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滿額折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徑中徑又徑徵義(木刻珍藏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徑中徑又徑》一書,為淸末張師誠居士(?―1892),精選各種經論和祖師大德關於淨土法門的切要論述,分為「起信,立願,勵行」三部分,取蓮池大師持名為徑中徑之意,編輯成書。
路小而捷,就稱為「徑」。「小」是比喻只念一句佛號極為簡易;「捷」是比喻念佛往生,成就極為迅速。誠以攝心為學佛之要道;念佛為攝心之捷徑;而持名念佛又為捷徑中之捷徑;古今諸大德多贊淨土為最方便,最快速,最穩當之法門,並歸納有四種殊勝處:
1. 不斷惑業,得出輪迴;
2. 不經多劫,一生解脫;
3. 不修餘行,得波羅蜜(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4. 不值佛世,常得見佛(臨終佛來接引,往生花開見佛)。
由此觀之,稱為捷徑中之捷徑,真實不虛。此書又經徐槐廷居士,斟酌損益,並在有關各條之後,補充注釋,引證事例,名為《徑中徑又徑徵義》。益臻翔實,便有利於讀者之理解和生信。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對此書評價頗高,謂對於淨土法門,「若已有信心,當閱淨土諸書。若不能多閱,其最顯豁(明白通達)者,如《徑中徑又徑》一書,采輯諸家要義,分門別類。令閱者不費研究翻閱之力,直趨(直入)淨土堂奧(精髓)。於初機人,大有利益。」(《印光大師文鈔》覆張雲雷居士書二)

作者簡介

張師誠(1762年9月11日―1830年2月8日) ,字心友,號蘭渚,晚號一西居士 ,浙江歸安(今湖州)人。清朝官吏。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89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任山西蒲州知府,歷雁平道,河南和江蘇按察使,遷山西布政使。嘉慶十一年(公元1805年),擢江西巡撫,次年調福建巡撫,發現、提拔林則徐。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調江蘇巡撫。後被褫職,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任廣東巡撫,調江蘇巡撫。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與陶澍對調,任安徽巡撫,後以病辭歸。

《徵義》徐序
余少業儒,研究孔孟聖賢之道,而於釋氏之書未之肄及也。庚戌筮仕粵東,亡兒用康究心內典,購得大藏諸經,闡明心要,余因得而遍讀焉。遂覺此心曠邈,諸相俱空,慨然有出世之意。爰會《金剛經》宗旨,提要鉤元,名曰《金剛經解義》,時尚未及淨土也。
丙寅歸田後,友人張子簡授余《彌陀疏鈔》,云是雲棲大師教人修淨土法門也。余受而讀之,仰見我佛如來救度眾生,超脫生死,惟此念佛一門最為簡要;而雲棲大師指示迷途,詳加引證,實為往生津梁。因擷其精華,分其節次,名曰《彌陀疏鈔擷》。余之修淨業自此始。
傅大士云:「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雲棲大師云:「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徑路中之徑路也。」吾浙張蘭渚中丞集諸家勸修淨土之說,著《徑中徑又徑》一編,立信願行三法,又分別十二門,至詳且要。余不揣冒昧,於其中繁者節之,略者增之,再於各條下申以緒論,徵以故實,復加旁注,以警動眾心,其所以感發信願行之心者,不益切歟!
白太傅《念佛偈》云:「日暮而途遠,此生已蹉跎。」余今年七十矣,夕陽雖好,光景無多,惟有謝絕塵緣,皈依佛法,《彌陀》一卷,佛號千聲,預辦資糧,以為生後計。是編也,其為自修自度之左券也夫!
同治七年歲在戊辰四月樂淨居士徐槐廷序

《徵義》張序
淨土法門自東晉廬山遠公開創,迄今一千五百餘年中,不論僧俗男女,不論貴賤智愚,但信有阿彌陀佛,專心稱念佛名者,無不應願往生,如《往生集》及《淨土聖賢錄》等書所載,班班可考。何則?《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有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偈頌云:「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然則我在今日得聞佛名,深願念佛,是即佛在西方得聞我名,深願念我。惟以佛願感我願,故以我願應佛願。感應道交,至捷至靈,是故信願念佛終身不變者,早已念念併入彌陀願海中,如水歸壑,決定往生。
或者疑而問曰:我但晨昏念佛,日間浩浩,俱屬塵勞,且口念佛時,不免雜念起滅,恍惚無定,欲求一心不亂甚難,未識亦能往生否?
答曰:切勿多疑,亦無論一心散心,特患信願行三者發心不真耳。果發真心,此心如長江水,種種雜念如水上波,往生如江流入海,豈有江流入海時,波不消散而反能阻礙長流乎?
又一人問曰:若然,盡可作惡,但肯念佛,亦得往生,則西方將成逋逃藪,奈何?
曰:嘻!爾不作惡,尚不肯念佛,而謂作惡者反肯念佛乎?且人惟不信佛,故敢作諸惡,未有真實信佛而不知為善去惡者。如子所疑,是名誹謗正法,佛不能救。
蘭渚張中丞知世俗種種疑障可憐可憫,所以有《徑中徑又徑》之作。吾邑樂淨徐居士宰粵東時,嘗著《金剛經解義》,刊印廣施。歸田後,斗室清修,與常惺訂忘年交,專談佛法,篤修淨業。以張中丞所著最足啟發信根,嘗手鈔數過,為之條增徵義,而以一冊贈惺,珍藏垂三十年。茲遇靜涵陸居士初發心念佛,願力精進,出示此冊,欽慕其誠,亦手錄一過,願付棗梨,以廣流通。夫靜涵之願即張中丞、徐居士之願,亦即阿彌陀佛之大願光明所照所感,故凡讀此冊而能發一念信心,發一念願心,發一念念佛真心,阿彌陀佛即在爾一念心中垂手接引,他日蓮池會上把臂同行,幸勿錯過機緣也。
時在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元宵
淨業學人海鹽張常惺謹敘於吳門寓齋時年六十有六

目次

佛祖開示念佛
雲棲大師勸修淨土
《徵義》自序
《徵義》張序
徑中徑又徑徵義 卷上
起信法
醒迷門
易行門
析疑門
徑中徑又徑徵義 卷中
立願法
決定門
廣度門
徑中徑又徑徵義 卷下
勵行法
精持門
兼觀門
斷愛門
飭終門
助行門
淨土雜詠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