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滿額折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79284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過,
感覺迷失時,大自然會帶你找回心的歸屬。


「世界愈快,心則慢」,
多年前紅極一時的廣告詞,至今仍是多數人追求,卻難以到達的境界。
當「觀念」成了判斷、解決事情的根據,「感覺」就常會被忽視,
於是,我們會跟著大眾做出所謂的「正確選擇」,
走上所謂的「正確之道」,複製所謂的「正確人生」。

然而,作者半山卻敢於不同――
他在事業顛峰時急流勇退,向大自然學習敬畏和謙卑;
他在喧囂的世界裡沉澱內心,開始和自己對話;
他在熟悉的地方遇見陌生的自己,重新愛上一個不好不壞的世界。

很多人嚮往他的山居歲月、與世無爭,
但他卻不當任何人的心靈導師,也不給答案;
只是點出方向,鼓勵獨立思考。
舉例來說――
有人問:拋下所有束縛,就能得到自由?
他卻認為,一個人能接受的事物愈多,才愈是自由。
有人問:成功的必要因素是努力、堅持、意志力?
他卻認為,任何一種成功都是一種「習慣性」的成功;失敗亦然。
有人問:「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是一個輪迴?
他卻認為,別以為回到「看山還是山」就是盡頭,每次的輪迴都在昇華。
……

任何一個極簡單的自然現象,只要去探究,
都足夠幫助一個人,去領悟自己的一生。
本書是一場認識自己的旅程。
邀請你一起加入。


――本書特色――
⦁ 一本讓人心智成熟,頭腦清醒的散文隨筆。
⦁ 不譁眾取寵、不說教,而是發自肺腑的真誠獨白。
⦁ 書中的某一段話,會在不經意間,成為消化你人生故事的媒介。


――感動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徐慧玲│聆韵企管顧問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如果說人生會經歷這三個階段,本書恰恰就是一場認識自己的旅程。


# 見自己――學會接納自我
承認並接納世界的不好也不壞,正是一個生命的意義,因為大自然裡沒有什麼好壞之分。舉例來說,生如果是好,為什麼被稱為苦難?死如果壞,為什麼說是重生?就好像我們無法挑剔陽光、大霧,和一朵花開得夠不夠美好。試著不以好壞區分世界,還原一個真實的自己,會比升級更容易找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醒腦金句選摘――
⦁ 沒有什麼人可以經歷一件事情,內心就強大了。
⦁ 說什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別以為那麼容易,你不來來回回、上山下山,哪那麼容易就明白什麼是山?
⦁ 在這個世界上,最不名符其實的,其實是「我」這個字,「我」從來就沒有完整地代表過自己。
⦁ 人生到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一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經過自己同意的。


# 見天地――方能擁有格局
沒經歷過繁華和複雜,就說自己是極簡主義者,本質上不過是一種虛榮心。智慧只與閱歷、經歷和年齡相關,一個人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從複雜到簡單的輪迴,才可能走上真正意義上的「返璞」。做一個複雜的人很簡單,做一個簡單的人也很複雜。什麼樣的年齡就該有什麼樣的樣子,唯有自由和獨立的思考,才是觸摸這個世界真相的方式。

――醒腦金句選摘――
⦁ 每個人都是逆風成長的,人生得先認識錯,才知道什麼是對。
⦁ 年輕便意味著,人必須要錯過自己。
⦁ 「去經歷、去犯錯」是我跟年輕人說的,如果你已經步入中年,再折騰就不一定是好事。
⦁ 只要是大樹,都會有殘枝;只要是人生,都會面對破碎。


# 見眾生――真正獲得自由
人愈是回憶和憧憬,愈會不由自主地逃避現在。人之所以活得虛幻,是因為自己導演的電影,總是重複上演。過去唯一的用處,就是去領悟它們,好讓自己過好現在;拿現在的時光去消費未來,希望會變成幻想,幻想會變成幻覺。回歸當下吧,不迎不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詩和遠方的存在,就是在提醒我們體驗當下。

