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對其各種角度的解讀也屢見不鮮。《西遊妖物志》共30章,聚焦“《西遊記》中的動物視角”,按照“動物妖精”在《西遊記》原著中的出場順序,細致考證了各類菩薩、取經團隊成員、取經路上製造出八十一難的各類魔怪的身世演變及其在現實中的動物原型。充滿趣味橫生的觀點交融與文化混搭。
在書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動物科普……“虛”“實”兩個世界穿插且互為印證;移花接木、借尸還魂、層疊嵌套、摶土重塑……對比歷史版本如元雜劇,分析故事轉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變,一窺吳承恩《西遊記》的形成過程。
作者文思活躍,文筆跳脫,用另類視角品讀西遊,帶來一番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趙 爽
1972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電視一級導演。研究明清小說、近代文學,製作農業科普節目,文史、科普時有交叉。主編過大型科普叢書《農業十萬個為什麼》,製作過《紅茶的故事》《麋鹿爭霸》等獲獎節目。著有《人文草木:16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西風東漸——衣食住行的近代變遷》《中國近代十九個迷案》等。
名人/編輯推薦
1; 動物世界與魔幻故事交織上演,神怪魔獸穿梭古今,科普知識下的“動物世界”與文學創作中的“神話世界”穿插且互為印證,趣味十足又乾貨滿滿。
2; 按照“動物妖精”在原著中的出場順序,細致考證各類菩薩、取經團隊成員、取經路上製造出八十一難的各類魔怪的前世今生身世演變以及其在故事與現實中的原型。
3; 對比歷史版本如元雜劇《西遊記》,故事轉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變,得以一窺吳承恩《西遊記》的形成過程。
4; 2020年天津市優秀科普作品《人文草木》作者又一力作!
5; 文思活躍,文筆跳脫,語感雅正又極具現代感,酣暢淋漓,時不時“皮一下”,趣味橫生。
6; 書中引到的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種難得的知識補充。
7; 一個小知識點就能貫通《詩經》《山海經》《禮記》《水經注》《說文解字》“三言二拍”等等典籍,旁征博引,信手拈來。
8; 對全文特別名詞、生僻詞匯進行注音注解。
9; 文中所有出現的原著引文皆核準自人民文學出版社通行本《西遊記》。
序
序
這是一本“混搭”的《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本就包含著相當豐富的“混搭”。小說文本中, 神魔,凡人,佛道儒家,文化,科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細細品讀,如入寶山,目眩神迷 ;跳出文本,“取經故事”演進之中,移花接木、借尸還魂、層疊嵌套、摶土重塑,找尋這些“痕跡”,樂趣甚於神探斷案 ;在此基礎之上,再由“動物世界”角度去閱讀,又往往有出乎意料的驚喜。所有這些,正是筆者在邊讀、邊學、邊寫之中的親歷感受,大膽拿出來與觀者諸君分享。至於“混搭”所不可避免的跳脫生澀,以及因自身學養之限造成的各種淺見,萬望海涵。
本書共三十章,討論了《西遊記》中的大部分“動物妖精”。除了前三章討論的是“取經團隊”的成員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與白龍馬(二者合為一章,因為沙和尚“非動物”),之後基本上是按照“動物妖精”在原著中的出場順序來布局。有的章節用了“合傳”,討論一種或者一類動物,比如,《從青獅怪說起》,涉及“獅子成精”的三個故事,“烏雞國”“獅駝嶺”“玉華州”;《不出彩的老虎》,說到了小說中出現的八只老虎 ;《七蟲之禍》,講了“蜘蛛精”的七個“幹兒子”——七種小蟲,也順便說了說孫悟空常常會變的幾種小蟲子。還有少量章節是“家族合傳”,比如《牛魔王家族》《“佛親”家族》(大鵬鳥家族)。
作為神魔小說,《西遊記》中有相當一部分動物並非真實存在,而是傳說中的動物,比如龍和龍的“九子”、鳳凰、麒麟等, 在原著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這些“神奇動物”,也都在本書的討論之列。當然,所有的動物妖精甚至動物神仙,它們的動物特徵都是小說作者為了故事的豐富性而“起用”的一些有趣的“素材”,小說更多的還是賦予了它們人的心理、性格,甚至影射了當時的某種社會現狀,本書在相關章節中也做了簡單的討論,比如《“白鹿精”的隱喻》。
有一些角色在本書中並沒有專題討論,比如,唐長老。真實版的西天取經,主角玄奘大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過在取經故事的演進之中,大師的主角地位逐漸被降妖伏魔的孫行者所取代,而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與玄奘大師的差距已經相當大。不過,本書不為“唐長老”獨立一章,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凡人”,而非動物精怪。在小說文本中,“唐長老”的七情六欲、優點缺點,是伴隨著“妖精”們的依次登場而展現出來的,因此“唐長老”和“孫悟空”“豬八戒”一樣,會在本書的很多章節中進行討論。
九九八十一難,有一些“難”是由仙、佛、凡人製造出來的,比如“四聖試禪心”“人參果”“女兒國”“滅法國”“鳳仙郡”“銅臺縣寇員外”等 ;有一些妖魔的原型並非動物,比如白虎嶺的白骨精(白骨成精)、小西天的黃眉老佛(彌勒佛的黃眉童子)、荊棘嶺眾樹精(植物成精)——以上這些都沒有專門的章節討論,而是在相關的章節中有所涉及。
好吧,不再贅述,一起進入“西遊動物世界”,共享探尋之樂!
