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勝任力的臨床督導精要(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萬千心理
ISBN13:9787518441952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美)卡羅爾‧A.弗蘭德; (美)愛德華‧P.謝弗蘭斯科
譯者:李丹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頁數:精裝/196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勝任力模型是美國心理學會官方推行的督導模型,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認可。這個模型旨在幫助督導師和受督者有系統、有計劃地審視和評估受督者的專業勝任力發展水平,幫助雙方澄清彼此的權責和期待,明確督導的關注點和重點,指導督導過程,使督導更加有效。本書不僅面向希望學習勝任力模型的督導師,也面向希望全面提升自身專業勝任力的咨詢師以及正在接受臨床督導的受督者。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卡蘿爾·A.弗蘭德(Carol A. Falender)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現任加利福尼亞心理協會教育培訓分會主席、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教育事務督導工作組主席,曾任APA理事會和APA第17分會(咨詢心理學分會)督導培訓項目部聯合主席。
愛德華·P.謝弗蘭斯科(Edward P. Shafranske)
心理學教授;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ABPP)委員;常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歐文分校為精神科實習醫生項目授課;一直積極參與臨床督導,并長期從事臨床心理學實踐。
譯者介紹
李丹
四川大學精神分析方向碩士,華中師范大學人本主義方向博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心理師(X-19-057),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一直從事心理咨詢和督導實踐工作,并長期擔任“基于勝任力的督導師培訓班”翻譯。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由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社于2016年組織出版的“臨床督導精要叢書”中的一冊,是美國臨床督導領域很受歡迎和權威的參考書,一經出版就被許多美國高校、培訓項目及臨床機構作為常備書籍和案頭參考書。
序
推薦序
中國心理咨詢行業起步晚、發展快,近年更是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的勢頭。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其中之一是從業者專業性不足。大多數心理咨詢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學歷教育,而是從各種心理咨詢師培訓項目速成出道,這使得我們的心理咨詢師普遍欠缺接受督導的經驗。這個問題的另一面是,我們極度缺乏合格的督導師。有鑒于此,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注冊委員會”)于2015年起舉辦了一個長期項目——“注冊督導師培訓”。這個培訓項目很榮幸地邀請到卡蘿爾·A. 弗蘭德(Carol A. Falender)教授和羅德尼·K. 古德伊爾(Rodney K. Goodyear)教授聯合執教。兩位教授都是臨床與咨詢督導領域聲譽卓著的學者,而弗蘭德教授就是《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精要》(Supervision Essentials for 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Based Supervision)這本書的作者之一。
“注冊督導師培訓”項目的理論模型是所謂“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模型”(competency-based model for clinical supervision,以下簡稱“勝任力模型”)。事實上,勝任力模型也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APA)官方推行的督導模型,在國際上得到普遍認可。這個模型旨在幫助督導師和受督者有系統、有計劃地審視和評估受督者(有時還包括督導師)的專業勝任力發展水平,幫助雙方澄清彼此的權責和期待,明確督導的關注點和重點,指導督導過程,使督導更加有效。
勝任力模型是一個“兼容并包”的督導模型。“兼容”在于其是一個元理論模型,可以與任何流派的督導模型結合使用,當然也可以被獨立使用;“并包”在于其全面性,它涵蓋了一位心理學臨床工作者(包含受督者,也包含督導師)應當具備的所有勝任力要素,能夠拓展我們的元勝任力,幫助我們發現自身和他人在專業勝任力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并提供了一個框架讓我們針對這些不足進行督導。因此,本書不僅面向希望學習勝任力模型的督導師,也面向希望全面提升自身專業勝任力的咨詢師以及正在接受臨床督導的受督者。
