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滿額折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閒,進度卻總是能超前?:第一本「偷懶聖經」,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
優惠價
90306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想在人生賺取暴利,

全靠掌握時間複利!

 

第一本「偷懶聖經」

顛覆職場傳統思維,把你的人生變長一倍!

 

摸清職場路數,擺脫庸庸碌碌,

若想輕鬆混出名堂,先學會在人生中找到空檔!

 

╳ 總是埋首案頭努力工作 ○ 巧妙運用空檔創造成果

╳ 先做「簡單」的工作 ○ 先做「費時」的工作

╳ 找到自己工作的步調 ○ 配合同僚工作的步調

╳ 把責任一肩扛下 ○ 適時把工作交給他人

「好員工」≠「優秀的職場人」,想被上頭看見,你需要懂一點套路!

 

我們總會在職場上看到一種人,他總是看起來很輕鬆,好像遊手好閒,可是一到驗收績效的時候,卻能憑空拿出傲人的成果。或許你會忍不住想,這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難道這些人的時間,天生比我們還多嗎?

 

真正的高手不會浪費多餘的精力,而是懂得從滿檔的工作中「偷懶」,把最不擅長的事情託付給最可靠的人,把多出來的每一分時間都留給自己,運用在最派得上用場的地方。擅長偷懶的人不只賺到自己的時間,也幫身邊的人節省時間,不是加班加不起,而是偷懶更具性價比!

 

本書傳授技巧,均出自頂尖企業經營戰略專家,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職場該避開哪些「繞遠路」,以及取而代之的「走對路」讓效率最大化,透過101個忙裡偷閒的秘訣,讓你用比別人少一半的時間,創造多一倍的工作成果!

 

有效提升你的「時間性價比」,讓你的每分鐘都比別人有價值!

² 不只在辦公桌前才能工作,連出外的時候都能用手機工作。

² 打開PPT之前已經想好整體設計,再逐步填充細節。

² 先做出67%的草案給大家看,再透過討論消除「方向性的偏差」。

² 不要塞滿行事曆,學會在行事曆中填入空白。

² 不要把每一個煩惱當成個案,靠SOP解決煩惱。

² 在會議前,就安排好大部分事務,而非開會時才思考。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理央周

Marketing is 公司代表董事,關西學院大學專門職研究所經營戰略研究科教授。

生於1962年,靜岡大學畢業。曾任職於大型汽車零件製造商、菲利浦莫里斯國際等公司,並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獲得MBA學位。在亞馬遜、J:COM、Mastercard等企業擔任過市場行銷經理。2010年創業並在第二年法人化。為中小企業提供改善收益的顧問服務,同時提供培養顧客觀點的員工培訓。著有《賣不好的解決公式》、《「為什麼會暢銷」的公式》、《工作效率高的人絕對不會做的時間應用法》等多部書籍(以上書名皆暫譯)

 

 

譯者介紹

 

涂紋凰

輔大譯研所畢業。曾任職日商,現為專職譯者。喜歡推理小說,永遠都在規劃下一次旅行。近期譯有《日本街角圖鑑》、《東西日本鐵道假期》等書。

個人網頁:http://qtu2011.weebly.com

賜教信箱:qtu2011@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名家一致盛讚

【簡報教練】林長揚

【策略思維商學院院長】孫治華

【大大學院執行長】許景泰(Jerry)

【中國文化大學行銷學系教授】傅皓政

【影響力教練、《布局思維》作者】楊琮熙

好評推薦

●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目次

目次

因為「沒有偷懶的時間」才會忙得團團轉──前言

 

第1章 爲什麼那些偷懶的人總是能有好成績?

