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腰刀帕首從軍,戍樓獨倚欄凝眺,中原氣象。狐居兔穴,暮煙殘照。
投筆書懷,枕戈待旦,隴西少年,嘆光陰掣電,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調。
登基為汗,忽必烈立元正統;
鞭長莫及,南海情勢如累卵。
▎年逾古稀,解甲歸田
──「史將軍,你的鬚髮何以一夜之間變黑了?」
史天澤笑道:「少小離家老大還,我擔心鄉親見面不相識,特意命下人染黑鬚髮以利辨認。」忽必烈聽後大笑而別,其實,史天澤暗想:「我身負濟南血債,又攜帶鉅額財物,現在已是庶人之身,若不魚目混珠而招搖還鄉,唯恐知情者途中截殺。」因此,他不但化裝,還找了替身隨行。
▎席中獻酒,技壓群雄
──尹志平也認得出,這是本門的先天氣功,他站起來說:「我也敬大王一杯。」
說完,向忽必烈喝完的酒杯一指,酒杯竟然離開桌面,盤旋一圈就朝尹志平飛來,然而,酒杯卻在他面前憑空定住,只見尹志平的左手食指指向杯底,右手則按住酒壺,但見一線水柱從酒壺裡射出,準確地注入酒杯,然後,他向酒杯指去,杯子便緩緩地飛回忽必烈的桌面,竟然滴酒不溢。眾人見狀,全場驚呼,忽必烈大聲讚道:「好功夫!」
▎劫後重逢,不勝唏噓
──和尚提高聲量唸道:「韜光養晦」,李明答道:「有所作為。」
此時,大家見面,高興得無法形容,王著設宴款待他們,說:「難得大家相聚重逢,今天不醉不散。」李明說:「我還得去祭奠父母,酒可以喝,醉則不行。」高雲山說:「沒事的,醉了明天再祭奠也不遲。」說完拿起雞腿就啃,王著說:「你這個和尚還是六根未淨,吃喝不比凡人遜色。」高雲山笑道:「我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本書特色】:
本書將歷史演繹與武俠故事巧妙結合,以尹志平和忽必烈兩位主角展現元朝建立前後的驚心動魄。小說基於真實歷史,也融合了虛構的武俠情節,生動重現了蒙古人如何透過智慧與血腥手段統一中原。書中描寫了元代開放的思想文化,帶領讀者探索歷史。這部小說不僅揭示了忽必烈的雄才大略,也反映了元朝廣闊的版圖和多元的國際交流。
投筆書懷,枕戈待旦,隴西少年,嘆光陰掣電,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調。
登基為汗,忽必烈立元正統;
鞭長莫及,南海情勢如累卵。
▎年逾古稀,解甲歸田
──「史將軍,你的鬚髮何以一夜之間變黑了?」
史天澤笑道:「少小離家老大還,我擔心鄉親見面不相識,特意命下人染黑鬚髮以利辨認。」忽必烈聽後大笑而別,其實,史天澤暗想:「我身負濟南血債,又攜帶鉅額財物,現在已是庶人之身,若不魚目混珠而招搖還鄉,唯恐知情者途中截殺。」因此,他不但化裝,還找了替身隨行。
▎席中獻酒,技壓群雄
──尹志平也認得出,這是本門的先天氣功,他站起來說:「我也敬大王一杯。」
說完,向忽必烈喝完的酒杯一指,酒杯竟然離開桌面,盤旋一圈就朝尹志平飛來,然而,酒杯卻在他面前憑空定住,只見尹志平的左手食指指向杯底,右手則按住酒壺,但見一線水柱從酒壺裡射出,準確地注入酒杯,然後,他向酒杯指去,杯子便緩緩地飛回忽必烈的桌面,竟然滴酒不溢。眾人見狀,全場驚呼,忽必烈大聲讚道:「好功夫!」
