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面部年輕化微創手術與治療併發症預防與管理(簡體書)
滿額折

面部年輕化微創手術與治療併發症預防與管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價
:NT$ 1188 元
優惠價
87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由3位主編組織數十位醫學博士與專家一通編寫,將面部年輕化微創手術與治療相關的所有醫療行為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做了非常龐大與詳盡的總結,從刷酸、IPL強脈衝光、激光、射頻緊膚,到肉毒素注射、填充劑、線性提升,從皮膚淺層的年輕化改善,到脂肪塑形、診間外科手術;從面部抗衰到植發到形體雕塑,這本書將年輕化微創治療涉及到的所有內容分條縷析地織成一張大網,從風險的來源、規避、處理等符合臨床思維邏輯的方向為我們一一詳述,為我們按圖索驥、規避風險提供了非常非常詳盡的指導。

作者簡介

主編:
(美)保羅·J. 卡爾尼奧 Paul J. Carniol, MD, FACS
Clinical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Rutgers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
Plastic Surgeon
Carniol Plastic Surgery
Summit, New Jersey, USA
(美)馬修·M. 阿夫拉姆 Mathew M. Avram, MD, JD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Harvard
Medical School
Wellman Center for Photomedicine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美)杰裡米·A. 布勞爾 Jeremy A. Brauer, MD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Ronald O. Perelm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USA
主譯:
陶斯靜,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中法聯培)碩士,皮膚科主治醫師,皮膚美容主診醫師,現就職於杭州智美顏和醫療美容門診部,從事醫療美容工作9年,《熱瑪吉抗衰操作指南》主編,發表國家核心期刊文章數篇。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抗衰老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皮膚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微針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微創與皮膚美容專業委員會委員,MEC院長俱樂部成員,CIAM中國整合醫學美容學會(中國香港)眶周整合年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療整形美容學會脂肪分會專業委員,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美容分會委員。高德美、艾爾建、艾維嵐、伊妍仕認證注射醫師,熱瑪吉認證操作醫師,科醫人、賽諾龍、賽諾秀、飛頓、FOTONA等激光設備認證操作醫師及臨床培訓導師,Endymed中國區顧問醫師。
從業9年來致力於研究皮膚健康與皮膚美學的關係,致力於皮膚抗衰及美容專業知識的分享與科普,擅長綜合光、聲、電、美塑療法、注射填充等,基於皮膚生理結構與老化改變,為求美者提供全層次、全膚質、全進程的整合年輕化解決方案。

柳盈,畢業於大連醫科大學,皮膚美容主治醫師,皮膚美容主診醫師,杭州薇琳醫療美容醫院無創中心院長。從事本專業近 20年,《熱瑪吉抗衰操作指南》第一主編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簽約譯者曾參與《微整形注射並發症》《現代皮膚病與性病學》《肉毒毒素注射與臨床美學實踐》《微整形注射指導手冊》書籍的編寫及翻譯工作。作為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美線技術分會理事;中國解剖學會美容解剖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美容海峽兩岸分會委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醫療美容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在臨床實踐中獲得了很多的認可和口碑,連任新氧綠寶石榜單上榜專家;“MEC”院長俱樂部成員;艾爾建喬雅登全系列注射導師;艾爾建區域醫生講者;艾維嵐臨床注射導師、“百瓶大師”俱樂部成員;伊妍仕“超級專家”團成員、臨床注射導師;強生魚骨線“力量大使”大賽評委等。在多年臨床工作中結合國內外先進臨床研究和自身技術經驗,專注面部結構美學和無創注射技術、線雕技術相結合創建面部結構性抗衰雞尾酒療法,實現面部結構性、立體性,多層次、多平面全層美學抗衰。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將年輕化微創治療涉及到的所有內容分條縷析地織成一張大網,從風險的來源、規避、處理等符合臨床思維邏輯的方向為我們一一詳述,為我們按圖索驥、規避風險提供了非常非常詳盡的指導

