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旨在建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為中小學體育教育提供一種經過理論架構與實踐驗證的方案,為本學科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修訂、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落地提供新的可行性操作思路。本書建構了全新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編排與銜接體系,形成一整套體育教學設計案例與課例,以及課程實施的內容標準與表現標準,供中小學體育教師選用。基於本研究的課程開發與實證研究,將為教育部、各省市教委機構制定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的核心理念、總體框架、落實載體提供適度參考。
作者簡介
陳雁飛,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原院長,二級教授,主要從事體育課程教學和教師培訓研究,“國培計劃”專家庫首批人選,榮獲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稱號,承擔“國培計劃”、北京市名師項目等培訓數十項。主持和承擔國家級、省市級課題12項。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主編、參編教材和教師用書50餘種,獲得國內外科學論文報告會及各級表彰獎項10余項。
張慶新,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主要從事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和教師培訓研究,榮獲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稱號,承擔“國培計劃”、北京市名師項目等培訓30余項,其中小學體育被評為教育部“國培計劃”精品培訓項目,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主編、參編教師用書5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50篇。
張慶新,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主要從事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和教師培訓研究,榮獲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稱號,承擔“國培計劃”、北京市名師項目等培訓30余項,其中小學體育被評為教育部“國培計劃”精品培訓項目,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主編、參編教師用書5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50篇。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陳雁飛教授帶領的體育學科團隊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市300餘位正高級、特級教師以及一線優秀教師的集體智慧凝練而成的心血之作。
·本書是體育學科創新一級平臺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對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效果具有非常可觀的借鑒價值。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而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本書為青少年強身健體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
·本書是體育學科創新一級平臺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對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效果具有非常可觀的借鑒價值。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而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本書為青少年強身健體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
序
序
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促進廣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的關鍵環節,在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培養優秀創新人才等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育人功能。近年來中央多次發文重申加強學校體育工作。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文件中再次提出“堅持健康第一,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的要求。2020年10月,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充分證明了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非常重視青少年工作,親切關懷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考察調研時強調:“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青少年的頻頻互動中,多次強調體育運動對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促進作用。
北京市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正在大力建設和發展與首都地位及首善之區相匹配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教育工作。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加強學校體育的政策保障,引領全市中小學體育工作走向全面改革和內涵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但與此同時,一些制約學校體育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學校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較突出,學校體育改革成果向學生實際獲得的轉化不足,在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作為承擔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前教育和北京市中小學幹部教師繼續教育使命的成人高等院校,北京教育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基礎教育幹部教師終身學習為使命,始終立足首都實際,堅持國內示範引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教師培訓體系的系統化、專業化、規範化,逐步形成了服務基礎教育幹部教師成長的“專業引領、實踐取向、開放創新、優質服務”的辦學特色。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走上了內涵、特色、創新的發展快車道,為首都基礎教育幹部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力和實踐影響力。
