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未來,剝削我們的是演算法,還是掌握演算法的「人」?
商品資訊
系列名:View
ISBN13:9786267216514
替代書名:The AI Economy: Work, Wealth and Welfare in the Robot Age
出版社:好優文化
作者:羅傑‧布特爾
譯者:陳珮榆
出版日:2023/08/02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1cm*14.8cm*2.5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榮獲二○二○年「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科技類」金獎★
做工的人可能更不會被取代?
辦公室裡的位子消失,只是因為AI嗎?
大多數的律師、會計師將會被AI取代?為什麼?
AI發展是否絕對有益於人類?
AI會犯罪嗎?
在AI再結構過的社會系統裡,人類如何建立自己的生存之道?
◎現在,人類已經正在「被取代」?
AI的高效能已席捲人類既有的各產業與領域──IBM的「深藍」打敗世界棋王,AI創造出來的畫作被評為首獎;此外,AI也已經在許多層級取代人類例行性勞動事務。AI到底是人類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還是即將全面取代人類價值?
◎當科技巨頭表示:人類能做的,可能只剩下拿錢
二○一七年時,特斯拉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二十年內,約有十二%至十五%的勞動力處於失業狀態。」至於對全民基本收入的看法,他說:「我想我們別無選擇,將來勢必要推行(全民基本收入)。」
然而,曾經成功預言英國脫歐的羅傑‧布特爾卻表示:這樣的作法,雖然乍看之下能夠最低限度保障民眾的收入,避免大規模失業帶來的衝擊,但伴隨而來的不公平感(為什麼不工作也能有收入?)與財政負擔,卻造成更大的割裂。
◎做工的人一定最吃虧嗎?羅傑‧布特爾認為:那可未必。
不要再相信只有「低技術工人會受害」這樣的說法了!羅傑‧布特爾在本書中表示,過去被認為是白領階級的勞工──像是秘書、檔案管理員,也在科技的進化下職缺遽減,甚至完全消失。工人階層則因為生活所需,而掌握了前幾代人未曾掌握過的能力,如以開車取代駕駛馬車,或者是透過Line或臉書傳遞訊息、掌握資訊等基礎的電腦能力。
那麼,誰會是AI經濟中的輸家呢?
布特爾表示,AI經濟的輸家,將是那些原本從事機械化工作的人。或者,本身在與人合作方面,表現的就像機器人般不知變通的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職涯上表現得就像是個機器人,被機器人淘汰,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解方在教育。問題是,該怎麼做?
羅傑‧布特爾認為,針對AI可能造成的衝擊,國家能夠盡到的最大努力是:,從根本上改革教育體系、增加經費,把相關課程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內。換句話說,要避免人類落進劣勢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教育本身著手。
但這裡的教育,不僅只是義務教育,更是終身學習和再進修。教育的目的不應僅止於教導技能,而是讓我們能夠持續更新自己的技能。但國家該如何做?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相關政策?又或者我們該問: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救,又該怎麼辦?
★各界好評
「在這本教人振奮的新書中,羅傑‧布特爾為樂觀主義提供了切實依據。」
──馬克‧利特伍德(Mark Littlewood),《泰晤士報》
「本書是極佳的整體辯論入門讀物,相當寶貴。」
──查理‧派斯(Charlie Paice),智庫亞當史密斯研究所
「這是一本經過深究、引人入勝且發人省思的書。」
──卡拉‧傑斯(Calum Chace),《富比世》(Forbes)
「本書恐怕會惹惱技術愛好者,不只因為其內容缺乏技術細節,也因為它是出自一位博學家之手。目前距離電腦能將伏爾泰、馬爾薩斯、凱因斯、道金斯與哈拉里等人的思想融會貫通,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珍‧福勒(Jane Fuller),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FSI)的聯執主任,《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打從一開頭布特爾就承認,研究本書時AI對他還是一個新主題,這點讓普通讀者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不必被專業術語搞得團團轉,複雜的概念也有簡單清楚的解釋……AI將對經濟造成巨大的顛覆性影響,迫使一群工人另謀出路,布特爾並沒有迴避這件事實,但如果你害怕機器人會搶走所有工作,或者擔憂會在皮膚底被植入晶片,那麼閱讀此書則可以讓你稍感安心。」
──潔西‧克拉克(Jess Clarke),《金融城早報》(City A.M.)
做工的人可能更不會被取代?
辦公室裡的位子消失,只是因為AI嗎?
大多數的律師、會計師將會被AI取代?為什麼?
AI發展是否絕對有益於人類?
AI會犯罪嗎?
在AI再結構過的社會系統裡,人類如何建立自己的生存之道?
◎現在,人類已經正在「被取代」?
AI的高效能已席捲人類既有的各產業與領域──IBM的「深藍」打敗世界棋王,AI創造出來的畫作被評為首獎;此外,AI也已經在許多層級取代人類例行性勞動事務。AI到底是人類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還是即將全面取代人類價值?
◎當科技巨頭表示:人類能做的,可能只剩下拿錢
二○一七年時,特斯拉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二十年內,約有十二%至十五%的勞動力處於失業狀態。」至於對全民基本收入的看法,他說:「我想我們別無選擇,將來勢必要推行(全民基本收入)。」
然而,曾經成功預言英國脫歐的羅傑‧布特爾卻表示:這樣的作法,雖然乍看之下能夠最低限度保障民眾的收入,避免大規模失業帶來的衝擊,但伴隨而來的不公平感(為什麼不工作也能有收入?)與財政負擔,卻造成更大的割裂。
◎做工的人一定最吃虧嗎?羅傑‧布特爾認為:那可未必。
不要再相信只有「低技術工人會受害」這樣的說法了!羅傑‧布特爾在本書中表示,過去被認為是白領階級的勞工──像是秘書、檔案管理員,也在科技的進化下職缺遽減,甚至完全消失。工人階層則因為生活所需,而掌握了前幾代人未曾掌握過的能力,如以開車取代駕駛馬車,或者是透過Line或臉書傳遞訊息、掌握資訊等基礎的電腦能力。
那麼,誰會是AI經濟中的輸家呢?
