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500 元優惠價
:90 折 45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以推動台灣前進的「五大軟實力」取代武力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
凝聚高希均教授一生學思與淬鍊
於關鍵時刻給予台灣的迫切叮嚀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一
台灣的未來要如何走?
開放,決定了一切——
二十世紀下半葉,「開放社會」與「競爭力」兩個觀念改變了世界政經版圖——
早在半世紀前,齊邦媛教授在經濟學大師海耶克教授(Friedrich Hayek)的演講中,將「Open Society」口譯為「開放社會」,送給了台灣聽眾一個石破天驚的新思路,其影響歷久彌新。
其後的半個世紀,「開放」(openness)及「開放社會」成為「落後地區」變身「開發國家」的重要啟蒙觀念,也是一個最有效的發展策略。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開放社會」,它形成了最有競爭力的社會;正因中國大陸推動「開放」,才能在三十年間「和平崛起」,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全球坐二望一的大經濟體。
開放是不容易走的路,更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宣示。台灣若無世界頂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賺世界的錢。
透過本書,長期耕耘教育與知識推廣產業的高希均教授指出:「開放」即使在先進國家,也仍有各種程度的不開放,如對移民、科技等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台灣的命運掌握在人民的開放心態之中。
此外,「開放」亦是透過市場的競爭機制,決定成敗;禁不起考驗的自然就淘汰, 正因為有淘汰,產業主不得不拚命努力,有生命力的新產業也可以興起;僱用的工資也就可以上升。
如果因為開放而受到淘汰的產業,政府自也可以考慮短期的救濟及轉業的訓練;但千萬不能因此而不敢開放,尤其不能鎖國。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開放台灣》書名於2015年出版,文章皆取材自作者歷年撰述的文字,書中從國內外各種實例及切身經驗不斷指陳:只有開放、興利、鬆綁,台灣才有出路。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
凝聚高希均教授一生學思與淬鍊
於關鍵時刻給予台灣的迫切叮嚀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一
台灣的未來要如何走?
開放,決定了一切——
二十世紀下半葉,「開放社會」與「競爭力」兩個觀念改變了世界政經版圖——
早在半世紀前,齊邦媛教授在經濟學大師海耶克教授(Friedrich Hayek)的演講中,將「Open Society」口譯為「開放社會」,送給了台灣聽眾一個石破天驚的新思路,其影響歷久彌新。
其後的半個世紀,「開放」(openness)及「開放社會」成為「落後地區」變身「開發國家」的重要啟蒙觀念,也是一個最有效的發展策略。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開放社會」,它形成了最有競爭力的社會;正因中國大陸推動「開放」,才能在三十年間「和平崛起」,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全球坐二望一的大經濟體。
開放是不容易走的路,更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宣示。台灣若無世界頂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賺世界的錢。
透過本書,長期耕耘教育與知識推廣產業的高希均教授指出:「開放」即使在先進國家,也仍有各種程度的不開放,如對移民、科技等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台灣的命運掌握在人民的開放心態之中。
此外,「開放」亦是透過市場的競爭機制,決定成敗;禁不起考驗的自然就淘汰, 正因為有淘汰,產業主不得不拚命努力,有生命力的新產業也可以興起;僱用的工資也就可以上升。
如果因為開放而受到淘汰的產業,政府自也可以考慮短期的救濟及轉業的訓練;但千萬不能因此而不敢開放,尤其不能鎖國。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開放台灣》書名於2015年出版,文章皆取材自作者歷年撰述的文字,書中從國內外各種實例及切身經驗不斷指陳:只有開放、興利、鬆綁,台灣才有出路。
作者簡介
高希均
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一九七一~一九八○)。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年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教授名人堂。二○一三年亞洲大學第一屆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二○年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第一屆名譽商學博士。二○一六年四月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國統會研究委員、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濟部、教育部顧問、監察院諮詢委員及國內外文教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另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包括《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等,並獲倫敦金融時報第一屆亞洲企管著作獎。
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一九七一~一九八○)。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年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教授名人堂。二○一三年亞洲大學第一屆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二○年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第一屆名譽商學博士。二○一六年四月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國統會研究委員、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濟部、教育部顧問、監察院諮詢委員及國內外文教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另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包括《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等,並獲倫敦金融時報第一屆亞洲企管著作獎。
目次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緣起】從「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到創辦天下、遠見、天下文化 張作錦
【二○一五年《開放台灣》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
第一部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
第一章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
01良知消失的危機
02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
03「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
04「新平庸」帶來「大不安」
05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
第二章 民粹瀰漫,輿論偏執
06「寧靜革命」不再寧靜
07台灣低物價的迷思
08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
09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
10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
11上台的演出要動人─期望於推動「合作共生」的謝院長
第三章 廉能脫鉤的政治困境
12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
13「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
14「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
15台灣政黨惡鬥
16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第二部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第四章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
17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
18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
19啟「開放」門,破台灣「悶」
20不做「區域經濟夥伴」的局外人
21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
22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第五章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
23不做舊思維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
24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
25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
26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
27「機會成本」就是「捨得」
28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
29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
30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
31「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
32「創意」創造財富與幸福
33「大」企業家與「偉大」企業家──上海峰會中播下了種子
34余秋雨誘發了台灣的人文省思!
