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因為「愛」,我們願意「分享」!●●●
化解手足衝突
建立「愛分享、分享愛」的緊密情感
與孩子共同體驗「當我們同在一起」的酸甜苦辣
分享,原來可以創造共同的美好
分享,其實也可以保有自我價值
弟弟看見什麼都想要,
小姐姐心愛的東西都要跟這麻煩的小傢伙分享。
結果,布娃娃沾滿了食物;
圖畫書變得又皺又爛;
拼圖變成他嘴裡的餅乾;
連最心愛的小被被都弄得髒兮兮……
我應該要生氣的,
可是為什麼他越看越可愛呢?!
二寶出生後,大寶要如何適應新生命的到來呢?看看這一對姐弟如何從「學習分享」到「快樂擁有」。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喜亞.賽門絲(Anthea Simmons)
安喜亞畢業於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系,曾在大城市裡努力工作23年,2001年轉任英文教師,全心投入劇本寫作,並為兒童改寫莎士比亞作品。目前住在英國德文郡,熱衷於繪畫創作。
繪者簡介
喬治雅.博琪(Georgie Birkett)
喜歡貓頭鷹,更愛爬樹,來自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家庭,祖父為英國童書界資深出版人,曾和祖母開設畫室,從小就耳濡目染愛上繪畫。1996年畢業於英國布萊頓大學,繪有許多嬰幼兒圖畫書,並獲得多項童書大獎,其中《Peepo Baby》和《The Big Night Night book》兩本書還獲得英國公益組織「圖書信託基金會」(Booktrust)青睞,選入「Bookstart閱讀起步走」嬰兒免費贈書計畫。
◎繪者喬治雅.博琪(Georgie Birkett)獲獎紀錄:
2008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最佳嬰幼兒童書獎
2009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童書獎入圍
2009英國米拉羅勃遜最佳嬰兒書獎
2009英國學前教育雜誌童書銀牌獎
譯者簡介
賴嘉綾
作家、繪本評論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
在地合作社ThePlayGrounD創辦人,從用繪本帶小孩、交朋友、過生活,
到成為致力推廣閱讀的繪本職人。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專欄: Okapi主題繪本控
陳秋彤(Coco Chen)
英國科陶爾藝術學院藝術史學士,劍橋政治經濟學碩士。
從小看繪本比吃飯快,希望成為全世界最棒的小姐姐。
序
推薦文
孩子「不願分享」不是自私!
親職教養專家︱羅寶鴻
孩子不願意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羅寶鴻從教學經驗出發,建議父母先釐清以下幾個觀念:
發展尚未到,孩子「不願分享」很正常
要求孩子「分享」前,要先考量孩子的年齡。例如5、6歲的孩子,由於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比較能「將心比心」;3歲以下的孩子,則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秩序與安全感,物權觀念尚不明確,因此不樂於分享,甚至會搶別人的玩具。這時請家長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
此外,在孩子還無法理解「分享」的觀念之前,別強迫他必須要分享,甚至用:「你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不大方」的觀念來灌輸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分享與否,決定權在於孩子
大人也會有不願意和他人分享的東西,將心比心,其實孩子也一樣。每個人都有權力決定是否分享自己的物品,如果您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不想借給別人,這也是應該要允許的,因為,在不情願的狀況下被迫分享,不但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並非美德培養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是,去體諒孩子不想分享的心情。
