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再訪魚路古道
滿額折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再訪魚路古道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讓人對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魚路古道有深刻了解的書籍。這條古道不僅是台北近郊的健行登山路線,更是記載著台灣歷史與文化的寶貴遺跡。

 

作者從多角度深入探討了魚路古道的歷史背景與功能。從漁獲農作、採硫產業、掏挖金礦到茶葉種植,書中詳細描述了這條古道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展現其豐富的繁華與落寞。透過這些敘述,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魚路古道如何與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並深深地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

 

「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句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魚路古道的發展歷程。從古代先民的狩獵或採集民生用品,到黃金買賣、硫磺礦產、茶葉、鴉片等貨物的運輸,魚路古道一直都是人們生活交往的重要通道。它不僅是物資流通的橋樑,更是文化交流、歷史記憶的傳遞者。

 

書中的每一章節都充滿了故事和歷史的氛圍,從古道淵源到物換星移,每一個主題都被細致地探討和呈現。這不僅讓讀者對魚路古道有更全面的認識,也使得這條古道在讀者心中的形象更加豐富和深刻。

 

《再訪魚路古道》是一本充滿歷史、文化和人文魅力的書籍。透過作者的筆觸,讀者可以像時間旅行者一樣,走進魚路古道的每一個時期,感受它的脈動和魅力。對於喜愛台灣歷史和自然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讀之作。

作者簡介

馬宗義

 

台灣高雄市人,在學時曾加入省立鳳中及台大田徑隊,在鉛球運動項目有卓越表現。

職涯中,服務於體育行政單位,以協助辦理大專校院校際體育競賽活動為主,期間也服務過10屆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臺北代表團。

作者在修畢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在職碩班,碩論為《臺灣大專籃球運動聯賽發展之考察》,目前以修習士林地方學,地方誌為主要興趣。

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條—魚路古道(也稱金包里大路)的發展

 

「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個觀點,以它來印證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條歷史步道—魚路古道(也稱金包里大路)的發展歷程,可謂最恰當不過。因為魚路古道是臺灣先民謀生交通路線之一,當然這條路線隨著社會變遷也賦予它多樣性的運輸功能,在現有一般普遍可查詢或追尋的文獻史料中,這條路線從古至今概都以噍類雙腳為主軸,歷經不同的年代,儘管擔運主要貨物時有改變,但唯一不變就是腳力。

 

它可能是先民狩獵或採集民生用品的路徑,它也曾是人群聚落間往來交通路徑,它也可能曾經黃金買賣運送交通要道,它也曾擔負運送硫磺礦產的路徑,它也曾是運送茶葉的路徑,它也曾是據山立寨土匪出沒的路徑,它也曾是伺機抗日的游擊殺敵的路徑,它也曾是運送軍事砲管的路徑,它也曾提供兩地締結姻緣的路徑,它也曾是媽祖神明繞繞的路徑,它也曾提供牛隻寄牧或販售的運送路徑,它也曾是淘金客尋寶的路徑,還有它也曾是鴉片運送的路徑,依循歷史社會的變遷,而賦予種種各式各樣的功能,它也曾吸引人群在其區域從事稼穡或擔任守磺任務進而結廬定居,甚至形成聚落。

 

由於人群千百年來藉由行走這條路徑而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或許百工百業曾經與這條古道都有密切的連結,因此這條路徑也著實蘊涵豐富歷史人文績累,於今看起來也是一條多功能綜合性的古道。

目次

《再訪魚路古道》目錄:

壹、發想/7

貳、古道淵源與功能/19

參、古道芳踪再現/47

肆、旅人行腳/71

伍、物換星移/87

陸、結論與建議/143

柒、後記/153

尋找陽明山魚路古道南段山豬湖地標/171

後山菜攤及陽金公路石碑/185

參考書籍/200

書摘/試閱

「魚路古道」這個名詞確實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想像空間,它是如此的接地氣,它是現實生活中如實般地貼近人群的日常生活,對於現在的人群撫今追昔的思古情懷,除了緬懷先民體現在生活的努力奮鬥精神,在你、我思緒上,確實也會不經意浮現想進一步探索的吸引力。

魚路古道另一名稱為金包里大路,而「金包里」這個地名就是現在的新北市金山區,於1920101日,日治政府正式實施〈臺灣州制〉、〈臺灣市制〉、〈臺灣街庄制〉,許多地名也同時更名或修正,如「八芝蘭」改為「士林」,「金包里堡4庄」合稱「金山庄」,隸屬臺北州基隆郡,因而金山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歷史洪流中,「魚路古道」其名稱是近代產物,而它的前身為金包里大路,「金包里大路」從語意來推測,或許是日治時期統治政權給予的命名或稱呼,由於早期在今金山地區的謀生的平埔族(巴賽族),泛稱為金包里社,因此這條道路取名金包里大路顯而易見理所當然,唯「大路」的緣由,如以漢人文化謙虛的處世態度,很少會用誇大的形容詞用語,是故「大路」名稱的用語,與日本統治臺灣時期就會有連結,李瑞宗(1994 曾引述臺灣總督府1896年臺灣產業調查錄;總計交通路線12條,其中大路6條,小路6條。從臺北府至基隆、金包里、滬尾是大路。從基隆至金包里、頂雙溪是大路。從頂雙溪至頭圍也是大路。至於大、小路的區分在《臺灣產業調查錄》也有敘明小路是指一般土路。大路,則與日本內地的田舍路無異,只是沿線敷列石塊而已。是故經此說明,對於金包里大路明明是山中小徑,為何要稱呼為大路就有更加清晰的註解。

魚路古道形成的年代,如要加以明確考證,以現有的文獻史料實難清楚斷言,從歷史時代文獻史料只能推估至少在何年代以前就有這條路徑存在,也有可能在原史時代就有人群在行走,如採集或狩獵等。

在元朝汪大淵於1349年所記載資料《島夷志略》中的「小琉球」(李宜憲,2019),可能就是現今的臺灣,雖然文獻有大、小琉球之分,大琉球為今日本所屬—沖繩島,小琉球就是指臺灣島,如以今日的觀點,臺灣島面積恆比沖繩島大的多,為何形容詞剛好與事實相反,依林衡道大師的說法,蓋當時元朝的觀點,是按文化程度來區分大、小,元朝時沖繩,就有政府組織在統治管理,而當時的臺灣尚無政府組織在統治,各族群蓋多以部落組織型態在運作,初時各部落的頭目的職位並非族群的統治者,而是扮演族群資源分配的協調者,平時也要投入生產工作。19世紀法國學者聖第尼(D'Hervey de Saint Denys)與國內歷史學者暨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考證探究,資料就有提到琉球及臺灣,臺灣生產硫磺及有人用來以物易物交換之事,至少在西班牙佔據今基隆和平島年代,就有中國福州商人乘船來與原住民交易。因此貫穿北臺灣金山海岸及士林、北投地區的魚路古道,在那個年代就如同今日的便捷高速公路,單以硫磺產業的運輸,我們都可以很保守推估,在14世紀或15世紀,這條路徑就有人群在行走使用。尤其大油坑礦區場域有天然的硫磺產出,即一般稱為赤油,為整個臺灣獨特的硫磺產地之一,更是能凸顯這條路徑是受到當時人群所倚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