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的自我成長:化解內在衝突,重建內心穩定(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23203460
出版社: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
作者:(英)雅尼娜‧菲舍爾
譯者:劉竹
出版日:2023/10/07
裝訂/頁數:平裝/396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受到創傷經歷影響的人,其內心會因痛苦的體驗變得碎片化,他們心中有著彼此矛盾的想法。他們有時渴望愛與認同,有時更願獨居一隅,有時則又謹小慎微;面對曾經的傷害,他們有時行為過激,有時選擇漠視,有時又反復自責。因此,即使已經過去多年,創傷者的內心依然總是有強烈的衝突感:一邊是對當下情況的正確判斷,另一邊卻是與創傷相關的感知和衝動。然而這些無法描述的衝突與矛盾,都源於創傷者內心碎片化的“部分”——其實,你的每一個部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拼命幫助你適應生存與保護自己;其實,那些你一度失去的安全、信任與依戀,都能從你自己的心中重新找回。
雅尼娜·菲舍爾從神經生物學角度出發,在本書中闡釋了她關於創傷、依戀及解離的理論和治療模型:創傷者每一個碎片化的“自我”,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想治癒創傷,就需要將創傷者的自我疏離、憎恨轉變為自我同情、接納。她將自己的理論與感覺運動療法、內在家庭系統等諸多治療方法相結合,為創傷治療工作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技巧,也為所有創傷相關障礙患者及未接受過診治但也遭遇過痛苦經歷的廣大讀者提供了理性、深刻的指點和溫暖的幫助。
在創傷治療領域30余年的臨床實踐工作中,雅尼娜·菲舍爾同無數創傷來訪者一起,在治癒的道路上逐步走向溫暖與光明。她幫助他們建立愛和接納各個“自我”的能力,讓他們真正走出創傷的過去,重獲幸福的當下。
作者簡介
[英]雅尼娜·菲舍爾(Janina Fisher):感覺運動心理治療研究所的助理教育主任、眼動脫敏再處理療法國際協會(EMDRIA)顧問,曾任巴塞爾·範德考克創立的創傷診所與研究中心講師、新英格蘭創傷與分離治療協會主席、哈佛醫學院講師。創傷知情穩定治療(TIST)療法的創始人,著有《創傷後遺症的轉化》(Transforming The Living Legacy of Trauma)等。
名人/編輯推薦
- 本書作者雅尼娜·菲舍爾是創傷知情穩定治療(TIST)療法的創始人,感覺運動心理治療研究所的助理教育主任,眼動脫敏再處理療法國際協會(EMDRIA)顧問,曾任哈佛醫學院講師,並與朱迪斯·赫爾曼、巴塞爾·範德考克、帕特·奧格登、迪克·施瓦茨等眾多心理創傷領域先驅共事,在心理創傷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背景。
- 本書既有通俗易懂的理論講解,也有創新具體的技術指導,同時有大量語言細膩的溫暖案例,自2017年出版以來受到了眾多創傷治療協會、治療師和研究人員的好評,由軀體心理學先驅、感覺運動心理療法創始人帕特·奧格登與情緒聚焦療法創始人蘇·約翰遜等諸多學者推薦,亞馬遜1000余條評論,評分8,創傷外科學類圖書暢銷Top 1,心理療法熱銷38名。
- 本書從神經生物學角度出發,創新性地整合了感覺運動心理治療、內在家庭系統療法、正念療法和臨床催眠等多種前沿心理療法,使用結構性解離模型幫助創傷者重新理解創傷,從而得到治癒。同時本書也為創傷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技巧,使治療師能夠掌握多種治療方式,從而在臨床治療中針對具體的個例進行定制化治療,增強創傷治療效果。
序
導言
成書經歷
創傷來訪者具有根深蒂固的自我疏離(self-alienation)和強烈的自我憎恨(self-hatred),治療師如果對此缺乏理解途徑,往往會在努力幫助來訪者時感到挫敗、困惑和無力。為什麼他們好像在和自己開戰?或者和治療師開戰?雖然來訪者來診是希望能從創傷相關的症狀、事件帶來的重負中尋求解脫,但從自我疏離轉變到自我同情這一任務可能讓人反感、不堪重負。來訪者和治療師都找不到語言去描述來訪者身心內外上演的掙扎。當今心理健康領域不認為人格(personality)和身份(identity)可能是碎片化(fragmented)或區隔化(compartmentalized)的,治療師也未受過足夠的訓練以理解那些分裂,更別說去理解這些目標與本能相悖的“自我”(self)為爭奪控制權而發動的“生死之戰”了。
