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日落呼蘭
滿額折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日落呼蘭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文學讓喧囂安靜,讓失靈的刹車緩停。」

中國女性文學獎得主曹明霞,以女性作家的縝密、東北風物的快意,安排上演一齣齣絕無冷場的好戲,猶如偵探小說般迂迴而出其不意。東北這塊流淌著黑色膏油的土地上,曾經有十四年的時光稱作「滿洲國」,將少年洪慶山變成了男人與父親。

洪慶山出生時母親就大出血而死,父親去剛開河的呼蘭河冰面破冰鑹魚也不幸命喪冰窟,於是和堂弟妹慶林、慶路、玉敏一起在三叔家長大,身為長兄卻老實、乖順。日本士兵駐紮進了滿洲之後,遷來大量拓荒的農民。慶山在日本商人多襄家幫工多年,又到軍人武下的守備隊裡餵馬、任雜役。

日本人有傷亡了,武下就下令屠殺一個村莊;中國人吃虧了,游擊隊下山一通猛搶,來自日本的開拓團移民同樣遭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無數平民的鮮血把冰雪沖化開一道道深溝──赤匪、鬍子、義勇軍、救國會、日本子,一旦上了曠野,入了山徑,不論是快速殺人還是絕處求生,個個幹得乾淨又麻利……

作者簡介

曹明霞

中國大陸當代女作家。

祖籍雲南,生於黑龍江鐵驪,九○年代中期到河北工作。職業戲曲編劇,業餘文學創作。

著有長篇小說《日落呼蘭》、《青山不墨千秋畫》、《看?花燦爛》等,中短篇作品集《這個女人不尋常》、《婚姻往事》。曾獲梁斌長篇小說一等獎、中國女性文學獎、河北文藝振興獎等。另有中短篇小說〈士別三日〉、〈夜晚的咖啡〉、〈花開兩朵〉、〈一夕漁樵話〉等被多種選本選載。小劇本《晚餐》、《金剛》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第六頻道(電影頻道)播出。

序╱山外是天
顏敏如

這不是本女人寫的書,更好說,女人寫不出這樣的一本書。

什麼樣的書必須由女人寫?什麼,必須由男人寫?應該是個不存在,也不一定值得花心思的議題。然而《日落呼蘭》中,那般的硬與殘,是出自女性作家手筆的事實,確實令人驚訝!是書中情節必須有的霸道、斷殘、粗鄙,讓曹明霞得以練就「男人一身厚實肌肉而擁有爆發力」,並在履踏、揮手的同時,讓大地搖擺、雲層湧動?還是明霞的原本天性在這故事裡得以延伸發展,如同那升了空的紙鳶在山外的高天遨遊,不能回轉?

那些事也不過發生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歷史學家或許以「近代」在時間軸上標示定位;就地理空間來看,事出地點也只是地球上的一隅,那個高遠寒冷,玉米雜糧拚命生長的地方。然而,那些事件發生之前、期間以及後續的作用與影響,讓人不得輕易小覷,因它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個多少人生死與共的悲傷年歲。如同教堂壁上需要精心維護的馬賽克鑲嵌細工,缺了《日落呼蘭》所述及的,既魔幻又真實的那一塊,人類史就只能拼湊得遺憾了。

中國東北抗日戰爭十四年。那是歐洲德國納粹形成,亞洲日本企圖實現東亞共榮大夢的時期;也是勤快老實的洪慶山從十四歲少年直到二十八歲,成了兩個孩子父親的時期;更是在小鋪裡藏賣鴉片煙的金吉花、掉入自滿陷阱的崔百歲、懷抱羅盤身分不明的洪福隆、滿頭蝨子有好脾氣的玉敏堂妹、時不時以煙袋鍋打人的小腳三嬸、和嫂子的嫂子有曖昧關係的崔良田,以及寒冬時以鮮牛糞溫暖赤腳的慶林、慶路,在小興安林麓經驗流離翻轉生死的顛沛時期。