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是北京教育學院七個二級學院中極富特色和戰鬥力的團隊,先後承擔從“國培計劃”到北京市各級各類體育教師研修和培訓項目,在全國體育教師培訓領域樹立了品牌。陳雁飛教授也是國內學校體育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學者,在學校體育和教師培訓事業上做出了大文章。她牽頭申報和主持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學科創新平臺,正是找准了當前全國和北京市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脈搏,深刻分析問題,積極開創思路,依託平臺建設,構建、完善和實施具有學科創新意義的“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通過完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開發和實施細則,豐富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助力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為首都教育主管部門提供學科發展政策的智庫支持,為一線體育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引領和專業發展指導。
這本書是陳雁飛教授帶領的體育學科團隊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市300餘位正高級、特級教師以及一線優秀教師的集體智慧凝練而成的心血之作。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特向作者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希望陳雁飛教授帶領的這支團隊能夠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北京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肖韻竹
前 言
新時代新時期,國家和人民對首都基礎教育“如何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首都基礎教育的研修高地,北京教育學院精准施策、科學研究,以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以提升北京市基礎教育校長和教師素質為核心,以實踐為導向,以理論緊靠實踐為重點,圍繞學科自身屬性研究、問題解決方式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課堂點撥技巧研究、學生能力發展研究等,建立研究平臺,從多角度、多方面服務於北京教育學院頂層設計——“3+1+N”培訓體系,凸顯培訓的實效,更好地落實國家對首都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滿足人民對首都基礎教育的期望。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研究”是體育學科創新一級平臺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基於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方案》以及《北京市加強中小學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二十條措施》等學校體育的指導性文件開展的研究。三年來,本成果重點落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簡稱“義教課標”)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下文簡稱“高中課標”)的要求,圍繞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和教學的現狀,把握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義教課標和高中課標的精髓,進一步厘清課程的基本性質與理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進一步增強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效果,對全國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效果也有非常可觀的借鑒價值。
整個研究成果分為四個階段逐步深入推進。第一階段,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牽頭、北京教育學院具體執行,依託區縣教委體衛藝科、體衛中心協同人事科的行政渠道開展,2018年研製組深入16個區及燕山地區225所學校進行學校體育工作實地調研,掌握了目前北京市中小學學校體育的現狀、特色、亮點及存在的問題。第二階段,2018—2020年研究義教課標和高中課標,以及浙江省、江蘇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上海市等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和教學指導方案,集結北京市各大高校學校體育研究者、各區中小學體育教研員、體育教師300余人組成研製組,歷經工作設想、初期研討、理論架構、初稿完成、多輪修改、專家論證等過程,基本完成“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研究”理論層面的研究,同時形成一個總方案及16個子方案共計185余萬字的大規模研究文本成果,具體包括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總方案、體能鍛煉課方案、運動專項課方案、綜合拓展課方案。第三階段,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通過市區級的綜合性、區域性教研活動,實驗校的單元式、課例式教學活動,研製組的點對點、校對校專家活動,圍繞運動專項課、體能鍛煉課、綜合拓展課三類課型實施行動研究,驗證必學、限學、選學三類課程內容及市區校三級管理和實施模式的可行性與三類課型結構及實操模式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課型內容要點與課時分配、不同課型學業質量評價標準、運動能力測評標準、不同課型單元教學方案等的科學性。第四階段,2021年9月起,在前期推廣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形成更加成熟與完善的研製成果,形成北京市中小學一體化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