――醒腦金句選摘――
⦁ 每一個瞬間都是永恆。
⦁ 所謂活在當下的人,指能讓時間和感受同步的人,是那種既沒有問題,也無須答案的人。
⦁ 對則賞其對,錯則賞其錯,美則賞其美,醜則賞其醜。不識好歹,不亦樂乎?
⦁ 人一輩子,「我不是什麼」也許會有答案,但「我是什麼」似乎永遠無解,這恰好指向了一個人真正的心靈自由。


世上沒有什麼正確選擇、正確之道或正確人生,在喧囂的世界裡更要沉澱內心,和自己對話,向大自然學習敬畏與謙卑,你會在熟悉的地方遇見陌生的自己,在山林之中找回心的歸屬。


――讀者好評――
⦁ 我反覆看了許多遍,慢慢體會,然後愈來愈喜歡。
⦁ 看半山先生的文字,體會人生就兩件事:一件是與自己對話,一件是與自然建立聯繫。此外無他。
⦁ 半山的文字很隨興,本書既有山居感悟,也有生活紀錄,乍看之下不相關的小篇章,卻緊緊圍繞著生活可以選擇、接納自我這一主題。
⦁ 整本書讀下來非常輕鬆,字裡行間透著平靜的感覺,但當你放下書仔細回味,卻會發現那些篇幅短小的章節促動了內心的某處柔軟,引領我們思考人生。
⦁ 半山先生的文完美地詮釋了「強大」二字。不是成功學,不是遺世獨立,不是劍拔弩張,不是痛哭流涕的反省,而是坦然地接納自己,學習向內生長的力量。
⦁ 看本書的感覺,是對面坐著一個睿智的朋友,好久不見,喝著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心裡充滿了喜悅,且時不時會被觸動。

作者簡介

半山/

曾在多家知名企業擔任高階主管,亦曾多次創業,爾後厭倦都市生活,在峨嵋山獨居,潛心讀書寫作已六年。居山伴水卻不以隱士自居,粉絲眾多卻不盲目接商業廣告,被讀者朋友們認為是網路上難得的清流。文章主要首發在自己的微博帳號「半山文集」上,其金句經常被轉發。

目次

第一章│不忘初心,從容獨行
去愛、去瘋、去闖,這是青春的本錢
人正走向獨來獨往的世界
怎樣理解生命,就怎樣生活
人生的完美是拼湊起來的
感覺就是人生的意義
一切都將結束,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物質背叛了人,還是人背叛了生活?
外在和內心,哪個更需要被豐富?
那些迷失的自己,你找回來了嗎?
重新打開自己的靈性知覺
去經歷、去犯錯,是對年輕人說的
一念一世界
你怎樣定義自己的繁華?

第二章│活在當下,即知去處
不迎不送,回歸當下
沒經歷過繁華,就別去追求極簡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人都是嘗盡「吃虧在眼前」而長大的
感情的本質,就是一種算計
任何成就背後,都是一個平常的習慣
活在當下是一種行為的習慣
偷得浮生半日閒
你眼中的世界,是由價值觀建構出來的
一個人能接受的事物愈多,就愈自由
恭喜你順利抵達了中年
不識好歹,不亦樂乎?
學會愛上一個不好不壞的世界
什麼樣的人可以相伴一生?
我終於學會了生活

第三章│研磨孤獨,享受自在
難以改變的「標籤化生活」
山林間的獨居之樂
與陌生的自己相逢
山居日誌 一
看不見的風景
大自然裡沒有被辜負的陽光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過
山居日誌 二
山居日誌 三
所有人際關係都為了認識真實的自己
我有一家客棧
人生不過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盛大對話

第四章│做回自己,暫態覺醒
不是生活讓人厭倦,而是無法更新的自己
人生只能無限地接近真相
更好的自己,就在此時此刻
心靈自由是一個偽命題
世上根本沒有改掉缺點這回事
重新走向生命的原點
對關係裡的自己滿意,就是愛情長久真諦
人生說明書
人生來自由,卻又充滿枷鎖

第五章│內心安寧,便是歸途
我以為人生該追求一種花光用光的感覺
安安靜靜地熱熱鬧鬧
一顆完整的心靈
滾滾紅塵,人間歸途
自由與束縛只有一牆之隔
拿溫柔,給自己交代
山裡的長者
寫作與閱讀皆是靈性的體現
打開心,讓音符帶著自己走
讓靈魂盡量去靠近美
被手機預定的人生
感官生活的新意 上篇
感官生活的新意 下篇
生活的歸屬感
願生有去處,心有歸途