本書是由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社于2016年組織出版的“臨床督導精要叢書”中的一冊。這套叢書的出版是為了回應美國在培養優秀督導師時遇到的缺乏高質量參考書的問題,美國心理學會召集了“這一領域里不僅擁有理論知識也擁有實踐經驗的專家,用一種通俗易懂、簡潔精練的方式介紹他們所使用的方法、該方法的基礎,并展示他們在實際的督導會談中會怎么做”(原叢書主編語)。叢書主編都評價這是一支“夢之隊”,大多數作者就是臨床督導模型的提出者本人,這保證了成書的權威性和高質量。所以這套書一經出版,就迅速成為美國臨床督導領域*受歡迎和*權威的參考書,被許多美國高校、培訓項目及臨床機構作為常備書籍和案頭參考書。
中國心理學臨床督導工作也同樣面臨著缺乏高質量參考書的問題,這一次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萬千心理”組織翻譯出版這套書籍,可以說是解了燃眉之急。本書和叢書的其他幾冊稍有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幾冊偏向某種理論取向(如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治療),而本書是跨理論的,回歸到“什么是一位臨床心理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勝任力”的問題上。它能夠幫助我們系統地反思和評價自己在每一項勝任力上的表現,并提醒我們在使用某些理論取向時容易忽略的部分(例如在認知行為取向的督導中可能會忽視或沒有那么重視咨詢師的反移情)。勝任力模型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高的標準,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相信讀者在這高標準引導下,會成長為一名基本功扎實、視野全面的督導師和咨詢師。
卡蘿爾·A. 弗蘭德教授是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督導方面*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她主編或合作主編了臨床心理督導領域多部*負盛名的著作,現任或曾任多個臨床倫理與督導學術組織和學術發展項目主管或主要成員。弗蘭德教授和中國淵源深厚。自她2015年擔任臨床督導師訓練項目的教師以來,每年都會兩次到訪中國,她的先生每次也會隨同到來,并愛上了武漢的熱干面和炒豆絲。雖然后來因為疫情她“人”不能到中國,但一直通過網絡把她的“心”帶回了中國。她給我們帶來了美國*先進的督導理念、督導理論和實踐經驗,也將中國的實踐、思考和經驗帶回了美國,促進了中美兩國在督導領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也為中國臨床與咨詢專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我本人因為“注冊督導師培訓”項目跟弗蘭德教授結緣,在長達7年的受教與合作過程中,我見識了一位真正的大師級學者的風采。這里只講一件小事。在2015年首次授課時,她了解到中國心理學會有自己的倫理守則。接下來幾天的課堂上,有幾次有同學呈現出倫理挑戰的個案或情景,她竟然讓我們“打開你們的倫理守則,第××條……”。我至今不明白她是怎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通讀并熟悉了中國心理學會的倫理守則的,要知道當時我們的倫理守則還沒有英文版。我相信,弗蘭德教授的專業修養、敬業精神,以及她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和虛心,督導師培訓項目的每位學員都深有同感,并深受教育。
本書的譯者李丹是我的博士研究生,自2017年起一直在督導師培訓項目中擔任弗蘭德教授的翻譯,她的翻譯也得到弗蘭德教授的高度贊賞。由她來負責本書的翻譯,可以說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謹向所有從事心理學臨床工作的中國同行推薦本書!
江光榮
2023年7月
目次
第1部分 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的基礎
第1章 基礎和原理
第二章 開展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與*佳實踐
第三章 案例演示:一次督導會談的逐字稿節選
第二部分 核心勝任力及其在督導中的應用
第四章 多元文化與多樣性
第五章 處理個人因素、回應性與反應性
第六章 確保法律、倫理和規范方面的勝任力
第七章 專業勝任力不達標的受督者
第八章 督導師養成與精進
第九章 臨床督導的變革
附錄 “勝任力基準參照表”思維導圖
推薦讀物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推進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的新時代