1──

╳總是在辦公桌前工作

○看起來像是在偷懶,卻取得了成果

2──

╳只追求「餘裕」

○同時兼顧「成果」和「餘裕」

3──

╳管理「時間」

○管理「任務」

4──

╳時間被「作業」用掉

○專注於「價業」以產生成果

5──

╳沒有掌握「期待值」就先著手工作

○了解「期待值」之後再工作

6──

╳不清不楚地完成任務

○將自己的任務梳理一次

7──

╳「看到龐大數字」就會感到焦慮

○拆解成「小數字」

Column① 試著計算自己的「時薪」──P.32

 

第2章 製造「偷懶時間」的前置作業

8──

╳先做「容易完成的工作」

○先做「需要花時間的工作」

9──

╳只按照「自己的步調」工作

○考慮「下一個人」的行程安排工作

10──

╳把行事曆「塞滿」

○行事曆上有「空白時間」

11──

╳每天都有預約的會議

○保留沒有預約會議的日子

12──

╳詢問對方可以預約的時間

○先提出自己可行的時間方案

13──

╳憑「記憶」調整行程

○善用「紀錄」調整行程

14──

╳下午專注於主要任務

○在上午完成主要的任務

15──

╳不浪費任何「空檔時間」。

○在「空檔時間」完成瑣碎的作業

16──

╳從來「不反省」

○「反省」並應用在之後的工作

17──

╳只反省「不順利的事」

○同時也反省「成功的事」

18──

╳以取巧的方式應付意外狀況

○在意外狀況下導回目標

19──

╳用頭痛醫頭的方式解決問題

○用治本的方式解決問題

Column② 打造「勝利模式」──P.58

 

第3章 迅速思考並且「立刻去做」

20──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再說

○迅速思考,立即行動

21──

╳延後開始工作的時間

○總之先動手試試看

22──

╳拖延不擅長的工作

○即便不擅長也要先試著去做

23──

╳不想花太多時間在發想性的工作上

○收到回饋後客觀地評估

24──

╳將精力放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

○專注於「可以控制的事情」

25──

╳一直煩惱,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煩惱的時候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Column③ 擁有公司和自宅之外的「可以專注的地方」──P.72

 

第4章 用恰當的節奏展開「對話」

26──

╳不假思索地閒聊

○帶著目標意識閒聊

27──

╳突然進入正題

○做好開場白

28──

╳先說明前提和來龍去脈

○先提出結論

29──

╳什麼都不做就發出聯絡

○在訊息中提出附加價值

30──

╳從NO開始對話

○無論如何都先說YES

31──

╳重要的事情只說一次

○重要的事情要反覆強調

32──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不做筆記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會做筆記

33──

╳依賴記憶來理解書籍的內容

○會筆記書籍內容

34──

╳光說不練

○根據資料執行

Column④ 確保「一個人思考的時間」──P.92

 

第5章 不要試圖獨自解決問題,而是和別人分享

35──

╳不要只會「等待指示」

○以「主動」的態度行動

36──

╳先著手做自己的工作

○先著手需要委託他人的工作

37──

╳找「好溝通的人」商量

○找「知道答案的人」商量

38──

╳問「抽象的」問題

○問「具體的」問題

39──

╳太過於陷入獨自煩惱

〇借用相關人士的智慧

40──

╳不事前溝通就直接硬碰硬

○找出關鍵人物事前溝通

41──

╳無法拜託他人,只能自己承擔

○把工作委託給他人

42──

╳把所有工作都攬下來

○如果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就果斷拒絕

43──

╳盲目聽從上司的指示

○根據上司的指示排列優先順位

44──

╳相關人員來詢問進展

○主動向相關人員報告進度

45──

╳快到期限才完成

○在期限前幾天就先完成

46──

╳在最後一刻才拜託相關人員

○事先拜託相關人員

47──

╳「請在14日前完成」

〇「請在14日14:00之前完成」

48──

╳將輸出的工作完全交給對方

○溝通完成後輸出的概要

49──

╳當場才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想法

○先將想法告訴別人,並觀察反應

50──

╳花費時間去克服「弱點」

○將「優勢」發揮到最大限度

51──

╳避開前所未有的工作

○挑戰前所未有的工作

52──

╳只會提出類似的想法

○總是有不同的發想

53──

X在沒有具體目標的情況下輸入內容

○以輸出為重心選擇輸入的內容

Column⑤ 溝通成本高和溝通成本低的人──P.132

 

