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6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林毓生先生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著名學者,畢生思考自由、理性、法治、民主等議題,提出過深邃只見解,在中文世界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自由的追尋》是他的思想傳記,前半部分著重敘寫林毓生成長與學思之路,突出在此道路上曾經對他產生關鍵影響的人與事;後半部分深入探討林毓生學術思想與代表著述,探討其旨意與論證、說明不同論著之間的邏輯關係,並揭示這些學術研究的實質意義,及其與我們這個時代的互動關係。
作者簡介
丘慧芬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教授,著有研究陸贄重建唐代帝國的專書To Rebuild the Empire: Lu Chih’s Confucian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he Mid-T’ang Predicament (2020),以及唐代婦女與當代中國思想史等多篇論文。編有《現代知識貴族的精神:林毓生思想近作選》(2020),並合譯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二冊(2014、2018)和《余英時回憶錄》(2021)。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教授,著有研究陸贄重建唐代帝國的專書To Rebuild the Empire: Lu Chih’s Confucian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he Mid-T’ang Predicament (2020),以及唐代婦女與當代中國思想史等多篇論文。編有《現代知識貴族的精神:林毓生思想近作選》(2020),並合譯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二冊(2014、2018)和《余英時回憶錄》(2021)。
目次
感謝的話
第一章 緒論
一、「五四」的複雜指謂與意涵
二、臺灣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徑
三、不願從眾的獨特風格
四、長期探索的根本性問題
五、肯定的顯著實例
六、撰寫之目的與動因
七、與臺灣民主的相關
八、本書結構與各章論旨
第二章 家庭與學思背景
一、界定「超越」
二、童年與家庭背景
三、父親――白手起家與創業成就
四、母親――第一個「超越資源」
五、快樂的學校生活
第三章 臺灣――重新開始
一、不愉快的高中生活
二、大學四年――大方向的確定
三、沈剛伯――學術與政治間的分際
四、殷海光――另一超越資源
五、知識貴族精神與道德精神的互照
第四章 異域深造與「脫胎換骨」――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的涵育養成
一、漢娜.鄂蘭――自由的共和論與參照可能
二、葛桂恩――莎翁悲劇的習作與思想意義
三、席爾斯――意識形態與韋伯的「奇理斯瑪」
四、海耶克與博蘭尼――自由民主論的建構資源
五、脫胎換骨
六、學位完成與成家立業
七、史華慈的指導與啟發
八、海耶克對林毓生論文的讚賞
第五章 教學研究、著書立說,與知識和道義之交
一、教學品質與學生回饋
二、返臺教學與中國大陸訪學建立的共識之交
三、陳忠信――反思韋伯現代性與臺灣現代化
四、與年輕學者合作的研究成果
五、錢永祥――質疑韋伯自由主義思想的純正性
六、蕭高彥――自由民主與共和主義的支援互補
七、重返中國大陸與思想的連結
八、王焱――托克維爾的具體理性
九、嚴搏非――韋伯「價值中立」的致命缺陷
十、王元化――回歸五四初期的理念與立場
第六章 意識危機的探究與回應
一、分析範疇與基本論證
二、「全盤性反傳統主義」的獨特性
三、「全盤性反傳統主義」中的「統一性」
四、「全盤性反傳統主義」中的「多樣性」
五、魯迅意識中的實質矛盾
六、魯迅思想特徵與中國宇宙論的關係
七、走不出的意識危機
八、代表性診斷的第一步結果
九、一元整體思維模式的二元分歧
十、《中國意識的危機》與韋伯方法論
十一、「理想/理念型分析」與假設建構
十二、意識危機的持續追索
十三、「人的宗教」――毛澤東社會主義烏托邦與儒家烏托邦思想的邏輯關聯
