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以推動台灣前進的「五大軟實力」取代武力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
精選超過三百篇論述
提出《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凝聚高希均教授一生學思與淬鍊
於關鍵時刻給予台灣的迫切叮嚀
《開放:突破台灣格局》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一
台灣的未來要如何走?
開放,決定了一切——
二十世紀下半葉,「開放社會」與「競爭力」兩個觀念改變了世界政經版圖——
早在半世紀前,齊邦媛教授在經濟學大師海耶克教授(Friedrich Hayek)的演講中,將「Open Society」口譯為「開放社會」,送給了台灣聽眾一個石破天驚的新思路,其影響歷久彌新。
其後的半個世紀,「開放」(openness)及「開放社會」成為「落後地區」變身「開發國家」的重要啟蒙觀念,也是一個最有效的發展策略。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開放社會」,它形成了最有競爭力的社會;正因中國大陸推動「開放」,才能在三十年間「和平崛起」,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全球坐二望一的大經濟體。
開放是不容易走的路,更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宣示。台灣若無世界頂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賺世界的錢。
透過本書,長期耕耘教育與知識推廣產業的高希均教授指出:「開放」即使在先進國家,也仍有各種程度的不開放,如對移民、科技等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台灣的命運掌握在人民的開放心態之中。
此外,「開放」亦是透過市場的競爭機制,決定成敗;禁不起考驗的自然就淘汰, 正因為有淘汰,產業主不得不拚命努力,有生命力的新產業也可以興起;僱用的工資也就可以上升。
如果因為開放而受到淘汰的產業,政府自也可以考慮短期的救濟及轉業的訓練;但千萬不能因此而不敢開放,尤其不能鎖國。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開放台灣》書名於2015年出版,文章皆取材自作者歷年撰述的文字,書中從國內外各種實例及切身經驗不斷指陳:只有開放、興利、鬆綁,台灣才有出路。
《文明:展現台灣驕傲》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二
從「白吃午餐」到「溫水青蛙」
在混亂的世局裡,必須認清——
「少寄望於政府,多寄望於自己。」
「文明」才是追求的標竿
一九五九年,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幸運得到一份獎學金去美國主修經濟發展。受到「新觀念」的衝擊,看到自由、富裕、文明的現代社會,從此決定,一生的職志就是:提倡、傳播、落實進步觀念。
在前進「文明台灣」的路上,我們的「文明清單」,兌現了幾項?
․社會要擁有現代化的基本設施與生活環境。
․社會要擁有文化、教育、科技、醫藥、環保等高度水準。
․人人要有同等的權力、義務與機會,不能有性別、宗教、膚色、方言等歧視。
․個人不能變成社會的負擔,因此要自立自主。
․個人要變成是社會的資產,因此要分享、分擔。
․沒有戰爭的復活、民粹的恐懼、貧窮的威脅、不公不義的傷痛。
․政府與民間要共有「與時俱進」的危機感及改革。
․政府與民間要共有融入世界的決心與政策。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文明台灣》書名於2019年出版。六十年來,高希均教書、寫書、編書、評書、選書、出書,做為一名「為書而生」的「書生」,他在西方文明與東方文化間探索,將所學所思寫成本書,鼓舞華人世界共同追求文明社會。
《進步:累積台灣優勢》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三
六十年前一無所有、負笈千里的學子
將自海外帶回的豐沛知識
化為能在故鄉落地實踐的進步觀念
持續分享及推廣
為社會升級提供殷切的建言
在疫情肆虐、經濟受衝擊、施政開倒車的日子裡,可還記得那顆滿懷熱血、「書生報國」的初心?
讓我們繼續堅持「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的初衷,持續奮進,學習進步觀念,一同提升台灣社會的生命力。
高希均教授是華人世界倡導且傳播進步觀念的先行者。五十年來,一向以身作則,與時俱進,持續撰書與論著,勤耕不輟。
身為傑出經濟學者和教育家的高教授,在七○年代秉持著「書生報國」的熱切,放下在美國傑出的教職,用關懷社會的心志投身文化出版,接連在1981年發起創辦《天下》雜誌、1982年與王力行創辦「天下文化」、 1986年與王力行、張作錦創辦《遠見》雜誌。其所創立及帶領的「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四十年來致力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志業,現已成為華人世界深具影響力的集團,積極推廣「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終身學習觀念。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進步台灣》書名於2021年出版。全書涵蓋五大部分:從八○年代起高希均教授創辦雜誌和出版社的回顧;他在《天下》雜誌上發表過的文章(一九八一~一九八六)、《遠見》雜誌發表過的文章(一九八六~一九八九),以及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下的幾篇文章。
《和平:追求台灣雙贏》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四
從1996到2023年
以四任台灣直選總統為經緯
集結74篇映照時代面向的社會觀察
為干戈不興的和平未來,提出全方位建議
一九九九年,歐元在十一個歐洲國家啟動,凸顯了歐洲人的格局。
百年以來,戰亂一直與中國形影不離——熱戰、內戰、冷戰。時至今日,海峽兩岸的關係仍處於不穩定狀態:統乎?獨乎?僵乎?戰乎?和乎?拖乎?轉好可以雙贏,變壞可以雙輸。
百年來的歐洲又何嘗出現過持久的和平?我們還記得二次大戰時邱吉爾首相面對強大的納粹進攻時,所發出抵抗的吶喊。可是一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終於使德、英、法、義等國覺醒:追求人民的福祉與和平最為重要。
這些國家克服了歷史的仇恨、民族的自負、文化的驕傲、文字和語言的不同……建構了歐洲人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夢想。德國總理施洛德豪氣萬丈地宣稱:「『戰後時代』隨著九年前柏林城牆倒塌而終結,我們的未來是從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跑。」
被認為自私而自負的歐洲人,正展現了棄世仇的大氣魄;被認為博愛而又崇尚和平的中國人,則一直忙於(甚至樂於)內鬥而還自認聰明。在當前兩岸關係中,大陸缺乏台灣情,台灣缺乏大陸情,雙方更共同缺乏中華民族立足二十一世紀應有的宏觀布局。加上雙方領導階層的貪權與好鬥,就如「一簍子中整天忙於相互箝制的螃蟹」,永無寧日。內戰與內鬥必然帶來重大的內耗,這已經把中國的進步阻礙了近一個世紀。
本書集結高希均教授自一九九○至二○二三年間七十餘篇媒體專欄及評述,於社會、經濟等各方面提出與大陸破冰、共好共榮的可能。
《學習:閱讀傑出人物》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五
借鏡楷模,學習培養典範
精選60篇時代人物及經典書籍評述
映照點亮人生的正面價值
提取放諸四海的珍貴經驗
在今天台灣這個爭權奪利、愛出鋒頭、是非不清、意志消沉的大環境中,大家——尤其年輕一代——似早已忘記真善美的追求,也已漠視高標竿的人生目標,更少要求自己應當努力奮鬥;腦袋中充滿著抱怨。
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的天下文化,二十多年來,先後出版了實際參與台灣發展重要人士的相關著作。這些人士都是廣義的英雄,他們或有英雄的抱負,或有英雄的志業,或有英雄的功績。在發表的文集、傳記、回憶錄中,黨國元老、軍事將領、政治人物、企業家、專家學者都坦率而又系統地,以歷史見證人的視野,細述他們的經歷軌跡與成敗得失。
身為天下文化的創辦人,高希均教授數十年來以出版人及讀書人的角色與眼光,與各領域傑出人士對談交流。本書收錄的60篇文章,即精選自他這段非凡歷程中的所見所聞。透過記錄觀察與親身感受,盼提供華人讀者具啟發性的價值觀、在強化堅毅、專注、獨立、自信等態度之餘,培養面對逆境的正向態度,以及謙沖自牧、持續奮鬥的精神。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
精選超過三百篇論述
提出《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凝聚高希均教授一生學思與淬鍊
於關鍵時刻給予台灣的迫切叮嚀
《開放:突破台灣格局》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一
台灣的未來要如何走?
開放,決定了一切——
二十世紀下半葉,「開放社會」與「競爭力」兩個觀念改變了世界政經版圖——
早在半世紀前,齊邦媛教授在經濟學大師海耶克教授(Friedrich Hayek)的演講中,將「Open Society」口譯為「開放社會」,送給了台灣聽眾一個石破天驚的新思路,其影響歷久彌新。
其後的半個世紀,「開放」(openness)及「開放社會」成為「落後地區」變身「開發國家」的重要啟蒙觀念,也是一個最有效的發展策略。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開放社會」,它形成了最有競爭力的社會;正因中國大陸推動「開放」,才能在三十年間「和平崛起」,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全球坐二望一的大經濟體。
開放是不容易走的路,更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宣示。台灣若無世界頂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賺世界的錢。
透過本書,長期耕耘教育與知識推廣產業的高希均教授指出:「開放」即使在先進國家,也仍有各種程度的不開放,如對移民、科技等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台灣的命運掌握在人民的開放心態之中。
此外,「開放」亦是透過市場的競爭機制,決定成敗;禁不起考驗的自然就淘汰, 正因為有淘汰,產業主不得不拚命努力,有生命力的新產業也可以興起;僱用的工資也就可以上升。
如果因為開放而受到淘汰的產業,政府自也可以考慮短期的救濟及轉業的訓練;但千萬不能因此而不敢開放,尤其不能鎖國。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開放台灣》書名於2015年出版,文章皆取材自作者歷年撰述的文字,書中從國內外各種實例及切身經驗不斷指陳:只有開放、興利、鬆綁,台灣才有出路。
《文明:展現台灣驕傲》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二
從「白吃午餐」到「溫水青蛙」
在混亂的世局裡,必須認清——
「少寄望於政府,多寄望於自己。」
「文明」才是追求的標竿
一九五九年,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幸運得到一份獎學金去美國主修經濟發展。受到「新觀念」的衝擊,看到自由、富裕、文明的現代社會,從此決定,一生的職志就是:提倡、傳播、落實進步觀念。
在前進「文明台灣」的路上,我們的「文明清單」,兌現了幾項?
․社會要擁有現代化的基本設施與生活環境。
․社會要擁有文化、教育、科技、醫藥、環保等高度水準。
․人人要有同等的權力、義務與機會,不能有性別、宗教、膚色、方言等歧視。
․個人不能變成社會的負擔,因此要自立自主。
․個人要變成是社會的資產,因此要分享、分擔。
․沒有戰爭的復活、民粹的恐懼、貧窮的威脅、不公不義的傷痛。
․政府與民間要共有「與時俱進」的危機感及改革。
․政府與民間要共有融入世界的決心與政策。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文明台灣》書名於2019年出版。六十年來,高希均教書、寫書、編書、評書、選書、出書,做為一名「為書而生」的「書生」,他在西方文明與東方文化間探索,將所學所思寫成本書,鼓舞華人世界共同追求文明社會。
《進步:累積台灣優勢》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三
六十年前一無所有、負笈千里的學子
將自海外帶回的豐沛知識
化為能在故鄉落地實踐的進步觀念
持續分享及推廣
為社會升級提供殷切的建言
在疫情肆虐、經濟受衝擊、施政開倒車的日子裡,可還記得那顆滿懷熱血、「書生報國」的初心?
