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類現存最古老文學評論之一,也是藝術史上第一次對戲劇的本質做出探討
★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的奠基文本
詩是模擬的藝術,媒介是節奏,語言和旋律
成為一篇好詩的情節結構之必要條件
組織一首詩的成分之性質和數量
《詩學》代表了接受美學的首度面世。──安伯托.艾可
《詩學》是第一部探討古希臘悲劇藝術的總結性著作,也是人類現存最古老的文學評論著作之一,這是藝術史上第一次對戲劇的本質做出探討,對於後代的戲劇理論有極其重大的影響,更開創了亞里斯多德的詩學傳統。
本書是一本探討詩和如何寫詩、進行詩評的專論,其內容分為四大部份:1. 談「模仿藝術」的分類與詩的起源。2. 論悲劇。3. 論史詩與悲劇的異同。4. 談詩的批評與解答。他對希臘戲劇的描述,更是成為學者研究古希臘悲劇的第一手資料。共計二十六章,每章的篇幅簡短,卻意旨宏大深遠。《詩學》最重要的價值,是對文藝理論建立了科學分析的範例。
★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的奠基文本
詩是模擬的藝術,媒介是節奏,語言和旋律
成為一篇好詩的情節結構之必要條件
組織一首詩的成分之性質和數量
《詩學》代表了接受美學的首度面世。──安伯托.艾可
《詩學》是第一部探討古希臘悲劇藝術的總結性著作,也是人類現存最古老的文學評論著作之一,這是藝術史上第一次對戲劇的本質做出探討,對於後代的戲劇理論有極其重大的影響,更開創了亞里斯多德的詩學傳統。
本書是一本探討詩和如何寫詩、進行詩評的專論,其內容分為四大部份:1. 談「模仿藝術」的分類與詩的起源。2. 論悲劇。3. 論史詩與悲劇的異同。4. 談詩的批評與解答。他對希臘戲劇的描述,更是成為學者研究古希臘悲劇的第一手資料。共計二十六章,每章的篇幅簡短,卻意旨宏大深遠。《詩學》最重要的價值,是對文藝理論建立了科學分析的範例。
作者簡介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 B.C.~322 B.C.)
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其父曾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祖父的御醫,他是柏拉圖的學生,後來在柏拉圖阿卡德摩學園任教二十年,於柏拉圖去世後離開雅典。西元前342年返回馬其頓擔任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的老師,影響了亞歷山大大帝對科學和知識的重視。西元前335年亞歷山大去世後,於雅典開辦自己的萊西姆學院,於此期間,他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由於其與其弟子常漫步於庭院有頂蓋的走廊討論問題,因此有「逍遙學派」之稱。其作品多以講課的筆記為基礎,甚至是他學生的課堂筆記。西元前342年,雅典人開始反對馬其頓的統治,由於他和亞歷山大的關係,被指控不敬神而不得不至卡爾基避難,一年之後病逝。他的哲學開創了之後的科學方法,也是集大成者,被稱為古代最博學的人,對後來的西方科學和哲學的影響十分巨大。著作豐富,知名作品有:《工具篇》、《論靈魂》、《物理學》、《形上學》、《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和《修辭學》等。