布特爾表示,AI經濟的輸家,將是那些原本從事機械化工作的人。或者,本身在與人合作方面,表現的就像機器人般不知變通的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職涯上表現得就像是個機器人,被機器人淘汰,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解方在教育。問題是,該怎麼做?
羅傑‧布特爾認為,針對AI可能造成的衝擊,國家能夠盡到的最大努力是:,從根本上改革教育體系、增加經費,把相關課程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內。換句話說,要避免人類落進劣勢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教育本身著手。
但這裡的教育,不僅只是義務教育,更是終身學習和再進修。教育的目的不應僅止於教導技能,而是讓我們能夠持續更新自己的技能。但國家該如何做?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相關政策?又或者我們該問: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救,又該怎麼辦?
★各界好評
「在這本教人振奮的新書中,羅傑‧布特爾為樂觀主義提供了切實依據。」
──馬克‧利特伍德(Mark Littlewood),《泰晤士報》
「本書是極佳的整體辯論入門讀物,相當寶貴。」
──查理‧派斯(Charlie Paice),智庫亞當史密斯研究所
「這是一本經過深究、引人入勝且發人省思的書。」
──卡拉‧傑斯(Calum Chace),《富比世》(Forbes)
「本書恐怕會惹惱技術愛好者,不只因為其內容缺乏技術細節,也因為它是出自一位博學家之手。目前距離電腦能將伏爾泰、馬爾薩斯、凱因斯、道金斯與哈拉里等人的思想融會貫通,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珍‧福勒(Jane Fuller),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FSI)的聯執主任,《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打從一開頭布特爾就承認,研究本書時AI對他還是一個新主題,這點讓普通讀者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不必被專業術語搞得團團轉,複雜的概念也有簡單清楚的解釋……AI將對經濟造成巨大的顛覆性影響,迫使一群工人另謀出路,布特爾並沒有迴避這件事實,但如果你害怕機器人會搶走所有工作,或者擔憂會在皮膚底被植入晶片,那麼閱讀此書則可以讓你稍感安心。」
──潔西‧克拉克(Jess Clarke),《金融城早報》(City A.M.)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傑‧布特爾 Roger Bootle
倫敦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以精準的預測能力廣為各界稱道。一九九九年創立歐洲最大的總體經濟顧問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擔任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專家顧問與精算師協會榮譽院士,曾任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也是保守黨執政時期總理大臣的經濟顧問小組獨立成員。因為多年卓越表現博得「智者」美譽。二○一二年,羅傑偕同凱投宏觀團隊贏得沃夫森獎(the Wolfson Prize),僅次於諾貝爾獎的第二大經濟學獎項)。羅傑經常上電視和廣播節目,同時也是《每日電訊報》固定專欄作家。二○一二年更獲得英國報刊「年度評論獎」(The Comment Awards)評選為年度最佳經濟評論員。其表現及觀點在世界各地的會議和商務聚會上都備受矚目。
布特爾有大量關於貨幣經濟學的撰文與專著,均引起各界極大迴響。如暢銷書《通膨之死》(The Death of Inflation)被翻譯為八國語言;《歐盟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剖析英國脫歐議題(已由好優文化出版);《不勞而獲的金錢》(Money or Nothing)精確預測了金融危機;《市場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分析晚近金融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並討論其衍生的對資本主義的威脅。此外更有與人合撰的《貨幣理論》(Theory of Money)、《通貨膨脹率連結債券》(Index-Linked Gilts)兩書
譯者簡介
陳珮榆
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任職海外媒體編譯多年,負責國際政經、科技時事新聞。翻譯有《能源大騙局》、《狂妄而務實的川普要什麼?》、《杜特蒂要什麼?:菲律賓的烈焰與怒火》等作品。(均由好優文化出版)
羅傑‧布特爾 Roger Bootle
倫敦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以精準的預測能力廣為各界稱道。一九九九年創立歐洲最大的總體經濟顧問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擔任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專家顧問與精算師協會榮譽院士,曾任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也是保守黨執政時期總理大臣的經濟顧問小組獨立成員。因為多年卓越表現博得「智者」美譽。二○一二年,羅傑偕同凱投宏觀團隊贏得沃夫森獎(the Wolfson Prize),僅次於諾貝爾獎的第二大經濟學獎項)。羅傑經常上電視和廣播節目,同時也是《每日電訊報》固定專欄作家。二○一二年更獲得英國報刊「年度評論獎」(The Comment Awards)評選為年度最佳經濟評論員。其表現及觀點在世界各地的會議和商務聚會上都備受矚目。
布特爾有大量關於貨幣經濟學的撰文與專著,均引起各界極大迴響。如暢銷書《通膨之死》(The Death of Inflation)被翻譯為八國語言;《歐盟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剖析英國脫歐議題(已由好優文化出版);《不勞而獲的金錢》(Money or Nothing)精確預測了金融危機;《市場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分析晚近金融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並討論其衍生的對資本主義的威脅。此外更有與人合撰的《貨幣理論》(Theory of Money)、《通貨膨脹率連結債券》(Index-Linked Gilts)兩書
譯者簡介
陳珮榆
