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醫學與健康史領域的研究近年來進展迅速。約翰·伯納姆在《什麼是醫學史》中把醫學史介紹給了對該領域比較生疏的讀者。他讓我們一窺堂奧的這個領域,一度只有醫生們縱筆馳騁,而在今天,它不僅吸引著一般的歷史學家,也吸引著決策者和各種類型的醫務工作者。
醫學史的魅力在於歷史本身固有的戲劇性,醫學化勢力與去醫學化勢力之間持續的較量,尤其涉及如下五個方面:所有時間、所有地點的治療者,從作法的巫師到技術專家;各個時代、各種文化中的病人;種種疾病,從魔鬼附身到每半小時擴大一英寸的可怕感染,還有不易察覺的環境毒害;新思想的發現與傳播,所謂的新思想巨細並出,瑕瑜參見;圍繞著醫療保障的無盡爭論,它如何影響社會,同時又如何受到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的制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約翰·伯納姆(John Burnham),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遺產中心及歷史系教授,曾任美國醫學史學會主席,專長為醫學史和美國社會史,著有《心理分析和美國醫學》《惡習》等多部著作。
譯者簡介:
顏宜葳,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退休副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醫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研究興趣生命科學史。
校者簡介:
張大慶,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醫學史十五講》《醫學人文學導論》《直面病痛》等。
名人/編輯推薦
關於醫學史研究的簡明讀本,豐富人們對醫學多樣性的認識
序
前 言
本書面向的是這樣一些讀者:他們初次與醫學史相遇,希望能有一本入門性質的介紹。所以本書的題目叫作“什麼是醫學史”,也算切題。醫學史就是醫學史家動筆寫下的事。在接下來的部分裡,我要試著去解釋醫學史家們以前做過什麼、現在又在做什麼。描述他們這些工作的時候,隱含地帶出的問題便是哪些事情他們還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完,或者做得不夠完美,因為他們的確把許許多多機會留給了未來。
我要試著說明為什麼研究醫學史很重要。我還想要解釋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醉心於醫學史,為什麼這一領域發展得如此迅速。人們發現,對健康和衛生保健的往昔有所了解竟是如此樂事,而且其樂趣體現在各種不同的層次上。不過我要有言在先,我們這本書裡主要涉及的還不是醫學史家們得到的答案,而是他們提出的問題。
由於篇幅實在有限,我沒辦法給這本書加上慣有的那一整套學術“行頭”,比如注釋和參考文獻。這本書的性質也決定了我無法一一指明——不管是在正文內還是在其他什麼地方——我從他們文章中受惠的絕大多數的學者。醫學史界的同仁們自會辨認出我提到他們成果的那些地方,而無須我明言其姓字。我以躋身於他們之中而自豪,對這許多杰出的學者,除了其中寥寥幾人外,我都未能舉出他們的大名,在此謹表示謝忱和敬意。
我特別在本書末尾部分,給出了本領域有關文獻和史料的一個簡短的介紹,假如讀者願意分享我和我的同事們的感奮心情,這個介紹也許能幫助初學者進行更多的閱讀和研究。實際上這裡的線索最終會把讀者引向本書所反映的所有作品的作者,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我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加入到我們中間來,在探討以往的人們如何對付病痛的過程中同享我們的樂趣。
