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阿德勒的人性心理學:不可理喻的行為×負能量滿滿的性格,原來我們所有的表現和情緒,都是「童年」經歷的反映
滿額折

阿德勒的人性心理學:不可理喻的行為×負能量滿滿的性格,原來我們所有的表現和情緒,都是「童年」經歷的反映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9276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觀察人類社會屬性,揭示群體生活對個體的重要性
►掌握自我認知與心理動力,從童年困境中成長超越
►從攻擊型到非攻擊型,分析各類性格特徵及其影響

「一個人行為上的錯誤,會嚴重威脅到生活本身;
理解人性,才有更光明的人生之路。」
——阿德勒

▎探索生命的本質

本書開篇著眼於理解我們的存在,從生命的定義開始,探討心理功能與人生目的。這部分的內容引導讀者思考,什麼是生活的真正意義,以及我們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阿德勒以其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進靈魂的深處,理解我們內在的驅動力和心理需求。

▎社會中的人類

人類作為社會動物,無法脫離群體而存在。阿德勒剖析了人類的社會屬性,揭示了群體生活對個體的重要性。書中討論了絕對真理的概念以及不安定感在社會中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兒童的社會化過程,阿德勒詳細分析了從嬰兒期到成年的成長階段,並探討了不同環境對個人成長的影響。這部分內容使讀者更好地理解,為何人類在社會中尋求認同和歸屬感。

▎理解與超越自我

阿德勒探討了自卑與認可的心理動力學,揭示人類如何在童年境遇中形成自我認知。阿德勒強調,個體如何透過彌補自卑來尋求認同,並實現自我超越。在這一部分,讀者將看到人類如何透過遊戲、調節緊張感等方式來為生活做準備,如何在無意識中做出行為選擇。這些討論幫助讀者了解到,即使是最微小的行為和選擇,也可能深深地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

▎性別與社會角色

書中還詳細探討了性別與社會角色的關係。阿德勒對性別差異及其在勞動分工中的表現進行了分析,特別是男性主導地位和女性自卑感的成因與後果。這部分的內容不僅反映了性別之間的對立關係,也探討了社會變革對性別角色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性別身分如何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塑造個體的行為和心理。

▎深入性格的世界

最後,書中轉向對人類性格的全面解析。在這一部分,阿德勒以獨特的視角剖析了各種性格特徵,從攻擊型到非攻擊型,再到性格的其他表現。書中詳細探討了虛榮、野心、嫉妒、孤僻、焦慮等情緒與性格特徵,並揭示了這些性格特徵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人際關係。透過這些,讀者將更清楚地了解到,性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透過自我反思與成長實現轉變和提升。

本書不僅是一部心理學經典著作,更為理解自我和他人提供方向。阿德勒憑藉過人的智慧與洞察力,指引每一個希望深入了解人類心理和社會行為的讀者。透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更好地掌握自我,從而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本書特色〕
本書為阿德勒的著作,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探討生命的本質、心理功能與社會屬性,分析從嬰兒期到成年後如何在社會中適應與生存。接著說明性格的多樣性,包括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本書綜合了傳統心理學觀點和現代研究成果,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從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實現個人的全面成長。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西元1870~1937年),是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和佛洛伊德、榮格被人們稱作深層心理學的三大奠基人。

邵蕾,社會心理學研究生,諮商心理師。譯者專業理論扎實,涉獵廣泛,文字功底深厚,曾翻譯多部心理學著作,深受讀者喜愛。

推薦序 掌控人性,掌控人生

阿德勒畢生致力於讓普通人能用個體心理學的觀點解讀行為、理解人性。所謂人性,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去概括它,但人人都覺得自己很了解人性,能夠輕易看透人心,儘管這個社會一直缺失對人性的教育。其實,某些天生共情能力特別強的人確實更容易辨別人性,他們會運用自己的同理心與他人感同身受,能設身處地地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且意識到他人的價值。還有一類人可以真正理解人性,那就是懺悔的罪人。他們要麼是從某種精神問題中解脫出來,要麼是從自己的病症中得到啟發。總之,他們一定是經歷了一番「寒徹骨」,最終擺脫了生活的苦難,從人生的泥潭中掙脫出來,因而能從這種痛苦經歷中更容易理解人性的善與惡。