十四、毛式烏托邦主義的新現象
十五、民初科學主義及胡適思想的理清與釐清
十六、胡適民主與科學看法的含混及誤導
第七章 自由與民主建設的論說
一、自由的基礎與理據
二、論自由與權威的歷史脈絡與具體分析
三、解放不是自由
四、權威建立的認知前提
五、自由與權威的相輔相成
六、法治不同於法制
七、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
八、自由與民主的緊張關係
九、民主的弔詭
十、與托克維爾平等觀之對照
十一、與鄂蘭自由與權威觀之對照
十二、民主的必要
十三、臺灣民主的評斷
十四、民主低調論
十五、民主與學術自由
第八章 傳統的存續與轉化
一、創造性的轉化
二、中國人文的重建
三、閱讀經典
四、儒家道德自主的思想
五、人格範式的實例
六、鍾理和與鍾台妹的人文精神
七、殷師母夏君璐的高貴靈魂
八、人文與社會研究發展的建議
九、低調民主與人文重建的相合並進
十、走出現代性的迷惘
十一、臺灣民主與合力建立新的世界圖景
第九章 結論
一、林毓生核心思想的綜述
二、對自由民主的省思與建議
三、臺灣自由民主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附錄 林毓生著作年表
第一章 緒論
一、「五四」的複雜指謂與意涵
二、臺灣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徑
三、不願從眾的獨特風格
四、長期探索的根本性問題
五、肯定的顯著實例
六、撰寫之目的與動因
七、與臺灣民主的相關
八、本書結構與各章論旨
第二章 家庭與學思背景
一、界定「超越」
二、童年與家庭背景
三、父親――白手起家與創業成就
四、母親――第一個「超越資源」
五、快樂的學校生活
第三章 臺灣――重新開始
一、不愉快的高中生活
二、大學四年――大方向的確定
三、沈剛伯――學術與政治間的分際
四、殷海光――另一超越資源
五、知識貴族精神與道德精神的互照
第四章 異域深造與「脫胎換骨」――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的涵育養成
一、漢娜.鄂蘭――自由的共和論與參照可能
二、葛桂恩――莎翁悲劇的習作與思想意義
三、席爾斯――意識形態與韋伯的「奇理斯瑪」
四、海耶克與博蘭尼――自由民主論的建構資源
五、脫胎換骨
六、學位完成與成家立業
七、史華慈的指導與啟發
八、海耶克對林毓生論文的讚賞
第五章 教學研究、著書立說,與知識和道義之交
一、教學品質與學生回饋
二、返臺教學與中國大陸訪學建立的共識之交
三、陳忠信――反思韋伯現代性與臺灣現代化
四、與年輕學者合作的研究成果
五、錢永祥――質疑韋伯自由主義思想的純正性
六、蕭高彥――自由民主與共和主義的支援互補
七、重返中國大陸與思想的連結
八、王焱――托克維爾的具體理性
九、嚴搏非――韋伯「價值中立」的致命缺陷
十、王元化――回歸五四初期的理念與立場
第六章 意識危機的探究與回應
一、分析範疇與基本論證
二、「全盤性反傳統主義」的獨特性
三、「全盤性反傳統主義」中的「統一性」
四、「全盤性反傳統主義」中的「多樣性」
五、魯迅意識中的實質矛盾
六、魯迅思想特徵與中國宇宙論的關係
七、走不出的意識危機
八、代表性診斷的第一步結果
九、一元整體思維模式的二元分歧
十、《中國意識的危機》與韋伯方法論
十一、「理想/理念型分析」與假設建構
十二、意識危機的持續追索
十三、「人的宗教」――毛澤東社會主義烏托邦與儒家烏托邦思想的邏輯關聯
十四、毛式烏托邦主義的新現象
十五、民初科學主義及胡適思想的理清與釐清
十六、胡適民主與科學看法的含混及誤導
第七章 自由與民主建設的論說
一、自由的基礎與理據
二、論自由與權威的歷史脈絡與具體分析
三、解放不是自由
四、權威建立的認知前提
五、自由與權威的相輔相成
六、法治不同於法制
七、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
八、自由與民主的緊張關係
九、民主的弔詭
十、與托克維爾平等觀之對照
十一、與鄂蘭自由與權威觀之對照
十二、民主的必要
十三、臺灣民主的評斷
十四、民主低調論
十五、民主與學術自由
第八章 傳統的存續與轉化
一、創造性的轉化
二、中國人文的重建
三、閱讀經典
四、儒家道德自主的思想
五、人格範式的實例
六、鍾理和與鍾台妹的人文精神
七、殷師母夏君璐的高貴靈魂
八、人文與社會研究發展的建議
九、低調民主與人文重建的相合並進
十、走出現代性的迷惘
十一、臺灣民主與合力建立新的世界圖景
第九章 結論
一、林毓生核心思想的綜述
二、對自由民主的省思與建議