由衷感謝閱讀本書初稿並提出寶貴修改意見的以下諸位學者: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遺產中心的我的同事保爾森(George Paulson)和伍爾利(Charles Wooley)、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史專業的奧尼爾(Ynez V. O’Neill)、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的帕迪利亞(Roberto Padilla)。
不言而喻,本書體現著我對研究生和博士後期間指導教師們的敬意,他們是:諾爾斯(George Harmon Knoles)、柯蒂(Merle Curti)、奧馬利(Charles Donald O’Malley)、特姆金(Owsei Temkin)、韋特(Ilza Veith)、拉帕波特(David Rapaport)和謝弗(Roy Schafer)——以及三位亦師亦友的同事,卡爾森(Eric T. Carlson)、杰克遜(Stanley Jackson)和昆(Jacques Quen)。以上諸位一個接一個地在我面前揭示了醫學史的諸般勝境。
中譯本序
約翰·伯納姆的《什麼是醫學史》是一本關於醫學史研究的簡明讀本,旨在向有興趣進入醫學史研究領域的新人介紹有關健康、疾病、醫學和醫療保健的歷史的研究方法,豐富人們對醫學多樣性的認識。該書短小精悍、觀點明晰、引人入勝。
自17世紀開始,直至19世紀前期,醫學史研究主要是醫生的興趣,大多圍繞醫學人物、典籍、事件展開,目的是學習前輩的診療經驗以提升自己的業醫能力,是一種“由醫生為醫生所寫的關於醫生的事”(by doctors about doctors for doctors),其研究視野聚焦於醫學領域之內,因此又被稱為“內史傳統”(internalist tradition)。19世紀中後期的研究繼續著這個內史的取徑,但通過強調醫學的科學內涵及醫療活動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醫史研究拓展了視角,並且開始在公共事務和政治領域發出聲音。20世紀中葉之後醫學史研究的轉向以及新研究方法的引入,拓寬了研究者的視野,擴大了研究領域,深化了研究內涵,出現了醫學史研究的社會轉向、文化轉向、身體轉向、圖像轉向、物質文化轉向等,這些“轉向”使人們更全面、深刻地認識與理解醫學以及豐富多彩的人類衛生保健活動。此外,當代醫學史研究不僅引入了社會歷史學、人口史、人口統計學、醫學社會學、醫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範圍也從醫療史拓展到廣義的健康史、身體史、性史等領域。
作者以問題為導向,將醫學史的研究劃分為五個主題:治療者、病人、疾病、知識的發現與交流以及醫學和健康與社會的互動(稱之為“五幕劇”)。作者並不是按照編年史的方法來分述各個主題演變的歷程,而是結合歷史文獻簡要勾勒主題和領域的核心問題。雖然沒有直接採用時髦的“轉向”話語來闡述,但作者指出20世紀下半葉,醫學史吸引了歷史學家的興趣,他們把這個專門化的題材介紹進了更加寬廣的社會史、文化史研究領域。與此同時,他們也把社會史、文化史的觀念與方法帶進醫學史的研究,以至於醫學史今天已拓展為醫學與健康史、身體史、醫學社會文化史等。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紹道,當代的醫史研究不再受到以往醫學史書寫名醫的傳統束縛,而是呈現了治療者從巫醫到科學家不斷演變的“形象”。研究者們既關注歷史上做出了重大發明、重要創新的治療者,贊譽理想醫生的深邃智能、無私胸懷、人性關愛,也為那些被正規醫生抨擊、排擠出開業醫生行列的“非正規治療者”辯護,後者在病人的眼中顯得頗有魅力,尤其是當正規醫生採用酷烈的療法(如放血、導瀉、催吐等)醫治病人時,非正規醫生的替代療法(蛇油、麵包丸、推拿捏骨等)更易為病人接受,即便那些人實際上只是施用了一些無效或者用處不大的藥物和手段來斂取錢財。已有研究還強調了女醫生、助產婦和護士的貢獻,為她們在醫學史上爭得了應有的地位。