沒有物品所有權,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
當家長要求「大的要讓小的」,不聽話就給予相應處罰時,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家長的,孩子不會在過程中學到「分享」,只會感受到屈服的「委屈」。
面對這樣的問題,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A說:「等你玩完之後,再跟孩子B『分享』」讓孩子學習「要玩就要輪流等待」,同時嘗試轉移孩子B的注意力,請他先去玩別的東西。每個孩子都需要更多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值,家長必須循序漸進。
培養分享美德,要先從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
當孩子心甘情願,釐清並接納分享的概念之後,分享的行為才會達到教育意義。
家長可以先與孩子討論,哪些玩具是願意分享給朋友的?哪些是不想分享的?跟其他孩子玩時,就可以把願意分享的玩具讓給其他孩子。
學習分享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這是公平的」,並出於自己的意願,這樣才會慢慢學到如何分享。與此同時,若家長能多給予即時、誠懇、具體的鼓勵,將增長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幫助孩子了解「約定」的重要性
如果家長曾與孩子討論且約定過,但當下孩子強烈抗拒分享,建議要幫助孩子了解,約定不能高興就遵守,不高興就不遵守,並引導他將之前說可以分享的玩具讓其他孩子使用。當然,他還是可以玩他願意分享的玩具,在沒有其他孩子使用時。
這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
① 安定自己內心:大人須先安頓好自己的內心,再處理孩子的情緒。
② 了解這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年紀還小,不要把當下的行為解讀成「自私」,他只是尚未學會「大方」。
③ 同理但不處理:同理孩子情緒,但當下不要一直講道理。
④ 轉移注意力:引導他玩其他的玩具。
⑤ 不要坐以待斃:若孩子情緒一直無法恢復,可以先帶離現場,等恢復後再回來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讓每一天都充滿關心和感謝
圖畫書讀書會資深帶領人∣賴嘉綾
家裡有三個孩子,有姐姐、有妹妹、還有弟弟,雖然相差五歲免不了有爭執會打架,從小弟弟就愛逗姐姐,凡是姐姐說好的,他就說另外一種,互別苗頭,看媽媽怎麼處理;感情好的時候,睡前姐姐念故事,把燈關了,弟弟會把所有媽媽不知道的學校事通通告訴姐姐,大、小姐姐幫忙出主意;媽媽喜歡星期天早上和弟弟一起躲在姐姐的被窩裡,就像書裡最後大家一起抱抱。當然也出現過小姐姐在地上哭,弟弟一旁無辜訕笑探頭探腦,這時的媽媽忙著拿相機捕捉畫面搶鏡頭,下一張換弟弟哭得灰頭土臉,顯然已經又有別的事了,這樣的循環效應層出不窮,每天不知道演出幾場,就這樣熱鬧幾年,孩子都長大了。
接到這本書的原稿,我一邊讀一邊笑,彷彿舊時生活重現,我邀請小姐姐和我一起翻譯,也請弟弟先看看書,他們看完後一起相視而笑,說這是一本好看的書。小姐姐說她從小就想要當全世界最好的姐姐,什麼都願意和弟弟分享,包括房間,弟弟從一出生就和她同一個房間,她身處半夜哭鬧的最前線;即使到弟弟會爬出小床了,覬覦的也是姐姐的床,她踢足球,弟弟也去,弟弟去網球夏令營也是拜託姐姐一起,在教養弟弟的過程中,姐姐們同時和媽媽分擔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其實我盡量避免要大的讓小的,尤其當小的耍賴、用哭來考驗大家的時候;雖然小的在語言上是弱勢,但往往利用爸爸媽媽想要耳根清靜的弱點哭鬧得逞,這種哭就有糖吃的習性,養成孩子繼續哭鬧的人生,都是家長始料未及的,所以顧及大孩子的心情才是重點,讓大孩子受到尊重,主動處理這樣的狀況是我的方式,我會將問題丟回給孩子們解決,讓弟弟、妹妹去問姐姐,「如果姐姐說不行,那就是不行!」慢慢地,小的就知道要經過哥哥姐姐或爸爸媽媽的許可,才是要到東西的方法;也讓大的有自己做主的機會,爸爸媽媽耳根清靜,不必受困。
與孩子一起,不管一起做事、一起享樂、一起吃苦,讓孩子參與父母的人生,學著做決定,可以一起成長、彼此體諒、互相關心、感謝對方,覺得每天都是最棒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