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任職海外媒體編譯多年,負責國際政經、科技時事新聞。翻譯有《能源大騙局》、《狂妄而務實的川普要什麼?》、《杜特蒂要什麼?:菲律賓的烈焰與怒火》等作品。(均由好優文化出版)
序
前言
本書的由來很簡單。過去三年來,關於機器人普及和人工智慧(AI)發展即將對經濟與社會造成衝擊的報導,如潮水般湧向我,遇到很多人和企業都表示非常關注AI領域,有些人更為此驚慌失措。關注的成員當中,顯然還不乏許多在頂尖AI公司裡從業的人,他們擔憂AI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但礙於職涯恐遭波及,不敢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畏懼。
很明顯,AI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經濟問題之一,而且很可能成為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甚至可能吞沒我們所關心的一切。英國莎麗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物理學教授、英國科學協會(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會長吉姆‧阿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近日表示,AI是人類面臨到的最大問題,遠比「氣候變遷、全球貧窮、恐怖主義、流行病威脅和微生物抗藥性還要重要。姑且不論他的排序比較是否正確,例如拿AI與氣候變遷和恐怖主義相比,這樣會讓機器人和AI聽起來似乎一點好處也沒有。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包含阿爾-卡利里教授本人)AI是有益於人類的。
所以無論這些含意是善是惡,我都想了解機器人和AI的發展,思考其可能帶來的後果,這本書就是我的調查結果。
在花了一年時間埋頭研究文獻資料後,我現在對於這個主題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讀者無須擔心新知識把我變成極客(geek)。請放心,我沒有因此偏離自己的立場。我在沒有雄厚技術知識背景下研究了這個主題,實際情況或許更糟。在我潛心鑽研AI文獻之前,我的孩子們認為我有點科技恐懼症,而我也敢肯定,凱投巨集觀(Capital Economics,我創立的公司)的員工也會毫不遲疑地同意這點。我唯一的優勢是經濟學知識,一生都在思考和撰寫與經濟相關的議題。
這項優勢對於理解本書的技術議題沒有帶來直接的好處,也沒有避免我被技術專家說的許多內容搞得暈頭轉向。現在或許能說自己已達到適當的理解程度,但其實我花了很長時間努力領會AI專家們在說什麼。
不過,缺乏先前的技術知識和理解是否有某種間接的優勢,可以抵銷明顯的劣勢?換角度想,至少我和我的大多數讀者處於同樣的起點,就跟我以前一樣,對該主題感到既受挫又困惑。
似乎每當文章出現「機器人」(robots)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詞彙,就會湧現一堆科技碎語(technobabble)。要閱讀這些主題,就要讓自己沉浸在「技術」殿堂裡一片胡扯、驚嘆及崇拜之中。你可能淹沒在一陣語言鬆散、概念薄弱、推斷粗淺、晦澀難解的行話以及欠缺洞察力的洪流中,壟罩在某種理所當然的氛圍裡。
然而,科技界確實發生一些令人讚嘆的事情,不單是數位化程度提高,或是奈米技術、生物科技或3D列印技術,還有機器人跟AI的發展。在這場技術革命的盛大饗宴中,AI特別備受注目。AI可能帶來最大的益處,也可能對個人和整個社會構成最大的威脅,因為AI進入了人類領域,並讓人類開始反思「我們是誰」和「我們可能變成什麼」的根本問題。
我的任務不只是在技術的洪流中站穩腳跟,並確保讀者不會迷失其中,更重要的是,要在這片言過其實的汪洋中打撈寶貴的真相,並找尋對人類未來潛在的影響。AI的影響範圍涉及廣泛,因為AI專家不僅侷限於技術層面,亦涵蓋了經濟、社會結構、政治乃至於生命意義的各個層面。對每個人、每家企業及每個政府來說,這些專家的結論令人困惑又恐懼。
個人、企業及政府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看待及處理這些重大問題,本書將從一位經濟學家的背景、訓練和經驗提供有益的幫助,但最終立場,仍須交由讀者你來評斷。
不過,我必須強調,本書找不到關於技術細節、或機器人和AI本質的啟迪,有這類需求的讀者須另尋高明。這是一本關於機器人與AI對經濟影響的書,我試圖讓任何恐受其影響的人清楚了解這些後果、如何明確看待這些發展、如何明確做出選擇。這些問題非常重要,這裡的「任何人」其實就等於「所有人」。
這些問題相當複雜,牽涉到各種情況,未來的發展也無從而知,因此,無論這個主題探討得多麼透徹,都無法有確定的答案。在窺看未來時,只要睜大雙眼,盡其所能地理解情勢走向。
一如前面幾本著作,我認為這種不確定性並非無所作為的藉口。畢竟,每個人都要憑靠對未來的想法才能做出決定,不僅適用於企業和政府,也適用於個人身上。我們無法逃避不確定性、不能推遲所有決定直到事態明朗為止,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其所能去推敲預測。
當然,在研究和撰寫本書的期間,我欠了不少的人情。感謝羅伯‧耶利波(Robert Aliber)教授、安東尼‧庫拉基斯(Anthony Courakis)博士、朱利安‧傑索普(Julian Jessop)、加文‧莫利斯(Gavin Morris)、喬治‧德‧涅梅絲-基斯(George de Nemeskeri-Kiss)、丹尼爾‧歐布賴恩(Denis O’Brien)博士、阿利亞‧薩莫克瓦諾娃(Alya Samokhvalova)博士、克里斯托弗‧斯莫爾伍德(Christopher Smallwood)、馬汀‧韋伯(Martin Webber)以及傑佛瑞‧伍德(Geoffrey Wood)教授,他們善心幫忙看過不同版本的內文並提供我意見。除了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之外,也非常感謝二○一八年十二月在維也納圓桌論壇的與會者和主辦單位奧地利銀行OeKB。
我很幸運擁有研究助理莫內利‧霍爾-哈里斯(Moneli Hall-Harris)的協助,他讓我的工作輕鬆許多。凱投巨集觀的許多工作人員提供了有益的數據和圖表,其他人也給予了批評建議,尤其感謝安德魯‧肯尼漢(Andrew Kenningham)、馬克‧普拉格奈爾(Mark Pragnell)、薇姬‧雷德伍(Vicky Redwood)、尼基塔‧薩亞(Nikita Shah)以及尼爾‧薛琳(Neil Shearing)。此外,感謝凱投巨集觀允許我在本書介紹它近年來發表的一些研究成果,特別是第一章所涉及的主題範圍。
至於我在凱投巨集觀的工作和其它參與的一切事務,我的特助荷莉‧傑克森(Holly Jackson)在整理文字稿和提醒我不偏離正道方面都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協助。
最後同樣重要的,我對我的家人(再次地)感到虧欠,他們包容我投入寫作而無暇顧及家人。
