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愚人節說再見:澳大利亞文學史上永久留名的人物傳記,書寫病痛、挫折與憤怒,也書寫勇氣、奮鬥與愛的真實故事。(簡體書)
滿額折

愚人節說再見:澳大利亞文學史上永久留名的人物傳記,書寫病痛、挫折與憤怒,也書寫勇氣、奮鬥與愛的真實故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愚人節說再見》是澳大利亞作家布萊斯·考特尼為早逝兒子戴蒙撰寫的人生傳記,這是一個書寫病痛、挫折與憤怒,也書寫勇氣、奮斗與愛的真實故事。

戴蒙天生患有血友病,生命要比普通人短得多。更不幸的是,17歲時的一次常規輸血,他意外感染艾滋病病毒,後來確診。忍受著血友病和艾滋病雙重折磨的他,精神也一度出現問題,盡管如此,他依然努力求生,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有尊嚴地活著。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也享受著來自父母和兩個哥哥的關愛,更重要的,他擁有了愛情,一個名叫席蕾絲特的女孩深愛著、陪伴著戴蒙,直到他生命最後一刻。

1991年4月1日,年僅24歲的戴蒙因並發症去世。臨終前,他懇求身為作家的父親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寫成一本書,這便是本書《愚人節說再見》的由來。

本書作者布萊斯是一位寫作高產又快速的作家,平均每年出版一部長篇小說。但為了完成兒子的遺願,他整整花了兩年時間,才完成這本傳記。書中的每個字,都含著他的淚與愛。

這部傳記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父親布萊斯撰寫大部分章節,戴蒙本人(生前文字)、母親貝妮塔和戴蒙生前的戀人席蕾絲特也分別撰寫一部分,共同完成了這本書。

關於生命與健康、親情與愛情、對親子關係和父職的反思、對醫療制度和官僚作風的批判……這絕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人物傳記,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深思的人生課題之作。


作者簡介

布萊斯·考特尼,生於南非,後移居澳大利亞。布萊斯的前半生在廣告行業闖蕩,曾在跨國公司麥肯集團擔任廣告總監,經過數年奮斗,一路晉升高管。55歲那年,他選擇離開這個行業,轉而從事寫作。處女作小說《一的力量》一經推出,不僅紅遍澳大利亞,更暢銷歐美,全球累計銷量近800萬冊。布萊斯寫作極其高產,以年均一部的程度完成了十余部小說。

在看似一切順利的人生背後,他也是一位天生患有血友病、後期又意外感染艾滋病的孩子的父親。在和妻子、家人精心照顧了24年後,患病的兒子戴蒙因病去世,為了完成戴蒙臨終遺願,作者布萊斯忍著回憶中的苦與痛,耗時兩年,完成了這部記錄了兒子短暫一生卻收獲了很多人的愛的紀實傳記。

本書出版後,暢銷澳大利亞,獲得1994年度暢銷榜冠軍,也讓戴蒙的故事在當地家喻戶曉。盡管身患絕症,但戴蒙依然是個頑強的生命斗士,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值得敬佩和記錄。正如作者所說,他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每位讀者:無論遭受了多少痛苦,愛,始終是最撫慰人心的力量。


名人/編輯推薦

1、 經典暢銷30年:《愚人節說再見》是澳大利亞文學史上永久留名的人物傳記。每三個澳大利亞家庭,就有一個珍藏這本書。本書主人公戴蒙已經於1991年4月1日去世,但他用生命改變了一個國*的醫療政策。

2、 特殊的主人公:戴蒙是《愚人節說再見》一書的主人公,也是本書作者布萊斯的幼子。他天生患有血友病,17歲輸血時感染艾滋病病毒,後確診,24歲時因病去世。臨終前,他懇求身為作家的父親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寫成一本書,這便是本書誕生的由來。

3、 他改變了一個國的醫療政策:戴蒙身患血友病,需要隨時輸血,居家輸血比去醫院輸血快速有效,但當時澳大利亞的醫療系統刻板保守,在作者布萊斯和政府官員斡旋和眾多血友病患兒家庭的呼吁下,最終,政府出臺新政策,使患者能居家輸血,間接拯救了無數患兒的生命。

4、 澳大利亞作家:本書作者布萊斯·考特尼被媒體譽為“澳大利亞國民作家”,他的書就像聖誕禮物一樣家喻戶曉、必不可少。作品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作為“文學傳奇”代表登上澳大利亞國*紀念郵票。澳大利亞票選“top100經典小說”,前十名裡布萊斯·考特尼作品占兩席,超越《偷書賊》《殺死一只知更鳥》《傲慢與偏見》等穩奪第一!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小說,唯一一部非虛構作品就是這部獻給早逝兒子戴蒙的《愚人節說再見》。本書甫一出版,便成為澳大利亞年度圖書暢銷冠軍。