目次
目 錄
序
1. 大聖,你到底是誰? 002
2. “豬”從何處來? 023
3. “沙和尚”· 白龍馬 040
4. 龍族 059
5. 牛魔王家族 073
6. “哮天犬”和“諦聽” 093
7. 黑熊怪是“熊”是“羆”? 105
8. 貂·鼠·鼬 116
9. 黃袍怪 :一只來自天上的狼 127
10. “金角”·“銀角”· 狐貍精 138
11. 從青獅怪說起 149
12. 龍生九子 158
13. 不出彩的老虎 170
14. 菩薩籃子的那條魚 183
15. 是“龜”是“鱉”? 192
16. 青牛怪辨析 199
17. “女漢子”蝎子精 209
18. 神秘“九頭蟲” 220
19. 蟒蛇精與稀柿衕 228
20. 異獸“賽太歲” 235
21. 天羅地網蜘蛛精 244
22. 七蟲之禍 255
23. 蜈蚣“前傳” 266
24. “佛親”家族 275
25. 白象那些事 284
26. 白鹿精的隱喻 291
27. 全能老鼠精 300
28. “湊數”的花豹精 311
29. 四木禽星捉犀牛 319
30. “弱者”玉兔精 330
書摘/試閱
其實豹子在我國是比較常見的動物,在古籍中出現的次數也非常多。比如《詩經》裡有“羔裘豹飾”,豹皮在那個年代已經是貴人們衣服上的裝飾物;《楚辭· 九歌· 山鬼》裡有“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赤色的豹子與“山鬼”(一般認為是山神)為伴。不過,“南山之豹”這個典故,則有著精神上的寓意,後人多用它來比喻質量高潔的隱士,稱之為“豹隱”。
因為在“南山之豹”的典故中出現了雨和霧,所以,“南山”——“豹”——“霧”就成了一組經常一起使用的意象。比如小說《三國演義》“草船借箭”那個經典段落,關於起著關鍵作用的“大霧”有一段《大霧垂江賦》,其中就有“初若溟蒙,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
小說《西遊記》的花豹精雖然自稱“南山大王”,卻和“豹隱”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只是一只會噴云吐霧的豹子:“那霧真個是:漠漠連天暗,蒙蒙匝地昏。日色全無影,鳥聲無處聞。宛然如混沌,仿佛似飛塵。不見山頭樹,那逢采藥人。”“又見逼左右手下有三四十個小妖擺列,他在那裡逼法的噴風噯霧。”花豹精噴云吐霧,完全和“捕獵”有關——可借著大霧將行人困在山裡,然後再“抓人”,“那怪物收風斂霧,號令群妖,在於大路口上,擺開一個圈子陣,專等行客。”
“分瓣梅花計”
花豹精故事中的亮點,是那個“分瓣梅花計”,而這個主意是一個連“變形”還沒學會的鐵背蒼狼精出的。此計聽著名字很特別,其實並不複雜:“如今把洞中大小群妖,點將起來,千中選百,百中選十,十中只選三個,須是有能幹,會變化的,都變做大王的模樣,頂大王之盔,貫大王之甲,執大王之杵,三處埋伏。先著一個戰豬八戒,再著一個戰孫行者,再著一個戰沙和尚:舍著三個小妖,調開他弟兄三個,大王卻在半空伸下拿云手去捉這唐僧,就如‘探囊取物’,就如‘魚水盆內捻蒼蠅’,有何難哉!”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分身法”。這一招,其實孫行者自己沒少用——動不動就拔下一把毫毛,數都不數,吹口氣變成很多很多“小行者”,把毫毛在嘴裡嚼碎了再吹氣,還能變得更多。這一招,搞“群毆”或者“團體作戰”很管用,圍攻黃風怪、破蜘蛛精的絲網等,“小行者”們都發揮了作用。可是,大聖真是沒想到,自己居然會中了低級版“分身法”——“分瓣梅花計”的招兒,正所謂“小河溝裡翻船”。不得不贊一下那個蒼狼精,高手在民間。
