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79折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79316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助人者能否協助好傾訴方釋懷暢談,
取決於身為傾聽方的「傾聽力」。——高橋和巳

人們傾訴,是想要獲得認同。但助人者要如何傾聽,才是真正認同,並能幫助對方?

當個案訴說完後,
助人者:確實挺令人難過的,但別太在乎周圍的看法!→→╳
助人者:是啊。(心想自己也有過類似經驗)→→○

看起來像是鼓勵的回應,其實是否認。而後者「我也有過類似經驗」的念頭雖未說出口,卻會在無意中傳達給對方,讓人感到認同。

心理諮商是一場個案訴說困擾、助人者傾聽並回應的過程。但在個案訴說來訪原由時,若諮商師總想著要提供建議,可能反而會幫倒忙。為什麼呢?

日本資深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培養諮商師多年,他認為,要能深入個案內心,必須先「傾聽」,根基打好後,才能讓個案暢所欲言,甚至說出連自己都未能覺察的問題。高橋醫師也點出,心理諮商就是一段自我組織的過程,若未能先「靜靜傾聽」,只是一股腦想幫忙,而在不知不覺中打斷、引導對方,反而會影響個案發現更深層的問題。

書裡精確提出傾聽的三大原則:① 絕不插話、② 絕不提問、③ 絕不給建議,也將傾聽技術細分為四大步驟:① 靜靜傾聽、② 認同並傾聽、③ 傾聽情感、④ 傾聽內心的糾葛,同時輔以案例說明。在傾聽過程中,諮商師可開始思考個案可能的問題類型、並隨著療程感受個案的情緒變化,更深入個案的內心,而療癒也逐漸發生。

高橋醫師並認為,學會傾聽他人,也是傾聽自己的過程。當人們不急著批判自己並轉為認同自己時,許多難題也能迎刃而解。

本書可說是「練功」之書,提點諮商師如何理解個案內心深處渴望被聽到、被理解的需求,而這就要透過磨練「傾聽」這項技術。

本書特色

★ 不僅是要「對話」,本書更突顯「傾聽」於心理治療的重要性。
培養諮商師多年的日本資深精神科醫師 高橋和巳,於本書強調「傾聽」於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其中的內容宛如祕笈,揭露心理治療助人者都知道「傾聽」很重要,但卻不知道「如何聽」的技巧。

★ 最詳細拆解的「傾聽」技巧!
「傾聽」的技術絕非想像中容易,全書以詳細分解步驟的方式,精密拆解「如何」聆聽求助者,才能真正同理、幫助對方。

★ 打破慣性的回應思維,從「不回應」的「傾聽」思考做起。
人們經常本能性地想要「回應」對方,因此「傾聽」才變得更為珍貴與不容易。本書破除了根深柢固、理所當然的想法,其中的「傾聽」技巧亦能應用在一般人際交流中。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高橋和巳(Takahashi Kazumi)

為精神科醫生,醫學博士,1953年生。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畢業之後,加入了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神經精神科。在大學期間,從事大腦生理學和腦功能的研究。離開都立松澤病院精神科醫長職務後,於都內創辦了自己的診所。他還從事心理輔導師的培訓課程和個案指導工作。高橋博士的專長為心理學、腦科學,他於母子關係上的研究,引起心理治療臨床領域的同行與社會大眾的關注。著有《好想消失:父母會傷人,但你值得被愛》(2018,世潮)、《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2018,究竟)等書。

譯者簡介

徐天樂

1981年出生。法政大學(日本)福祉社會學碩士。日本公認心理師,精神保健福祉士(Psychiatric Social Worker, PSW),社會福祉士(Social Worker, SW)。碩士畢業後,在東京都內從事以美國會所模式(Club House Model)為主體的精神障礙人士社會康復項目的運營、生活及就業指導10年以上。2021年成立東京首家為華人服務的雙語心理援助工作室「Mental Support Office Tanxin」,並協助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博士主講的心理治療培訓課程(High-Expertise Counseling Method, HCM)。近年還開始了心理學相關的書籍翻譯工作。

著有《外國人教你獲得日本永住的八大心得》(「外国人の私が教える!日本で永住者になるための8つの心がまえ」,Amazon Kindle Edition,2021);譯有《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執業心理援助工作室網站:「メンタルサポート 談心」(Mental Support Office)tanxin-counseling.com/(為中日雙語網站,歡迎參觀)

名人/編輯推薦

專業推薦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耕新|耕心療癒診所院長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莊凱迪|雙和醫院精神科醫師
許豪沖|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精神科前主任、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
黃天豪|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暨副所長、企業講師
(按姓氏筆劃排列)