人類雖然是社會性動物,個體的發展也與群體密不可分,但我們從一出生就不斷感受到分離,我們會與父母分離、與同伴分離、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分離。特別是在當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連繫越來越少,我們的內心也更加孤獨,即使是朝夕相處的人,也有可能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感嘆無人理解自己,正如我們無法理解別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程度決定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態度,我們的命運也是由自己的內心決定的。如果我們總是對這個世界有很多誤解,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可能導致人的性格偏差或者行為不良。這種誤解可能不會立刻產生不好的後果,但一定會伺機攪動我們的生活,而且誤解的危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加劇。因此,理解並解決人性問題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理解人性是社會關係的基礎,是生活融洽的前提。當我們更容易理解彼此時,就能更好地與對方產生共情,也能在與人相處時保持親密的關係。

要理解人性、研究人性,一定繞不開「童年」這個話題。目前心理學界公認的觀點是,決定個體生命發展的最重要階段是童年時期。也就是說,個體童年時期的經歷和成年之後的行為表現有一致性與整體性,即使成年後外在的生活環境發生改變,某些心理過程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也因時而變,但個體的內在行為動力和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並沒有改變。比如:一個在親密關係中有疏離感的成人,總是與別人保持距離,極力迴避各種親密接觸,並且性格多疑、不信任任何人。追溯至童年時期我們會發現,他的父母因為工作比較繁忙而無暇兼顧事業與家庭,導致他們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常常無法及時回應他的需要和情緒,而年幼的孩子又無法對這種經歷做出理性的判斷,那麼他只會本能且自卑地認為自己是不被愛的、不被關注的,以至於形成穩定的迴避型依戀心理,即使父母在未來製造和孩子親密相處的機會來彌補孩子童年的缺失,也很難改變孩子的生活風格和行為模式。這個成人的各種疏離表現正是對童年經歷的對映,這種強迫性重複恰恰說明我們每個人都很難改變對生活的態度。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個體穩定的行為模式和人性特徵,僅僅探究成年後的這一部分經歷意義不大,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不了解人性,不了解童年經歷,僅僅做表面功夫,即使外在的行為表現確實發生了改變,內在的行為模式也依然沒有發生變化。每個人自童年起都有或清晰或模糊的行為目的和生活目標,因此,我們未來所有的行為表現都是在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本書能夠改正我們很多關於人性的錯誤觀念,從而學會一種新的思考問題的方式。當我們有自我覺知和自我批判能力時,我們就有能力和意識賦予過去的經歷以新的價值和視角,並對人性產生一種新的理解,而且還會覺察外在行為和性格背後的動力,這一切都將使我們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目次

推薦序 掌控人性,掌控人生
作者序
前言
01第一部分 掌控人類行為
第一章 靈魂
第二章 人的社會屬性
第三章 兒童與社會
第四章 我們生活的世界
第五章 自卑與認可
第六章 生活準備
第七章 性別
第八章 家庭星座
02第二部分 掌控人類性格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攻擊型性格
第三章 非攻擊型性格
第四章 性格的其他表現
第五章 情緒
附錄 關於教育
結論

書摘/試閱

01第一部分 掌控人類行為
第三章 兒童與社會

嬰兒的處境

每個孩子都需要依靠群體的幫助才能生存,在得到幫助的同時,社會對他們也有所期待,希望他們能夠適應環境並對生命感到滿足。但是,成長的過程必然充滿坎坷,克服困難的過程也必定傷痕累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發現成人似乎能夠更好地滿足自己的欲望,更能隨心所欲地生活。此時孩子的心理已經開始發育,他們透過不斷地整合使心理功能逐漸完善,並為日後的正常生活做好準備。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之下,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逐漸成熟起來,學著透過內在需求的滿足減少心理衝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特別重視地位和名望的作用,他們渴望自己也能擁有權力命令他人,讓他人服從自己。因此,孩子開始渴望成長,渴望超越其他人,甚至將生命的首要目標設定為能夠掌控自己身邊的人。他們也知道大人表現得像自己的「下屬」,只是因為自己的弱小使大人必須對自己負有法律責任。擁有以上意識的孩子通常有兩種不同的行為傾向,一種是採取與成人類似的方法,學著控制他人;另一種是承認自己的弱小,讓成人來幫助自己。