目次

視頻觀看方法

前言

編者名單

推薦序

譯者序

主審簡介 ⅩⅢ

主譯簡介 ⅩⅣ

副主譯簡介 ⅩⅥ

第一部分 並發症預防要點

1 常規路徑:咨詢與患者評估 003

Eric T. Carniol

1.1 引言 003

1.2 評估期望值 005

1.3 體象障礙評估 005

1.4 準確的病史采集 005

1.5 術前談話 006

1.6 總結 007

參考文獻 007

2 微創面部美容手術的麻醉方式 008

Seden Akdagli, Dennis P. Dimaculangan, George Ferzli, and Sydney C. Butts

2.1 門診手術的背景 008

2.2 術前準備 009

2.3 局部麻醉 009

2.3.1 外用局部麻醉 010

2.3.2 皮下或組織浸潤 011

2.3.3 區域神經阻滯麻醉 011

2.3.4 腫脹麻醉 013

2.3.5 冷卻麻醉 013

2.3.6 口服鎮靜 013

2.3.7 麻醉監護 013

2.4 麻醉在激光治療中可能產生的額外風險 014

2.5 麻醉復蘇與離院 014

2.6 總結 015

參考文獻 015

3 解剖基礎 017

Kaete A. Archer 017

3.1 引言 017

3.2 皮膚的解剖 017

3.2.1 表皮 017

3.2.2 真皮 018

3.3 額部的解剖 018

3.3.1 額中部及眉間區 018

3.3.2 顳部 022

3.4 眶周解剖 024

3.4.1 上瞼與下瞼 024

3.4.2 眉毛 028

3.5 中面部的解剖 029

3.5.1 瞼/頰交界區 029

3.5.2 面頰 031

3.6 鼻部的解剖 034

3.6.1 鼻部皮膚軟組織的局部解剖 034

3.6.2 鼻部的深部骨及軟骨結構 035

3.7 面神經的分支 038

3.7.1 額支(顳支) 038

3.7.2 顴支 038

3.7.3 頰支 038

3.7.4 下頜支 038

3.7.5 頸支 038

參考文獻 038

4 激光或燒灼術產生的羽流 040

Daniel A. Yanes and Mathew M. Avram

4.1 引言 040

4.2 羽流的無機物成分 040

4.3 羽流的有機物成分 042

4.4 針對激光羽流的保護性策略 042

參考文獻 043

第二部分 注射材料:並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5 填充劑 047

Helen M. Moses, Louis M. DeJoseph, and Nikunj Rana

5.1 引言 047

5.2 一般原則 047

5.2.1 患者相關因素 047

5.2.2 產品相關因素 048

5.2.3 技術相關因素 049

5.2.4 治療前預防 049

5.3 不良反應和並發症 049

5.4 早期不良反應及並發症的處理 049

5.4.1 淤青 049

5.4.2 水腫 050

5.4.3 層次位置不當和矯枉過正 050

5.4.4 早期管理並發症的工具:使用鈍針 051

5.5 炎症反應 051

5.5.1 透明質酸過敏反應和超敏反應 051

5.5.2 急性感染 051

5.6 血管並發症 052

5.6.1 解剖因素和發生血管並發症的機制 053

5.6.2 注射技巧 053

5.6.3 早期發現 053

5.6.4 血管栓塞的治療和預防 054

5.7 特殊並發症 056

5.8 延遲性並發症的治療和預防 056

5.8.1 非炎症性結節 057

5.8.2 遲發性炎症反應:遲發性感染和肉芽腫 057

參考文獻 057

6 脂肪移植 059

Stephen E. Metzinger and Rebecca C. Metzinger

6.1 簡介 059

6.2 脂肪移植的風險和並發症 059

6.3 血管栓塞 060

6.4 非典型感染 062

6.5 脂肪壞死 062

6.6 面部脂肪填充後脂肪壞死區域的治療 065

6.7 總結 065

參考文獻 065

7 動態皺紋的肉毒毒素治療 066

Timothy M. Greco, Lisa Coppa-Breslauer, and Jason E. Cohn

7.1 引言 066

7.2 上面部 066

7.3 中面部 079

7.4 下面部 083

7.5 頸部 090

鳴謝 092

參考文獻 092

8 脫氧膽酸 093