來自心理圈與讀者的推薦

高橋醫師深刻闡釋傾聽之技術,揭示傾訴中的自我組織與語言表達的新契機。儘管真正的傾聽絕非易事,但在高橋的步驟解析中,其複雜性似乎演變成一種簡潔的精湛技藝。作者將傾聽視為一門有理論可循的「科學」,但更貼切的形容或為「傾聽是一門匠藝」。這種微妙差異,就留待讀者自行感悟其中的奧妙了。——黃天豪(臨床心理師)

在本書細膩拆解諮商歷程元素之後,我們才發現第一步原來這麼關鍵:光是「靜靜傾聽」這門功夫,就值得修煉許久。……而看似將讀者定義為醫療人員或廣義的助人者的本書書名(《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在針對傾聽的討論上,其實同樣適合應用在親子溝通、伴侶對話,乃至於落實在主管—員工對話的情境裡。——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安心並傾聽:本書讓我理解到心理諮商深化過程的種種狀況,讓我可以安心下來傾聽個案的話,是本重要寶貴的指南。——讀者F

人類身上特有的思考迴路。本書舉出了實際案例加以說明,讓讀者感同身受。這或許也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思考迴路。——讀者N

醍醐灌頂!本書讓我明白了傾聽的深奧學問。我想,大多的傾聽者都會衡量對方的想法是否正確,提出建議好將對方往更好的方向上引導,但是這麼做並不會順心如意,本書讓我理解並接受了這一點。——讀者K

 

推薦序

無為的力量——細膩拆解傾聽,反思助人歷程
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暨副所長、企業講師)

近期與其他心理師同行聊到,日本連續劇和其他國家的連續劇相比,有一個特質頗為鮮明,就是對內心的刻畫十分細膩。在閱讀日本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所寫的《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一書時,這種細膩的感覺再次出現。

這本書談「傾聽」在心理治療、心理諮商中的重要性。相關背景的讀者對「傾聽」二字絕對不會陌生——在所有諮商理論、諮商技術的教科書,乃至於寫給大眾看的相關讀物中,傾聽都是不會缺席的主題。那這本書與其他類似書籍相比,亮點何在呢?

我在讀完整本書之後,印象最深刻的亮點是:作者對「靜靜傾聽」這門功夫的強調與在意。在其他討論諮商技術的書中,傾聽多半會被視為一種助人歷程中的「基底」,是助人關係中再基本不過的存在。正因為傾聽太基本了,我們往往將它視為成就後續行動——無論是同理、回應、分析還是詮釋——的基礎。

但作者在培訓助人者時,不把傾聽作為基底,而將它視為主角。他認為在靜靜傾聽時,有四件助人者「不該做」的事:(一)不該插話,來表示支持、認同。不該回應對方,來表示自己同意對方觀點。(二)不該複述、重複、總結。(三)不該明確化個案沒意識到的部分,不該指出重點。(四)就算有没聽清楚的地方,也不該提問。

乍看之下,這讓人有些困惑。在對話中表示支持、用總結來摘要個案提出的資訊、點出個案沒意識到的部分,並即時針對個案提出的資訊進行提問或澄清,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諮商技巧,為什麼在傾聽時不該這樣做呢?什麼都不做,就只是聽,這樣真的可以嗎?

是的,在作者心中理想的助人歷程中,這樣沉默不語,就只是專注傾聽的過程,會佔去會談大量時間。唯有在傾聽的「基礎建設」打穩之後,上述提到的其他技巧現身時,才會更具效力。

雖然這種傾聽心法乍看有些激進,不過在作者細膩的解釋之下,確實給了我們另一種反思助人歷程的方向。特別是在諮商前期,助人者所給予的任何回應本身,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了會談。個案很容易隨著助人者的回應、重複語句、提問,而跟著被引導——走向助人者心中覺得應該去的地方;而不是個案在會談過程,自己摸索出來的,那些值得深入探究的領域。所以,在諮商前期,助人者在默默傾聽時所提供的大量留白,實則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讓個案有機會完整嘗試走過「自我組織」的過程。

作者除了提醒我們,每次你想提問時,留意你的提問是否帶著個案走去你「希望」他去的地方?同時,每次你想「發言」時,是不是因為你內心有某個聲音其實「不太認同個案現在說的話」,所以,你才想做些事情來澄清、來引導、來確認你此刻所聽見的資訊?這些確實是助人歷程中值得深思的詰問。

唯有在自主的情況下,個案才能慢慢把內心想談論的議題攤開來,像是一張完整的地圖,終於放在兩造眼前。助人者的角色或許是溫柔地加速這個過程,但不該是「主導」地圖要朝哪攤開、地圖的哪些位置應該要早點攤開等。諮商初期,我們就只是見證者、陪伴者與參與這段過程的人。當初期的基礎工作做好了,後續的介入才具有意義。