讓我們繼續堅持「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的初衷,持續奮進,學習進步觀念,一同提升台灣社會的生命力。
高希均教授是華人世界倡導且傳播進步觀念的先行者。五十年來,一向以身作則,與時俱進,持續撰書與論著,勤耕不輟。
身為傑出經濟學者和教育家的高教授,在七○年代秉持著「書生報國」的熱切,放下在美國傑出的教職,用關懷社會的心志投身文化出版,接連在1981年發起創辦《天下》雜誌、1982年與王力行創辦「天下文化」、 1986年與王力行、張作錦創辦《遠見》雜誌。其所創立及帶領的「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四十年來致力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志業,現已成為華人世界深具影響力的集團,積極推廣「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終身學習觀念。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進步台灣》書名於2021年出版。全書涵蓋五大部分:從八○年代起高希均教授創辦雜誌和出版社的回顧;他在《天下》雜誌上發表過的文章(一九八一~一九八六)、《遠見》雜誌發表過的文章(一九八六~一九八九),以及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下的幾篇文章。
《和平:追求台灣雙贏》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四
從1996到2023年
以四任台灣直選總統為經緯
集結74篇映照時代面向的社會觀察
為干戈不興的和平未來,提出全方位建議
一九九九年,歐元在十一個歐洲國家啟動,凸顯了歐洲人的格局。
百年以來,戰亂一直與中國形影不離——熱戰、內戰、冷戰。時至今日,海峽兩岸的關係仍處於不穩定狀態:統乎?獨乎?僵乎?戰乎?和乎?拖乎?轉好可以雙贏,變壞可以雙輸。
百年來的歐洲又何嘗出現過持久的和平?我們還記得二次大戰時邱吉爾首相面對強大的納粹進攻時,所發出抵抗的吶喊。可是一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終於使德、英、法、義等國覺醒:追求人民的福祉與和平最為重要。
這些國家克服了歷史的仇恨、民族的自負、文化的驕傲、文字和語言的不同……建構了歐洲人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夢想。德國總理施洛德豪氣萬丈地宣稱:「『戰後時代』隨著九年前柏林城牆倒塌而終結,我們的未來是從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跑。」
被認為自私而自負的歐洲人,正展現了棄世仇的大氣魄;被認為博愛而又崇尚和平的中國人,則一直忙於(甚至樂於)內鬥而還自認聰明。在當前兩岸關係中,大陸缺乏台灣情,台灣缺乏大陸情,雙方更共同缺乏中華民族立足二十一世紀應有的宏觀布局。加上雙方領導階層的貪權與好鬥,就如「一簍子中整天忙於相互箝制的螃蟹」,永無寧日。內戰與內鬥必然帶來重大的內耗,這已經把中國的進步阻礙了近一個世紀。
本書集結高希均教授自一九九○至二○二三年間七十餘篇媒體專欄及評述,於社會、經濟等各方面提出與大陸破冰、共好共榮的可能。
《學習:閱讀傑出人物》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五
借鏡楷模,學習培養典範
精選60篇時代人物及經典書籍評述
映照點亮人生的正面價值
提取放諸四海的珍貴經驗
在今天台灣這個爭權奪利、愛出鋒頭、是非不清、意志消沉的大環境中,大家——尤其年輕一代——似早已忘記真善美的追求,也已漠視高標竿的人生目標,更少要求自己應當努力奮鬥;腦袋中充滿著抱怨。
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的天下文化,二十多年來,先後出版了實際參與台灣發展重要人士的相關著作。這些人士都是廣義的英雄,他們或有英雄的抱負,或有英雄的志業,或有英雄的功績。在發表的文集、傳記、回憶錄中,黨國元老、軍事將領、政治人物、企業家、專家學者都坦率而又系統地,以歷史見證人的視野,細述他們的經歷軌跡與成敗得失。
身為天下文化的創辦人,高希均教授數十年來以出版人及讀書人的角色與眼光,與各領域傑出人士對談交流。本書收錄的60篇文章,即精選自他這段非凡歷程中的所見所聞。透過記錄觀察與親身感受,盼提供華人讀者具啟發性的價值觀、在強化堅毅、專注、獨立、自信等態度之餘,培養面對逆境的正向態度,以及謙沖自牧、持續奮鬥的精神。
作者簡介
高希均
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一九七一~一九八○)。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年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教授名人堂。二○一三年亞洲大學第一屆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二○年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第一屆名譽商學博士。二○一六年四月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國統會研究委員、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濟部、教育部顧問、監察院諮詢委員及國內外文教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另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包括《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等,並獲倫敦金融時報第一屆亞洲企管著作獎。
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一九七一~一九八○)。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年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教授名人堂。二○一三年亞洲大學第一屆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二○年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第一屆名譽商學博士。二○一六年四月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國統會研究委員、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濟部、教育部顧問、監察院諮詢委員及國內外文教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另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包括《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等,並獲倫敦金融時報第一屆亞洲企管著作獎。
目次
《開放:突破台灣格局》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緣起】從「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到創辦天下、遠見、天下文化 張作錦
【二○一五年《開放台灣》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
第一部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
第一章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
01良知消失的危機
02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
03「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
04「新平庸」帶來「大不安」
05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
第二章 民粹瀰漫,輿論偏執
06「寧靜革命」不再寧靜
07台灣低物價的迷思
08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
09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
10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
11上台的演出要動人─期望於推動「合作共生」的謝院長
第三章 廉能脫鉤的政治困境
12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
13「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
14「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
15台灣政黨惡鬥
16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第二部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第四章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
17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
18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
19啟「開放」門,破台灣「悶」
20不做「區域經濟夥伴」的局外人
21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
22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第五章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
23不做舊思維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
24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
25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
26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
27「機會成本」就是「捨得」
28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
29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
30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
31「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
32「創意」創造財富與幸福
33「大」企業家與「偉大」企業家──上海峰會中播下了種子
34余秋雨誘發了台灣的人文省思!
第六章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代價
35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
36讓世界親近台灣
37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
38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
第三部 前進──「開放台灣」之路
第七章 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
39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
40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
41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
42如何做到「富民經濟」?
43「台灣中興,有我」
第八章 年長者以身作則
44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
45夕陽中的彩霞
46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
47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一位韓國學生在矽谷創業的成功故事
48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
49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50希望的種子──參加愛心小學在大陸的落成
第九章 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
51「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
52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
53尤虹文的燦爛天空
54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
55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
56婚禮上的賀詞──對年輕知識人的叮嚀
57「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
58進入職場要學會自問自答、自我要求
59老師、牧師、醫師──三「師」而後行
60畢業典禮的講話──台大、清大、興大
《文明:展現台灣驕傲》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二○一九年《文明台灣》自序】共推「文明清單」,邁向「文明台灣」——追求六大願景極大化
第一部 與文明世界觀念激盪
01人生的時鐘正向東移
02《經濟發展導論》——做研究生時寫的第一本書
03台灣白吃午餐四十年——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
04台灣要隨大陸經濟水漲船高
05二○二○總統候選人的考題——對抗走向戰爭,協商帶來和平
06走不到盡頭的旅程——沒有和平,五大皆空
07台灣要變成「被利用」的地方——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的提醒
08「中華民國」老招牌比新武器有用——兼談五任總統的經濟表現
09兩岸領導人共創新機運——從黃年倡議「大屋頂中國」啟動
10以色列紀行——沙漠仙人掌的生存奇蹟
第二部 經濟是文明台灣的基礎
11「空」飄蕩在台灣天空,「虛」出現在四面八方——「實」是二○一八的關鍵字
12有實力就有尊嚴——二○一八的信念
13不要低估川普攪局——兩岸的交流與和平面臨雙重風險
14天天說謊的川普怎能再創「美國第一」?
15西方「霸道」催生東方「王道」——劉兆玄推動「王道永續指標」
16從政者的「雙缺」——氣度與速度
17提升「軟實力」,才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18「維持現狀」就是加快衰落——共同追求「美好人間」
19年輕人要出國學習——接觸陌生,改變自己
20台灣「務實新世代」的崛起
21執政者已愈來愈遠離民心——《遠見》最新民調的春節寒流
22看到躍進的上海就為台北愁
23人文閱讀.生活美學.文明播種——「遠見人文生活」在上海金山誕生
24追求「死之尊嚴」——瓊瑤以「生之愛情」提倡善終權
25長者的晚年自己顧,年輕人更要靠自己
26韓國瑜解脫了高雄人的「情緒勒索」——外漂哈佛人解讀
第三部 八○年代走訪——文明掙扎中的共產世界
27一層霧、一道牆,但不是個謎
28蘇俄政府的惡夢成真——美國拒絕參加莫斯科奧運
29一個解不開的結——「蘇俄模式」是到奴役之路的捷徑
30與一位莫斯科大學二年級學生的交談 23
31波蘭在美蘇對峙中的困境
32華沙的古老市集來了位東方客
33一隻燕子帶不來一個春天——匈牙利經濟學家的諍言
第四部 文明靠自己,讀「書」不「輸」
34分享一些書生之見——在網路時代,「讀書」與「學習」變成了同義詞
35以傳播知識為己任——「天下文化」二十年來的堅持
36從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到建一流社會
37追求知識,是一條最可靠的路
38從生意人到讀書人、天下人
39遠離知識就是走近無知
40同一個地球,不同的世界
41「聽君一席言」不如「手中一本書」
42一小座書城,一小方淨土——「人文空間」的誕生
43讀書與教書的幸運——台北商職.台中農學院.台灣大學
44知識共享及學以致用——中興大學「知識經濟研究室」啟用
45盡讀書人的責任——來自父親的勉勵
46 科學家與經濟學家的共同書房——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設立「高希均閱讀空間」
《進步:累積台灣優勢》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二○二一年《進步台灣》自序】推動進步觀念的初心
第一部 啟航──八○年代觀念啟航
01一九八一年《天下》雜誌創刊詞──經濟是我們的命脈
02一九八六年《遠見》雜誌創刊詞──為什麼要創辦《遠見》?
03一九八二年「天下文化」起步──撒下一顆學習的種子
04二○○二年「小天下」的誕生──以少兒優良讀物為「大格局」催生
05二○○六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問世──呼應台灣的需求
06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百年輝煌──全球繁體中文版邁入十七年
07傑出「領導」創造完美「影響力」── Leadership Impact Institute 緣起
第二部 共擁天下──播種「改」與「變」的觀念
08我們的企業家在哪裡?
09創造財富才能照顧低所得
10我們要把什麼留給下一代
11人力投資與人才利用
12決策錯誤比貪汙更可怕
13「經濟人」與「社會人」
14「按道理做」──財經決策的基本原則
15扭轉財經政策的「無力感」
16放眼看天下──不做「國際經濟文盲」
17灰燼中出鳳凰──「經濟衰退」的教訓:「盡己所能」
18市場經濟下的「競賽規則」──美國的例子
19為什麼決策會錯誤?
20我們從「日本經驗」中得到什麼?
21推動進步觀念的絆腳石
22攀登三座經濟頂峰──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
23交棒人全力以赴,接棒人全力衝刺
24企業形象──良性循環的原動力
25白天鵝抑醜小鴨?──減少政府與民間的差距
26不再是保母,不再是公僕──給公務員應有的尊敬
27如何對抗自私與短視
第三部 共懷遠見──栽植觀念之樹
28為下一代子孫的幸福投資
29不能打折扣的公信力
30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31如何贏得國際尊敬
32三星創辦人李秉喆──寧靜與堅強
33知識之宮──紐約的公共圖書館
34前有勁敵,後有追兵──亞洲四小龍飆向二十一世紀
35二十一世紀是誰的天下?
36中產階級社會要靠制度運作
37縮短六十年所得差距──鄧小平需要「台灣經驗」
38不要強人領導,要強勢領導
39位高、名重、權大,但影響力小──從美國總統想到台灣領導
40五種「新夾殺」下的企業危機
41物價變動值得重視,不值得緊張
42這是一個貪的時代──它使人心散、心慌、心變
43貫徹「執行力」,不能忽視「注意力」
44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
45一人教訓兩黨、穩兩岸、救兩代──韓國瑜的勝利
46民心在翻轉,政治人物要換腦袋
第四部 新冠病毒肆虐下的省思(二○一八~)
47川普主政下,遠離「美國第一」──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的評斷
48以讀攻毒,以書止輸
49我們同在一口井裡──在世界失控中的四項覺醒
《和平:追求台灣雙贏》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第一部 和平之我思——追求兩岸雙贏的海峽之春
01與北大師生分享現代觀念
02開放大陸直接投資——經濟特區訪問歸來
03初抵重慶長江邊看到一根扁擔的聯想——有膽說,要有膽做 03
04誰在加速轉變大陸?
05推動大陸希望工作團
06讀大陸《交鋒》,避兩岸交鋒
07如果北京提出另類三不 ——不反對台北與小國建交,不反對台北的戒急用忍, 不反對台北向美採購武器
08北京大度出手,兩岸突破僵局 ——武力不可行,公投不可能,協商不易成
09讓兩岸雙贏在千禧相逢——北京大膽讓步、台北大愛回應
10「赴大陸投資是自殺行為」——為什麼李前總統總是錯估大陸經濟?
第二部 李登輝總統執政(一九八八~二○○○)
11為中國統一尋找起點
12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13國民黨應去大陸投資——一個歷史性立功的機會
14「台灣情」知己,「中國心」知彼
15兩岸關係中台灣的善意——互尊、交流、競爭
16冷靜,但不冷酷——邀請大陸人士來台「觀察」開會
17和平、轉變、救中國——期望於中共領導人
18需要戒急用忍的,是南向政策
19從「身邊之事」到「兩岸之事」——台灣的人才在哪裡?
20退休後的李總統要做什麼?
21該倒的,就讓它們倒下去
22大討好與小討好
2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家領導人?