書中如有任何錯誤或疏漏,與以上或接下來提到的任何人無關,均由作者本人承擔所有責任。
羅傑‧布特爾
倫敦,二○一九年三月
本書的由來很簡單。過去三年來,關於機器人普及和人工智慧(AI)發展即將對經濟與社會造成衝擊的報導,如潮水般湧向我,遇到很多人和企業都表示非常關注AI領域,有些人更為此驚慌失措。關注的成員當中,顯然還不乏許多在頂尖AI公司裡從業的人,他們擔憂AI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但礙於職涯恐遭波及,不敢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畏懼。
很明顯,AI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經濟問題之一,而且很可能成為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甚至可能吞沒我們所關心的一切。英國莎麗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物理學教授、英國科學協會(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會長吉姆‧阿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近日表示,AI是人類面臨到的最大問題,遠比「氣候變遷、全球貧窮、恐怖主義、流行病威脅和微生物抗藥性還要重要。姑且不論他的排序比較是否正確,例如拿AI與氣候變遷和恐怖主義相比,這樣會讓機器人和AI聽起來似乎一點好處也沒有。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包含阿爾-卡利里教授本人)AI是有益於人類的。
所以無論這些含意是善是惡,我都想了解機器人和AI的發展,思考其可能帶來的後果,這本書就是我的調查結果。
在花了一年時間埋頭研究文獻資料後,我現在對於這個主題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讀者無須擔心新知識把我變成極客(geek)。請放心,我沒有因此偏離自己的立場。我在沒有雄厚技術知識背景下研究了這個主題,實際情況或許更糟。在我潛心鑽研AI文獻之前,我的孩子們認為我有點科技恐懼症,而我也敢肯定,凱投巨集觀(Capital Economics,我創立的公司)的員工也會毫不遲疑地同意這點。我唯一的優勢是經濟學知識,一生都在思考和撰寫與經濟相關的議題。
這項優勢對於理解本書的技術議題沒有帶來直接的好處,也沒有避免我被技術專家說的許多內容搞得暈頭轉向。現在或許能說自己已達到適當的理解程度,但其實我花了很長時間努力領會AI專家們在說什麼。
不過,缺乏先前的技術知識和理解是否有某種間接的優勢,可以抵銷明顯的劣勢?換角度想,至少我和我的大多數讀者處於同樣的起點,就跟我以前一樣,對該主題感到既受挫又困惑。
似乎每當文章出現「機器人」(robots)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詞彙,就會湧現一堆科技碎語(technobabble)。要閱讀這些主題,就要讓自己沉浸在「技術」殿堂裡一片胡扯、驚嘆及崇拜之中。你可能淹沒在一陣語言鬆散、概念薄弱、推斷粗淺、晦澀難解的行話以及欠缺洞察力的洪流中,壟罩在某種理所當然的氛圍裡。
然而,科技界確實發生一些令人讚嘆的事情,不單是數位化程度提高,或是奈米技術、生物科技或3D列印技術,還有機器人跟AI的發展。在這場技術革命的盛大饗宴中,AI特別備受注目。AI可能帶來最大的益處,也可能對個人和整個社會構成最大的威脅,因為AI進入了人類領域,並讓人類開始反思「我們是誰」和「我們可能變成什麼」的根本問題。
我的任務不只是在技術的洪流中站穩腳跟,並確保讀者不會迷失其中,更重要的是,要在這片言過其實的汪洋中打撈寶貴的真相,並找尋對人類未來潛在的影響。AI的影響範圍涉及廣泛,因為AI專家不僅侷限於技術層面,亦涵蓋了經濟、社會結構、政治乃至於生命意義的各個層面。對每個人、每家企業及每個政府來說,這些專家的結論令人困惑又恐懼。
個人、企業及政府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看待及處理這些重大問題,本書將從一位經濟學家的背景、訓練和經驗提供有益的幫助,但最終立場,仍須交由讀者你來評斷。
不過,我必須強調,本書找不到關於技術細節、或機器人和AI本質的啟迪,有這類需求的讀者須另尋高明。這是一本關於機器人與AI對經濟影響的書,我試圖讓任何恐受其影響的人清楚了解這些後果、如何明確看待這些發展、如何明確做出選擇。這些問題非常重要,這裡的「任何人」其實就等於「所有人」。
這些問題相當複雜,牽涉到各種情況,未來的發展也無從而知,因此,無論這個主題探討得多麼透徹,都無法有確定的答案。在窺看未來時,只要睜大雙眼,盡其所能地理解情勢走向。
一如前面幾本著作,我認為這種不確定性並非無所作為的藉口。畢竟,每個人都要憑靠對未來的想法才能做出決定,不僅適用於企業和政府,也適用於個人身上。我們無法逃避不確定性、不能推遲所有決定直到事態明朗為止,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其所能去推敲預測。
當然,在研究和撰寫本書的期間,我欠了不少的人情。感謝羅伯‧耶利波(Robert Aliber)教授、安東尼‧庫拉基斯(Anthony Courakis)博士、朱利安‧傑索普(Julian Jessop)、加文‧莫利斯(Gavin Morris)、喬治‧德‧涅梅絲-基斯(George de Nemeskeri-Kiss)、丹尼爾‧歐布賴恩(Denis O’Brien)博士、阿利亞‧薩莫克瓦諾娃(Alya Samokhvalova)博士、克里斯托弗‧斯莫爾伍德(Christopher Smallwood)、馬汀‧韋伯(Martin Webber)以及傑佛瑞‧伍德(Geoffrey Wood)教授,他們善心幫忙看過不同版本的內文並提供我意見。除了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之外,也非常感謝二○一八年十二月在維也納圓桌論壇的與會者和主辦單位奧地利銀行OeKB。
我很幸運擁有研究助理莫內利‧霍爾-哈里斯(Moneli Hall-Harris)的協助,他讓我的工作輕鬆許多。凱投巨集觀的許多工作人員提供了有益的數據和圖表,其他人也給予了批評建議,尤其感謝安德魯‧肯尼漢(Andrew Kenningham)、馬克‧普拉格奈爾(Mark Pragnell)、薇姬‧雷德伍(Vicky Redwood)、尼基塔‧薩亞(Nikita Shah)以及尼爾‧薛琳(Neil Shearing)。此外,感謝凱投巨集觀允許我在本書介紹它近年來發表的一些研究成果,特別是第一章所涉及的主題範圍。
至於我在凱投巨集觀的工作和其它參與的一切事務,我的特助荷莉‧傑克森(Holly Jackson)在整理文字稿和提醒我不偏離正道方面都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協助。
最後同樣重要的,我對我的家人(再次地)感到虧欠,他們包容我投入寫作而無暇顧及家人。
書中如有任何錯誤或疏漏,與以上或接下來提到的任何人無關,均由作者本人承擔所有責任。
羅傑‧布特爾
倫敦,二○一九年三月
目次
前言 AI會改變我們的未來
第一篇 人類與機器的發展小史
第一章 不值一提的輝煌
第二章 不一樣的「革命」?