過去培訓助人者時,我們多半會強調專注傾聽、同理、不要急著給建議這些基本概念。在本書細膩拆解諮商歷程元素之後,我們才發現第一步原來這麼關鍵:光是「靜靜傾聽」這們功夫,就值得我們修煉許久。

雖然本書書名《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看似將讀者定義為醫療人員或廣義的助人者,但上述針對傾聽的討論,其實同樣適合應用在親子溝通、伴侶對話,乃至於落實在主管—員工對話的情境上。更甚者,書中也提醒,在我們每個人與自己進行「自我對話」的時刻,也可以這樣應用。我們也可藉此思考自己能否練習成為默默傾聽自己的傾聽者,不急著打斷自己、不急著提問或逼自己採取什麼行動,而就是好好聽、耐心的聽懂自己的想法。願讀者有機會透過這樣的心法,成為一位看似無為,卻更具效能的傾聽者。

台灣繁體中文版序

關於傾聽的技術——致台灣讀者

就本書中文版的發行,首先我想對讓中文版得以順利付梓的諸多人士,包括了我的朋友,同時也是本書譯者的徐天樂小姐、心靈工坊出版社的本書責任編輯饒美君小姐,以及本書在日本的發行單位——筑摩書房中負責本書的各位人員們,致上誠摯的感謝之意。

在本書中,我針對了「聽人說話」這門深奧學問舉出了數個近在身邊的案例,並對其加以分析探討。無需贅言,「聽人說話」不但是心理諮商中最無重要的一項技術,也是心理諮商師一開始所最早學習的技術。以專業術語來說,我們稱之為「傾聽」。可是這種傾聽不只可被用於心理諮商之中,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可以發揮極大的效用。

為什麼我們想要受到傾聽呢?這是因為我們希望自己的心聲被人理解、情緒獲得認同。只要獲得了理解和認同,人與人的心就會連繫在一起。人一旦與他人心意相連,不安就會消失,心就會如釋重負。也就是說,我們會藉由受到傾聽來肯定自己與他人心意相連,想要因此感到安心。

所謂「傾聽」,換句話說,就是去聽對方所吐露的言語深處中「想與他人心意相連而感到安心」的這份訴求。小孩子在一天結束時讓母親聽聽自己那天的各種體驗,就會覺得放心,接著便能安然沉睡、順利成長,小孩子就會充分發揮他們與生俱來的天分。而且,懷抱煩惱的個案在獲得諮商師的認同後,會得到與他人心意相連所帶來的安心感。這麼一來,他所懷抱的不安與恐懼便會減少,接著就能得到解決煩惱的勇氣。

傾聽可以使人成長、舒緩人的孤獨與恐懼,煩惱從而獲得解決。

若是藉由本書中文版的發行,可以將「『傾聽』與『受到傾聽』能夠再肯定自己與他人間的連繫,具有讓人產生安心與勇氣的力量」這一點傳達予更多讀者,我便感到萬分榮幸。

2024年二月 高橋和巳 寫於東京

譯者序

理解對方內心深處渴望被聽到、被理解的需求——傾聽治療的真義
徐天樂

臺灣讀者,大家好!我是本書的中文版譯者,徐天樂。非常高興您對本書的內容感興趣,並願意親手翻開。我想告訴您,您非常幸運,因為《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這本書,和您以往閱讀過的心理學、傾聽學書籍有很大的不同。本書一出版,便在日本心理治療的從業人員之間引起了很大的話題,很多人認為這種傾聽技術的視角是前所未有、讓人震驚。我作為一名在日本的現役心理治療師,特別想向大家推薦的理由,也就是本書的最大魅力是——高橋博士強調的傾聽治療,並非只侷限於「聽」,更要瞭解「為什麼人都有想傾訴的內心需求」,才能理解「傾聽治療與心理康復的關係」。全書的理論不模糊、也不過與抽象,可操作性高,是我個人最為推崇的理由。

