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95折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木藝安全輔具設計與應用之創新•復刻•再生

定  價:NT$ 1500 元
優惠價:951425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71元
庫存:9
可得紅利積點:4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專業推薦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陳殿禮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鐘世凱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教授 林伯賢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教授 呂琪昌



《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木藝製作輔具的優化思考,期望能提升初學或操作木工加工機器者,在生產製作時的安全。


早期木藝技術發展所用工具多為手工使用,較無量產規模;經濟提升之後,加上量化的設計思維,改變了加工模式,機器生產技術則增加了產量,而工作安全的問題也陸續浮現。數位時代來臨讓木工業生產再升級,數位加工設備改善了部分操作的意外發生,但有些手工技能就慢慢不被學習,如何降低受傷事件發生,而讓傳統木藝技能得以延續,是目前一大課題。

本書由創新、復刻、再生等三個主題面向設計。「創新」為作者在創作或教學時為進行安全操作,於創新定義下開發的新型式安全輔具,依設計圖尺寸製作,除實用外兼具美感線條形式。「復刻」則是作者將木工實務上曾見過、使用過的輔具,加以重現與優化。「再生」是以現有輔具再改進,增加耐用度與準確性。運用巧思改善木藝工作安全與產品品質,並於學界、業界推廣,落實及建立安全操作概念。

作者簡介

學歷
私立復興商工職業學校 美工科 平面設計組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美工科 工藝設計組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學系 學士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 碩士
行政院勞委會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

經歷
2003 全國壓克力創意競賽決審評審委員
200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暑期【藝術生活科─應用藝術】學分班「生活木藝」課程教師
2009 臺北市高級中學「生活科技科」基礎家具木工教師
2012 以親子互動〈磁迷宮〉參加新竹市玻璃工藝節
2012 「共暢練習十八人聯展」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2013 「D˙F˙W˙S工藝創作展」於新竹鐵道藝術村
2013 主題「脫脂」,以〈傳動˙轉動〉作品聯展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2013 主題「不科學」,以〈盒拚臺灣─和平臺灣〉作品聯展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2014 「集何˙動」木藝創作個展於新竹鐵道藝術村
2014 「木布轉金˙漆彩玻陶─工藝教授聯展」於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雅堂館A、B館
2015 臺藝大工藝設計學系「新浪校友展」
2015 擔任臺東美展工藝˙設計類評審委員
2015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2015 臺灣燈會文創商品展(售)
20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第40次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審查委員
2016 新北市立豐珠國民中小學105學年度第一學期「南洋杉主題課程」研習講師
2017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承辦「寒假文創產業研習班講座」主講人
2017 臺北市青年留學貸款─專技證照類別外聘審查委員
2017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六十週年「臺藝設計 啟蒙六十」特展綜合媒材策展人
2017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視覺設計系創系六十週年慶「砥礪六十」綜合媒材策展人
2018 指導學生參加「106年度木育玩具創意競賽」教師
2018 「教育部107年度大專校院創業種子師資培育初階課程」研習
2018 「2018色彩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師資研習交流」研習
2018 桃園市大溪生態博物館「工藝交流館工藝交流創作展委託專業服務案」採購評選委員
2018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7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文創工作室計畫」《嘉 Wood製造》指導教授
2018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2018工藝創作與文創設計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座「堅持手工木製宮燈」與談者
2018 台灣金融研訓院「木工實務大意」試題審查
201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多元學習課程,木藝結構專題實作協同教師
2019 加入「木藝人才培育與產學聯盟推動計畫」共同推動學校主責老師
2019 《2020 FaFaCASA鋁製家具設計競賽》種子教師研習,芳德鑄鋁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2019 〈凝結的浪〉2019臺東工藝材質復育工坊評審委員,臺東縣政府主辦
2019 台灣歐德傢俱股份公司簽訂系統板材創意競賽專案(產學合作)主持人
201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參加「108年度全國大專校院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推廣學校成果發表會」優勝獎(支援製作推廣宣傳車)
2020 國立歷史博物館「置放鼎興營區竹器新增財產評鑑會議」評鑑委員
2020 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結業(證號:安良新北救證字第03235027號),急救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班
202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系、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簽訂校際合作計畫(太平木工藝實驗課程)指導老師
2020 「木藝之旅─李英嘉安全輔具設計展」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
2021 《2021雕刻の五.七.五─亞洲國際藝術大學交流展in台灣》聯展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021 「木藝之旅─李英嘉安全輔具設計展」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學研究大樓一樓國際展覽廳
2022 「兩岸工藝創作邀請展」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竹師藝術空間1館、2館
2023 「科北藝.柯比意三校木藝創作聯展」發起人,聯展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館M201展覽廳