▎劫後重逢,不勝唏噓
──和尚提高聲量唸道:「韜光養晦」,李明答道:「有所作為。」
此時,大家見面,高興得無法形容,王著設宴款待他們,說:「難得大家相聚重逢,今天不醉不散。」李明說:「我還得去祭奠父母,酒可以喝,醉則不行。」高雲山說:「沒事的,醉了明天再祭奠也不遲。」說完拿起雞腿就啃,王著說:「你這個和尚還是六根未淨,吃喝不比凡人遜色。」高雲山笑道:「我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本書特色】:
本書將歷史演繹與武俠故事巧妙結合,以尹志平和忽必烈兩位主角展現元朝建立前後的驚心動魄。小說基於真實歷史,也融合了虛構的武俠情節,生動重現了蒙古人如何透過智慧與血腥手段統一中原。書中描寫了元代開放的思想文化,帶領讀者探索歷史。這部小說不僅揭示了忽必烈的雄才大略,也反映了元朝廣闊的版圖和多元的國際交流。
作者簡介
饒夥發,1949年生於新加坡。畢業於新加坡立化中學,後來考取劍橋A水準文憑。少年時代酷愛詩歌創作,成年後因生活忙碌而擱筆,曾在多家跨國公司擔任行銷職務,近年退休後,重新執筆,創作長篇小說。
目次
夢斷山東多壯志 禍起蕭牆釋兵權
敗惡鬼,啼聲初試 啟戰端,利令智昏
遺孤尋親巧相聚,圍點打援破襄樊
黑鷹展翅尋獵物,報仇雪恨慰英靈
浮漢入江破天險,烽火狂飆捲西北
黑鷹何處飛,漠北狼煙生
併吐蕃,以佛為尊 辨真偽,道教現形
扶桑無語氣煞人,神鳳兩度恨綿綿
金蓮花開金蓮川,漢法治漢立大元
功過難分義與利,爭權何分忠與奸
仗義鋤奸現荊軻,大都驚雷魂魄飛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佛爺變財神,財神變惡魔
諸王鬧東北,薑是老的辣
通好不從行天罰,南疆南海風雲急
敗惡鬼,啼聲初試 啟戰端,利令智昏
遺孤尋親巧相聚,圍點打援破襄樊
黑鷹展翅尋獵物,報仇雪恨慰英靈
浮漢入江破天險,烽火狂飆捲西北
黑鷹何處飛,漠北狼煙生
併吐蕃,以佛為尊 辨真偽,道教現形
扶桑無語氣煞人,神鳳兩度恨綿綿
金蓮花開金蓮川,漢法治漢立大元
功過難分義與利,爭權何分忠與奸
仗義鋤奸現荊軻,大都驚雷魂魄飛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佛爺變財神,財神變惡魔
諸王鬧東北,薑是老的辣
通好不從行天罰,南疆南海風雲急
書摘/試閱
夢斷山東多壯志 禍起蕭牆釋兵權
且說忽必烈正待追擊阿里不哥時,一聽到「李璮叛亂」,立即班師回朝,為什麼忽必烈會如此焦慮?故事就得從蒙哥伐宋說起,當時「李璮」所率領的軍隊南征宋國,旗開得勝,飲馬長江,兵鋒覆蓋江淮區域,甚獲蒙哥的讚賞,忽必烈繼位為汗之後,更封「李璮」為江淮大都督。這天,王蕘奉父命前來給李璮傳話:「和林來人,說要見你。」李璮便和王翠湘去大都探親,在王文統處見到了塔里赤和劉太平,他們對「李璮」說:「我們奉阿里不哥大汗之命,前來漢地招募勤王義軍,大汗仰慕將軍威名,有意與將軍合作,共襄義舉,一旦忽必烈與和林爆發戰爭,希望將軍乘機起義,割據一方,大汗許諾戰爭勝利後,將軍可以據漢地為王。」「李璮」心想:「且先表示支持,再另作打算。」於是爽快地說:「好,一言為定。」回到益都都督府,「李璮」隨即召開將領會議,把阿里不哥特使的話,向大家說了一遍。
