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尋找燈塔:建築、自然和人類的集體記憶(簡體書)
滿額折

尋找燈塔:建築、自然和人類的集體記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圍繞英國燈塔的非虛構讀物。

英國臨海,海洋帝國時代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就是燈塔,可以說,古老的燈塔是了解英國歷史的重要意象之一。本書作者走訪了分布在英國不同海岸在線七座知名的岩石燈塔,從岩石燈塔的建造談起,講到每座燈塔在其所處時期的歷史、發揮的作用,以及延續至今的守塔的人。作者的尋訪過程就一次抒情地探索:探索岩石燈塔這一壯觀、孤立的哨兵,探索構想它們的人的聰明才智,探索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建造和重建它們的人,探索居住在它們中的圓形房間裡的人,探索我們在一個變動不居的世界中珍視歷史象徵的方式。


作者簡介

湯姆·南科拉斯(Tom Nancollas)

生於1988年,英國學者、建築保護主義者,大學畢業後進入英格蘭文化遺產委員會,負責教堂的修繕工作。在倫敦工作期間,他迷上了離岸的岩石燈塔,為了尋找燈塔,幾乎跑遍了不列顛群島的每個角落,將不同燈塔的故事編寫成書。


序言

黃昏時分,在遠處的海面上,一座 17 世紀的燈塔正在地基上嘎吱作響。在石頭地基下方,海水暗涌翻騰,而在風向標上方, 時有海鷗短暫駐足又飛走。

一艘小船駛離港口,上面載著燈塔的建築師和幾個木匠,因為水手和守塔人都報告說,那座燈塔——世界上第一座岩石燈塔——出了問題:天氣惡劣時會搖晃不止,微微傾斜,要想挺過冬季的狂風,必須對其進行加固。

航行途中,海上風暴漸起。盡管還得再走13 英裡,往南深入英吉利海峽,但返航已經不可能。我想,那晚的大海看起來應該像約瑟夫·馬洛德·威廉·特納的油畫描繪的那樣,巨浪起起伏伏、陰森可怖。前方,越發漆黑的地平在線,他們的目的地顯現 出來。雖然當時他們已習慣了那番景象,但那天第一眼看到時,還是有些驚訝:在茫茫大海中,本不該有任何物體的地方,矗立 著一座頂端亮著燈的建築物。

這座燈塔看似浮在海面上,但實則建在一塊暗礁上。船上的人都緊張地看著它。許多船都曾被海浪推到這塊長滿了藤壺的暗紅色礁石上。由於它比混凝土還堅硬,又像瀝青碎石路起了水泡一樣凹凸不平,所以撞上後,船只能冒著泡往下沉,墜入深海,變成海底沉船。在風暴中,船員直奔它而去,急迫地駛向登陸點。

過去四年裡,這座燈塔一直為水手們指明暗礁的潛伏地點。建成後,它馬上就被譽為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對於這座燈塔的牢固性,建築師把握十足,甚至宣稱渴望在最惡劣的暴風雨襲來時待在燈塔裡。

距離這座造型奢華的燈塔越來越近後,他們慢慢看清了更多的細節。不難想象,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漁船上的漁夫們會狐疑地評價燈塔的外形。燈塔底座為堅固的圓柱,還算明智。可塔身上部是怎麼回事?那個八邊形似乎由木頭做成,還被裝飾得稀奇古怪。那些裝飾有什麼用?又沒幾個人會看到。還有那些彎彎曲曲的鐵藝物件,又有什麼用?枝形吊燈在這種地方怎麼保持乾燥?不過,今晚沒空探討這些問題。燈塔還立著,建築師就已經很感激了。

