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通史(全彩圖文第十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59673510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美)邁克爾‧D.科; (美)斯蒂芬‧休斯頓
譯者:張煒晨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頁數:精裝/350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本書作者邁克爾·D. 科是古代中美洲和瑪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一生致力於探索古老而神秘的瑪雅文明。他認為,應該為瑪雅文明撰寫一本簡明扼要,同時相當準確完備的書,供學生、旅行者和對此有興趣的公眾參考,本書首版因此於1966年問世。隨著眾多學者、專家在相關領域不斷收獲新成果,科也持續更新、修訂其中內容,本書已是第十版。
從第九版開始,科邀請其學生、瑪雅文字和社會學權威斯蒂芬·休斯頓合作,以各自成就共同完善本書。不幸的是,在第十版的籌備過程中科離世了,享年90歲,本書成了這位學者窮盡一生為對瑪雅文明感興趣的大眾讀者留下的寶貴遺產。
本書以時間順序介紹了瑪雅社會的崛起與覆滅,從生態環境、語言分布、農業發展等方面細致地解釋了當地族群擴張的方式與原因,通過建築、銘文、雕塑、器具等考古發現,還原了當地居民數千年間的生活與文化,也為瑪雅人遭受的苦難與不公發聲,並展現現代瑪雅人的社會面貌。書後附當前瑪雅各遺址的遊覽指南。
《瑪雅通史》展現了這一燦爛的古老文明從未消逝的生命力。直到今日,瑪雅仍值得我們不斷探尋其更深處的奧秘。
名人/編輯推薦
★問世近60年,國內首次引進,瑪雅學家一生心血,致每一位讀者的不朽之作:本書首版發行於1966年,是作者邁克爾·D. 科致力於為“學生、旅行者和對此有興趣的公眾”編寫的瑪雅學入門讀物,之後隔數年就根據瑪雅文明考古發現新進展修訂一次,本書是於2022年問世的第十版,記錄了學界目前為止更新的探索與成果。科於第十版的籌備過程中離世,享年90歲。本書是他為瑪雅文明投入一生凝結成的不朽之作。
★從環境變化到社會變遷,從建築藝術到日常生活,全面重現目前已知的瑪雅文化:區域劃分、語言發展、氣候變化、文明衝擊、信仰體系、歷法秩序、建築結構、雕塑藝術、日常生活……本書以早期—古典期—後古典期—西班牙征服時期—現代的時間順序,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詳細梳理了目前已知瑪雅文明的發展脈絡,重塑了古瑪雅人的社會生活,帶你見證瑪雅神秘面紗下的真相。
★瑪雅研究領域泰斗聯合危地馬拉最高榮譽勛章獲得者共同編寫,國內專業學者審校譯文:本書作者邁克爾·D. 科曾在危地馬拉和墨西哥發掘了奧爾梅克文明及其他早期文明遺址,並利用文字和圖像破解了瑪雅人的信仰體系,成為古代中美洲和瑪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斯蒂芬·休斯頓因本書的早前版本對瑪雅文明產生興趣,後因在瑪雅文化研究及推廣方面的杰出貢獻,於2011年被危地馬拉總統授予該國最高榮譽格查爾勛章。本書特邀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歷史作家張煒晨翻譯,《瑪雅史》譯者楊靖審校,確保準確傳達作者原意。
★收錄200余幅全彩高清文物照片、地圖、遺址實地拍攝圖,附瑪雅地區遊覽攻略與建議,兼具知識性、收藏性與實用性:全書收錄200余幅全彩插圖與直觀圖表,其中不乏罕見、難得的珍惜圖片資料。優質超感紙搭配四色印刷,高水平圖像表現力,讓本書既能引導你更深刻地了解輝煌瑪雅文明,又能成為你書架上的藏品、贈送親友的佳品。書後附作者為大眾讀者提供的瑪雅地區遊覽攻略,幫助你親眼見證這一人類文明的奇跡。
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生態環境
自然資源
區域劃分
發展階段
族群語言
氣候變化及對文明的衝擊
第二章 早期瑪雅
第一批人
遠古期采集者和種植者
前古典期早期村落
前古典期中期的擴張
前古典期的卡米納胡尤遺址
瑪雅低地
第三章 瑪雅社會崛起
歷法誕生
伊薩帕港口和太平洋海岸
雙子英雄和創世紀
卡米納胡尤和瑪雅高地
佩滕和瑪雅低地
米拉多地區
聖巴托洛
前古典期至古典期,瑪雅低地
第四章 輝煌古典:早期
古典期早期特徵
特奧蒂瓦坎:軍事強國
埃斯佩蘭薩文化
塞倫:美洲的龐貝?
