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 《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
★ 《華爾街日報》年度十大好書 ★
★ 《紐約時報》年度注目之書 ★
▍「無疑是最好的一本邱吉爾傳記」──《華爾街日報》
▍利用數十種全新公開材料:英國國王的戰時日記,與各種未曾出版的日記、書信、回憶錄。
終於,我擁有對大局發布命令的權力。我感覺彷彿自己與命運同行,甚至過去所有的人生都只為這一刻,為這場試煉準備……
他作風強硬,厭惡規則,時常口出惡言,四處引發爭議。
他自視甚高,野心勃勃,渴望功成名就,自許成為帝國英雄。
他在最黑暗的時刻承擔重任,鼓舞民心士氣,帶領國家走出危機。
他是溫斯頓.邱吉爾,我們這時代最偉大、也最豐富多彩的政治領袖。
《邱吉爾:與命運同行》是當代最傑出的邱吉爾傳記,知名歷史學者安德魯‧羅伯茨透過全新公開史料,完整深入地描繪邱吉爾熱情、機智而自負的形象,也勾勒出他獨特、矛盾又複雜的性格。
在羅伯茨筆下,邱吉爾才華洋溢、情感豐沛,幽默卻又愛哭。他出身望族,卻有著自私冷淡的父母;從小接受一流的軍事教育,讓他獲得拯救帝國的雄心。長大後的邱吉爾,縱橫戰場與政界,不時展現迷人的特質,卻也時常惹人厭惡;他既無私又自私,個人弱點顯而易見,卻也因此擁有號召眾人的力量。
邱吉爾對自己、對國家都抱持一種與生俱來的驕傲與自信,好鬥、善辯、愛出名的個性,讓他樹立許多敵人,甚至與朋友反目。然而在沒有人相信他的時刻,他總能拋開自我懷疑,勇往直前。
他時刻感受歷史與自己血脈相連,清楚自己對國家民族所肩負的義務,為了信念,永不屈服、永不妥協。在戰爭來臨,國家面臨極大煎熬、文明危在旦夕,邱吉爾給予人民其他政治人物無法承諾的──希望。
「偉大的代價是責任。」
「除了鮮血、苦幹、眼淚、汗水,我無可奉獻。」
命運對邱吉爾的眷顧,是施以各式的試煉,他驕傲地扛起責任,在光榮的隊伍之中行進。這不僅是一位偉人的人生經歷,更是一部改變世界的歷史。
【邱吉爾經典名言選摘】
▏戰爭恐怖,但奴役更恐怖,而且也許你大可確定,英國人民寧願跳下去作戰,也不願活在奴役之中。
▏你們問,我們的目標?我用一個詞回答:勝利。不計代價的勝利,不畏恐怖的勝利,無論這條道路多麼漫長艱辛;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存活。
我確信我們的事業不會挫敗,不會令人失望。在這個時刻,我有資格要求全體協助,所以我說:「來吧,讓我們團結力量、共同前進。」
▏我們將持續到底,我們將在法國奮戰,我們將在海洋奮戰,我們將以不斷滋長的信心與力量在空中奮戰。我們將保衛我們的島嶼,不計一切代價。我們將在海灘奮戰,我們將在機場奮戰,我們將在原野與大街奮戰,我們將在山丘奮戰。我們永不投降。
▏無論命運如何捉弄,我們永遠在光榮的隊伍中前行。
▏當我回顧那些已經克服的危險,勇往直前的船隻駛過洶湧的巨浪,當我想起所有出錯的事,同時想起所有正確的事,我非常確定,我們沒有必要害怕暴風雨。任其咆哮,任其狂怒。我們將會度過。
▏我們不要說日子黑暗,讓我們說日子嚴苛。這些不是黑暗的日子,這些是偉大的日子──我們國家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日子──而我們全都必須感謝上帝,允許我們每個人,在我們的崗位上,讓這些日子成為我們民族歷史之中值得紀念的時刻。
聯合推薦
毛治國/前行政院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洪仕翰/衛城出版社副總編輯
胡忠信/政治評論員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蔡詩萍/臺北市文化局局長