希臘哲學家和科學家。其父曾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祖父的御醫,他是柏拉圖的學生,後來在柏拉圖阿卡德摩學園任教二十年,於柏拉圖去世後離開雅典。西元前342年返回馬其頓擔任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的老師,影響了亞歷山大大帝對科學和知識的重視。西元前335年亞歷山大去世後,於雅典開辦自己的萊西姆學院,於此期間,他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由於其與其弟子常漫步於庭院有頂蓋的走廊討論問題,因此有「逍遙學派」之稱。其作品多以講課的筆記為基礎,甚至是他學生的課堂筆記。西元前342年,雅典人開始反對馬其頓的統治,由於他和亞歷山大的關係,被指控不敬神而不得不至卡爾基避難,一年之後病逝。他的哲學開創了之後的科學方法,也是集大成者,被稱為古代最博學的人,對後來的西方科學和哲學的影響十分巨大。著作豐富,知名作品有:《工具篇》、《論靈魂》、《物理學》、《形上學》、《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和《修辭學》等。
序
譯者序
從民國五十六年大學三年級,開始研讀業師姚一葦先生之《詩學箋註》,四十年來反覆讀了無數次。教書寫文章一再引用,有些辭句脫口而出,還真以為是自己的想法,隨即啞然失笑。
記得前年夏天在電梯中遇到王士儀教授,我很不識相地建議他可不可以把他的亞里斯多德《創作學》譯疏改得好讀些?他說:「本來就那麼難。」我仍不死心:「可是英譯本也沒那麼難!?」他說:「他們都錯了。」於是我就在想亞里斯多德的學生果真個個是天才,聰明如雅典娜女神?恐怕也未必。
亞氏《詩學》之難在其斷簡殘篇處;在今日所見之悲劇不及當時的千分三十,羊人劇不到百分之一,喜劇亦然;在其書中所提之詩人多少早就無可考,好些詩篇僅知其名,想要尋個一鱗半爪也不可得;有許多人事掌故,今日難以索解;再加上時代邈遠,文化所生之隔膜,不能跨越,凡此種種的確是障礙而且也無可解。
然而其所論述的基本原則與概念卻清晰明白,甚至很常識,一點也不難。所以,我想一方面把它譯成可以朗朗上口的講稿形式,盡可能達到聽得懂的程度;但在另一方面對於詩學中所提及的希臘神話傳說故事、詩人、劇作、名人一一作註,或許西方人,早已耳熟能詳,無庸多贅,可是就我國一般的讀者而言,即有「可恨無人作鄭箋」之嘆了。
去年寒假在我譯完初稿後,就委請博士生、碩士生、大學生、高中生各一位試讀,凡有疑難不解之處,即重新譯註。所幸,今夏已大致完成,雖不盡滿意,但暫且擱置,期盼出版後聽取各方批評再一併修訂。
所寫之導論分別介紹了亞氏生平事略,著作一覽,《詩學》流傳過程中的魔障,分析其層次體系,並以摘要合成本文目錄。關於亞氏《詩學》中的疑難和評論因非本書預定題旨,擬另立專文討論。翻譯撰寫過程中,點點滴滴的知識莫不得自前人,參考書目中的任何一位作者都有助於我而理當感謝,尤其是那些《詩學》的譯著前輩均是我師,在此致上最大的敬意和禮拜。
劉效鵬謹識於東湖
民國九十六年九月八日星期六
從民國五十六年大學三年級,開始研讀業師姚一葦先生之《詩學箋註》,四十年來反覆讀了無數次。教書寫文章一再引用,有些辭句脫口而出,還真以為是自己的想法,隨即啞然失笑。
記得前年夏天在電梯中遇到王士儀教授,我很不識相地建議他可不可以把他的亞里斯多德《創作學》譯疏改得好讀些?他說:「本來就那麼難。」我仍不死心:「可是英譯本也沒那麼難!?」他說:「他們都錯了。」於是我就在想亞里斯多德的學生果真個個是天才,聰明如雅典娜女神?恐怕也未必。
亞氏《詩學》之難在其斷簡殘篇處;在今日所見之悲劇不及當時的千分三十,羊人劇不到百分之一,喜劇亦然;在其書中所提之詩人多少早就無可考,好些詩篇僅知其名,想要尋個一鱗半爪也不可得;有許多人事掌故,今日難以索解;再加上時代邈遠,文化所生之隔膜,不能跨越,凡此種種的確是障礙而且也無可解。
然而其所論述的基本原則與概念卻清晰明白,甚至很常識,一點也不難。所以,我想一方面把它譯成可以朗朗上口的講稿形式,盡可能達到聽得懂的程度;但在另一方面對於詩學中所提及的希臘神話傳說故事、詩人、劇作、名人一一作註,或許西方人,早已耳熟能詳,無庸多贅,可是就我國一般的讀者而言,即有「可恨無人作鄭箋」之嘆了。
