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教育原鄉:尋根與展望(簡體書)
滿額折

教育原鄉:尋根與展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嚴華銀老師多年來語文教學實踐的反思和追問,對諸多方面問題思考的合集,全書共分為八輯,既有對生活的審問,也有對教育教學中“激勵”的負效應及其消除、警惕學校教育中“組織依賴症”的滋長等問題的理性思考,還有對於教師閱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領導力提升等問題的詳細分析。立意深刻、語言深入淺出,適合對語文教學有一定研究和探索欲的老師或者管理者閱讀。對於提升學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教師的專業素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嚴華銀,教授,特級教師。已出版著作10餘部,發表論文500餘篇。現任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兼任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閱讀學會常務副會長。被聘任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專家工作組專家,國培計劃培訓專家,名校長領航工程江蘇基地首席專家;任多省市教育家型校長,教師培養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專家。2015年以來,先後以教育部教育幫扶專家工作組專家、組長的身份,數次赴西藏、南疆、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等地,調研、指導教育精准幫扶工作。2020年以來,應邀以知名專家主持身份在江蘇、浙江、雲南、安徽等地建立知名專家工作站。

名人/編輯推薦

○特級教師嚴華銀多年來對教育諸多方面問題進行追問與反思的合集,呼籲教育人靜心思教、 安心培育
○內容豐富、立意深刻、語言深入淺出,兼具感性體驗與理性思考
○適合一線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閱讀,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學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助力

代序 
教育:科學還是文學(代序)

提出這一問題,完全是基於這十餘年間的學校現象和教育事實。
“轉型”期的教育呈現出史上從未有過的多彩和豐富:一方面,十分“頑強”的應試,蠶食鯨吞掉“立德樹人”的時空,把大量學校的教育教學裹挾至一個方向、一條思路,甚或一種價值:學科成果、考試分數、升學比率;一元、線性、平面,單向度、機械化,是其共性;幾乎可以說,學校千張面,萬家一條心。但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學校,又都在“拼命”追求確立獨具個性的辦學理念和教育價值觀,在某些教育行政比較強勢的區域,每一所學校都必須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於是,在大量校長的竭力努力下,在大量專家的專業支持下,千姿百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觀被“炮製”出來,真可謂“一校一主張”“一校一價值”,有點像當年日本農村建設中的“一村一品”。迄今為止,整個中國,究竟有多少辦學理念、教育價值觀,我想一定是個天文數字。與此相關聯,學科教學領域也風起雲湧,僅以語文學科為例,全國比較有名頭、被各類媒體推薦報道過的語文教育觀,應該有成百上千之多。
更有甚者,近年來還出現了另外的一些怪像。比如,當有人質疑一些所謂的教育觀或者學科教育理念的科學性問題時,會有某些專家出來幫助解圍。解圍的套路,通常是對已經確立為某校教育價值觀的概念進行“為我所用”的解釋。這樣的解釋,大多是屏蔽掉與我不相關的,妨礙我的核心意圖的部分,僅僅保留我需要的,能夠表達我的教育理解的部分。
於是,在不少學校甚或在一些小學,其文化牆上呈現本校的包括教育價值觀在內的文化時,還會附上一系列“注解”,以防止一般人理解時的“偏失”。所謂“偏失”,就是對其核心概念的理解與他們“確定”的內涵不一致。
這樣的現象,這樣的矛盾現象,至少表明當下教育教學,身處其間、勉力支撐的一批校長、優秀教師、教育行政甚或專家學者尋求變革、尋求突破的迫切之心。其意義和價值顯然是正向的,應該受到表彰和鼓勵。
問題是,疑惑也隨之產生。這裡至少有三個繞不過去的究問:
教育價值觀、辦學思想和理念真的可以任意地“各自表達”?
某一學科教育的思想和價值真的可以抓住某一小點、一個局部,“不及其餘”地固化著“宣示”?
而一個通行的概念,其約定俗成的固有的內涵,可以不可以任意由某一校長、某一專家隨意地解讀、任性地“規定”呢?