盧省言/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內外好評推薦
迄今為止最好的邱吉爾傳記,羅伯茨以極高的權威性和他獨特的風格講述這個故事。他的文筆優雅,帶有令人愉快的尖酸刻薄,並且完全掌握了史料來源及龐大的研究文獻。
──《紐約時報》
無疑是最好的一本邱吉爾傳記……輝煌且壯麗的敘事、規模宏偉,同時對於這位將自己認定為英國救世主的人,充滿著柔情。
──《華爾街日報》
非常傑出……利用了許多從前未開發的材料,羅伯茨先生將這個主題呈現的比過去任何傳記更加的全面。
──《經濟學人》
透過取得前所未有的材料,包括日記、信件、未出版的回憶錄,甚至國王喬治六世詳細的日記筆記,成就了這位傳奇領袖的權威傳記。
──《紐約郵報》
邱吉爾可能是二十世紀中人生最豐富多彩的政治人物,此外,他既討人厭、又迷人、情感豐沛、自私又愛國,羅伯茨捕捉到他的複雜性,這是很少有歷史學家能夠辦到的。
──《波士頓先驅報》
有史以來最好的溫斯頓傳記……幾乎每一頁都充滿了個性、幽默和事件。
──《週日泰晤士報》
羅伯茨出色地塑造出有史以來最迷人的人物之一。他用邱吉爾的貴族作派、華麗的演說和機智事例,豐富了邱吉爾的傳奇故事。
──《文學評論》
即使已看過所有關於這位前首相的書籍和電影,仍可以期待新的啟發。例如:王室允許作者翻閱國王喬治六世的日記,關於國王與邱吉爾在戰時的會面紀錄。這是第一次。
──《華盛頓郵報》
羅伯茨這部新傳記專業且突出,以嚴謹的學術研究與發掘細節的天賦,重新闡釋了邱吉爾宏偉一生的輪廓。與大多數傳記作者流於表面的研究相比,他看得更深入仔細。
──《今日美國》
當騙局與謊言充斥在虛假的邱吉爾幻想中,閱讀這本出色而振奮人心的邱吉爾巨作是有益的,讓人憶起英國最著名的首相最真實的樣貌。
──《衛報》
極具可讀性的散文,博學與雄辯流暢且完美的結合……在引人入勝的篇章中,羅伯茨帶領讀者遍覽邱吉爾一生的冒險場景,從帝國軍人到專業政治家……羅伯茨是一位精明且經驗豐富的傳記作家。
──《基督科學箴言報》
這是一部選材嚴謹且評價敏銳的傑作,或許在這個競爭激烈且堅實的領域中,本書是迄今最優秀最全面的傳記。
──《國家評論》
羅伯茨在維持高學術標準下,寫出了一部扣人心弦的歷史敘事,……無疑是未來多年內,最權威的論述。
──《今日歷史》
對這位複雜的人物提供清晰、精闢的觀點,他無須擔心被遺忘,他仍持續鼓舞人心。在所有印刷品中,本書是最全方位的邱吉爾傳記,對於鑽研這位政治家及時代的研究者來說,都能有所裨益。
──《柯克斯書評》
邱吉爾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政治人物,我遍讀邱吉爾的傳記,也經常在廣播、電視節目引用他的經典名言。非常高興,又有一本最新的邱吉爾傳記出版。正如邱吉爾所說:寫作是一種救贖。閱讀邱吉爾傳記,也是在亂世中的一種自我救贖。做為歷史家、政論家,我樂於向大家推薦這本一流傳記。
──胡忠信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s
英國歷史學家、記者、歷史題材暢銷作家、上議院議員。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也被選為拿破崙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邱吉爾協會榮譽會員。著有《1990年以來英語民族史》、《戰爭風暴:第二次世界大戰新史》(2010年英國陸軍年度軍事圖書獎)、《拿破崙:一生》(2014年拿破崙基金會評審團大獎)等書籍。其著作已被譯為法語、德語、土耳其語、希伯來語、匈牙利語、日語等二十多種文字出版。
譯者簡介
胡訢諄