第6章 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電子郵件上

54──

╳不覺得回覆電子郵件算是工作

○在空檔時有效率地處理信件

55──

╳打算透過郵件來處理所有事情

○根據情況適時運用對的工具

56──

╳郵件的標題是「我是○○公司的□□」

○寫出讓人知道內容的標題

57──

╳遲遲不講重點

○立刻講重點

58──

╳讓對方搞不清楚「應該做些什麼」

○讓對方立刻明白「該做什麼才好」

59──

╳「請確認附件」

○在正文中寫出「附件的重點」

60──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拖延

○「可以在2分鐘內完成的事情」就馬上去做

61──

╳不要以為「郵件一定會送達」

○也要考慮「對方可能還未收到」的情況

62──

╳每次都重寫相同的內容

○活用「範本」

63──

╳寄送需要對方加工或轉發的文章

○寄送只需要轉發的文章

Column⑥ 徹底避免「重工」──P.154

 

第7章 不要浪費時間在開會上

64──

╳參加「無用的會議」

○檢討「會議的必要性」

65──

╳會議後才開始行動

○事前預想會議後的行動

66──

╳抱著「不知所以」的態度參加會議

○注重會議的成本和回報

67──

╳當天才說明議題

○在會議之前共享議題

68──

X試圖在會議上解決所有問題

○在會議前先統整好方向

69──

╳不做任何提醒就直接開會

○在會議幾天前提醒與會人員

70──

╳只發送一次線上會議的連結

○在提醒時重新發送連結

71──

╳以對方記得為前提開始會議

○「回顧」上次的會議

72──

╳以情緒和主觀的角度討論

○加入邏輯對話

73──

╳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話」

○先回答「問題」

74──

╳只開會,但不留下會議記錄

○將會議記錄整理在一張A4紙上

75──

╳一字一句地記錄會議內容

○整理重點

76──

╳幾天後才會做好會議記錄

○當天就要共享會議記錄

77──

╳含糊不清的事情就放著不管

○當場確認含糊不清的部分

78──

╳有問題就回去再討論

○事前請上級給予部分權限

79──

X沒有理解認知上的偏差就把問題帶回去

○明確訂定課題和方向

80──

╳會議後,不立刻行動

○會議後立即採取行動

Column⑦ 「白板」是你的好朋友──P.190

 

第8章 快速完成資料

81──

╳打開PowerPoint再思考

○在開啟PowerPoint之前,先思考整體設計

82──

╳一開始就追求100%的完成度

○先展示67%的稿件

83──

╳沒有意識到可能要修正

○考慮到可能需要修正的情況

84──

╳過於執著「原創性」

○優先考慮決策者的「決策便捷性」

85──

╳看不清楚,很難理解

○容易閱讀,易於理解

86──

╳製作純文字的資料

○同時應用圖表和圖形

87──

╳資料用過之後就打算結束

○資料修正後,應用在下一次的工作上

88<──

╳當場使用資料

○事前進行「排練」

Column⑧ 厚重的資料應該要有「執行摘要」──P.208

 

第9章 「提高工作效率」

89──

╳受情緒影響會降低生產力

○轉換心情可以提高生產力

90──

╳隨便幫文件命名

○制定文件名稱的規則

91──

X只用電腦工作

○即使是用手機或平板上也可以工作

92──

╳總是使用鍵盤輸入

○也利用語音輸入

93──

╳經常使用滑鼠右鍵

○善用快捷鍵

94──

╳使用多年前的設備

○每4年更換一次設備

95──

╳因為不擅長使用IT工具就直接放棄

○使用IT工具提升效率

96──

╳重視面對面會議

○不論是面對面還是線上會議都可以隨機應變

Column⑨ 不要成為「手法狂魔」──P.226

 

第10章 享受人生

97──

╳只有外出才能享受嗜好

○擁有在家裡就能享受的嗜好

98──

╳按照「工作→非工作」的順序規劃行程

○按照「工作以外→工作」的順序規劃行程

99──

╳著重於「免費・便宜」

○用錢來買「額外好處」

100──

╳以消極的態度看待轉職

○以職涯目標來看待工作

101──

╳從世俗的角度來尋找幸福

○察覺到自己的幸福

 

書摘/試閱

第1章 爲什麼那些偷懶的人總是能有好成績?