5、多人物、多視角的敘述:在長達30余萬字的書中,身為父親兼作家的布萊斯寫作了絕大部分章節,其中也保留了妻子貝妮塔、兒子戴蒙本人和陪伴戴蒙走到生命盡頭的戀人席蕾絲特的珍貴記述。不同視角的記錄,也讓讀者更加深入了解戴蒙的人生故事。



菲律賓群島上,一座默默無聞的小火山皮納圖博開始吐出煙霧和灰燼,煙被推得越來越高,進入平流層,盤旋在地球上空的大氣流和側風將它掃進兩萬兩千英尺的高空,像條毯子般攤在藍色的太平洋上方。兩周之後,戴蒙走了。

每天破曉前的一個小時,地球另一端的落日余暉會映到這片大煙幕上,光線彈到尚在沉睡的黑暗一端,製造出虛假的黎明。第一個虛假的黎明誕生於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的悉尼,戴蒙去世的日子。那是愚人節中愚人的黎明。

我們都以為戴蒙會在漫長的復活節假期離開,雖然天曉得,他先前總是一次次戰勝病魔。強壯的戴蒙總是在我們以為他已回天乏術之時峰回路轉,踩著虛弱的雙腿走回我們身邊。但是一次比一次更困難,他變得越來越虛弱,舊日的他一點一滴地消逝、不見蹤影。

他的哥哥布雷特和亞當陪在身邊,席蕾絲特和安也在;還有他母親貝妮塔為白發人送黑發人、為她的愛、為她已經懷了二十四年的無以名之的罪惡感而憤怒著。我們是戴蒙的家人——貝妮塔、布萊斯、布雷特、亞當、席蕾絲特和安。

席蕾絲特是戴蒙的愛人,過去六年都和他住在一起。她一直是他忠實的隨身護士,幫他照料褥瘡、擦拭嘴唇上、口腔內部又厚又黃的鵝口瘡和兩眼的膿汁。他失禁時,是她幫他潔身洗凈,也是她幫他剪短頭髮。她也負責幫他打嗎啡、每兩小時喂食一次雞尾酒藥片,讓他虛弱的心臟繼續跳動,心智多多少少能集中一些。

比起我們,席蕾絲特更能目睹他的身體緩慢惡化的歷程,肋骨漸漸在緊繃、呈半透明的皮膚底下明顯可見;四肢又瘦又幹,每次他被抬到床上,四肢都可能會折斷。

體格從來不是戴蒙的強項,現在他整個人看起來更像是行走的骨骸,或像閃動的黑白新聞影片裡,同盟國解放集中營時的猶太人。

那些影像似乎注定是黑白的,因為當死亡逼近時,你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顏色消失。在死亡的過程裡,顏色是可憎的元素。

在死亡降臨到戴蒙之前,他就已逐漸淡去,顏色漸漸褪去。戴蒙的眼睛現在像兩大片煙熏的痕跡,深陷頭骨。眼珠似乎已不余一點清澈乾淨、生機盎然的淡褐色,而變成斑駁的棕色,如葡萄醋的顏色。他直接從瓶子裡喝進流體嗎啡時,眼睛常常失焦,仿佛他想在上面蓋上一層布,以掩飾自己的羞愧。

然後,在以令人出乎意料的色彩揭開序幕的四月一日愚人節那天,戴蒙終於準備好了。他身上一點顏色都不剩,他用力擰出最後一滴血色,輕輕告訴我們,他愛我們。

說話對他來說十分費勁,我們每個人都輪流湊到他身邊聽他說。“爸爸,我好愛你。”除此以外,沒有多說什麼。一切都凝結在一個東西裡——他的生命。


目次

第一部

不能碰戴蒙·考特尼。永遠不能。

第二部

學習與針共處。

第三部

朋友齊聚


書摘/試閱

我大概開始寫這本書六次了,總是無法超過第四頁。我想七大概是幸運數字吧。等著瞧吧。

露西是我的狗。我不該說那是我的狗,應該說那是我們的狗。我和席蕾絲特住在一起,共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住在同一間房子,吃同一種晚餐——我得承認,通常是席蕾絲特準備的——還共同擁有一只狗,露西。

露西最大的特點便是:她總是讓我對生物的旺盛精力大感驚艷。她六個月大,是德國短毛獵犬,生命對她而言是發泄不完的爆炸性活力。如果一個人像露西那樣過活,大概十五年就沒命了。但是讓我告訴你:他們可以完成許多事情。

寫作這東西其實挺好玩的。事實上我感到精疲力盡,這或許是因為我實在累慘了。天殺的怎麼會有人寫這種句子?但我就是寫了,誰會來干涉我?或許還能逗他們笑兩聲。

來寫下一段了。你們不覺得這本書挺奇怪嗎?真會有人願意付錢買這種東西嗎?這或許是人類至今最偉大的發明。或許是人類至今唯一的發明。說真的,我正準備寫點可能會吸引你們注意的東西。就算你沒興趣,其他人或許會有興趣。不過要是你用點邏輯,就會發現這個其他人也可能是你,所以也就沒關係啦。

七一定是個幸運數字。

我不過寫了二十分鐘而已。我很快就得停筆,因為我的汽油快用完了,加油站則是我親愛的床。二十分鐘聽起來或許不算什麼,但我想這或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分鐘。那可能是救我一命的二十分鐘;也有可能已經二十五分鐘了。

我想我應該告訴你,我病得非常重。事實上,我病得讓人簡直無法想象。我有艾滋病。我想光這句話就嚇走不少人,但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話題。不是關於艾滋病——應該說,不只關於艾滋病——而是,病入膏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它將如何影響你的身體,影響你的人際關係?但最重要的是:它將如何影響你這個人?你原本的樣子,和你即將變成的樣子。

或許這些都只是推想,但藝術上的破格不就是這麼回事?