中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愛狗人士。譯作《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漫遊歐洲一千年》、《滾出中國》、《跟著大衛.哈維讀《資本論》》等二十餘種。譯作指教:hsinchun.hu@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前行政院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毛治國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邱吉爾晚年得志六十五歲當上首相,這時他的命運就正式與大英帝國連結在一起。
古人說「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邱吉爾的擔當、襟度與識見,質疑的人不會多;但他的涵養則極具爭議性他以脾氣壞出名,甚至還有憂鬱症傾向;但他卻每每都能從高壓的負面事件中,找到正向反應的支撐點,使他擺脫情緒的綁架,扮演好國家領導人的角色。這是邱吉爾之所以令人佩服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素質。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淸」;但現實世界許多複雜的決策,旁觀者看到的通常都只是浮現在表面,想當然耳的熱鬧;至於隱藏在混沌表象背後的事理脈絡與因緣成果的眞相,除非操盤者本人「誠實」地現身說法,否則往往難被揭露。面對這種「當局者淸、旁觀者迷」的可能困境,本書作者幸運的地方是:有關邱吉爾的各種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的資訊非常豐富,所以只要當事人具備充分的專業訓練以及鍥而不捨的努力,要「復盤」還原一幕幕歷史場景是有可能做到的;而有這樣的作者為自己寫出這種品質的傳記,如果邱吉爾地下有知,也應該為自己感到幸運。
曾國藩說「本事是逼出來的」,意思是:再有才能的人,如果不將他投入到無所逃避的艱困問題情境當中,那些經傳頌而成為經典或傳奇的精彩決策是做不出來的。邱吉爾在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被英皇告知要其出任首相;但就在同一天德軍閃擊比利時,發動侵法戰役;於是上任的頭一個半月,邱吉爾面對的就是一個兵荒馬亂、骨牌連倒、四面楚歌、手忙腳亂的空前危機狀態。在這段關鍵時刻,籠罩著邱吉爾的是幾個攸關國家存亡的大難題:如何聯合三大政黨組成戰時內閣,並凝聚行動共識?如何進行英倫的防禦部署,以抵抗希特勒箭在弦上的跨海攻擊?如何確認法國能否頂住希特勒攻勢而挺下去,以便決定該用什麼力度去回應法國對支援空中戰力的不斷需索?如何為被圍困在比利時海灘的四十萬英軍,想方設法予以撤離?如何讓美國羅斯福總統相信他所組的新內閣可以挺過危機,因而願意作他對抗希特勒的後盾?如何回應抱持失敗主義的主和派政敵,在國會(下議院)公開質疑英國獨立作戰能力,並不斷逼宮要求與希特勒和談的主張?如何面對英國國庫黃金儲備,乃至英國皇室等應該及早撤退居到加拿大的提議?兵臨城下之際,才接掌帥印、披掛上陣的邱吉爾,面對這些撲面而來的連串問題,不容他有任何猶豫的時間,他必須立即理淸它們的頭緒、籌謀對策、採取行動。
邱吉爾孤傲的個性,加上曾經遊走三黨的不良紀錄,使他在國會中人緣不佳,甚至受到鄙視,完全不屬於眾望所歸型的人物;而提倡姑息主義的英相張伯倫倒臺後,向英皇推薦邱吉爾繼任首相,也沒安什麼好心,未嘗沒有讓他先墊個檔,只當一個必要時可予犧牲的棄子;因為當時其他虎視眈眈的政敵,也沒有任何人看好他可以撐過橫亙在前的諸多難關;甚至許多派系領袖從開始就在盤算,一旦邱吉爾垮臺,由自己來接手組閣的可能性。