去年寒假在我譯完初稿後,就委請博士生、碩士生、大學生、高中生各一位試讀,凡有疑難不解之處,即重新譯註。所幸,今夏已大致完成,雖不盡滿意,但暫且擱置,期盼出版後聽取各方批評再一併修訂。
所寫之導論分別介紹了亞氏生平事略,著作一覽,《詩學》流傳過程中的魔障,分析其層次體系,並以摘要合成本文目錄。關於亞氏《詩學》中的疑難和評論因非本書預定題旨,擬另立專文討論。翻譯撰寫過程中,點點滴滴的知識莫不得自前人,參考書目中的任何一位作者都有助於我而理當感謝,尤其是那些《詩學》的譯著前輩均是我師,在此致上最大的敬意和禮拜。
劉效鵬謹識於東湖
民國九十六年九月八日星期六
目次
譯者序
導讀:一、亞氏生平事略
二、著作一覽表
三、《詩學》流傳過程中的魔障
四、分析
第一章 模擬的藝術及其媒介
第二章 模擬的對象
第三章 模擬的樣式
第四章 詩的起源和演進
第五章 可笑的定義和喜劇的興起概略
第六章 悲劇的定義及其六要素
第七章 情節的完整與規模
第八章 情節與動作的統一
第九章 詩與歷史之區別
第十章 單純與複雜情節的定義
第十一章 情境的逆轉和發現及受苦的解釋。
第十二章 悲劇情節量的劃分
第十三章 達到悲劇效果的條件
第十四章 如何喚起悲劇的情緒
第十五章 悲劇人物性格處理的原則與目標
第十六章 發現的形式
第十七章 編劇注意事項
第十八章 綜合觀察
第十九章 思想與措辭
第二十章 一般語言之成分界定
第二十一章 詞類性質與詩意效果
第二十二章 詩的措辭
第二十三章 敘事詩
第二十四章 敘事詩與悲劇詩之異同
第二十五章 批評的問題與解答
第二十六章 悲劇與敘事詩價值比較
附錄:喜劇論綱
參考書目
索引
亞里斯多德年表
導讀:一、亞氏生平事略
二、著作一覽表
三、《詩學》流傳過程中的魔障
四、分析
第一章 模擬的藝術及其媒介
第二章 模擬的對象
第三章 模擬的樣式
第四章 詩的起源和演進
第五章 可笑的定義和喜劇的興起概略
第六章 悲劇的定義及其六要素
第七章 情節的完整與規模
第八章 情節與動作的統一
第九章 詩與歷史之區別
第十章 單純與複雜情節的定義
第十一章 情境的逆轉和發現及受苦的解釋。
第十二章 悲劇情節量的劃分
第十三章 達到悲劇效果的條件
第十四章 如何喚起悲劇的情緒
第十五章 悲劇人物性格處理的原則與目標
第十六章 發現的形式
第十七章 編劇注意事項
第十八章 綜合觀察
第十九章 思想與措辭
第二十章 一般語言之成分界定
第二十一章 詞類性質與詩意效果
第二十二章 詩的措辭
第二十三章 敘事詩
第二十四章 敘事詩與悲劇詩之異同
第二十五章 批評的問題與解答
第二十六章 悲劇與敘事詩價值比較
附錄:喜劇論綱
參考書目
索引
亞里斯多德年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內容提要
模擬是詩、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共同的原則。這些藝術可依據模擬的媒介、對象、和樣式來區分。模擬的媒介是節奏、語言和旋律,由單一或混合的元素組成均可。
正文
我提出關於詩自身及其各種類別的講解,觀察每一種基本性質;探究要成為一篇好詩的情節結構的必要條件;組織一首詩的成分的性質和數量;且對此領域其他部分也做相同方式的探討。接著按照自然的秩序,讓我們首先從原則問題開始。
(2)敘事詩和悲劇,喜劇與酒神頌,大部分的豎笛樂和豎琴樂,這一切其普遍的概念為模擬的模式。(3)無論如何,他們在三方面不同──模擬的媒介、對象、樣式或模式,每一種情況都有區別。
(4)他們可能自覺的製作,或僅出自習慣,藉由色彩和形狀,或用聲音為媒介模擬和表現各種東西,以上所述之藝術,可視為一個整體,模擬是用節奏、語言或旋律,是單一或混合均可產生。
因此,在音樂中的豎笛和豎琴,單獨運用旋律與節奏;亦見於其他藝術,諸如牧笛基本上與這些相類似。(5)在舞蹈中只用節奏而無旋律,即令舞蹈為模擬性格、情緒與動作,所謂節奏的運動也一樣。