24一架軍機換一個翻譯中心
25李總統最後的機會——使台灣不再是全球軍火採購第一
26台灣進入高度不安定期
27領導人的領導風格
第三部 陳水扁總統執政(二○○○~二○○八)
28以陳水扁總統第一年執政困境為戒
29台灣經濟的四重夾殺
30台灣經濟如何再現生機
31經濟是真正不可動搖的國本
32三個「三分之一」拖垮了台灣 2
33兩個台灣
34陳市長給陳總統的諍言
35陳總統的最後一張王牌
36唯有行動,才有結果
37「勝利」是台灣唯一的選擇
38唯有「V型選擇」,台灣才能反敗為勝
39掌握大中華經濟圈的二十個大趨勢
第四部 馬英九總統執政(二○○八~二○一六)
40馬英九時代的啟動
41以「沉默的魄力」馬上揮動主棒
42「空軍一號」不用,就會生鏽——馬總統揮別「執政百日」的青澀
43為什麼經濟政策難以生效?——對馬總統的一個建議
44兩岸「雙贏列車」已出站——馬總統化險為夷的第一年
45拓展兩岸雙贏————機會與想像
46過半民意顯示————馬胡直接溝通
47以「兩岸和平架構」啟動百年遠景 ——「啟動和談」時刻比「到達終點」更重要
48「維持現狀」是台、中、美的共同利益——台灣的最新民意
49向世界做「和平紅利」的示範
50奈伊的「軟實力」馬團隊正在推動
51十八世紀「分工」創造人類繁榮——二十一世紀「整合」帶來世界和諧
52以「兩岸和平」與「台灣信心」,開拓第二個「中華百年」
53執政黨較能兼顧台灣利益與和平——民意也要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
54「我已經改變了台灣」——馬英九的政策要持續深化
55 APEC少了馬習會太可惜——要正視馬英九總統的人格特質
56新總統要做到的三個關鍵詞
57慈悲的思路・兩岸的出路——共建民主品質・人民幸福・兩岸雙贏
58新總統要提出————二種腦袋改變台灣
59馬英九謝幕前的高潮——馬習會的出現
第五部 蔡英文總統執政(二○一六~)
60期盼新總統蔡英文堅持推動——兩岸和平・台灣開放・文明提升
61新總統如何克服兩岸難題?——選「China Plus」或「China Minus」
62投資軟實力,遠比買軍火更迫切——從旁觀「MAD」到追求「MAP」
63蔡習交鋒中,台灣「務實新世代」的崛起
64誰能主導台灣的繁榮與和平?——經濟人和社會人多承擔
65台灣政治陷入「民醉」時代——總統當選人應採取「零錯誤」策略
66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此刻又「失控」——對佛里曼再版做些延伸
67習近平要看的一本書——黃年提出化解兩岸困局的「互統一」
68二○二二————我的「家」在哪裡?
69強權衝突中台灣的「平衡策略」——親美防美・近中和中
70兩岸推動「四個開始」,構建中華和平 ——台灣要慎防白宮主人的雄心與私心
71二○二二~二三——唯有和平才有這一代的安定,下一代的發展
72星雲大師的最後懸念——兩岸人民共同擁有「和平幸福」
73台灣大選定錨中華民國——黃年新著解析核心爭議
74二○二四總統大選承諾之一——兩岸「和平」是新總統最重的責任
《學習:閱讀傑出人物》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第一部 評述二十八位台灣轉型年代的政經領袖
01蔣經國——深耕台灣的真正英雄
02李國鼎——一位決策者的高貴靈魂
03孫運璿——台灣第一位工程師性格的政治家
04趙耀東——敢想、敢說、敢做
05王作榮——台灣第一位「政策經濟學家」
06郝柏村——心念大陸.命獻台灣.愛歸黃埔
07許歷農——對戰爭殘酷的諍言
08葉萬安——經建功臣的諍言
09徐立德——成功不必在己
10唐飛——台北和平之春
11錢復——見證台灣政經風雲年代
12連戰——改變,才有希望
13馬英九——八年政績反映在兩岸和平交流
14王建煊——政治是「無私的奉獻」
15施明德——無懼的生命奉獻
16章孝嚴是蔣孝嚴——經國先生留給人間的豐富遺產
17丁渝洲——傑出無私的國安局長
18楊志良——面對「台灣大崩壞」
19蔣孝勇——人間還有「孝」與「勇」
20吳敦義——堅毅不移的政治領袖
21洪秀柱——「和平路」走不到「總統路」
22郝龍斌、韓正共創城市交流新模式⸺雙城、雙博、雙贏
23張善政——科技腦要進入國家決策高層
24賴清德——勇於任事,重視操守
25黃健庭——「台東不一樣」的台灣經驗
26朱立倫——「做,就要做好」
27鄭文燦——以務實模式超越對立、凝聚共識
28蔡其昌——「做什麼,像什麼」的政治明星
第二部 當代三十一位科技、社會、人文等傑出人物
29楊振寧——跨世紀的大科學家
30星雲大師——不要佛教養我,我要佛教成長
31錢煦——誠心和專心結合的輝煌人生
32王惕吾——堅持報格的報人
33王永慶——從「大」企業家到「偉大」企業家
34張忠謀——九個條件,打造最強世界級企業
35沈君山——一位跨領域、跨地域的學者與公共知識份子
36孫震——「書人合一」的君子與學者
37梅可望——能力、魄力、說服力
38漢寶德——建築大師,一生從「也行」、「更行」到「真行」
39謝孟雄——文理兼修的謙謙君子
40鄭崇華——光芒四射的「君子企業家」
41方勵之——科學家與民主開拓者
42張作錦——上世紀關鍵人物的言行,啟發這一代人的奮進
43王力行——有分寸,有格局,主持《遠見》編務十三年
44黃達夫——用心,就會做對
45余秋雨——點燃了那股追求善良、理性、人文的火種
46張心湜——集名醫、校長、院長、院士於一身的「人生好風景」
47蔡長海——醫療和教育志業的巨人
48姚仁祿——才子與君子兼有的創意家
49黃俊英——台灣「核心價值」的典範
50吳敏求——接近滿分的奮鬥人生
51周俊吉——堅持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
52馬玉山——誠信是冠德建築的基石
53張孝威——「直說」難,「直做」更難
54瓊瑤——生之愛情.死之尊嚴
55黃年——台灣大選定錨中華民國——新著解析核心爭議
56邱冠明——亞東醫院是健康與生命的守護者
57楊紀華的鼎泰豐世界——在高峰之巔,攀登更高峰
58張純如——被遺忘的南京大屠殺
59佛里曼論美國重建輝煌之路——新書的論點與我的觀察
60佛里曼是位Mankind Economist ——面對科技劇變及信任落差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緣起】從「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到創辦天下、遠見、天下文化 張作錦
【二○一五年《開放台灣》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
第一部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
第一章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
01良知消失的危機
02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
03「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
04「新平庸」帶來「大不安」
05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
第二章 民粹瀰漫,輿論偏執
06「寧靜革命」不再寧靜
07台灣低物價的迷思
08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
09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
10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
11上台的演出要動人─期望於推動「合作共生」的謝院長
第三章 廉能脫鉤的政治困境
12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
13「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
14「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
15台灣政黨惡鬥
16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第二部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第四章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
17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
18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
19啟「開放」門,破台灣「悶」
20不做「區域經濟夥伴」的局外人
21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
22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第五章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
23不做舊思維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
24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
25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
26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
27「機會成本」就是「捨得」
28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
29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
30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
31「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
32「創意」創造財富與幸福
33「大」企業家與「偉大」企業家──上海峰會中播下了種子
34余秋雨誘發了台灣的人文省思!
第六章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代價
35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
36讓世界親近台灣
37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
38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
第三部 前進──「開放台灣」之路
第七章 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
39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
40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
41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
42如何做到「富民經濟」?
43「台灣中興,有我」
第八章 年長者以身作則
44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
45夕陽中的彩霞
46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
47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一位韓國學生在矽谷創業的成功故事
48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
49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50希望的種子──參加愛心小學在大陸的落成
第九章 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
51「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
52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
53尤虹文的燦爛天空
54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
55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
56婚禮上的賀詞──對年輕知識人的叮嚀
57「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
58進入職場要學會自問自答、自我要求
59老師、牧師、醫師──三「師」而後行
60畢業典禮的講話──台大、清大、興大
《文明:展現台灣驕傲》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二○一九年《文明台灣》自序】共推「文明清單」,邁向「文明台灣」——追求六大願景極大化
第一部 與文明世界觀念激盪
01人生的時鐘正向東移
02《經濟發展導論》——做研究生時寫的第一本書
03台灣白吃午餐四十年——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
04台灣要隨大陸經濟水漲船高
05二○二○總統候選人的考題——對抗走向戰爭,協商帶來和平
06走不到盡頭的旅程——沒有和平,五大皆空
07台灣要變成「被利用」的地方——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的提醒
08「中華民國」老招牌比新武器有用——兼談五任總統的經濟表現
09兩岸領導人共創新機運——從黃年倡議「大屋頂中國」啟動
10以色列紀行——沙漠仙人掌的生存奇蹟
第二部 經濟是文明台灣的基礎
11「空」飄蕩在台灣天空,「虛」出現在四面八方——「實」是二○一八的關鍵字
12有實力就有尊嚴——二○一八的信念
13不要低估川普攪局——兩岸的交流與和平面臨雙重風險
14天天說謊的川普怎能再創「美國第一」?
15西方「霸道」催生東方「王道」——劉兆玄推動「王道永續指標」
16從政者的「雙缺」——氣度與速度
17提升「軟實力」,才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18「維持現狀」就是加快衰落——共同追求「美好人間」
19年輕人要出國學習——接觸陌生,改變自己
20台灣「務實新世代」的崛起
21執政者已愈來愈遠離民心——《遠見》最新民調的春節寒流
22看到躍進的上海就為台北愁
23人文閱讀.生活美學.文明播種——「遠見人文生活」在上海金山誕生
24追求「死之尊嚴」——瓊瑤以「生之愛情」提倡善終權
25長者的晚年自己顧,年輕人更要靠自己
26韓國瑜解脫了高雄人的「情緒勒索」——外漂哈佛人解讀
第三部 八○年代走訪——文明掙扎中的共產世界
27一層霧、一道牆,但不是個謎
28蘇俄政府的惡夢成真——美國拒絕參加莫斯科奧運
29一個解不開的結——「蘇俄模式」是到奴役之路的捷徑
30與一位莫斯科大學二年級學生的交談 23
31波蘭在美蘇對峙中的困境
32華沙的古老市集來了位東方客
33一隻燕子帶不來一個春天——匈牙利經濟學家的諍言
第四部 文明靠自己,讀「書」不「輸」
34分享一些書生之見——在網路時代,「讀書」與「學習」變成了同義詞
35以傳播知識為己任——「天下文化」二十年來的堅持
36從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到建一流社會
37追求知識,是一條最可靠的路
38從生意人到讀書人、天下人
39遠離知識就是走近無知
40同一個地球,不同的世界
41「聽君一席言」不如「手中一本書」
42一小座書城,一小方淨土——「人文空間」的誕生
43讀書與教書的幸運——台北商職.台中農學院.台灣大學
44知識共享及學以致用——中興大學「知識經濟研究室」啟用
45盡讀書人的責任——來自父親的勉勵
46 科學家與經濟學家的共同書房——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設立「高希均閱讀空間」
《進步:累積台灣優勢》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二○二一年《進步台灣》自序】推動進步觀念的初心
第一部 啟航──八○年代觀念啟航
01一九八一年《天下》雜誌創刊詞──經濟是我們的命脈
02一九八六年《遠見》雜誌創刊詞──為什麼要創辦《遠見》?
03一九八二年「天下文化」起步──撒下一顆學習的種子
04二○○二年「小天下」的誕生──以少兒優良讀物為「大格局」催生
05二○○六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問世──呼應台灣的需求
06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百年輝煌──全球繁體中文版邁入十七年
07傑出「領導」創造完美「影響力」── Leadership Impact Institute 緣起
第二部 共擁天下──播種「改」與「變」的觀念
08我們的企業家在哪裡?
09創造財富才能照顧低所得
10我們要把什麼留給下一代
11人力投資與人才利用
12決策錯誤比貪汙更可怕
13「經濟人」與「社會人」
14「按道理做」──財經決策的基本原則
15扭轉財經政策的「無力感」
16放眼看天下──不做「國際經濟文盲」
17灰燼中出鳳凰──「經濟衰退」的教訓:「盡己所能」
18市場經濟下的「競賽規則」──美國的例子
19為什麼決策會錯誤?
20我們從「日本經驗」中得到什麼?
21推動進步觀念的絆腳石
22攀登三座經濟頂峰──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
23交棒人全力以赴,接棒人全力衝刺
24企業形象──良性循環的原動力
25白天鵝抑醜小鴨?──減少政府與民間的差距
26不再是保母,不再是公僕──給公務員應有的尊敬
27如何對抗自私與短視
第三部 共懷遠見──栽植觀念之樹
28為下一代子孫的幸福投資
29不能打折扣的公信力
30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31如何贏得國際尊敬
32三星創辦人李秉喆──寧靜與堅強
33知識之宮──紐約的公共圖書館
34前有勁敵,後有追兵──亞洲四小龍飆向二十一世紀
35二十一世紀是誰的天下?