由此想到,這20年間曾經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課改中流傳深廣、幾乎深入人心的理念和口號,有很多不僅今天而且當時令很多一線老師深感觸目驚心:
比如,對於課程的理解,許多人引經據典,將數十上百種“學術見解”一一列舉,還分別闡釋,弄得被培訓的老師如墜雲裡霧中。其中流傳最廣的要屬“課程就是跑道”,讓一些不明就裡的老師和校長如獲至寶,從此到處言說課程的“神乎其神”“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但就是很少有人告訴我“課程”究竟是什麼,課程究竟怎麼建設,課程改革究竟怎麼改。
比如,在課改中,經常有專家口吐蓮花,一會兒說“課改”就是“改課”;一會兒說“課改”的主戰場就是課堂。問題是,課程改革作為一項整體工程,怎麼一下子就變味為“改課”,那不是叫“課堂改革”了?如果說主戰場就是課堂,那我們還要學校、還要校本課程、還要教學資源建設幹什麼?
比如,對於課改之後很多學校價值、教育價值、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都有許多十分新鮮的表達。像“辦孩子喜歡的學校”“做最好的自己”“為了孩子一生的快樂”“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等,乍一看來,似乎“一切為了學生”,真的以學生為中心;但問題是,教育是不是就只該圍繞著孩子“自己”、他們的個人“快樂”和一己“幸福”而努力勞作?當我們大量的家庭早已把孩子當作“皇帝”,而且已經養成了只知道“自我”的“皇帝”的時候,我們的學校教育還不斷地“錦上添花”“火上澆油”助長其勢,會不會將一個個“龍種”“造就”為“跳蚤”?
比如,課改之後課程領域推出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原本是多麼富於創意,幾乎可以作為打破應試的推進“神器”的一門課程,其結果是什麼?大量學校將這樣一門“綜合”了“實踐”和“活動”的典型的生活化課程,完全演化為在課堂中甚或在電腦上就完成的課程,這一事實本身幾乎就是一幕學校教育的荒誕劇。
比如,一些學校為了推進“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公然在校園裡打出大幅標語,宣示“孤獨可恥”。殊不知,這世界上,如果少了歷史上那些在青燈枯坐的孤獨中冥思苦想的先知先哲、聖賢君子、科學巨人,我們何來如今的現代便捷的生活、優雅高尚的文明、直抵靈魂的哲思?把一種原本只是人類學習的補充方式無限升格為主要甚或唯一方式,僅僅只是為了集體、班級和學校的學科分數的大面積提升,而全然不顧生命個體尤其是優異個體的個性成長和發展,這種“削峰填穀”的教學主張,反人性、反個性,也是長期以來傑出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哪裡只有這些?這許多年來,從某些專家的引領發端,學校教育呈現出史上從未有過的教育大躍進,理念唯恐不新,口號唯恐不響,思想唯恐不亮,思路唯恐不夠大膽,策略唯恐不夠獵奇,方法唯恐與人雷同,在一些地區,在不少學校,校長和老師們成為一批批教育的浪漫主義者,移植文學,窮極想像,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學校教育真的是“群雄競舞”“萬花爭豔”。
大量學校在“文化建設”的旗號下,價值觀和價值觀的表述的獵奇求豔,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學校課程建設中也是千奇百怪,真的是異想天開,為所欲為。
這樣的理念和思想必然反映到學科教學中,僅以語文教學為例,短短的十餘年間,湧現出的有口號和所謂理念包裹的語文“模式”“流派”,其名頭之大、聲勢之響和數量之多,冠絕古今中外,成為語文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觀。這是語文教育的“繁榮”還是“墮落”,一時可能還難有定論。