不過畢竟道行還淺,“分瓣梅花計”抓住唐僧之後,蒼狼精被封為“先鋒”,接下來卻給花豹精出了個餿主意:“我記得孫行者是個寬洪海量的猴頭,雖則他神通廣大,卻好奉承。我們拿個假人頭出去哄他一哄,奉承他幾句,只說他師父是我們吃了。若還哄得他去了,唐僧還是我們受用;哄不過再作理會。”於是,洞裡兩次拋出“假人頭”,蒙騙孫悟空——第一次是個柳木疙瘩,第二次是其他人的人頭。
蒼狼精和黃風怪的虎先鋒一樣,低估了唐僧的徒弟們。事實上沒有什麼“再作理會”。悟空兄弟的確被第二次的真人頭騙到了,以為唐僧真的死了,但是接下來,就是更堅決的復仇:“且休胡弄!教沙僧在此:一則廬墓,二則看守行李、馬匹。我和你去打破他的洞府,拿住妖魔,碎尸萬段,與師父報仇去來。”蒼狼精的餿主意,最終讓他自己死在了豬八戒的釘鈀之下。
反常
值得注意的倒是悟空三兄弟的一些反常表現。先看豬八戒,按照他一貫的表現,師父“死”了,肯定會鬧著分行李。可是這次沒有。豬八戒一個“分”字都沒說,而是忙著張羅著蓋個假墳,“這柳枝權為松柏,與師父遮遮墳頂;這石子權當點心,與師父供養供養。”孫悟空要進洞去探虛實,他居然擔心起師兄來:“哥啊!仔細著!莫連你也撈去了,我們不好哭得:哭一聲師父,哭一聲師兄,就要哭得亂了。”
再看孫悟空,要混進洞去看看虛實,少不得要變化的,奇怪的是,這一次他居然猶豫起來——要變個什麼好呢?
“等我變作個水蛇兒過去。……且住!變水蛇恐師父的陰靈兒知道,怪我出家人變蛇纏長;變作個小螃蟹兒過去罷。……也不好,恐師父怪我出家人腳多。”
最後,他選擇變成一只水老鼠,“颼的一聲攛過去,從那出水的溝中,鉆至裡面天井中。”當然,之前是有一番鋪墊的,說這次是從洞裡流水的暗溝裡進去的,而大家都知道孫大聖的水裡功夫不太好——算是他猶豫的一種解釋吧。然後呢,見到了“活唐僧”,用瞌睡蟲迷倒了所有妖精,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吧,但大聖居然又猶豫了:
“行者道:‘師父不要忙,等我打殺妖精,再來解你。’急抽身跑至中堂。正舉棍要打,又滯住手道:‘不好!等解了師父來打。’復至園中,又思量道:‘等打了來救。’如此者兩三番,卻才跳跳舞舞的到園裡。長老見了,悲中作喜道:‘猴兒,想是看見我不曾傷命,所以歡喜得沒是處,故這等作跳舞也?’行者才至前,將繩解了,挽著師父就走。”
這是怎麼說?都有點失常啊。是因為之前以為唐僧已經沒了,卻發現師父還活著,失心瘋了嗎?
如果將整個故事理解為“湊數”,問題可能就簡單一些了——本來就是“湊”出來的嘛,有些不合理的、寥寥草草的情節很正常。
當然,也可以這麼去理解哥仨的“反常”——那麼多大難都過來了,離靈山越來越近了,這時候沒了唐僧,哥仨這取經一路的降妖伏魔,就都算是白忙活了,這種情況下的“師父”失而復得,當然是不一樣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