「時代考驗靑年、靑年創造時代」曾經是鼓舞臺灣一九七〇至一九八〇年代年輕人的勵志口號;這一口號其實在「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個問題上選了邊,站上「時勢造英雄」的隊。邱吉爾的故事也為「時勢造英雄」提供了最好的佐證:時勢給了邱吉爾試煉的機會,而邱吉爾也把握了這個機會,成功創造了他那個時代的歷史。不過,邱吉爾之所以能夠成為「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事的那個對的人」,我們還可用「英雄要有用武之地」與「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兩句俗話來理解,因為這兩句話連結起來的意思就是「要成為能夠創造時勢的英雄,就必須在時勢到來前就把自己先準備好」。羅伯茨所寫的這本邱吉爾傳記,以「準備」與「試煉」為名,分為上下兩部,恰好反映出與上述完全相同的觀點。
邱吉爾出身著名的老牌貴族世家,從小就自帶主角光環,自我感覺良好;又因為成長於大英帝國國力的顚峰時代,所以繼承帝國輝煌的光榮,就成為他自然萌生的一種使命感;甚至他從小就宣稱自己有朝一日會出來拯救英國。事實上,後來在首相任上,每當邱吉爾遭遇近乎絕望的困境時,使他重新站穩腳步、恢復鬥志的心理支撐,就是大英帝國的光榮歷史絕不可終結在自己手上的使命感。
邱吉爾在六十五歲高齡,終於因緣際會,在英國最危疑震撼的時刻,等來了他盼望了一輩子的首相寶座;而在沒有任何人看好,都認為他只會是一個短命內閣的情形下,他不止挺過了備極艱辛、孤軍奮鬥的英倫保衛戰,最後還聯合眾多同盟國迎來了歐洲戰場的全面勝利,完成了他拯救大英帝國命運的歷史使命。
邱吉爾領導戰時內閣的初期是一段極為驚心動魄與動心忍性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他顯現了愈挫愈勇的領導者人格特質,以及支撐這一人格特質所需具備的強韌心理素質。所謂人格特質是一個人面對環境,在思想、情感、行為上的特有反應方式;而心理素質則是面對挫折與痛苦時,紓解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的堅韌性。談到心理素質,南非的曼德拉是佼佼者,他用威廉.亨利〈勇者無敵〉(Invictus)的詩句:「我永不屈服的靈魂……無懼命運之門有多狹窄、不顧生命之路還有多少罪罰;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統領。」作為心理療癒劑,使他在無止無盡、看不到希望的牢獄生活中,維持了絕不放棄的生存意志。邱吉爾與曼德拉兩人生涯經歷的內涵不盡相同,但心理素質試煉的本質則相同。
一九四〇年五月十三日,邱吉爾接任首相的第三天,就到國會去發表第一次演說。當時他正開始籌組內閣,國會內人心浮動,有人在盼入閣,有人在等著看好戲;而他則必須以新首相的身分,針對「三天前希特勒剛發動勢如破竹的新戰事,英國憑什麼去抵抗」的問題,向焦慮的英國民眾發表他的看法。由於內閣系統還處於「剛開機狀態」,所以邱吉爾在那一刻也確實拿不出任何具體的因應對策,於是他就用「大英帝國曾是世界霸主的底氣」作為槓桿,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血、淚、汗」演說:他誠實告知民眾未來將會是一場非常漫長的苦難與鬥爭;他坦承「除了鮮血、苦幹、眼淚、汗水,我無可奉獻。」;他也堅定宣示「我們的政策就是戰鬥、我們的目標就是勝利!」他用這樣的宣告來與主和派劃淸界線,鼓舞群眾與他一起來捍衛大英帝國的獨立與自由,並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一個多月後的六月十八日,當法國向德國提出等同投降的議和時,這代表德軍已可能隨時發動進犯英倫的戰役,邱吉爾又適時發表了「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的演說,聲嘶力竭地向民眾心戰喊話:「我們將在法國奮戰……在海洋奮戰……在空中奮戰,我們將保衛我們的島嶼,不計一切代價!我們將在海灘上奮戰……在原野和大街上奮戰……在山丘奮戰;我們永不投降!」