明霞的鐵驪鎮及其周遭的山脈野嶺與呼蘭流域是個巨大而滾燙的火鍋,她的火箸聚焦在殘忍與不公,撈起入口的,是可以吃得明白的碎石、枯枝與餿肉。這是個令人神傷的麻辣鍋。從「民國快叫滿洲」到「熱烈歡迎日本皇軍」,以至「歡迎共黨隊伍」,一系列的翻天覆地在那一大片黑土黃地上,撕心掏肺,痛苦不堪地完成。在那兒,炕上的被襖就要是破爛棉絮;在那兒,鍋台上有成群的蟑螂走過;在那兒,女人頭上的蝨子得要拿煤油嗆,「才會暈頭暈腦從頭髮裡向外爬」;在那兒,「小孩拉屎大人不管,狗會舔」;在那兒,「院裡的雞屎鴨糞被豬牛蹚個滿地」。

西渡而來的殖民主,見雞挑雞,見鴨踩鴨,姦污女人,還罵「支那女人,豬」。這些和「畜牲」交媾了的什麼東西,「一生氣就把三嬸的煙袋桿了撅折了……還踢了慶路一個跟頭」。

從東洋來了一批批開拓團的成員,他們要在望不到邊際的大地上定居繁衍,世世代代。讓「支那百姓流著大和民族的血」,讓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在學校裡同聲高歌「天地內,有了新滿洲……近之則與世界同化,遠之則與天地同流」。

而強佔民屋的法子則是中國人自己為他們的殖民主所設想,讓「南綆的二流子、看瓜地的高傻子,還有一些無業遊民,他們都來到了三嬸的當院兒。有直接對著門撒尿的,有坐在院裡摳腳丫的。高傻子……,脫掉了褲子,旁若無人抓起了蝨子。……三嬸盛了一盆冷水,對著那些人潑了過去。一個二流子說,冷水把他激病了,他得上炕養傷。……真的上了三嬸的炕……蓋起了被子。高傻子也學著那個人的樣,光著腚(屁股),向炕上爬」。

即便是酷刑也不例外,那孫翻譯不就提供了日本軍官,滿洲山林裡,搶匪對付叛徒,叫「望天」的樹刑?夏天,當河邊柳樹枝幹既堅硬也柔軟,將削尖了的主幹插入受刑者的下體,在樹幹彈向穹蒼的剎那,受刑者也隨之仰臉望天!

山高嶺峻,一個再適合不過了的,塑養半人半獸的魔境。赤匪、土匪、山賊、義勇軍、救國會,一旦上了曠野,入了山徑,不論是快速殺人還是絕處求生,個個幹得乾淨又麻利。抗日者的能耐是,「只要入了山,就像樹葉兒掉進了林子,找不出來」。而日本皇軍「進山剿過多少次,整不淨,滅不絕」,最好是「餓死他們,困死他們。讓他們沒吃沒喝,沒穿沒蓋,最後像那些冬天的樹,活活風乾在林子裡」。

抗日聯軍在林子深處,鑽進荒草偽裝的地窨窩棚休憩,以環山急行迷亂追兵,在馬尾綁樹枝,邊走邊掃除行路痕跡;在雪地上築起擋風雪牆,砍樹枝舖地睡上。「夜晚不滅的火堆把前面的身子烤得焦燙,後背卻是冰涼徹骨」。他們啃嚙樹皮,生米就著雪吞。米沒了,「腳上的馬皮扔火炭兒裡,燒軟了,放在嘴裡嚼」。在如許艱困情境下,人性退位,獸性發揚,所有行為均以生存與活命為唯一指標。

這種「好人進了警察署,不死也要變白骨」的世道,這種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因愚昧、迷信,在粗鄙髒亂的環境裡,以抽大煙為休閒,以嫖妓為娛樂,缺乏教育,有志難伸,受迫遭辱,諂媚當道,搖尾橫行之時,一種悄靜的巨大勢力正不動聲色地趨近人體,滲透肌膚,侵入心髓。「種糧的挨餓,伐木的沒屋,出力流汗的沒有好日子過」的民間控訴,正是這股無形無嗅力量堅實的脊背支柱,是共產黨得勢的開始。

曹明霞對事件的安排一件接一件,目不暇給,是一齣沒有冷場的好戲。有些段落更如同偵探小說的佈置,迂迴、神祕、出其不意。她的文字樸實,不打結、不矯情,更含有攝影機效果,正如「三嬸那隻眇眼,左右一晃,慶山就能把她看過的地方收拾得乾乾淨淨」所顯示。那些不論在什麼語言都難以找到正確表達的擬聲字,明霞卻是隨手一捻,傳神而中聽。

