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阿德勒心理學在教養方面,強調人格的健全,強調人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旨在讓一個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備受鼓舞也能夠鼓舞他人的人,幸福好過自己的一生!
本書教導父母一些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教養技巧:藉由探討兒童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深刻理解並有效地引導孩子,把錯誤目標與行為變成獨立自主、負責的表現──以鼓勵代替讚美和批評;以自然而合理的後果代替懲罰;以傾聽和「我」句式,增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與了解。
阿德勒心理學可以滿足孩子對於情感、成長與學習、意義感、鼓這的四大心理需求,幫助孩子建立歸屬感、能力、價值和勇氣,從而獲得幸福充實的人生!
作者簡介
郭瓊
兩個男孩的媽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商師
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成員
正面管教認證家長導師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曾跟隨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和琳·洛特學習,並遠赴國外跟隨多位泰斗級阿德勒專業教授學習,其中包括個體心理學創始人德雷克斯的女兒Eva Dreikurs Ferguson,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阿德勒心理學會董事Betty Lou Bettner等。
開設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親子溝通工作坊愈十年,曾受邀在上海徐匯區匯霖幼兒園、北京海實幼兒園幼兒園、上海德閔學校、金寶貝、美吉姆、東方愛嬰等學校及早期教育機構進行家庭教育講座和教師培訓。
名人/編輯推薦
◆用阿德勒心理學養大的孩子,一輩子都很幸福!因為他們生命中有滿滿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掌握阿德勒的核心教養理念與技巧,「看見」孩子,更懂孩子,也更會教孩子!
◆阿德勒心理學可以:
○不再遷怒於孩子的行為,而是關注行為背後的目的,深刻理解並有效地引導孩子;
○把錯誤目標與行為變成獨立自主、負責的表現-以鼓勵取代讚美和批評;
○以自然而合理的後果代替懲罰,不再靠體罰及吼叫「教」孩子,也學會放手不再包辦;
○以傾聽與「我」句式,增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與了解。
◆給父母堅定而溫和的力量,有「不完美的勇氣」!
◆中外多位重量級大咖聯袂推薦,珍‧尼爾森、姚以婷、葉武濱…盛讚圖書!
◆正面管教創辦人簡·尼爾森盛贊:“她教導家長如何'看見'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能力和勇氣,如何自我關懷,這些是構建孩子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石。”
-------------
Vickie這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讀了阿德勒心理學和正向管教在親子關係中的應用。她教導家長如何「看見」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能力和勇氣,如何自我關懷,這些都是建構孩子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石。對於每一位關心孩子成長的父母,這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佳作。
簡·尼爾森,正面管教創始人
《給孩子過好一生的勇氣》帶給讀者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並以大量實際場景案例與迷茫與挫折中的父母共情,生動解釋什麼是基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正向養育。透過閱讀本書,讀者能更能理解孩子行為表象與內在真實之間的差異,並能獲得實用和學術的雙重啟發,更有方法地去溝通、理解和引導,在更好的親子之愛中共同成長。
黎音,世界廣告大會金駝鈴獎評審主席
這本書,凝聚了郭瓊多年所學和實踐,既有深厚的理論支撐,又不乏生動鮮活的案例。對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的常見困惑,例如孩子打人、寫作業磨蹭、兩孩爭鬥、愛玩電子產品等等都進行了詳盡而富有洞見的解答。相信在閱讀過程中,您定能收穫滿滿的啟發與成長。
姚以婷,亞和心理諮商所院長
很高興能讀到偉博媽媽的這本新書。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和每個父母一樣每天都在見證著孩子的成長,每天也在為他們成長中的煩惱所困惑。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體,如何讀懂他們?又如何支持他們在獨特的成長軌跡中尋找正確的方向?我們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這本書中的眾多案例研究和心理學理論分析,可以引發我們對孩子成長過程中一些現象的思考,讓每個讀者找到各自獨特的參考方案。