本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與創新:一是本研究更關注學生十二年體育教育的長遠發展,凸顯中小學十二年課程內容的整體性設計,運動專項課、體能鍛煉課、綜合拓展課形成縱橫聯繫且有完整的、銜接性的大單元教學方案。二是本研究提出的體能鍛煉課與綜合拓展課屬創新內容,一般的課程與教學中相關內容較少,甚至沒有;進一步明確將促進學生體質健康作為核心任務之一,同時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學習需求,以及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元價值。三是本研究提出的運動專項課主要聚焦於實戰能力進階導向下的教學操作層面,諸如球類項目的技術組合內容、學練賽一體化的課時與單元教學方案、凸顯表現性與運動能力等級評價的學業質量評價等。四是本研究中的運動專項課靈活性很強,不同年級的進階式單元教學方案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上下級調整,也能較好地適應走班制、選項制等新型教學方式。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的背景”的負責人為孫科,參與撰稿的主要有張鋒周、胡峰光、王恒、付雲超等;第二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頂層設計”的負責人是陳雁飛、張慶新,參與撰稿的主要有韓兵、潘建芬、張鋒周、張志華等;第三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落實”的負責人是周志勇,參與撰稿的主要有張慶新、史紅亮、劉文祥、朱春平、賈萌、蔡將、趙欣、韓國太、黃虹、楊帆、李健、潘建芬、韓金明、陳建勤、丁福芹、王玉中、王曉東、孫建國、韓月倉、張躍強、梁吉濤、韓兵、韓金妍、胡淩燕、袁立新、史淵萍等;第四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業評價”的負責人是張鋒周,參與撰稿的主要有張慶新、潘建芬、韓金明、孫衛華、張躍強、謝娟、趙衛新等;第五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保障”的負責人是韓兵,參與撰稿的主要有蘆海棠、韓月倉、陳建勤、孫衛華、梁吉濤、尤軍、郭金貴、李兵、秦治軍、魏敬、任海江、劉娓楠、劉萌、侯雪萌、胡永恆、胡淩燕;第六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教研訓”的負責人是潘建芬,參與撰稿的主要有胡峰光、張慶新、謝娟、孫衛華、韓月倉、陳建勤、韓金妍、黃春秀、史紅亮、韓兵、韓金明、姜宇航、饒子龍、李健、胡淩燕、張躍強。全書由陳雁飛、張慶新統稿。參與本研究的人員範圍很廣,承擔編寫任務的老師也很多,儘管許多老師的材料並沒有收入本書中,在此仍對他們表示感謝。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市教委領導、北京教育學院領導、北京市各大高校專家們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是得到了北京師範大學裴娣娜、毛振明、殷恒嬋、李佑發、唐東輝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汪曉贊教授,首都體育學院王子朴、劉海元教授,揚州大學潘紹偉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耿培新、李紅梅、李志剛等專家們的精心指點和逐項修改。同時,本研究也得到了北京市各區體育教研員及廣大一線體育教師的大力支持與資源共享,在此特表謝忱!由於研究工作涉及的內容屬首創,很多問題有待通過長期的實踐繼續深入研究,亦限於能力和時間,本書定有不成熟之處,有些內容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懇請各位讀者、專家能不吝賜教,批評指正,促使本書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們也希望借本書的正式出版,與各區各校聯合進行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證研究,共創首善之區學校體育工作的北京標準、北京精神、北京特點。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院長 陳雁飛
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促進廣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的關鍵環節,在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培養優秀創新人才等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育人功能。近年來中央多次發文重申加強學校體育工作。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文件中再次提出“堅持健康第一,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的要求。2020年10月,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充分證明了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非常重視青少年工作,親切關懷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考察調研時強調:“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青少年的頻頻互動中,多次強調體育運動對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促進作用。
北京市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正在大力建設和發展與首都地位及首善之區相匹配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教育工作。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加強學校體育的政策保障,引領全市中小學體育工作走向全面改革和內涵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但與此同時,一些制約學校體育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學校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較突出,學校體育改革成果向學生實際獲得的轉化不足,在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作為承擔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前教育和北京市中小學幹部教師繼續教育使命的成人高等院校,北京教育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基礎教育幹部教師終身學習為使命,始終立足首都實際,堅持國內示範引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教師培訓體系的系統化、專業化、規範化,逐步形成了服務基礎教育幹部教師成長的“專業引領、實踐取向、開放創新、優質服務”的辦學特色。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走上了內涵、特色、創新的發展快車道,為首都基礎教育幹部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力和實踐影響力。
