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流轉,大地永不失約的節氣更迭:不要只會每年過生日,質感生活從懂得二十四節氣開始!
滿額折

流轉,大地永不失約的節氣更迭:不要只會每年過生日,質感生活從懂得二十四節氣開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9277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傳承五千年的精粹,最樸實無華的詩意生活

小寒比大寒還要冷?霜降才不是牛肉!
端午立蛋總是失敗?因為那是春分跟秋分的專屬活動!
冬至吃湯圓、清明祭祖的由來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流傳上千年,到底在厲害什麼?
專屬農人的日曆,其實是風成化習的人間詩集!

║沒有現代科學儀器照樣分毫不差的精準曆法
現代人有3C總是低頭,古人沒事只能抬頭望天,
日積月累的計算天象規律,觀察氣候、物候變遷,
用一枝筆(也許樹枝)、一雙眼、一顆腦袋,推演出整個太陽系!
你想著暑假可以吃西瓜、秋天吃柚子、冬天等著吃草莓,
整部農曆就是農人數著日子想下個月可以吃什麼;
什麼時候可以不用下田在家耍廢,什麼時候要認真做收割工作……
與其說是一整年的行事曆,不如說是對美好生活的盼望與智慧!

║二十四節氣在現代還適用嗎?
當你知道「驚蟄」那些討厭的蟲蟲都會跑出來;
當你知道「夏至」可以吃涼麵、「冬至」可以吃湯圓;
當你知道「立秋」該添購新的保暖衣物;
當你知道「雨水」容易下雨不適合安排出遊行程……
農民曆只是把你想吃的美食、該買衣服的時間、適合玩耍的日子,
通通在一部古老的曆法中整理出懶人包!
現在,是時候來了解二十四節氣了吧?

▎春:復甦之季,紀念逝者迎接新生
立春仍有料峭寒意,直至雨水後一聲春雷驚蟄,
萬物重新活起來,種子開始與大地共享生命力,
到了清明百花盛開,緬懷逝去的人未必要悲傷,
抬頭看看山花爛漫,正是踏青好時節!
整理好田地與心情,終得穀雨豐收滿地!

▎夏:熱浪來襲,烈烈日頭辛勤耕作
頂著烈日瘋狂施肥撒種搶收作物,熱到中暑、累到咪咪冒冒,
大聲地唱著我問天,為什麼偏偏是這種日子要大量工作啊!
只好煮些涼涼的東西犒賞自己:蕎麥麵、涼粉涼糕、流水麵,誕生!

▎秋:百花盡殺,萬物蕭條唯我豐收
萬物蕭條的秋日,文人騷客無限悲秋時,
只有農夫滿面春風的在金色穗浪中迎接豐收,
哪來那麼多傷春悲秋?農夫在一望無際的麥田稻浪中收割著,
每割一下全家就能飽餐一頓,沒什麼好藍瘦香菇的!

▎冬:冬眠時刻,只有人類忙著冬肥
動物在秋天積極存糧或囤積脂肪過冬,冬天好窩在溫暖舒適的洞穴;
人類也不例外,迎接完秋天的大豐收,再來就是該好好進補的冬天!
從冬至湯圓開始,到臘八粥和年節間必不可少的大魚大肉大口喝酒,
中間再穿插無數滋補的煲湯――人類不冬眠,人類忙著冬肥。

〔本書特色〕:
本書從立春開始完整介紹二十四節氣。從天文科學上的意義到農民的耕作日程、民間風俗等,作者將二十四節氣拉進現代人的生活,在充滿科技與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中,帶領讀者找回屬於華夏民族特有的古樸與生活詩意。

作者簡介

狄赫丹,作家、記者、行者、出版社編輯,遊歷過壯闊的藏區,體驗過西南、西北少數民族風情。著有《行走西藏》。

養護文化長城的根基(代序)

狄赫丹先生和我是多年的知交。我們不僅同是文字中人,抑且同對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對這片土地上保育的傳統文化,因血肉連繫而有入骨的了解。我們涵泳其中冷暖自知,對傳統文化具有理性認知。在此基礎上,對文化有脈脈的溫情與深深的敬意。

最近,赫丹先生傾情創作,完成了一部關於中華農耕文明特有的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專著。這部專著,不是那種蒼白乾癟的知識堆砌,更沒有賣弄文采的掮客把戲。行文中滿是溫馨的生活記憶和深切體悟,筆觸優美,情感真摯,詳盡介紹並熱烈稱頌有關傳統文化的精彩作品。

