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未來,剝削我們的是演算法,還是掌握演算法的「人」?
滿額折

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未來,剝削我們的是演算法,還是掌握演算法的「人」?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79356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榮獲二○二○年「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科技類」金獎★
做工的人可能更不會被取代?
辦公室裡的位子消失,只是因為AI嗎?

大多數的律師、會計師將會被AI取代?為什麼?

AI發展是否絕對有益於人類?
AI會犯罪嗎?
在AI再結構過的社會系統裡,人類如何建立自己的生存之道?

◎現在,人類已經正在「被取代」?

AI的高效能已席捲人類既有的各產業與領域──IBM的「深藍」打敗世界棋王,AI創造出來的畫作被評為首獎;此外,AI也已經在許多層級取代人類例行性勞動事務。AI到底是人類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還是即將全面取代人類價值?

◎當科技巨頭表示:人類能做的,可能只剩下拿錢

二○一七年時,特斯拉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二十年內,約有十二%至十五%的勞動力處於失業狀態。」至於對全民基本收入的看法,他說:「我想我們別無選擇,將來勢必要推行(全民基本收入)。」

然而,曾經成功預言英國脫歐的羅傑‧布特爾卻表示:這樣的作法,雖然乍看之下能夠最低限度保障民眾的收入,避免大規模失業帶來的衝擊,但伴隨而來的不公平感(為什麼不工作也能有收入?)與財政負擔,卻造成更大的割裂。

◎做工的人一定最吃虧嗎?羅傑‧布特爾認為:那可未必。

不要再相信只有「低技術工人會受害」這樣的說法了!羅傑‧布特爾在本書中表示,過去被認為是白領階級的勞工──像是秘書、檔案管理員,也在科技的進化下職缺遽減,甚至完全消失。工人階層則因為生活所需,而掌握了前幾代人未曾掌握過的能力,如以開車取代駕駛馬車,或者是透過Line或臉書傳遞訊息、掌握資訊等基礎的電腦能力。

那麼,誰會是AI經濟中的輸家呢?

布特爾表示,AI經濟的輸家,將是那些原本從事機械化工作的人。或者,本身在與人合作方面,表現的就像機器人般不知變通的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職涯上表現得就像是個機器人,被機器人淘汰,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解方在教育。問題是,該怎麼做?

羅傑‧布特爾認為,針對AI可能造成的衝擊,國家能夠盡到的最大努力是:,從根本上改革教育體系、增加經費,把相關課程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內。換句話說,要避免人類落進劣勢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教育本身著手。

但這裡的教育,不僅只是義務教育,更是終身學習和再進修。教育的目的不應僅止於教導技能,而是讓我們能夠持續更新自己的技能。但國家該如何做?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相關政策?又或者我們該問: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救,又該怎麼辦?



★各界好評
「在這本教人振奮的新書中,羅傑‧布特爾為樂觀主義提供了切實依據。」
──馬克‧利特伍德(Mark Littlewood),《泰晤士報》

「本書是極佳的整體辯論入門讀物,相當寶貴。」
──查理‧派斯(Charlie Paice),智庫亞當史密斯研究所

「這是一本經過深究、引人入勝且發人省思的書。」
──卡拉‧傑斯(Calum Chace),《富比世》(Forbes)

「本書恐怕會惹惱技術愛好者,不只因為其內容缺乏技術細節,也因為它是出自一位博學家之手。目前距離電腦能將伏爾泰、馬爾薩斯、凱因斯、道金斯與哈拉里等人的思想融會貫通,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珍‧福勒(Jane Fuller),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FSI)的聯執主任,《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打從一開頭布特爾就承認,研究本書時AI對他還是一個新主題,這點讓普通讀者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不必被專業術語搞得團團轉,複雜的概念也有簡單清楚的解釋……AI將對經濟造成巨大的顛覆性影響,迫使一群工人另謀出路,布特爾並沒有迴避這件事實,但如果你害怕機器人會搶走所有工作,或者擔憂會在皮膚底被植入晶片,那麼閱讀此書則可以讓你稍感安心。」
──潔西‧克拉克(Jess Clarke),《金融城早報》(City A.M.)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傑‧布特爾 Roger Bootle