金不歸說:「這次是蒙古帝國內部的大分裂,一旦忽必烈率領大軍北上,中原地區必定兵力空虛,若乘機起義,有希望推翻蒙古人的統治,光復中原大地。」楊河山也附和地說:「良機可遇不可求,若錯過機會,一旦忽必烈鞏固政權,中原人民就沒有翻身的餘地。」華百峰說:「我們應該與宋國達成聯合反蒙的協定,起事之後,才能有力打擊蒙古軍隊。」潘雲說:「我們也應該聯繫各地豪傑共同舉事,形成廣泛的反蒙力量,才不會孤掌難鳴。」馬不群則憂慮地說:「如果忽必烈的大軍回來鎮壓,我們有能力抵抗嗎?」馮大勇說:「只要各地豪傑群起造反,宋國又揮軍北伐,阿里不哥再從北方南下,則忽必烈就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我們盟會的實力已達五萬之眾,隨著割據區域的擴大,軍隊也會不斷壯大,即使不能打敗忽必烈,也足以雄霸一方。」金不歸說:「如果決定起義,就應該宣布取消『韜光養晦』,否則是名不正言不順,自相矛盾。」毛璋說:「既然舵主姓李,李姓屬唐,我們起義時,就以『光復大唐,驅逐韃虜』為號召,如何?」大家齊聲讚好,尤其是「李璮」舊部都盼望獨立建國,造反之心尤為強烈。「李璮」見眾人都主張反蒙起義,也燃起報復蒙古滅夏的願望。於是,說道:「茲事體大,我們先觀察事態發展,一個月之後再作決定。」
起義之事,「李璮」需要兩個人的支持,一個是王文統,另一個是尹志平。他透過丐幫聯繫尹志平,得到的回覆是:「尹大俠不在中原,魯珊也不在牡丹山莊。」原來此時,尹志平與魯珊正奉忽必烈之命,在漠南進行刺殺的任務,兩人都聯繫不上。「李璮」又不便親自去商丘,託人傳訊又怕洩密,只好不了了之。於是,便帶王翠湘上大都探親,此時,王文統已出任忽必烈的中書省平章政事,他對於阿里不哥與「李璮」的聯繫,自然知道原委,「李璮」向他反映,軍中的將領都主張起義的情形,王文統說:「雖然許多蒙古將領和宗王,不滿忽必烈的漢化政策而傾向和林,但是,忽必烈擁有蒙古的東路軍和大批漢軍的支持,所據之地經濟富足,補給無憂。為了謹慎起見,你們應該等蒙古人兩敗俱傷之後,才作決定,不可倉促行事。」「李璮」說:「對,我們應該先利用等待的時間進行軍事準備。」王文統見「李璮」起義之心已決,心裡暗想:「看來只好設法延緩他的行動,引導他放棄起義為止。」
一個月後,「李璮」再次召開將領會議,他說:「既然大家都主張起義,就必須做足充分的準備,才好行動。」華百峰說:「我負責派人與宋國聯繫,商討簽訂裡應外合之議。」潘雲說:「我負責派人聯繫各地豪傑,共襄義舉。」金不歸說:「我負責城防工事的建設。」楊河山說:「我負責軍隊的備戰訓練。」馬不群說:「糧餉必須充分準備,否則難以持久作戰。」「李璮」說:「對,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設法向忽必烈要糧餉。」於是他寫信奏請忽必烈,說:「大汗明鑑,前方宋軍屢有異動,希望增撥銀兩以建設邊防。」忽必烈核准其議,「李璮」收到銀兩之後,不久又寫信給忽必烈,說:「守衛江淮的我軍,最近常常受到宋軍的攻擊,我軍奮勇作戰,堅守城池,但是糧餉不足,恐難持久。」