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為什麼經濟再發達的城市,似乎對城市內澇也束手無策?甚至越發達洪水越嚴重?
為什麼同一塊地方在不同時段會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還愈演愈烈?
環顧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歷史,我們能否找到一些與水共存的成功模式?
《慢水》跟蹤不同水體的“生活習慣”,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間,如何與周圍的生物互動,也探索水在不同時期造訪各地給人們留下的記憶和教訓。
綜合地質學、水文學、環境工程、景觀設計、生態保護等各領域學者和工作者的觀點,引介全球各地正在興起的“慢水”運動,埃麗卡·吉斯在本書中發出預警,我們當前的城市化建設普遍采取讓水加速離開地表的思路,選擇排擠和侵占而非給水留出空間,這會引發深重的災難:我們會缺少地表水、破壞濕地生態、增加碳排放,洪水會淹沒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據的地方。我們付出巨量的經濟、生態代價和人員傷亡,獲得了控制水的假象,但事實上,水會贏到最後。
而當我們關注水自身的需求,讓渡空間,遵循水的本性,讓水恢復到自然慢速階段,我們能夠獲得保障用水、減少洪澇、改善環境和氣候等方方面面的裨益。
作者簡介
[美]埃麗卡·吉斯 (Erica Gies)——著
埃麗卡·吉斯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獨立記者,她為《科學美國人》《紐約時報》《自然》《大西洋月刊》《美國國家地理》《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連線》等雜志撰寫了大量有關水、氣候變化及生物的文章。
左安浦——譯
自由譯者、書評人,致力於普及常識和新知,熱愛關於書的一切。
名人/編輯推薦
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水都不是它的自然狀態
我們修築的河道和水壩等混凝土基礎設施,改變的不止是水的流向和流速,還有它和周圍環境的生態關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連接
選擇排擠和侵占而非給水留出空間,水最終會淹沒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據的地方
讓水恢復到慢速階段,對於保障用水、減少洪澇、改善環境和氣候,都具有重大意義
目次
中文版推薦序 慢水潤萬物_ i
引 言 _ ix
第一章 陷入混亂 _ 1
第二章 地質時期的水:古河流如何幫助緩解幹旱 _ 27
第三章 從巨壩到微生物:水和小生命的關係 _ 63
第四章 河貍:最早的水利工程師 _ 109
第五章 在現代印度恢復歷史上的水知識 _ 149
第六章 播種水:在古代秘魯,水如何塑造文化 _ 179
第七章 讓洪泛區成為洪泛區:工業時代的解藥 _ 215
第八章 為了未來的人類:在肯尼亞保護水塔 _ 253
第九章 沉積物的旅程:當淡水遇上鹽 _ 289
第十章 我們的共同未來:與水共生 _ 325
致 謝 _ 362
注 釋 _ 366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