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是北京教育學院七個二級學院中極富特色和戰鬥力的團隊,先後承擔從“國培計劃”到北京市各級各類體育教師研修和培訓項目,在全國體育教師培訓領域樹立了品牌。陳雁飛教授也是國內學校體育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學者,在學校體育和教師培訓事業上做出了大文章。她牽頭申報和主持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學科創新平臺,正是找准了當前全國和北京市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脈搏,深刻分析問題,積極開創思路,依託平臺建設,構建、完善和實施具有學科創新意義的“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通過完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開發和實施細則,豐富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助力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為首都教育主管部門提供學科發展政策的智庫支持,為一線體育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引領和專業發展指導。
這本書是陳雁飛教授帶領的體育學科團隊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市300餘位正高級、特級教師以及一線優秀教師的集體智慧凝練而成的心血之作。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特向作者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希望陳雁飛教授帶領的這支團隊能夠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北京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肖韻竹
前 言
新時代新時期,國家和人民對首都基礎教育“如何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首都基礎教育的研修高地,北京教育學院精准施策、科學研究,以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以提升北京市基礎教育校長和教師素質為核心,以實踐為導向,以理論緊靠實踐為重點,圍繞學科自身屬性研究、問題解決方式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課堂點撥技巧研究、學生能力發展研究等,建立研究平臺,從多角度、多方面服務於北京教育學院頂層設計——“3+1+N”培訓體系,凸顯培訓的實效,更好地落實國家對首都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滿足人民對首都基礎教育的期望。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研究”是體育學科創新一級平臺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基於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方案》以及《北京市加強中小學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二十條措施》等學校體育的指導性文件開展的研究。三年來,本成果重點落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簡稱“義教課標”)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下文簡稱“高中課標”)的要求,圍繞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和教學的現狀,把握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義教課標和高中課標的精髓,進一步厘清課程的基本性質與理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進一步增強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效果,對全國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效果也有非常可觀的借鑒價值。
整個研究成果分為四個階段逐步深入推進。第一階段,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牽頭、北京教育學院具體執行,依託區縣教委體衛藝科、體衛中心協同人事科的行政渠道開展,2018年研製組深入16個區及燕山地區225所學校進行學校體育工作實地調研,掌握了目前北京市中小學學校體育的現狀、特色、亮點及存在的問題。第二階段,2018—2020年研究義教課標和高中課標,以及浙江省、江蘇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上海市等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和教學指導方案,集結北京市各大高校學校體育研究者、各區中小學體育教研員、體育教師300余人組成研製組,歷經工作設想、初期研討、理論架構、初稿完成、多輪修改、專家論證等過程,基本完成“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研究”理論層面的研究,同時形成一個總方案及16個子方案共計185余萬字的大規模研究文本成果,具體包括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總方案、體能鍛煉課方案、運動專項課方案、綜合拓展課方案。第三階段,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通過市區級的綜合性、區域性教研活動,實驗校的單元式、課例式教學活動,研製組的點對點、校對校專家活動,圍繞運動專項課、體能鍛煉課、綜合拓展課三類課型實施行動研究,驗證必學、限學、選學三類課程內容及市區校三級管理和實施模式的可行性與三類課型結構及實操模式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課型內容要點與課時分配、不同課型學業質量評價標準、運動能力測評標準、不同課型單元教學方案等的科學性。第四階段,2021年9月起,在前期推廣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形成更加成熟與完善的研製成果,形成北京市中小學一體化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
本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與創新:一是本研究更關注學生十二年體育教育的長遠發展,凸顯中小學十二年課程內容的整體性設計,運動專項課、體能鍛煉課、綜合拓展課形成縱橫聯繫且有完整的、銜接性的大單元教學方案。二是本研究提出的體能鍛煉課與綜合拓展課屬創新內容,一般的課程與教學中相關內容較少,甚至沒有;進一步明確將促進學生體質健康作為核心任務之一,同時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學習需求,以及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元價值。三是本研究提出的運動專項課主要聚焦於實戰能力進階導向下的教學操作層面,諸如球類項目的技術組合內容、學練賽一體化的課時與單元教學方案、凸顯表現性與運動能力等級評價的學業質量評價等。四是本研究中的運動專項課靈活性很強,不同年級的進階式單元教學方案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上下級調整,也能較好地適應走班制、選項制等新型教學方式。