每個人的人格類型在早期就已經形成。一些孩子會選擇不斷地獲取力量,展現自己的勇氣,得到他人的稱讚。而另一些孩子則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並透過各種方法來驗證自己的判斷。回想我們對不同孩子的態度以及和他們的關係會發現,只有一部分孩子可以適應群體,適應和其他人的相處。但是,當我們了解了每一種人格特徵與環境的關係時,我們就會發現,每一種類型的人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並且環境會透過孩子的行為回饋我們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

教育的前提在於孩子願意努力地彌補自己的不足,因為不足可以激發孩子的天賦與才能。但是,現在每個孩子的處境都非常不同。比如:某些環境對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利,而這種不利的處境會讓孩子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他的敵人,這種印象一旦形成,會在孩子不成熟的思想中被不斷地加工。如果教育沒有及時地糾正孩子的這種錯誤想法,那麼很有可能在多年以後他就會真的把世界當作自己的敵人,並且這種印象會在他日後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被不斷加深。尤其是對那些因身體器官問題導致的器質性自卑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會因為運動能力不足、某些生理缺陷或者整體的抵抗力低下而頻繁地生病,這可能最終導致他們在面對世界和環境時與那些正常孩子的態度完全不同。

身體缺陷當然不是孩子在面對世界時感覺困擾的唯一原因,當環境向一個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提出要求的方式不恰當)時,其所帶來的困難完全不亞於真實環境中的困難。當一個孩子想要適應環境,卻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適應環境的方法時,比如:他在一個充滿了膽怯和悲觀的環境中長大,那麼這些情緒會很快地侵襲他,使他根本無力反抗周圍的環境。

困難的影響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遭遇各式各樣的困難,加之他們的心理功能還未發育成熟,應對困難的方法難免不足,而現實環境又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必然會無法應對所出現的問題。對成人來說,當我們發現自己做出了某些錯誤決定時,我們會盡快地糾正自己的行為,使人生重回正確的軌道。雖然孩子還不具有成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他們也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某種固有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在青春期的表現來確定,並且透過一定的行為模式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任何人的行為反應均無法僅根據一種行為模式就被定論。

孩子在心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通常會導致其社會意識發展受阻或扭曲。從困難來源的角度來看,一部分孩子會因物理環境產生心理發展的問題,包括經濟條件、社會環境、種族或家庭環境中的某些異常關係;另一部分孩子則會因為身體器官的缺陷導致心理發育遲緩。人類文明的演化過程是以健康和發育成熟的身體器官為基礎的,所以對那些在重要器官上存在缺陷的孩子來說,這顯然會為他們的生存帶來很多問題。缺乏行走能力、語言能力或大腦發育遲緩都將使這些孩子在發育的某一階段比其他正常孩子花費更長的時間,並且這些孩子可能會在走路的過程中不斷地撞到自己,身體受傷的同時心靈也受到傷害。對他們來說,這個世界似乎並不適合他們生存,他們無法感受到世界的溫暖,只能不斷地遭受著生活帶來的各式各樣的困難。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存在,如果身體的缺陷並沒有給這些孩子的心理留下疤痕,缺陷的痛苦也並沒有使他們陷入絕望,那麼時間就可以修復一切。

對有身體缺陷的孩子來說,他們很難理解人類社會的某些規則,也會對周圍環境給予他們的機會感到懷疑,不相信自己能夠獲得這些機會,並且他們通常會將自己與人群孤立起來,從而逃避所有出現的問題。他們可以敏銳地感受到生活對他們的敵意,並且會無意識地誇大這些來自生活的不滿。生活的苦難遠比光明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以至於他們的一生都保持著一副準備戰鬥的姿態。他們渴望來自他人的關注,會更多地考慮自己而非他人,並將生命中的責任看作麻煩。長此以往,他們對世界的敵意使他們在自己與他人和環境之間形成了巨大的鴻溝,他們小心謹慎地生活,逃離現實與真相,但這只會不斷地為他們製造新的困難。