費建華,上海德閔學校創校校長
序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獨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父母不能時時陪伴在孩子身邊去幫助孩子抵擋人生的風風雨雨,也不能代替孩子過自己的人生。總有一天,孩子要單飛。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做好從家庭跨入社會的準備,讓他們有能力在自己的時代中生活得很好。
十二年來,我養育兩個孩子,從事家庭教育工作近十年。這段期間,我遇到過很多的挑戰,有過無助、迷惘和焦慮,也有穿越迷霧的欣喜。我聽過很多父母的掙扎和無奈,也見證了許多家庭的成長和改變。如何當好父母是一個難題,然而,當父母對自己的養育方式有比較多的覺察,當父母能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和想法,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麼,又能把這些需求適時、適當地給到他們的時候,就會發現,養育其實是非常有趣的、有回報性的。我要感謝阿德勒心理學給予我們的心法、工具和智慧,讓我們能夠把養育孩子這份工作做得很好。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 的個體心理學被稱為人性心理學的源頭,深刻影響了許多知名心理學家,包括人本主義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卡爾·羅傑斯,以及認知心理學派的亞倫·貝克等人。他們延續了阿德勒的哲學立場,即人類總是以目標為導向,不能只把人類理解為一連串的生物衝動。
阿德勒心理學也是兒童教育領域中應用最多的心理學理論之一,也是正向管教的理論基礎。藉由探討兒童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教導父母深刻地理解孩子,有效地引導孩子,把錯誤目標與行為變成獨立自主、負責任的表現——以鼓勵代替讚美和批評;以自然而合理的後果代替懲罰;以傾聽和「我訊息」,增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與了解。相較於人的生物屬性,阿德勒更強調人的社會屬性,他認為人在社會上就是追求兩樣東西──歸屬感和價值感,而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建立發生在兒童早期。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以下四個面向給孩子支持,這也是孩子的四個心理層面的基本需求。
第一種需求是對情感的需求。嬰兒自出生開始,就有渴望被撫摸和擁抱的原始情感需求。每個孩子都渴望與他人建立連結。照顧者的正向回應,是促進孩子與人情感連結的關鍵。與人建立連結的人,有安全感、 有合作力,能夠接觸和結交朋友。他們感受到「我被愛」,覺得自己有歸屬。歸屬感的需求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而且永遠不會消失。每個 孩子都需要對家長和老師有強烈的情感依戀,即使只有其中一端也是好 的。他們能感知到與他人的連結──自己是被愛的、被理解的、有歸屬感 感的。當這種情感的需求缺失時,孩子可能感受到疏離、孤立、不安全, 他就可能會以退縮、遠離人群的過度補償模式來保護脆弱的自尊。他可能會嘗試各種出人意料的、消極的行為來吸引關注,甚至透過涉入 毒品、酒精、暴力等方式讓自己成為焦點,以確保自己在群體或家庭中佔有一席之地。而有連結的,良好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是保護青少年遠離這些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種需求是有成長和學習的需求,是改善提升的需求。當嬰兒出生後會自覺地尋找乳頭;蹣跚學步時,摔倒後他會努力地爬起來;他想要自己繫鞋帶,自己吃飯……他需要有「我能做到」的感知,從而建立內在的自信,走向獨立。覺得自己有能力的人會有一種勝任感,有自製力、有自律性、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自力更生,為自己和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做任何他們立志要做的事情。當這種能力感缺失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於是特別渴望擁有自己缺失的部分。他們的行為可能表現為與成年人對抗,只有當自己說了算,或者其他人管不了自己,才有歸屬感和價值感。他們經常變得依賴他人或試圖壓倒他人。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和陷入父母和「權力之爭」。
第三種需求是對於「意義感」的需求,也是「被需要」的需求。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我是有價值的,我能做出貢獻。覺得自己很重要的人,會相信他們在這個世界上能有所作為,而且他們以某種方式為周圍的人做出貢獻。阿德勒說,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尋找價值感, 但是如果一個人看不到「人生的意義必須建立在對他人有益,為他人做貢獻」的基礎之上的話,他可能就會在尋找意義上犯一些錯誤。阿德所提倡的「社會情懷」(德文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üh1, 英文翻譯為Social Interest), 是指我們找到了建立歸屬感和做貢獻的方式,這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擁有社會情懷的孩子,日後很願意並且能夠做出貢獻,並發展出自尊和同理心。而當這種「我被需要」「我 很重要」的感覺缺失時,孩子可能會感受到自己是多餘的、無關緊要的、 渺小的、受傷的。這種感受對他們來說十分痛苦。覺得自己不重要的孩子,通常自尊心差,而且容易主動放棄,他會不斷地證明他人的不公正,並在感到受傷時以牙還牙。