領導者要化危機為轉機,竅門就在:為徬徨、茫然、失志的群眾,指引一個明確的方向,並帶領他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邱吉爾在這個關鍵時刻,就把「如果大英帝國再存續一千年,那麼目前將會是它歷史上最光輝一刻」的自我期許,轉化成為一個用來鼓舞英國民眾的共同奮鬥目標。這種為帝國光榮歷史的繼往開來而戰的訴求,呼喚的是為自己的價値信念而戰的決心。
邱吉爾年輕時所刻意自我培養的修辭功夫與口條訓練,這時就派上用場,使他成為一個遣詞用字、精準鏗鏘,引經據典、得心應手,雄辯滔滔、深具群眾魅力的演說家。値得注意的是他所使用具煽動性華麗辭藻,除了用來喚醒民眾集體潛意識中,大英帝國不屈不撓精神終將獲勝的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他要讓整個國家跟他一樣,還要更進一步下定奮戰到底、絕不投降的決心。他在上任初期就曾多次提出「這座島嶼即便淪陷,我們廣大的海外帝國臣民,在皇家艦隊護衛下,仍將繼續戰鬥」的說法,用來反擊逼迫自己攤牌的主和派,表達出他斬釘截鐵、絕不動搖的「永不屈服決心」!凡是處理過困難問題的人都知道信心與決心之間的區別:信心往往來自不穩定的浪漫情懷,在緊要關頭可能動搖;但決心必然以死生相許。
邱吉爾領導戰時內閣期間是他人生的高峰期,也讓他實現了拯救英國的自我預言。他在希特勒以泰山壓頂之勢席捲法國戰場的同時,即時站穩了新內閣的腳步,並也初步穩定了英國的軍心與民氣,這使他得以面對隨即展開的大不列顚保衛戰。攸關大英帝國命運的英法海峽制空權爭奪戰,始於一九四〇年七月;德英兩國空軍你來我往鏖戰兩個多月後,九月中旬展開大決戰,結果英軍勝出,使不可一世的德軍嘗到了開啟二戰戰端以來的首場敗績。而這個敗績也使希特勒決定先放掉英國這個目標,將兵鋒轉向東方的蘇聯。換句話說,大不列顚防衛戰的勝利,使跌到谷底的大英帝國命運開始逆轉,也使邱吉爾「用戰鬥求勝利」的目標出現希望;所以對於在這場空戰中獻出寶貴生命的英國靑年,邱吉爾感性地說出了以下的名言:「人類衝突的戰場上,從未有這麼多的功績屬於這麼少的一群人。」
英倫保衛戰的勝利,為盟軍未來的歐陸反攻保留了重要的前進基地。不過,邱吉爾「苦撐待變」的基本情勢,並未因此而立即改變;一直要等到美國羅斯福總統伸出明確的援手,乃至美國正式對德義等軸心國宣戰,以及希特勒東線的攻蘇戰事受挫顯露疲態後,他要「戰勝納粹德國、挽救大英帝國命運」的目標,才算有了踏實的著落。
若要用一句話評論邱吉爾,我會說他並非完人,但他是個當之無愧的英國偉人。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三日
序
午餐開始前,伊德在書房等待。後來他形容,那是一間「美輪美奐的房間,精裝的英、法叢書塡滿內嵌入牆的書櫃」。邱吉爾說,這是他「裝腔作勢的圖書館」。牆上裝飾兩幅畫,一幅是邱吉爾偉大的祖先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另一幅是邱吉爾的肖像,由約翰.拉沃里爵士(Sir John Lavery)於一戰期間所繪。
