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一部涵蓋全球各文明的漁業全史
你餐桌上的每一道海鮮
都是人類生存的見證者
現在人們每天都能吃到魚,但你知道這些魚來自何方,人類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魚的嗎?
魚類、貝類、甲殼類等海鮮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風味,是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海鮮不僅是一種食物,還具有多重文化和社會意義。在中國文化中,魚是富庶、繁榮的象徵,常在節日和慶典中作為佳肴出現,寓意“年年有余”;金魚等觀賞魚,不僅美化了環境,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釣魚不僅是一種休閑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活動;海鮮產業在全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出口商品。
本書講述了人類、海洋與海產長期互動的歷史。考古學家布萊恩·費根從200萬年前,古人類徒手捉住第一只鯰魚開始,以重大考古發現揭示中國、埃及、羅馬、日本等國家和地中海、波羅的海、中南半島、安地斯山脈等地區的各個文明社會如何在不同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下,借由掌握海洋與各種魚類的特性而生存下來。同時,他也立足當下,完整梳理了冰島海域、北海、紐芬蘭島及新英格蘭漁場的興盛、危機與衰亡,直視人類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氣候與海洋危機。
作者簡介
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
被美國考古學學會授予“公共教育獎”
被專業考古學家學會授予“杰出服務獎”
布萊恩·費根是世界著名考古作家之一。曾任贊比亞利文斯頓博物館史前館館長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人類學教授,目前退休保留榮譽教授頭銜。他致力於向公眾傳播考古學,是《科學美國人》《智族GQ》等流行雜志的撰稿人,還曾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拍攝過“失落的文明系列”等紀錄片。此外,他還是多媒體教學專家,因在考古和教育領域的貢獻,被美國考古學學會授予“公共教育獎”。至今出版專著50余本,其中《掠奪尼羅河》《偉大的共存》《床的人類史》等已被譯成中文出版,深受讀者喜愛。
名人/編輯推薦
- 國家地理學會、《大英百科全書》《微軟電子百科全書》專業顧問全新力作,帶你奔赴一場鮮活生動的文明盛宴。
- 沒有魚幹就沒有金字塔?沒有洞裡薩湖的水上人家及鯰魚,吳哥窟就建不成?細數200萬年以來,人類“因魚而起”的文明變遷、經濟發展與帝國興衰。
- 3.一部涵蓋全球各文明的漁業全史。你餐桌上的每一道海鮮,都是人類生存的見證者。89張珍貴插圖,看“吃魚”如何改變世界。
序
奔赴一場鮮活生動的文明盛宴
很多年前,我在非洲中部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村莊幫一位同事進行考古挖掘。我在工作中發現了一些魚骨,但那位同事把它們扔掉了。“沒用的,”他說,“我們無法鑒定這些骨頭。”作為一名新手,我沒什麼發言權。我敢說,他很快就忘記了那些碎魚骨,可即使到了 60 年後的今天,我依然記得他說過的話。我對於古代漁業的興趣正是從那次早就完成的考古挖掘活動開始的。
20 世紀 60 年代初,我開始在非洲村莊進行獨立考古挖掘,但沒有找到任何和魚相關的證據。那裡的村民以種植谷物和養牛為生,偶爾出去打點野味或尋找一些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在一次考古挖掘中,我們發現了獵人和植物采集者的蹤跡。那個地方叫吉紹(Gwisho)溫泉,位於村莊ZUI北部。3 000 年前,一小群獵人在溫泉旁宿營,從那裡俯瞰卡富埃河(Kafue River)衝積平原。每到夏季,洪水就涌入這片巨大的平原,當其退去後,便留下很多淺水池。
在吉紹溫泉,我和比利時同事弗朗西斯·範·諾頓(Francis Van Noten)的運氣不錯。遺址被水浸泡著,我們發掘出一些木矛頭、一把原始的鏟子、無數羚羊骨頭、植物化石,還找到了一堆魚骨。我請贊比亞漁業官員格拉漢姆·貝爾—克羅斯(Graham Bell-Cross)來檢查那些魚骨,結果發現它們幾乎都是鲇魚的骨頭。因為洪水消退後,獵人們可以用長矛刺殺鲇魚。我們不知道能從這堆骨頭當中獲得多少信息,克羅斯告訴我們,骨頭ZUI完整的那條魚重 2 ~ 3 千克,跟如今卡富埃河的鲇魚個頭差不多,這讓我們大為震驚。3 000 年前,魚在吉紹人的食譜中並沒有占據重要地位。現在回想起來,吉紹人肯定是在洪水退去時趁機捕獲了這些鲇魚。那時候人們很容易在淺水灘裡發現和殺死鲇魚,他們甚至可能徒手抓了一些魚。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吃魚?