在一個冬天的「太陽像白蘿蔔」、「樹葉如魚鱗」,以及「小姑娘對誰都辣辣」的地方,曹明霞式的家道中落是搭建後的拆毀:是慶山的父親把「房屋的四周由最初的柳條圍欄,換成了整齊高大的木柵板,無論從遠、從近看,都是個正經人家了」,後來三叔「把木柵板又慢慢變回了柳條枝兒,柳條枝兒在冬季裡又變成了燒柴。從前引為家園邊界的木柵板,用逶逶迤迤的小草棵來代替了。」

明霞只在故事最後含蓄地提起國共就要爭天下。其實《日落呼蘭》大可以是一系列東北人民在中國近代生活遭遇的起始。在特有語言、特殊風情的基礎上,以這書的調性與寫法繼續發揮,應該可迴避政治上刻意加予而牽引出來的無謂糾紛。這一期待中的系列故事,只要耐著性子,寫得深、寫得細、寫得招蜂引蝶、寫得蕩氣迴腸,也就接近了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們青睞的文學體系之一。

至於貫穿全書的慶山怎麼告訴他那兩個失去日本母親的孩子,山外究竟是不是天?山外的天,可不可以是尋常百姓安身立命的地方?這事,或許留待他的孩子告訴他會清楚些。

目次

「貓空─中國當代文學典藏叢書」出版緣起
臺灣版自序.這個世界會好嗎?╱曹明霞
序.山外是天╱顏敏如
主要人物介紹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書摘/試閱

第五章

1

又是一個死熱的夏,包穀結穗的時候,日本人大批地來了。不光有軍人,還有孩子、老人、姑娘、媳婦,一家一家的。他們叫「開拓團」,浩浩蕩蕩,推推擠擠,除了少數幾個騎馬的,更多的人在步行,他們顯出長途跋涉的疲憊。據說,海上、陸路的,他們已行走了幾個月,才到達這裡。滿洲的土地上,來生活農耕的日本人,越來越多。地上的塵土,被人馬踩酥了,黃塵一路飛揚,更顯出那些跋涉者的焦渴。他們扶老攜幼,幾乎是慢慢向前挪……

鐵山包又實行了街村制,一切的建制,都是為了更好地遏制山匪。歸了屯,併了戶,那些無孔不入的山賊,依然剿不死,清不絕。街村制,比原來的甲長制,單位更小,管理更細化了。崔老二現在是牌長,牌長管著十條街,他要家家出義工,從火車站,來幫這些走不動的日本老人、孩子、婦女們,扛包拎裹。慶山跟在花田的身邊,她懷裡有個孩子,後背兩個包;花田懷裡有一個孩子,胖得比胳膊上的包袱還沉,幾欲拖拉到地上。慶山幾欲幫她再接過來一個,花田感激地衝他笑,搖頭。花田的丈夫菊地,是隨隊軍醫,他自己都走得上氣不接下氣,還前前後後照顧那些要累倒的、中暑的、水土不服嘔吐的。見慶山在幫助自己的女人抱孩子、背包,一個勁地說著「阿哩嘎豆狗咂伊媽斯」。

幾個月前,就傳說他們的人要到這裡來了,下江、三江,另一些省的農村,已經有他們早已開駐的大批開拓團。幾千人至上萬人到這裡來,是武下跟多襄的主意,來的婦女、孩子,有的是跟丈夫團聚,有的是來跟兒子團圓。?本的兒子?本一郎,也在人群中,他跟著母親,瞧這片叫「支那」的土地,讓他的眼睛不夠使。船上晃悠了幾個月,終於落到了地上,雖然疲憊,但他很快樂,比船上晃悠舒服多了。一個老人倒地了,可能口渴加烈日曬,菊地跑上來,拿有限的備用水給他喝。他們出發的時候就有紀律,只能喝自帶水,軍部供應的,沿途的江、河、井水,一概都不能隨便喝、隨便使用。

一杆撕破的旗,上面寫著「日本墾荒開拓團」,竹內是團長,後勤部長吉崗。事先特別守備隊的武下已經為他們買好了土地、房屋,前屯,也叫「前韓」,那是一片廣袤的土地,雖然還沒有人開墾,只要揭開一層皮,下面的黑土沃得冒油。武下跟多襄都知道,要不了幾年,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日本人,就會像那落地的種子,生根發芽,遍地開花,並且長成大樹、森林,枝繁葉茂,莽莽無邊。