 

1

X低效人士

 

總是在辦公桌前工作

 

〇高效人士

 

看起來像是在偷懶,卻取得了成果

 

待在辦公桌不會有成果

 

你是不是認為,工作就應該坐在辦公桌呢?事實上,工作成果的關鍵在於現場和實際情況。所謂的現場或實際狀況,以行銷領域來說就是指目標客層的所在位置或賣場,以製造商領域來說就是指生產線

 

我在菲利普莫里斯國際這間外資企業工作的時候,某位行銷經理常常溜出公司。我很疑惑,他待在公司的時間很少,到底什麼時候在工作?儘管如此,他所製作的行銷計劃和廣告活動仍然非常細緻,成功地讓負責的品牌快速成長。

 

以我的角度來看,剛開始並不清楚那位前輩在公司外面做了什麼,所以覺得他都在偷懶。我直接問對方,才知道他會去零售店或流行的商店,了解時下的潮流動向。以這些光看數據無法得知得一手資訊,思考出一套可以取得成果的計劃。

 

從聽到這件事後,我也努力地在零售店裡確認市場動向,或者在贊助的賽車活動中觀察觀眾。我變得重視現場的第一手資訊,能夠以有趣的方式取得想要的成果。

 

如果一間公司裡,有待在電腦前工作卻成果不顯著的人,也有不常在公司但確實能交出好成績的人,那後者當然會獲得更好的評價

 


 

2

╳低效人士

 

只追求「餘裕」

 

○高效人士

 

同時兼顧「成果」和「餘裕」

 

大前提是取得「成果」

 

在本書提到所謂的偷懶時間,指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心情上就能游刃有餘。正因為有這樣的餘裕,才能專注於能夠帶來成果的工作。光是對著辦公桌是無法產生新想法或獲得新資訊的。關鍵在於「成果」。

 

我那些身為經營者的朋友,有人經常出去玩,甚至讓人覺得「他到底有沒有在工作」,但在職場上仍然有亮眼成績。

 

另一方面,有些人只是真的在玩,問他們在從事什麼工作,都得不到明確的回答。

 

我希望各位的目標是成為像前者這樣,擁有兼顧「成果」與「餘裕」的工作方式

 

只要完成應該做的事並取得相應的成果,我認為去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如字面所述去「偷懶」也可以。以我的經驗來看,每天過著將工作和私生活融為一體的日子,生活會變得更加有趣。

 

以前這種生活方式一直是企業家和自由工作者的特權,但隨著遠端工作的出現和工作方式多樣化,上班族也變得更容易實踐了。

 


 

3

╳低效人士

 

管理「時間」

 

〇高效人士

 

管理「任務」

 

任務優先,時間其次

 

「好多事情要做,可是時間不夠。」

 

我經常收到感到困擾的商務人士提問:「我該怎麼妥善管理時間?」、「你都用什麼應用程式管理行程?」

 

我們來改變一下思維吧。我總是回答,想要在工作上獲得成果,祕訣就在於「管理任務(該做的事)」,而不是「管理時間」

 

的確,「管理時間」原本就是為了得到成果,幫助人們有效率地工作。然而,如果優先思考時間的應用方式,就無法有效地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尤其是這樣的人,會特別在意電子設備和應用程式等工具。因為他們已經被「手法」牽著鼻子走了。在工作中,工具只是一種手段而已,我們的目標是完成重要的任務,並且「取得成果」

 

要快速高效地取得成果,需要同時考慮任務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並設定優先順位,事先做好安排。提高時間效益(時間與成果的比例)的秘訣在於專注於任務而非時間。

 

大原則就是「任務優先,時間其次」

 


 

4

╳低效人士

 

時間被「作業」用掉

 

○高效人士

 

專注於「價業」以產生成果

 

把時間花在「能取得成果的工作」上

 

評估任務重要性的秘訣是將工作分為「作業」和「價業」。分類的標準是「這項工作產生的價值高不高」,簡單來說就是「是否有助於取得成果」。我將只要動手就能完成的工作稱為「作業」,需要靠頭腦思考、能取得成果的工作稱為「價業」。

 

作業無論由誰來做,都無法大幅改變成果。譬如說,寄送郵件、單純輸入的工作,不管誰來做結果都差不多。如果被這些工作吃掉時間,就無法取得更好的成果。針對作業,我們可以透過提高速度和效率「快速進行」,或者透過將工作交給他人、委託給運輸公司等方式,「不做」也是選項之一。

 

價業是與成果直接相關的重要工作。以我來說,「客戶的戰略規劃」、「製作研習資料」、「書籍企劃」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營業額和成果,所以屬於價業。企劃、計劃、諮詢等相關業務就屬於價業。

