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永不道別〉〈公門修行〉〈家國春秋〉三篇章,基層治理與時代變局的深刻思考。
◎繼《說不盡的南懷瑾》後,南師教化與實踐的再分享。
◎作者原始書稿完整收錄。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大師凋零,文化式微,南師的離去,既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背影。
作者與南懷瑾先生結緣於太湖之濱,受南師教益頗多。南師評價作者:「這是一個正直而且有見解的人,不落俗套。」作者在七都擔任黨委書記七年,親歷部分南師生前身後事,遂將一些個人感受訴諸文字,也為歷史留下真實的紀錄。
作者也把自己在基層的實務經驗紀錄下來,分享如何在南師的傳統文化思想影響下,開展好一個鄉鎮的基層治理工作。並結合近年給年輕幹部、青年學子交流分享的課件內容,形成了這份書稿。相信這些入世的實踐和思考,能對同道中人有一定的啟示和助益。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613087.pdf
◎繼《說不盡的南懷瑾》後,南師教化與實踐的再分享。
◎作者原始書稿完整收錄。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大師凋零,文化式微,南師的離去,既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背影。
作者與南懷瑾先生結緣於太湖之濱,受南師教益頗多。南師評價作者:「這是一個正直而且有見解的人,不落俗套。」作者在七都擔任黨委書記七年,親歷部分南師生前身後事,遂將一些個人感受訴諸文字,也為歷史留下真實的紀錄。
作者也把自己在基層的實務經驗紀錄下來,分享如何在南師的傳統文化思想影響下,開展好一個鄉鎮的基層治理工作。並結合近年給年輕幹部、青年學子交流分享的課件內容,形成了這份書稿。相信這些入世的實踐和思考,能對同道中人有一定的啟示和助益。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613087.pdf
作者簡介
查旭東,江蘇吳江人,專注於中華傳統文化與基層社會治理關係的探索,曾任吳江七都鎮黨委書記(二○一○年八月─二○一七年六月),任職期間與南懷瑾先生結緣於太湖之濱。著有《說不盡的南懷瑾》。
序
出版說明(註)
二○一○年的九月廿日,晚餐前,七都廟港的沈遠林先生陪著一位青年一樣的客人,前來太湖大學堂拜訪南師懷瑾先生。介紹之下,原來是新到任的七都書記查旭東先生。
晚餐桌上,查書記對南師說民風,談見聞,說理想,談工作,流露出的是熱誠又理性,令人印象深刻。南師則頻頻點頭稱許。
查書記一行離去後,南師說,這是一個正直而且有見解的人,不落俗套。地方有這樣的官員,我們有福了,這也是國家之福。
在南師生前走後的六七年中,查書記親歷了一切,他的正派守法又通情的處理和作為,在他所寫的這本書中,隨處可見。書中除了忠實描述與南師交往的種種一切外,更顯露了對南師的深深情感,書中言辭行文更真切自然,引人入勝。
這是一本另外角度談南師的書,讀者有福了。
劉雨虹 記
二○一六年十二月 耶誕夜
(註)此篇為《說不盡的南懷瑾》首次出版時,劉雨虹先生專門為該書所寫的出版說明。
二○一○年的九月廿日,晚餐前,七都廟港的沈遠林先生陪著一位青年一樣的客人,前來太湖大學堂拜訪南師懷瑾先生。介紹之下,原來是新到任的七都書記查旭東先生。
晚餐桌上,查書記對南師說民風,談見聞,說理想,談工作,流露出的是熱誠又理性,令人印象深刻。南師則頻頻點頭稱許。
查書記一行離去後,南師說,這是一個正直而且有見解的人,不落俗套。地方有這樣的官員,我們有福了,這也是國家之福。
在南師生前走後的六七年中,查書記親歷了一切,他的正派守法又通情的處理和作為,在他所寫的這本書中,隨處可見。書中除了忠實描述與南師交往的種種一切外,更顯露了對南師的深深情感,書中言辭行文更真切自然,引人入勝。
這是一本另外角度談南師的書,讀者有福了。
劉雨虹 記
二○一六年十二月 耶誕夜
(註)此篇為《說不盡的南懷瑾》首次出版時,劉雨虹先生專門為該書所寫的出版說明。
目次
題記
出版說明
第一篇 永不道別
吳江各界「南懷瑾先生追思會」上的悼詞
Never Say Goodbye
二月初六憶南師
南師身後事──寫在南公懷瑾先生百年誕辰之際
南師留「遺囑」了嗎?