三、臺灣自由民主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附錄 林毓生著作年表
書摘/試閱
林毓生先生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著名學者。他的英文論著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中國意識的危機》),是針對五四時期激進反傳統主義進行的系統性研究。此書在1986年出版的最早中文譯本以及後來出版的日譯與韓譯 本,對於80年代東亞地區的日本與南韓,特別是臺灣和大陸的學界與文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舉例而言,當時臺灣許多青年學子在受到林毓生此書的啟發之後,有的人日後成了他的研究生,有的認為林毓生是他心目中「最喜歡的人文學者」,更有人多年之後出版了以林毓生思想作為研究主題的論文或是專書。回望1980年代的中國大陸,我們也看到彼時已有書評認為林毓生此書不但「對中國文化思想界是有意義的」,而且書中所提「問題之精銳」,「見解之深邃」,也「與海外尋常所謂『漢學家』不可同日而語」。隔了近三十年的時間,我們仍然看到有文章直言林毓生對五四全盤化激進反傳統主義的研究,給了大陸知識界「巨大的衝擊」,使學者在理解林毓生對五四這個反傳統主義的「判定」之後,就無法繼續再對過去一直認為只是愛國運動的五四,做出「某種直接、明顯、單一」的連 結與繼承。
另外應該提出的是,已故日本知名漢學家島田虔次先生 (1917-2000),也曾經對林毓生這本論著稱揚不已。他生前與林毓生在一次會議後有過兩個多小時的長談,林毓生後來就將自己的英文原著寄給他並請賜教,沒想到很快就接到回信。林毓生說這封信已經找不著,信的內容他也無法完全記得,但卻清楚記得島田先生在信裡特別肯定他這本研究五四的論著,不但稱讚此書寫得「非常好」,而且直說這樣的著作只有「中國人才寫得出來」。信中還提到會請日本學界翻譯此書。能獲得島田先生那樣一流漢學家的稱揚,林毓生說自己感到相當「自豪」。這本專書後來能有日譯本,島田虔次的支持顯然是一個主要原因。
上面這些例子可以讓我們理解林毓生這本英文專書的最新完整中譯本雖然要到2020年才在臺灣發行,但他從1980年 代以來根據此書的研究用中文在臺灣發表的一系列文章論證 (argument)與論旨(thesis),卻早已「點燃了沉悶年代下青年學生重探狂飆年代的興趣」,對中華文明未來發展的方向及其應走的道路也有深刻與長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合理地說,迄今任何試圖深入了解五四激進反傳統思想的性質、內容、源起和歷史含意(historical implications)的努力,都仍然需要參考這本已經成為「經典著作」的論證與論旨。我們也可以毫不猶疑地說,這本著作不但奠定了林毓生在西方和東亞近、現代思想史領域的重要地位,也可以看作是他早年學術追求和其個人關懷融為一體之後,首先完成的代表研究。
應該指出,林毓生在英文論著出版後採用中文發表的文章,雖然是要繼續去探究他這部英文專書中未能展開的一些相關問題,不過,這些探究也還包括了他本人對自由與民主的理 解,以及他對中文世界建設自由民主的重要觀點及建議。整體來看,這些觀點和建議,可以說是代表了林毓生數十年來以思想言說介入公共議題的努力,彰顯出他從195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自覺追隨殷海光先生(1919-1969)以堅持個人自由與憲政民主(即自由民主)是中華民族唯一的出路,來作為他本人的學思志業。當然,這些觀點與建議也可以看作是林毓生 從1960到1964年於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攻讀博士時期,在知識與思想上獲得深厚且精微發展的一個研究成果。熟悉林毓生著作的人都知道,在這段時期,因為有海耶克先生(或譯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 1899-1992〕)的個別指導,尤其是因為受到海氏宏富論著當中有關探勘西方自由主義如何建基於法治與「自發秩序」的啟發和影響,才能使林毓生本人討論自由主義在中國前途的文章 中,一方面提出了以往中文世界從未觸碰到的幾個關鍵議題,一方面也給出精到嚴謹的闡釋,來理清過去對建設自由民主的一些含混看法。正是通過這個清理與闡釋的過程,林毓生本人關於建設自由民主的洞見也才能逐一呈現。
