋之戰——一場決定楚漢興亡命運的爭奪戰
官渡之戰——一場奠定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之戰
赤壁之戰——一場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著名決戰
斯巴達克斯革命——震撼西方世界的奴隸怒吼
羅馬內戰——羅馬由共和國向帝制的過渡
十字軍東征——打著宗教旗幟的掠奪性東征
淝水之戰——一場使驕傲自大的前秦主兵敗身亡的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歐洲兩大霸主之間的較量
鄂圖曼土耳其的擴張——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崛起
玫瑰戰爭——英國封建貴族的血腥葬禮
荷蘭獨立戰爭——世界上第一次勝利的資產階級革命戰爭
鄭成功收復台灣戰爭——結束荷蘭人在台灣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
七年戰爭——歐洲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較量
美國獨立戰爭——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民族運動
拿破崙戰爭——一代風雲人物的榮與辱
第一次鴉片戰爭——閉關鎖國的中國市場因此打開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歐洲列強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遺產」的爭奪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張
印度民族大起義——掀起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次高潮
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兩種社會制度的衝突
普法戰爭——一場在德、法之間播下仇恨種子的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一場深深影響遠東戰略格局的戰爭
美西戰爭——帝國主義之間的第一次較量
日俄戰爭——兩個國家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戰爭
辛亥革命戰爭——一場終結中國封建統治的戰爭
馬恩河之戰——馬恩河畔的奇蹟
凡爾登之戰——恐怖的「絞肉機」之役
日德蘭海戰——世界海戰史上,最後一次戰艦大編隊交戰
索姆河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
綏遠抗戰——國共合作和全面抗戰的前奏
淞滬會戰——全面開戰的開始
德國閃擊西歐之戰——以突然和快速著稱的戰爭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前奏
中途島海戰——一場扭轉太平洋戰略局勢的戰爭
史達林格勒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
諾曼第登陸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
孟良崮戰役——一場大挫國民黨士氣的戰爭
進軍大別山——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的開始
中東戰爭——發生在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
遼瀋戰役——國共內戰中第一個決戰性戰役
徐蚌會戰——國共內戰中,第二個戰略決戰性戰役
平津戰役——國共內戰中,第三個戰略決戰性戰役
兩伊戰爭——一場導致波斯灣局勢受到國際關注的戰爭
福克蘭群島戰爭——精確武器被成功使用的戰爭
波斯灣戰爭——一場充份展示現代高科技的戰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