Aubriana M. McEvoy, Basia Michalski, and Rachel L. Kyllo

8.1 產品描述 093

8.1.1 簡介 093

8.1.2 作用機制 093

8.2 優化療效和避免並發症 093

8.2.1 臨床試驗 093

8.2.2 選擇理想患者 094

8.2.3 頦下脂肪評估 094

8.2.4 注射技術 094

8.2.5 常見並發症 097

8.2.6 並發症:神經損傷 097

8.2.7 並發症:皮膚潰瘍壞死 097

8.2.8 並發症:吞咽困難 098

8.2.9 並發症:毛發脫落 098

8.3 早期發現並發症 098

8.4 並發症治療 099

8.5 總結 099

參考文獻 100

第三部分 激光等高能設備:並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9 激光煥膚 103

  1. Victor Ross

9.1 引言 103

9.2 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光器和其他能量設備的安全性的要點 103

9.3 使用穿透力較弱的激光器和能量設備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的要點 105

9.4 點陣激光系統 105

9.4.1 非剝脫性點陣激光系統 105

9.4.2 微針和射頻微針 106

9.5 非點陣的剝脫性治療 108

9.6 最大限度地提高眼周區域安全的要點 109

9.7 口周/面頰區域安全最大化的要點 112

9.8 確保不同類型皮膚安全最大化的要點 112

9.8.1 少數民族皮膚或深色皮膚 112

9.8.2 曬黑/曬傷的皮膚 114

9.8.3 X線暴露後的皮膚 114

參考文獻 115

10 化學煥膚 117

Sidney J. Starkman and Devinder S. Mangat

10.1 引言 117

10.2 患者選擇 117

10.3 術前指南 117

10.4 並發症的預防 118

10.5 感染的預防 119

10.6 並發症的處理 119

10.7 瘢痕形成 119

10.7.1 感染 120

10.7.2 紅斑和色素沉著 120

10.7.3 色素減退 120

10.7.4 心律失常 121

10.8 總結 121

參考文獻 121

11 治療血管與色素性病變的激光及光源 122

Elizabeth F. Rostan

11.1 治療血管和色素性病變的激光及光源 122

11.1.1 血管病變的激光治療 122

11.1.2 設備的選擇——波長和脈衝持續時間(脈寬) 122

11.1.3 提高血管病變治療的效果 123

11.2 色素性病變的激光治療 126

11.2.1 納秒和皮秒激光器(1064nm,755nm,532nm) 126

11.2.2 長脈衝激光器(532nm,595nm,755nm,800~890nm,1064nm) 127

11.2.3 其他非激光光源 127

11.2.4 非色素特異性激光器 129

11.2.5 激光器的組合使用 129

11.3 激光治療血管和色素性病變的並發症管理 131

11.4 總結 132

參考文獻 132

12 射頻治療和射頻微針治療 133

Steven F. Weiner

12.1 引言 133

12.2 射頻科學 133

12.3 膠原蛋白再生 133

12.4 射頻傳輸的方式 134

12.5 安全措施 134

12.6 患者/求美者的選擇 135

12.7 不良反應 135

12.7.1 持續性的腫脹、紅斑及不適感 135

12.7.2 炎症後色素沉著(PIH) 136

12.7.3 二度灼傷 136

12.7.4 脂肪容量流失 136

12.7.5 紋理異常 137

12.7.6 痤瘡復發/感染 137

12.7.7 感覺障礙/神經麻痹 137

12.7.8 血清腫/囊腫 137

12.8 總結 137

參考文獻 137

13 富血小板血漿(PRP)與微針美塑的並發症 139

Amit Arunkumar, Anthony P. Sclafani, and Paul J. Carniol

13.1 富血小板血漿簡介 139

13.2 富血小板血漿並發症的避免、識別和處理 140

13.3 微針美塑簡介 142

13.4 微針美塑並發症的避免、識別和處理 142

參考文獻 144