我寫這本書旨在分享一種對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來訪者進行概念化(conceptualize)的方法,這類來訪者向我們求助時通常攜帶著“絕症”診斷,例如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雙相II型障礙(bipolar II disorder),甚至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在創傷治療領域,30年以來,我和我的同道們是以“艱難的方式”逐步理解創傷的:來訪者向我們講述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侵入性的、壓倒性的症狀,以及那種活在只能等待被毀滅、被拋棄的身體裡的感覺。由於缺乏為創傷來訪者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法,我們都是“即興發揮”的,自創出新的技術和干預,看看什麼“管用”,然後保留那些“管用”的東西—要麼因為干預有效果,要麼因為來訪者喜歡那種體驗。
在20世紀90年代,我作為教員和督導在巴塞爾·範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的創傷中心工作,神經科學研究使我們理解創傷的方式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還有巴塞爾的信念“身體從未忘記”(the body keeps the score;Van der Kolk,2014),這些都深深影響了我。隨後,我們逐漸不再把創傷相關障礙僅僅視為事件導致的障礙,而是視為涉及身體、大腦和神經系統的障礙。神經生物學的視角也帶來了另一種範式(paradigm)的轉變:如果大腦和身體天生具有適應性,那麼創傷反應的遺留問題反映的一定也是某種追求適應的嘗試,而不是病理學的證明。
從神經生物學視角看來,在臨床上被視為卡頓(stuckness)、阻抗(resistance)、無法治癒的診斷,或者性格障礙的行為的種種表現,都只是反映了人的心靈和身體適應危險世界的過程。在這個世界裡,唯一的“保護來源”恰恰就是那位帶來威脅的照顧者。每個症狀都是身體提出的一種新解決方案,來為成長中的兒童或受威脅的成人創造某種安全的表象。現在我相信,來訪者求助時提出的創傷相關問題,實際上都是一塊塊“紅色英勇勛章”,比起個體意識層面記得的經歷,這些問題更具表現力地講述著當年發生的故事。
在我作為創傷治療專家為人所知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來訪者找我會診,問我:“為什麼我沒有康復?我的治療師和我關係很好,但我的症狀卻沒有緩解。我選錯了治療方法嗎?或者是我有什麼問題嗎?”一次又一次,我聽了太多來訪者和治療師屢戰屢敗的故事,卻找不出“錯誤”或者被誤導的治療選擇。更常見的是,我從督導的角度看到治療師和來訪者都忽視了的情況:來訪者是碎片化的。來訪者為了適應所需付出的代價是自我和身份的分裂,並且這種分裂嚴重到使來訪者的內心世界變成了戰場。我還注意到,當我向來訪者講解“解離性的分裂是對創傷事件的正常適應”時,來訪者會感到釋然。我首先向他們描述了結構性解離模型(structural dissociation model;Van der Hart,Nijenhuis & Steele,2006),然後使用部分、動物性防御生存反應等結構性解離模型的基礎術語來解譯他們的掙扎。通常在我講述的時候,我會觀察到來訪者臉上露出成功辨識的神色,仿佛我並非在講新概念,而是終於給了他們一套語言去描述他們早已辨識卻無從描述的體驗而已。結構性解離模型對他們來說似乎具有安慰性,而不是污名化他們或把他們說得“更瘋狂”。該模型的核心要旨,即分裂只是讓他們更好地在不安全的世界中適應並生存下來,能幫助來訪者體驗到碎片化是在證明他們的生存,而不是進一步證明他們的缺陷,即使對那些非常驕傲、自戀的來訪者來說也是如此。