花田看慶山的臉上也淌起了汗,她緊走兩步,從慶山懷裡要接過兒子。慶山憨厚,他用胳膊橫著擼一把汗水,晃晃頭說「沒事」,接著背。菊地救完老頭,過來,看這個支那小夥,是那麼任勞任怨地抱著他的兒子,他再次對著慶山說「阿哩嘎豆狗咂伊媽斯」,請慶山喝他手裡珍貴的水。慶山聽得懂這句日本話,他說「不用謝」,擺手告訴他一會兒就到家了,前邊,家裡就有水。慶山拒絕了水,卻非常喜歡菊地手中的那把水壺,綠色的,又圓又方,非常精緻,是日本人的軍用水壺。日本人什麼都造得比較精緻。

菊地驚奇他聽得懂日語,咧開嘴笑了,用日語嘰哩哇啦又說了一大串話,慶山聽明白了個大概,菊地在誇獎他,在表揚他的親善。崔老二聽了也過來附和。當牌長後,崔老二的日語口語好了許多,他盯著花田稻香,花田長得跟金吉花有幾分相似。這日本女人、中國女人、朝鮮女人,長的真是難以分辨啊,如果不說她們是哪一種族,完全像一個國的人。金吉花也在跟著忙前忙後,她拿來了她的福壽片,但菊地擺手拒絕了,他說:「大和民族的良民,不用這個。」

幾匹馬也顯出了疲憊,走得拖拖沓沓,不時停下來,對著路邊聞聞、啃啃。百歲兒是個悶壞的孩子,他正和慶林、慶路看熱鬧,當義工,他們嫌累,什麼也得不著,圖什麼呢?崔老二是他叔,也不拿他怎麼著。他們三個,就一路走著,溜溜達達,覺得一路乾走的日本人也沒什麼看頭兒。正覺無聊,忽然,百歲兒有了主意,一隻老馬,走累了,牠的主人好像去遠處方便,他呢,悄悄拿起了一截秫秸,蹲下來,三看兩看,趁老馬不備,對著馬的鼻孔捅去。毫無防備的馬,疼得尥起了蹶子,可能是太疼了,那根莫名的棍子插在鼻孔上也甩不下來,老馬疼驚了,牠瞬間就變成了瘋馬,一路狂奔。剛才還疲疲塌塌,這一下,速度如閃電、旋風,牠不管前面走著的是人還是車馬,全當大地飛踏踩過。狂奔中,人們麥子樣紛紛倒下──前邊的人不知後邊發生了什麼,聽到驚呼,回頭,那匹驚馬已經騰空而來,踩踏到眼前──花田本能地要蹲下,她手裡還抱著孩子,蹲下她們兩人都會被踩死──千鈞一髮,慶山出手了。多年的養馬、馴馬經驗,慶山好身手,伸手去帶馬的韁繩,受驚的馬借勢騰空,蹄下的花田和孩子得救了。捋住了韁繩那馬並不停下來,繼續往前衝,但慶山有辦法,他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拽著韁繩慢慢帶,嘴裡吹出了呼哨,哨聲飛揚流轉,響遏行雲,那馬踢踢踏踏,終於小跑著停下了。

慶山擺弄過武下的馬,知道這些日本馬的脾性,牠們個兒小,善戰,脾氣還大,但牠們跟一般的田裡馬不一樣,受過馴,聽命令。發瘋的馬在哨聲中停下來,歪過頭深情地看著慶山,似是奇怪:這個支那人,怎麼打出我們的響哨?慶山趁牠愣神兒,狠狠一勒韁繩,帶著牠在原地猛轉三圈──擺弄人不行,弄你們這些牲畜,我不外行!只聽那馬噅兒的一聲長嘯,抖一抖全身的毛,晃晃腦袋,再打了個響鼻,踏踏踏踏,整個兒安靜了。

地上一片東倒西歪,呻吟之聲,責怪之聲,花田更是欽佩這個中國小夥子。菊地跑上來,抱緊老婆、孩子,然後直起身,彎腰就給慶山鞠了三躬。所有的日本人嘴裡都說著:「良民,良民,大大地良民。」崔老二嚇出滿臉的汗,他知道是侄子百歲兒惹的禍,但經過觀察,他斷定武下不知道,便也裝作很為大家著急的樣子,一個勁地學著日本人,給慶山鞠躬,還「哈依哈依」的。武下過來了,他接過慶山手裡的韁繩,說:「洪,你明天,還來我的守備隊餵馬吧。」