忽必烈急忙命令大都增撥大量糧餉給「李璮」。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突然王蕘來益都傳話,說:「劉太平已經被殺,忽必烈也平定了漠南,正揮軍北伐阿里不哥,父親勸你們暫勿妄動。」「李璮」於是召開將領會議商討此事,毛璋說:「只要忽必烈大軍離開中原,我們就應該按計劃行事。」馬不群說:「現在形勢對阿里不哥頗為不利,最好是靜觀其變,等他們打起來之後,才決定是否行動。」「李璮」點頭同意說:「先讓他們打起來,形勢有利就行動,形勢不利就按兵不動。」
正當忽必烈率領大軍,準備北伐阿里不哥時,隨軍的濟南萬戶張易密報說:「近日有人謠傳李璮可能叛亂。」忽必烈半信半疑,由於行軍在即,無暇處理,便對在旁的侍衛徹理說:「你前去益都蹲點,檢視『李璮』的軍隊可有何動靜,如果調動頻繁,立即來前線報告,如果沒有動靜,半年後就回來開平覆命。」北伐大軍旗開得勝,阿里不哥率軍逃離哈喇和林,「李璮」聞訊自然按兵不動。忽必烈在和林待了半年,見阿里不哥沒有動靜,以為他屈服了,又擔心漠南發生事故,便率軍回返開平,此時,恰好徹理回來報告:「合罕,益都一切平靜如常,不見有軍隊調動的異常跡象。」忽必烈聞報,便將張易之言,視為空穴來風,無稽之談。
這天,王蕘帶了一名貴客來見「李璮」,他對「李璮」耳語說:「和林來人了。」於是,「李璮」將來人迎入密室,使者說:「我是阿里不哥派來的,大汗問你為何沒有配合起義?」「李璮」忙解釋道:「由於事情匆促,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劉太平被殺,唯恐有變,因此,才沒有行動。」來人又說:「大汗準備反攻和林,事成之後,如果忽必烈再度北伐,你們務必實踐盟約,配合行動,否則天誅地滅。」「李璮」肅然應諾:「好,一言為定。」
使者走後,「李璮」便在都督府召開將領會議,向大家報告與和林使者會談的經過,潘雲說:「上次我們沒有實踐盟約,是導致阿里不哥失敗的原因,我們失信於人,就會打擊自己的信譽。」毛璋也說:「如此裹足不前,坐失良機,我們所做的準備,到頭來豈不是白費?」馮大勇說:「我們行事應該堅定果斷,不能舉棋不定。」「李璮」見將士們鬥志昂揚,不覺豪興大發,為了抒發平生壯志,便揮筆賦詞,寫下了著名的《水龍吟》:
腰刀帕首從軍,戍樓獨倚欄凝眺,中原氣象。狐居兔穴,暮煙殘照。投筆書懷,枕戈待旦,隴西少年,嘆光陰掣電,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調。
此變滄海成田,奈群生幾番驚擾。干戈爛漫,無時休息,憑誰驅掃。眼底山河,胸中事業,一聲長嘯,太平時相將近也,穩穩百年燕趙。
果然,阿里不哥發動反攻,占領和林,忽必烈只好再度北伐。消息傳來,「李璮」與眾將領都磨拳察掌,正當他們議決起義之時,王蕘為王文統送信來,信中說:「時下浪高風大,不宜出海,期甲子或可成行。」隱喻暫緩起事為妙,然而,此時起義如箭在弦,無法臨時變卦了,在探知忽必烈軍隊已經遠去漠北之後,「李璮」的山東軍遂發動起義。