近代以來,繼日本脫亞入歐改用公曆之後,自民國起師學日本,易服改制,發布政令,採用了公曆紀年。西元一月一日,定名「新年」,稱作元旦。中國人過了數千年的「年」,改稱「春節」。

所謂西元,以基督教傳說的耶穌生年為起始元年。堂堂大中華,文明古久,史籍明確紀年連綿不絕至少有三千年,何以要屈從奉行他國他人紀年法?老百姓管不了那麼多,政令下達,誰也無可如何。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說來已然使用了一百多年,大家也就漸漸習慣了。況且,中華文明胸襟開敞,有容乃大,吸納容涵,公曆紀年又可方便國際交流,彷彿世界大同能見一斑。

但一百多年過去,公曆年任他叫作元旦,中國年任他改稱春節,億萬華人過年,在心理上和事實上,在習俗上和文化上,過的還是傳統的年。沒有政令號召,也沒有政策鼓勵,沒有倡導振興,也沒有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來保護,中華傳統,年味不改。僅此一例,足以見出中華文明的浩瀚博大、厚重強韌。

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是唯一數千年不曾斷裂的偉大文明。她不是博物館裡的珍藏,她不是滔滔萬言的高頭講章,她是從遠古流淌至今的文明之河,她是滋生滋育的文明母體。她經歷過人類文明史上最酷烈的考驗,她經受過異質文明的衝擊、擠壓和滲透。是中華文明養育的億萬老百姓,自覺不自覺地堅守了這一文明。億萬人的堅守,築成了永遠堅不可摧的中華文明的長城。

西元紀年,大家約定俗成叫它是陽曆年。陽曆,或曰「洋曆」,當然是太陽曆。以地球公轉繞日一周為一年。但因之又將中華之年稱作了「陰曆年」,這便是一個巨大的誤會了。

相對於太陽曆,純粹的太陰曆是有的。比方伊斯蘭教國家所採用的「哈吉來曆」。太陰曆以月球公轉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月,即嚴格的朔望月。說到朔望月,中國人使用了數千年,簡直是太熟悉、太親切了。

朔望月,初一完全看不到月亮,而十五一定是滿月。月亮懸象於天,老百姓對於一個「月」,因之有了最直觀的概念。

一個月當中,和月相有關的紀日俗諺俗語有很多。比如「初三初四,月牙挑刺」、「初八是弓,十五是餅」、「十七十八,人定月發」、「二十數二三,天明月正南」、「二十四五,月亮上來雞吼」等等。

一個朔望月,月亮環繞地球公轉一周,實際時間是二十九又半天。

一年十二個月,一年的天數便是三百五十五天左右。上面所說的太陰曆如哈吉來曆就是這樣的。但如此一來,太陰曆的年,比起太陽曆的年,每年要相差十天左右。大致三年,便要相差一個月。

因之,伊斯蘭教國家過年,有時就過在了夏天。

中華文明,是農耕文明托舉起的古老輝煌文明。如果純粹採用太陰曆,一定會造成四季紊亂,違背「春耕秋收」的農時節令,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堯之時,十日並出」,可能說的便是這樣的災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遠古神話,反映出的或許正是一場偉大的曆法變革。

偉大的先民聖賢,日影測竿,確定了冬夏二至,發明了二十四節氣。從冬至陰極陽生到夏至陽極陰生,正是一個嚴格的太陽年。一個太陽年,劃分出與農耕生產密切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極具代表性的象徵。

太陰曆與太陽曆如何使之有效的統一起來?天才的先民使用了「置閏」之法。十二個朔望月下來,一年要比太陽年少大約十天,差不多三年會少一個月,耳熟能詳的「十九年七閏」,說的正是置閏的規律。依照太陽年的嚴格而四季分明的週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系列農耕活動,則運用二十四節氣來分割掌控。

既嚴格採用了月相分明的朔望月,又嚴格遵奉了二至限定的太陽年,全人類唯有我們的夏曆――從夏朝就開始使用的曆法,是最科學的曆法。中華文明,天人合一,她是東方偉大的理性精神之體現。

迎送了一個個中華年,我們的成長刻滿了年輪;年年經歷二十四節氣,我們時時沐浴著華夏文明的恩澤。我們是中華土著,我們來自民間。這是我們的命定,更是我們的幸運。

中華文明滋養了我們,回饋與養護我們的母體文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狄赫丹先生寫出這樣一本著作,令人感奮,帶給人信心。