身為一名心理師,我觀察到從事心理相關行業的同仁大多都是正義感強、熱愛幫助別人。比如在患者感到痛苦,請求援助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想盡很多方法安撫,提供各種建議。這些操作看似合情合理,其實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甚至會阻撓與患者的互信關係,反而看不清患者問題的本質、最終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案。一般的心理面談是五十分鐘。這五十分鐘是患者自由表現的舞臺。治療者過度發言會影響患者的思路,導致本來想說的不能說,讓患者不但得不到釋放,還容易被治療者的問題和建議所誘導,被帶到完全不是本意的狀態裡。這樣非但達不到治療的目的,有時甚至會導致問題惡化,也無法建立治療者與患者的信賴關係。並且,對治療者來說,也無法獲取患者的正確的資訊、觀察到患者的真正狀態。我認為治療者要能為患者提供暢所欲言的舞臺,並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仔細的觀察,留下真實的記錄才是心理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高橋博士常強調,五十分鐘的面談,前面四十分鐘屬於患者,最後十分鐘才屬於治療者。前面的40分鐘是患者暢所欲言的舞臺,治療者不能打斷、不能提問、不能總結、不能提建議。優秀的心理治療師,不是「會說」,而是「會聽」。會聽的心理師才是真正一流。我覺得這句話聽似簡單,但確立了有效的傾聽技術是心理治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目前,真正理解傾聽的重要性的心理師很罕見。現行多種多樣的「心理治療法」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容易使人忽視問題本質,把焦點集中在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內心希望被聽到的需求。另外,幾乎沒有人把「會聽」與「不會聽」的治療者的區別透過案例進行對比,由此體現傾聽的重要性(但本書卻點出來了),這就是我推薦這本書的最大理由。

希望各位讀者喜歡本書並受益良多。感謝!

目次

推薦序|無為的力量——細膩拆解傾聽,反思助人歷程 / 蘇益賢
台灣繁體中文版序|關於傾聽的技術——致台灣讀者 / 高橋和巳
譯者序|理解對方內心深處渴望被聽到、被理解的需求——傾聽治療的真義 / 徐天樂

前言

第一章 為什麼被人傾聽能讓心情舒暢?──因為人之所以傾訴心聲,是為了得到支持
1.「傾聽的技巧」是指什麼?
得到了認同,才會感到如釋重負/能夠做到不回話、靜靜傾聽才夠專業
2. 傾訴方之所以感到如釋重負,是因為傾聽方代表了全世界的認同
唯一的認同者
3. 認同並傾聽的難題所在
讓「傾訴方」如釋重負的三大要件/有否認才有認同

第二章 靜靜傾聽──堅持聽到最後,才會讓個案安心
1. 靜靜傾聽的技術──不插話、不提問、不給建議
總而言之,靜靜傾聽/乍看簡單、難度卻極高的「靜靜傾聽」/幾乎所有人都會插話/忍不住提問/忍不住提出建議
2. 在插話與靜靜傾聽的狀況下,敘述內容上的差異
以焦慮症發作的四十歲女性案例來作比較/被靜靜傾聽後,會發現過去未知的自己

第三章 認同並傾聽──只有理解煩惱的本質,才能發自內心認同並傾聽
1. 傾聽的技術分四步驟進行
傾聽的技術──四大步驟/中途插話,是因為不能發自內心認同
2. 你能做到認同並傾聽嗎?
否定個案的生存之道/認同的態度會傳達給對方/如果無意中插了話,該怎麼辦?/對策① 放棄傾聽/說盡怨言後,就會如釋重負
3. 不能認同對方時的對策是將煩惱分類
對策② 將煩惱的本質分類/說盡怨言的KB有什麼變化?
4. 人生的煩惱可分為四大類
預測煩惱的解決方式/人生四大煩惱/1. 對人感到恐懼(對所有人與社會感到不安和緊張)的煩惱/2. 譴責自我(自責與憂鬱)的煩惱/3. 不擅與人來往(人際關係困難)的煩惱/4. 對死亡的恐懼
5. 只要懂得把煩惱分成四類,就能預測「事件」的發生
煩惱必然是這四類之一/成為解決問題的「事件」必然發生
6.「認同並傾聽」與「鼓勵並傾聽」的區別
將煩惱分為四類之一/不能鼓勵並傾聽/不得不認同深刻的煩惱

第四章 傾聽情感──傾聽內心深處的情感流動後,心靈就能相通
1. 傾聽的技術——步驟三、傾聽情感的流動
讓人暢所欲言,能使情感深化/不插話指傾聽,佔了心理諮商工作的七0%/「順暢」的情感流動會表現出更深層的內心動向/因中學生兒子的問題所困擾的母親,及其內心變化/情感流動中的「順暢」是指什麼?/能夠傾聽情感,傾聽才會讓人感到安定
2. 傾訴方與傾聽方的情感同調
營造兩人之間情感共通的場域/「移情」與「反移情」是同時發生的/能傾聽自己的情感,就能理解「移情」/察覺到自己的情感
3. 情感階段依序由「不安──憂鬱──憤怒──恐懼──悲傷──喜悅」構成
最終以「喜悅」畫下句點的六種情感流動/「理性與語言」和「情感與語言」的關係/為兒子問題煩惱的母親,其情感是「不安與堅持」/從「壓抑的情感」到「憤怒的情感」/「悲傷與放棄的情感」/「喜悅的情感」報告/讓生活安定的語言

