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玄幻小說宗師龍人之代表作,網路瀏覽點擊率達億兆
英雄的夢想,帝道的無常
隨著一個混混少年紀空手的崛起,拉開了秦末漢初恢宏壯闊的歷史長卷
大氣磅礡的情節,纏綿悱惻的愛恨;匪夷所思的武道,獨具匠心的謀略
一位混混與無賴眼中的神,一段段傳奇中的人物
他身具龍形虎相,偶得補天異寶,踏足江湖後在項羽的十萬大軍前,奪走他心中的美人「紅顏」。又從劉邦的陷阱中將他送給項羽的禮物「虞姬」據為己有。江山美人讓他樹敵無數,戰爭與血腥使他明白世間的殘酷。仁義二字讓他變得強大無比,這只因他堅信──仁者無敵!
因為他,霸王項羽死在小小的螞蟻面前;因為他,漢王劉邦用最心愛的女人來換取生命;因為他,才有了浪漫愛情紅顏知己的典故,這一切一切的傳奇故事都來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紀空手實力未必最強,勢力也未必龐大,但卻總能奇蹟般地站著,永不倒下!劉邦不得不將紀空手列為自己平生第一大敵,遠在西楚霸王項羽之上……
紀空手已成為劉邦的心頭大患,一日不除,難以讓他心中踏實,鐵了心要對付紀空手的劉邦,已有了應對之策。
韓信得知劉邦意圖,心中有幾分失落,劉邦雖未對他現出任何殺機,但他相信紀空手的見解沒錯。劉邦之所以遲遲不對自己動手,無非是因為自己還有利用價值。這本就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年代,如果韓信不是明白了這一點,他就絕對不會在紀空手的背上插上一劍。
劉邦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頭,道:「你雖然與紀空手頗有交情,但自大王莊一役後,本公已完全信任於你,所以你凡事不用太多顧慮,竭力效命,本公相信你有飛黃騰達的一天!」
劉邦的獨門制穴手法乃是問天樓不傳之秘,唯有歷代樓主才能擁有這手法的秘訣。然而紀空手卻化解了他種下的制穴之法,這是怎麼回事?劉邦雖未與紀空手真正交手過,在他看來,紀空手就像是個不倒翁,也許實力未必太強,勢力也未必龐大,但無論遭受多麼大的壓力,卻總能奇蹟般地站著,永不屈服,永不倒下!這也是劉邦為什麼要將紀空手排在項羽之上,列為自己平生第一大敵的原故。
英雄的夢想,帝道的無常
隨著一個混混少年紀空手的崛起,拉開了秦末漢初恢宏壯闊的歷史長卷
大氣磅礡的情節,纏綿悱惻的愛恨;匪夷所思的武道,獨具匠心的謀略
一位混混與無賴眼中的神,一段段傳奇中的人物
他身具龍形虎相,偶得補天異寶,踏足江湖後在項羽的十萬大軍前,奪走他心中的美人「紅顏」。又從劉邦的陷阱中將他送給項羽的禮物「虞姬」據為己有。江山美人讓他樹敵無數,戰爭與血腥使他明白世間的殘酷。仁義二字讓他變得強大無比,這只因他堅信──仁者無敵!