這些年,這些事──致敬南師辭世十週年
南懷瑾與「九二共識」
南懷瑾先生的「三不朽」
「人師」南懷瑾
南懷瑾的詩與人生
讀《懷師的四十三封信》
「退」而不「休」的劉老師
百歲老人的生日禮物
賀 雨虹先生百齡壽辰
法乳深恩──追憶劉雨虹老師
第二篇 公門修行
臨別感言
在南師的影響下……
文化自信靠什麼?
傳統文化是什麼?
「公門之中好修行」
有文化地做事,做有文化的事
鄉鎮那些事
一個好政府,可以是「無感」政府
《縣委大院》:「中國式」基層幹部
《天下長河》:識水、識人、識時務
事而功成者,謂之德──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黨委書記查旭東訪談錄
第三篇 家國春秋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健康碼」健康嗎?
「人道」與「獸道」
天心․人心․初心
「聽」話的道理
也說「佛系」
放假、出行與消費
校外培訓與教育公平
留住「純真年代」
企業的「免疫力」
吳江的「企業家精神」
從「小米」十年,看初創企業的成功之道
為何省會城市「出事」多?
兩個「SZ」:深圳與蘇州
也說「滬蘇同城化」
孟晚舟事件:家事、國事、天下事
美國:從「得意忘形」到「失意忘形」
美國式「坍塌」
川普之於中國的意義
讀《創業的國度》所想到的
「Chin」與「中國」
「秦皇漢武」到「今朝」
古裝歷史劇的經典:《雍正王朝》
出版說明
第一篇 永不道別
吳江各界「南懷瑾先生追思會」上的悼詞
Never Say Goodbye
二月初六憶南師
南師身後事──寫在南公懷瑾先生百年誕辰之際
南師留「遺囑」了嗎?
這些年,這些事──致敬南師辭世十週年
南懷瑾與「九二共識」
南懷瑾先生的「三不朽」
「人師」南懷瑾
南懷瑾的詩與人生
讀《懷師的四十三封信》
「退」而不「休」的劉老師
百歲老人的生日禮物
賀 雨虹先生百齡壽辰
法乳深恩──追憶劉雨虹老師
第二篇 公門修行
臨別感言
在南師的影響下……
文化自信靠什麼?
傳統文化是什麼?
「公門之中好修行」
有文化地做事,做有文化的事
鄉鎮那些事
一個好政府,可以是「無感」政府
《縣委大院》:「中國式」基層幹部
《天下長河》:識水、識人、識時務
事而功成者,謂之德──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黨委書記查旭東訪談錄
第三篇 家國春秋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健康碼」健康嗎?
「人道」與「獸道」
天心․人心․初心
「聽」話的道理
也說「佛系」
放假、出行與消費
校外培訓與教育公平
留住「純真年代」
企業的「免疫力」
吳江的「企業家精神」
從「小米」十年,看初創企業的成功之道
為何省會城市「出事」多?
兩個「SZ」:深圳與蘇州
也說「滬蘇同城化」
孟晚舟事件:家事、國事、天下事
美國:從「得意忘形」到「失意忘形」
美國式「坍塌」
川普之於中國的意義
讀《創業的國度》所想到的
「Chin」與「中國」
「秦皇漢武」到「今朝」
古裝歷史劇的經典:《雍正王朝》
書摘/試閱
南師留「遺囑」了嗎?