午餐反映英國戰後的配給制度:一份雞蛋料理、冷火雞肉與沙拉、聖誕布丁和咖啡。他們喝了一瓶波爾多(Bordeaux)市長不久前送來的紅酒。伊德是邱吉爾信任的記者,戰爭期間,兩人曾經多次共進午餐。邱吉爾告訴他,昨天晚上法國大使館的晚宴,自己醉得一塌糊塗,還呵呵大笑,說「比平常還醉」。
幾杯白蘭地和一根雪茄後(伊德還把雪茄的環標當作紀念品帶走),邱吉爾開始討論出版戰時演講的年至一九四五年間致多位內閣大臣與參謀長的備忘錄、訊息、便函,總計六十八卷,並允許伊德隨意翻閱。
邱吉爾於首相任期經手的業務,數量之龐大,伊德自然表示讚嘆,此時「他向我解釋,他之所以能夠主導這些工作,因為他整個人生接受的訓練,都是為了在戰爭期間擔任那個高位」。兩年前,邱吉爾在一九四三年八月魁北克會議(Quebec Conference),也對加拿大總理威廉.麥肯齊.金(William Mackenzie King)表達這樣的感想。當金對邱吉爾說,沒有其他人能在一九四〇年拯救大英帝國時,他回答「他受過非常特別的訓練,經歷之前的大戰,在政府內歷練豐富。」金附和道:「確實,這點幾乎就是天意或命中注定,那種舊時長老會的想法──他是上天為這項任務欽點的人。」曾任邱吉爾戰時次級部長的保守黨政治人物黑爾什姆勛爵(Lord Hailsham)重申這個想法,他說:「在當代歷史中,有那麼一次我看見上帝的手指,就是一九四〇年邱吉爾當上首相。」
三年後,邱吉爾在他的著作《風雲緊急》(The Gathering Storm)最後,即戰爭回憶錄的第一卷,用了更有詩意的話回應金和伊德。回憶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星期五那天晚上,希特勒對西方發動閃電戰不過幾個小時,邱吉爾成為首相,他寫下:「我感覺彷彿自己與命運同行,過去的人生只為這個時刻、這個試煉準備……不能責備我開戰或企圖準備開戰。我認為我非常懂得戰爭,而且確信我不會失敗。」
十六歲的時候,他告訴一位朋友,他會拯救英國免於他國入侵。至少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相信自己的命運。他畢生景仰拿破崙與祖先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邱吉爾(John Churchill),因此堅信他也是擁有天命之人。他身兼斯賓塞與邱吉爾兩大望族之名,貴族出身賦予他極大自信,批評傷不了他。對抗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極權的雙重威脅,他的立場儘管勇敢,但也孤單。他在乎一戰殞落的同志可能會擁護什麼觀點,勝過下議院活著坐在長椅上的同僚發表什麼言論。
朋友因戰爭和意外被殺(如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或因酒癮過世(如F.E.史密斯〔F. E. Smith〕);此外,還有許多本書將會提及的事情,回想起來經常惹得邱吉爾落淚。熱情與感情經常左右邱吉爾,而且即使身為首相,又在一個崇尙不苟言笑的時代,他從不介意當眾哭泣。這只是令他遠遠與眾不同的諸多性格之一。
本書探索了,在一九四〇年到來之前,邱吉爾過去的人生如何為了領導二戰準備。他成為首相之前的六十五年曾經學到什麼五花八門的教訓──那段錯誤與悲劇、奮發與激勵的歲月;當文明承受極大煎熬與試煉時,他又如何運用那些教訓。雖然一九四〇年五月,他確實與命運同行,然而那也是他窮盡一生,自覺塑造的命運。
目次
地圖
推薦序
致謝
序
PART 1 準備
1 出身名門 1874∕11 - 1895∕1
2 戰火下的野心 1895∕1 - 1898∕7
3 從恩圖曼,經普里托利亞到奧丹 1898∕8 - 1900∕10
4 跨過地板 1900∕10 - 1905∕12
5 自由派的帝國主義者 1906∕1 - 1908∕4