文化長城哪怕僅僅剩下一段殘牆,在那根基上長城都將能夠重建。況且,我們的文化長城巍巍不倒,她的生生不息的子民正在奮力添磚加瓦。

是為序。

張石山

目次

養護文化長城的根基(代序)


節氣之首·立春
喜雨初降·雨水
春雷始動·驚蟄
陰陽相半·春分
詩的節日·清明
生穀潤花·穀雨


夏天來了·立夏
冬麥將熟·小滿
夏收時節·芒種
日長之極·夏至
溫風吹來·小暑
極熱天氣·大暑


涼風漸至·立秋
熱節之尾·處暑
天朗氣清·白露
秋色平分·秋分
菊有黃花·寒露
冷霜初降·霜降


冬信傳遞·立冬
初雪飄飛·小雪
冰封地坼·大雪
一陽來復·冬至
花信始來·小寒
節變歲移·大寒

後記

書摘/試閱

夏天來了.立夏

絢爛的春花開過了,飛天的柳絮飄過了,喧鬧了整個春季的花事正在接近尾聲,而那些春天萌生的新綠也從立夏節令開始勃發成漫山遍野的濃綠。剛剛鑽出地面的莊稼禾苗,綠油油的,舒展筋骨,情緒高漲地盡情生長,迎合著夏季來臨的熱烈時光,為人間增添殷實的年景和希望。
時光流轉,一個綠色的世界再次走到我們眼前,年復一年的夏季來臨了。
立夏節氣,古人稱:「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這一天在天文曆法上,太陽行至黃經四十五度。有趣的是,立夏時天黑後觀察天空,會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南――也是從正東算起四十五度的位置。
立夏屬於四月的節氣,稱「立夏四月節」,但立夏不一定都落在農曆四月,一般都在農曆三月下旬和四月上旬。
唐人元稹〈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寫道: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詩中的「仲呂啟朱明」一句頗有說法。「仲呂」是古代音律名。
古人認為天體運行、季節變化與音律有關係,故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呂」的說法,所以「仲呂」成了四月的代稱。而「朱明」則是夏季的別稱,所以「仲呂啟朱明」即「四月開啟了夏季」之意,古人將立夏日也稱作「朱明節」。「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出自《逸周書》:「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古人將立夏節氣分為三候。說的是,從立夏之日起,頭五天可聽到螻蛄在田間的鳴叫聲,又五日可看到蚯蚓掘土,再五日,已經出苗長勢旺盛的王瓜,其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的確,立夏後氣溫高,雨水也多了起來,農作物自然生長迅速,枝葉茂盛。就其本意來說,「夏天」就是萬物繁茂的季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夏,假也,物至此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就是「大」的意思。是說這個季節「萬物並秀」,蓬勃長大。《方言》一書說得更明白:「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立夏時節,冬小麥揚花灌溉,油菜將要成熟。春播作物玉米、大豆、穀子、高粱等相繼出苗生長。
我記得年輕時,每到穀雨末和立夏前幾天,玉米等大田作物都已全部播種完,鄉親們就該操心種穀子了。一來穀子地最好是高處的山坡旱地,這樣的土壤氣候生長的穀子特別好吃;二來搖耬種穀子是門技術,得一個種莊稼的「好把式」來種。每到立夏前幾天種穀子時,有人家有三四個搖耬種穀子的就特別吃香。耬是一種三條腿滴漏穀粒的木製農具,可同時開溝、下種。前面牲口拉著耬走,後面的人要雙手扶耬搖耬,一趟三壟,地頭循環折返,直到種完。至關重要的是,一畝地約下種三合(大概折合八兩上下),這就要求搖耬的幅度和力度要恰到好處――掌握不好,不是大量浪費種子,給後續田間管理帶來麻煩,就是造成缺苗斷壟,穀苗稀疏,影響收成。我曾經跟著一個農民使用這種方法種穀子,當然,我是打雜,來牽牲口的。有幾次,他教我搖耬下種,結果是穀種像水一樣快速流完,成堆流到地壟裡,要不就是耬眼堵塞,乾脆搖不下來……那樣的時候感覺真是狼狽!由此我常常暗自感嘆:種莊稼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啊,除了緊跟節令物候外,哪一樣技能都包含著智慧和深度!
多年以後,每當暮春時節,我就會想起當年一起農忙的鄉親們,想起春播時的種種情形。
農人跟著節令走,春播過後難得閒。這時節,夏天如期而至,田間地頭的管理又緊張有序地開始。禾苗快速生長的同時,地裡的雜草也瘋長得快,農諺說:「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因此要「立夏三天遍地鋤」。這個季節,正是「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啊!
由春入夏,物候日新月異,也是農業生產的關節,各項農事一起湧來。因此,以農耕為主的古代社會,人們就很重視立夏這個節氣。據《禮記·月令》記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
是說立夏這天,周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大夫到都城南郊迎接夏的到來。「迎夏」儀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珮,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對夏糧豐收的祈求。