書摘/試閱

• 學會愛上一個不好不壞的世界
一個人得花掉大把的時光,去追逐好的事物,甚至可以去喜歡帶著點壞意的事物,這樣走過大半輩子,才有可能接受不好也不壞的事物。
不好也不壞本是人們活著的基礎,像大自然一樣,你不能去說:一棵大樹是好的,而一株小草是不好的。
人們不能認同這個事實和基礎,一心想要掙脫這樣的事實,讓生命在某些方面,呈現出所謂的好的意義來。
人們這樣描述和誇獎事物「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表面上是引導人們去接受事物的缺陷,實質上卻在否認事物並沒有好與壞的事實,自欺欺人地說:「你看,它只是有一點點缺陷而已,你應該很滿意了才是。
可是世上並無沒有一點點缺陷的事物,好與壞都是人們的偏見。
我看到自己這樣子一路走來。
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無法改變,也無法戰勝自己的缺點;再後來,又發現原來接受它們就是戰勝了它們;到現在,當我完整地接受了它們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缺點。原來,人生最大的騙局竟然是:我身上有好與壞,我有優點,我也有缺點。
獅子吃掉羚羊,誰有缺點?什麼是好壞?道理如此簡單,我竟如此愚蠢。
其實也不需要自責,我們從小就是被「好與壞」教育長大的。老師在期末的成績單上,總是寫著:優點……缺點……,然後我就帶上這些被烙印上的優缺點,活了大半輩子。
好希望現在的家長和老師,在面對孩子所謂的缺點時,可以告訴孩子:「只是你的個性讓你在做這件事上,沒有優勢。但是你也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好的事。」
這樣的話,如果說的人多了,真的足以改變這個世界。承認並接納世界的不好也不壞,恰恰可以呈現出一個生命的意義。我想人們都誤解了愛,愛的本質,首先是否應該是無差別地接納這個世界。
一個人如果沒有好與壞的視野,將看到一個怎樣真實的世界?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大自然裡,可否舉出一個案例來?
生如果是好,為什麼被人們稱為苦難,為什麼說生下來就有原罪;死如果是壞,為什麼要說重生,為什麼要說輪迴?昨天是好還是壞呢?今天呢?明天呢?
你憑什麼去挑剔這個世界,並且還可以在好裡挑出更好來?是對於自己的好,還是對於大家的好,還是對於地球的好?大海裡有被淹死的魚嗎?牠可以挑剔岸嗎?北極熊可以挑剔夏天嗎?你可以挑剔陽光、雨和一場大霧嗎?你無法挑剔一朵花開得還不夠美好,你應該同樣無法挑剔一個生命、一段過往和一個人。
好與壞的挑剔,總是讓人與「壞」相遇,總是與殘缺相遇,與傷感、憂鬱和報怨相遇。
愛在人們心中,是種無比真誠的感覺,它需要匹配的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沒有天堂,你找地獄給我看看。
不妨試試退出所謂以「好與壞」區分的世界,拿出一段日子,還原一下沒有好壞的自己,再開啟新階段,對於人來說,還原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升級更容易找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如果你只從獅子追逐羚羊中看見殺戮,而看不見大自然的和諧和平衡,看不到平衡的意義,你看到的愈多,愈糊塗。