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相信他們能完全勝任督導工作,因為他們都曾經接受過督導,因此,通過之前督導師的示范,他們知道該如何做督導。大家對這一看法似乎是廣泛接受的,因為大多數督導師將自己作為受督者的個人經驗視為對現在的督導實踐影響*大的要素(Genuchi, Rings, Germek, & Cornish, 2015; Rings, Genuchi, Hall, Angelo, & Cornish, 2009)。這一假設——進行督導的勝任力無須正規訓練就能自然而然地獲得——忽視了督導過程的復雜性,而且可能會導致不充分的或不恰當的實踐,造成效果較差或根本無效的督導。這些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許多受督者曾經受過不充分的、糟糕的(Magnuson, Wilcoxon, & Norem, 2000)、具有傷害性的(Ellis et al., 2014)和失敗的督導(Ladany, 2014)。過去的受督經驗——無論是試圖做與過去督導師相同還是相反的事——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督導實踐基礎。現在,臨床督導被當作一項獨立的專業實踐,要求在進行督導時充分展現出勝任力——不是通過耳濡目染,而是通過專門的教育和訓練獲得的勝任力。像其他專業活動一樣,督導實踐中的勝任力涉及循證實踐(APA Presidential Task Force 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2006),借鑒可靠的理論,運用臨床試驗支持的治療程序,考慮督導師和受督者的專業知識,并對文化和情境保持敏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臨床勝任力的發展如此關鍵的功能卻受到這樣的忽視。同樣令人感到驚訝的——如果說不是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相較于其他的專業服務(比如心理評估、心理治療),臨床督導并沒有就專業學位和受訓經歷做特定的要求。考慮到督導在保護公眾時起到的關鍵作用,以及考慮到*新修訂的督導培訓、實踐和行為的規范指南(regulatory guidelines)(ASPPB, 2015),美國州際與大區心理學委員會(The 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 ASPPB)督導工作小組(ASPPB, 2003)就督導訓練的缺乏和就此問題缺乏澄清,也表達了類似的擔心。雖然本書并沒有直接涉及管理層面的議題,但本書提供了一個框架,使臨床督導行為符合標準和指南的規定。
我們所說的“勝任力”是什么
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說一位督導師具有勝任力時,我們想表達的是什么?請在腦中回想一位你認為勝任力很高的督導師。什么是*突出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關于“勝任力”的觀念(而且在缺乏這些勝任力時,我們能夠識別出來),但是,當我們作為心理學工作者和督導師,要去確定專業發展的方向時,我們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準則或標準呢?一般認為,勝任力指某人有資格并有能力以一種有效的方式履行特定的專業職能(Kaslow, 2004)。這一定義是個很好的起點,但勝任力實際上涵蓋了比完成特定的專業任務更多的內容。更準確地說,勝任力涵蓋了很多種不同的能力,例如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批判性判斷、人際交往技能、元勝任力、符合倫理的行為舉止。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借鑒自醫學領域的勝任力定義是“在日常實踐中習慣性地和明智地運用溝通、知識、專業技能、臨床推斷、情感、價值觀和反思,以造福自己所服務的個體或社區”(Epstein & Hundert, 2002, p.226)。Epstein和Hundert(2002)進一步闡明了勝任力建立在*基本的臨床技能、科學知識和道德發展的基礎之上。
從這個綜合的角度來看,健康服務心理學領域要訓練和督導的主題是一個復雜的組合,包括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倫理。一方面,督導必須涵蓋廣泛的基礎性勝任力,例如關注關系或自我評估;另一方面,督導同時關注功能性勝任力,例如進行心理學評估或進行治療性干預的技術,這些也是督導訓練的具體目標(Rodolfa et al., 2005)。
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勝任力指的是在特定的醫療保健或訓練設置中,能夠充分達到具體的專業表現或訓練要求的狀態(Falender & Shafranske, 2004)。因此,勝任力不是絕對的、僵死的;它總是與不同的設置或情境的要求有關。為了讓治療或督導更加有效,不同的醫療保健設置(正如不同的病人或來訪者)會對勝任力的種類,有時會對勝任力的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
重要的是牢記(并且通過示范作用讓受督者也牢記)——勝任力總是在不斷演變和發展的,因此臨床工作者或督導師永遠不可能擁有絕對的、完全的勝任力。比如,在我們看來,拿到行業執照或專業委員會認證絕不能被視為終點,而應當被視為職業生涯中的一個節點;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我們一直追求卓越,不斷提升自己的勝任力水平,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臨床工作的要求。現在,Kaslow(引自2014年6月30日作者與Kaslow的個人交流)和其他一些教育及培訓的領導者哀嘆對“勝任力運動(competency movement)”這一標簽的濫用,因為對許多人來說,這一術語暗示著勝任力是一個可以到達的終點——到達這一終點后,我們就可以被(永久地)賦予“勝任者”頭銜。而現實是,我們所從事的專業領域中的知識和專業實踐在不斷變化更新,因此,我們的勝任力也只是暫時的。還有,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我們可能需要面對我們作為心理學工作者的個人局限。但是,有一項勝任力是我們所有人都可以不斷追求的,那便是對元勝任力——換言之,反思我們不知道什么——的運用,元勝任力包括對能力和局限性進行持續的自我評估、邀請督導師和值得信賴的同行給予自己反饋、激勵自己保持和提升勝任力。勝任力取向可以被視作一種專業責任,而臨床督導為其扎根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一個有計劃的框架