我曾任職吳江七都鎮(「太湖大學堂」所在地)黨委書記(二○一○年八月―二○一七年六月),有幸與南懷瑾先生結緣,受南師教益頗多(參見拙著《說不盡的南懷瑾》)。部分親歷了南師生前身後的這段特殊時光,雖曾努力居間調停,卻終因德薄智淺、力小任重,無功而返。如今我因工作已經離開,本可置身事外,但看到、聽到一些不明真相甚或別有用心的人,置喙、質疑甚至詆毀南師及其後人的言論,出於對南師的感情,也是基於一份歷史的責任和義務,有感而作此文。
如題,自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公懷瑾先生辭世以來,這是一個很長時間以來被很多人問起的問題。
南師的身後事,原本是南師的家事,與旁人無關,不足為外人道。繼承也好、贈予也罷,是非曲直,自有法律的裁判,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由於事涉名人,又牽涉紛爭不斷,在媒體、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為各方所關注,成為一個社會公共話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時至今日,我同大家一樣,沒有看到過南師親筆的、成文的、法律意義上的「遺囑」出現。如果有,或許也不會有這許多的歧義、紛爭了,這也似乎正是外界所普遍為南師「抱憾」的。
南師並非倉促離世,以其智慧學識,要留一份完整、清晰的遺囑,絕非難事。所以,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觀點:南師留的是「法」(即其生前的著述文章、道德思想),而非普通人所看重的遺產遺物的處置方案。那麼,對於身後事,南師真的沒有任何交代嗎?
南師一輩子潛心佛學,又深諳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要義,其對死生、名利、傳承的看法、觀點,散見於生前的言傳身教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南師是以其獨特的方式,留下了廣義範疇的「遺囑」「遺言」……
「無門無派無弟子」
南師生前即對一些人以自己的「入室弟子」、「接棒人」、「衣鉢傳人」自居,甚至招搖過市、騙名斂財深惡痛絕,故作出了「無門無派無弟子」的公開宣示,並說:凡自稱是我南某人「弟子」、「接棒人」的,都是「冒牌貨」,是「騙子」。而在另外一些時間、場合,南師憶及自己的老師袁煥仙居士當年曾經對他說過的話,袁公說:「懷瑾啊,我現在可以輕鬆了,因為我已經找到你可以接我的棒了,而你今後就苦囉……」言下之意,袁老先生對文化式微、後繼乏人早有遠慮。也聽得出,南師對自己的學生中無人可以承繼事業流露出深深的無奈和失望。
「誰也別想『雞犬升天』」
記得二○一二年五月的一天晚上,在太湖大學堂的餐廳課堂上,南師說及:一部《論語》使孔子萬古流芳的同時,也讓其一眾弟子青史留名。南師由此而對身邊的學生正色道:「哪天我走了,你們誰也別想跟著我『雞犬升天』,我一個衣角也不讓你們拽著……」此言既出,滿座寂然。從中不難看出,南師對於身邊學生的態度非同一般地嚴厲,他是不希望看到後來者扛著自己的「招牌」沽名釣譽,而是應該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去開創一番利國利民的事業。
「教育無用」論
南師一輩子,閱人無數,也育人無數,所謂「有教無類」。在他看來,教育者的工作是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只挑選優質的學生來教。因為越是愚、劣、頑的學生,越需要幫助和教育,教育也才有意義。由此也就能理解,南師身邊的學生,並非個個「根正苗紅」,恰恰是「良莠不齊」的。
而在南師晚年,又常常生發「教育無用」的感慨。可見,一些學生雖經他悉心教育,卻終秉性難移,收效甚微。這也正是他在八十八歲高齡時,仍堅持創辦「太湖國際實驗學校」的一大緣由,就是認識到教育必須從孩童抓起。而在他看來,成年人的教育,由於底色已經「染污」,很難再有根本的轉變。
「自欺、欺人、被人欺」