第四種心理需求是對於鼓勵的需求。孩子需要勇氣來面對人生的挑戰和困難,即使在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的情況下也能勇往直前。阿德勒說,沒有一個孩子、一個個體、一個組織,能在缺乏鼓勵的情況下健康成長。身為父母與老師,有責任透過愛與鼓勵,幫助孩子感受到「我有勇氣」,不畏生人生的挑戰。鼓勵是促進孩子發展社會情懷和勇氣的最佳方法。被鼓勵長大的孩子,不會用成敗來衡量自己,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努力的過程上,因此他們不會害怕失敗。他們明知有困難,也會勇於嘗試,為此付出努力。他們願意承擔風險,並相信自己能夠處理具有挑戰性的人生。他們也富有極強的復原力和韌性。當勇氣缺失時,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感受到自卑、沮喪、無望,他們不願冒險,往往不經過嘗試就放棄,盡力避免失敗。
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臨床心理學博士柏蒂·璐·柏特納爾(Betty Lou Bettner) 博士,將這四個需求提煉為4C, 分別是:Connect (連結) 、Capable (能力)、Count (認可)、Courage (勇氣),這樣就更方便記憶與理解。當這些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孩子會成為一個備受鼓舞也能鼓舞他人的人,擁有享受工作、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並在對這個社會做出貢獻時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反之,當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會出現一些「不當行為」,如放棄、迴避、欺騙、否認、拖延、強詞奪理、找藉口、爭辯、對著幹等,無法透過建設性的方式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以上不當行為。這些不當行為並不是問題所在,而是孩子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不要去消除這些行為, 而是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達到目標。就好像我們生病了,醫生不會斥責我們,而是詢問病情、檢查身體,並擬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全書分為六章。第一章主要講「理解孩子」,從行為目的論和腦科學的角度來闡述孩子為何有這樣那樣令人費解的行為,理解了孩子之所以有這些行為是缺乏知識(意識)或有效技能導致的,又或者是孩子發展階段中的典型行為,父母便能對孩子持有更多的耐心、包容和理解;
第二章到第五章,從孩子的四個基本心理需求出發,來闡述父母可以怎麼做、怎麼說,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要這麼說,從而幫助孩子建立歸屬感和價值感;第六章是「與孩子共同成長」,這是我們一生的功課,育兒最終是育己。在這六章裡,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也貫穿始終,作為養育方法的指導原則。這十個理論分別是:
一、人是社會性的存在,所有的行為都有獲得歸屬感與價值感的目的。
二、我們是完整的個體(認知、感受和行為合一);生活的各個層面也不可分割(例如工作、愛、友誼)-整體論。
三、每個人在尊嚴和被尊重上都是平等的──橫向關係,而非縱向關係。
四、有關私人邏輯:不是關注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對發生的事情賦予意義——認知論。
五、社會情懷(社會興趣、社區感受)。
六、我們的行為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目標是想做得更好——目的論。
七、每個人具有開創命運的能力,即創造性自我。
八、鼓勵。
九、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當錯誤發生時,我們要專注在解決方案,而不是懲罰和獎勵。
十、不完美的勇氣。
除了正面管教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論,本書也涉及部分正念、腦神經科學和家庭治療的知識。書中有很多育兒小故事,是基於我自己和學員們真實生活的案例分享,希望你讀了以後能會心一笑,共鳴之餘還能從中得到啟發。
阿德勒在《兒童的教育》中說:「心理學不是一朝一夕能學好的科學,而是要邊學習邊實踐。」教育的主要部分來自於實踐,實踐能力是人們成長的關鍵。願父母們能透過閱讀這本書,跟隨書中的理念與方法,切身實踐和練習,鍛鍊自己真正「看見」孩子的能力,幫助孩子建立歸屬感、價值感、能力感和勇氣,幫助孩子培養社會情懷,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獲得幸福充實的人生。
目次
第一章 “我是被理解的!”