第五章 傾聽糾葛──所有煩惱都源於「內心的糾葛」
1. 說盡內心糾葛後,「搗蛋鬼」就會登場
意想不到的「事件」會改變現狀/搗蛋鬼的作用是將內心的解決方法化為現實
2. 徹底傾聽因女兒不願上學而煩惱的母親NF陳述
長女小R不願上學/給媽媽關於心的「解釋」與建議/找為自我主張,女兒開始吃學校午餐/想傾訴自己的「1, 不安與堅持」/靜靜傾聽,不影響情感流動/從「不安與堅持」到「憂鬱」、「憤怒」的情感深化/開始訴說煩惱的根源——「內心的糾葛」
3. 所謂的糾葛是「該那麼做」與「想這麼做」之間的衝撞
吃草莓麻糬還是草莓蛋糕?這是猶豫還是內心的糾葛?/定義煩惱的根源——「內心糾葛」/更換交織人生的縱向線/改變生存之道的深層糾葛
4. 煩惱的構造與朝向解決問題的糾葛三階段
糾葛的第一階段、發生煩惱與自責——受困於「煩惱的構造」/糾葛的第二階段、對自己發怒——覺察「煩惱的構造」/糾葛的第三階段、糾葛後的崩潰——擺脫「煩惱的構造」/首先內心會解決煩惱/最後,在現實中也會出現解決方式/傾訴、感受、理解、等待和解決/為了封印不安而制定的規則/為了封印對死亡的恐懼而制定的無理規則/拼了命活著
5. 死而復生的糾葛
有恐慌症的四十五歲退休男性/一年後,發生意識中斷的JJ先生

第六章 傾聽自己的心──傾聽自己→理解自己、包容自己→煩惱消失
傾聽的技術是了解自己的技術/① 不下結論,靜靜地傾聽自己/② 你一定有理由認同並傾聽自己/③ 傾聽語言表達前的情感/④ 不期待能解決,但仍傾聽自己的糾葛/從理解自己到接納自己

結語

附錄|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前言
 
人,會隨語言成長。
 
特別是嬰兒,習得語言與心理發育之間有著密切關聯。
 
孩子從一歲起開始學會語言表達,最初只會說「媽媽」、「爸爸」這類一段式短語,逐漸地又學會說「媽媽,過來」這類兩段式短語,再過一段時間又會說「媽媽,我要果汁」等簡易的句型。隨著語言成長,不可否認地,他們的視野也在不斷擴大著。
 
在嬰兒階段,最明顯會發生的心理發育,會發生於所謂的「第一次叛逆期」。在該階段中,嬰兒會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語言表達方式。
 
那就是「討厭,不要」。
 
這是對母親的反抗。原本對孩子而言,母親是他在這世界上最重要並且最信賴的存在。但孩子會反抗母親,該階段被稱為「第一次叛逆期」,也就是嬰兒出生以後第一次呈現出的自我表達。所謂的自我表達,就是要表達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出生以來,孩子都是在被母親抱在懷裡,或是跟在母親後面。可是到了一定階段,母親叫他「好好刷牙」、「自己穿衣服」、「乖乖坐著吃飯」的時候,他們會反抗地回答「討厭,不要」,這是心理發展過程中一種極其重要的變化。
 
獲得新的語言表達,能拓展他們的自我。也就是至今為止都是在母親保護下成長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獨立的思維。經歷了「第一次叛逆期」,孩子又會開始順著母親的意,但是與以前不同的是,這是基於他們明白「拒絕是一種選擇」之上,自己所選擇的結果。他們的心胸已經變得更加寬廣了。
 
另一種情形是:還未能經歷「討厭,不要」這類心理語言表達、就經過了第一次叛逆期的孩子們,會變得怎麼樣呢?他們很難在社會上(尤其是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幼稚園就算自己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搶走了,他們也不會說「這是我的,還給我」,因為他們不知道「討厭,不要」這樣的表達方式。
 
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第一次叛逆期」的發展過程。
 
之後,孩子們會獲得更多的詞彙,心胸也會更寬廣。可是接下來他們要面臨的就是人生的第二大階段:青春期(第二次叛逆期)。新語言是這個:
 
「別管我」。

這句話是在宣示「我不要和父母一起生活」。我們在青春期開始以這種方式自我表達,就意味了精神上的獨立。這一點也奠定了學業有成後經濟獨立的基礎。青春期的內容取決於之前所培育的親子關係。有的孩子吃完飯後會安靜地離開餐桌前的父母,回到自己房間。有的孩子則會和父母產生激烈的爭吵(有的時候甚至引發家暴)。不管是哪種情況,他們想表達的都是「這是我的事,別管我」的精神獨立宣言。
 
