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兵學通史(全7冊)(精)(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兵學通史(全7冊)(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0 元
定價
:NT$ 5280 元
優惠價
87459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商品簡介

《中國兵學通史》(全七卷)對中國兵學歷史發展的時代背景、基本內涵、演變軌跡、主要特徵、重要地位與文化影響等進行全景式的回顧、梳理與總結,重點考察與揭示中國歷史上的代表性兵學著作、諸子論兵之作、重大戰爭中所反映的兵學基本原則、四部典籍所蘊含的兵學思想要義及其對中國兵學文化發展的卓越貢獻,並對影響與制約中國歷史上兵學發展的基本要素,如武器技術裝備、軍隊體制編制、作戰樣式與戰法、軍種兵種構成與變化、軍事訓練與軍事法規等燭隱甄微,勝義迭出。

該書是中國兵學探索方面的最新成果,為我國新時代軍事理論發展和國防事業建設,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歷史借鑒。


分冊簡介:

《中國兵學通史-先秦卷》 白立超 黃樸民 著

先秦是中國兵學的高光時刻,為後世兵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謂“後先秦者,不能遺先秦”。

該卷厘清了先秦兵學從“競於道德”到“逐於智謀”再到“爭於氣力”的發展脈絡,深入考察了該時期代表性兵書蘊含的兵學要義,對先秦兵學的開創性地位做出了科學總結。


《中國兵學通史-秦漢卷》 黃樸民 著

秦漢兵學有三個顯著轉變:由“爭天下”向“安天下”轉型;由以作戰指導為中心向以治軍建軍為側重過渡;由兵儒學術體系分殊向兵儒思想觀念融匯嬗變。中國兵學文化由此呈現出鮮明的“大一統”精神風貌。

該卷緊扣秦漢兵學“實用理性”這一中心命題,對該時期兵學思想的要義及其兵學史地位分析總結,見解獨到,可謂一卷在手,盡識秦漢兵學文化風流。


《中國兵學通史-三國兩晉南北朝卷》 劉 忠 孫建民 著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兵學發展南北碰撞激蕩融入新活力的時期。

本卷突出三結合:結合戰爭類型與歷史發展趨勢,考察戰爭對於國家統一的意義;結合軍事理論與戰爭實踐,反映該時期戰略運籌和用兵謀略的時代特色;承前與啟後結合,著眼該歷史轉換期的時代特點,考察兵學發展的前後聯繫,展現兵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規律。


《中國兵學通史-隋唐五代卷》 邱劍敏 著

該卷立足民族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時代背景,從重建大一統的歷史維度切入,系統梳理兵學演變軌跡,著重探究代表性兵書和兵家思想;結合戰爭實踐展開兵學思想專題研討,分析兵學發展動因,探討兵家統一之策與安邦之道,揭示了平天下和安天下的兵學旨歸與兵家使命,全面展示了隋唐五代兵學發展的時代風貌。


《中國兵學通史-宋遼夏金元卷》 魏 鴻 著

宋遼夏金元時期是中國兵學史上的又一高潮,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宋代兵學和以遊牧文明為基礎的遼、西夏、金、元兵學各擅勝場,多元交融。

該卷圍繞兵學的核心命題,從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視角考察兵學發展,對各種類型的兵學著作深入剖析,對軍隊建設、戰爭實踐中體現的戰略思想總結提煉,揭示出此期兵學的時代特徵及其獨特地位。


《中國兵學通史-明清卷》 熊劍平 著

明清兵學是中國古典兵學發展的最後階段,在步入高峰期後,迅速走向衰落,並被迫完成面向近現代化的轉型。

該卷重點關注重要兵書、重大戰爭、重要軍事家,全景展示明清兵學的發展軌跡和轉型歷程。由探討兵學發展的興衰出發,考察王朝更替的內在原因;由總結戰略決策的得失出發,思考歷史前行的路向選擇;由梳理軍事技術對戰術思想的影響出發,深入研究戰爭原理,深刻感受兵學領域“道”與“術”的升降。


《中國兵學通史-近代卷》 李元鵬 著

該卷重心放在近代軍事人物文集中的兵學散論,突破了以兵書為中心的近代兵學研究一般模式;介紹西方軍事理論影響下形成的新式兵書同時,對近代兵學與現代軍事學的關係與遞嬗做了深入分析。