倫敦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以精準的預測能力廣為各界稱道。一九九九年創立歐洲最大的總體經濟顧問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擔任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專家顧問與精算師協會榮譽院士,曾任匯豐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也是保守黨執政時期總理大臣的經濟顧問小組獨立成員。因為多年卓越表現博得「智者」美譽。二○一二年,羅傑偕同凱投宏觀團隊贏得沃夫森獎(the Wolfson Prize),僅次於諾貝爾獎的第二大經濟學獎項)。羅傑經常上電視和廣播節目,同時也是《每日電訊報》固定專欄作家。二○一二年更獲得英國報刊「年度評論獎」(The Comment Awards)評選為年度最佳經濟評論員。其表現及觀點在世界各地的會議和商務聚會上都備受矚目。

布特爾有大量關於貨幣經濟學的撰文與專著,均引起各界極大迴響。如暢銷書《通膨之死》(The Death of Inflation)被翻譯為八國語言;《歐盟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剖析英國脫歐議題(已由好優文化出版);《不勞而獲的金錢》(Money or Nothing)精確預測了金融危機;《市場大麻煩》(The Trouble with Europe)分析晚近金融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並討論其衍生的對資本主義的威脅。此外更有與人合撰的《貨幣理論》(Theory of Money)、《通貨膨脹率連結債券》(Index-Linked Gilts)兩書

譯者簡介

陳珮榆

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任職海外媒體編譯多年,負責國際政經、科技時事新聞。翻譯有《能源大騙局》、《狂妄而務實的川普要什麼?》、《杜特蒂要什麼?:菲律賓的烈焰與怒火》等作品。(均由好優文化出版)

前言

本書的由來很簡單。過去三年來,關於機器人普及和人工智慧(AI)發展即將對經濟與社會造成衝擊的報導,如潮水般湧向我,遇到很多人和企業都表示非常關注AI領域,有些人更為此驚慌失措。關注的成員當中,顯然還不乏許多在頂尖AI公司裡從業的人,他們擔憂AI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但礙於職涯恐遭波及,不敢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畏懼。
很明顯,AI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經濟問題之一,而且很可能成為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甚至可能吞沒我們所關心的一切。英國莎麗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物理學教授、英國科學協會(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會長吉姆‧阿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近日表示,AI是人類面臨到的最大問題,遠比「氣候變遷、全球貧窮、恐怖主義、流行病威脅和微生物抗藥性還要重要。姑且不論他的排序比較是否正確,例如拿AI與氣候變遷和恐怖主義相比,這樣會讓機器人和AI聽起來似乎一點好處也沒有。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包含阿爾-卡利里教授本人)AI是有益於人類的。
所以無論這些含意是善是惡,我都想了解機器人和AI的發展,思考其可能帶來的後果,這本書就是我的調查結果。
在花了一年時間埋頭研究文獻資料後,我現在對於這個主題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讀者無須擔心新知識把我變成極客(geek)。請放心,我沒有因此偏離自己的立場。我在沒有雄厚技術知識背景下研究了這個主題,實際情況或許更糟。在我潛心鑽研AI文獻之前,我的孩子們認為我有點科技恐懼症,而我也敢肯定,凱投巨集觀(Capital Economics,我創立的公司)的員工也會毫不遲疑地同意這點。我唯一的優勢是經濟學知識,一生都在思考和撰寫與經濟相關的議題。
這項優勢對於理解本書的技術議題沒有帶來直接的好處,也沒有避免我被技術專家說的許多內容搞得暈頭轉向。現在或許能說自己已達到適當的理解程度,但其實我花了很長時間努力領會AI專家們在說什麼。
不過,缺乏先前的技術知識和理解是否有某種間接的優勢,可以抵銷明顯的劣勢?換角度想,至少我和我的大多數讀者處於同樣的起點,就跟我以前一樣,對該主題感到既受挫又困惑。
似乎每當文章出現「機器人」(robots)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詞彙,就會湧現一堆科技碎語(technobabble)。要閱讀這些主題,就要讓自己沉浸在「技術」殿堂裡一片胡扯、驚嘆及崇拜之中。你可能淹沒在一陣語言鬆散、概念薄弱、推斷粗淺、晦澀難解的行話以及欠缺洞察力的洪流中,壟罩在某種理所當然的氛圍裡。