第三章 機器人與AI發展下的就業、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
第二篇 我們如何生活?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
第五章 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工作?
第六章 贏家與輸家
第三篇 我們該怎麼做?
第七章 管制有用嗎?
第八章 AI經濟下的教育變革
第九章 科技巨頭的憂慮
第一篇 人類與機器的發展小史
第一章 不值一提的輝煌
第二章 不一樣的「革命」?
第三章 機器人與AI發展下的就業、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
第二篇 我們如何生活?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
第五章 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工作?
第六章 贏家與輸家
第三篇 我們該怎麼做?
第七章 管制有用嗎?
第八章 AI經濟下的教育變革
第九章 科技巨頭的憂慮
書摘/試閱
揭開序幕:機器人時代來臨
「比起《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看起來更像《羅馬的淪陷》(Fall of Rome)。」――大衛‧岡克爾(David Gunkel)
「此刻生命當中最令人難過的,就是社會整體智慧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科學進步的幅度。」――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熱衷於機器人與AI的人滔滔不絕地談論著新科技革命將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卻往往不清楚這種轉變對我們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從這群極客身上聽到兩種截然不同觀點:第一種想法,全人類將面臨到一個貧窮、喪失自我價值、甚至毀滅的可怕未來,因為我們創造的機器人正在接管我們的世界;第二種想法,這場革命將使所有人生活富裕、擺脫勞役。
在探討機器人與AI意義的過程中,許多具技術背景的作家已經深入討論總體經濟和公共政策領域。舉例來說,AI領域的前瞻性專家卡拉‧傑斯(Calum Chace)表示:
……這些機器的效率將比被取代的人類好,而且隨著機器不斷以倍速進行改良升級,效率也會越來越高。但由於越來越多人失業,後果導致需求度的下降幅度將勝過更高效率所帶來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經濟萎縮是必然趨勢,而且會變得非常嚴重,必須採取措施。
一些領先的科技企業家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包含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黑洞發現者、已故的史蒂芬‧霍金爵士等其他傑出的科學家。
但是,有些酸言酸語的人(大多不屬於AI專家)似乎認為上述說法言過其實,而且就本質來看,那種說法要不是覺得機器人與AI普及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變遷根本沒有價值,不然就是覺得經濟社會成果都是工業革命以來不斷經歷的那種延續,將繼續對人類產生深遠影響。有些人認為,胡亂猜忌AI的影響引起一波輿論恐慌,讓人想起當年緊張不安的千禧蟲危機(Y2K)最終也沒有爆發。
未來的5種憧憬
因此保守地說,這是遠未蓋棺定論的問題。關於未來由機器人和AI主導的人類命運如何,相互牴觸的觀點可以簡單概分如下:
沒什麼差別
非常糟
非常好
災難性
通往永生的鑰匙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透過上述幾種可能的未來繪製一條道路。在論辯即將開始之際,我可不想也不該搶走自己的鋒頭,所以前面三種可能的結果會留待後續各章討論,不過現在必須簡要地談談第四種和第五種可能性。
對於不熟悉這方面文獻的人來說,我用來描述第四種和第四種未來景象的詞語(災難性和通往永生的鑰匙)可能顯得誇大,但任何深入研究過資料的人都會知道這種形容恰如其分。高科技專家認為一旦AI達到人類程度,走向超人類AI(superhuman AI)是無可避免的趨勢。數位化大腦可以無限複製,而且與人腦不同,可以加快運作速度。
於是帶出一個想法:AI革命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進步發明。一旦創造出比任何人類都還要強大的人工智慧,進而創造了完全超乎人類認知範圍、超出我們控制範疇的超級智能,諸如此類。面對這類新型態的智能,我們不僅淪落為劣等次品,而且即便不成為累贅也會變得毫無用處。它們可以輕而易舉決定摧毀我們,2014年,已故的霍金爵士曾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全面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同樣地,著名的劍橋大學科學家、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汀‧芮斯男爵(Lord Martin Rees)曾比喻AI達到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那一刻是「我們的最後關頭」,他認為人類智慧主導全世界的這段時期不過是一閃而逝的時間。當某種型式的AI變得比人類更聰明時,就會發生文獻廣泛提到的「奇點」(Singularity)。在奇點降臨時,影響層面可能超越個人範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認知機器人學(Cognitive Robotics)教授莫里‧沙納漢(Murray Shanahan)概括了許多AI專家的觀點,他寫道:
「以此類推,科技進步如果引發了戲劇性的變化,進而終結我們所理解的人類事務,那麼人類歷史上的奇點就會出現。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制度,如經濟、政府、法律、國家,都將無法以目前的形式存在。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如生命的神聖、追求幸福和選擇的自由將被取代。」
然而,奇點世界對人類來說並非全然是負面之事。事實上,對於推崇AI的教主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來說正好相反,他認為人類與AI融合後能夠使我們「上傳」到非物質狀態,進而確保永生境界。(我想對大家來說這個願景更充滿希望,不是嗎?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就我個人而言,被「上傳」到某種AI型態以達永生的作法並無法吸引我。)