當我用這種方式與許多來訪者工作時,我能越來越明顯地觀察到,當他們“采納”或開始愛自己那些受傷、迷失、孤獨的部分時,某種意義深遠的事情便發生了。他們的自我貶低(self-disparagement)、自我憎恨和切斷聯繫(disconnection),都開始自發地為自我同情讓道。由於對自己“好一點”“照顧一下”或“抱有同情”的觀念會引發厭惡和回避,我會幫助來訪者“看到”他的兒童部分,並給予善良與關懷。隨著他們與這些年幼的自我部分建立內部依戀關係,我便能觀察到他們逐漸得到治癒。
“治癒”的標準當然是主觀的:對於一些來訪者來說,治癒意味著功能恢復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重新掌控他們的生活。但正如我在那些與年幼自我建立有愛的依戀紐帶的來訪者身上看到的,治癒可能發生在更加深刻的層次。他們與孩童時的自己“建立紐帶”,羞恥感和自我憎恨便消融無蹤,這讓我確信,每個人左腦的“成人”一側可以與右腦的“兒童”一側聯繫起來,體驗那個天真年幼的自己,然後自發地激起溫暖和保護欲。與失落的兒童一側建立紐帶將改變來訪者的內部狀態,創造溫暖、有愛、讓人最終感到安全的環境。最可貴的是,這項工作不僅真的能帶來改變,還簡便易行,來訪者只需習得與內心各部分建立內部依戀關係的基本技巧即可。
本書可供各流派的治療師和更廣範圍的來訪者使用。在寫作過程中,我希望能解決那些長期受創傷的患者面臨的挑戰,就像那些來找我尋求會診的來訪者一樣。這些來訪者不論年老還是年輕,均在艱苦奮戰以求從創傷遺留問題中恢復,也困惑於為何病症並未好轉,哪怕他們已經擁有良好的治療、有效的安置、支持性的關係,乃至充實的當下生活。我還想描述一種有效的、充滿尊重的與一些創傷來訪者進行治療工作的方式,這類來訪者喪失了希望和社會功能,或者必須依賴醫院、家庭和所愛之人的照顧,因為他們正在與自毀(self-destructive)衝動驅使的自殺、自殘、成癮或進食障礙纏斗著。盡管幾十年來的研究已經證明,早期的虐待和之後的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診斷有關,但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來訪者卻很少被當成創傷患者治療,其“邊緣型”的症狀也未被視為他們早年生活於不安全環境的必然、可悲的結果。感謝開明的馬薩諸塞
州和康涅狄格州精神衛生部為我提供了在高風險患者身上試驗本書治療模型的寶貴機會。經過試驗我發現,使用這個圍繞創傷相關的分裂與區隔化組織起來的治療模型後,這些患者開始穩定下來,能在保護機構的圍墻外生活,也能理解那些對身體的攻擊是自我的某個部分在嘗試回避來自其他部分的痛苦的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獲得短期解脫。本書也是為一些創傷來訪者而作的,他們“邁過了坎”,從事著受尊敬的工作,組建了溫馨的家庭,生活富裕、充實,但仍難以享受自己奮斗得來的優質生活。本書也旨在為一些人提供希望,他們的日常基本穩定,但內部感知到的生活質量仍與充滿創傷的過往一樣黑暗而痛苦,盡管他們外部的生活中不乏安全感、支持和有意義的事業。
本書描述的治療範式並不局限於任一特定診斷。該範式應被用於所有創傷幸存者,不管來訪者被診斷有創傷後應激障礙,還是與創傷相關的一般性診斷,諸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雙相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解離性障礙,又或者從未接受過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診治。我的讀者,如果你曾被其他人辜負、攻擊、威脅、拋棄、恐嚇或虐待,且仍承擔著這些經歷帶給你的不管是情感上還是身體上的重負,或者你的工作就是幫助這樣的人—我相信這本書會響應你的需求。
目次
導言
第一章 創傷與結構性解離
第二章 創傷性記憶與解離部分
第三章 多重意識:咨訪關係的調諧
第四章 正常生活的自我與部分的協作
第五章 自我理解與共情
第六章 創傷性依戀及其治療
第七章 自我毀滅行為及其治療
第八章 解離性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第九章 依戀紐帶與內在調諧
第十章 內部依戀:加深聯繫與信任
第十一章 “掙來的安全依戀”
致謝
附錄A 五步“剝離”法
附錄B 為部分而做的冥想圈
附錄C 內部對話技術
附錄D 內部依戀修復的治療範式
附錄E 解離體驗日志
附錄F 友善四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