「迎夏」為何在南郊舉行?因為古代依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位,南方屬火,是火神祝融的方位。在古代典籍記載中,祝融有四重身分:一是傳說中的古帝,二是神化祭拜對象,三是上古時代的火官,四是某些族群國家的祖先。《山海經》上說祝融「獸面人身,乘二龍」,居於衡山,是他傳下火種,教會人類使用火。祝融曾經打敗了共工,殺死了治水不力的鯀,可見他的確神通廣大。他還常在高山上奏起名為《九天》的樂曲,那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在天地間迴盪,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這便是立夏日要在南郊「迎夏」祭祀的由來。
祭祀火神歸來後,天子還要行賞、封諸侯。而這個月,天子照例要出行田野,慰勞農夫,勸民勿失農時,種好莊稼。並命令司徒官去各地巡視,督促耕作。為了不妨礙農事,還規定在孟夏之月,不得大興土木,不得徵集大批民工,不能砍伐樹林,也不能大規模打獵,甚至連審判刑戮,也放到秋天進行。有了這樣的規定,種田人更是趕著節令生活,男女老幼齊動手,辛勞至極。正像南宋詩人翁卷在〈鄉村四月〉一詩中所描寫的: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如同許多節日一樣,立夏這天民間也有不少習俗和禁忌。
在小麥主產區的河南和山西省夏糧主產區的晉南一帶,認為立夏日無雨則主旱,故有農諺說:「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囤頭無米」。這是依據節候對糧食豐收的企盼。
而日常生活中,在民間還有立夏日稱體重和鬥蛋的習俗。
清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中一首寫「立夏」風俗的詩作這麼說:「立夏稱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
立夏這天要稱體重,怎麼稱?一般來說,就是在屋梁或大樹上掛一桿大秤,不分男女老少一律過秤。過秤時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而小孩則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籮筐或凳子吊在秤鉤上。司秤人一邊打秤花,一邊講著吉利話。
體重增加了,叫發福;體重減了,叫消肉。據說立夏之日稱了體重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人們是希望透過稱人這個舉動添福增壽。
而鬥蛋則是孩子們最喜愛的遊戲――立夏時節,是蛋類食品的旺季,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苦夏」的意思。過去,在立夏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手巧的母親還會編織一個彩色的網袋裝入雞蛋,掛在孩子脖子上,據說可以消除瘟疫。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鬥蛋。具體玩法是:
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可能上了歲數的老輩人還有這樣的講究,就是立夏這天小孩忌坐石階。如果坐了,就要坐七級石階,才可以百病消散;同樣,也忌坐門檻,否則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就得再坐上六道門檻合成七數,方可解魘。過去,做母親的會擇立夏日為女兒穿耳洞,穿時要哄孩子吃茶葉蛋。吃茶葉蛋既有消除瘟疫的說法,也有轉移孩子注意力的作用,當孩子張口咬蛋時,母親會趁機一針穿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風氣的流轉,一些習俗也在漸漸地消失。過去,那些特定日子裡的講究,總讓人們對天地自然、氣候節令心存敬畏。時至今日,我們還能記起多少那樣有趣的過往呢?
立夏和立春不太一樣。立春的講究更多一些,要咬春、踏春、打春牛等等,因為那是一年之始,自然要隆重些。但立夏也有吃食的講究。北方麥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麵餅、春捲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麵餅有甜、鹹二種,鹹麵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麵餅則多加砂糖。春捲用精製的薄麵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麵粉拌蛋清黏住,然後放在熱油鍋裡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總之,立夏的食俗,第一是嘗鮮,第二是祈福,第三是養精蓄銳,以備即將到來的麥收和「三夏」繁重的農事勞作。
春夏相連,但我們對這兩個季節卻總是有著不同的感受。如果說,春天是戴著溫情脈脈的面紗,輕手輕腳地啟簾入戶,那麼,夏天則是洋溢著活潑的熱情,大步流星地踏進人間。你看,在遼闊的田野上,一個激情似火的夏天正挾風帶雨,從蒼翠的遠山間向我們趕來,一路走過,遍地蔥蘢……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范成大(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7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