——父母如何「看見」孩子,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
1.1 你真的理解孩子嗎? /002
1.2 孩子是如何感知的? /005
1.3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008
1.4 發育中的大腦/024
1.5 媽媽定了,局面就定了/028
1.6 橫向關係是有效養育的基礎/033
第二章 “我是被愛的!”
——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連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2.1 生命最初的連結/039
2.2 接納孩子每種情緒的重要性/043
2.3 有效的聯結,從共感開始/046
2.4 做一個有效的傾聽者/052
2.5 面對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062
2.6 優質時間提升親子關係/067
2.7 遊戲力帶來鬆弛感/072
2.8 多子女家庭愛的連結/076
第三章 “我是有能力的!”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建立內在自信,走向獨立3.1 讓孩子自己做/089
3.2 避免溺愛和包辦/091
3.3 寫作業,是誰的課題? /094
3.4 以合理後果代替懲罰/101
3.5 不要期待孩子不學就會/106
3.6 用提問為孩子賦能/110
3.7 不要和孩子對著幹/114
3.8 孩子打人的背後/118
第四章 “我是重要的!”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意義感,建立影響力
4.1 社會情懷的意義/125
4.2 讓孩子參與家務/130
4.3 表達真實感受/138
4.4 贏得孩子的合作/141
4.5 做孩子的榜樣/146
4.6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150
4.7 不可或缺的家庭會議/161
4.8 放下「我」,成為「我們」/170
第五章“我是有勇氣的!”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勇氣,不畏懼人生的挑戰
5.1 父母要避免讓孩子氣餒/179
5.2 以鼓勵代替批評/185
5.3 少讚美、多鼓勵/191
5.4 鼓勵的表達形式/197
5.5 鼓勵的基本態度/201
5.6 關注孩子的細小進步/205
5.7 用加法視角取代減法視角/208
5.8 將錯誤視為學習機會/212
第六章 與孩子共同成長
——父母的自我覺醒與成長,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6.1 來自過去的影響/219
6.2 覺察,是改變的開始/223
6.3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227
6.4 練習身心的安定/231
6.5 照顧好自己/238
6.6 父母的角色/241
後 記 不完美的勇氣/249
致 謝 /254
書摘/試閱
5.2 以鼓勵代替批評
讓孩子感受到重要性,建立比較高的自尊,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是減少或避免對孩子的批評。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容易走入一個迷思--因為過於謙遜,而過分強調孩子的錯誤,不注意肯定和賞識孩子。成人的批評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其中又是公開且重複的批評最有殺傷力。 「你早做什麼去了?」「你為什麼又在上網課時玩遊戲?屢教不改!」「你總是這麼磨磨蹭蹭!」這些負面的話就像黏力超強的負面標籤,植入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被批評的時候孩子往往感到不安全,他的身體會傳遞給大腦一個訊號,表現為用行為來反抗。
有些孩子雖然很努力,但父母仍不能減少批評,導致他們索性乾脆 放棄努力;有些孩子變得過度緊張,對犯錯有災難性的恐懼。然而,越 緊張,越容易犯錯。越犯錯,越緊張,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導致孩子無法 全力發揮才能。孩子長大後,可能對他人的批評與不滿過度敏感,造成生活困擾。也有些時候批評活化了父母和孩子腦中的杏仁核,就會引發親子衝突,無法締結良好的親子關係。