終於,他們設法抵著暗礁周圍湍急的水流著陸了。把船拴好之後,他們急忙走向燈塔。風暴越發猛烈,燈塔的木頭嘎吱作響,好像馬上就要斷裂。守塔人目瞪口呆地把他們迎進門。雖然能在如此遠離陸地的海上生活,也算某種奢侈(塔裡有一間金色的臥室,塔上還刻有拉丁碑文),但也難逃被水淹的宿命。風暴還在不斷升級,狂風吹亂了他們的頭髮,吹鼓了他們的外套。 那幾天,嚴重的風災席卷陸地。天邊雷聲隆隆,不絕於耳。狂風把人壓到墻上,把馬車摔向柱子,刮倒粗枝大樹,撞倒建築的尖頂和煙囪,把大門“砰”地吹開又“砰”地關上,將風車吹得轉個不停,摩擦起火直至引燃帆翼。船只被風吹亂,河道上水泄不通,田地裡的牲畜在風中七倒八歪。狂風肆虐,令英國面目全非。在那場大風暴中,所有人都以為末日已經到來。

……

在像海洋這種不穩定的介質中,要搭建持久的建築並不容易。 堅固的結構似乎與流動的環境並不相容。雖然人類與海洋有著很深的淵源,但是海上很少能找到人類的蹤跡。更為常見的是,人造的東西失去浮力沉入海底。殘骸碎料被海浪推向陸地,在海灣裡被碾成碎片,直至什麼都不剩,仿佛大海在周而復始地消除著外來物。

也許,海洋的魅力就在於它看起來太過躁動,無法永久地被標記出來。大海除了浩瀚之外,還是空白的,可以自由解讀。從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時代起,甚至在此之前,海洋就帶給我們一種充滿無限可能的感覺,我們通過海上貿易、海上戰爭和環球航行,拓寬了英國的視野。那時的大海是一片未知的領域,或可通向資源待獲取、市場待開發的新領地。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歷史上的航海與探險背後的丑惡,但近年來,伴隨著石油泄漏、塑料污染等問題,我們又在其他方面對海洋造成了破壞。

……

在不列顛和愛爾蘭海岸線的盡頭(無論是大陸還是島嶼的盡頭)之外,有一些燈塔不畏艱險地立於海巖之上。普通地圖只是模糊地標識出它們的存在,數字地圖只顯示出它們的名字。若非這些模糊的定位,以及偶爾來自遠處渡船的目光,它們的存在幾乎不為人知。在將近四個世紀的時間裡,人類在海上建造燈塔。在離岸數英裡的礁石上,建築工人攀緊腳手架,系上安全帶,建起高聳的石塔。海浪頻繁地卷走工具,淹沒工程,拍毀磚石,打碎玻璃制品,施工隊筋疲力盡地帶著物資撤退又返回。這些磨難似乎突顯出建築就該存在於陸地上,而不該在海裡,若要將其遷入海上,需要打一場硬仗。

盡管海面並不平靜,但我們在海上實現了長久的穩固。1698年至1904年,人類共在海上建造了27座岩石燈塔,標記出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周圍航道上最危險的威脅。如今依舊挺立的有20座,像是一大批從寓言故事中流傳下來的精妙建築。高聳的石塔頂上掛著鐵燈籠,圓柱形的塔基常被淹沒在海水裡,燈塔仿佛海市蜃樓一般,立在海面上。


目次

序言

埃迪斯通燈塔(一)

貝爾燈塔

豪博萊燈塔

棲木巖燈塔

插曲:布萊克沃爾燈塔

狼巖燈塔

埃迪斯通燈塔(二)

主教巖燈塔

法斯特耐特燈塔

後記

英國及愛爾蘭岩石燈塔及建造日期一覽

注釋

致謝

圖片來源


書摘/試閱

貝爾燈塔

國民燈塔

1811 年

位於距離蘇格蘭阿布羅斯 11 英裡處這束光將照亮 1811 年 2 月的第一個夜晚,一個星期五的夜晚,以及此後的每一個夜晚,從日落到日出……在遠處的人們眼中,它的亮光將像一顆一等星,在達到最大亮度後,隱沒在夜色中。