 

為防萬一,我必須強調這並不是在輕視「作業」。而是要注意時間效益,思考「該如何盡可能減少作業的時間,增加價業的時間?該如何更加專注?」非常重要。

 


 

5

╳低效人士

 

沒有掌握「期待值」就先著手工作

 

○高效人士

 

掌握「期待值」之後再工作

 

以期待值為基準,區隔「價業」和「作業」

 

要將工作分類為價業或作業,需要擬定「標準」。我們試著根據公司或上司期望的成果來分類一下

 

在外資企業中,通常會有「職務說明書」。如字面所述,這份文件清楚地描述了職種、職位、所屬部門、工作角色與職責範圍、工作內容、所需技能、目標和評估方式、勞動條件等。明確提出「公司期待的成果」,員工必須根據這份文件工作。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日系企業採用這種職務說明書,但我想仍有很多公司尚未採用這種作法。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整理一下公司所期望的成果和角色吧。

 

舉例來說,除了銷售目標等數字之外,建議還應該以一對一的方式或者透過面談確認上司所期待的角色和數字以外的內容。如此一來,你就能更具體地了解自己應該取得什麼樣的成果,這種與成果直接相關的工作就是「價業」。

 

只要明確掌握公司的期望並做好工作,就不會出現「我很努力,卻得不到好評」的偏差

 


 

6

 

╳低效人士

 

不清不楚地完成任務

 

○高效人士

 

將自己的任務梳理一次

 

具體掌握「價業」和「作業」

 

掌握了作業和價業後,為了更具體地了解全貌,可以先暫時放下工作,把所有的任務寫出來。整理方法百百種,不過最淺顯易懂的整理方法就是按照流程梳理。

 

如果是業務,就可以把工作分為「事前準備→接觸→預約→商談→接單」這幾個步驟,並列出每個步驟需要做的事情。然後再分類這些工作是「作業」或「價業」。

 

請務必親自動手寫下清單。動手分類之後,就會了解日常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或者發現任務與任務之間的關聯。這些發現都蘊含提高生產力的提示。

 

請在進行工作時隨時思考:「該如何盡可能減少作業的時間,增加價業的時間?該如何更加專注?」

 

 


 

7

 

X低效人士

 

「看到龐大數字」就會感到焦慮

 

○高效人士

 

拆解成「小數字」

 

只要「因數分解」就能消除焦慮

 

當意識只集中在龐大的目標數字上時,便會產生焦慮和不安的情緒。當看到大數目時,先從分解開始吧。如此一來就能看見達成目標的道路

 

假設銷售目標是1000萬日圓。在這個時候如果只看到1000萬日圓這個大數字,即使勉強自己「一定要達成」也無法成事。將銷售額「因數分解」成小數字,再來安排行動計畫非常重要

 

首先,將業務的流程拆解到簽訂合約為止,變成「事前準備→接洽→約時間→商談→接訂單」。這樣就能詳細掌握每個階段的「數據」──從接洽到約時間的「約見率」、約時間到正式商談的「立案率」、最後是接到訂單的「接單率」。

 

銷售總額可以透過商談數×接單率×客戶單價這個乘法算式來計算。舉例來說,假設每月進行10次商談,接單率為50%,客戶單價為200萬日元,就可以預期會獲得1000萬日元的銷售額。如果難以達成業績目標,那就可以考慮多約見客戶並增加商談次數,提高商談效率幫助提升接單率,又或者是增加附加價值以提高客戶單價。利用這三種方法(或搭配組合三種方法),便可以更快達到目標。

 

像這樣分解「大目標」,轉化為季、月、週、日的行動計劃,使得每段時間該做的事情變得清晰明了

 


 

Column① 試著計算自己的「時薪」

 

你有計算過自己的「時薪」嗎?以一個年收入500萬日圓的人為例,時薪約為2000日圓。這個數字通常是單純以「薪資/勞動時間」來計算。

 

然而,這個數字並未反映實際情況。因為這些計算方法都沒有包含梳妝打扮等準備時間、往返公司和住家的通勤時間等,我認為這些時間也應該一併納入計算。而且,納入公司為員工支付的各種保險費用,也是一種計算方式。

 