古典期早期的中部地區
科潘:古典期早期
北部地區
第五章 輝煌古典:晚期
中部地區古典期遺址
科潘和基裡瓜遺址
蒂卡爾
卡拉克穆爾
亞斯奇蘭、彼德拉斯內格拉斯、博南帕克
佩特斯巴頓湖
帕倫克
科馬爾卡爾科和托尼那
北部地區的古典期遺址:裡奧貝克、切內斯、科巴
古典期晚期圖像藝術
第六章 瑪雅信仰和文化
虔誠之心
宇宙的秩序
神與靈
數字與歷法
陽歷和陰歷
天幕流浪者與群星
瑪雅文字的本質
刻在石頭上的歷史
政治博弈
萬物有屬
第七章 古典期終期
大崩潰
塞巴爾和普頓瑪雅
北部地區的普克遺址
埃克巴蘭
古典期終期的奇琴伊察和托爾特克人
科特蘇馬爾瓜帕謎團
輝煌終結
第八章 後古典期
伊察和瑪雅潘
尤卡坦地區的獨立國家
後古典期中部地區
南部地區的墨西哥王朝
西班牙征服
第九章 征服時期前夕的瑪雅生活
農業與捕獵
手工業和商業
生生不息
社會與政治
第十章 堅韌前行
新西班牙秩序
高地瑪雅:昨日與今天
齊納卡坦的索西瑪雅人
尤卡坦瑪雅人
查恩科姆瑪雅人
拉坎敦人
反抗與生存
大恐怖
瑪雅的未來
遊覽瑪雅
基本信息
“必看”遺址
普克遺址
奇琴伊察和東部半島
帕倫克和托尼納
亞斯奇蘭和博南帕克
危地馬拉:高地地區和太平洋沿岸
佩滕
伯利茲
擴展閱讀
圖片來源
譯名對照表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生態環境
自然資源
區域劃分
發展階段
族群語言
氣候變化及對文明的衝擊
第二章 早期瑪雅
第一批人
遠古期采集者和種植者
前古典期早期村落
前古典期中期的擴張
前古典期的卡米納胡尤遺址
瑪雅低地
第三章 瑪雅社會崛起
歷法誕生
伊薩帕港口和太平洋海岸
雙子英雄和創世紀
卡米納胡尤和瑪雅高地
佩滕和瑪雅低地
米拉多地區
聖巴托洛
前古典期至古典期,瑪雅低地
第四章 輝煌古典:早期
古典期早期特徵
特奧蒂瓦坎:軍事強國
埃斯佩蘭薩文化
塞倫:美洲的龐貝?
古典期早期的中部地區
科潘:古典期早期
北部地區
第五章 輝煌古典:晚期
中部地區古典期遺址
科潘和基裡瓜遺址
蒂卡爾
卡拉克穆爾
亞斯奇蘭、彼德拉斯內格拉斯、博南帕克
佩特斯巴頓湖
帕倫克
科馬爾卡爾科和托尼那
北部地區的古典期遺址:裡奧貝克、切內斯、科巴
古典期晚期圖像藝術
第六章 瑪雅信仰和文化
虔誠之心
宇宙的秩序
神與靈
數字與歷法
陽歷和陰歷
天幕流浪者與群星
瑪雅文字的本質
刻在石頭上的歷史
政治博弈
萬物有屬
第七章 古典期終期
大崩潰
塞巴爾和普頓瑪雅
北部地區的普克遺址
埃克巴蘭
古典期終期的奇琴伊察和托爾特克人
科特蘇馬爾瓜帕謎團
輝煌終結
第八章 後古典期
伊察和瑪雅潘
尤卡坦地區的獨立國家
後古典期中部地區
南部地區的墨西哥王朝
西班牙征服
第九章 征服時期前夕的瑪雅生活
農業與捕獵
手工業和商業
生生不息
社會與政治
第十章 堅韌前行
新西班牙秩序
高地瑪雅:昨日與今天
齊納卡坦的索西瑪雅人
尤卡坦瑪雅人
查恩科姆瑪雅人
拉坎敦人
反抗與生存
大恐怖
瑪雅的未來
遊覽瑪雅
基本信息
“必看”遺址
普克遺址
奇琴伊察和東部半島
帕倫克和托尼納
亞斯奇蘭和博南帕克
危地馬拉:高地地區和太平洋沿岸
佩滕
伯利茲
擴展閱讀
圖片來源
譯名對照表
書摘/試閱
帕倫克