6 愛與自由主義 1908∕4 - 1910∕2
7 内政大臣 1910∕2 - 1911∕9
8 第一海軍大臣 1911∕10 - 1914∕8
9 「這壯麗美妙的戰爭」 1914∕8 - 1915∕3
10 加里波利 1915∕3 - 1915∕11
11 從普洛街邁向勝利 1915∕11 - 1918∕11
12 多黨政治 1918∕11 - 1922∕11
13 贖罪 1922∕11 - 1926∕5
14 衝撞 1926∕6 - 1931∕1
15 荒野歲月 1931∕1 - 1933∕10
16 警鈴大作 1933∕10 - 1936∕3
17 綏靖的極致 1936∕3 - 1938∕10
18 清白 1938∕10 - 1939∕9
19 「溫斯頓回來了!」 1939∕9 - 1940∕5
20 抓住首相大位 1940∕5
PART 2 試煉
21 法國淪陷 1940∕5 - 1940∕6
22 不列顛戰役 1940∕6 - 1940∕9
23 倫敦大轟炸 1940∕9 - 1941∕1
24 「繼續撐下去」 1941∕1 - 1941∕6
25 「會面」 1941∕6 - 1942∕1
26 災難 1942∕1 - 1942∕6
27 來自沙漠的捷報 1942∕6 - 1942∕11
28 「一個大陸的救贖」 1942∕11 - 1943∕9
29 堅硬的下腹 1943∕9 - 1944∕6
30 解放 1944∕6 - 1945∕1
31 勝仗與敗仗 1945∕1 - 1945∕7
32 反對黨 1945∕8 - 1951∕10
33 秋老虎 1951∕10 - 1955∕4
34 漫長的日落 1955∕4 - 1965∕1
結語 「與命運同行」
引用書目
書摘/試閱
無論誰說什麼,國王也一樣,都無法阻止邱吉爾在空襲期間,穿戴他的鐵製頭盔、警報裝、皇家空軍大衣,爬上臨時首相府的屋頂,而且依照沃爾特.湯普森回憶,「抽著雪茄,專注看著被襲擊的城市炸出火光」。回應湯普森與克萊門汀的反對,邱吉爾只說,「我的時候到了,就是到了。」他曾經引用一次大戰法國總理雷蒙.普恩加萊(Raymond Poincaré)的話:「我在這道不知是否會穿透的拱門之下尋求庇護。」湯普森在屋頂蓋了一個沙袋避難所,邱吉爾只在「聽到炸彈碎片噴到鉛製的屋頂」才會進去。某次,邱吉爾站在臨時首相府的門口,看著炮彈爆炸,盯著探照燈,此時湯普森撲向首相。「『住手!』他對我大吼。」湯普森回憶,「也許我撲向他可謂幸運;有些炮彈碎片飛進打開的門口,其中一位殿後的同仁被擊中……那是我記憶中唯一一次,溫斯頓.邱吉爾刻意在大轟炸中冒險。他堅持要親自看看發生什麼事。」直到防空高射炮眞的開始發射前,邱吉爾都不願離開十號,回到中央作戰指揮室的地堡。又某次,一顆一千磅的炸彈掉在他一分鐘前站的地方。「他常在天亮之前,襲擊還在進行時回去十號。」湯普森回憶。
邱吉爾要求上校皮姆在臨時首相府內設置地圖室,一面牆上有張碩大的大西洋地圖,後來對面牆上又有張俄羅斯前線地圖,接著又掛上遠東地圖。圖釘顏色分別是:英國用紅色、法國用褐色、荷蘭用黃色、德國用白色等。三軍不同顏色的電話被取了「美女合唱團」的綽號。邱吉爾在臨時首相府的私人房間有道樓梯通往地圖室。接下來幾年,邱吉爾護送許多重要人物過去那裡,包括國王、戴高樂、澳大利亞首相羅伯特.孟席斯(Robert Menzies)、挪威國王哈康(King Haakon)、俄羅斯元帥菲利普.戈利科夫(Filipp Golikov)、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lkie)、羅斯福總統的特使埃夫里爾.哈里曼。約翰.佩克回憶,「上去屋頂探險變成邱吉爾的接待特色。」