• 與陌生的自己相逢
人生被「熟悉」兩個字詛咒,多數人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把想要的東西變成擁有的東西,再把擁有的東西變成熟悉的東西,再把熟悉的東西變成習慣裡的東西,再把習慣裡的東西視為熟視無睹的東西,再無視一切變化,讓自己活在對自己、對世界的偏見裡。
山裡有好多的棧道,有在森林裡穿行的,有沿著溪流行進的,有蜿蜒連綿在山脊的。
每條棧道我都走過無數次,次數多了自然就有了習慣,比如總是從某一個起點出發,沿著同樣的方向抵達終點,再從另外的路返回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從春天的翠色走到夏天的繁花,從秋天的落葉走到冬天的白雪,五個年頭這樣走下來,每條棧道兩旁的風景,我自以為已經很熟悉了,森林棧道裡住著幾家松鼠,溪谷棧道有幾隻野貓,我都知道。
某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在一條熟悉的溪谷棧道,從過去的終點開始出發,反方向走向過去的起點,一走進棧道,過去自己很熟悉的風景,立刻陌生了起來,在某些地段竟然懷疑自己從沒有來過,在某一個交叉路口,我竟然需要停下來判斷該往哪個方向走。我很難相信,一條無數次走過來的路,現在反方向走回去,感受竟然是天壤之別。
不能說自己過去散步行走時,沒有回頭望過一路走來的風景,按理來說換一個反方向,路上的風景也是同樣熟悉的,可是一路走下來,雙眼所見的竟然與過去大相徑庭,這既讓我驚喜,又讓我覺得悲哀。
我以為自己現在身上最好的習慣,就是可以隨時停下來,去觀察、去深入、去欣賞和發現,這個習慣也確實讓自己受益良多,看見了太多過去看不見的風景。
可是,現在只是換了一個行走的方向,重走了一段已經走過無數次的路,就又把「自以為是」這四個字再次羞辱了一遍,不得不讓我感覺到悲哀。
也只是換了一個方向,我便能在熟悉的地方,又有新的風景可賞,似乎又遇見了一個陌生的自己,這又是讓我覺得欣喜的事。
這麼看來,我以為熟悉的自己,裡面又還有多少水分和假像呢?人生一輩子,會誤解多少熟悉的人,多少熟悉的事呢?
人與風景之間的認知關係都可以是這樣,就別說一個人對於另一個人的判斷了,熟悉怎麼就活生生變成了誤解的同義詞呢?
熟悉的都變成了黑白色,陌生的都色彩斑斕。我們的一生,因為熟悉而忽略掉了多少風景。
我們自以為的熟悉,恐怕是這一生擁有過的最多的東西了,它們竟然成了欺騙自己最多的事物。熟悉無所不在,不管是曾經在一起生活過的人、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還是熱愛過的那些風景。
在大山裡生活了這麼多年,我仍然在這個詛咒裡,「熟悉」仍然可以蒙蔽我的眼睛。
從陌生到熟悉,又從熟悉到陌生,哪裡有什麼真相呢?人生所能及的,不過是不斷地接近事實,接近真相罷了。
所謂的深入自己,不過是主動給予自己一個新的視角,讓熟悉的重新變成陌生,讓自己在熟悉與陌生中不停地輪迴,人只能在這樣的輪迴裡修行和成長。
人一旦學會敬畏自己,就會發現「超越自己」這樣的說法是不周全的。要明白,人生在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的路上,都是沒有止境的,要說出那一句「這就是真正的自己了」,真的不知道要蛻去多少層皮。
原來,熟悉的我一直在等待陌生的我,我想成長而非重逢。
生活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機會,讓人換一個方向,再走一次所有的一切皆有去無回,人間哪有一步一回頭的人呢!