36中產階級社會要靠制度運作
37縮短六十年所得差距──鄧小平需要「台灣經驗」
38不要強人領導,要強勢領導
39位高、名重、權大,但影響力小──從美國總統想到台灣領導
40五種「新夾殺」下的企業危機
41物價變動值得重視,不值得緊張
42這是一個貪的時代──它使人心散、心慌、心變
43貫徹「執行力」,不能忽視「注意力」
44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
45一人教訓兩黨、穩兩岸、救兩代──韓國瑜的勝利
46民心在翻轉,政治人物要換腦袋
第四部 新冠病毒肆虐下的省思(二○一八~)
47川普主政下,遠離「美國第一」──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的評斷
48以讀攻毒,以書止輸
49我們同在一口井裡──在世界失控中的四項覺醒
《和平:追求台灣雙贏》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第一部 和平之我思——追求兩岸雙贏的海峽之春
01與北大師生分享現代觀念
02開放大陸直接投資——經濟特區訪問歸來
03初抵重慶長江邊看到一根扁擔的聯想——有膽說,要有膽做 03
04誰在加速轉變大陸?
05推動大陸希望工作團
06讀大陸《交鋒》,避兩岸交鋒
07如果北京提出另類三不 ——不反對台北與小國建交,不反對台北的戒急用忍, 不反對台北向美採購武器
08北京大度出手,兩岸突破僵局 ——武力不可行,公投不可能,協商不易成
09讓兩岸雙贏在千禧相逢——北京大膽讓步、台北大愛回應
10「赴大陸投資是自殺行為」——為什麼李前總統總是錯估大陸經濟?
第二部 李登輝總統執政(一九八八~二○○○)
11為中國統一尋找起點
12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13國民黨應去大陸投資——一個歷史性立功的機會
14「台灣情」知己,「中國心」知彼
15兩岸關係中台灣的善意——互尊、交流、競爭
16冷靜,但不冷酷——邀請大陸人士來台「觀察」開會
17和平、轉變、救中國——期望於中共領導人
18需要戒急用忍的,是南向政策
19從「身邊之事」到「兩岸之事」——台灣的人才在哪裡?
20退休後的李總統要做什麼?
21該倒的,就讓它們倒下去
22大討好與小討好
2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家領導人?
24一架軍機換一個翻譯中心
25李總統最後的機會——使台灣不再是全球軍火採購第一
26台灣進入高度不安定期
27領導人的領導風格
第三部 陳水扁總統執政(二○○○~二○○八)
28以陳水扁總統第一年執政困境為戒
29台灣經濟的四重夾殺
30台灣經濟如何再現生機
31經濟是真正不可動搖的國本
32三個「三分之一」拖垮了台灣 2
33兩個台灣
34陳市長給陳總統的諍言
35陳總統的最後一張王牌
36唯有行動,才有結果
37「勝利」是台灣唯一的選擇
38唯有「V型選擇」,台灣才能反敗為勝
39掌握大中華經濟圈的二十個大趨勢
第四部 馬英九總統執政(二○○八~二○一六)
40馬英九時代的啟動
41以「沉默的魄力」馬上揮動主棒
42「空軍一號」不用,就會生鏽——馬總統揮別「執政百日」的青澀
43為什麼經濟政策難以生效?——對馬總統的一個建議
44兩岸「雙贏列車」已出站——馬總統化險為夷的第一年
45拓展兩岸雙贏————機會與想像
46過半民意顯示————馬胡直接溝通
47以「兩岸和平架構」啟動百年遠景 ——「啟動和談」時刻比「到達終點」更重要
48「維持現狀」是台、中、美的共同利益——台灣的最新民意
49向世界做「和平紅利」的示範
50奈伊的「軟實力」馬團隊正在推動
51十八世紀「分工」創造人類繁榮——二十一世紀「整合」帶來世界和諧
52以「兩岸和平」與「台灣信心」,開拓第二個「中華百年」
53執政黨較能兼顧台灣利益與和平——民意也要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
54「我已經改變了台灣」——馬英九的政策要持續深化
55 APEC少了馬習會太可惜——要正視馬英九總統的人格特質
56新總統要做到的三個關鍵詞
57慈悲的思路・兩岸的出路——共建民主品質・人民幸福・兩岸雙贏
58新總統要提出————二種腦袋改變台灣
59馬英九謝幕前的高潮——馬習會的出現
第五部 蔡英文總統執政(二○一六~)
60期盼新總統蔡英文堅持推動——兩岸和平・台灣開放・文明提升
61新總統如何克服兩岸難題?——選「China Plus」或「China Minus」
62投資軟實力,遠比買軍火更迫切——從旁觀「MAD」到追求「MAP」
63蔡習交鋒中,台灣「務實新世代」的崛起
64誰能主導台灣的繁榮與和平?——經濟人和社會人多承擔
65台灣政治陷入「民醉」時代——總統當選人應採取「零錯誤」策略
66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此刻又「失控」——對佛里曼再版做些延伸
67習近平要看的一本書——黃年提出化解兩岸困局的「互統一」
68二○二二————我的「家」在哪裡?
69強權衝突中台灣的「平衡策略」——親美防美・近中和中
70兩岸推動「四個開始」,構建中華和平 ——台灣要慎防白宮主人的雄心與私心
71二○二二~二三——唯有和平才有這一代的安定,下一代的發展
72星雲大師的最後懸念——兩岸人民共同擁有「和平幸福」
73台灣大選定錨中華民國——黃年新著解析核心爭議
74二○二四總統大選承諾之一——兩岸「和平」是新總統最重的責任
《學習:閱讀傑出人物》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第一部 評述二十八位台灣轉型年代的政經領袖
01蔣經國——深耕台灣的真正英雄
02李國鼎——一位決策者的高貴靈魂
03孫運璿——台灣第一位工程師性格的政治家
04趙耀東——敢想、敢說、敢做
05王作榮——台灣第一位「政策經濟學家」
06郝柏村——心念大陸.命獻台灣.愛歸黃埔
07許歷農——對戰爭殘酷的諍言
08葉萬安——經建功臣的諍言
09徐立德——成功不必在己
10唐飛——台北和平之春
11錢復——見證台灣政經風雲年代
12連戰——改變,才有希望
13馬英九——八年政績反映在兩岸和平交流
14王建煊——政治是「無私的奉獻」
15施明德——無懼的生命奉獻
16章孝嚴是蔣孝嚴——經國先生留給人間的豐富遺產
17丁渝洲——傑出無私的國安局長
18楊志良——面對「台灣大崩壞」
19蔣孝勇——人間還有「孝」與「勇」
20吳敦義——堅毅不移的政治領袖
21洪秀柱——「和平路」走不到「總統路」
22郝龍斌、韓正共創城市交流新模式⸺雙城、雙博、雙贏
23張善政——科技腦要進入國家決策高層
24賴清德——勇於任事,重視操守
25黃健庭——「台東不一樣」的台灣經驗
26朱立倫——「做,就要做好」
27鄭文燦——以務實模式超越對立、凝聚共識
28蔡其昌——「做什麼,像什麼」的政治明星
第二部 當代三十一位科技、社會、人文等傑出人物
29楊振寧——跨世紀的大科學家
30星雲大師——不要佛教養我,我要佛教成長
31錢煦——誠心和專心結合的輝煌人生
32王惕吾——堅持報格的報人
33王永慶——從「大」企業家到「偉大」企業家
34張忠謀——九個條件,打造最強世界級企業
35沈君山——一位跨領域、跨地域的學者與公共知識份子
36孫震——「書人合一」的君子與學者
37梅可望——能力、魄力、說服力
38漢寶德——建築大師,一生從「也行」、「更行」到「真行」
39謝孟雄——文理兼修的謙謙君子
40鄭崇華——光芒四射的「君子企業家」
41方勵之——科學家與民主開拓者
42張作錦——上世紀關鍵人物的言行,啟發這一代人的奮進
43王力行——有分寸,有格局,主持《遠見》編務十三年
44黃達夫——用心,就會做對
45余秋雨——點燃了那股追求善良、理性、人文的火種
46張心湜——集名醫、校長、院長、院士於一身的「人生好風景」
47蔡長海——醫療和教育志業的巨人
48姚仁祿——才子與君子兼有的創意家
49黃俊英——台灣「核心價值」的典範
50吳敏求——接近滿分的奮鬥人生
51周俊吉——堅持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
52馬玉山——誠信是冠德建築的基石
53張孝威——「直說」難,「直做」更難
54瓊瑤——生之愛情.死之尊嚴
55黃年——台灣大選定錨中華民國——新著解析核心爭議
56邱冠明——亞東醫院是健康與生命的守護者
57楊紀華的鼎泰豐世界——在高峰之巔,攀登更高峰
58張純如——被遺忘的南京大屠殺
59佛里曼論美國重建輝煌之路——新書的論點與我的觀察
60佛里曼是位Mankind Economist ——面對科技劇變及信任落差
書摘/試閱
《開放:突破台灣格局》
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諾貝爾獎得主的提醒
一代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一九一二~二○○六)教授於十一月十六日去世了,享年九十四歲。市場經濟的世界舞台上消失了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辯才無礙的主角會變得太寂靜了。
在三十餘年教書的生涯中,常常指定傅利曼教授的專著、論文及時論為教本及參考讀物。在他浩瀚的著述中,對我們台灣社會此刻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會有得益的一個見解,很湊巧的是出現在與他的請益中。這個觀點就是:「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剛好是二十年前(一九八六)的十一月,在他舊金山寓所,我做了一次兩小時多的訪談。從他寬敞的客廳外眺,舊金山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我與羅絲(傅利曼的夫人)常常在斜坡上走上走下。」傅利曼教授指著窗外的南方說: 「那是中國城,我們有時去那邊幾家很好的中國餐廳。」
那時他七十四歲,不久前他安裝了心臟調節器,但絲毫沒有影響他講話的快速與思路的敏捷。一如往常,對任何違反自由經濟與市場法則的政策與論點,仍然毫不放鬆地指責。他的夫人坐在一邊傾聽。
▍靠制度,規範民主
訪談從那年剛宣布的諾貝爾獎得主貝凱能(James M. Buchanan Jr.)教授的貢獻談起。
問:你得獎時(一九七六年),有人說「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可以概括你的重要概念。托賓(James Tobins ,耶魯大學教授,一九八一年諾貝爾獎得主) 得獎時,他自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他研究的主題。你能不能用一兩句大家都懂的話,來解釋貝凱能教授的公共選擇理論?
答:(沉思了一下,傅利曼教授答問題時,絕少見過他沉思)人民擔任公職或民意代表後,並不會變成天使。
問: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有他的弱點?
答: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他們不會變成天使。
問:這樣說來,貝凱能的理論是很平易近人,人人能懂的?
答:事實上,幾乎所有重要的發現或者獨到的見解,都可以拿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表達。
貝凱能教授的貢獻,是在他的學說提出之前,經濟文獻中充滿了雙重標準: 假定私人企業的行為完全是為了「利」,又假定政府部門的行為則是為了「公」。因為前者求「利」,因此要加予各種限制;後者是為了「公」,因此要不斷擴大。
貝凱能則以實證研究來探討從政者的實際行為。例如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說他的政策是要對抗物價膨脹,但我們不能信以為真,我們要從他的實際作為中來判斷。
這次訪談於《遠見》雜誌一九八七年的元月號刊出,即以「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做訪談標題。
一九八七年還是威權時代,經國先生在次年一月去世。那是台灣民主浪潮、街頭運動、黨外活動、廢除戒嚴等等風起雲湧的年代。我以這個標題提醒當時大權在握執政的國民黨,沒想到二十年後同樣的話,更適用於已經執政六年的民進黨!
放眼台灣今天的政壇人物,能不佩服貝凱能的遠見與傅利曼的憂慮?
「民主」這個機制,只能靠制度來規範,不能靠從政者來自我約束。台灣人民已經付出慘重的代價,做選民的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嚴格的監督責任;因為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文明:展現台灣驕傲》
一個解不開的結 「蘇俄模式」是到奴役之路的捷徑
▍用腳投票
在蘇俄統治下生活的人,沒有辦法靠投票來反對政府。極少數勇敢的、幸運的人,冒了生命的危險,越河、渡海、跳牆、駕機,以及其他各種方式投奔自由世界——所謂「用腳來投票」。在「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蘇俄,儘管在它嚴密的控制下,仍然有幸運的、勇敢的漏網之魚。著名的幾個投奔自由的蘇俄人物是:
•一九六一年國際聞名芭蕾舞星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
•一九六七年,史達林之女。
•一九七四年,索忍尼辛被放逐出國。
•一九七六年,貝林可(Viktor Belenko)駕米格二十五機投奔日本。
•一九七八年,前紅軍少將葛雷格倫可(Pyotr Gvigorenko)。這些人投奔西方的最終目的地都是美國。如果蘇俄真是一個自由、平等與進步的社會,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要奔向自由世界?反之,我們曾聽說過哪一位美國著名的或者不著名的人物投向蘇俄?