病人在以往的醫學史研究中常常被忽視。20世紀中期以前,醫學史的文獻與史料主要來自醫生的敘述和記載。但隨著社會史、文化史的引入,醫學史研究拓展了史料文獻的來源,病人的敘事不僅豐富了醫學史的故事,而且這種“自下而上”的觀察也拓寬了研究者的視角,呈現出醫療保健活動的萬花筒般的豐富景象。不過,作者並不是簡單地提到醫學史研究增加了一個來自病人的維度,而是從理論層面相當透徹地歸納了這個問題。文中首先解釋醫學社會學中有關病人角色的概念,然後從醫學哲學的層面討論了疾病(disease)與病痛(illness)的異同,說明什麼是疾病不僅基於生物學的判斷,社會和文化的判斷也具有決定作用。例如,酗酒或同性戀在一定歷史時期是疾病問題,而在另一歷史時期又被去醫學化,歸入了個人生活方式的偏好選擇問題。作者從病人角色聚焦到對身體的多層面認識:古老的整體論身體、器官系統構成的機械論身體以及社會文化的身體。這些多種多樣、變化不定的“身體”理解,目前已成為研究者努力開掘的“新史料”——從中可以窺視人們怎樣看待他們的身體,如何定義自我。
疾病史是醫學史研究中一個富有潛力也饒有成果的分支。它的獨特之處,在於疾病本身影響深巨卻又無可抹煞的物質性,這是任何相對主義或社會建構論都無法忽略不計的。作者為了凸顯這一點,在第三章“疾病”的起首特意附上了一幅照片,照片上是一個頜面癌晚期患者因發生壞疽而嚴重毀形的面容。但作者同時也認為,疾病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是多維度的:既可被認作一種生物學事件,導致個體的軀體損傷和疼痛,也可被視為復合的心身事件,給病人添加軀體和精神上的痛楚,還可作為複雜的社會性事件,小到影響家族的繁衍,大至改變人類文明的進程。疾病本身的多重性給醫史研究創造了探索的豐富可能,作者擇要介紹了其中成果最突出的幾個選題系列。疾病定義和再定義的研究方向借著羅森伯格(Charles Rosenberg)提出的
“架構”疾病的模型,探討了不同社會在歷史上如何為治療者、病人以及其他文化合作者創造出各種病痛範疇,尤其關注了特定文化、特定技術以及現代日趨複雜的社會組織化如何影響人們定義病痛的方式,既承認往昔的社會協商和過濾,亦不否認或貶低疾病進程的身體實質。考古病理學借助包括實驗和統計在內的分析手段,解讀考古發掘得到的人類遺存,揭示出上至史前時代的疾病流行狀況。其他的幾個熱點問題有波及面廣泛的流行病,有在醫史研究中具備“模式疾病”地位的黑死病、結核病和梅毒,還有一些由於這種那種的原因特別引起研究者興趣的疾病,每個方向的探索都貫穿著對於疾病定義的重新思考,它們從各個角度和層面詮釋了疾病的生物學屬性與其社會效應之間的複雜聯繫和互動。在“歷史研究的類別”一節中,作者還向讀者展示了歷史學家最感興趣的疾患各自可以歸類到哪些大的類別,這對於希望盡快入門的研究者其實是一份很好的路徑指南。在疾病社會史研究中,社會建構論是人們理解疾病觀念的演化和疾病處置中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的一種模型,使人們在研究疾病觀念和疾病防治策略時重視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因素的作用,它強調了現行疾病觀既是醫學知識進步的體現,也是複雜的社會協商的結果。疾病的全球化也刺激了疾病史的跨文化研究,醫史學家們開始重視研究不同文化在健康和疾病觀念上、在促進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醫療實踐上的共同點和差異,考察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宗教傳統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比較研究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人們的健康觀、疾病觀,並將之作為勾畫文明的發展過程和社會進步的一個著眼點。本章之末,作者結合這些理論方法討論了醫史研究中歧見異說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如回溯診斷是否可行,又如,疾病史的現有敘事方式是否可以徹底顛覆。