這種種現象和跡象,讓我們這些教育內外與教育有著或深或淺的關係的人們不禁產生一個重大的疑惑:這教育究竟是什麼?
文學嗎?這20年間,我們的教育改革、課程改革的倡導者、踐行者,我們的理論家和實踐家,似乎達成默契和共識,就是要將教育做成文學。
什麼是文學?
按照詞典的解釋,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
文學最大的特點,就是鋪陳、敷衍、變形、誇張;就是虛構、聯想、想像。它需要現實,需要基礎和基點,但更要大膽、浪漫的想像,天馬行空,任意東西;無所顧忌,縱橫古今。文學重要的特點就是思維的靈動、跳躍,不確定,不穩定。文學一旦成為文學,就不受控制,連作者本人也難以左右文學的命運和結局。因為優秀的文學從來都可以多元理解和闡釋。有人甚至說,文學、文學形象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出來的。所以才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才有這有史以來閱讀學者們創造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文學流派、文學解釋流派。可以說,不確定性,恰恰是文學的典型特徵之一。
通過教育我們常常可以培養出文學家和創作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為學校教育中有文科理科之分,文科中必然包括文學教育。但教育的主要價值不在這裡。那麼,什麼是教育呢?
我國傳統的教育理解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
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
當下我國共識的教育觀就是:“立德樹人。”
合言之,所謂教育,就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的一種活動。
以此來觀察和分析教育,我們就會發現其主要的功能和價值就在於: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推斷和判定教育的基本特徵:一是生產性;二是發展性;三是科學性。
也就是說,教育是科學,不是文學。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其他與人的成長相關的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都必須在滿足教育的共性需求過程中,發展教育對象的個性。穩定的共性追求,是教育作為科學的基本特徵。任何片面強調所謂自我和個性發展,忽視人類生存共性需求和一國教育共性需求的教育,都是不足取的,或者說與人類文明的步履背道而馳。也就是說,把教育視為文學,違背科學、不顧規律、肆意妄為,定然會招致極端的惡果。
這許多年來,功利、極端的應試暢行,某些“改革”價值觀的偏失,家庭和社會市儈哲學的氾濫,使得不少人的小我、“自我”誇張式膨脹,“專門利己”的私欲甚囂塵上,“高智商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層出不窮。在家庭,在中小學,在名牌大學,青少年揮拳、舉刀,向自己的老師,向自己的父母、祖父母,這樣的災難性事件,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其中,20餘年的教育,其價值觀問題、教育文化和學校課程問題,都該作出深刻的反思。
很多年前,我就呼籲,讓語文安靜,讓學校安靜,讓教育安靜。我的目的是:安安靜靜教書,安安靜靜育人,安安靜靜讀書治學,安安靜靜深思反思,這才有教育的科學,才有科學的教育,唯此,才有高品質人才的茁壯成長,並最終脫穎而出;解任正非之急,答錢學森之問,釋李約瑟之疑,才有希望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就歷代國人心中的“中國夢”。
而其中,教育人和其他國人的靜心思教、安心培育,可能比什麼都重要。

目次

目 錄
第一輯 審問生活
001 / 教育:科學還是文學(代序)
003 / 人類未來究竟聽誰的?
006 / “朋友圈”裡有沒有朋友?
009 / “孤獨”是智者最好的朋友
011 / 也說“無知者無畏”
013 / 從“三省”說開去
015 / 成就“逆商”的關鍵在於知道自己要什麼
018 / 對於“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甚解”
020 / 在道德和法律之間
025 / 從師範院校培養“卓越教師”說開去

第二輯 慎思理念
029 / 道德:一個民族戰無不勝的力量
031 / 重塑國家課程的剛性
034 / 尊重和敬畏,才有文化的生生不息
036 / 何為“洞見”?
039 / 詞不達意說“分享”
041 / “格局”是個“立方體”
044 / 我們會不會“講理”?
046 / “講理”也是一種科學
049 / 人格修煉是一生的工程
052 / 師生關係的三重境界
第三輯 明辨人事
057 / 沒什麼“門臉”的普林斯頓大學
060 / 在大學尋找圍牆
063 / 沈茂德:校長教育家的江蘇樣本
第四輯 溯源教育
071 /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073 / “福澤”,是最好的教育
075 / 教育啟蒙:教育轉型的關鍵
077 / 理性:“賞識”教育的精髓
――《常州市麗華中學賞識教育案例集》序
081 / 正心·用心·進取心
――有感於《河濱路小學教師文集》
084 / 教育教學中“激勵”的負效應及其消除
095 / 警惕教育教學中“組織依賴症”的滋長

第五輯 追問教師價值
103 / “育人”是什麼?
106 / “立德樹人”,關鍵在“樹人”者“立德”
108 / 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
110 / 多少年之後還能有多少學生念起我們?
114 / 知行合一: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不二法門
116 / 找回中國教師的“實踐自信”
119 / 教師故事是最好的德育
――讀《通州教育故事》

第六輯 尋覓教師發展
127 / “三友”伴行可致遠
130 / 多方協力,共襄教師發展
132 / 優秀者依然任重而道遠
135 / 從“自覺”走向“改變”
――應試霧霾中的教育人應有的姿態
138 / 一專多能:未來教師發展的方向與重點
140 / “互聯網+”時代:教師發展的路向
150 / 師德 知能 思維
――談未來教師的基本素養問題

第七輯 深味學校元素
161 / 思維力培養:前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抉擇
165 /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辦學理念?
172 / 校長,首先是教師之“長”
175 / 教文化的學校一定有“文化”嗎?
178 / 學校文化“寫”在哪裡?
180 / 規律 人性 常識
――教學行為的變革需要堅守的底線
185 / 課程標準建設也應該有“標準”
193 / 教育轉型,也需要實踐智慧、基層經驗