▍十個基本問題
依我看來,蘇俄政權六十年來的病根,主要來自軍事上的全面擴展、政治上的全面獨裁及經濟上的全面控制。由於軍事擴張,不得不犧牲人民的生活水準; 由於政治獨裁,勢必扼殺自由與民主;由於經濟控制,不得不接受它所造成的低效率與大浪費。
蘇俄不僅向其人民誇稱經濟上的成就,也全力向開發中國家誇稱它經濟策略之可取。下面提出的十個基本問題,值得對共產制度有任何幻想的人深思:
•為什麼蘇俄還要向美國及西歐購買技術、糧食及貸款?
•為什麼蘇俄人民還要排長龍來購買生活必需品?而且為什麼還經常買不到?
•為什麼蘇俄人民看不到西方的書報與雜誌?
•為什麼政府怕他們與外界的人民接觸?
•為什麼總有蘇俄著名的演員、舞星、體育明星、作家、科學家等投奔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
•為什麼蘇俄的工人常常抱怨,婦女覺得不平等,社會福利措施的設備與服務惡劣,特權階級流行?
•為什麼抄襲「蘇俄模式」的國家,其經濟狀況是每況愈下,如最近的古巴。
•為什麼蘇俄政府那麼厭惡美國,但蘇俄人民那麼喜歡美國,要模仿美國的一切,如牛仔褲、熱門音樂?
•為什麼蘇俄國內還有那麼多已經享受特殊待遇的著名科學家與作家,冒著生命的危險批評共產制度?
•為什麼今天蘇俄水準與西方世界相差更遠?
•為什麼蘇俄還要不斷地擴充軍備,犧牲人民的生活水準?
▍二種制度的比較
美國的經濟制度當然也有它的缺點,如經濟起伏帶來的通貨膨脹與失業;如特殊利益團體(如工會、大企業)帶給政府的壓力;如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忽視社會成本與社會責任。但是這些缺點較之共產制度要人道得太多,緩和得太多。讓我們把共產主義下的蘇俄與東歐及市場經濟下的美國、西德與日本做一個事實的比較(參閱本書表格中之每人生產毛額)。戰後遵循市場經濟的西德與日本,其經濟成就令所有國家羨慕。能源危機以來,這二個大量輸入石油的國家仍然享有高成長率與低通貨膨脹率。三十年前,日本的經濟約為英國的三分之一強,今天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居然超過了英、法二國的總和。而一九七九年德國的每人所得(九六○○ 美元)與美國(九七○○元)幾乎完全一樣。
如果我們再介入「政治自由」的因素來比較兩種制度,其優劣更明顯。美國、西德、日本不僅享有高度的生活水準,同時也享有最多的政治自由。市場經濟與政治自由是不可分割的。
▍蘇俄統治下三實例
上面綜合性的比較,還不能完全顯現出他們的落後,我們再來看蘇俄政府最自豪的三大建樹:工人階級、免費醫療和豪華便宜的地下車(編按:即今天的地鐵)。稍做分析後會發現;即使這些建樹,也是表面的誇大勝過實際的成就。
⑴ 蘇俄的工人
蘇俄官方公開承認當前工廠有四個大問題:
•工人缺少自動自發及敬業精神
•工人請假及曠職之缺席率太高。
•工廠的工作環境太差。
•不滿意的工人經常調動,離職率太高。
近年來總書記布里茲涅夫特別強烈譴責愛請假、不肯上班、歡喜調職的年輕工人。據一份工會刊物《勞動報》(Trud)報導:工人平均一天在上班時常常閒聊一小時,聊天愈多,牢騷愈多,影響工作的效率愈多。
據估計,在非營業部門一億二百萬人當中,每年有二○%換工作,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三十歲以下。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住處太差、工資太低、工作性質太苦。在西伯利亞西邊的一個鎮中,大部分勞工是婦女,她們要調工作的最大理由是:當地缺少男人。由於工作交換所引起的生產損失一年超過四十億美元。
工人請假及曠職大都在發放工資之後,每個星期一缺席率也高。酗酒是蘇俄當局最頭痛的一個大問題。蘇俄專家估計,因酗酒而影響的生產損失每年約在三百五十億至四百億美元之間,這個數字超過了政府的酒稅收入。最令主管當局氣憤而難堪的是,四○%酗酒是在上班時間發生的。工作的單調是酗酒的主因,尤其是小城鎮裡缺少其他的娛樂。
一位蘇俄工人說:「蘇俄是工人的天堂——偷懶的工人的天堂。」
⑵ 免費的醫療
到過蘇俄的友人告訴我:「在蘇俄旅行最可怕的二件事情是:遺失了護照, 以及在蘇俄生病。」蘇俄的免費醫療到底怎麼樣呢?
美國的一位著名外科醫生,親自到蘇俄實地觀察以後公開地說:
—— 蘇俄的醫療制度比美國落後四十五年。設備、氣味,就像美國三○年代。病房通常沒有找護士的呼叫鈴、洗手間、可調整角度的床,更談不上電話與電視機。
—— 蘇俄開刀的程序與四十年前相似,如疝氣開刀後,當天我們就要病人下床走動,但在蘇俄,病人要在床上躺上二個禮拜,結果把病人變弱,有時還會引起其他病症。
—— 蘇俄醫生的社會地位很低,原因之一是待遇差,待遇差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是女性。
此外西方專家也指出,藥物的價格很便宜,但常常買不到,因為常缺藥,醫生只好退而求其次,開市場上可以買到的藥。病就不容易立刻醫好,較好較貴的藥物只有在特殊階級的醫務室中才看得到。
因為看病完全免費,而生病又可請公假,所以常常被濫用。同時,政府經費有限,造成設備落伍、藥物不夠,醫生工作時間長,看病馬虎。如果要得到較細心的治療,病人仍不得不私下找醫生送紅包。
⑶ 豪華便宜的地下車
到過蘇俄的人都稱讚莫斯科及列寧格勒的地下車是全世界最豪華而又最便宜的。我坐了五次之後,也同意這個看法,但要加一個重要的附注:豪華得過分, 便宜得沒有必要。一位蘇俄朋友對這個不相稱的成就大概有些不好意思,告訴我:「戰爭期間我們的犧牲太大,痛苦太多,政府決定要造地下車來慣壞我們。」
車票相當於美金七分(台幣二.五元)全世界沒有比這更便宜的地下車了。每一個地下車站的裝飾與布置都很講究且有變化。大理石的牆與地,陳列了雕刻人像與大幅掛畫。吊燈大而亮,簡直是一座地下博物館!車站內當然沒有商業廣告,非常整潔。上下班時間不到一分鐘就有車來,儘管這樣快速,但我搭乘時每一節車廂仍擠滿了人。
這樣豪華的地下車站是與蘇俄人民的日常生活不相稱的。從資源分配觀點看,蘇俄政府不應當花這麼多的財力來補貼這麼豪華的地下站。它應當要轉移部分資源解決人民迫切需要的國民住宅、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及其他民生必需品!即使對天天乘地下車的人民來說,那豪華氣氛中來回的方便立刻被車站外面殘酷的現實破壞:又要排長龍去買生活必需品,又要回到像小鴿籠的住處!對住在農村及小城不能夠搭乘地下車的人民,這種津貼更是不公平。
《進步:累積台灣優勢》
人力投資與人才利用
台灣最豐富的資源就是──人,如何將「豐富的資源」變成「珍貴的資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
一九七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蕭而治教授(T. W. Schultz)即是首先指出、證實、強調「人力投資」(human investment)重要的一位美國學者。在戰後不到四十年的經濟發展思潮之中,「人力投資」代表著一個新觀念的突破,以及一個新方向的確定。把「人」或「人力」當成資源,絕不意味著對人的自尊與價值的貶低。唯其認清了「人力」是一種資源,它在強調:
⑴ 人力不能閒置,也不能浪費。因此一國就要盡力設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予以充分利用。
⑵ 人力要精益求精。因此一國就要盡力設法提高勞動生產力,這有助於個人所得及一國經濟成長之提高。
⑶ 人力之效率不是隨數量,而是隨素質而定。因此,一國就要盡力推動提高人力素質的各種方法──如職業訓練、家庭計畫以及偏遠地區保健推廣等。
綜合地說,「人力資源」意指,一定時空內,一國國民所具有的「知識、技藝與性向」。「人力投資」就是指為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及效率所做的一切支出──包括正規的教育,長短期的技藝訓練、自我進修、研究與發展,以及政府與民間對改進健康與營養等的各種費用。
(二)
一九八○年台灣地區總人口數為一千七百八十萬。年齡在十五歲及以上者接近一千一百四十萬,占總人口六三.九%。其中具有工作能力及意願者約為六百六十三萬人。這就是一國在某一時期之勞動力(亦即勞動力參與率)約為五九%。在這六百六十三萬人中,失業者尚不到八萬二千人。
換言之,這六百六十三萬的勞動力,如果透過妥善的人力訓練及利用,就可以名副其實地把台灣最豐富的資源變成最珍貴的資源。然而,這種「量」到「質」的轉變談何容易!
這些充沛人力最大的貢獻,就是三十年來由於「勞力密集」經濟發展策略的成功,帶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當前台灣地區的人力訓練運用,我們發現近幾年來令人擔憂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因為經濟與社會結構的變動,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愈來愈增加。從總體方面來說,它包括了:
•社會總需要與總供給的間歇性失調。
•各級教育經費仍然短絀,尤以國小及國中為然。
•職業訓練常常虛有其名。
•教育素質的提供有顯著的地區差異。
•高級人力也有顯著的地區差異。大都集中在都市,不肯下鄉。
•社會上依然流行著「多讀書」、「少動手」、「坐辦公桌」的傳統觀念。個體方面來說,它包括了:
•「學非所宜」:不該讀書的依舊留在學校。
•「學非所願」:在校時,所學與興趣不符。
•「學非所用」:畢業後,所讀科系與所擔任工作缺少關聯。
•「大才小用」:所具有之學識或訓練超過目前工作所需。
•「學成無用」:在畢業後面臨失業。
好在這些問題由於經建會人力小組、青輔會以及教育部計畫小組之策畫及呼籲,已經引起政府決策階層更多的重視。
(三)
在人力利用方面,台灣今天面臨一個迫切的問題是:「人才哪裡找?」造成人才嚴重缺乏的三個基本原因是:
⑴ 對某些專業人才(如電腦方面)的需要,遠超過教育部門能夠供給。
⑵ 對需求人才的機構,很少肯自己有計畫地投資訓練,而是多藉高薪挖角的方式來獲取。
⑶ 有才華的人經過一段時期的「在職訓練」後,自己創業,加深了人才羅致的困難,或者接受別處高薪調換職位。
在我們這個動態進步的社會中,法令上對人才流動的限制(如對出國留學) 與合約上的限制(如聘期)都不是根本的辦法,長期而有效的辦法應當包括:
⑴ 政府機構,尤其是國營事業,應學中鋼一樣,大量培植自己所需人才。日後當這些人才轉向民營機構時,也是為國儲才。
⑵ 政府應以減稅等方式獎勵民間企業之員工訓練,及從事研究與發展。
⑶ 從學校教育制度開始,就灌輸敬業精神。
⑷ 從教育制度開始,注意一國經建所需之人才。
物色人才最好的辦法大概還是給他(她)們:
•獎勵:分享財富。
•授權:分享決策。
•名位:分享榮譽。
如果要留住人才,那麼自己就要時時提醒自己:人才不僅走向有高薪之處, 人才更走向有人才之處。
《和平:追求台灣雙贏》
讓兩岸雙贏在千禧相逢——北京大膽讓步、台北大愛回應
▍兩岸又繳了白卷
一九九九的關鍵年又過,兩岸關係自李登輝總統於七月九日發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後嚴重倒退,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取消來台訪問。十二月八日中共全人代常務委員長李鵬訪日時再宣稱,台灣大選前不恢復對話,雙方繳出的又是令人痛心的白卷。
▍大膽讓步,大愛回應
一九九九年年底在台北,關心兩岸前途的知識份子能再寫些什麼?我們只能期盼台灣於三月選出新領導人後,台北與北京能即時出現「海峽之春」。我的建議是:
北京大膽讓步
台北大愛回應
所謂「大膽」也只是展現彈性與善意,否則難以打破僵局;所謂「大愛」, 也只是「利人也利己」,否則難以自拔。北京的「大膽讓步」可以包括:
⑴ 在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的原則下,積極討論簽訂《五十年和平協定》,並且撤退沿海的飛彈部署。
⑵ 主動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以外的國際專業組織。
⑶ 一個中國原則下,討論「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⑷ 外交休兵,凍結各國對雙方承諾的數目。
⑸ 宣布恢復汪道涵訪台,展開另一次「辜汪會談」。
面對北京如此的彈性與善意,台北立即以大愛回應,跨進《國家統一綱領》 「互信合作」中程階段的門檻。
⑴ 當雙方同時進入WTO後,立即平等互惠進行三通(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去年十一月十九日在台北即曾公開呼籲過)。
⑵ 在三通原則下,逐步放棄戒急用忍。
⑶ 試驗性引進福建勞工來台(如一年兩萬名,言明如其中有一名是間諜,立即全數遣返)。
⑷ 有條件允許大陸廠商來台投資
⑸ 歡迎大陸高層來訪。
如果有人認為這是過於天真的建議,那麼,英、德、法等世仇敵國,為什麼能夠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建構歐洲共同的繁榮與和平?
