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訴交易倫理(精)(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21638417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作者:(美)理查德‧L.利普克
譯者:宋志軍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頁數:精裝/418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辯訴交易是指刑事案件在法院開庭審理前,檢察官通過辯護人與被告人達成的被告人作有罪答辯,檢察官作降格、減少指控或向法官提出有利於被告人量刑建議的協議。作者採用倫理學研究方法,系統闡述了辯訴交易過程及其制度演變所涉及的倫理問題,主要包括棄權獎勵與審判懲罰、反對審判懲罰、棄權獎勵與應得的刑罰、悔罪與棄權獎勵、棄權獎勵與減少犯罪、獎勵合作、作為契約的辯訴交易、原則性刑事起訴與“半塊麵包”、辯訴交易與獲取真相共九章。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理乍得·L.利普克
Richard L. Lippke
印第安納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哲學、量刑、應用倫理學。已出版的專著主要有:《抑制無罪推定》,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辯訴交易倫理》,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反思監禁》,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在《法律與哲學》《刑事司法倫理》《牛津法學研究》《刑法與哲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譯者簡介:
宋志軍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後,主要研究領域為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和少年司法。出版專著《刑事證據契約論》(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在《法律科學》《政法論壇》《中國刑事法雜志》《法學論壇》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最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重點課題各1項,獲陜西省第十次、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二等獎論文類三等獎。
名人/編輯推薦
削弱辯訴交易的過度運用,以更公開、更負責任的方式進行辯訴交易。
序
現代法律制度設計了複雜的審判程序, 旨在將被指控犯罪的人區分為有罪之人和無罪之人。 現代法律制度還逐漸演變出了一些程序來避免進行本應執行這一至關重要任務的審判。作為審判的替代, 被指控犯罪的人會被提供各種誘因使其要麼坦白, 要麼作有罪答辯。坦白通常會縮短審判時間; 有罪答辯可以使審判成為不必要的需求。避免審判的程序已經在美國運作一段時間了。③ 辯訴交易在指控裁決 ( charge adjudication)中占主導地位, 約 95%的案件通過辯訴交易解決。 但美國的辯訴交易也相當缺乏約束, 檢察官以及法官 (在較小程度上)擁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權, 可以通過對被正式指控犯罪的人降低量刑來說服他們進行有罪答辯。 盡管各種形式避免審判的做法在其他國家也越來越普遍, 但在為法律官員提供向被告人施壓的手段以獲取有罪答辯方面, 很少有國家能與美國相匹敵。 也許由於法律或習慣不同, 其他國家不會效仿美國。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就是思考為什麼這樣一條道路似乎不可取。
面對在歐洲和其他地方出現的各種形式的辯訴交易, 一些學者已經對其展開了一場取勝無望的爭論, 他們認為向被指控犯罪的人提供任何誘因以換取其坦白或有罪答辯都是違反程序正義的, 並很可能產生實體不公正。有學者認為,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向被告人提供降低指控或量刑折扣, 可能會鼓勵其中一些無辜者“招供” ,或作有罪答辯。還有學者擔心, 通過協商解決刑事指控的做法違反了反對自證其罪的權利、無罪推定以及公平公開審判的權利。
目次
第一章 棄權獎勵與審判懲罰
第二章 反對審判懲罰
第三章 棄權獎勵與應得的刑罰
第四章 悔罪與棄權獎勵
第五章 棄權獎勵與減少犯罪
第六章 獎勵合作
第七章 作為契約的辯訴交易
第八章 原則性刑事起訴與“半塊麵包”
第九章 辯訴交易與獲取真相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