除了環境的影響和個體自身的缺陷,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可能會造成很多問題。如果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無法讓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感受到愛,那麼他以後將很難辨識他人的愛,也無法愛他人,甚至可能會逃避所有的愛與被愛。同樣地,如果父母、老師或其他的成人告訴孩子一些「道理」,讓他們認為愛是荒謬的、不正確的或者是缺乏男子氣概的,這些對於孩子的危害也是難以想像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對一些經常被嘲笑的孩子來說,這些孩子會非常害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因為在他們看來,向別人表達愛是非常可笑的。所以,「愛」的能力在一個人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但是,有時教育的殘酷使我們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愛,減少和周圍環境的連繫,以至於我們一點一點地失去了和自己內心的連繫。有時候,當一個人可能會很想要與他人建立關係時,他會選擇自己的一個朋友,並只與他建立深厚的友誼,因為我們的社會關係通常只針對一個人,而不是很多人。例如:一個男孩因為母親只關心自己的弟弟而感受到被忽視,那麼他可能會用一生來彌補童年時缺失的愛與溫暖,而這樣的經歷可能會使他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育應該「對症下藥」,針對每個人的不同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

並不是說關於愛的教育越多越好,過度的愛與沒有愛的教育一樣有害,一個被過度寵愛的孩子和一個缺愛的孩子一樣存在很多問題。當一個被過度寵愛的孩子長大時,他對於愛的需求也會增加,他會將他人與自己綁在一起,不允許他們與自己分開,缺少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並且這些孩子對於愛的過度渴望還會隨著一些錯誤的經歷被不斷強化,甚至他們會將出現問題的責任歸結於成人。比如:我們經常會在某些家庭中聽到父母對孩子說:「因為我愛你,所以你必須這樣做。」此外,被過度寵愛的孩子還可能透過增加對他人的愛,迫使他人更依賴自己。對孩子來說,溺愛的方式對他們的未來非常不利,他們可能會透過一切正當或不正當的方法來保持他人對自己的愛。比如:將一切與自己爭奪愛的人都視為敵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甚至會鼓動自己的兄弟去做壞事,以使自己獲得父母更多的愛和表揚。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他們會給父母製造很多的問題與壓力;他們還會不遺餘力地獲取父母的關心,讓父母意識到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在行為表現上,被過度寵愛的孩子可能是懶惰的孩子,會讓父母幫助他們一起解決問題;但是他們也可能是模範的好孩子,從而得到他人更多的關注與讚賞。

所以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雖然我們的心裡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卻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同樣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心與愛,有些孩子成了小惡魔,有些孩子則成了榜樣;為了獲得其他人的關注,有些孩子採用任性無禮的方法吸引他人的目光,而有些孩子則透過自己優良的表現達到了同樣的目的。

與那些被過度寵愛的孩子類似,另外一些「嬌嫩」的孩子則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們的能力被他們的「保護者」一點一點地剝奪,他們沒有機會履行自己的責任,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地被否定,他們不想要也根本沒有能力和其他人建立連繫。在人生的旅程中,這些孩子從來沒有機會練習如何克服困難,也根本沒有準備好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他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離開家庭的保護,沒有人會承擔起保護他們的責任,因此他們必然會遭遇各種失敗的打擊。

以上提到的孩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感受到了被孤立。比如:腸胃不好的孩子對營養有特殊的要求,因此他們的發育過程與正常的孩子完全不同;身體器官有缺陷的孩子因為獨特的生活方式而與正常孩子分隔開。還有一些孩子無法清楚地理解自己與環境的連繫,主動從環境中逃離,他們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無法融入或者鄙視小夥伴們的遊戲,只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還有那些被教育壓制的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己被孤立。生活對這些被孤立的孩子來說顯然是不太美好的,這些孩子對於苦難的態度要麼是一味地容忍,默默地承受悲傷;要麼是充滿敵意地與生活不停地進行抗爭。對這些孩子來說,生活的苦難讓他們更在意和保護自己的個人邊界,以免再次受損。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不友好的,他們小心翼翼地躲避著困難,更沒有勇氣使自己暴露在任何可能存在的危險之中。

除此之外,這些孩子的另一個共同點是,他們社會意識的發展存在缺陷,也就是他們更多地只考慮自己而非他人。因此,他們眼中的世界是陰暗的,除非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否則不可能真正地獲得幸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6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