▍台灣付出的代價
美蘇冷戰隨柏林圍牆倒塌已經結束十年;兩岸的冷戰則愈演愈烈。因為兩岸情勢的不穩定,及對岸飛彈的威脅,台灣付出的嚴重代價至少包括了:
⑴ 龐大的軍火採購:近幾年來平均一年要花千億新台幣以上的採購,真是駭人聽聞。一架F16戰機的成本相當於一所小型國立大學的全年預算。一九九九年連續墜毀的三架F16及兩架幻象,總價已近百億新台幣,同時損失了五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
⑵ 三通未通的代價:因各種間接轉運所增加的費用與時間的損失,不僅是經濟的,更是精神的。這種自己所加於自己的成本,已變成一個傷害, 不能再坐視。
⑶ 交流未能擴大的潛在損失:改變中國大陸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直接的交流與接觸,加速大陸走向一個開放社會。兩岸之間的學術、文化、新聞、出版品、體育、藝術……交流,受到兩岸關係的倒退不斷頓挫。一個理性的、進步的中國大陸,才是台灣的安全保障。
▍千禧相逢
追求兩岸雙贏,是雙方領導人的歷史責任。兩岸的對峙與內耗,是雙方領導人對兩岸同胞無法交代的錯誤決策。
連戰副總統強調的「三不」與「三要」(不獨、不統、不對立;要和平、要交流、要雙贏),其中的「不對立」與「要雙贏」,以及最近宣稱:「若當選總統,就職前或後願訪大陸會晤中共領導人」,是否已釋出了台北的期待?連戰同時提出研發長程地對地飛彈,也表達出缺乏互信中自衛的必要。
公元二○○○年,是中國的龍年。不同於一九○○年的是,大陸不會再有八國聯軍的入侵;台灣不會再有日本軍閥的殖民。
今天的大陸受到全球重視;今天的台灣受到全球尊敬。
二○○○年更是千禧年。讓北京領導人拋出「大膽讓步」,讓台北的新領導人以「大愛回應」。兩者在千禧相逢,啟動兩岸的雙贏。
《學習:閱讀傑出人物》
李國鼎 一位決策者的高貴靈魂
我們所敬重的李國鼎先生於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台北逝世,享年九十二歲。
我的老師顧應昌院士在英文傳真中建議:「李博士的友人、同事及仰慕者, 一定要想出最合適的方式,來紀念這位一生對台灣有傑出貢獻與成就的偉人。」 絕大多數人的貢獻,隨著時光隧道逐漸消失;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即使他們在世的時候,其貢獻因時代的見證就已經凸顯。
李氏正是這麼一位難得的人物。他既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創造者之一,又是近二十年來推動資訊科技的功臣,更是提倡第六倫的先驅。他推動改革的領域還包括了教育體制、企業管理、醫療網、社區發展、都市規畫等等。因此,他對台灣的貢獻是繼往開來、歷久彌新。
在今天這個只想出名,不想出力;只想作秀、不想做事的年代,李氏一生的言行,樹立了一個從政者的典範──敢想、敢說、敢做、敢愛。
因為敢想,才能想得遠、想得深。因此李氏就不斷提出新觀念、新政策。
因為敢說,才能說真話、說實話。因此李氏不斷的寫文章、做演講。
因為敢做,才能做得快、做得好。如果只敢想、敢說,而不敢做,那只是幻想和清談而已。
李氏鍥而不捨地積極推動開創性,以及有時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如加工出口區及第六倫)。
因為敢愛,才能由所信基督教的愛心出發,愛國家、愛社會、愛眾人。
他在晚年時沉痛地說過:「我們的價值觀念愈來愈走向『貪』,愈來愈缺少『愛』。」 自從五十六歲(一九六六年)聖誕節受洗後,李氏寫過:「我的生活更有規律,神賜我智慧、勇氣、信心來應付與日俱增的問題。」
他更常常親筆抄錄《聖經》中〈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的幾節話送贈友人及後輩:「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李氏的「愛」特別包括了愛才、惜才與用才。在經濟與財政部長任內,不斷選送優秀同事出國深造。
一九八七年春天接受《遠見》雜誌專訪中,他特別提出:「我工作的機關沒有一個是我自己的人,從來不以鄉親、學誼、戚誼來考慮用人,主要的原則是用人、待人以公平為原則,一樣地給他機會,用人的長處,改善其短處。因此凡有能力的均可脫穎而出,沒有差別,這是我一生最愉快的事。」
很多位旅居在國外的我國專家或學者,常常只因為與李氏見面一次或一席談,就被他的使命感所感動,而決定回國投資、或擔任公職。郝柏村先生說得傳神:「李資政一輩子做的事,就是圖利他人。」
一九八五年李國鼎先生邀請到了張忠謀先生來台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參與科技研發。對當年李資政的勸說,張先生也直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
即使在過去還沒有「泛政治化」的時代,任何一位肯想、肯說、肯做的部長,一面會得到人民及輿論的讚揚,另一面也會受到一些批評。
一九八一年三月所提出的「第六倫」,就是受到責難的一個例子。他誠懇地提出在現代化過程中,「群己關係」建立的迫切。其切中時弊的論點可說石破天驚,立刻得到了普遍的共鳴,但也馬上引起一位黨國元老的公開批判:「我國文化中只有五倫,哪有第六倫?」
李氏指出:「以五倫為特色的人際關係所表現的優點是親切、關懷,缺點則是偏私、髒亂;以群己關係為特色的人際關係的優點是公正、秩序,缺點則是冷淡、疏遠。五倫屬於私德的範圍,群己關係屬於公德的範圍。五倫的社會文化背景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結構簡單的傳統社會;第六倫的社會文化背景則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結構複雜的現代社會。」
李氏對台灣社會的熱愛反映在每一個他所鼓吹的觀念上。這位具有國際視野的資政,希望朝野共同努力,把ROC(Republic of China),提升為文化大國(Republic of Culture),把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換成永不沒落的「台灣奇蹟」(Miracle in Taiwan)。
在台灣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我曾先後提出過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科技人的理念,來反映社會對他們的殷切期望。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又在鼓吹「知識人」這個更廣義的理念。這個理念是要使「知識人」與當前大家提倡的「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知識世紀」、「知識時代」接軌。
我心目中的「知識人」要擁有三個條件:科技腦、人文心、中華情。
科技腦:是指他們的思維方式及工作態度就是不馬虎、不敷衍;相信事實、相信數據;「對」的就要堅持、「錯」的就要放棄;並且追求創新;更注重績效──目標既定,全力以赴。
人文心:「人文心」是「以人為本」。有益於人類的「科技」,能帶來財富、效率、秩序、進步;正如有益於人類的「人文」,會帶來自由、公平、哲思、福祉。具有「人文心」的,就會發揮高尚的風範、謙和的氣質、大愛的情操,以及人性中的無私。
中華情:是包括了對中華歷史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嚮往,對兩岸和平的追求,對兩岸雙贏的鼓吹。
當前的「中國結」千萬不可變成死結。因此,兩岸的底線絕不可以「中國人打中國人」;兩岸交流的起點一定要從「中國人幫中國人」開始。兩岸的中國人,只有以「中華情」來解「中國結」。
一九九三年六月,李氏回到了離開了四十七年的故鄉與國土。在南京中央大學母校講經濟發展,在北京與朱鎔基先生談台灣經驗。一位北京朋友說:「那次李朱近二小時的長談,對大陸經濟改革的幅度與速度有深遠的影響。」我們放眼半世紀以來的政府首長與社會精英,同時兼有這三者的,當推李氏為第一人。李氏實在是一位完美的「知識人」。
在天下文化出版的《工作與信仰》一書的自序中,李氏寫著: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來自平凡的家庭。我在小時直到中學二年,也讀書,也
頑皮,大了一點知道怎樣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同時工作中不斷在求
知,這一個求知的鐘擺仍在不斷運轉中。
當我進入社會,不斷的繼續學以致用,我以基礎的科學知識,主動多方追求
智識,解決問題。
如果這一位完美的「知識人」,這樣自謙是「一個平凡的人」,那就給了我們每一位平凡人足夠的鼓舞─不斷求知,讓求知的鐘擺不斷的運轉。
對一位曾經早期走過台灣艱困貧窮時代的「經濟老兵」,按理說,在當前每人所得一萬四千美元時,應當充滿自信。但是當前泛政治化的瀰漫、從政者的私心、社會大眾的缺少愛心、是非觀念的模糊、群己關係之難以落實,都令這位年逾九十的資政憂心。
從一九六九年起,每個暑假我都從美國回到台灣,一部分的時間是追隨李氏參與經濟發展相關的研究。三十年來,根據自己的觀察,再也不容易找到一位政府首長對台灣的全面發展,會像李氏那樣投入那麼多的心血,參與那麼多的領域,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產生了那麼多的影響。
他在台灣及國外出版了近十本的中英文著作;南京的東南大學也已經出版了《國鼎文集》十五冊,分別記錄了李氏近四十年來的思維與作為。他發表的一千一百多篇的中文文章及近三百篇的英文文章,是留給世人最珍貴的一部分遺產。此外,他獲得的十二個榮譽博士、以他的名字在著名大學所設立的講座,以及各國政府頒贈的勳章,也都是實至名歸。
在專業知識上,他是通才中的專才,專才中的通才;在做事做人上,他既「能」又「廉」,既「勤」又「實」。
綜合來說,李氏一生所最令人尊敬的還是他擁有高貴的靈魂─無法被腐化的操守、無時無刻不在的大愛、全心投入的專注、從不氣餒的使命感。他在台灣四十年的公職生涯(從一九四八到一九八八,亦即從三十九歲到七十九歲),正就是台灣經濟奇蹟創造的歷程。決策者的高貴靈魂才是國家進步的最好保證。
在他所擁有的讚譽中,從「財經重臣」、「科技教父」,到「國之寶鼎」, 最使他安慰的是否在臨去前所獲得的榮耀: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的榮譽董事長?
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諾貝爾獎得主的提醒
一代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一九一二~二○○六)教授於十一月十六日去世了,享年九十四歲。市場經濟的世界舞台上消失了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辯才無礙的主角會變得太寂靜了。
在三十餘年教書的生涯中,常常指定傅利曼教授的專著、論文及時論為教本及參考讀物。在他浩瀚的著述中,對我們台灣社會此刻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會有得益的一個見解,很湊巧的是出現在與他的請益中。這個觀點就是:「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剛好是二十年前(一九八六)的十一月,在他舊金山寓所,我做了一次兩小時多的訪談。從他寬敞的客廳外眺,舊金山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我與羅絲(傅利曼的夫人)常常在斜坡上走上走下。」傅利曼教授指著窗外的南方說: 「那是中國城,我們有時去那邊幾家很好的中國餐廳。」
那時他七十四歲,不久前他安裝了心臟調節器,但絲毫沒有影響他講話的快速與思路的敏捷。一如往常,對任何違反自由經濟與市場法則的政策與論點,仍然毫不放鬆地指責。他的夫人坐在一邊傾聽。
▍靠制度,規範民主
訪談從那年剛宣布的諾貝爾獎得主貝凱能(James M. Buchanan Jr.)教授的貢獻談起。
問:你得獎時(一九七六年),有人說「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可以概括你的重要概念。托賓(James Tobins ,耶魯大學教授,一九八一年諾貝爾獎得主) 得獎時,他自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他研究的主題。你能不能用一兩句大家都懂的話,來解釋貝凱能教授的公共選擇理論?
答:(沉思了一下,傅利曼教授答問題時,絕少見過他沉思)人民擔任公職或民意代表後,並不會變成天使。
問: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有他的弱點?
答:從政者就如一般人一樣,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他們不會變成天使。
問:這樣說來,貝凱能的理論是很平易近人,人人能懂的?