在南師的課堂上、作品中,經常可以聽到、看到他引用前人的一段話,並認為是「極高明的概括」,就是「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以南師的智慧和經驗,應該早已想到了自己的生前、身後,同樣也會與「自欺、欺人、被人欺」相伴,既然是「任何人」,也就概莫能外了。南師的學生、身邊人中,自然也不乏「自欺、欺人」者,而南師本人及其後人,也難免不「被人欺」了。
「捏緊拳頭來,鬆開雙手走」
關於生死、關於人類「貪嗔癡」的本性,南師早有精妙的闡述,他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捏緊了拳頭來,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抓到自己手上。但每個人離開這個世界時,都是鬆開了雙手的,什麼也帶不走……」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初聽南師引述前人的這兩句詩文,內心頗覺震撼:為什麼書讀多了,人卻做「小」了?也曾聽南師說過:書讀得多,並不代表就是有文化。相反,一個目不識丁的村婦、老漢,其行為符合傳統文化精神、合乎道德規範,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而當下的某些情形,恐怕非此不能解釋了。作為追隨南師多年的一些身邊人、常隨學生,自然應該算是熟讀「諸子百家」、通曉「修齊治平」的「讀書人」了,而在具體的利益面前,其境界、操守,卻甚至不如尋常百姓、鄉野莽夫……
「天下為公」
南師生前最後那年,題寫了這四個字。這是他一生的心願、行履的寫照,更是對學生、後人的叮嚀和「遺囑」。南師後人,也作出了「將所繼承南師遺產、遺物捐贈國家和社會公益」的公告,雖有人質疑其「作假」、「作秀」,但至少秉持、體現了南師「公天下」的情懷,當可告慰南師在天之靈!
我們常說:「事師如師在!」南師的離去,未嘗不是留給大家的一大功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交代和答卷。也許,我們更應該去認真領悟、積極踐行南師留下的這些「文字般若」……
最後,願以南師生前引用的一首古詩,與大家一起自警、共勉:
書扇示門人
〔北宋〕 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 還有收人在後頭
二○一九年四月十八日
以上內容節錄自《南師的背影》查旭東◎著.南懷瑾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613087.pdf
我曾任職吳江七都鎮(「太湖大學堂」所在地)黨委書記(二○一○年八月―二○一七年六月),有幸與南懷瑾先生結緣,受南師教益頗多(參見拙著《說不盡的南懷瑾》)。部分親歷了南師生前身後的這段特殊時光,雖曾努力居間調停,卻終因德薄智淺、力小任重,無功而返。如今我因工作已經離開,本可置身事外,但看到、聽到一些不明真相甚或別有用心的人,置喙、質疑甚至詆毀南師及其後人的言論,出於對南師的感情,也是基於一份歷史的責任和義務,有感而作此文。
如題,自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公懷瑾先生辭世以來,這是一個很長時間以來被很多人問起的問題。
南師的身後事,原本是南師的家事,與旁人無關,不足為外人道。繼承也好、贈予也罷,是非曲直,自有法律的裁判,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由於事涉名人,又牽涉紛爭不斷,在媒體、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為各方所關注,成為一個社會公共話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時至今日,我同大家一樣,沒有看到過南師親筆的、成文的、法律意義上的「遺囑」出現。如果有,或許也不會有這許多的歧義、紛爭了,這也似乎正是外界所普遍為南師「抱憾」的。
南師並非倉促離世,以其智慧學識,要留一份完整、清晰的遺囑,絕非難事。所以,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觀點:南師留的是「法」(即其生前的著述文章、道德思想),而非普通人所看重的遺產遺物的處置方案。那麼,對於身後事,南師真的沒有任何交代嗎?