因為他,霸王項羽死在小小的螞蟻面前;因為他,漢王劉邦用最心愛的女人來換取生命;因為他,才有了浪漫愛情紅顏知己的典故,這一切一切的傳奇故事都來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紀空手實力未必最強,勢力也未必龐大,但卻總能奇蹟般地站著,永不倒下!劉邦不得不將紀空手列為自己平生第一大敵,遠在西楚霸王項羽之上……
紀空手已成為劉邦的心頭大患,一日不除,難以讓他心中踏實,鐵了心要對付紀空手的劉邦,已有了應對之策。
韓信得知劉邦意圖,心中有幾分失落,劉邦雖未對他現出任何殺機,但他相信紀空手的見解沒錯。劉邦之所以遲遲不對自己動手,無非是因為自己還有利用價值。這本就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年代,如果韓信不是明白了這一點,他就絕對不會在紀空手的背上插上一劍。
劉邦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頭,道:「你雖然與紀空手頗有交情,但自大王莊一役後,本公已完全信任於你,所以你凡事不用太多顧慮,竭力效命,本公相信你有飛黃騰達的一天!」
劉邦的獨門制穴手法乃是問天樓不傳之秘,唯有歷代樓主才能擁有這手法的秘訣。然而紀空手卻化解了他種下的制穴之法,這是怎麼回事?劉邦雖未與紀空手真正交手過,在他看來,紀空手就像是個不倒翁,也許實力未必太強,勢力也未必龐大,但無論遭受多麼大的壓力,卻總能奇蹟般地站著,永不屈服,永不倒下!這也是劉邦為什麼要將紀空手排在項羽之上,列為自己平生第一大敵的原故。
作者簡介
龍人,著名華人玄幻小說作家,一部《亂世獵人》奠定了玄幻小說宗師的地位,其著作《軒轅絕》、《滅秦》在美、日、韓、港上市後,興起了一股全球東方奇幻小說的風暴,引發網路爭先連載,由此而刮起一股爭先閱讀奇幻小說的熱潮,其作品在網站瀏覽人數的總點擊率達到億兆,其文章還在《電腦迷》、《網友世界》等IT雜誌光碟連載,龍人奇幻小說的魅力可見一般。
目次
第一章 亡命劍道
第二章 瞬間徹悟
第三章 復國大業
第四章 無法彌補
第五章 激情之刀
第六章 狐女多情
第七章 鴻門之宴
第八章 心靈感應
第九章 臨危不亂
第十章 封侯拜相
第十一章 御龍神斬
第十二章 精英雲集
第二章 瞬間徹悟
第三章 復國大業
第四章 無法彌補
第五章 激情之刀
第六章 狐女多情
第七章 鴻門之宴
第八章 心靈感應
第九章 臨危不亂
第十章 封侯拜相
第十一章 御龍神斬
第十二章 精英雲集
書摘/試閱
一時之間,竟然出現了四個紀空手,劉邦心裡一沉,他雖然不知這其中究竟哪一個是真的,哪三個是假的,但他卻知道,紀空手此次出逃,是一個有預謀、有計畫的行動。
他的思維在瞬息之間高速運轉,權衡著自己每一個行動的利弊,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了決斷。
「樂白,你率一部人馬守住虞府,其餘的人跟隨本公,火速向西門靠攏。」他不慌不忙地下達著行動指令,神情中帶著一副果斷堅定的作風,讓人不容置疑他判斷的正確性。
當下兵分兩路,劉邦率領一干人馬直奔西門,雖然他沒有把握能夠肯定出現在西門的人就是紀空手,但從西門而去,便是通往巴蜀的驛道。
知音亭既然參與了紀空手此次出逃的行動計畫,那麼他們行動的去向當然是直指巴蜀,即使自己的判斷有誤,但只要截斷了對方回歸之路,自己仍然有幾分勝算,這便是劉邦趕往西門的原因。
可是等他的人快到西門之時,又接信使來報:「東門城內突然失火,黑煙滾滾,寧將軍已經親率一隊人馬,前往察看!」
劉邦怔了一怔,依然前行道:「此乃敵人聲東擊西之計,這反而說明了紀空手人在西門的可能性最大,傳令下去,調問天樓戰士火速趕往曉關,那裡是敵人入川的必經之路,務必不能讓敵人突破而去。」