——《航海通告》,19 世紀初

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這束白光每 5 秒閃爍一次。晚上,從阿布羅斯的港口護堤看去,貝爾燈塔明亮的閃光仿佛遠處有獵槍在開火。燈塔頂部的燈籠裡,幾束光經過一組旋轉的玻璃棱鏡聚合成一束,射向地平線。它跨過時空,化作一道閃光,來到 11 英裡外我的眼前。

大多數民族紀念碑都是能夠觸摸、能夠參拜、能夠瞻仰的。它們面前通常有一塊空地供人群聚集。少有紀念碑會被建在大多時候(非常罕見的情況除外)都無法觸碰的地方,也少有紀念碑會在夜間表現出和白天如此不同的樣貌。

我 被 吸 引 到 蘇 格 蘭, 是 為 了 探 索 一 座 巖 石 燈 塔 為 何 竟 有圖騰意義,又為何會成為一個國家的紀念碑,何況它甚至根本不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光,而不是那座建築。我感覺這是很合理的。三座倒塌的埃迪斯通燈塔或許是開道先鋒,但貝爾燈塔是目前仍然屹立在礁石上的燈塔中最古老的一座。

自 1811 年貝爾燈塔第一次照亮海面以來,它就不斷地被人們觀察、研究和歌頌,它還成了繪畫和詩歌的常見主題。它孕育了許多傳奇,為一群人、一個王朝甚至一個民族,即啟蒙時代的蘇格蘭,樹立起豐碑。貝爾燈塔絕不僅是一項孤獨的、實用的工程,還與任何陸地上的東西一樣,是國家威望的強烈象徵。

但上述意義都從屬於燈塔的根本用途:每 5 秒射出一道白光,確保過往船只避開危險。

我在白光兩次閃爍間用手指數秒。從兩百多年前的一個二月,那個寒冷的夜晚,燈塔第一次射出亮光以來,閃光的次數累積起來多得驚人。盡管戰爭、烈火和守塔人的不端行為,都曾給燈塔以短暫的打擊,但燈塔的光亮從未完全熄滅。這主要得益於燈籠下面堅固的石塔,它把燈籠護佑在大海肆虐不到的地方。燈塔與燈光是相互依存的,燈塔使照明成為可能,燈光又使燈塔的存在變得合理。

這束燈光的射程可達 18 英裡,能照亮北海的一片圓形海域,一直照到蘇格蘭漫長的海岸在線。我想,今晚還有其他人也看到了貝爾燈塔。也許是俄羅斯的貨船船長,也許是返回阿伯丁的油輪船員。他們都會從閃爍的儀器上方抬起頭來,看著這更為古老的警示燈光。其他像我這樣的人,或許在岸邊,或許在細雨霏霏的沿岸小道上,或許在昏暗的窗臺上凝望。但此時此刻,在漆黑的港口護堤,只有亮光與我。

第二天早晨,從岸邊望去,貝爾燈塔是地平在線最模糊的一點。貝爾燈塔建於 1807 年至 1811 年,工程師羅伯特·史蒂文森是一名後起之秀,他的導師是約翰·雷尼,名望更高,負責過的海洋工程項目更多。其他各路英才也紛紛來幫忙,比如木匠弗朗西斯·瓦特,他曾設計過一臺精巧的平衡起重機來抬升石塊(現代塔式起重機的原型),還有巴錫 —— 一匹負責在采石場運送石料的馬。貝爾燈塔構思和建成於喬治三世統治時期,它的建造比例與精致程度要歸功於喬治亞時期的古典建築風格。