作者試圖扭轉以往近代兵學研究視野偏窄,敘述條塊分割的局面,從整體上講清近代兵學的全貌,同時對兵學在近代的回響與沉寂給出合理解釋。

作者簡介

主編:黃樸民

黃樸民,男,1958年生於浙江紹興。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董仲舒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思想史、中國軍事史。代表性專著有《春秋軍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與兩漢儒學思潮研究》《先秦兩漢兵學文化研究》《大一統:中國歷代統一戰略研究》《道德經講解》《黃樸民解讀孫子兵法》《黃樸民解讀論語》《中國兵學思想史》等。

先秦卷作者:白立超、黃樸民

白立超,男,1984年生於陜西延安黃陵。西北大學本科、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現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導。從事出土文獻與先秦秦漢史、儒學史、兵學史和《尚書》學的研究。在《文史哲》《清華大學學報》《西北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著有《將略兵機:中國古代名將評傳》《縱橫家史話》《改變歷史的二十四場戰爭》等。

秦漢卷作者:黃樸民

黃樸民,男,1958年生於浙江紹興。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董仲舒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思想史、中國軍事史。代表性專著有《春秋軍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與兩漢儒學思潮研究》《先秦兩漢兵學文化研究》《大一統:中國歷代統一戰略研究》《道德經講解》《黃樸民解讀孫子兵法》《黃樸民解讀論語》《中國兵學思想史》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卷作者:劉忠、孫建民

劉忠,男,1979年生,內蒙古興安盟人。先後畢業於石家莊陸軍學院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獲軍事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軍事科學院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專業博士後。現為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研究。在《紅旗文稿》《中國軍事科學》《情報雜志》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參編《世界主要國家軍事改革史研究》《當代世界軍事轉型史》等。

孫建民,男,1965年生,河南新安人。先後畢業於河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軍事科學院,獲歷史學學士、文學碩士、軍事學博士學位。曾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導,長期從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研究。在《學術月刊》《中國軍事科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著有《中華統一大略》《中國傳統治邊理念研究》《情報戰例》等。

隋唐五代卷作者:邱劍敏

邱劍敏,男,1971年生,江西景德鎮人。軍事學博士,現為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長期從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研究。在《中國軍事科學》《軍事歷史》《軍事歷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國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國家社科基金軍事學重點項目《中華大典·軍事典·軍事技術分典》,合著“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長城志·軍事》等。

宋遼夏金元卷作者:魏鴻

魏鴻,女,1973年生。歷史學博士,原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三部特約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古典軍事文獻學研究。著有《宋代孫子兵學研究》《虎鈐經譯注》,合著《中國海疆通史》《安邦大略:中國歷代國家安全戰略思想論析》《〈資治通鑒〉的歷史智能》《中國兵學思想史》《孫子兵法解析》等,參編《中國經典兵書》《孫子兵學大典》《孫子兵學大辭典》等,在《史學史研究》《國學學刊》《軍事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文章30余篇。

明清卷作者:熊劍平

熊劍平,男,1973年生,安徽巢湖人。軍事學碩士、歷史學博士,現為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軍事史和《孫子兵法》,主持和參與重點項目多項。著作有《孫子兵法情報思想研究》《〈孫子兵法〉史話》《錦衣衛:畸變的國器》《暗影:中國古代的刺客與間諜》等,合著有《中國兵學思想史》《中國古代情報史》《〈孫子兵法〉精解》《〈孫子兵法〉導讀》等,發表論文70余篇。

近代卷作者:李元鵬

李元鵬,男,1975年生。軍事學博士,現為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近代軍事史和近代軍事思想史研究。先後在《中國軍事科學》《軍事歷史研究》《軍事歷史》《管子學刊》等期刊發表學術文章數十篇,一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獨立或參與完成《廣名將傳譯注》《安邦大略——中國歷代國家安全戰略思想論析》《中國古典聯盟戰略》等著作的撰寫。

名人/編輯推薦

1.《中國兵學通史》是中國兵學研究的重磅新作,匯集中國兵學領域專家學者研究成果,全面展示中國兵學發展脈絡與規律,立體呈現中國兵學時代特徵與文化精神。本書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2. 本書作者團隊為中國兵學研究精英團隊,是中國兵學研究領軍人物或重要專家,在各自領域內的研究都建樹頗豐。

3. 本書是兵學研究的重大創新和進展,匯集了兵學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文獻種類豐富,內容扎實厚重,獲得了諸多專家的推薦,也是業內備受期待的研究成果。

4. 裝幀設計精美,護封、內封雙封設計,全套共七冊,鎖線圓脊,函套收納;內封采用仿布紋紙,正文使用純質紙,質感柔和,閱讀適宜。緊扣“兵學“主題,以時代特色圖片做底,搭配淺金色彩,既莊重有力,又予人別樣溫暖趣致,契合兵學研究的目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