他作了最壞的打算,所以才決定派人在曉關阻截,這樣一來,就算紀空手能夠逃出霸上,依然面臨前有伏擊,後有追兵的險境,所謂「打蛇打七寸」,這也算是紀空手的要害之地。
駐守西門的將軍乃是韓信,他聽說劉邦人到,趕緊率部相迎。
「這裡的情況如何?」劉邦一到西門,只見軍士井井有條地進行著出入城門的一切盤查,不覺有些詫異。
他沒有想到出身市井的韓信竟然也懂得指揮部署,雖是初次帶兵,卻已經顯露出他在這一方面過人的天賦,這讓劉邦喜出望外。
對劉邦來說,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得一武功高強者易,得一良臣勇將卻難。看韓信帶兵,雖然循規蹈矩,卻別有新意,不落俗套,讓人耳目一新,劉邦心中怦然一動:「此子才堪大用,雖說有些野心,但只要駕馭得當,無疑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韓信迎上前來,跪伏行禮道:「適才確有形跡可疑之人在西門出現,待屬下追上去時,已經不見。後來聽人說道,那人長相模樣與紀空手確無二致,是以才派信使向沛公稟報。」
劉邦臉上一沉道:「如此說來,你並未親見?」
「屬下雖未親見,但職責所在,不敢不稟。」韓信微驚,趕忙答道。
劉邦沈吟片刻道:「依你之見,你看紀空手若要出逃,最有可能會從哪一門出城?」他並無怪責韓信之意,反而向他提出徵詢。
「紀空手狡計多端,所思所想,都非常人可以揣度,屬下雖然與他有過長時間的交往,但是依然難作決斷。」韓信肅然道,其實在他的心中,並非沒譜,但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他倒情願讓紀空手平安離去,免得兔死狗烹,自己變成劉邦眼中的下一個目標。
劉邦哪裡懂得他的心思?皺皺眉道:「如果連你也這麼說,那麼此人的行蹤的確讓人不能妄加揣測。不過按此人一慣作風來看,只怕他此刻還在城中,而這些人化裝成他的模樣,混淆視聽,無非是疑兵之計。」
韓信點頭道:「沛公所言極是精闢,既然如此,我們只有靜觀其變。」
劉邦看了他一眼,剛要說話,忽然又接信使來報:「寧將軍火速稟告,他已在東城發現了紀空手的行蹤!」
「是否確認此人身分?」劉邦追問一句。
「寧將軍道:此人與知音亭的吹笛翁同時出現,十有八九是紀空手的真身,但是具體如何,有待確認。」那信使答道。
劉邦心頭一震,忖道:「這吹笛翁何時進入城中,可見百密終有一疏。」當下點頭道:「韓信,你隨本公一同前往。」
韓信不敢有半點託詞,只得應允,隨即一聲令下,迅速集結一彪人馬,隨劉邦趕往東城。
劉邦看在眼中,微微贊許,心道:「此子帶兵只有數日,卻已有這般成效,假以時日,只怕必是少有的良將。」
馬蹄得得,揚起漫天塵埃,數百騎士如一陣風般從大街馳過,不過半晌功夫,當先領路的那信使回頭叫道:「就在前面了。」
劉邦抬頭看時,果然見得一股濃煙瀰漫了前方大半條街,煙色渾濁,睜眼見不到十步之遠,只看見有百十人端盆提桶,進進出出,正在滅火。
「這煙火實在古怪,若是無心失火,這煙的顏色何以會這般黑?」劉邦鼻息一動,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怪了,這煙中怎麼會有一股香油味?」
韓信眼中一亮,道:「這定是人為縱火,依屬下之見,寧將軍的消息並非有誤,紀空手一定人在其中!」他頓了頓道:「只是……」
劉邦見他吞吐不定,忙道:「只是什麼?」