燈塔的故事以及燈塔所在的礁石,實際上要從蘇格蘭東海岸的原始地質說起。從愛丁堡到阿伯丁,紅色的砂巖峭壁擺脫了陸地的限制,從耕地延伸到北海。

順勢入海後,它在離岸 11 英裡處露了頭。這裡是一個寬闊的海口,往來船只由此進入泰河(抵達鄧迪市)或進入福斯河(抵達利斯和愛丁堡)。潛伏在此的這塊三角形礁石就是貝爾礁石,它超過 1420 英尺長、300 英尺寬,只有在大海最低潮時才會完全露出水面。在海水的浸泡下,這裡的幹紅色峭壁砂巖濕漉漉的,變成了暗血紅色。礁石恰好擋在通往上述大型城市港口的航道上。幾個世紀以來,前往這些地方的船長們一直擔心會撞上這塊礁石,許多船長為了躲避它,大費周章地靠近海岸線行駛,結果又因為與海岸線的距離太近,反而在那裡失事。

貝爾礁石最初被稱為英之杰礁石,這裡最早發出的警示不是燈光,而是聲音。聲音來自中世紀的警鈴,它被裝在一根打進水面的木柱上,借助海浪的拍打發出鈴聲,提醒往來的船員注意有危險。

相傳,這是阿布羅斯的一名神職人員所為。阿布羅斯是位於愛丁堡和阿伯丁之間的一個大城鎮,城鎮的建築主要用附近峭壁上的紅色砂巖建造而成。鎮上最重要的一棟紅色建築,是壯觀的阿布羅斯修道院,由蘇格蘭國王“獅子”威廉一世於 1178 年建造。阿布羅斯修道院是中世紀時期蘇格蘭最富庶、最有影響力的修道院之一。1320 年,在修道院院長伯納德的監督下,蘇格蘭人起草了《阿布羅斯宣言》(以下簡稱《宣言》),這是早期蘇格蘭人對擺脫英格蘭干涉內政的權利的表達。九年後,《宣言》迫使教皇接受蘇格蘭獨立於英格蘭,並承認羅伯特一世為蘇格蘭國王。

阿布羅斯是距離危險的英之杰礁石最近的港口。修道院作為中世紀時當地的經濟引擎,想必對當地的航運極為關注,所以很可能是有魄力的院長伯納德要求在礁石上裝上警鈴的,以此避免船上的貴重物資撞上礁石。但我不知道這個裝置的效果如何,警鈴和木柱一定要十分結實才能抵擋住怒濤的撼動,並向過往船只發出可以蓋過海浪聲的警示音。但風平浪靜時該如何呢?人們要分辨礁石的位置,依靠的是海水拍打在礁石各處時激起的水花和發出的聲響。但在平靜的海面上,人們看不見水花的位置、聽不到水花的聲音,警鈴大概也無聲無息。

警鈴的效果如何並不重要,因為警鈴後來被一個不知名的海盜破壞了,他也因此遭到報應,觸礁遇難。最後警鈴還是為礁石留下了點什麼,不過不是裝置本身,而是礁石的名字“Bell Rock”(貝爾礁石)。

當然,這座修道院現在已是一片廢墟。與英格蘭一樣,1560年的蘇格蘭宗教改革2 導致修道院沒落。到了1580 年,用於建造修道院的紅石也被轉用於建造其他建築了。無論是用來提醒信友的還是用來警示船只的鈴聲全都停止了。這座大型修道院的中堂和耳堂都曾被熠熠燭光、貴重金屬和珠寶點亮,如今卻連屋頂都不見了,向天空敞開著。就算修道院的紅色石料剛被鑿下時還是血紅色的,如今也已風化褪色,就像鑿取石料的峭壁一樣。

但修道院的沒落並不意味著阿布羅斯的沒落。在工業革命期間,阿布羅斯借勢蓬勃發展,成了黃麻纖維和帆布的生產中心。1839 年,港口得到重建和擴建,刺激了漁船的發展。盡管阿布羅斯曾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快速發展過,但捕魚配額在 20 世紀末被限定之後,它的發展態勢也許就不如從前那樣多彩了。美輪美奐的紅砂巖建築仍然保留在商業街上,但貿易似乎已經不景氣,許多酒吧都已關門。修道院地勢高,從遠處看,它仍然處在阿布羅斯最重要的位置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