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吳格,字致之,有名的文獻學家,在四庫學、古籍整理與保護方面盛名,而鉆研之深、論斷之精,向為業界所尊仰。唯文章散落諸處,征引不便,學界深以為憾。有鑒於此,特精選作者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發表的學術論文六十篇,以類相從,匯為一編,按內容大致分為四庫學、古籍整理、古籍保護、人物研究、序跋五個部分,以方便學者閱讀征引。
序
格少承庭訓,粗知向學,年未弱冠,學稼沙島,櫛風沐雨,荒廢自傷。其時往來江上,唯以囊書作伴,讀書三余,篝燈忘倦,十年泛覽,幸免於盲。戊午(1978)之秋,獲入上庠,儕伍群彥,問學高明。承師誨訓,始識學問途徑,而登高自卑,益慙寡學,三載分飛,實愧空疏。吳興周子美(延年)師憐我樸斷,辛酉(1981)春導我入華東師大圖書館管理古籍,此固先生多年職司之所在也。先生精於目錄版本之學,恂恂謹厚,嘗先後典書南潯嘉業堂、滬上蟬隱廬及金陵澤存書庫,於近代江南藏書源流聚散,莫不了如指掌,口講筆談,洋洋灑灑,恭聆教言,獲益良深。並世文獻學家如王欣夫(大隆)、顧起潛(廷龍)諸先生之學行著述,亦由周師一一指示,銘諸心版。自此職司典藏,坐擁書城,萬卷琳瑯,開拓心胸,雖灰積塵封,而書靈潛耀,隱約相招,據書校目,日有所得,由是親近斯文,尚友古人,轉變氣質,多益身心。周師年屈九十,猶健於行,時臨書庫,植杖指授,至今思之,感恩懷德。數年摸索,初識流略,經史子集,僅窺大概。
歲丙寅(1986),轉職復旦大學圖書館,仍以司書為業。乃勉承前輩遺軌,旁賴同人協力,采訪補缺,編目分類,典藏修繕,閱覽咨詢,流通傳布,古籍管理遂漸具規模.承前啟後則團隊以成。復旦圖書館庋藏舊籍,多承近世江南藏書家之緒余,晚近如烏程龐氏百匱樓、金山高氏吹萬樓、吳興劉氏嘉業堂、吳縣王氏學禮齋所庋,分派合流,先後人藏,精金美玉,多具特色。其中王欣夫先生所藏,復含其師長曹君直(元忠)、曹復禮(元弼)、胡綏之(玉縉)諸老輩遺留之著述稿抄本,總總林林,校訂有待。欣夫先生為20世紀最具特色之文獻學家,自少心儀,兼以師門世誼,拳拳服膺,迄無連言。先生學識博洽,品性溫良,教學之余,集藏書、抄書、校書、編書於一身,而迄以延續清代考據學派傳統、傳播前賢未刊著述為職志,網羅放失,考訂遺佚,輯校傳抄,遺書滿室,賫志以歿。小子不敏,與聞私淑,亦以繼承先生遺願為薪向,遂於典書編目之間,逐年清理庫書,取稿抄校本略事整理,校點影印,並舉兼行。以此晝理群籍,夜守青燈,窮年砣砣,案牘勞形,日居月諸,忽忽頭白,雖時逾冊載,迄未小休,而材薄力弱,其願甚奢而所成甚微,時不我與,徒自嗟傷。
前蒙中華書局徐俊先生高誼,屢命結集文字,以便檢索。自顧謭陋,遷延多載,先生猶督促再三,並落實復旦同學及中華編輯分執編校之役。同道錯愛如此,只得靦顏從命。茲承柳向春等同學辛苦搜尋,匯集代校歷年文字,師友同懷,情深義重。舊文瀏覽一過,殊少創獲,甚愧淺薄,災梨禍棗,實有違於師訓。竊念自任圖書館員並習文獻之學,固知徵文考獻,求真務實,形諸文字,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乃前賢自覺遵循之準則。身在書城,職思其分,編纂所及,偶有記述,恒思欣夫先生“他人著書,惟恐不出於己;予之此編,惟恐不出於人”(引宋衛浞《禮記集說後序》語)之訓,又恪守顧廷龍先生“編纂目的,專為整理,不為新作;專為前賢形役,不為個人張本”(載《創辦合眾圖書館意見書》)之教,未敢逾越。顧老乃貢獻卓著之圖書館事業家,受文獻學人共同尊仰,而尤為圖書館古籍館員之楷模。
歲丙寅(1986),轉職復旦大學圖書館,仍以司書為業。乃勉承前輩遺軌,旁賴同人協力,采訪補缺,編目分類,典藏修繕,閱覽咨詢,流通傳布,古籍管理遂漸具規模.承前啟後則團隊以成。復旦圖書館庋藏舊籍,多承近世江南藏書家之緒余,晚近如烏程龐氏百匱樓、金山高氏吹萬樓、吳興劉氏嘉業堂、吳縣王氏學禮齋所庋,分派合流,先後人藏,精金美玉,多具特色。其中王欣夫先生所藏,復含其師長曹君直(元忠)、曹復禮(元弼)、胡綏之(玉縉)諸老輩遺留之著述稿抄本,總總林林,校訂有待。欣夫先生為20世紀最具特色之文獻學家,自少心儀,兼以師門世誼,拳拳服膺,迄無連言。先生學識博洽,品性溫良,教學之余,集藏書、抄書、校書、編書於一身,而迄以延續清代考據學派傳統、傳播前賢未刊著述為職志,網羅放失,考訂遺佚,輯校傳抄,遺書滿室,賫志以歿。小子不敏,與聞私淑,亦以繼承先生遺願為薪向,遂於典書編目之間,逐年清理庫書,取稿抄校本略事整理,校點影印,並舉兼行。以此晝理群籍,夜守青燈,窮年砣砣,案牘勞形,日居月諸,忽忽頭白,雖時逾冊載,迄未小休,而材薄力弱,其願甚奢而所成甚微,時不我與,徒自嗟傷。