起義軍席捲山東,主力軍占據濟南城,其餘則分守山東各地,「李璮」打算以濟南為中心,指揮各地的義軍,於是命令加固城防。然而,事與願違,除山東之外,各地的響應寥寥無幾,原本相約起事的史天澤和嚴忠範,了無聲息。宋國方面,賈似道對宋理宗說:「李璮起事,情偽難辨,他自願獻出的淮東諸城,可以照單接收,至於出兵支援,大可虛晃一槍了事。」果然,賈似道派人到海上游逛一圈,就偃旗息鼓。宋國的鼠目寸光,根源於君臣的苟安偷生,不求進取,再好的機遇,他們也沒有勇氣和魄力去掌握,只能在醉生夢死中,等待被消滅的命運。
「李璮」召集中秋盟的將領會議,說:「我們已經占據山東大部,今後該當如何?」金不歸說:「宋國只派兵接收我們獻出的七州四縣,卻沒有進攻中原。各地的起事都不盡人意,除了太原總管李毅奴哥,和阫州的行軍萬戶張邦直之外,其他人都沒有應約起事,如今我們只有堅固城防,割據一方而已。」楊河山說:「山東地小,難於迴旋,不如進軍河南河北以圖發展。」毛璋說:「目前各地沒有響應起事,我們孤軍深入,後勤難於為繼,容易陷入絕境,」田俊說:「我們的軍力還不足以擴大地盤,容易攻守失據。」潘雲說:「山東是我們的大本營,不能捨本逐末,輕言放棄。」關明也說:「只要我們固守拒敵,忽必烈的進攻就難於奏效。」「李璮」見大多數將領主張固守山東,只好對金不歸說:「你要繼續加強濟南的城防和糧食儲備,以便持久作戰。」
且說忽必烈正待追擊阿里不哥時,一聽到「李璮叛亂」,立即班師回朝,為什麼忽必烈會如此焦慮?故事就得從蒙哥伐宋說起,當時「李璮」所率領的軍隊南征宋國,旗開得勝,飲馬長江,兵鋒覆蓋江淮區域,甚獲蒙哥的讚賞,忽必烈繼位為汗之後,更封「李璮」為江淮大都督。這天,王蕘奉父命前來給李璮傳話:「和林來人,說要見你。」李璮便和王翠湘去大都探親,在王文統處見到了塔里赤和劉太平,他們對「李璮」說:「我們奉阿里不哥大汗之命,前來漢地招募勤王義軍,大汗仰慕將軍威名,有意與將軍合作,共襄義舉,一旦忽必烈與和林爆發戰爭,希望將軍乘機起義,割據一方,大汗許諾戰爭勝利後,將軍可以據漢地為王。」「李璮」心想:「且先表示支持,再另作打算。」於是爽快地說:「好,一言為定。」回到益都都督府,「李璮」隨即召開將領會議,把阿里不哥特使的話,向大家說了一遍。
金不歸說:「這次是蒙古帝國內部的大分裂,一旦忽必烈率領大軍北上,中原地區必定兵力空虛,若乘機起義,有希望推翻蒙古人的統治,光復中原大地。」楊河山也附和地說:「良機可遇不可求,若錯過機會,一旦忽必烈鞏固政權,中原人民就沒有翻身的餘地。」華百峰說:「我們應該與宋國達成聯合反蒙的協定,起事之後,才能有力打擊蒙古軍隊。」潘雲說:「我們也應該聯繫各地豪傑共同舉事,形成廣泛的反蒙力量,才不會孤掌難鳴。」馬不群則憂慮地說:「如果忽必烈的大軍回來鎮壓,我們有能力抵抗嗎?」馮大勇說:「只要各地豪傑群起造反,宋國又揮軍北伐,阿里不哥再從北方南下,則忽必烈就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我們盟會的實力已達五萬之眾,隨著割據區域的擴大,軍隊也會不斷壯大,即使不能打敗忽必烈,也足以雄霸一方。」金不歸說:「如果決定起義,就應該宣布取消『韜光養晦』,否則是名不正言不順,自相矛盾。」毛璋說:「既然舵主姓李,李姓屬唐,我們起義時,就以『光復大唐,驅逐韃虜』為號召,如何?」大家齊聲讚好,尤其是「李璮」舊部都盼望獨立建國,造反之心尤為強烈。「李璮」見眾人都主張反蒙起義,也燃起報復蒙古滅夏的願望。於是,說道:「茲事體大,我們先觀察事態發展,一個月之後再作決定。」