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即使沒有「上傳」和永生的盼望,在了解完有關AI能力和奇點後的人類命運,也會陷入一種看似科幻小說的世界。儘管如此,正如我在之後尾聲所說的,我不排斥這樣想法。連當今世代最偉大的科學思想家,如霍金爵士與芮斯男爵都如此認真看待這些AI前景,我沒什麼立場可以貶低它們。
但我深切意識到,貌似科幻小說的奇點世界與日新月異、已影響當前經濟的AI和機器人之間存在斷層,需要公司和個人在尋求自身利益時、以及國家在追求公共利益時自行作出判斷。
奇異點對於這些判斷有什麼影響?其中,與全球AI領域大多數頂尖科學家和思想家關係良好的「文化經紀人」(cultural impresario)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認為,即將發生的革命性變化會強烈影響到所有行為者的判斷。他寫道:「不是超級智能AI也能明白,毫無準備地奔向人類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簡直愚蠢透頂。」
加州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也聲稱,沒有為奇點做好準備是自滿、甚至完全不負責任的表現,他寫道:「如果我們收到來自更先進的外星文明的無線電報訊息,說它們60年後會抵達地球,你不會只是聳聳肩說:『嗯,60年後才到,』尤其是當你有孩子的時候。」
我強烈反對這種觀點。我不會根據這樣一個「無電電報訊息」就匆促做出重大決定。首先,我想知道消息是否真的來自外星文明,我想知道消息來源的先前紀錄是如何預告它們的行動或預測事件。當然,如果這是第一封「訊息」,就不會有類似的紀錄存在,我會因此提高警覺。接著我會敏銳想起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廣播事件,1938年10月30日廣播電台播放了H‧G‧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聲稱來自火星的外星人入侵了紐澤西,嚇壞了大批美國人而引起恐慌。
然後,如果我認為這個訊息是可信的(儘管有奧森‧威爾斯和H‧G‧威爾斯的前車之鑑),我想知道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應該準備戰爭還是規畫一個歡迎派對?假設訊息說它們將在200年內、甚至500年內,或者只是大概的時間?依據它們到來的時間點,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可能會完全不同。
實際上,聲稱奇點即將到來的人並不是來自更先進的外星文明,而是地球上某種教派的超級狂熱份子。對於他們的狂熱(雖然他們最後可能是正確的),我在本書後面會提出很好的論點證明他們可能是錯的。
時間尺度也很重要。芮斯男爵(稍早我援引過他的話,他相信AI的蓬勃發展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曾指出,機器很可能在「幾世紀內」接管世界。別擔心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奇點世界真如芮斯男爵所想的拖那麼久才來,那麼人類可能早就被核戰爭、小行星碰撞、傳染病大流行或天才曉得的事所滅絕,又或許在那之前會以某種方式找到救贖。
從宇宙規格來看,幾百年也許只是區區一個心跳的時間,但對於公共政策的規劃者而言,更不用說對我們所有的人了,奇點可能是無限遙遠以後的事。關注奇點可能會讓決策者在處理當前日常議題時誤入歧途。此外,這些日常議題很可能在今後許多年裡影響到我們。確實,先是1天接著1天或許很快就變成10年接著10年,然後1世紀接著1世紀的時光流逝,但現在就為了將來某個不確定時間的奇點做好準備,改變我們的生活、制定公共政策,這種愚蠢的行為將會付出高昂代價。更糟糕的是,這種作法會掩蓋了機器人與AI在不久將來的明顯進展,導致我們根本沒有為眼前的一切做好準備。
所以在本書的開頭,我決定將奇點和其涵義都留到最後面(可能讓人聯想到〈啟示錄〉和永生應許正好都放在《聖經》的最後),本書其餘部分所指的都是奇點前的世界(也就是當前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即使機器人與AI變得更加重要,但AI並未超越人類,也沒有消滅人類,我們也沒有被上傳到網路空間。
這樣說並不表示我們應淡化或忽略機器人與AI對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它們將帶來深刻的轉變,我們也許會、也許不會走向奇點,但我們確實朝向AI經濟邁進,本書正是講述屆時人類會有什麼變化。
術語與定義
正如所有議題分析,事物發展得迅速飛快,就很難處理術語和定義。何謂「機器人」(robots)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據稱「機器人」一詞,最早出現在捷克科幻作家卡雷爾‧卡佩克(Karel Capek)的劇本《羅梭的萬能工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R.U.R.)中,根據「robota」(意指強迫勞務)和「robotrick」(意指服務)所創的詞。
無論「機器人」一詞的起源如何,它不僅納入我們的語言詞彙,也進入我們的想像世界。我們很自然地將它聯想成外觀如人般的金屬形體,有頭、有手、有胳膊及腿。然而,許多我們稱為「機器人」的產品根本沒有人的形狀,我們應該把機器人視為某種機械裝置,經過電腦程式編排可以進行某些動作,而外觀或行為舉止未必要像人類一樣。接下來,我將利用「機器人」這個詞泛指所有這類的自動化設備,無論它們的形狀或外觀如何。
「人工智慧」一詞,係由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數學教授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所創的,他與麻省理工學院、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及IBM的同事合作,著手「研究如何讓機器使用語言,形成抽象概念,解決人類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自我改良。」
約翰‧布羅克曼則認為「人工智慧」這種稱呼不好,更偏愛「設計智慧」(designed intelligence)。姑且不論他的建議是否正確,「人工智慧」或AI在文獻和公眾討論中已經廣為人知,如今改變名稱反使人困惑且沒有幫助,所以本書將沿用既有說法。
術語名稱或許解決了,但定義部分仍有些複雜。一般機器與機器人之間和機器人與AI之間的界線其實並不清楚,比方說,洗衣機算機器人嗎?通常我們不會說它是機器人,但原因只是洗衣機沒有人的外型、不會走動嗎?同樣地,透過程式編排,使我們平常認為是機器人的產物可以做些人類會做的事情,賦予它某程度的智能,但這樣就是「AI」嗎?