答:事實上,幾乎所有重要的發現或者獨到的見解,都可以拿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表達。
貝凱能教授的貢獻,是在他的學說提出之前,經濟文獻中充滿了雙重標準: 假定私人企業的行為完全是為了「利」,又假定政府部門的行為則是為了「公」。因為前者求「利」,因此要加予各種限制;後者是為了「公」,因此要不斷擴大。
貝凱能則以實證研究來探討從政者的實際行為。例如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說他的政策是要對抗物價膨脹,但我們不能信以為真,我們要從他的實際作為中來判斷。
這次訪談於《遠見》雜誌一九八七年的元月號刊出,即以「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做訪談標題。
一九八七年還是威權時代,經國先生在次年一月去世。那是台灣民主浪潮、街頭運動、黨外活動、廢除戒嚴等等風起雲湧的年代。我以這個標題提醒當時大權在握執政的國民黨,沒想到二十年後同樣的話,更適用於已經執政六年的民進黨!
放眼台灣今天的政壇人物,能不佩服貝凱能的遠見與傅利曼的憂慮?
「民主」這個機制,只能靠制度來規範,不能靠從政者來自我約束。台灣人民已經付出慘重的代價,做選民的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嚴格的監督責任;因為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
《文明:展現台灣驕傲》
一個解不開的結 「蘇俄模式」是到奴役之路的捷徑
▍用腳投票
在蘇俄統治下生活的人,沒有辦法靠投票來反對政府。極少數勇敢的、幸運的人,冒了生命的危險,越河、渡海、跳牆、駕機,以及其他各種方式投奔自由世界——所謂「用腳來投票」。在「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蘇俄,儘管在它嚴密的控制下,仍然有幸運的、勇敢的漏網之魚。著名的幾個投奔自由的蘇俄人物是:
•一九六一年國際聞名芭蕾舞星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
•一九六七年,史達林之女。
•一九七四年,索忍尼辛被放逐出國。
•一九七六年,貝林可(Viktor Belenko)駕米格二十五機投奔日本。
•一九七八年,前紅軍少將葛雷格倫可(Pyotr Gvigorenko)。這些人投奔西方的最終目的地都是美國。如果蘇俄真是一個自由、平等與進步的社會,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要奔向自由世界?反之,我們曾聽說過哪一位美國著名的或者不著名的人物投向蘇俄?
▍十個基本問題
依我看來,蘇俄政權六十年來的病根,主要來自軍事上的全面擴展、政治上的全面獨裁及經濟上的全面控制。由於軍事擴張,不得不犧牲人民的生活水準; 由於政治獨裁,勢必扼殺自由與民主;由於經濟控制,不得不接受它所造成的低效率與大浪費。
蘇俄不僅向其人民誇稱經濟上的成就,也全力向開發中國家誇稱它經濟策略之可取。下面提出的十個基本問題,值得對共產制度有任何幻想的人深思:
•為什麼蘇俄還要向美國及西歐購買技術、糧食及貸款?
•為什麼蘇俄人民還要排長龍來購買生活必需品?而且為什麼還經常買不到?
•為什麼蘇俄人民看不到西方的書報與雜誌?
•為什麼政府怕他們與外界的人民接觸?
•為什麼總有蘇俄著名的演員、舞星、體育明星、作家、科學家等投奔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
•為什麼蘇俄的工人常常抱怨,婦女覺得不平等,社會福利措施的設備與服務惡劣,特權階級流行?
•為什麼抄襲「蘇俄模式」的國家,其經濟狀況是每況愈下,如最近的古巴。
•為什麼蘇俄政府那麼厭惡美國,但蘇俄人民那麼喜歡美國,要模仿美國的一切,如牛仔褲、熱門音樂?
•為什麼蘇俄國內還有那麼多已經享受特殊待遇的著名科學家與作家,冒著生命的危險批評共產制度?
•為什麼今天蘇俄水準與西方世界相差更遠?
•為什麼蘇俄還要不斷地擴充軍備,犧牲人民的生活水準?
▍二種制度的比較
美國的經濟制度當然也有它的缺點,如經濟起伏帶來的通貨膨脹與失業;如特殊利益團體(如工會、大企業)帶給政府的壓力;如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忽視社會成本與社會責任。但是這些缺點較之共產制度要人道得太多,緩和得太多。讓我們把共產主義下的蘇俄與東歐及市場經濟下的美國、西德與日本做一個事實的比較(參閱本書表格中之每人生產毛額)。戰後遵循市場經濟的西德與日本,其經濟成就令所有國家羨慕。能源危機以來,這二個大量輸入石油的國家仍然享有高成長率與低通貨膨脹率。三十年前,日本的經濟約為英國的三分之一強,今天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居然超過了英、法二國的總和。而一九七九年德國的每人所得(九六○○ 美元)與美國(九七○○元)幾乎完全一樣。
如果我們再介入「政治自由」的因素來比較兩種制度,其優劣更明顯。美國、西德、日本不僅享有高度的生活水準,同時也享有最多的政治自由。市場經濟與政治自由是不可分割的。
▍蘇俄統治下三實例
上面綜合性的比較,還不能完全顯現出他們的落後,我們再來看蘇俄政府最自豪的三大建樹:工人階級、免費醫療和豪華便宜的地下車(編按:即今天的地鐵)。稍做分析後會發現;即使這些建樹,也是表面的誇大勝過實際的成就。
⑴ 蘇俄的工人
蘇俄官方公開承認當前工廠有四個大問題:
•工人缺少自動自發及敬業精神
•工人請假及曠職之缺席率太高。
•工廠的工作環境太差。
•不滿意的工人經常調動,離職率太高。
近年來總書記布里茲涅夫特別強烈譴責愛請假、不肯上班、歡喜調職的年輕工人。據一份工會刊物《勞動報》(Trud)報導:工人平均一天在上班時常常閒聊一小時,聊天愈多,牢騷愈多,影響工作的效率愈多。
據估計,在非營業部門一億二百萬人當中,每年有二○%換工作,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三十歲以下。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住處太差、工資太低、工作性質太苦。在西伯利亞西邊的一個鎮中,大部分勞工是婦女,她們要調工作的最大理由是:當地缺少男人。由於工作交換所引起的生產損失一年超過四十億美元。
工人請假及曠職大都在發放工資之後,每個星期一缺席率也高。酗酒是蘇俄當局最頭痛的一個大問題。蘇俄專家估計,因酗酒而影響的生產損失每年約在三百五十億至四百億美元之間,這個數字超過了政府的酒稅收入。最令主管當局氣憤而難堪的是,四○%酗酒是在上班時間發生的。工作的單調是酗酒的主因,尤其是小城鎮裡缺少其他的娛樂。
一位蘇俄工人說:「蘇俄是工人的天堂——偷懶的工人的天堂。」
⑵ 免費的醫療
到過蘇俄的友人告訴我:「在蘇俄旅行最可怕的二件事情是:遺失了護照, 以及在蘇俄生病。」蘇俄的免費醫療到底怎麼樣呢?
美國的一位著名外科醫生,親自到蘇俄實地觀察以後公開地說:
—— 蘇俄的醫療制度比美國落後四十五年。設備、氣味,就像美國三○年代。病房通常沒有找護士的呼叫鈴、洗手間、可調整角度的床,更談不上電話與電視機。
—— 蘇俄開刀的程序與四十年前相似,如疝氣開刀後,當天我們就要病人下床走動,但在蘇俄,病人要在床上躺上二個禮拜,結果把病人變弱,有時還會引起其他病症。
—— 蘇俄醫生的社會地位很低,原因之一是待遇差,待遇差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是女性。
此外西方專家也指出,藥物的價格很便宜,但常常買不到,因為常缺藥,醫生只好退而求其次,開市場上可以買到的藥。病就不容易立刻醫好,較好較貴的藥物只有在特殊階級的醫務室中才看得到。
因為看病完全免費,而生病又可請公假,所以常常被濫用。同時,政府經費有限,造成設備落伍、藥物不夠,醫生工作時間長,看病馬虎。如果要得到較細心的治療,病人仍不得不私下找醫生送紅包。
⑶ 豪華便宜的地下車
到過蘇俄的人都稱讚莫斯科及列寧格勒的地下車是全世界最豪華而又最便宜的。我坐了五次之後,也同意這個看法,但要加一個重要的附注:豪華得過分, 便宜得沒有必要。一位蘇俄朋友對這個不相稱的成就大概有些不好意思,告訴我:「戰爭期間我們的犧牲太大,痛苦太多,政府決定要造地下車來慣壞我們。」
車票相當於美金七分(台幣二.五元)全世界沒有比這更便宜的地下車了。每一個地下車站的裝飾與布置都很講究且有變化。大理石的牆與地,陳列了雕刻人像與大幅掛畫。吊燈大而亮,簡直是一座地下博物館!車站內當然沒有商業廣告,非常整潔。上下班時間不到一分鐘就有車來,儘管這樣快速,但我搭乘時每一節車廂仍擠滿了人。
這樣豪華的地下車站是與蘇俄人民的日常生活不相稱的。從資源分配觀點看,蘇俄政府不應當花這麼多的財力來補貼這麼豪華的地下站。它應當要轉移部分資源解決人民迫切需要的國民住宅、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及其他民生必需品!即使對天天乘地下車的人民來說,那豪華氣氛中來回的方便立刻被車站外面殘酷的現實破壞:又要排長龍去買生活必需品,又要回到像小鴿籠的住處!對住在農村及小城不能夠搭乘地下車的人民,這種津貼更是不公平。
《進步:累積台灣優勢》
人力投資與人才利用
台灣最豐富的資源就是──人,如何將「豐富的資源」變成「珍貴的資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
一九七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蕭而治教授(T. W. Schultz)即是首先指出、證實、強調「人力投資」(human investment)重要的一位美國學者。在戰後不到四十年的經濟發展思潮之中,「人力投資」代表著一個新觀念的突破,以及一個新方向的確定。把「人」或「人力」當成資源,絕不意味著對人的自尊與價值的貶低。唯其認清了「人力」是一種資源,它在強調:
⑴ 人力不能閒置,也不能浪費。因此一國就要盡力設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予以充分利用。
⑵ 人力要精益求精。因此一國就要盡力設法提高勞動生產力,這有助於個人所得及一國經濟成長之提高。
⑶ 人力之效率不是隨數量,而是隨素質而定。因此,一國就要盡力推動提高人力素質的各種方法──如職業訓練、家庭計畫以及偏遠地區保健推廣等。
綜合地說,「人力資源」意指,一定時空內,一國國民所具有的「知識、技藝與性向」。「人力投資」就是指為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及效率所做的一切支出──包括正規的教育,長短期的技藝訓練、自我進修、研究與發展,以及政府與民間對改進健康與營養等的各種費用。
(二)
一九八○年台灣地區總人口數為一千七百八十萬。年齡在十五歲及以上者接近一千一百四十萬,占總人口六三.九%。其中具有工作能力及意願者約為六百六十三萬人。這就是一國在某一時期之勞動力(亦即勞動力參與率)約為五九%。在這六百六十三萬人中,失業者尚不到八萬二千人。
換言之,這六百六十三萬的勞動力,如果透過妥善的人力訓練及利用,就可以名副其實地把台灣最豐富的資源變成最珍貴的資源。然而,這種「量」到「質」的轉變談何容易!