盡管與蒂卡爾這樣的“巨無霸”相比帕倫克規模並不大,但西爾韋納斯·莫利卻盛贊它是所有瑪雅城邦中最美麗的。這裡的環境可謂得天獨厚:帕倫克建在烏蘇馬辛塔河流域郁郁蔥蔥的洪泛區之上,周邊是一片覆蓋著高大雨林的低矮山丘。考古學家羅德裡戈·連多·斯圖亞多甚至發現了沿著山腳修建道路系統的證據,這些道路一直通向帕倫克王國的邊遠地區。羽毛艷麗的金剛鸚鵡在樹梢上撲騰;雨天,廢墟附近可以聽到吼猴發出令人不安的咆哮。雖然帕倫克布局相對緊湊,但現在看來,由於地形限制,它成了瑪雅古典期城市中居住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擁有1000 多座大小不一的建築。瑪雅工程師有時會利用水槽和引水渠對河道進行大規模改造,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用一條拱梁式引水渠,將水源引入了主建築群的東翼地下。
這座宮殿是名副其實的迷宮,長約300英尺(約91.4米),寬約240英尺(約73.2米),由一系列拱廊和圍繞內庭或露臺的房間組成。主建築是一棟非常特別的四層方形塔樓,內部設有樓梯(圖5.29)。有人認為這座塔樓是天文臺,不過塔頂視野廣闊,也可能起到瞭望臺的作用。兩個露臺四周裝飾著怪異的浮雕,以夸張的手法刻畫囚犯形象。他們將一只手舉到另一側肩膀上,這通常是瑪雅人表示臣服的姿勢。帕倫克人可能就是將敵俘押到這樣的庭院中審訊、拷打,最後獻作人祭。
帕倫克藝術家擅長灰泥創作,沿著宮殿長廊排列的壁柱都用這種材質精心裝飾。浮雕上,瑪雅領主手持權力的象徵物,次要人物盤腿坐在他們身邊(圖5.30)。所有灰泥浮雕都曾是彩色的,著名的帕倫克遺址權威默爾·格林·羅伯森已經確定了瑪雅人的浮雕著色標準,如裸露的人體皮膚塗成紅色,而神靈的皮膚就應該塗成藍色。
在帕倫克的諸多神廟金字塔中,有三座設計大致相同,其功能肯定也大同小異。它們占據遺址東側廣場的三面,分別是太陽神廟、十字神廟(圖5.31)和葉狀十字神廟。每座神廟都建在階梯平臺上,正面有樓梯,兩折式屋頂上有雞冠狀屋脊,拱頂房間分為內、外兩部分。神廟內間後墻有一處“聖堂”,就是大神廟的縮小版;聖堂後面豎立著一塊雕刻有大量文字的華麗淺浮雕石碑。這裡每塊石碑的主題都一樣:兩個男性,一高一矮,面對面站在一件儀式道具兩側。在太陽神廟中,這件儀式道具是擺在兩支交叉長矛前的冥界美洲豹神面具,這是太陽神的夜間形象。其他兩塊石碑上的儀式道具則是一棵枝葉繁茂、掛滿珠寶玉石的世界之樹,樹冠上站著一只神鳥。十字神廟聖堂裡的石質壁柱表面刻有站立人像,而聖堂右側的浮雕很特別,刻畫了戰士和商人的守護神L正在吸煙的場景。
今天的考族學和民族史研究,中部美洲婦女在分娩前後都會如此洗浴一番,因此休斯頓對這個奇怪名稱的解釋是,它象徵著十字神廟群中每座建築所供奉的神祇之誕生。我們將在下一章討論這個“帕倫克三位一體建築群”及聖堂中銘文的內容。
琳達·謝勒和戴維·弗賴德爾已經證明十字神廟群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這三座建築物組成一個三角形,十字神廟位於北端頂點,內部銘文以“十”字形環繞著世界之樹,記錄了當前人類所處時代的起源故事和帕倫克王朝的歷史。在東側,葉狀十字神廟的碑文頌揚的是玉米之樹和食物之山,而西側的太陽神廟則獻給戰神誕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字神廟中發現了香爐的大型支架。一些香爐顯然用於供奉神靈,另一些則用於祭祀已故的貴族。
得益於對帕倫克銘文的破解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們現在知道了這三座神廟如此相似的原因:聖堂中的石碑都記錄了國王坎·巴蘭二世(蛇·美洲豹二世)在公元684 年登基這一事件,兩個側面形象其實都是他,只是年齡不同,一個是6歲男孩,另一個是49歲即位的國王。