「支那人,這個,大大地好。」武下又說。

2

夜半,人困馬乏,開拓團住的房子是木頭加草泥拉禾的,條件簡陋,人們也累得睡死了。院內,是一大垛穀草,太陽曝曬了一天,夜晚散發著穀物的米香。有人把穀草垛點燃了,一點火星,就讓穀草垛像絲帛遇見了大火,剎那間騰起火光──睡著的日本人被驚醒了,他們哇拉哇拉叫著,光著腳瞎跑逃命。對這裡的環境還不熟,從屋裡跑出來,完全是亂撞,有的人甚至衝著草垛奔去──瞬間燒透的穀草梗像燒紅的鋼絲兒,烤得他們又折頭向反方向跑……。剛剛住下,就被支那人放火了。團長竹內幾乎是嚎叫著,他拎著刀大喊大叫,他們如果知道著了的是穀草垛,從屋裡出來,躲到大地上,應該是沒事的。可他們驚恐加憤怒,沒有智力了。不是說支那人歡迎他們嗎?不是說支那人對他們非常友好,大片的土地就等他們日本農民來開荒,怎麼剛剛住下,就來要命了呢?

哭爹喊娘,武下帶人來時,大火已經把穀草垛變成了灰,一間泥拉禾房子也烤成了黑炭。金吉花端著水盆來幫著滅火,武下對她伸出了大拇指。崔老二嚇得屁滾尿流,白天馬驚,晚上著火,他覺得他這個牌長,也快當到頭了。好在清點時,沒有燒死人,但武下和?本的臉色,讓崔老二知道,又要死一大批人了。

沒有搜到任何可疑的兵,土匪也沒抓到一個影兒。以竹內和吉崗為代表的移民們,站在院裡跟武下吵了起來,他們說他們受欺騙了──沒來的時候,政府動員,說滿洲國家怎麼好,支那人民如何歡迎他們。現在,剛剛來,就要放火燒死他們,這是歡迎嗎?這是滅口。還有,現在這吃的、住的,跟豬窩、狗窩有什麼兩樣?

武下被他們叨嘮煩了,把欲殺支那兵的怒氣又轉給了他們。日語在武下的嘴裡像炒崩豆,嘰哩哇啦,他兩手一比劃一比劃的,來了就想享福嗎?不去創造,哪有好日子!要知道自己是幹什麼吃的,這不比到年齡就去死好多了嗎?這麼大片的土地,這麼大片的房屋,開拓,開荒,建設新國家,好好建設,只有建設好了,才有好日子。你們是來建設的,沒有現成的安樂窩!一切一切,要靠你們自己,你們的雙手,而不是嘴,不是抱怨。著點火怕什麼,現在還弄不清什麼原因!有了問題解決問題,不是抱怨!

他們的對喊讓中國人看起了熱鬧。竹內不服,他跟武下叫板:這火,就是有人放的,故意。如果這個都不敢承認,那他們現在就打道回府,回自己的國家去,起碼在那裡生命有保障。不在這裡受侮辱,遭驚嚇。你武下作為這地方的總負責人,是有責任的。你不要淡化事態,推卸責任。不行,咱們去新京,到關東軍總部,評評理!

竹內越說越火,火氣越說越大,菊地和吉崗都上來打圓場:回去是不可能的,跟眼下的隊長鬧翻了,更是沒有好日子過。吉崗拉開了他,讓他回屋,消消氣。同時,金吉花和崔老二,裡外忙著,把老人、孩子勸進屋,安歇,平息。

武下梗著脖子走了,他心亂如麻,在他的治下僑民沒被保護好,他確實是有責任的。他的地盤總也消滅不了匪患,那他就是失職,將被撤。前一段他去過一趟關東總部,總部對他的工作不甚滿意,令他限期整肅,最長給他三年。武下想不是不為,是實在難為。對付支那賊匪,有點像獅子撲鼠,有勁兒使不上。你看白天大家還幫著拎包提裹,也看不出哪個是山林兵,這晚上,就放火了,實在是捉不住,沒目標。正想著,?本騎馬跟上來,他說剛剛得到消息,經查,洪家的兩個小子,洪慶林、洪慶路,有放火嫌疑。這倆小子,偷雞摸狗,彈法也準,井然那隻眼睛,就是洪慶路幹的。?本還說,有群眾舉報,他家那個留下來的張老板子,也詭祕,整不好是赤匪。

實在不行,統統全殺了。?本用手一比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