多年來筆者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能為喜歡木材、喜歡木製品、喜歡木藝創作的大家,貢獻一分力,現在成真了,一本有關追求木藝操作安全的書即將出版。

一件好器物的完成取決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除人為須注意的安全操作外,安全輔具設計更是重要,木創育安全.輔具不可棄,本書依創新.復刻.再生三個面向發想,共有六十二件。

在此感謝出版前由多位木藝相關教授的寶貴意見指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出版中心及本系教師們的鼓勵及鼎力協助,倉禾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官網的文字、照片、影片於本書所使用之授權,還有本系木藝相關課程學生使用輔具後的分享,讓筆者適時修正。

出版前的一校、二校、三校讓用字精準,引用圖片出處的核對與授權、封面設計的討論,希望達到盡善盡美。今願本書出版能為木藝界盡最大貢獻,期望作為初學者的參考書、教學者的教科書、業界的工具書,更願木藝同好者能共同為本書不吝提供卓見,讓內容更加充實。


李英嘉

目次

推薦序/陳殿禮
推薦序/鐘世凱
推薦序/林伯賢
推薦序/呂琪昌

自序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架構與流程
第三節 內容與方法
第四節 範圍與限制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木工職業類別
第二節 木工職災案例
第三節 可優化曾用與現用的樣式
第四節 形式與材質探究

第三章︱理念與形式技法
第一節 研究理念
第二節 內容形式
第三節 方法技巧

第四章︱輔具分類與應用
第一節 創新輔具
第二節 復刻輔具
第三節 再生輔具
第四節 套裝輔具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 研究價值與貢獻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專利證書

書摘/試閱

第三章 理念與形式技法

透過文獻的木工職業類別、木工職業災害案例、可優化曾用與現用的樣式、形式與材質探究等,探討分析後再參酌最初的動機念頭與想達到的目的,於本章節詳加敘述設計的研究理念、內容形式與方法技巧如下。

第一節 研究理念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拿起榔頭、鋸子、虎鉗、十字起子,無人指導下敲釘起我的第一個木箱,當下傻乎乎的,根本不了解木工有所謂的危險,就是喜歡自己做木材的東西。求學階段選擇就讀美感訓練的科系,透過理性技能學習與感性發想創作,進入職場便學以致用,選擇家具與室內裝修產業為職業,並有幸受到母校聘任,教授木工相關課程至今。

職場上幾乎天天與木工師傅和機器為伍,也時常觀察師傅操作機器時的對與錯,看著其徒手推送材料從鋸片與靠板間通過,內心都起雞皮疙瘩,但心裡想著:「他們是熟悉操作的師傅,不會有事的。」然而還是曾經親眼目睹過慘狀,有時候會探討傷害的問題點,也會想如何破解他們的操作方式,又如何操作才是安全無害的。

學校的四年課程中,大一的木工課程是基礎學習,又具危險性,因此以手工技術與機器操作為必教課綱,安全與衛生宣導是必要的,除建立正確的觀念外更預防學生上課實習受傷,但還是總有不小心的狀況發生,最後就是須檢討以後要如何避免。使用手工具造成的傷害通常比較小,而機器是快速運轉,相對地受傷會比較嚴重,每每聽聞有學生受傷,不管是哪個學校,總有心疼與不忍的感受,認為建立預防的觀念與養成預知危險的習慣才是首要。課程以家具主題作業方式教學,從毛料以圓鋸機鋸切備料→手壓鉋刨平一面基準面→平鉋機刨至所需厚度→圓鋸機裁切必要尺寸規格→圓鋸機鋸切榫頭或車床車製榫材→角鑿機鑿製卯孔或鑽床鑽製卯孔→帶鋸機剖切或線鋸機線鋸曲形線條。以上步驟有時要以單斜或複斜角度設定或規格製作,需臨時製作治具和扣具協助教學,又要顧及安全,因此起心動念要設計研究符合相關機器使用的安全輔具,讓學生們可以學習到木工該有的製作流程,以及更重要的是安全操作觀念建立。

文獻資料探討分析了木工職業災害案例,筆者認為可以從學習者自身修正操作方法、從教學面的教育著手、從工作環境的設備改進,更可以從法規面訂定,再透過探討常用的機器中最容易發生傷害的有哪些、人身受傷點哪裡最多;先從人為因素再到機器方面找問題點,人為因素由教育出發,再探討機器製造商開發機器時若能多一些安全操作考量,賦予更多的安全設定功能,對於操作者的安全更有保障。筆者從創新、復刻、再生等三個面向著手,以及可套裝具擴充性的安全操作輔具起始,並帶入課程實際驗證使用,於檢驗成效後進行修改,期望達到學習木工藝者人人安心使用,人人快樂使用,人人喜歡使用。