「若是這般,屬下反而有些猜不透紀空手的心思了。他此刻與常人無異,處身火海,兇險至極,豈非與自殺等同?而這紀空手也不是自殺之人,莫非他另有深意?放火只是他的障眼法,真正的用意是想從地下逃遁而去?」韓信想到那一日在得勝茶樓的交戰,明明看到紀空手攜領一幫高手出面,可到了最後,卻只有紀空手一人力拚酣戰,而其他的人就像消失在空氣中,平空不見了,這說明對方在逃遁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劉邦卻搖了搖頭道:「他若想從地下逃走,實無可能,本公已派人在城牆之下設了無數聽筒,深入地下數丈,只要有人挖洞,絕無不能發現的道理。依本公來看,只怕紀空手是另有圖謀。」
他當即下令調集人手緊急撲救火勢,同時與寧戈會合,寧戈稟道:「屬下是因為這裡先起煙火,心中好奇,才率人急忙趕來,誰知剛一進入這油坊之中,便看到滿地倒滿香油,一直連到了後院的小樓,屬下極是納悶,正要靠近,忽然不知自何處扔下一支火把,引發起這場大火。」
「也就是說,這火是在你們趕到之後才燒起來的?」劉邦有些詫異地道:「可是你不是說先看到這裡的濃煙才趕來的嗎?莫非這又是紀空手的調虎離山之計?」
「屬下最初也是有此疑惑,所以一面命人救火,一面叫來鄉鄰問話,始知在這濃煙燃起之前,有人確實看到了虞左的出入。」寧戈道。
劉邦一聽,心中不喜反驚,喃喃而道:「如果這人真是紀空手所扮的虞左,他又想幹什麼?」他就算想破腦袋,也絕對想不到紀空手竟然是欲自空中逃走。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驚叫起來:「快看,那是什麼?」
劉邦匆忙趕將過去,順著那人所指方向抬眼望去,只見小樓的天空中升起一個龐大古怪的物事,正一點一點地懸浮而上,任是劉邦有多麼廣博的閱歷,也認不出這竟是五音先生精心設計的飛行器。
不過劉邦畢竟是劉邦,眨眼之間,他似乎想到了這古怪物事的用途,更想出了非常有效的應對之策,冷冷一笑道:「原來如此,那就別怪本公無情了。」
他回頭下令道:「命令五百弓箭手待箭準備,沒有本公的號令,任何人不可妄動!」
韓信怔了一怔,道:「沛公既然有心以箭將之射落,何不早早動手?」
劉邦的眼眸中射出一股殺機道:「紀空手既然敢與本公作對,本公當然要他死得難看,現在這點高度,還不足以讓他活活摔死!」
韓信聞言,心中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剛要開口,卻又欲言又止。
「你想說什麼?為何這般吞吞吐吐?」劉邦奇道。
「屬下認為,沛公既然有心讓紀空手來牽制虞姬,如果殺了紀空手,只怕對虞姬不好交代。這樣一來,反而會誤了沛公的大事。」韓信沈吟片刻,硬著頭皮道。
「你能這樣想,可見你頗有遠見,不看重眼前之得失,而權衡整個大局之利弊,實乃大將之才也。不過這紀空手始終是本公的心頭大患,一日不除,難以讓人心中踏實,至於虞姬那裡,本公已有了應對之策。」劉邦笑了一笑,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韓信「哦」了一聲,似有幾分失落的感覺,雖然劉邦並未對他現出任何殺機,但是他相信紀空手的見解並沒有錯。劉邦之所以遲遲不對自己動手,無非是因為自己還有利用的價值。
這本就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年代,如果韓信不是明白了這一點,他就絕對不會在紀空手的背上插上一劍。
他的思維在瞬息之間高速運轉,權衡著自己每一個行動的利弊,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了決斷。
「樂白,你率一部人馬守住虞府,其餘的人跟隨本公,火速向西門靠攏。」他不慌不忙地下達著行動指令,神情中帶著一副果斷堅定的作風,讓人不容置疑他判斷的正確性。
當下兵分兩路,劉邦率領一干人馬直奔西門,雖然他沒有把握能夠肯定出現在西門的人就是紀空手,但從西門而去,便是通往巴蜀的驛道。