然而,科技界確實發生一些令人讚嘆的事情,不單是數位化程度提高,或是奈米技術、生物科技或3D列印技術,還有機器人跟AI的發展。在這場技術革命的盛大饗宴中,AI特別備受注目。AI可能帶來最大的益處,也可能對個人和整個社會構成最大的威脅,因為AI進入了人類領域,並讓人類開始反思「我們是誰」和「我們可能變成什麼」的根本問題。
我的任務不只是在技術的洪流中站穩腳跟,並確保讀者不會迷失其中,更重要的是,要在這片言過其實的汪洋中打撈寶貴的真相,並找尋對人類未來潛在的影響。AI的影響範圍涉及廣泛,因為AI專家不僅侷限於技術層面,亦涵蓋了經濟、社會結構、政治乃至於生命意義的各個層面。對每個人、每家企業及每個政府來說,這些專家的結論令人困惑又恐懼。
個人、企業及政府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看待及處理這些重大問題,本書將從一位經濟學家的背景、訓練和經驗提供有益的幫助,但最終立場,仍須交由讀者你來評斷。
不過,我必須強調,本書找不到關於技術細節、或機器人和AI本質的啟迪,有這類需求的讀者須另尋高明。這是一本關於機器人與AI對經濟影響的書,我試圖讓任何恐受其影響的人清楚了解這些後果、如何明確看待這些發展、如何明確做出選擇。這些問題非常重要,這裡的「任何人」其實就等於「所有人」。
這些問題相當複雜,牽涉到各種情況,未來的發展也無從而知,因此,無論這個主題探討得多麼透徹,都無法有確定的答案。在窺看未來時,只要睜大雙眼,盡其所能地理解情勢走向。
一如前面幾本著作,我認為這種不確定性並非無所作為的藉口。畢竟,每個人都要憑靠對未來的想法才能做出決定,不僅適用於企業和政府,也適用於個人身上。我們無法逃避不確定性、不能推遲所有決定直到事態明朗為止,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其所能去推敲預測。

當然,在研究和撰寫本書的期間,我欠了不少的人情。感謝羅伯‧耶利波(Robert Aliber)教授、安東尼‧庫拉基斯(Anthony Courakis)博士、朱利安‧傑索普(Julian Jessop)、加文‧莫利斯(Gavin Morris)、喬治‧德‧涅梅絲-基斯(George de Nemeskeri-Kiss)、丹尼爾‧歐布賴恩(Denis O’Brien)博士、阿利亞‧薩莫克瓦諾娃(Alya Samokhvalova)博士、克里斯托弗‧斯莫爾伍德(Christopher Smallwood)、馬汀‧韋伯(Martin Webber)以及傑佛瑞‧伍德(Geoffrey Wood)教授,他們善心幫忙看過不同版本的內文並提供我意見。除了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之外,也非常感謝二○一八年十二月在維也納圓桌論壇的與會者和主辦單位奧地利銀行OeKB。
我很幸運擁有研究助理莫內利‧霍爾-哈里斯(Moneli Hall-Harris)的協助,他讓我的工作輕鬆許多。凱投巨集觀的許多工作人員提供了有益的數據和圖表,其他人也給予了批評建議,尤其感謝安德魯‧肯尼漢(Andrew Kenningham)、馬克‧普拉格奈爾(Mark Pragnell)、薇姬‧雷德伍(Vicky Redwood)、尼基塔‧薩亞(Nikita Shah)以及尼爾‧薛琳(Neil Shearing)。此外,感謝凱投巨集觀允許我在本書介紹它近年來發表的一些研究成果,特別是第一章所涉及的主題範圍。
至於我在凱投巨集觀的工作和其它參與的一切事務,我的特助荷莉‧傑克森(Holly Jackson)在整理文字稿和提醒我不偏離正道方面都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協助。
最後同樣重要的,我對我的家人(再次地)感到虧欠,他們包容我投入寫作而無暇顧及家人。
書中如有任何錯誤或疏漏,與以上或接下來提到的任何人無關,均由作者本人承擔所有責任。