而且,父母一直批評孩子的那些事情,孩子並沒有改進,相反,還 朝著更糟的方向發展。我們必須要問自己,為什麼我一直用一種無效的方式卻期待一個有效的結果?如果在孩子做對的時候你沒有及時地肯定 他。鼓勵他,卻在他做得不好的時候批評他、責備他,那麼你正在使用讓一個人染上惡習的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最怕被父母漠視,正面的回饋沒有得到,就會去做那些招致負面評價的事情,至少還能獲得父母的關注。所以,制止孩子不當行為的方法,是減少責備和批評,給孩子正向回饋。要像獵人一樣留心, 一旦孩子不再出現之前的不當行為,做得好一點點,就要及時地關注並 給予認可和鼓勵,這才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阿德勒認為,孩子的成長是基於優點的。父母若能時時刻刻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孩子必然越來越有自信。
我先生曾經頗為沮喪地問我:「總是說不批評不批評,那你說,有什麼其他辦法?」這是很多父母的煩惱。如何在不批評孩子的情況下, 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並能改正呢?面對這個問題,阿德勒明確地回答,沒必要任何事情都用斥責、處罰或威脅的方式解決,向對方簡單地
說明,進行親密的溝通就夠了。只要建立起信賴關係,對方就能接受。
有天晚上到了要熄燈睡覺的時間,小樹還在慢悠悠地玩奧特曼,我 過去把他的奧特曼拿開,提醒他刷牙睡覺。我離開一會兒,發現他又把奧特曼拿在手裡在玩……那一刻我留意到身體裡有一股火要冒出來,差 點要吼他。同時我也意識到我吼他的目的不過是希望他乖乖聽話,趕快 去睡覺。發怒和批評也許在這個當下有用,孩子迫於權威和壓力而「乖乖就範」,也許沒用,孩子被罵有可能引發孩子更大的反抗,反而睡得 更晚。無論有沒有用,都對親子關係不利,我們可以採取比發怒更有效的辦法達成目的。於是,我再一次走過去,輕輕拿走了奧特曼,只是指了指時間,小樹便去刷牙,然後上床睡覺了。
憤怒不是無法抑制的情緒,而是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而創造出來的
產物。所以辨識了發怒的目的,我們可以找到對的方法,把自己從情緒
中解放出來。社會賦予父母及老師教育下一代的職責,父母若因情使然,經常批評孩子,就會使得孩子害怕學習、不想學習,則有違教養與教學的初衷。
我們有很多代替批評的方式,這些方式不僅能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 合作,還不會破壞親子關係,而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是發展合作能力的 基石。有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更願意合作,也不太會進入到要遭到批評的境地,這是相輔相成的。
口給自己的內在提醒
一個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他的理智腦(前額葉皮 質)還沒有發育完成,不良行為背後是很多的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 「我 想和你有更多連結」「我需要處理大的情感」「我安全嗎?」等。而常孩子的不良行為,容易點燃家長,家長在情緒腦的作用下對孩子發火、吼叫、批評、懲罰……這些「反應性管教」最終會造成兩敗俱傷。
孩子會習得家長的「反應性管教」,家長更加看不慣,加強控制,
最後孩子可能會產生羞恥感,羞恥感導致叛逆。
任何時候,同理心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培養他們內在的力 量感,增強處理挫折和煩惱的內在能力。只是呵斥他們,並不能讓他們產生內在力量。在責罵和批評孩子之前,家長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真的有必要批評麼?我們可以平靜地說:「該洗臉了嗎?」甚 至可以更輕鬆一點:「我看到一張小髒臉需要洗洗咯。」我們可以有除了
發怒之外的解決辦法。
(2)我的批評有助於孩子感到放鬆和渴望合作麼?還是造成了恐懼
和聯結斷裂呢?
(3)的責備是基於不切實際的期待麼?很多父母希望告訴孩子一遍, 他們就學會了。這種期待是不切實際的,孩子花了兩年時間學會說話,而社交和情緒技能,如合作、分享、抗挫折能力則需要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學習。
同時,換位思考,設想一下當自己處在孩子的處境時,你希望他人 怎樣對你,才能感到舒服自在呢?有了這樣設身處地的思考,家長就會更容易理解孩子。
孩子希望得到我們的支持,如果將一切都歸咎於孩子,你就將孩 子和問題綁在一起,你和孩子站在了對立面。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向問題:「看,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我們來想想怎麼解決。」這時候,你和孩子是有連結的,你們一定能解決問題。
口用「一個字」代替批評
批評:你怎麼又把書包到處亂丟!跟你說過多少次要收好你就是
不聽!