第八輯 透視閱讀真諦
199 / 讀陽剛大美,發理性光輝
――《讀天下》宣言
202 / 閱讀,是最好的自我喚醒
205 / 閱讀的豐厚與創造的輝煌
207 / “有我”:閱讀的最美境界
209 / 整體感、主觀性、概括力

書摘/試閱

人類未來究竟聽誰的?
在咱們中國,我們平時聽誰的?這不是問題。小時候,在家裡,聽父母的、長者的;在學校,聽老師的;逐漸長大,有了單位和組織,聽領導的,聽有經驗的老師傅的。稍稍有些個性、主見和理性思維的,常常會有些“怪想”和“怪論”:為什麼總是聽信他人?我為什麼就不能聽我自己的,我的事情我做主?於是就有一句話,叫作“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從內心,從來是人類的理想,但在當下的中國,真正做到有個性、能獨立、有主見的實在少之又少。你從這許多年來,大地上“粉絲”的“瘋行”就可窺見其詳了。
這說的是現實。但未來呢,在“已來”的未來,我們會聽誰的呢?
很多人畏懼開車,主要是因為找路困難。暈頭轉向,找不著北,是許多初學開車的人都經歷過的“痛”。導航儀的普及,使得開車變得越來越簡單、放鬆、爽快、大膽。坐上車,還未發動車,先打開導航儀,幾乎是每一個開車人的標準儀式。不熟悉、未去過的地方也就罷了,即便是不知去過多少遍的地方,似乎是下意識的,也得開著導航儀,否則似乎就不踏實,若有所失。到國外,坐著留學生的車外出,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和思維,總會情不自禁地問:朝哪個方向開?而聽到的常常是莫名的驚詫:方向?我也不知是哪個方向?似乎人家就沒有東南西北的概念。跟著導航儀走,好像當年我們高唱“跟著感覺走”,現下的感覺就是“導航儀”。
說白了,在開車這件事情上,人類現在聽誰的?不聽他人的,不聽自己的,也不聽地圖的,就聽“導航儀”的。導航儀實際是借助了人工智能的原理,是一種地理和方向的“定位”系統。
何止是開車,生活中的“粉絲”們,其習慣、行為和思維方式不也是聽命於他人,唯“粉主”是瞻嗎?
有科學家對於未來,特別是生物技術、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技術不斷升級並且聯姻“整合”的未來,又有了嶄新的想像、描述和預測。
不久的將來,人類身上極有可能都將隨身“附帶”一個叫“生物傳感器+量子計算”的裝置,說白了,也就是層次極高的“人工智能”。一個人平時的生活,生活中的言談舉止、思想行為、喜怒哀樂都會被“傳感器”滴水不漏地記錄下來,這就是“海量數據”了;“她”會毫不猶豫地實時地傳送給“計算機”,計算機則會用極快的速度――遠遠超過人腦反應“運算”的速度――加以綜合“運算”處理。於是,一個改變人類的奇跡和故事產生了,那就是,“外掛”的附著於人體的“她”,綜合處理你的“海量數據”的速度是人腦的數十倍甚或千百倍,其獲得的結果、結論也比人腦精准得多。於是,依據“優勝劣汰”原則,人類未來將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自己的大腦,一意孤行地聽從、遵從、順從一個叫“算法”的怪物!
儘管大腦依舊,但它不如計算機好使;儘管思維仍在,但它比不上“算法”精准;儘管還有“反應”,但它趕不及人家“迅捷”。這時候,我們就很好理解“粉絲”了:無自我,不獨立,少思想,總是遵從、依附,向來跟風、趕潮,人云亦云,一輩子就不知道自己是誰屬￿誰。這也好啊,無抉擇之煩苦,有麻木之“輕鬆”;說白了,所謂“粉絲”,就如順風翻飛的蓬間雀,就是行屍走肉的代名詞。
當“算法”主宰人類,當活生生的生命個體全都聽從“算法”,人類還是人嗎?還是具備人類基本特徵――能思維有思想的靈性生命嗎?答案是顯然的。
儘管如此,我仍堅信總有那麼一天,隨著“人類”觀察、學習、經歷、體驗,或者某一場景的重現,或者某一故事的上演,又或者某一人事的遭際,強烈的刺激,慢慢的喚醒,先知先覺者會如同古希臘的先哲一般懷疑、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的家園在哪裡?我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於是,人類開始逐漸覺醒,開始苦苦探尋。向人工智能學習,學習其深度學習;向量子計算學習,學習其快捷、精准。尤為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逐漸修復我們喪失已久的“理性”。
最終還是得依靠思維“理性”,我們可以精准地走上回家的路,並最終回家,直至回到“人”本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