起義之事,「李璮」需要兩個人的支持,一個是王文統,另一個是尹志平。他透過丐幫聯繫尹志平,得到的回覆是:「尹大俠不在中原,魯珊也不在牡丹山莊。」原來此時,尹志平與魯珊正奉忽必烈之命,在漠南進行刺殺的任務,兩人都聯繫不上。「李璮」又不便親自去商丘,託人傳訊又怕洩密,只好不了了之。於是,便帶王翠湘上大都探親,此時,王文統已出任忽必烈的中書省平章政事,他對於阿里不哥與「李璮」的聯繫,自然知道原委,「李璮」向他反映,軍中的將領都主張起義的情形,王文統說:「雖然許多蒙古將領和宗王,不滿忽必烈的漢化政策而傾向和林,但是,忽必烈擁有蒙古的東路軍和大批漢軍的支持,所據之地經濟富足,補給無憂。為了謹慎起見,你們應該等蒙古人兩敗俱傷之後,才作決定,不可倉促行事。」「李璮」說:「對,我們應該先利用等待的時間進行軍事準備。」王文統見「李璮」起義之心已決,心裡暗想:「看來只好設法延緩他的行動,引導他放棄起義為止。」
一個月後,「李璮」再次召開將領會議,他說:「既然大家都主張起義,就必須做足充分的準備,才好行動。」華百峰說:「我負責派人與宋國聯繫,商討簽訂裡應外合之議。」潘雲說:「我負責派人聯繫各地豪傑,共襄義舉。」金不歸說:「我負責城防工事的建設。」楊河山說:「我負責軍隊的備戰訓練。」馬不群說:「糧餉必須充分準備,否則難以持久作戰。」「李璮」說:「對,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設法向忽必烈要糧餉。」於是他寫信奏請忽必烈,說:「大汗明鑑,前方宋軍屢有異動,希望增撥銀兩以建設邊防。」忽必烈核准其議,「李璮」收到銀兩之後,不久又寫信給忽必烈,說:「守衛江淮的我軍,最近常常受到宋軍的攻擊,我軍奮勇作戰,堅守城池,但是糧餉不足,恐難持久。」忽必烈急忙命令大都增撥大量糧餉給「李璮」。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突然王蕘來益都傳話,說:「劉太平已經被殺,忽必烈也平定了漠南,正揮軍北伐阿里不哥,父親勸你們暫勿妄動。」「李璮」於是召開將領會議商討此事,毛璋說:「只要忽必烈大軍離開中原,我們就應該按計劃行事。」馬不群說:「現在形勢對阿里不哥頗為不利,最好是靜觀其變,等他們打起來之後,才決定是否行動。」「李璮」點頭同意說:「先讓他們打起來,形勢有利就行動,形勢不利就按兵不動。」
正當忽必烈率領大軍,準備北伐阿里不哥時,隨軍的濟南萬戶張易密報說:「近日有人謠傳李璮可能叛亂。」忽必烈半信半疑,由於行軍在即,無暇處理,便對在旁的侍衛徹理說:「你前去益都蹲點,檢視『李璮』的軍隊可有何動靜,如果調動頻繁,立即來前線報告,如果沒有動靜,半年後就回來開平覆命。」北伐大軍旗開得勝,阿里不哥率軍逃離哈喇和林,「李璮」聞訊自然按兵不動。忽必烈在和林待了半年,見阿里不哥沒有動靜,以為他屈服了,又擔心漠南發生事故,便率軍回返開平,此時,恰好徹理回來報告:「合罕,益都一切平靜如常,不見有軍隊調動的異常跡象。」忽必烈聞報,便將張易之言,視為空穴來風,無稽之談。