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旨在促成一種轉變,將基于對勝任力的假設和猜想之上的訓練方法轉變為對勝任力的說明和展示。一位受督者會隨著訓練的過程不斷發展,這一期待本身是合理的,但光靠這個假設并不足以使勝任力建立起來。類似的,督導師可能是一位有計劃的或有天賦的臨床工作者,但這些品質并不能保證他是一位勝任的督導師。要展示勝任力,就需要相應的可量化的臨床效果和督導效果指標。這便需要仔細識別和評估組成某項勝任力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需要用外顯的行為術語去描述和評估受督者(或督導師)對特定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運用,而不是大而化之的,只對勝任力給出一種寬泛的評價(或“印象”)。運用這一方法要求督導師(以及受督者)保持投入和專注的狀態,因為對不相關聯的行為做直接觀察需要集中注意力,還需要對專業活動中勝任力的各個方面做出準確的評估。對臨床督導持一種放任自由的態度,或一種有計劃但消極的態度,都是不行的。想要與受督者進行積極的、有計劃的和有參與度的合作,需要仔細識別受督者的強項和待發展(developing)領域,給予反饋,幫助其參與能夠提升勝任力的學習活動,并向其逐步灌輸專業價值觀。采取這種積極進取的態度帶來了一種充滿生氣的和卓有成效的督導體驗,并提高了受督者參與督導的程度。
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
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模型(Falender & Shafranske,2004, 2007)旨在提高督導的質量和效果;它提供了一種系統的和全面的方法,去評估和發展特定的臨床和督導勝任力,并履行觀察、評估、反饋和行業把關的功能。這一模型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刻意地關注某一特定勝任力的組成部分,并將其表述為可被觀察到的行為;它還在督導和臨床訓練的整個過程中持續關注勝任力。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是一種元理論的方法,能清楚地識別構成臨床勝任力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完善學習策略和評價流程,達到勝任力規范參照標準(criterion-referenced standard),符合循證實踐、法規和當地的臨床設置。(APA, 2014, p.5)
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是一種元理論(meta-theoretical)的或跨理論的方法,它確保了臨床工作者應負的責任,它也是一種系統性的方法,關注兼具督導藝術性和科學性的多項勝任力(如,Farber & Kaslow, 2010),關注臨床勝任力的發展。它可被用于各種形式的臨床訓練(如心理治療、神經心理學、評估、行為健康、學校),也可被用于各種心理治療取向的訓練和督導(Gonsalvez & Calvert, 2014),如認知行為治療取向的督導。[如何將基于理論的模型轉變為基于勝任力的模型,可參見《心理治療:理論、研究、實踐和訓練》期刊(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于2010年發表的第47期特刊,其中涉及的理論有心理動力、認知行為、人本—存在、系統和整合取向。]基于勝任力的臨床督導提供了一種系統的方法,能夠很容易適應督導師獨特的技術及其臨床取向中理論和藝術的面向。
上述定義中提到的規范參照標準(criterion-referenced standard)指的是在本專業普遍達成共識的勝任力,如“勝任力基準參照表”(competency benchmarks,后面均簡稱“基準參照表”)(Fouad et al., 2009; Hatcher et al., 2013),可以通過將某一勝任力拆解成可被定義的、可被測量的單元,來識別這一勝任力的組成成分(比如,拆解成特定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幫助督導師和受督者為該勝任力“量身打造”相應的評估和訓練方法;Falender & Shafranske, 2004)。勝任力被拆解成要素或成分,被拆解成彼此分離的知識、技能和態度(Kaslow, 2004)。“基準參照表”描述了勝任力的不同水平,業內也達成了共識,認為其描述能恰當地反映心理學職業教育與訓練的不同發展階段(Fouad et al., 2009)。這些清晰的描述幫助制定清晰的訓練目標、進行更精確的觀察和有針對性的反饋,從而支持受督者的專業發展方面。此外,勝任力取向影響了臨床訓練的各個方面——輪崗培訓招聘材料中的內容、篩選受督者的標準、評價的方法、反饋的性質、基于勝任力的學習過程,等等。除了上述,對當前需要訓練的勝任力進行清晰的描述,能夠在訓練中提供一種一致感,提高督導的透明度和對訓練的期待。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