南師一輩子潛心佛學,又深諳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要義,其對死生、名利、傳承的看法、觀點,散見於生前的言傳身教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南師是以其獨特的方式,留下了廣義範疇的「遺囑」「遺言」……
「無門無派無弟子」
南師生前即對一些人以自己的「入室弟子」、「接棒人」、「衣鉢傳人」自居,甚至招搖過市、騙名斂財深惡痛絕,故作出了「無門無派無弟子」的公開宣示,並說:凡自稱是我南某人「弟子」、「接棒人」的,都是「冒牌貨」,是「騙子」。而在另外一些時間、場合,南師憶及自己的老師袁煥仙居士當年曾經對他說過的話,袁公說:「懷瑾啊,我現在可以輕鬆了,因為我已經找到你可以接我的棒了,而你今後就苦囉……」言下之意,袁老先生對文化式微、後繼乏人早有遠慮。也聽得出,南師對自己的學生中無人可以承繼事業流露出深深的無奈和失望。
「誰也別想『雞犬升天』」
記得二○一二年五月的一天晚上,在太湖大學堂的餐廳課堂上,南師說及:一部《論語》使孔子萬古流芳的同時,也讓其一眾弟子青史留名。南師由此而對身邊的學生正色道:「哪天我走了,你們誰也別想跟著我『雞犬升天』,我一個衣角也不讓你們拽著……」此言既出,滿座寂然。從中不難看出,南師對於身邊學生的態度非同一般地嚴厲,他是不希望看到後來者扛著自己的「招牌」沽名釣譽,而是應該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去開創一番利國利民的事業。
「教育無用」論
南師一輩子,閱人無數,也育人無數,所謂「有教無類」。在他看來,教育者的工作是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只挑選優質的學生來教。因為越是愚、劣、頑的學生,越需要幫助和教育,教育也才有意義。由此也就能理解,南師身邊的學生,並非個個「根正苗紅」,恰恰是「良莠不齊」的。
而在南師晚年,又常常生發「教育無用」的感慨。可見,一些學生雖經他悉心教育,卻終秉性難移,收效甚微。這也正是他在八十八歲高齡時,仍堅持創辦「太湖國際實驗學校」的一大緣由,就是認識到教育必須從孩童抓起。而在他看來,成年人的教育,由於底色已經「染污」,很難再有根本的轉變。
「自欺、欺人、被人欺」
在南師的課堂上、作品中,經常可以聽到、看到他引用前人的一段話,並認為是「極高明的概括」,就是「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以南師的智慧和經驗,應該早已想到了自己的生前、身後,同樣也會與「自欺、欺人、被人欺」相伴,既然是「任何人」,也就概莫能外了。南師的學生、身邊人中,自然也不乏「自欺、欺人」者,而南師本人及其後人,也難免不「被人欺」了。
「捏緊拳頭來,鬆開雙手走」
關於生死、關於人類「貪嗔癡」的本性,南師早有精妙的闡述,他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捏緊了拳頭來,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抓到自己手上。但每個人離開這個世界時,都是鬆開了雙手的,什麼也帶不走……」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初聽南師引述前人的這兩句詩文,內心頗覺震撼:為什麼書讀多了,人卻做「小」了?也曾聽南師說過:書讀得多,並不代表就是有文化。相反,一個目不識丁的村婦、老漢,其行為符合傳統文化精神、合乎道德規範,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而當下的某些情形,恐怕非此不能解釋了。作為追隨南師多年的一些身邊人、常隨學生,自然應該算是熟讀「諸子百家」、通曉「修齊治平」的「讀書人」了,而在具體的利益面前,其境界、操守,卻甚至不如尋常百姓、鄉野莽夫……
「天下為公」
南師生前最後那年,題寫了這四個字。這是他一生的心願、行履的寫照,更是對學生、後人的叮嚀和「遺囑」。南師後人,也作出了「將所繼承南師遺產、遺物捐贈國家和社會公益」的公告,雖有人質疑其「作假」、「作秀」,但至少秉持、體現了南師「公天下」的情懷,當可告慰南師在天之靈!
我們常說:「事師如師在!」南師的離去,未嘗不是留給大家的一大功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交代和答卷。也許,我們更應該去認真領悟、積極踐行南師留下的這些「文字般若」……
最後,願以南師生前引用的一首古詩,與大家一起自警、共勉:
書扇示門人
〔北宋〕 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 還有收人在後頭
二○一九年四月十八日
以上內容節錄自《南師的背影》查旭東◎著.南懷瑾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613087.pdf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