羅傑‧布特爾
倫敦,二○一九年三月

目次

前言 AI會改變我們的未來

第一篇 人類與機器的發展小史

第一章 不值一提的輝煌
第二章 不一樣的「革命」?
第三章 機器人與AI發展下的就業、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

第二篇 我們如何生活?

第四章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
第五章 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工作?
第六章 贏家與輸家

第三篇 我們該怎麼做?

第七章 管制有用嗎?
第八章 AI經濟下的教育變革
第九章 科技巨頭的憂慮

書摘/試閱

揭開序幕:機器人時代來臨

「比起《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看起來更像《羅馬的淪陷》(Fall of Rome)。」――大衛‧岡克爾(David Gunkel)

「此刻生命當中最令人難過的,就是社會整體智慧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科學進步的幅度。」――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熱衷於機器人與AI的人滔滔不絕地談論著新科技革命將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卻往往不清楚這種轉變對我們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從這群極客身上聽到兩種截然不同觀點:第一種想法,全人類將面臨到一個貧窮、喪失自我價值、甚至毀滅的可怕未來,因為我們創造的機器人正在接管我們的世界;第二種想法,這場革命將使所有人生活富裕、擺脫勞役。

在探討機器人與AI意義的過程中,許多具技術背景的作家已經深入討論總體經濟和公共政策領域。舉例來說,AI領域的前瞻性專家卡拉‧傑斯(Calum Chace)表示:

……這些機器的效率將比被取代的人類好,而且隨著機器不斷以倍速進行改良升級,效率也會越來越高。但由於越來越多人失業,後果導致需求度的下降幅度將勝過更高效率所帶來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經濟萎縮是必然趨勢,而且會變得非常嚴重,必須採取措施。

一些領先的科技企業家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包含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黑洞發現者、已故的史蒂芬‧霍金爵士等其他傑出的科學家。

但是,有些酸言酸語的人(大多不屬於AI專家)似乎認為上述說法言過其實,而且就本質來看,那種說法要不是覺得機器人與AI普及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變遷根本沒有價值,不然就是覺得經濟社會成果都是工業革命以來不斷經歷的那種延續,將繼續對人類產生深遠影響。有些人認為,胡亂猜忌AI的影響引起一波輿論恐慌,讓人想起當年緊張不安的千禧蟲危機(Y2K)最終也沒有爆發。

未來的5種憧憬

因此保守地說,這是遠未蓋棺定論的問題。關於未來由機器人和AI主導的人類命運如何,相互牴觸的觀點可以簡單概分如下:

 沒什麼差別
 非常糟
 非常好
 災難性
 通往永生的鑰匙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透過上述幾種可能的未來繪製一條道路。在論辯即將開始之際,我可不想也不該搶走自己的鋒頭,所以前面三種可能的結果會留待後續各章討論,不過現在必須簡要地談談第四種和第五種可能性。

對於不熟悉這方面文獻的人來說,我用來描述第四種和第四種未來景象的詞語(災難性和通往永生的鑰匙)可能顯得誇大,但任何深入研究過資料的人都會知道這種形容恰如其分。高科技專家認為一旦AI達到人類程度,走向超人類AI(superhuman AI)是無可避免的趨勢。數位化大腦可以無限複製,而且與人腦不同,可以加快運作速度。