第四部分 減脂治療:並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14 吸脂術 149

Brandon Worley and Murad Alam

14.1 引言 149

14.2 術前評估 149

14.2.1 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 150

14.2.2 麻醉方案 151

14.2.3 選擇正確的工具,以優化美學效果 152

14.3 手術程序 154

14.3.1 吸脂針 154

14.3.2 外科操作的基本原則 155

14.3.3 顴脂肪墊和面頰輪廓 157

14.3.4 鼻唇溝和耳屏溝的處理 157

14.3.5 頦下脂肪治療 158

14.3.6 頦下吸脂術 158

14.3.7 面部及眶周自體脂肪填充 160

14.3.8 身體其他部位的吸脂術 161

14.4 術後注意事項 161

14.5 風險控制 162

14.6 並發症的處理 162

14.6.1 疼痛和水腫 162

14.6.2 血管並發症 163

14.6.3 次優美學結果 164

14.6.4 穿孔損傷 165

14.6.5 血管內容量再分配 165

14.6.6 神經損傷 165

14.6.7 感染 165

14.6.8 血清腫 166

14.6.9 延遲性愈合 166

14.6.10 利多卡因的毒副作用 167

14.7 結論 168

參考文獻 168

深入閱讀 169

15 冷凍溶脂 170

Aria Vazirnia and Mathew M. Avram

15.1 引言 170

15.2 冷凍溶脂的作用機制 170

15.3 冷凍溶脂的安全概況 170

15.4 冷凍溶脂的反常脂肪增生 171

15.5 冷凍溶脂的遲發性疼痛 172

15.6 冷凍溶脂的其他並發症 172

15.7 ATX—101簡介 172

15.8 ATX—101的安全性概況 173

15.9 ATX—101致下頜緣神經損傷 173

15.10 ATX—101的血管並發症 173

15.11 結論 173

參考文獻 174

第五部分 微創手術:並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16 線性提升 177

Kian Karimi

16.1 簡介 177

16.2 並發症 179

16.3 PDO鋸齒線 180

16.4 PDO鋸齒線並發症的預防 183

16.4.1 選擇合適的患者 183

16.4.2 適當的知情告知 184

16.4.3 合理的治療方案 184

16.4.4 妥善的術後管理 186

16.5 並發症的處理 187

16.5.1 淤青 187

16.5.2 輕度到中度不平整/褶皺 187

16.5.3 嚴重不平整/褶皺 187

16.5.4 感染 188

16.6 結論 189

參考文獻 189

17 表淺肌肉腱膜系統(SMAS)提升術 191

Phillip R. Langsdon and Ronald J. Schroeder II

17.1 簡介 191

17.2 適應證和患者選擇 191

17.3 手術技巧 192

17.3.1 具體步驟 192

17.3.2 優化結果 198

17.4 並發症 199

17.4.1 並發症及風險最小化 199

17.4.2 並發症的早期鑒別 200

17.4.3 並發症的處理 200

參考文獻 201

18 植發 202

Alfonso Barrera and Christian Arroyo

18.1 引言 202

18.2 目前的植發技術 203

18.3 頭髮移植的不良反饋 208

18.3.1 發際線太低和/或太直 208

18.3.2 花簇狀(大塞子)外觀 208

18.3.3 供體區域的瘢痕性脫髮 210

18.3.4 頭髮移植後頭髮生長不良 213

18.4 結論 213

參考文獻 213

19 眼瞼成形術 215

Fred G. Fedok and Sunny S. Park

19.1 引言 215

19.2 患者評估 215

19.3 常見術後問題的預防與處理 215

19.3.1 上瞼成形術並發症 215

19.3.2 下瞼成形術並發症 221

19.3.3 罕見/嚴重的眼瞼成形術並發症 222

19.4 結論 223

參考文獻 223

索引 22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