伯納姆將以往醫學史研究的主體:醫學知識的發現、創新、交流及應用放到本書的“第四幕”中,不僅試圖將醫學思想史與一般知識史、科學史、技術史、文化史關聯起來,而且也涉及科學哲學與科學史的關係問題。醫學思想史研究豐富了人們對健康、疾病及醫療保健問題的認識,挑戰了醫學知識的客觀性和真理觀,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人類醫療保健的多元化特性。正如法國醫史學家格梅克(M. Grmek)所指出的,社會史方法適用於公共衛生史和古代醫療保健史的研究,並指出醫學作為一門應用科學,與純科學相比似乎更多地受到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因素的影響,而思想史方法更適用於生物醫學中的“純科學”和“硬科學”部分,從認識論的視角探討醫學理論、概念演進的內在邏輯。當代醫療保健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們期待醫學技術終將解除人類所有的病痛,呈現給人類社會一個健康、長壽的世界,但生命的過程性卻決定了每個人必將由健康走向衰弱並最終死亡。錯誤的醫學目的,必然導致醫學知識和技術的誤用。要化解這場全球性的醫療危機,須對醫學的目的作根本性調整。從思想史的視角來認識與理解醫學的複雜性,當人們在抱怨當下醫學的問題時,我們應將這些問題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視域,從思想史的視角,聯繫過去與現在,審視我們的健康觀、疾病觀與生死觀,思考醫學的價值和責任。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作者介紹了醫史學家如何試圖從更宏觀的視域來考察健康、疾病、醫學及醫療保健與社會的互動。作者認為這種交互作用是醫學史研究領域裡最令人著迷的論題。疾病模式、人群健康狀況不僅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受政治經濟社會影響,另一方面,疾病反過來也塑造著社會文化和人類歷史。作者指出,治療者、病人、疾病、知識的進展與傳播,都是醫學史研究的重要內容,但它們都是在社會文化的框架中呈現出來的,反過來,它們也受社會文化變遷的影響。醫學團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國家治理和全球政治的演變,越來越吸引研究者的關注。
《什麼是醫學史》關注醫學史的五個基本方面,作者旨在為進入醫學史研究領域的新人提供一個簡要的學科介紹。書中舉出的研究實例,雖然多數只是一語帶過,但每一個例子背後都隱藏著一部或一批有分量的學術出版物。文獻的時間下限為2005年,不過,書中提到的這些成果在國際上醫史研究的學術圈子裡都曾經很有影響,有些早已成為領域內的經典。檢索閱讀這些書籍文章,不僅可以讓人認識醫學史研究以往的概況,還可以幫助讀者掌握本領域的許多權威文獻。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的內容並未過時。自然,如作者在“前言”中說過的,囿於書的體裁,他不能一一為成果注明出處,但有興趣的讀者通過書末給出的擴展閱讀書目,終會發現本書提到的所有作品。在信息流通暢達的今日,相信中國讀者也不難獲得資料之中的相當一部分。
主題式的方法需要醫史研究者對本門學科有更好的把握能力,對於新進入醫學史領域的研究者來說,採用編年史體例梳理過去的觀念與實踐恐怕是一種更容易的路徑。書末推薦的醫學通史和醫史研究入門著作正可以當作這部分讀者繼續前行的快捷通路。
五幕大戲之外,作者在結語中給出了自己對醫學史的回顧與展望。這也是全書最見功力的部分。伯納姆不僅介紹了醫學史研究範式的演變,還通過醫療化和去醫療化問題,論及過去和當前醫學史的爭論、範式變遷的背景分析以及醫學史與醫學哲學、醫學社會學研究的互動關係,闡明了醫學史研究目的在於更加全面、深刻地看待健康、疾病與當代經濟和政治之間廣泛而複雜的相互作用,即“什麼是醫學史”,旨在通過對醫學史的解說,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與理解醫學究竟是什麼。
張大慶
2021年9月10日
目次
中譯本序
前 言
導 言 醫學史從哪裡來
第一幕 治療者
第二幕 病 人
第三幕 疾 病
第四幕 知識的發現與傳播
第五幕 醫學和健康與社會的互動
結 語 醫學史向何處去
擴展閱讀
普通索引
醫學專門詞語索引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