實際上,關於這個主題有大量的文獻探討何謂機器人、AI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但我不打算在本書說明定義爭議來增加讀者的負擔,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文獻。我在本書會經常以「機器人與AI」來簡化代表整個類型,一來讀者能夠輕易理解文中意思,不必求助AI辭典,二來不用為定義界線而苦惱。
「比起《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看起來更像《羅馬的淪陷》(Fall of Rome)。」――大衛‧岡克爾(David Gunkel)
「此刻生命當中最令人難過的,就是社會整體智慧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科學進步的幅度。」――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熱衷於機器人與AI的人滔滔不絕地談論著新科技革命將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卻往往不清楚這種轉變對我們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從這群極客身上聽到兩種截然不同觀點:第一種想法,全人類將面臨到一個貧窮、喪失自我價值、甚至毀滅的可怕未來,因為我們創造的機器人正在接管我們的世界;第二種想法,這場革命將使所有人生活富裕、擺脫勞役。
在探討機器人與AI意義的過程中,許多具技術背景的作家已經深入討論總體經濟和公共政策領域。舉例來說,AI領域的前瞻性專家卡拉‧傑斯(Calum Chace)表示:
……這些機器的效率將比被取代的人類好,而且隨著機器不斷以倍速進行改良升級,效率也會越來越高。但由於越來越多人失業,後果導致需求度的下降幅度將勝過更高效率所帶來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經濟萎縮是必然趨勢,而且會變得非常嚴重,必須採取措施。
一些領先的科技企業家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包含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黑洞發現者、已故的史蒂芬‧霍金爵士等其他傑出的科學家。
但是,有些酸言酸語的人(大多不屬於AI專家)似乎認為上述說法言過其實,而且就本質來看,那種說法要不是覺得機器人與AI普及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變遷根本沒有價值,不然就是覺得經濟社會成果都是工業革命以來不斷經歷的那種延續,將繼續對人類產生深遠影響。有些人認為,胡亂猜忌AI的影響引起一波輿論恐慌,讓人想起當年緊張不安的千禧蟲危機(Y2K)最終也沒有爆發。
未來的5種憧憬
因此保守地說,這是遠未蓋棺定論的問題。關於未來由機器人和AI主導的人類命運如何,相互牴觸的觀點可以簡單概分如下:
沒什麼差別
非常糟
非常好
災難性
通往永生的鑰匙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透過上述幾種可能的未來繪製一條道路。在論辯即將開始之際,我可不想也不該搶走自己的鋒頭,所以前面三種可能的結果會留待後續各章討論,不過現在必須簡要地談談第四種和第五種可能性。
對於不熟悉這方面文獻的人來說,我用來描述第四種和第四種未來景象的詞語(災難性和通往永生的鑰匙)可能顯得誇大,但任何深入研究過資料的人都會知道這種形容恰如其分。高科技專家認為一旦AI達到人類程度,走向超人類AI(superhuman AI)是無可避免的趨勢。數位化大腦可以無限複製,而且與人腦不同,可以加快運作速度。
於是帶出一個想法:AI革命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進步發明。一旦創造出比任何人類都還要強大的人工智慧,進而創造了完全超乎人類認知範圍、超出我們控制範疇的超級智能,諸如此類。面對這類新型態的智能,我們不僅淪落為劣等次品,而且即便不成為累贅也會變得毫無用處。它們可以輕而易舉決定摧毀我們,2014年,已故的霍金爵士曾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全面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同樣地,著名的劍橋大學科學家、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汀‧芮斯男爵(Lord Martin Rees)曾比喻AI達到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那一刻是「我們的最後關頭」,他認為人類智慧主導全世界的這段時期不過是一閃而逝的時間。當某種型式的AI變得比人類更聰明時,就會發生文獻廣泛提到的「奇點」(Singularity)。在奇點降臨時,影響層面可能超越個人範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認知機器人學(Cognitive Robotics)教授莫里‧沙納漢(Murray Shanahan)概括了許多AI專家的觀點,他寫道:
「以此類推,科技進步如果引發了戲劇性的變化,進而終結我們所理解的人類事務,那麼人類歷史上的奇點就會出現。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制度,如經濟、政府、法律、國家,都將無法以目前的形式存在。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如生命的神聖、追求幸福和選擇的自由將被取代。」
然而,奇點世界對人類來說並非全然是負面之事。事實上,對於推崇AI的教主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來說正好相反,他認為人類與AI融合後能夠使我們「上傳」到非物質狀態,進而確保永生境界。(我想對大家來說這個願景更充滿希望,不是嗎?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就我個人而言,被「上傳」到某種AI型態以達永生的作法並無法吸引我。)
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即使沒有「上傳」和永生的盼望,在了解完有關AI能力和奇點後的人類命運,也會陷入一種看似科幻小說的世界。儘管如此,正如我在之後尾聲所說的,我不排斥這樣想法。連當今世代最偉大的科學思想家,如霍金爵士與芮斯男爵都如此認真看待這些AI前景,我沒什麼立場可以貶低它們。
但我深切意識到,貌似科幻小說的奇點世界與日新月異、已影響當前經濟的AI和機器人之間存在斷層,需要公司和個人在尋求自身利益時、以及國家在追求公共利益時自行作出判斷。