這些充沛人力最大的貢獻,就是三十年來由於「勞力密集」經濟發展策略的成功,帶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當前台灣地區的人力訓練運用,我們發現近幾年來令人擔憂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因為經濟與社會結構的變動,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愈來愈增加。從總體方面來說,它包括了:
•社會總需要與總供給的間歇性失調。
•各級教育經費仍然短絀,尤以國小及國中為然。
•職業訓練常常虛有其名。
•教育素質的提供有顯著的地區差異。
•高級人力也有顯著的地區差異。大都集中在都市,不肯下鄉。
•社會上依然流行著「多讀書」、「少動手」、「坐辦公桌」的傳統觀念。個體方面來說,它包括了:
•「學非所宜」:不該讀書的依舊留在學校。
•「學非所願」:在校時,所學與興趣不符。
•「學非所用」:畢業後,所讀科系與所擔任工作缺少關聯。
•「大才小用」:所具有之學識或訓練超過目前工作所需。
•「學成無用」:在畢業後面臨失業。
好在這些問題由於經建會人力小組、青輔會以及教育部計畫小組之策畫及呼籲,已經引起政府決策階層更多的重視。
(三)
在人力利用方面,台灣今天面臨一個迫切的問題是:「人才哪裡找?」造成人才嚴重缺乏的三個基本原因是:
⑴ 對某些專業人才(如電腦方面)的需要,遠超過教育部門能夠供給。
⑵ 對需求人才的機構,很少肯自己有計畫地投資訓練,而是多藉高薪挖角的方式來獲取。
⑶ 有才華的人經過一段時期的「在職訓練」後,自己創業,加深了人才羅致的困難,或者接受別處高薪調換職位。
在我們這個動態進步的社會中,法令上對人才流動的限制(如對出國留學) 與合約上的限制(如聘期)都不是根本的辦法,長期而有效的辦法應當包括:
⑴ 政府機構,尤其是國營事業,應學中鋼一樣,大量培植自己所需人才。日後當這些人才轉向民營機構時,也是為國儲才。
⑵ 政府應以減稅等方式獎勵民間企業之員工訓練,及從事研究與發展。
⑶ 從學校教育制度開始,就灌輸敬業精神。
⑷ 從教育制度開始,注意一國經建所需之人才。
物色人才最好的辦法大概還是給他(她)們:
•獎勵:分享財富。
•授權:分享決策。
•名位:分享榮譽。
如果要留住人才,那麼自己就要時時提醒自己:人才不僅走向有高薪之處, 人才更走向有人才之處。
《和平:追求台灣雙贏》
讓兩岸雙贏在千禧相逢——北京大膽讓步、台北大愛回應
▍兩岸又繳了白卷
一九九九的關鍵年又過,兩岸關係自李登輝總統於七月九日發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後嚴重倒退,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取消來台訪問。十二月八日中共全人代常務委員長李鵬訪日時再宣稱,台灣大選前不恢復對話,雙方繳出的又是令人痛心的白卷。
▍大膽讓步,大愛回應
一九九九年年底在台北,關心兩岸前途的知識份子能再寫些什麼?我們只能期盼台灣於三月選出新領導人後,台北與北京能即時出現「海峽之春」。我的建議是:
北京大膽讓步
台北大愛回應
所謂「大膽」也只是展現彈性與善意,否則難以打破僵局;所謂「大愛」, 也只是「利人也利己」,否則難以自拔。北京的「大膽讓步」可以包括:
⑴ 在台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的原則下,積極討論簽訂《五十年和平協定》,並且撤退沿海的飛彈部署。
⑵ 主動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以外的國際專業組織。
⑶ 一個中國原則下,討論「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⑷ 外交休兵,凍結各國對雙方承諾的數目。
⑸ 宣布恢復汪道涵訪台,展開另一次「辜汪會談」。
面對北京如此的彈性與善意,台北立即以大愛回應,跨進《國家統一綱領》 「互信合作」中程階段的門檻。
⑴ 當雙方同時進入WTO後,立即平等互惠進行三通(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去年十一月十九日在台北即曾公開呼籲過)。
⑵ 在三通原則下,逐步放棄戒急用忍。
⑶ 試驗性引進福建勞工來台(如一年兩萬名,言明如其中有一名是間諜,立即全數遣返)。
⑷ 有條件允許大陸廠商來台投資
⑸ 歡迎大陸高層來訪。
如果有人認為這是過於天真的建議,那麼,英、德、法等世仇敵國,為什麼能夠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建構歐洲共同的繁榮與和平?
▍台灣付出的代價
美蘇冷戰隨柏林圍牆倒塌已經結束十年;兩岸的冷戰則愈演愈烈。因為兩岸情勢的不穩定,及對岸飛彈的威脅,台灣付出的嚴重代價至少包括了:
⑴ 龐大的軍火採購:近幾年來平均一年要花千億新台幣以上的採購,真是駭人聽聞。一架F16戰機的成本相當於一所小型國立大學的全年預算。一九九九年連續墜毀的三架F16及兩架幻象,總價已近百億新台幣,同時損失了五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
⑵ 三通未通的代價:因各種間接轉運所增加的費用與時間的損失,不僅是經濟的,更是精神的。這種自己所加於自己的成本,已變成一個傷害, 不能再坐視。
⑶ 交流未能擴大的潛在損失:改變中國大陸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直接的交流與接觸,加速大陸走向一個開放社會。兩岸之間的學術、文化、新聞、出版品、體育、藝術……交流,受到兩岸關係的倒退不斷頓挫。一個理性的、進步的中國大陸,才是台灣的安全保障。
▍千禧相逢
追求兩岸雙贏,是雙方領導人的歷史責任。兩岸的對峙與內耗,是雙方領導人對兩岸同胞無法交代的錯誤決策。
連戰副總統強調的「三不」與「三要」(不獨、不統、不對立;要和平、要交流、要雙贏),其中的「不對立」與「要雙贏」,以及最近宣稱:「若當選總統,就職前或後願訪大陸會晤中共領導人」,是否已釋出了台北的期待?連戰同時提出研發長程地對地飛彈,也表達出缺乏互信中自衛的必要。
公元二○○○年,是中國的龍年。不同於一九○○年的是,大陸不會再有八國聯軍的入侵;台灣不會再有日本軍閥的殖民。
今天的大陸受到全球重視;今天的台灣受到全球尊敬。
二○○○年更是千禧年。讓北京領導人拋出「大膽讓步」,讓台北的新領導人以「大愛回應」。兩者在千禧相逢,啟動兩岸的雙贏。
《學習:閱讀傑出人物》
李國鼎 一位決策者的高貴靈魂
我們所敬重的李國鼎先生於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台北逝世,享年九十二歲。
我的老師顧應昌院士在英文傳真中建議:「李博士的友人、同事及仰慕者, 一定要想出最合適的方式,來紀念這位一生對台灣有傑出貢獻與成就的偉人。」 絕大多數人的貢獻,隨著時光隧道逐漸消失;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即使他們在世的時候,其貢獻因時代的見證就已經凸顯。
李氏正是這麼一位難得的人物。他既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創造者之一,又是近二十年來推動資訊科技的功臣,更是提倡第六倫的先驅。他推動改革的領域還包括了教育體制、企業管理、醫療網、社區發展、都市規畫等等。因此,他對台灣的貢獻是繼往開來、歷久彌新。
在今天這個只想出名,不想出力;只想作秀、不想做事的年代,李氏一生的言行,樹立了一個從政者的典範──敢想、敢說、敢做、敢愛。
因為敢想,才能想得遠、想得深。因此李氏就不斷提出新觀念、新政策。
因為敢說,才能說真話、說實話。因此李氏不斷的寫文章、做演講。
因為敢做,才能做得快、做得好。如果只敢想、敢說,而不敢做,那只是幻想和清談而已。
李氏鍥而不捨地積極推動開創性,以及有時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如加工出口區及第六倫)。
因為敢愛,才能由所信基督教的愛心出發,愛國家、愛社會、愛眾人。
他在晚年時沉痛地說過:「我們的價值觀念愈來愈走向『貪』,愈來愈缺少『愛』。」 自從五十六歲(一九六六年)聖誕節受洗後,李氏寫過:「我的生活更有規律,神賜我智慧、勇氣、信心來應付與日俱增的問題。」
他更常常親筆抄錄《聖經》中〈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的幾節話送贈友人及後輩:「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李氏的「愛」特別包括了愛才、惜才與用才。在經濟與財政部長任內,不斷選送優秀同事出國深造。
一九八七年春天接受《遠見》雜誌專訪中,他特別提出:「我工作的機關沒有一個是我自己的人,從來不以鄉親、學誼、戚誼來考慮用人,主要的原則是用人、待人以公平為原則,一樣地給他機會,用人的長處,改善其短處。因此凡有能力的均可脫穎而出,沒有差別,這是我一生最愉快的事。」
很多位旅居在國外的我國專家或學者,常常只因為與李氏見面一次或一席談,就被他的使命感所感動,而決定回國投資、或擔任公職。郝柏村先生說得傳神:「李資政一輩子做的事,就是圖利他人。」
一九八五年李國鼎先生邀請到了張忠謀先生來台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參與科技研發。對當年李資政的勸說,張先生也直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
即使在過去還沒有「泛政治化」的時代,任何一位肯想、肯說、肯做的部長,一面會得到人民及輿論的讚揚,另一面也會受到一些批評。
一九八一年三月所提出的「第六倫」,就是受到責難的一個例子。他誠懇地提出在現代化過程中,「群己關係」建立的迫切。其切中時弊的論點可說石破天驚,立刻得到了普遍的共鳴,但也馬上引起一位黨國元老的公開批判:「我國文化中只有五倫,哪有第六倫?」
李氏指出:「以五倫為特色的人際關係所表現的優點是親切、關懷,缺點則是偏私、髒亂;以群己關係為特色的人際關係的優點是公正、秩序,缺點則是冷淡、疏遠。五倫屬於私德的範圍,群己關係屬於公德的範圍。五倫的社會文化背景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結構簡單的傳統社會;第六倫的社會文化背景則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結構複雜的現代社會。」
李氏對台灣社會的熱愛反映在每一個他所鼓吹的觀念上。這位具有國際視野的資政,希望朝野共同努力,把ROC(Republic of China),提升為文化大國(Republic of Culture),把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換成永不沒落的「台灣奇蹟」(Miracle in Taiwan)。
在台灣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我曾先後提出過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科技人的理念,來反映社會對他們的殷切期望。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又在鼓吹「知識人」這個更廣義的理念。這個理念是要使「知識人」與當前大家提倡的「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知識世紀」、「知識時代」接軌。
我心目中的「知識人」要擁有三個條件:科技腦、人文心、中華情。
科技腦:是指他們的思維方式及工作態度就是不馬虎、不敷衍;相信事實、相信數據;「對」的就要堅持、「錯」的就要放棄;並且追求創新;更注重績效──目標既定,全力以赴。
人文心:「人文心」是「以人為本」。有益於人類的「科技」,能帶來財富、效率、秩序、進步;正如有益於人類的「人文」,會帶來自由、公平、哲思、福祉。具有「人文心」的,就會發揮高尚的風範、謙和的氣質、大愛的情操,以及人性中的無私。
中華情:是包括了對中華歷史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嚮往,對兩岸和平的追求,對兩岸雙贏的鼓吹。
當前的「中國結」千萬不可變成死結。因此,兩岸的底線絕不可以「中國人打中國人」;兩岸交流的起點一定要從「中國人幫中國人」開始。兩岸的中國人,只有以「中華情」來解「中國結」。
一九九三年六月,李氏回到了離開了四十七年的故鄉與國土。在南京中央大學母校講經濟發展,在北京與朱鎔基先生談台灣經驗。一位北京朋友說:「那次李朱近二小時的長談,對大陸經濟改革的幅度與速度有深遠的影響。」我們放眼半世紀以來的政府首長與社會精英,同時兼有這三者的,當推李氏為第一人。李氏實在是一位完美的「知識人」。
在天下文化出版的《工作與信仰》一書的自序中,李氏寫著: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來自平凡的家庭。我在小時直到中學二年,也讀書,也
頑皮,大了一點知道怎樣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同時工作中不斷在求
知,這一個求知的鐘擺仍在不斷運轉中。
當我進入社會,不斷的繼續學以致用,我以基礎的科學知識,主動多方追求
智識,解決問題。
如果這一位完美的「知識人」,這樣自謙是「一個平凡的人」,那就給了我們每一位平凡人足夠的鼓舞─不斷求知,讓求知的鐘擺不斷的運轉。
對一位曾經早期走過台灣艱困貧窮時代的「經濟老兵」,按理說,在當前每人所得一萬四千美元時,應當充滿自信。但是當前泛政治化的瀰漫、從政者的私心、社會大眾的缺少愛心、是非觀念的模糊、群己關係之難以落實,都令這位年逾九十的資政憂心。
從一九六九年起,每個暑假我都從美國回到台灣,一部分的時間是追隨李氏參與經濟發展相關的研究。三十年來,根據自己的觀察,再也不容易找到一位政府首長對台灣的全面發展,會像李氏那樣投入那麼多的心血,參與那麼多的領域,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產生了那麼多的影響。
他在台灣及國外出版了近十本的中英文著作;南京的東南大學也已經出版了《國鼎文集》十五冊,分別記錄了李氏近四十年來的思維與作為。他發表的一千一百多篇的中文文章及近三百篇的英文文章,是留給世人最珍貴的一部分遺產。此外,他獲得的十二個榮譽博士、以他的名字在著名大學所設立的講座,以及各國政府頒贈的勳章,也都是實至名歸。
在專業知識上,他是通才中的專才,專才中的通才;在做事做人上,他既「能」又「廉」,既「勤」又「實」。
綜合來說,李氏一生所最令人尊敬的還是他擁有高貴的靈魂─無法被腐化的操守、無時無刻不在的大愛、全心投入的專注、從不氣餒的使命感。他在台灣四十年的公職生涯(從一九四八到一九八八,亦即從三十九歲到七十九歲),正就是台灣經濟奇蹟創造的歷程。決策者的高貴靈魂才是國家進步的最好保證。
在他所擁有的讚譽中,從「財經重臣」、「科技教父」,到「國之寶鼎」, 最使他安慰的是否在臨去前所獲得的榮耀: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的榮譽董事長?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