長大成人之後,到了25歲左右,我們會靈活運用社會上所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心理上進入穩定狀態。
 
可是長大以後,我們時常也會找到「新語言」。和別人談話時,會突然被對方的話語所打動,發現「原來還可以有這種表達方式」,或是當我們聽朋友跟自己訴苦時,也會打從心裡覺得「真坦率,我要是也能這樣就好了」。這一點說明了,有時當我們不知道怎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有人為自己代言說出心聲的感覺。
 
如果已經成年的我們,經歷過第一次叛逆期的「討厭,不要」和第二次叛逆期的「別管我」,那麼或許我們的人生還會再次迎來一次巨大的轉變。
 
其實,精神治療與心理諮商,就是一段探尋新的語言表達方式的過程。
 
也就是我們透過傾訴自己的方式,尋找到新的語言表達。
 
接受心理諮商的目的,就是在表達自己的痛苦心聲的過程中,能更明確地找到表達自我情緒感受的詞彙。至今為止,因為不知該如何自我表達而感到苦惱的人們,可以從中找到確切的表達方式。就在這瞬間,我們會突然覺悟到「原來這才是我想表達的」,並從中體會到自己的思路變得更加寬廣。
 
當我們發現了好幾種這類語言後,自然地這些語言就會在腦海中擴散開來、並就此落地生根。新的語言表達詞彙經過日積月累,其結果會改變統整我們一切語言的文法(syntax),最終我們的人生觀便因此改變。
 
在物理學上,有著被稱為「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的一種概念。這是一種可以找到普遍性秩序的自然力量。這也就是說,各式各樣不同要素的互相作用下重新編整,最終自發性地建立秩序。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雪的結晶一樣。在一定溫度下,大氣中的水蒸氣會自然形成美麗的六角形結晶。

另外根據研究,構成了遺傳基因的DNA,是由稱為核酸的基本組成要素,經過了幾億年不斷進行分子自我組織化的成果後,。才形成了如今的精密構造。當我們提到更具普遍性的秩序時,以DNA的角度來解釋,就是在這地球上更具有適應性、更具生存能力這一點。據說,大腦的神經細胞系統也是經由長期的自我組織化所建構而成的。
 
我認為,心理諮商過程中的探尋新語言與重新編整詞彙,就是一段自我組織化的過程。更進一步說,這種力量甚至可以達到將神經迴路重組化的效果。
 
在心理諮商過程中,我們如果能做到自由傾訴自我,就意味著「自我組織化」的啟動。這是從潛意識中還未被語言化的情感層面出發,再從發現語言、將語言組織化形成句子、最後達到改變人生價值觀的過程。在心理諮商過程中這段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我們接下來便依序來探討這個問題。
 
透過傾訴自我,人會改變,自我的價值觀會改變。
 
人透過傾訴自我,能夠找到多少新的語言與文字脈絡,決定了傾訴者人生轉變的速度與深度。
 
我們能否協助好傾訴方釋懷暢談,取決於身為傾聽方的「傾聽力」。
 
(本書會提供各種具體案例,這些案例都是作者模擬虛構的,請諒解。)
 
第一章 為什麼被人傾聽能讓心情舒暢──因為人之所以傾訴心聲,是為了得到支持
 
1.「傾聽的技巧」是指什麼?
 
得到了認同,才會感到如釋重負
 
在心理諮商/精神治療中,最有效的應該是讓個案藉由獲得傾聽而感到如釋重負。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體會過這種效果。
 
比如這樣的開頭「我告訴你,最近……」,之後開始聊一些不順心、不開心的事,比如「我被A(化名)這麼批評,你說過不過分?」等等。傾訴者抱怨完以後會覺得心理舒服很多,然後忘記這些事。
 
傾訴者之所以覺得心情舒暢,是因為他釋放了對A的不滿的同時,這樣的情緒也得到了認同。當然,我們不知道傾聽方是否贊同或反對A的想法,但至少由於傾聽方一直保持著沉默,才使傾訴方覺得自己的觀點得到了認同。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傾聽的效果。
 
不過對於靜靜傾聽方(諮商師)而言,心裡會積壓起一種不滿感。之所以產生這種不滿,是因為傾訴者對A的憤怒,無意中傳達給了傾聽方,尤其在傾聽方無法反應的時候,更加會有這種感受。