• 大自然裡沒有被辜負的陽光
一座山長得太高了,總是可以自成氣候。
峨嵋山這大片的土地,想來也是有自己的氣候特徵的,只要人走進山裡,到處都能聽見汩汩的溪流,泉水從山巔流淌下來,流過山澗和森林。溪流半途就化進了植物的根,長成了花,變幻成葉,再變成水氣,水氣再變霧,霧變成雲,雲則成為氣候。
水多,與水相關的一切就多,雨多、霧多、霜多、雪多……,也不知道是溪多雨才多,還是雨多所以溪流才多,想來它們是不分因果的。
每年到了冬季,山裡陽光就稀罕起來,有時候一個月也見不得面,即使是早晨起來陽光撲面,萬里無雲,但不一會兒便能看見雲從山頂上無端地升騰起來,由幾朵變成幾十朵,由白雲變成紫雲,再變成烏雲,還沒等到中午,又恢復到一個日常的陰雨天。
山裡冬日的大晴天是一隻手也數得清的,若是等到上午十點鐘左右,山頂上還不見雲霧跑出來,便意味我今天有太多事要趕緊去做。
第一件事就是洗衣服,洗衣機裡早已堆滿好多衣物,一直等待的就是這樣子的大晴天。在山裡缺少了陽光,衣服是乾不了的,不僅晾幾天都乾不了,還會弄出一點異味來,搞不好就得重洗。
第二件事就是曬被子,雖然冬季裡我每天都會用電熱毯烤被子,但總覺得被太陽寵幸過的被子會有一股陽光的味道,特別像兒時家裡的那種味道,似乎那個時候的太陽,才算是真正的太陽。
等我把洗好的衣服晾曬好,第三件事是我一定會拿著相機出門的,也不一定是要拍什麼,就像一種儀式感,何況,相機也是需要曬太陽的,上次去給相機添置一個新的配件,就被店裡的專業技術人員告知鏡頭上長了黴點。讓它曬曬太陽,可是一點也不矯情。
走出門,很顯然全世界都在曬太陽。
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陽光下聊天,連貓貓狗狗也早已給自己找到上好的位置,有人路過,牠們眯著的眼睛都不會睜開一下。
太久不見陽光了,大山裡一切都讓我覺得有些炫目。
過去看得多,想得也多,現在看見得更多,想得卻少了,不再以思去打擾自己雙眸所及的寧靜,陽光、風景和我,再也不會是三種不同的東西。
入了森林,一大家子長尾山雀從我眼前經過,有七八隻,偌大的鳥兒卻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嘰嘰喳喳,全不在乎往日的優雅。
空中又開始飛舞著一些小蟲子,牠們拿自己的命在陽光下一日遊,在大山裡,無論什麼季節,即使是前些天還剛下過一場雪,也不會影響這些昆蟲一見陽光便立即投身於大自然的輪迴之中,引得蜘蛛也跑出來在陽光下從容地掛著網,所獵的似乎是陽光。
大自然裡的生命個個都旺盛且敏銳,足夠把人類拉開好幾個檔次(這句話該是有所思而得了,不過也只是現在寫的時候才有)。
季節性樹木的葉子,大都已經掉光了,陽光下四處皆是可以透視的「冬藏」,只是從外表上,已經辨不出它們是什麼樹種了,不過我仍知道它們的名字,我熟悉它們春夏秋冬陽光雨霧中的樣子。
路過一大片梅樹林,親近了去看,光禿禿的樹枝柔軟豐滿,枝條暗紅又略帶著青色,我能看見樹枝裡生命流淌的脈絡。在枝幹的分叉處好多的凸起處,無數的花芽已經孕育在其中,也就再過兩個月,這一片又將是萬紫千紅。
不需太過使勁,就在山裡逛出了十里了,遇見的人還沒有遇見的鳥多,這正是冬季這座大山的迷人之處,我喜歡這種會讓人失盡「人的身分」的寧靜。
大衣已經脫了,帽子也摘了,冬日陽光變成褪去身上衣物的情人,算是情濃到深處了。
大自然裡沒有被辜負的陽光,我背著相機走了十里,卻一張照片也沒有拍,不是沒有風景,是沒有適合在鏡頭裡出現的那種膩味的風景,陽光不給我機會,讓自己可以變成站在風景裡的旁觀者。何況,這樣的冬日陽光,我總是要拿來用好些日子的,真的像是給充電器充電似的,有電量指示燈滿格之後的奕然。
散步回來的時候,發現家門口早已掉光了葉子的柳樹,在一日的陽光下,竟然發出一些翠綠的新芽來,兀在枝梢上像綠色的焰火一般,這些新芽不出兩天就沒了,樹也會有誤解了天意的時候,突然就生出了一些悲憐。人修煉出一顆美好的心靈,雖逃不開更多的悲傷,卻不一定再有痛苦。
傍晚收衣物,望見冬日的晚霞輝映著山頂上的白雪,真是美不勝收。