我們都知道,海耶克是20世紀傑出的政治、經濟思想家與諾貝爾經濟獎的獲獎者。不過,林毓生有關自由民主的討論,不只是引介或演繹海耶克或其他西方學者在這方面的看法,他著重的是如何使海氏的理論以及西方其他重要思想家有關自由民主的言說,能夠在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當中,獲得真切實際的理解與融合。因為有這樣的前提設定,林毓生在他的研究中才會提出傳統若要在現代獲得持續的發展, 就必須針對其中優美的成分給予定性定位的「創造性轉化」, 而不是倒退去走五四激進反傳統的老路。因此,他提出創造性 轉化的目的,就是希望這樣的轉化可以有助傳統內部的優美質素,逐漸妥適地轉為建設本土自由民主的有利資源,並進而成為重建文化認同的價值基礎。
另外應該提出的是,已故日本知名漢學家島田虔次先生 (1917-2000),也曾經對林毓生這本論著稱揚不已。他生前與林毓生在一次會議後有過兩個多小時的長談,林毓生後來就將自己的英文原著寄給他並請賜教,沒想到很快就接到回信。林毓生說這封信已經找不著,信的內容他也無法完全記得,但卻清楚記得島田先生在信裡特別肯定他這本研究五四的論著,不但稱讚此書寫得「非常好」,而且直說這樣的著作只有「中國人才寫得出來」。信中還提到會請日本學界翻譯此書。能獲得島田先生那樣一流漢學家的稱揚,林毓生說自己感到相當「自豪」。這本專書後來能有日譯本,島田虔次的支持顯然是一個主要原因。
上面這些例子可以讓我們理解林毓生這本英文專書的最新完整中譯本雖然要到2020年才在臺灣發行,但他從1980年 代以來根據此書的研究用中文在臺灣發表的一系列文章論證 (argument)與論旨(thesis),卻早已「點燃了沉悶年代下青年學生重探狂飆年代的興趣」,對中華文明未來發展的方向及其應走的道路也有深刻與長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合理地說,迄今任何試圖深入了解五四激進反傳統思想的性質、內容、源起和歷史含意(historical implications)的努力,都仍然需要參考這本已經成為「經典著作」的論證與論旨。我們也可以毫不猶疑地說,這本著作不但奠定了林毓生在西方和東亞近、現代思想史領域的重要地位,也可以看作是他早年學術追求和其個人關懷融為一體之後,首先完成的代表研究。
應該指出,林毓生在英文論著出版後採用中文發表的文章,雖然是要繼續去探究他這部英文專書中未能展開的一些相關問題,不過,這些探究也還包括了他本人對自由與民主的理 解,以及他對中文世界建設自由民主的重要觀點及建議。整體來看,這些觀點和建議,可以說是代表了林毓生數十年來以思想言說介入公共議題的努力,彰顯出他從195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自覺追隨殷海光先生(1919-1969)以堅持個人自由與憲政民主(即自由民主)是中華民族唯一的出路,來作為他本人的學思志業。當然,這些觀點與建議也可以看作是林毓生 從1960到1964年於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攻讀博士時期,在知識與思想上獲得深厚且精微發展的一個研究成果。熟悉林毓生著作的人都知道,在這段時期,因為有海耶克先生(或譯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 1899-1992〕)的個別指導,尤其是因為受到海氏宏富論著當中有關探勘西方自由主義如何建基於法治與「自發秩序」的啟發和影響,才能使林毓生本人討論自由主義在中國前途的文章 中,一方面提出了以往中文世界從未觸碰到的幾個關鍵議題,一方面也給出精到嚴謹的闡釋,來理清過去對建設自由民主的一些含混看法。正是通過這個清理與闡釋的過程,林毓生本人關於建設自由民主的洞見也才能逐一呈現。
我們都知道,海耶克是20世紀傑出的政治、經濟思想家與諾貝爾經濟獎的獲獎者。不過,林毓生有關自由民主的討論,不只是引介或演繹海耶克或其他西方學者在這方面的看法,他著重的是如何使海氏的理論以及西方其他重要思想家有關自由民主的言說,能夠在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當中,獲得真切實際的理解與融合。因為有這樣的前提設定,林毓生在他的研究中才會提出傳統若要在現代獲得持續的發展, 就必須針對其中優美的成分給予定性定位的「創造性轉化」, 而不是倒退去走五四激進反傳統的老路。因此,他提出創造性 轉化的目的,就是希望這樣的轉化可以有助傳統內部的優美質素,逐漸妥適地轉為建設本土自由民主的有利資源,並進而成為重建文化認同的價值基礎。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