還有,我們必須注意「時薪會根據工作性質而有所不同」。本章介紹的「價業」應該比「作業」擁有更高的時薪才對。具體而言,企劃、與客戶的洽談等,能夠帶來成果的「價業」,應該設定較高的時薪,而諸如費用核算和辦公郵件處理等動手就好的「作業」則應該設定較低的時薪。以參考值來說,價業的時薪應該設定為作業的三倍以上,這裡的關鍵是更清楚地意識到應該達到的成果並加以換算。

 

當你開始意識到時薪時,就會更加敏感地意識到「時間效益」,也就是工作時間與成果之間的比例。請務必親自動手計算自己的時薪。應該會大幅改變你對時間和成果的想法。

 


 

第2章 製造「偷懶時間」的前置作業

 

 

8

 

╳低效人士

 

先做「容易完成的工作」

 

〇高效人士

 

先做「需要花時間的工作」

 

從整體架構回推

 

安排工作時,首先需要考慮「需要產出什麼=成果」,然後從目標逆向推算該做些什麼

 

在烹飪時,我們考慮的是「要透過哪些步驟才能在餐桌上擺出佳餚,讓大家都能品嘗美味料理」。如果要做湯、牛排和沙拉,就應該先從湯這種需要花時間燉煮入味的料理開始準備。在燉煮的同時,做甜煮胡蘿蔔、沙拉,準備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煎牛排……按照這個順序準備。重點是「從整體架構回推」、「找出最花時間的工作」

 

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是製作網站,就不應該從首頁、公司簡介、產品介紹等部分開始製作,而是應該從整體架構反推:「希望顧客如何使用網站?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應?」

 

假如拍攝影片最花時間,那麼在準備期間,會需要把工作委託給相關人士、開會、修飾文章……了解全貌後思考具體計畫讓整個流程更快速進行。

 

雖然緊急的工作也很重要,但我們不應該盲目地處理眼前的工作,而是應該從整體架構來反推,尤其擬訂計畫的時候就要優先處理較花時間的工作。

 


 

9

 

╳低效人士

 

只按照「自己的步調」工作

 

○高效人士

 

考慮「下一個人」的行程安排工作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在安排工作時,除了要掌握整體狀況之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要考慮「後續工序」。「後續工序」是指自己之後承接後續工作的對象(執行下一道工序的人)。工作效率高的人,會讓後面的人更容易做事,最終將有助於提升整體速度。

 

工作就像接力賽跑一樣,能否成功地將接力棒交給下一位跑者,會大幅影響整體速度。

 

我以前曾經在豐田汽車體系的企業工作,當時隸屬於汽車彈簧生產管理部門。製作彈簧需要經過多道工序,雖然製造工作由機器完成,但連接兩道工序需要人工進行。當時,是否能在方便後續同仁工作的狀態下交接,大幅影響生產效率。

 

假設沒有考慮後續工序的人,把彈簧放在稍遠的地方。而「從A運送到B的工作」需要花費1秒,那麼移動2000個彈簧就需要2000秒,等於損失將近30分鐘的時間。這些損失,將導致整體工作的延遲。

 

不考慮後續工序,不只會降低工作效率,給對方帶來麻煩和困擾,甚至可能導致「重做」的情形

 


 

10

 

╳低效人士

 

把行事曆「塞滿」

 

○高效人士

 

行事曆上有「空白時間」

 

保留專注在「價業」的時間

 

能創造新價值的,不是那種5分鐘或10分鐘就能完成的工作。

 

以我來說,需要有充裕的時間來擬定客戶下一季的市場行銷策略或者是自己書籍的主題。當我需要專注於這些「價業」時,就必須避免出門,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如果與客戶或出版社的會議佔滿了行程表,就沒有時間進行有價值的工作了。

 

如果可以的話,每週保有2天或者至少1天,不要安排任何會議,讓自己有一天可以完全偷懶,保留時間專注於「價業」,不要只被「作業」追著跑

 

為此,不要只看當天的行程,養成習慣查看一週或一個月的行程安排,這一點非常重要。俯視一整個月的行程安排,確認「行程是否排得太滿」,也就是說避免塞了太多行程很重要。

 

此外,週末或月底檢視下週(下個月)的行程,不僅能及早發現計劃中的疏忽或撞期等失誤,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06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