• 恭喜你順利抵達了中年
人生最大的可能性,並不在年輕的時候,而是在中年;人與人之間差距拉大的時候,也是在中年;真正決定人這一生價值的,也是在中年。
中年是人的覺醒期,每個人在這個時期,都得從面朝世界,轉過身來面對自己。這個時期的痛苦,不再是那些膚淺的痛苦,這個時期存在的疑問,不再是那些可以忽略不計、不再想要答案的疑問,似乎所有的痛苦和疑問都落在「自己」這個語境上,從來沒有如此的沉重。
人到中年,真相從四面八方襲來。
中年人之所以存在中年危機,所謂上有老下有小,所謂的理想與現實,所謂的疲憊和變老,所謂的孤獨與深刻,不過都是種種的表象,本質上是因為一個人經歷了那麼多的歲月,內心終於呈現出一個真實的自己來,輪廓逐漸分明,與現實幾乎格格不入。
人間所謂的深刻,無不始於自己可以深入自己,看見時光留在自己身上的啟迪和刻痕。
於是,中年人開始發現:世界並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世界,自己不是那個自己以為的自己,生活不是自己過去以為的生活,婚姻也不是自己以為的婚姻,家庭也沒了自己以為的永不落幕的溫馨。
似乎身邊的一切都碎了,也正由於這樣的破碎,一個清晰的自己,從廢墟中站立了起來。
多數人生的重大領悟都發生在陰影裡,在陽光照不進去的地方。中年人,往往都攢夠了人生最多的陰影。
一個凸顯的自己,讓中年人第一次站在過去、現實與將來的節點上,第一次想從一知半解,到想要全解,想要透徹和澄明,想要讓一絲光亮,從內心去照亮自己。
時間在前,感受在後,問題在前面,答案在後面,這句話就像是人生的詛咒,中年人正是從這樣的詛咒中一路走過來。
年輕時的經歷,真實地感受要等到中年才開始呈現,曾經以為荒蕪的青春,忽然就感覺到豐盈;曾經的愛情,忽然就懂了其中的美好;曾經的疑問,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
為什麼人必須要經過了年輕,才能回過頭去感受到年輕?時間在前,感受在後,人人都要經歷這樣的命運,沒有人一開始就擁有自己,懂得自己,感受到自己,原來年輕便意味著人必須要錯過自己,唯有錯過自己,人才得以融入了這個世界。
人到中年,曾經的感受一一湧來,曾經的詮釋一一呈現,這些昭示的不過是一個真實的自己,正向自己走過來。
於是,人到中年,總是可以看見一個真實的自己,站在現實的路口,前面是將來,後面是過去。
時光的意義,清晰地展現在人面前,時間的覺醒帶給人感受的覺醒,人第一次這麼醒著,站在自己過去的人生面前,懷疑或是擁抱。
過去不是拿來否認的,否認自己的過去,等同於否定自己的將來。看不見來路的人,同樣看不清去路。過去一直在等待著和它的主人相認,人是在認領自己最不可能那部分的同時,看見自己最具備可能性的那部分。
人到中年,意味著終於可以相認於自己的過去,也正是如此,讓人同時看見一個想要成為的自己,與現實中的自己的差距,看見一道溝壑正無情地縱橫在自己面前,看見了一個本該充滿可能性的自己,正被生活的浪所淹沒。這就是我!這個答案讓人欣喜,又讓人悲傷。
人到中年,有了一切都可以重來的資本,而這些資本,又同樣是限制和牽絆。
被現實所包裹,還是去擁抱現實,人到中年,無奈感皆源自於此。
如此,中年之後不外乎兩種結局,繼續錯過自己,或是成為自己。
我現在以為,恰恰是人到中年,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這時候的自己,才能被稱為自己,人生沒有比「做自己」更大的夢想。
正是因為是夢想,才會這麼難。
人到中年,總以為年輕時有幾步路是很重要的;人到老年,就會感受到中年時的某個決定
是最重要的;人到臨死時,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才是最重要的。
多數人都是如此,都逃脫不了「時間在前,感受在後」的詛咒,非得依靠將來的歲月,來為現在添加意義。人到中年,如果仍然不能找尋到「現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不再有以後呢,如果一切戛然而止呢?
如果你是人到中年,恭喜你順利抵達了中年。你有可能開始擁有智慧,有可能會領悟當下,並且有了活在當下的機緣。
所謂活在當下的人,指能讓時間和感受同步的人,是那種既沒有問題,也無須答案的人。
人到中年,深知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卻不能完全完整地讓自己投入生活,這不過是已經具備了覺醒的前提,自己還執迷不悟而已。
願每一個活到中年的人,都是活出了當下意義的人,不再讓自己錯過任何快樂和幸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