歷經多年發掘,考古學家在帕倫克的神廟 平臺和宮殿內部發現了一些隨葬品相當豐富的墓葬,不過這些都無法與墨西哥考古學家阿爾韋托·魯斯在1952年6月取得的驚人發現相提並論。銘文神廟坐落在一座65英尺(約19.8米)高的階梯金字塔上,通過正面宏偉的階梯上下。在門廊和中央房間的三面墻壁上,刻畫了620個瑪雅文字,記錄了很多日期,最近的一個在公元692年。中央房間地面上覆蓋著大塊石板,魯斯對其中一塊特別感興趣:石板上有兩排孔洞,還有可拆卸的石塞。移開這塊石板後,他看到了一條通往金字塔內部的通道,不過被人故意用碎石堵死了。他花了四個考古季才把通道完全清理乾淨。這條梯道半路變向,最後到達一間與金字塔底座高度大致相同的密室。這個房間也被填滿,但地面上躺著五六個年輕成人的骸骨,可能都是人牲。遠端,一塊巨大的三角形石板從地板直接撐到頂部,徹底擋住了去路。
移走這塊石板後,一座宏偉的墓穴便重見天日,魯斯成為第一個親眼見證的人:這是足以與博南帕克墓穴相媲美的重大考古發現(圖5.32)。這間墓室長30英尺(約9.1米),高23英尺(約7米),位於金字塔正面階梯下方,且低於廣場水平面,距上層神廟的地面約80英尺(約24.4米)。四周墻壁裝飾有灰泥人像浮雕,可能代表逝者的遠古祖先。一塊長約12英尺6英寸(約3.8米)、表面布滿浮雕的長方形巨型石板覆蓋在一具石棺上,裡面就安葬著某位古代瑪雅統治者(圖5.33)。可以說,石棺裡是一座玉石寶庫:尸體戴著人臉大小的玉石鑲嵌面具,耳朵上罩著玉璧和珍珠貝盤,胸前掛著幾條管狀玉珠項鏈,手指上還套著玉戒指(圖5.34)。尸體雙手各握一大塊玉石,嘴裡還含著一塊。這種墓葬形式在中國以及後來的尤卡坦瑪雅、阿茲特克都出現過。墓室地面上還擺放著兩尊玉石雕像和兩個製作精良的灰泥頭像。
關於碑銘的調查終於揭示了墓主的身份,他正是帕倫克最偉大的統治者基尼奇·哈納布·巴加爾,坎·巴蘭二世之父,現在則以“巴加爾大王”聞名於世。他12歲登上王位,公元683年去世,享年80歲。顯而易見,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是為了安放自己的遺體才打造這座墓穴,還可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建造了整座上層神廟 金字塔,最後由其子繼承遺志完工。因此,銘文神廟似乎與埃及金字塔一樣,都是用作陵墓的紀念建築。
20世紀90年代,一位以前不為人知的帕倫克國王的名字突然出現在世人面前。他就是公元678年出生、721年繼承王位的基尼奇·阿卡爾·莫納布三世,巴加爾大王的孫子。經歷漫長的衰落期後,帕倫克在這位統治者的帶領下再次興旺發達起來。他在沿著十字神廟群向南延伸的山脊上建造了大型神廟,同之前的神廟一樣,每一座分別獻給帕倫克三位一體神中的一位,帕倫克王朝宣稱王室家族成員就是這三位神靈的子嗣。阿卡爾·莫納布擁有非凡的藝術鑒賞天賦,從兩幅技巧嫻熟的瑪雅浮雕中便能看出這一點。其中之一是考古學家阿方索·莫拉萊斯在帕倫克第19 號神廟內發現的(圖5.35)。這張石板長凳或王座上刻畫了至少10個坐姿人物形象以及220個字符,重現了一場國王加冕儀式。畫面中心是三位創世神中的一位在公元前3309年即位的場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