如果,傾訴方在抱怨完以後,向傾聽方問一句「你怎麼看?」,那麼傾聽方的不滿就會消失。傾訴方與傾聽方都會感到自在,對話也會順利地延續下去。
 
有種人善於「傾聽」,這種人往往是先靜靜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適當地迎合對方說句「對啊」、「是有點過分」等等,這麼一來就不會產生不滿足的感受。
 
能做到不回話、靜靜傾聽才夠專業
 
傾訴方與傾聽方的關係是「訴說─傾聽」, 這一點是心理諮商中的基本關係。傾訴的效果,就算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和心理諮商的道理相通。
 
但是在傾聽的方式上,這兩者之間有所差異。最大的差異是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作為傾聽方的諮商師不能迎合或回應對方,只能聽不能說。
 
為什麼不能回應或迎合傾訴者呢?
 
結論是,這麼作會影響傾訴者自我組織的能力。(後續會解釋)
 
但是,光聽會使傾聽方(諮商師)心裡積壓起不滿感。尤其是在接受心理諮商的階段,一般提到的不會是什麼日常的瑣碎小事,而是更加沉重的問題。不斷傾聽著悲觀負面的話題內容,會讓諮商師容易對傾訴方(個案)產生類似於憤怒的複雜情緒。
 
在雙方面對面談話的過程中,傾聽方所感受到的憤怒情緒會無意中傳達給傾訴方。作為傾訴方剛開始還能自由自在地吐露心聲,但過一段時間會逐漸發現「自己沒能得到理解」,如此一來心理諮商便會陷入泥淖當中。心理諮商中「透過被人傾聽而如釋重負」的效果也會隨之消失。
 
所謂「傾聽的技術」,就是讓諮商師在不積壓不滿感的情況下、靜靜地傾聽到最後一刻的一門技術。以傾訴方的角度而言,這是們讓他們敞開心胸、暢所欲言、激發自我組織開始運作的一門技術。
 
我認為,我們可以說這是「善於傾聽」的極致技術。
 
2. 傾訴方之所以感到如釋重負,是因為傾聽方代表了全世界的認同
 
唯一的認同者
 
當我們傾訴煩惱時,如果自己的煩惱得到了認同,傾訴者的自責情感就會減緩;他們會感到「這樣的自己也不算壞」。這是當我們對人吐露心聲便感到如釋重負的最大原因。
 
相反地,如果我們不向任何人傾訴煩惱,只是一個人胡思亂想,大多會越想越痛苦。這麼一來我們便會不斷自責,認為只有自己是個沒用的人。這種情緒的背後,是基於自己被他人嫌棄、被排擠所產生的孤立感與恐懼感。

比如說,過去曾有這麼一個案例。這是在母子單親家庭裡長大的十九歲的女兒B。她努力用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進了大學以後,本打算好好享受一下大學生活,但她突然發現,周遭的同學都是生活富裕並且性格開朗的華麗女大學生,而自己卻一直煩惱於自己的個性內向、不愛表達自己、不善與人交往,性格也不夠開朗,她因此開始自責。
 
她曾經跟高中好友這麼描述過「因為我的家庭生長環境,使我的個性很內向。我恨自己的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
 
如果她的好友能帶著理解的口吻回答她「原來是這個原因啊,妳辛苦了」。那麼B就會得到安心輕鬆,然後會自我調整,產生「算了,還是好好享受自己的大學生活吧」的想法。
 
可是,如果好友反過來勸她「母親一個人把你撫養長大非常辛苦,妳不應該恨她。事到如今妳更不該責怪父母」的話,B就無法釋下重負,煩惱反而會加深,她會因此變得更加自責、更加內向。
 
無論她的同學做出怎樣的反應,周圍的女大學生開朗、自己內向,這一點事實不會改變。可是,根據同學的反應,她的情緒會變得放鬆或是變得更內向。情緒得到放鬆,是因為她找到了能理解自己、認同自己的人。無論我們有多重大的不幸或是煩惱,只要是與他人之間有所連結,我們就會變得更堅強,煩惱也會變小。相反地,如果我們什麼事都一個人孤獨地承受,人會變脆弱,煩惱會越來越大。
 
B小姐的傾訴對象是她的好友,雖然只是位好友,但得到了好友的認同,她就彷彿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同。相反,雖然只是一位朋友,如果被這位朋友否定,她就會感到被全世界拋棄。對傾訴方來說,她擁有的這僅僅「一位」傾聽者,也就是代表了全世界的傾聽者。身為傾聽者的責任十分重大。
 