第六章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代價
35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
36讓世界親近台灣
37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
38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
第三部 前進──「開放台灣」之路
第七章 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
39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
40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
41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
42如何做到「富民經濟」?
43「台灣中興,有我」
第八章 年長者以身作則
44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
45夕陽中的彩霞
46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
47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一位韓國學生在矽谷創業的成功故事
48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
49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50希望的種子──參加愛心小學在大陸的落成
第九章 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
51「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
52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
53尤虹文的燦爛天空
54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
55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
56婚禮上的賀詞──對年輕知識人的叮嚀
57「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
58進入職場要學會自問自答、自我要求
59老師、牧師、醫師──三「師」而後行
60畢業典禮的講話──台大、清大、興大
【緣起】從「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到創辦天下、遠見、天下文化 張作錦
【二○一五年《開放台灣》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
第一部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
第一章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
01良知消失的危機
02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
03「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
04「新平庸」帶來「大不安」
05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
第二章 民粹瀰漫,輿論偏執
06「寧靜革命」不再寧靜
07台灣低物價的迷思
08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
09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
10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
11上台的演出要動人─期望於推動「合作共生」的謝院長
第三章 廉能脫鉤的政治困境
12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
13「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
14「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
15台灣政黨惡鬥
16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第二部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第四章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
17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
18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
19啟「開放」門,破台灣「悶」
20不做「區域經濟夥伴」的局外人
21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
22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第五章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
23不做舊思維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
24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
25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
26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
27「機會成本」就是「捨得」
28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
29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
30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
31「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
32「創意」創造財富與幸福
33「大」企業家與「偉大」企業家──上海峰會中播下了種子
34余秋雨誘發了台灣的人文省思!
第六章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代價
35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
36讓世界親近台灣
37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
38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
第三部 前進──「開放台灣」之路
第七章 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
39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
40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
41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
42如何做到「富民經濟」?
43「台灣中興,有我」
第八章 年長者以身作則
44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
45夕陽中的彩霞
46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
47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一位韓國學生在矽谷創業的成功故事
48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
49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50希望的種子──參加愛心小學在大陸的落成
第九章 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
51「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
52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
53尤虹文的燦爛天空
54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
55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
56婚禮上的賀詞──對年輕知識人的叮嚀
57「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
58進入職場要學會自問自答、自我要求
59老師、牧師、醫師──三「師」而後行
60畢業典禮的講話──台大、清大、興大
書摘/試閱
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諾貝爾獎得主的提醒
一代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一九一二~二○○六)教授於十一月十六日去世了,享年九十四歲。市場經濟的世界舞台上消失了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辯才無礙的主角會變得太寂靜了。
在三十餘年教書的生涯中,常常指定傅利曼教授的專著、論文及時論為教本及參考讀物。在他浩瀚的著述中,對我們台灣社會此刻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會有得益的一個見解,很湊巧的是出現在與他的請益中。這個觀點就是:「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剛好是二十年前(一九八六)的十一月,在他舊金山寓所,我做了一次兩小時多的訪談。從他寬敞的客廳外眺,舊金山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我與羅絲(傅利曼的夫人)常常在斜坡上走上走下。」傅利曼教授指著窗外的南方說: 「那是中國城,我們有時去那邊幾家很好的中國餐廳。」
那時他七十四歲,不久前他安裝了心臟調節器,但絲毫沒有影響他講話的快速與思路的敏捷。一如往常,對任何違反自由經濟與市場法則的政策與論點,仍然毫不放鬆地指責。他的夫人坐在一邊傾聽。
▍靠制度,規範民主
訪談從那年剛宣布的諾貝爾獎得主貝凱能(James M. Buchanan Jr.)教授的貢獻談起。
問:你得獎時(一九七六年),有人說「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可以概括你的重要概念。托賓(James Tobins ,耶魯大學教授,一九八一年諾貝爾獎得主) 得獎時,他自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他研究的主題。你能不能用一兩句大家都懂的話,來解釋貝凱能教授的公共選擇理論?