知音亭既然參與了紀空手此次出逃的行動計畫,那麼他們行動的去向當然是直指巴蜀,即使自己的判斷有誤,但只要截斷了對方回歸之路,自己仍然有幾分勝算,這便是劉邦趕往西門的原因。
可是等他的人快到西門之時,又接信使來報:「東門城內突然失火,黑煙滾滾,寧將軍已經親率一隊人馬,前往察看!」
劉邦怔了一怔,依然前行道:「此乃敵人聲東擊西之計,這反而說明了紀空手人在西門的可能性最大,傳令下去,調問天樓戰士火速趕往曉關,那裡是敵人入川的必經之路,務必不能讓敵人突破而去。」
他作了最壞的打算,所以才決定派人在曉關阻截,這樣一來,就算紀空手能夠逃出霸上,依然面臨前有伏擊,後有追兵的險境,所謂「打蛇打七寸」,這也算是紀空手的要害之地。
駐守西門的將軍乃是韓信,他聽說劉邦人到,趕緊率部相迎。
「這裡的情況如何?」劉邦一到西門,只見軍士井井有條地進行著出入城門的一切盤查,不覺有些詫異。
他沒有想到出身市井的韓信竟然也懂得指揮部署,雖是初次帶兵,卻已經顯露出他在這一方面過人的天賦,這讓劉邦喜出望外。
對劉邦來說,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得一武功高強者易,得一良臣勇將卻難。看韓信帶兵,雖然循規蹈矩,卻別有新意,不落俗套,讓人耳目一新,劉邦心中怦然一動:「此子才堪大用,雖說有些野心,但只要駕馭得當,無疑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韓信迎上前來,跪伏行禮道:「適才確有形跡可疑之人在西門出現,待屬下追上去時,已經不見。後來聽人說道,那人長相模樣與紀空手確無二致,是以才派信使向沛公稟報。」
劉邦臉上一沉道:「如此說來,你並未親見?」
「屬下雖未親見,但職責所在,不敢不稟。」韓信微驚,趕忙答道。
劉邦沈吟片刻道:「依你之見,你看紀空手若要出逃,最有可能會從哪一門出城?」他並無怪責韓信之意,反而向他提出徵詢。
「紀空手狡計多端,所思所想,都非常人可以揣度,屬下雖然與他有過長時間的交往,但是依然難作決斷。」韓信肅然道,其實在他的心中,並非沒譜,但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他倒情願讓紀空手平安離去,免得兔死狗烹,自己變成劉邦眼中的下一個目標。
劉邦哪裡懂得他的心思?皺皺眉道:「如果連你也這麼說,那麼此人的行蹤的確讓人不能妄加揣測。不過按此人一慣作風來看,只怕他此刻還在城中,而這些人化裝成他的模樣,混淆視聽,無非是疑兵之計。」
韓信點頭道:「沛公所言極是精闢,既然如此,我們只有靜觀其變。」
劉邦看了他一眼,剛要說話,忽然又接信使來報:「寧將軍火速稟告,他已在東城發現了紀空手的行蹤!」
「是否確認此人身分?」劉邦追問一句。
「寧將軍道:此人與知音亭的吹笛翁同時出現,十有八九是紀空手的真身,但是具體如何,有待確認。」那信使答道。
劉邦心頭一震,忖道:「這吹笛翁何時進入城中,可見百密終有一疏。」當下點頭道:「韓信,你隨本公一同前往。」
韓信不敢有半點託詞,只得應允,隨即一聲令下,迅速集結一彪人馬,隨劉邦趕往東城。
劉邦看在眼中,微微贊許,心道:「此子帶兵只有數日,卻已有這般成效,假以時日,只怕必是少有的良將。」
馬蹄得得,揚起漫天塵埃,數百騎士如一陣風般從大街馳過,不過半晌功夫,當先領路的那信使回頭叫道:「就在前面了。」
劉邦抬頭看時,果然見得一股濃煙瀰漫了前方大半條街,煙色渾濁,睜眼見不到十步之遠,只看見有百十人端盆提桶,進進出出,正在滅火。
「這煙火實在古怪,若是無心失火,這煙的顏色何以會這般黑?」劉邦鼻息一動,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怪了,這煙中怎麼會有一股香油味?」