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的背景”的負責人為孫科,參與撰稿的主要有張鋒周、胡峰光、王恒、付雲超等;第二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頂層設計”的負責人是陳雁飛、張慶新,參與撰稿的主要有韓兵、潘建芬、張鋒周、張志華等;第三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落實”的負責人是周志勇,參與撰稿的主要有張慶新、史紅亮、劉文祥、朱春平、賈萌、蔡將、趙欣、韓國太、黃虹、楊帆、李健、潘建芬、韓金明、陳建勤、丁福芹、王玉中、王曉東、孫建國、韓月倉、張躍強、梁吉濤、韓兵、韓金妍、胡淩燕、袁立新、史淵萍等;第四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業評價”的負責人是張鋒周,參與撰稿的主要有張慶新、潘建芬、韓金明、孫衛華、張躍強、謝娟、趙衛新等;第五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保障”的負責人是韓兵,參與撰稿的主要有蘆海棠、韓月倉、陳建勤、孫衛華、梁吉濤、尤軍、郭金貴、李兵、秦治軍、魏敬、任海江、劉娓楠、劉萌、侯雪萌、胡永恆、胡淩燕;第六章“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教研訓”的負責人是潘建芬,參與撰稿的主要有胡峰光、張慶新、謝娟、孫衛華、韓月倉、陳建勤、韓金妍、黃春秀、史紅亮、韓兵、韓金明、姜宇航、饒子龍、李健、胡淩燕、張躍強。全書由陳雁飛、張慶新統稿。參與本研究的人員範圍很廣,承擔編寫任務的老師也很多,儘管許多老師的材料並沒有收入本書中,在此仍對他們表示感謝。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市教委領導、北京教育學院領導、北京市各大高校專家們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是得到了北京師範大學裴娣娜、毛振明、殷恒嬋、李佑發、唐東輝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汪曉贊教授,首都體育學院王子朴、劉海元教授,揚州大學潘紹偉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耿培新、李紅梅、李志剛等專家們的精心指點和逐項修改。同時,本研究也得到了北京市各區體育教研員及廣大一線體育教師的大力支持與資源共享,在此特表謝忱!由於研究工作涉及的內容屬首創,很多問題有待通過長期的實踐繼續深入研究,亦限於能力和時間,本書定有不成熟之處,有些內容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懇請各位讀者、專家能不吝賜教,批評指正,促使本書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們也希望借本書的正式出版,與各區各校聯合進行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證研究,共創首善之區學校體育工作的北京標準、北京精神、北京特點。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院長 陳雁飛
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的背景001
第一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取得的成績001
第二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004
第三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推進的指向008
第二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頂層設計013
第一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013
第二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課程框架016
第三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和課時分配020
第三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落實029
第一節 運動專項課內容安排與教學策略選用029
第二節 體能鍛煉課內容安排與教學策略選用123
第三節 綜合拓展課內容安排與教學策略選用130
第四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業評價143
第一節 學業質量標準的評價理念與制定原則143
第二節 三類課程的學業質量標準與應用指導144
第三節 運動能力測評標準與應用指導185
第四節 學業質量評價的實施建議及需要注意的問題209
第五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保障213
第一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實施要求213
第二節 制訂不同類別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計劃217
第六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教研訓232
第一節 體育教師理論學習的建議232
第二節 體育教研工作的實施建議238
第三節 體育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建議244
參考文獻251
第一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發的背景001
第一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取得的成績001
第二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004
第三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推進的指向008
第二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頂層設計013
第一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013
第二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課程框架016
第三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和課時分配020
第三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落實029
第一節 運動專項課內容安排與教學策略選用029
第二節 體能鍛煉課內容安排與教學策略選用123
第三節 綜合拓展課內容安排與教學策略選用130
第四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業評價143
第一節 學業質量標準的評價理念與制定原則143
第二節 三類課程的學業質量標準與應用指導144
第三節 運動能力測評標準與應用指導185
第四節 學業質量評價的實施建議及需要注意的問題209
第五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保障213
第一節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實施要求213
第二節 制訂不同類別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計劃217
第六章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教研訓232
第一節 體育教師理論學習的建議232
第二節 體育教研工作的實施建議238
第三節 體育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建議244
參考文獻251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