我今年二十三歲。這種年紀就得面對生死難題,算是相當年輕。不過就某些方面而言,這也讓我和同齡的人比起來,有一種優勢。我的朋友都在忙著建立自己的生活與事業,我只能祝他們一切好運。但如果說我不對自己和自己的病感到憤怒,那其實是騙人的。我沒辦法和他們走在一樣的人生路上,過一種正常的年輕人生活:每天去上班,去酒吧,去舞廳,或只是以最單純的方式享受彼此的陪伴。但是,正常是什麼?對我而言,就是能坐在這臺打字機前,向你們解釋我的感受。我不知道這本書是為你們而寫,或是為我而寫。我想兩者都有吧。

我真正的夢想就是你們會覺得眼前的一字一句有意思,願意一頁一頁地讀,最後讀完時會說:嗯,我獲得了一些東西;這本書改變了我的思考方式;原來有些人的生活是以別的事為重心,而非大多數人認為天經地義的那些事。有些事,有些經驗,是只有少數人才有的。而我想做的便是表達這些經驗,並讓你們因而覺得自己擁有的生活是特別的,因為你們大多數人都擁有一項東西——健康。請不要將它視為理所當然,因為那是人活著能被賜予的最好的禮物。它讓你能盡情選擇想走的路,眼前的夢想毫無限制。請永遠記住,沒有任何事是你達不到的,只要你擁有健康。如果讀完這本書後你了解了這件事,那我的目的便達成了。不過,天啊,我才寫到第二頁而已。好吧,我們繼續。

疾病是什麼?我說的是真的疾病,不是一兩個禮拜就被人遺忘的感冒。血友病和艾滋病會限制、界定你的生活方式,主宰你的生活,並永遠改變你這個人的樣子,無論你能活多久。

我一直在思索:像艾滋病這種疾病究竟對身體造成的損害比較大,或者,真正的傷害其實在自我認知和對生死的看法上?

當我知道自己成為艾滋病毒帶原者時,一時間很難接受這是個非同小可的疾病。我覺得健康,我看起來健康,我也真心相信自己很健康。這種疾病的特點便是會在人體潛伏很長一段時間,好幾年都不露面,很容易讓人完全忽略它的存在,或以為它不可能影響你的生活。事實上,我診斷出帶原的前三年,它感覺就像不存在,絲毫沒有影響到我,使我完全忽視它其實一直都在等待機會,蓄勢待發。那個時間點終於在三年後的一九八八年爆發,然後我了解:它將永遠改變我的人生。

或許該說說我的成長背景。我天生就患有一種叫血友病的疾病,即使是再輕度的內部出血,血液也都無法自行凝固。舉例來說,體內若是有一條小血管破掉,一般情況下,血液中的凝血第八因子會協助凝血,出血的狀況便不會持續。然而,血友病患體內的凝血第八因子極少,或根本沒有,因而無法止住出血,致使大量血液聚積在出血點。若不立即人工注射凝血第八因子,持續出血將危害附近組織,如關節或是肌肉。

就我自己的狀況來說,大部分的出血位置都在關節周圍,導致關節的活動力、靈敏度銳減,當然出血時產生劇痛、身體完全無法移動是免不了的。幸運的是,人工注射凝血第八因子只需二十分鐘,算是相當迅速。然而諷刺的是:這曾解救我生命無數次的醫學,最後竟也是提前結束生命的可能原因。

我是家裡三個兒子中年紀最小的。從母體遺傳血友病的機會剛好是百分之五十。

我生於一九六六年。以血友病治療而言,這點算是相當幸運。因為就在那年,從血液中分離出凝血第八因子的技術才剛剛問世。這表示病患再也無需耗費好幾個小時輸全血,大大簡化了治療的時間。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並不算很有錢,但總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除了滿滿的愛,我們並不特別需要什麼。若將疾病撇在一旁,我想,我有個甜蜜的童年。

痛苦、憤怒、挫折——這些,是我想討論的情緒。但不僅止於此。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病得很重、受盡折磨、死得太早,徒留未完成的生命。我真希望我不曾把自己歸類成這一種人,從不曾自卑自憐。我內心的悲傷是源自傷害、痛苦、折磨本身——不只在我自己身上,而是普遍存在於這個世界。

是否人心運作的方式本質上便是個錯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