(6)另有一種藝術單獨運用語言來模擬,為散文或韻文──在韻文中,有混合兩種不同的格律,但也有只包含一種──至今卻沒有一個名稱。(7)因為沒有一個共同的名稱,一方面我們應用到索福朗和冉那科斯的仿劇與蘇格拉底的對話錄;然而,在另一方面也用於三音步短長格、輓歌體或類似格律的模擬。事實上,人們是在製作者或詩人前面加上格律的名稱,稱為輓歌詩人,敘事詩(亦即是六音步)詩人,好像不是由模擬造就了詩人,而是因為韻文這個名稱把他們毫無區別地歸在一起。(8)甚至當醫學或自然科學的論述用韻文寫成,在習慣上對其作者也給予詩人的名銜;然而就像荷馬和安培戴克勒斯除了格律之外,別無共同之處。所以,正確地稱呼一位為詩人,另一位是物理學家要比詩人來得恰當。(9)同理,甚至如果一位作家在他的詩模擬中混合了所有的格律,正如凱瑞蒙在他的《馬人》中,混合了各種格律之篇章,我們就應該把他歸入詩人通稱之列。
(10)此外,某些藝術運用了上述所有的媒介──節奏,音調和格律。諸如酒神頌與日神頌,以及悲劇和喜劇;而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前面兩個全部混合運用了這些媒介,後面兩個則是先用一種媒介,接著又用另外一種,分別更迭使用。
凡此,即是藝術在模擬媒介物方面之不同。
內容提要
模擬是詩、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共同的原則。這些藝術可依據模擬的媒介、對象、和樣式來區分。模擬的媒介是節奏、語言和旋律,由單一或混合的元素組成均可。
正文
我提出關於詩自身及其各種類別的講解,觀察每一種基本性質;探究要成為一篇好詩的情節結構的必要條件;組織一首詩的成分的性質和數量;且對此領域其他部分也做相同方式的探討。接著按照自然的秩序,讓我們首先從原則問題開始。
(2)敘事詩和悲劇,喜劇與酒神頌,大部分的豎笛樂和豎琴樂,這一切其普遍的概念為模擬的模式。(3)無論如何,他們在三方面不同──模擬的媒介、對象、樣式或模式,每一種情況都有區別。
(4)他們可能自覺的製作,或僅出自習慣,藉由色彩和形狀,或用聲音為媒介模擬和表現各種東西,以上所述之藝術,可視為一個整體,模擬是用節奏、語言或旋律,是單一或混合均可產生。
因此,在音樂中的豎笛和豎琴,單獨運用旋律與節奏;亦見於其他藝術,諸如牧笛基本上與這些相類似。(5)在舞蹈中只用節奏而無旋律,即令舞蹈為模擬性格、情緒與動作,所謂節奏的運動也一樣。
(6)另有一種藝術單獨運用語言來模擬,為散文或韻文──在韻文中,有混合兩種不同的格律,但也有只包含一種──至今卻沒有一個名稱。(7)因為沒有一個共同的名稱,一方面我們應用到索福朗和冉那科斯的仿劇與蘇格拉底的對話錄;然而,在另一方面也用於三音步短長格、輓歌體或類似格律的模擬。事實上,人們是在製作者或詩人前面加上格律的名稱,稱為輓歌詩人,敘事詩(亦即是六音步)詩人,好像不是由模擬造就了詩人,而是因為韻文這個名稱把他們毫無區別地歸在一起。(8)甚至當醫學或自然科學的論述用韻文寫成,在習慣上對其作者也給予詩人的名銜;然而就像荷馬和安培戴克勒斯除了格律之外,別無共同之處。所以,正確地稱呼一位為詩人,另一位是物理學家要比詩人來得恰當。(9)同理,甚至如果一位作家在他的詩模擬中混合了所有的格律,正如凱瑞蒙在他的《馬人》中,混合了各種格律之篇章,我們就應該把他歸入詩人通稱之列。
(10)此外,某些藝術運用了上述所有的媒介──節奏,音調和格律。諸如酒神頌與日神頌,以及悲劇和喜劇;而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前面兩個全部混合運用了這些媒介,後面兩個則是先用一種媒介,接著又用另外一種,分別更迭使用。
凡此,即是藝術在模擬媒介物方面之不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