於是帶出一個想法:AI革命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進步發明。一旦創造出比任何人類都還要強大的人工智慧,進而創造了完全超乎人類認知範圍、超出我們控制範疇的超級智能,諸如此類。面對這類新型態的智能,我們不僅淪落為劣等次品,而且即便不成為累贅也會變得毫無用處。它們可以輕而易舉決定摧毀我們,2014年,已故的霍金爵士曾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全面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同樣地,著名的劍橋大學科學家、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汀‧芮斯男爵(Lord Martin Rees)曾比喻AI達到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那一刻是「我們的最後關頭」,他認為人類智慧主導全世界的這段時期不過是一閃而逝的時間。當某種型式的AI變得比人類更聰明時,就會發生文獻廣泛提到的「奇點」(Singularity)。在奇點降臨時,影響層面可能超越個人範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認知機器人學(Cognitive Robotics)教授莫里‧沙納漢(Murray Shanahan)概括了許多AI專家的觀點,他寫道:

「以此類推,科技進步如果引發了戲劇性的變化,進而終結我們所理解的人類事務,那麼人類歷史上的奇點就會出現。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制度,如經濟、政府、法律、國家,都將無法以目前的形式存在。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如生命的神聖、追求幸福和選擇的自由將被取代。」

然而,奇點世界對人類來說並非全然是負面之事。事實上,對於推崇AI的教主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來說正好相反,他認為人類與AI融合後能夠使我們「上傳」到非物質狀態,進而確保永生境界。(我想對大家來說這個願景更充滿希望,不是嗎?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就我個人而言,被「上傳」到某種AI型態以達永生的作法並無法吸引我。)

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即使沒有「上傳」和永生的盼望,在了解完有關AI能力和奇點後的人類命運,也會陷入一種看似科幻小說的世界。儘管如此,正如我在之後尾聲所說的,我不排斥這樣想法。連當今世代最偉大的科學思想家,如霍金爵士與芮斯男爵都如此認真看待這些AI前景,我沒什麼立場可以貶低它們。

但我深切意識到,貌似科幻小說的奇點世界與日新月異、已影響當前經濟的AI和機器人之間存在斷層,需要公司和個人在尋求自身利益時、以及國家在追求公共利益時自行作出判斷。

奇異點對於這些判斷有什麼影響?其中,與全球AI領域大多數頂尖科學家和思想家關係良好的「文化經紀人」(cultural impresario)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認為,即將發生的革命性變化會強烈影響到所有行為者的判斷。他寫道:「不是超級智能AI也能明白,毫無準備地奔向人類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簡直愚蠢透頂。」

加州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也聲稱,沒有為奇點做好準備是自滿、甚至完全不負責任的表現,他寫道:「如果我們收到來自更先進的外星文明的無線電報訊息,說它們60年後會抵達地球,你不會只是聳聳肩說:『嗯,60年後才到,』尤其是當你有孩子的時候。」

我強烈反對這種觀點。我不會根據這樣一個「無電電報訊息」就匆促做出重大決定。首先,我想知道消息是否真的來自外星文明,我想知道消息來源的先前紀錄是如何預告它們的行動或預測事件。當然,如果這是第一封「訊息」,就不會有類似的紀錄存在,我會因此提高警覺。接著我會敏銳想起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廣播事件,1938年10月30日廣播電台播放了H‧G‧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聲稱來自火星的外星人入侵了紐澤西,嚇壞了大批美國人而引起恐慌。

然後,如果我認為這個訊息是可信的(儘管有奧森‧威爾斯和H‧G‧威爾斯的前車之鑑),我想知道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應該準備戰爭還是規畫一個歡迎派對?假設訊息說它們將在200年內、甚至500年內,或者只是大概的時間?依據它們到來的時間點,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可能會完全不同。

實際上,聲稱奇點即將到來的人並不是來自更先進的外星文明,而是地球上某種教派的超級狂熱份子。對於他們的狂熱(雖然他們最後可能是正確的),我在本書後面會提出很好的論點證明他們可能是錯的。