邱吉爾堅持政府部門整個大轟炸都留在白廳。「邱吉爾的想法是,」湯普森寫道,「他們和其餘的倫敦人至少要承受一樣的風險,這點非常重要。」萬一遭到入侵,政府將撤到七哩外的「牧場」(Paddock)。這是一個代號,指的是一座四十間房的地堡,位於倫敦西北郊區多利斯丘(Dollis Hill)的布魯克路(Brook Road)底下,政府屆時必須從那裡指揮抵抗。在那樣的情況下,邱吉爾說,大臣「必須習慣住在洞穴」,或如同他所稱的「穴居人」。雖然到了那個時候,皇室將會移到加拿大,但是邱吉爾打算在多利斯丘奮戰到底。英國偉大強國的歷史,如果有個萬一,將會在倫敦的布倫特市(Brent),結束在腥風血雨的「諸神的黃昏」。
───
邱吉爾在戰爭時期每日行程不定,但是大致而言,上午八點有人叫他起床,並送報紙來,他會讀上二十分鐘,接著吃頓豐盛的早餐,此時他會閱讀官方的新聞公報。早餐之後,他會坐在床上,靠著枕頭,穿著護肘,點燃雪茄開始工作,閱讀、口述、講電話,大約直到下午一點。有時軍隊統帥會到他的臥房見他。然後他會起床,去浴室泡個熱水澡,漱口並用食鹽水淸洗鼻孔。電動刮鬍刀直到一九三七年才量產,而他是領先的使用者。他也很滿意他所謂「優異的牙齒淸潔裝置,高速在他嘴裡噴水的電器,可以除掉雪茄的味道」。然後貼身男僕法蘭克.索耶(Frank Sawyers)會幫他更衣,再吃午餐,隨後在床上午睡一小時。戰爭期間他每日都會睡午覺,同時延長他的工作時間從上午九點到凌晨一點或兩點。「午餐和晚餐之間,必須要睡,」他說,「而且沒有折衷的方法。脫掉衣服上床。不要覺得在白天睡覺就會減少工作的量,那是腦袋不好的人才會有的愚蠢想法,你能做更多,一天做完兩天的工作──唔,至少一天半,我確定。」邱吉爾午睡一小時的習慣從一戰海軍部開始。「我發現午餐後睡一個小時,工時可以增加兩個小時。」旅行的時候,為了幫助午睡,去到哪裡,沃爾特.湯普森都會帶著黑色的絲質眼罩與一個特殊枕頭。午睡後,他通常再洗一次澡,否則,用湯普森的話,「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一九二一年他在埃及,火車上沒有熱水可以洗澡,他命令火車停下,用車頭的鍋爐把水加熱。)晚餐通常晚上八點開始,之後他會一路工作到深夜。邱吉爾戰爭期間也睡得很好,「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我也沒有睡眠問題。」他回憶,「當天的工作做完後,我總是可以倒在床上立刻睡著……我睡得很熟,醒來精神百倍,只想立刻對付隔天早上公文箱送來的任何東西。」
那年九月在契克斯別墅,邱吉爾首次穿上他自己發明的連身褲,一開始是由不同布料製作,包括傑明街騰博阿瑟(Turnbull & Asser)的絲絨,他稱為「警報裝」,雖然其他人都說那是他的「包臀衣」。警報裝的胸前和兩側都有口袋,袖口寬鬆反折,多種顏色,諸如酒紅色、藍色、深綠色。「首相穿著空軍的藍色拉鍊大衣,皮帶繫緊肚子周圍,像個愛斯基摩人。」科爾維回憶。就像他的電動刮鬍刀和三呎長的鑰匙圈,這是個省力的機制。有時他會穿拉鍊鞋而非鞋帶鞋,也是一樣的道理。理論上,更衣花的時間比戰爭花的時間少,雖然他在穿衣、脫衣、刮鬍、甚至洗澡的時候,也會對祕書講話或口述。「通常首相脫衣服,拿著長柄梳子耙抓肩胛之間,然後穿上睡衣的時候,機要祕書就站在他的房裡。」幾年後佩克回憶,「睡衣是一件背心,長度大約就像最短的連身迷你裙。」這些十分開放的居家安排,其他方面也很明顯。契克斯別墅和唐寧街十號的反恐維安和刺殺預防竟然相當隨便。約翰.馬汀回憶,外交部曾經比賽誰能用最隨便的證件進入唐寧街。火車季票和高爾夫球會員證是第二名,「最終冠軍是一個端著一片蛋糕,踏著自信的步伐走進大門的男人。」一位少校被派去測試契克斯別墅的維安,他成功上樓,依照女僕指示找到首相臥房,然後回到前門,卻沒有人察覺異樣。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