前蒙中華書局徐俊先生高誼,屢命結集文字,以便檢索。自顧謭陋,遷延多載,先生猶督促再三,並落實復旦同學及中華編輯分執編校之役。同道錯愛如此,只得靦顏從命。茲承柳向春等同學辛苦搜尋,匯集代校歷年文字,師友同懷,情深義重。舊文瀏覽一過,殊少創獲,甚愧淺薄,災梨禍棗,實有違於師訓。竊念自任圖書館員並習文獻之學,固知徵文考獻,求真務實,形諸文字,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乃前賢自覺遵循之準則。身在書城,職思其分,編纂所及,偶有記述,恒思欣夫先生“他人著書,惟恐不出於己;予之此編,惟恐不出於人”(引宋衛浞《禮記集說後序》語)之訓,又恪守顧廷龍先生“編纂目的,專為整理,不為新作;專為前賢形役,不為個人張本”(載《創辦合眾圖書館意見書》)之教,未敢逾越。顧老乃貢獻卓著之圖書館事業家,受文獻學人共同尊仰,而尤為圖書館古籍館員之楷模。
目次
《四庫提要分纂稿》前言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前言
《四庫未收書目提要續編》與《許庼經籍題跋》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整理前言
橋川時雄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編纂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之編印及其文獻價值
關於《四庫系列叢書目錄·索引》編纂
《詩三家義集疏》整理說明
《學禮齋經解》影印前言
《清國史》影印說明
嘉業堂傳鈔清《實錄》及《國史》考
《嘉業堂藏書志》整理記
《求恕齊日記》影印前言
《嘉業堂訪書記》整理說明
《惜陰堂匯刻明詞》述略
《惜陰堂匯刻明詞》書後
《江上詩鈔》之編纂與刊印
重印《八年叢編》說明
王重民《校讎通義通解》述評
王欣夫與《文獻學講義》
中國圖書館古籍工作的現狀與展望
近年來中國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的調查與回顧
一名圖書館員眼中之古籍影印本
《新中國古籍影印叢書總目》前言
《中國古籍總目》及《索引》之編纂
現存明人詩文集之調查與目錄編纂
古籍書志編纂小議
《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前言
《林文忠公手稿》考釋
林則徐死因考辨
《甲辰東遊日記》整理說明
王冰鐵印事拾零
南田劉氏舊藏《易齋劉先生遣集》述略
金毓黻與徐行可交往事跡鉤沉(《靜晤室日記》輯鈔)
近代私人藏書樓之終結(以嘉業藏書樓藏書為例)
吳縣王大隆先生傳略
王欣夫致王獻唐書札小箋
陳乃幹與中華書局影印本《永樂大典》
朱東潤先生年表
《任銘善致鍾泰信札》整理後記
“專為前賢形役 不為個人張本”展覽引言
附錄
吳格先生與中國古籍事業——眭駿
編後記——柳向春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前言
《四庫未收書目提要續編》與《許庼經籍題跋》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整理前言
橋川時雄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編纂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之編印及其文獻價值
關於《四庫系列叢書目錄·索引》編纂
《詩三家義集疏》整理說明
《學禮齋經解》影印前言
《清國史》影印說明
嘉業堂傳鈔清《實錄》及《國史》考
《嘉業堂藏書志》整理記
《求恕齊日記》影印前言
《嘉業堂訪書記》整理說明
《惜陰堂匯刻明詞》述略
《惜陰堂匯刻明詞》書後
《江上詩鈔》之編纂與刊印
重印《八年叢編》說明
王重民《校讎通義通解》述評
王欣夫與《文獻學講義》
中國圖書館古籍工作的現狀與展望
近年來中國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的調查與回顧
一名圖書館員眼中之古籍影印本
《新中國古籍影印叢書總目》前言
《中國古籍總目》及《索引》之編纂
現存明人詩文集之調查與目錄編纂
古籍書志編纂小議
《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前言
《林文忠公手稿》考釋
林則徐死因考辨
《甲辰東遊日記》整理說明
王冰鐵印事拾零
南田劉氏舊藏《易齋劉先生遣集》述略
金毓黻與徐行可交往事跡鉤沉(《靜晤室日記》輯鈔)
近代私人藏書樓之終結(以嘉業藏書樓藏書為例)
吳縣王大隆先生傳略
王欣夫致王獻唐書札小箋
陳乃幹與中華書局影印本《永樂大典》
朱東潤先生年表
《任銘善致鍾泰信札》整理後記
“專為前賢形役 不為個人張本”展覽引言
附錄
吳格先生與中國古籍事業——眭駿
編後記——柳向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