有一句話很流行,叫「大家一起闖紅燈就不怕」。確實如果一個人違反規則會被責怪,大家一起違反規則就不擔心會被譴責。如果是一個人,違反了規則就會自我譴責,並被所有人責怪,但如果大家一起違反規則,就會覺得規則是規則,只要沒事就沒關係,反而是合理的判斷,或許還可以當成一種主張。總而言之,只要大家的心意一致,就會讓人覺得心情輕鬆。
 
這其實就和將自己的煩惱向他人傾訴是相同道理。

只要有一個人認同自己,我們就會覺得大家都認同自己。就算只有一個人,也會讓我們有得到全世界認可的安心感,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人的理解與認識彼此息息相關。就算在人生觀與政治信仰上有所差異,只要活在這世上,所有人便會藉著一種共通的基礎、理解、認識和彼此同意的事實,也就是「語言」做為橋樑來相互聯繫。確認了這種聯繫的存在後,我們就有被理解認可的安心感。
 
3. 認同並傾聽的難題所在
 
讓「傾訴方」如釋重負的三大要件
 
從現在開始,我把使人放鬆的聽話方式稱為「傾聽」。我曾說過,這種傾聽方式中包含了三大要件。第一是「認同並傾聽」、第二是「靜靜傾聽」、第三是「代表世界傾聽」。
 
我長年以來從事心理諮商商的教育工作,這項工作稱為心理諮商的職業指導。 我時常感受到「認同性的傾聽」難度有多高。一直聽對方說話,話中肯定會出現自己無法贊同的內容,因此會忍不住插嘴。在對話過程中,要求一個人光聽不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更不要說「代表世界傾聽」這種說法,說不定會被認為太過誇張。可是我們在希望自己的心聲獲得傾聽時,理所當然會選擇對象。就算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們也會選擇傾訴的對象,也就是能理解我們心情的對象。如果是針對一些更深刻的煩惱,會更會審慎選擇。那時,對傾訴者來說,傾聽者可以代表全世界。
 
關於「認同並傾聽」的難題所在,我想借用案例來加以說明。
 
有否認才有認同
 
要做到認同並傾聽,作為傾聽方首先必須理解認同與否認的兩個立場。
也就是,對於對方所傾訴的內容表示。
 
①「我懂,沒錯沒錯,我能認同這種情緒」的心態。
 
②「你說的這些事太荒唐,我不能認同」的否認心態。
 
比如,當個案說「活著很累,我很想死」的時候,作為專業人士的精神科醫生與心理諮商師,為了包容、認同對方,首先必須理解這兩種心態。
也就是:
 
①「沒錯,如果感覺那麼痛苦,是會產生想死的念頭。」
 
②「就算這樣也別想不開,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嘛!」
 
這兩種心態,就是認同與否認的心態。

如果有人說「我想死」,諮商師最多就是回應一句「是嗎?」,或是輕輕點點頭。這裡面包含了 ①「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確實會這樣」,也同時抱有②「我們應該解決問題,繼續活下去」的心情。這兩種認同與否認的心態。從個案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從諮商師的點頭回應中同時感受到這兩種情緒,會讓個案從中得到很強烈的安全感。
 
當一個人說出「想死」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表達「想活下去」的心情。我認為,如果不想活著,就不會產生想死的念頭。
 
如果個案想死的念頭不得到認可,被勸導說「別那麼想不開,努力向前看」的話,個案會感到被否認,情緒會因此更加低落,還應該會後悔地想著「唉,要是沒(對這個人)說這些話就好了」。
 
但要是我們換個說法,只認同對方想死的念頭,回應一句「這樣確實很痛苦,就算想死也無可奈何」,那麼個案也會感到被否認,似乎自己受到遺棄,只能一死了之,情緒也會更低落。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我要再次強調:「想死」的情緒裡,也包含著「想活下去」的求生欲望。
 
針對在心理諮商中我們面對的最極端訴求「想死」,要真正做到「認同並傾聽」的難題何在,我想讀者們應該明白了吧。
 
我之所以舉了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為了證實,不管我們面對的是哪一種傾訴內容,作為諮商師,我們必須要先理解認同與否認的心態,才可能做到「傾聽」。如果做不到這點,我們會永遠擺盪於「局部理解」或「局部否定」的不穩定狀態中。諮商師心理不穩定的狀態,會在無意中傳達給個案。
 
無論我們聽到任何內容,都能保持著既認同又否認的兩面性,這需要很大的包容力。這可說是極其高難度的心理諮商技術。在培養諮商師的過程中,我作為老師,會選擇將這門技術只教授給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學生們。
 
那麼,我最先教授的是什麼呢?是「靜靜傾聽」。在做到「認同並傾聽」前,我首先教授學員的是「請無論如何絕不插話,只要靜靜傾聽」。為什麼從第二項開始教起呢,其中的道理我會在第二章裡敘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6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