這天,王蕘帶了一名貴客來見「李璮」,他對「李璮」耳語說:「和林來人了。」於是,「李璮」將來人迎入密室,使者說:「我是阿里不哥派來的,大汗問你為何沒有配合起義?」「李璮」忙解釋道:「由於事情匆促,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劉太平被殺,唯恐有變,因此,才沒有行動。」來人又說:「大汗準備反攻和林,事成之後,如果忽必烈再度北伐,你們務必實踐盟約,配合行動,否則天誅地滅。」「李璮」肅然應諾:「好,一言為定。」
使者走後,「李璮」便在都督府召開將領會議,向大家報告與和林使者會談的經過,潘雲說:「上次我們沒有實踐盟約,是導致阿里不哥失敗的原因,我們失信於人,就會打擊自己的信譽。」毛璋也說:「如此裹足不前,坐失良機,我們所做的準備,到頭來豈不是白費?」馮大勇說:「我們行事應該堅定果斷,不能舉棋不定。」「李璮」見將士們鬥志昂揚,不覺豪興大發,為了抒發平生壯志,便揮筆賦詞,寫下了著名的《水龍吟》:
腰刀帕首從軍,戍樓獨倚欄凝眺,中原氣象。狐居兔穴,暮煙殘照。投筆書懷,枕戈待旦,隴西少年,嘆光陰掣電,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調。
此變滄海成田,奈群生幾番驚擾。干戈爛漫,無時休息,憑誰驅掃。眼底山河,胸中事業,一聲長嘯,太平時相將近也,穩穩百年燕趙。
果然,阿里不哥發動反攻,占領和林,忽必烈只好再度北伐。消息傳來,「李璮」與眾將領都磨拳察掌,正當他們議決起義之時,王蕘為王文統送信來,信中說:「時下浪高風大,不宜出海,期甲子或可成行。」隱喻暫緩起事為妙,然而,此時起義如箭在弦,無法臨時變卦了,在探知忽必烈軍隊已經遠去漠北之後,「李璮」的山東軍遂發動起義。
起義軍席捲山東,主力軍占據濟南城,其餘則分守山東各地,「李璮」打算以濟南為中心,指揮各地的義軍,於是命令加固城防。然而,事與願違,除山東之外,各地的響應寥寥無幾,原本相約起事的史天澤和嚴忠範,了無聲息。宋國方面,賈似道對宋理宗說:「李璮起事,情偽難辨,他自願獻出的淮東諸城,可以照單接收,至於出兵支援,大可虛晃一槍了事。」果然,賈似道派人到海上游逛一圈,就偃旗息鼓。宋國的鼠目寸光,根源於君臣的苟安偷生,不求進取,再好的機遇,他們也沒有勇氣和魄力去掌握,只能在醉生夢死中,等待被消滅的命運。
「李璮」召集中秋盟的將領會議,說:「我們已經占據山東大部,今後該當如何?」金不歸說:「宋國只派兵接收我們獻出的七州四縣,卻沒有進攻中原。各地的起事都不盡人意,除了太原總管李毅奴哥,和阫州的行軍萬戶張邦直之外,其他人都沒有應約起事,如今我們只有堅固城防,割據一方而已。」楊河山說:「山東地小,難於迴旋,不如進軍河南河北以圖發展。」毛璋說:「目前各地沒有響應起事,我們孤軍深入,後勤難於為繼,容易陷入絕境,」田俊說:「我們的軍力還不足以擴大地盤,容易攻守失據。」潘雲說:「山東是我們的大本營,不能捨本逐末,輕言放棄。」關明也說:「只要我們固守拒敵,忽必烈的進攻就難於奏效。」「李璮」見大多數將領主張固守山東,只好對金不歸說:「你要繼續加強濟南的城防和糧食儲備,以便持久作戰。」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