時間尺度也很重要。芮斯男爵(稍早我援引過他的話,他相信AI的蓬勃發展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曾指出,機器很可能在「幾世紀內」接管世界。別擔心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奇點世界真如芮斯男爵所想的拖那麼久才來,那麼人類可能早就被核戰爭、小行星碰撞、傳染病大流行或天才曉得的事所滅絕,又或許在那之前會以某種方式找到救贖。

從宇宙規格來看,幾百年也許只是區區一個心跳的時間,但對於公共政策的規劃者而言,更不用說對我們所有的人了,奇點可能是無限遙遠以後的事。關注奇點可能會讓決策者在處理當前日常議題時誤入歧途。此外,這些日常議題很可能在今後許多年裡影響到我們。確實,先是1天接著1天或許很快就變成10年接著10年,然後1世紀接著1世紀的時光流逝,但現在就為了將來某個不確定時間的奇點做好準備,改變我們的生活、制定公共政策,這種愚蠢的行為將會付出高昂代價。更糟糕的是,這種作法會掩蓋了機器人與AI在不久將來的明顯進展,導致我們根本沒有為眼前的一切做好準備。

所以在本書的開頭,我決定將奇點和其涵義都留到最後面(可能讓人聯想到〈啟示錄〉和永生應許正好都放在《聖經》的最後),本書其餘部分所指的都是奇點前的世界(也就是當前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即使機器人與AI變得更加重要,但AI並未超越人類,也沒有消滅人類,我們也沒有被上傳到網路空間。

這樣說並不表示我們應淡化或忽略機器人與AI對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它們將帶來深刻的轉變,我們也許會、也許不會走向奇點,但我們確實朝向AI經濟邁進,本書正是講述屆時人類會有什麼變化。

術語與定義

正如所有議題分析,事物發展得迅速飛快,就很難處理術語和定義。何謂「機器人」(robots)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據稱「機器人」一詞,最早出現在捷克科幻作家卡雷爾‧卡佩克(Karel Capek)的劇本《羅梭的萬能工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R.U.R.)中,根據「robota」(意指強迫勞務)和「robotrick」(意指服務)所創的詞。

無論「機器人」一詞的起源如何,它不僅納入我們的語言詞彙,也進入我們的想像世界。我們很自然地將它聯想成外觀如人般的金屬形體,有頭、有手、有胳膊及腿。然而,許多我們稱為「機器人」的產品根本沒有人的形狀,我們應該把機器人視為某種機械裝置,經過電腦程式編排可以進行某些動作,而外觀或行為舉止未必要像人類一樣。接下來,我將利用「機器人」這個詞泛指所有這類的自動化設備,無論它們的形狀或外觀如何。

「人工智慧」一詞,係由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數學教授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所創的,他與麻省理工學院、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及IBM的同事合作,著手「研究如何讓機器使用語言,形成抽象概念,解決人類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自我改良。」

約翰‧布羅克曼則認為「人工智慧」這種稱呼不好,更偏愛「設計智慧」(designed intelligence)。姑且不論他的建議是否正確,「人工智慧」或AI在文獻和公眾討論中已經廣為人知,如今改變名稱反使人困惑且沒有幫助,所以本書將沿用既有說法。

術語名稱或許解決了,但定義部分仍有些複雜。一般機器與機器人之間和機器人與AI之間的界線其實並不清楚,比方說,洗衣機算機器人嗎?通常我們不會說它是機器人,但原因只是洗衣機沒有人的外型、不會走動嗎?同樣地,透過程式編排,使我們平常認為是機器人的產物可以做些人類會做的事情,賦予它某程度的智能,但這樣就是「AI」嗎?

實際上,關於這個主題有大量的文獻探討何謂機器人、AI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但我不打算在本書說明定義爭議來增加讀者的負擔,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文獻。我在本書會經常以「機器人與AI」來簡化代表整個類型,一來讀者能夠輕易理解文中意思,不必求助AI辭典,二來不用為定義界線而苦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56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