第二節 內容形式
木工職災案例探究後,在常用的機器中以裁切使用率最高的圓鋸機發生傷害最多,而刨平木材的手壓鉋機及平鉋機、剖切的帶鋸機、車削與旋轉的車床和鑽床、研磨的圓盤砂磨機與震盪砂帶機,也都有極多的例子。以上各機器都有專屬的操作模式,形式上會依操作功能進行設計研究,再依各機器形式進行創新設計安全輔具,有職場曾經用過或現在正使用中加以復刻的,現用輔具精進改良或材質轉換賦予再生,另外思考各輔具間套用擴充的可能,詳細說明如下。

一、 創新輔具:筆者於木藝創作時碰到需要特殊裁切的狀況,如切、刨、鑽、磨、銑、車⋯⋯只能臨時想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製作輔具的雛型使用。教學時學生們大都是初學者,有些已經在木工相關職場學習技能,工安宣導教學後,實作課程中每一件主題作業都會設定具挑戰的技法,所以為了降低操作危險而設計的安全輔具,可依設計圖尺寸具體化,除實用外還具有美感形式線條。
二、 復刻輔具:曾任職過家具設計生產工廠,各式相關機器應有盡有,老闆認真開發市場,工廠內的師傅必須見招拆招地解決生產問題,碰到操作的機器無法依設計圖面執行製作時,就是要想出辦法解決。筆者以自己使用過、曾見過、搜尋過或與同好分享的,重現使用於木工機器的輔具,加以優化後而更方便操作。
三、 再生輔具:現用輔具中出現的年代很多不可考,而且每位製作者都有一套其認知的美感與巧思,當時的想法可能是方便使用就好,就沒繼續發展或改良,實在可惜。或許製作的材料稍微改變後,可以更耐用、更準確,筆者試著以目前使用的各輔具,找出可改良或更具安全便利的操作方式加以再生。
四、 套裝輔具:探討曾用與現用的樣式輔具中若加以形式與材質轉換,經過部分修正後而具有套裝、擴充、附加的可能,發揮一加一等於二甚至大於二,如此除創新以外,還可提升使用率、減少輔具總量、增加輔具的多樣使用性。

第三節 方法技巧
依前述木藝創作木品製作的成果是愉快喜悅的,以機器原有的操作功能之鋸切、刨削、孔鑿、車製、研磨、鑽孔⋯⋯由設計圖依工序、依器序完成。本木藝安全輔具設計研究的起初,常常是為了上課安全操作需求做暫時設定,爾後重畫草圖修正到適當,再以Auto CAD 電腦繪圖繪製圖形,尺寸確定後,分圖層模擬適用度,再拆出各零件圖進行製
作,最後實際操作,不良處再改良。

首先便是必須選擇穩定性佳、容易取得的夾板或木心板為主要材料(須經過除蟲處理,因為過程中有碰到蛀蟲事件),再搭配實木及方便購買的五金螺絲品項,使用木工機器加工製作安全輔具是最正確的方式。以下試舉筆者於2019 年以「傳承」為主題的個展(見附錄),二十六件作品之其中四件,說明製作時偶然設定的輔具、治具或扣具的使用及技法,詮釋安全輔具的重要性。

一、背系列-2
當想法發生後,先設計草圖再延伸到Auto cad 電腦繪圖,繪製定案尺寸,製作椅面形板,以二分之一的半形後複製成全形待用,裁切各構件的毛料,平鉋機與安全輔具設定的手壓鉋交互刨平,此時以圓鋸機鋸切所需尺寸材料,使用安全推把時應選擇所需的厚度。若不當使用將是發生傷害的前兆,操作輔助推台更需注意刀具的高度設定,當刀具太高會有鋸片鋸出護蓋的危險,椅面板材備料因材積數較大而擔心反彈,在水平與垂直接觸點各安裝防回彈羽毛板,套上椅面形板以修邊機倒裝銑洗仿形複製,椅腳構件由木工車床依圖面尺寸的直徑車製,完成構件後再以鑽床,鑽取所需卯孔,再試組合並檢查細節修正,這時候有個念頭―想幫椅面妝點色彩,因此以修邊機裝上T形銑刀,沿邊緣銑出3mm溝槽,鑲入有顏色的各種實木,整體有色彩趣味,比較不呆板。

木創作品的產出經過感性思考,以手藝或機器理性製作,呈現作者的空間想法,可說是感性與理性加上技術的大結合,更是作者掌握媒材的質感展現。

(節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1425
庫存: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