奇異點對於這些判斷有什麼影響?其中,與全球AI領域大多數頂尖科學家和思想家關係良好的「文化經紀人」(cultural impresario)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認為,即將發生的革命性變化會強烈影響到所有行為者的判斷。他寫道:「不是超級智能AI也能明白,毫無準備地奔向人類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簡直愚蠢透頂。」
加州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也聲稱,沒有為奇點做好準備是自滿、甚至完全不負責任的表現,他寫道:「如果我們收到來自更先進的外星文明的無線電報訊息,說它們60年後會抵達地球,你不會只是聳聳肩說:『嗯,60年後才到,』尤其是當你有孩子的時候。」
我強烈反對這種觀點。我不會根據這樣一個「無電電報訊息」就匆促做出重大決定。首先,我想知道消息是否真的來自外星文明,我想知道消息來源的先前紀錄是如何預告它們的行動或預測事件。當然,如果這是第一封「訊息」,就不會有類似的紀錄存在,我會因此提高警覺。接著我會敏銳想起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廣播事件,1938年10月30日廣播電台播放了H‧G‧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聲稱來自火星的外星人入侵了紐澤西,嚇壞了大批美國人而引起恐慌。
然後,如果我認為這個訊息是可信的(儘管有奧森‧威爾斯和H‧G‧威爾斯的前車之鑑),我想知道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應該準備戰爭還是規畫一個歡迎派對?假設訊息說它們將在200年內、甚至500年內,或者只是大概的時間?依據它們到來的時間點,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可能會完全不同。
實際上,聲稱奇點即將到來的人並不是來自更先進的外星文明,而是地球上某種教派的超級狂熱份子。對於他們的狂熱(雖然他們最後可能是正確的),我在本書後面會提出很好的論點證明他們可能是錯的。
時間尺度也很重要。芮斯男爵(稍早我援引過他的話,他相信AI的蓬勃發展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曾指出,機器很可能在「幾世紀內」接管世界。別擔心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奇點世界真如芮斯男爵所想的拖那麼久才來,那麼人類可能早就被核戰爭、小行星碰撞、傳染病大流行或天才曉得的事所滅絕,又或許在那之前會以某種方式找到救贖。
從宇宙規格來看,幾百年也許只是區區一個心跳的時間,但對於公共政策的規劃者而言,更不用說對我們所有的人了,奇點可能是無限遙遠以後的事。關注奇點可能會讓決策者在處理當前日常議題時誤入歧途。此外,這些日常議題很可能在今後許多年裡影響到我們。確實,先是1天接著1天或許很快就變成10年接著10年,然後1世紀接著1世紀的時光流逝,但現在就為了將來某個不確定時間的奇點做好準備,改變我們的生活、制定公共政策,這種愚蠢的行為將會付出高昂代價。更糟糕的是,這種作法會掩蓋了機器人與AI在不久將來的明顯進展,導致我們根本沒有為眼前的一切做好準備。
所以在本書的開頭,我決定將奇點和其涵義都留到最後面(可能讓人聯想到〈啟示錄〉和永生應許正好都放在《聖經》的最後),本書其餘部分所指的都是奇點前的世界(也就是當前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即使機器人與AI變得更加重要,但AI並未超越人類,也沒有消滅人類,我們也沒有被上傳到網路空間。
這樣說並不表示我們應淡化或忽略機器人與AI對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它們將帶來深刻的轉變,我們也許會、也許不會走向奇點,但我們確實朝向AI經濟邁進,本書正是講述屆時人類會有什麼變化。
術語與定義
正如所有議題分析,事物發展得迅速飛快,就很難處理術語和定義。何謂「機器人」(robots)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據稱「機器人」一詞,最早出現在捷克科幻作家卡雷爾‧卡佩克(Karel Capek)的劇本《羅梭的萬能工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R.U.R.)中,根據「robota」(意指強迫勞務)和「robotrick」(意指服務)所創的詞。
無論「機器人」一詞的起源如何,它不僅納入我們的語言詞彙,也進入我們的想像世界。我們很自然地將它聯想成外觀如人般的金屬形體,有頭、有手、有胳膊及腿。然而,許多我們稱為「機器人」的產品根本沒有人的形狀,我們應該把機器人視為某種機械裝置,經過電腦程式編排可以進行某些動作,而外觀或行為舉止未必要像人類一樣。接下來,我將利用「機器人」這個詞泛指所有這類的自動化設備,無論它們的形狀或外觀如何。
「人工智慧」一詞,係由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數學教授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所創的,他與麻省理工學院、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及IBM的同事合作,著手「研究如何讓機器使用語言,形成抽象概念,解決人類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自我改良。」
約翰‧布羅克曼則認為「人工智慧」這種稱呼不好,更偏愛「設計智慧」(designed intelligence)。姑且不論他的建議是否正確,「人工智慧」或AI在文獻和公眾討論中已經廣為人知,如今改變名稱反使人困惑且沒有幫助,所以本書將沿用既有說法。
術語名稱或許解決了,但定義部分仍有些複雜。一般機器與機器人之間和機器人與AI之間的界線其實並不清楚,比方說,洗衣機算機器人嗎?通常我們不會說它是機器人,但原因只是洗衣機沒有人的外型、不會走動嗎?同樣地,透過程式編排,使我們平常認為是機器人的產物可以做些人類會做的事情,賦予它某程度的智能,但這樣就是「AI」嗎?
實際上,關於這個主題有大量的文獻探討何謂機器人、AI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但我不打算在本書說明定義爭議來增加讀者的負擔,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文獻。我在本書會經常以「機器人與AI」來簡化代表整個類型,一來讀者能夠輕易理解文中意思,不必求助AI辭典,二來不用為定義界線而苦惱。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