韓信眼中一亮,道:「這定是人為縱火,依屬下之見,寧將軍的消息並非有誤,紀空手一定人在其中!」他頓了頓道:「只是……」
劉邦見他吞吐不定,忙道:「只是什麼?」
「若是這般,屬下反而有些猜不透紀空手的心思了。他此刻與常人無異,處身火海,兇險至極,豈非與自殺等同?而這紀空手也不是自殺之人,莫非他另有深意?放火只是他的障眼法,真正的用意是想從地下逃遁而去?」韓信想到那一日在得勝茶樓的交戰,明明看到紀空手攜領一幫高手出面,可到了最後,卻只有紀空手一人力拚酣戰,而其他的人就像消失在空氣中,平空不見了,這說明對方在逃遁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劉邦卻搖了搖頭道:「他若想從地下逃走,實無可能,本公已派人在城牆之下設了無數聽筒,深入地下數丈,只要有人挖洞,絕無不能發現的道理。依本公來看,只怕紀空手是另有圖謀。」
他當即下令調集人手緊急撲救火勢,同時與寧戈會合,寧戈稟道:「屬下是因為這裡先起煙火,心中好奇,才率人急忙趕來,誰知剛一進入這油坊之中,便看到滿地倒滿香油,一直連到了後院的小樓,屬下極是納悶,正要靠近,忽然不知自何處扔下一支火把,引發起這場大火。」
「也就是說,這火是在你們趕到之後才燒起來的?」劉邦有些詫異地道:「可是你不是說先看到這裡的濃煙才趕來的嗎?莫非這又是紀空手的調虎離山之計?」
「屬下最初也是有此疑惑,所以一面命人救火,一面叫來鄉鄰問話,始知在這濃煙燃起之前,有人確實看到了虞左的出入。」寧戈道。
劉邦一聽,心中不喜反驚,喃喃而道:「如果這人真是紀空手所扮的虞左,他又想幹什麼?」他就算想破腦袋,也絕對想不到紀空手竟然是欲自空中逃走。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驚叫起來:「快看,那是什麼?」
劉邦匆忙趕將過去,順著那人所指方向抬眼望去,只見小樓的天空中升起一個龐大古怪的物事,正一點一點地懸浮而上,任是劉邦有多麼廣博的閱歷,也認不出這竟是五音先生精心設計的飛行器。
不過劉邦畢竟是劉邦,眨眼之間,他似乎想到了這古怪物事的用途,更想出了非常有效的應對之策,冷冷一笑道:「原來如此,那就別怪本公無情了。」
他回頭下令道:「命令五百弓箭手待箭準備,沒有本公的號令,任何人不可妄動!」
韓信怔了一怔,道:「沛公既然有心以箭將之射落,何不早早動手?」
劉邦的眼眸中射出一股殺機道:「紀空手既然敢與本公作對,本公當然要他死得難看,現在這點高度,還不足以讓他活活摔死!」
韓信聞言,心中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剛要開口,卻又欲言又止。
「你想說什麼?為何這般吞吞吐吐?」劉邦奇道。
「屬下認為,沛公既然有心讓紀空手來牽制虞姬,如果殺了紀空手,只怕對虞姬不好交代。這樣一來,反而會誤了沛公的大事。」韓信沈吟片刻,硬著頭皮道。
「你能這樣想,可見你頗有遠見,不看重眼前之得失,而權衡整個大局之利弊,實乃大將之才也。不過這紀空手始終是本公的心頭大患,一日不除,難以讓人心中踏實,至於虞姬那裡,本公已有了應對之策。」劉邦笑了一笑,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韓信「哦」了一聲,似有幾分失落的感覺,雖然劉邦並未對他現出任何殺機,但是他相信紀空手的見解並沒有錯。劉邦之所以遲遲不對自己動手,無非是因為自己還有利用的價值。
這本就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年代,如果韓信不是明白了這一點,他就絕對不會在紀空手的背上插上一劍。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