一個字:你的鞋子!
批評:你怎麼還在看電視?你又沒有遵守約定,下週你不能看了!
一個字:(指指牆上的鐘錶)時間到了。
尤其是對於即將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我常給家長的建議是「惜字如 金」。父母說太多會造成衝突。衝突越多,孩子越可能對你形成固有思維,更不願意聽你說話了。
口用「體驗結果」代替批評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視「體驗結果」。還是孩子 不肯收拾玩具的例子,就算父母用斥責、威脅的方式逼迫他收拾幾次,到頭來他也不會記得主動去收拾玩具。
先分清楚這是誰的課題。如果玩具在孩子房間裡或孩子的玩具 房裡,那父母大可放任不管,反而有效果。人是透過「體驗」來學習的, 孩子比較是。當孩子嚐到找不到玩具的痛苦時,他們就會明白收拾玩具 的好處。可是有些孩子根本體驗不到這個「失敗」的過程,就被「好心的」 父母從中乾涉了。孩子有經歷失敗的權利,所以適度的放手很重要。不 是因為做得到而放手,而是因為放手才做得到。讓小牛下地,它才能學會耕田啊。
口用「關註解決辦法」代替批評
眼看出門上學的時間就要到了,六歲半的孩子還在不緊不慢地穿 衣服。之前叫了幾遍不起床,起床了又躺回被子裡睡。只剩下15分鐘就要出門,衣服還沒穿好,更別提刷牙洗臉吃早餐了!本能地,我想吼:「你還要不要上學啊?你不想上學是吧,那你就慢慢弄吧。
我要做的是,和他表明我的著急,並且一起制定日常慣例表,把晚
上睡覺的時間提前,以便早上能更早起床。不急、不催、相信孩子。
在一個我們兩個都感覺好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問他:「想想看,你睡前都有哪些事情要做呢?」讓孩子回答,你幫他寫下來,或者他自己寫或者畫。然後讓孩子排序,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時間做什麼。過程中要注意,孩子參與得越多,他的配合度就越高。
對於四歲以前的孩子,他還不會寫寫畫畫,我們可以把他做每件事
情的照片拍下來,印出來,讓孩子看著照片排序。
有了日常慣例表,你只需要輕輕提醒孩子:「你接下來的下一個任
務是什麼呀?」日常慣例表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小烏龜又死了一隻。本能地,我想把六歲半的孩子叫到跟前來,對他說:「你看吧!烏龜又死了一隻。買了烏龜你又不好好照顧它,以後再不能養了!」但是我不能這麼說。這樣說的結果,會讓他更氣餒。
我可以做的是,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個過失,反思我們哪裡沒有做 好,讓小烏龜死掉了。和孩子一起思考,我們接下來怎麼做可以讓其他 的小烏龜生活得更好。例如,我們可以貼一個小烏龜的餵食表、換水的行程表,用視覺化的圖表來提醒我們。
面對問題,我們不是跟問題站在一起,去責備孩子做錯了。而是和
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問題,思考,我如何幫助他?
口用「鼓勵」代替批評
檢驗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否有效和得當,要看孩子的行為有沒有
改變。
舉個例子,面對不怎麼會整理的孩子,父母不斷地批評孩子:“怎 麼又弄得亂七八糟!”“說過多少次了,你就是不收好!”最後的結果行 為並沒有得到改善。同理,孩子磨蹭、寫作業難、偷玩遊戲……,父母斥責得越多,孩子越是積習難改。
我們如果能改變一下思路,在孩子稍微有點進步時,就鼓勵他,孩 子逐漸會重複正向的行為。 「我注意到你今天一玩好桌遊就收拾了!」「謝謝你洗完澡把浴巾掛到架子上了!」這也會讓孩子感到「我是有能力的!」「我能做到!」改變行為是透過正向強化,而不是負向批評。
孩子在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和身邊的成年人與他 溝通時所使用的語言有關。讓我們多給孩子鼓勵,把「自信」當作禮物送給孩子吧。有關鼓勵的具體運用,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體現。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