答:(沉思了一下,傅利曼教授答問題時,絕少見過他沉思)人民擔任公職或民意代表後,並不會變成天使。
問: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有他的弱點?
答: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他們不會變成天使。
問:這樣說來,貝凱能的理論是很平易近人,人人能懂的?
答:事實上,幾乎所有重要的發現或者獨到的見解,都可以拿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表達。
貝凱能教授的貢獻,是在他的學說提出之前,經濟文獻中充滿了雙重標準: 假定私人企業的行為完全是為了「利」,又假定政府部門的行為則是為了「公」。因為前者求「利」,因此要加予各種限制;後者是為了「公」,因此要不斷擴大。
貝凱能則以實證研究來探討從政者的實際行為。例如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說他的政策是要對抗物價膨脹,但我們不能信以為真,我們要從他的實際作為中來判斷。
這次訪談於《遠見》雜誌一九八七年的元月號刊出,即以「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做訪談標題。
一九八七年還是威權時代,經國先生在次年一月去世。那是台灣民主浪潮、街頭運動、黨外活動、廢除戒嚴等等風起雲湧的年代。我以這個標題提醒當時大權在握執政的國民黨,沒想到二十年後同樣的話,更適用於已經執政六年的民進黨!
放眼台灣今天的政壇人物,能不佩服貝凱能的遠見與傅利曼的憂慮?
「民主」這個機制,只能靠制度來規範,不能靠從政者來自我約束。台灣人民已經付出慘重的代價,做選民的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嚴格的監督責任;因為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諾貝爾獎得主的提醒
一代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一九一二~二○○六)教授於十一月十六日去世了,享年九十四歲。市場經濟的世界舞台上消失了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辯才無礙的主角會變得太寂靜了。
在三十餘年教書的生涯中,常常指定傅利曼教授的專著、論文及時論為教本及參考讀物。在他浩瀚的著述中,對我們台灣社會此刻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會有得益的一個見解,很湊巧的是出現在與他的請益中。這個觀點就是:「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剛好是二十年前(一九八六)的十一月,在他舊金山寓所,我做了一次兩小時多的訪談。從他寬敞的客廳外眺,舊金山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我與羅絲(傅利曼的夫人)常常在斜坡上走上走下。」傅利曼教授指著窗外的南方說: 「那是中國城,我們有時去那邊幾家很好的中國餐廳。」
那時他七十四歲,不久前他安裝了心臟調節器,但絲毫沒有影響他講話的快速與思路的敏捷。一如往常,對任何違反自由經濟與市場法則的政策與論點,仍然毫不放鬆地指責。他的夫人坐在一邊傾聽。
▍靠制度,規範民主
訪談從那年剛宣布的諾貝爾獎得主貝凱能(James M. Buchanan Jr.)教授的貢獻談起。
問:你得獎時(一九七六年),有人說「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可以概括你的重要概念。托賓(James Tobins ,耶魯大學教授,一九八一年諾貝爾獎得主) 得獎時,他自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他研究的主題。你能不能用一兩句大家都懂的話,來解釋貝凱能教授的公共選擇理論?
答:(沉思了一下,傅利曼教授答問題時,絕少見過他沉思)人民擔任公職或民意代表後,並不會變成天使。
問: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有他的弱點?
答: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他們不會變成天使。
問:這樣說來,貝凱能的理論是很平易近人,人人能懂的?
答:事實上,幾乎所有重要的發現或者獨到的見解,都可以拿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表達。
貝凱能教授的貢獻,是在他的學說提出之前,經濟文獻中充滿了雙重標準: 假定私人企業的行為完全是為了「利」,又假定政府部門的行為則是為了「公」。因為前者求「利」,因此要加予各種限制;後者是為了「公」,因此要不斷擴大。
貝凱能則以實證研究來探討從政者的實際行為。例如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說他的政策是要對抗物價膨脹,但我們不能信以為真,我們要從他的實際作為中來判斷。
這次訪談於《遠見》雜誌一九八七年的元月號刊出,即以「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做訪談標題。
一九八七年還是威權時代,經國先生在次年一月去世。那是台灣民主浪潮、街頭運動、黨外活動、廢除戒嚴等等風起雲湧的年代。我以這個標題提醒當時大權在握執政的國民黨,沒想到二十年後同樣的話,更適用於已經執政六年的民進黨!
放眼台灣今天的政壇人物,能不佩服貝凱能的遠見與傅利曼的憂慮?
「民主」這個機制,只能靠制度來規範,不能靠從政者來自我約束。台灣人民已經付出慘重的代價,做選民的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嚴格的監督責任;因為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