這些年來,我拜訪過非洲和其他地方的現代漁村,仔細研究過一些難以辨認的古代魚骨,並且跟很多漁民交談過。那些漁民來自不同地方,他們有的在深海捕過魚,有的在淺水水域勞作。我見過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洄遊的鮭魚,它們擠在湍急水流和淺水灘裡,那幅景象讓我著迷。那時我才意識到,地球曾經擁有過富饒的漁場,但直到近些年,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才開始認真關注漁業這種人類ZUI古老的生存方式之一。
長久以來,漁民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群體,他們通常處於社會邊緣,遠離法老的宮殿和擁擠的街市。人們每天都能吃到漁民捕來的魚,卻不知這些魚來自何方。如果願意的話,人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魚,因為它是一種穩定的食物來源。古代漁民目不識丁,現代學者很難找到他們留下的文字記錄,漁民的貿易史更是充滿挑戰性的難解之謎。因此我們必須從多學科收集漁業方面的知識,比如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學及古生物學等。
由於極度缺乏 18 世紀以前的第一手資料,所以我們只能通過宮廷秘史、水產上市信息、莊園和寺院日記以及偶爾能找到的相關論文尋找漁業方面的史料。此外,當代學術界從人類學角度對古代的自給性捕撈和軟件動物采集進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給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我能夠從一個寶貴的角度去審視在考古遺址發現的數千塊殘缺不全且非常細小的魚骨頭。
第一批認真研究史前魚類和軟件動物的人是 19 世紀的斯堪的納維亞考古學家。他們在波羅的海沿岸的考古遺址附近發現了巨大的貝冢(即史前貝丘),然後他們仔細地把魚骨頭和貝殼進行了分類。他們的工作鮮為人知,這種情況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在 20 世紀初,絕大多數考古學家只要挖掘到魚骨,就只會認為那是當地居民捕撈上來的,而不會對魚類的品種、捕獲年份和重量等信息分門別類地分析,他們的考古報告幾乎沒有評估這些魚類和軟件動物對於吃它們的人來說有什麼重要性。
20 世紀 50 年代,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考古學家們開始意識到研究遠古社區的意義遠大於計算石器數量或對比陶瓷碎片。為了獲得所需信息,考古學家們轉而研究動物骨骼、植物殘骸和魚骨,這也是如今的考古發掘速度比上一代要慢得多的原因之一。
20 世紀 70 年代,考古挖掘隊通過細篩網和水來過濾沉積物樣本,以回收那些不顯眼的植物殘骸和魚骨,篩網的孔越細小越好。這種方法通常被稱為濕篩法,或者叫浮選法,它能夠給我們提供大量關於古代漁業的知識。在瑞典東南部擁有 9 000 年歷史的諾耶·桑南桑德(Norje Sunnansund)遠古遺址,考古人員使用網眼直徑為 5 毫米的篩網,而非 2.5 毫米篩網,結果魚骨的回收數量減少了94%。將這些細小的古代魚骨與現代魚骨進行對比之後,考古人員可以識別它們是哪種魚。
一直以來,這種對比工作都是個精細活,只有內行人才做得來。現在,魚類專家可以從魚骨中梳理出更細微的答案,而不僅是魚的形狀和種類。具體而言,他們可以根據魚骨解決如下問題:這種魚的年齡是多少?只有在產卵季節才能捕獲這種魚,還是全年都可以捕獲?這種魚在人們的飲食結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人們使用什麼方法來宰殺和保存這種魚?只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聰明才智,挖掘者就能羅列出問題和答案清單,因為科技已經為我們解決了大部分難題。例如,隨著應用於骨化學的穩定同位素分析法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於古人的飲食結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現在我們可以利用人體骨骼樣本來分析人們日常飲食中有多少食物來自海洋,又有多少食物來自陸地。
了解不同魚類的生活習性之後,研究人員還可以將這些知識與考古信息和歷史信息結合起來。現在,他們對地中海的藍鰭金槍魚等物種有了更多的了解,這種魚習慣遊到近海地區產卵,也因此而被人類大批量捕殺。在海洋生物學家的幫助下,人們比二三十年前更加了解鳀魚、鯡魚、鮭魚、鱘魚和其他很多魚類的習性。對考古學家來說,這些發現對他們的研究有著非常寶貴的價值。
古氣候學是一門研究古代氣候變化的學科,它正逐漸揭示出由不同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洋生態系統的持續波動規律。與陸地生態系統相比,海洋生態系統的變化更複雜、更難察覺,而且會引發魚類種群的巨大變化。人類對動植物棲息地的破壞,尤其是對近海水域的破壞也會造成同樣後果。全球各地海平面大大小小的差異會給淺水漁場帶來重大影響,例如佛羅裡達州南部西海岸的海平面在過去 4 000 年裡發生的微小變化,就體現在卡盧薩印第安人(Calusa Indians)所捕獲的魚類和軟件動物身上。
更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對漁場影響更大。北海(the North Sea)、英吉利海峽(the English Channel)和愛爾蘭海(the Irish Sea)是世界上漁業產量ZUI高的地區之一,冰期結束後,也就是大約 1.5 萬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當地人就開始開發這片海域了。和所有海域一樣,這些海域都是動態的生態系統:氣候的重大變化塑造了這些系統,海平面逐漸上升,形成厄爾尼諾(El Nino)現象和超級風暴。而人類的過度捕撈則改變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
“北大西洋濤動”(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是人類漁業史上的一個重要現象,它是由冰島和亞速爾群島 a(Azores)之間的氣壓差異造成的。北大西洋濤動指數越低,西風就越弱,西伯利亞冷空氣就會降臨歐洲上空,導致歐洲氣溫驟降;而它的指數越高,西風就越強烈,歐洲的冬天就越溫暖。因此,較低的北大西洋濤動指數會使漁港結冰;指數升高時,強烈的西風會形成破壞性極大的颶風,毫無征兆地席卷歐洲大陸。
1881 年 7 月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一支由 30 多艘敞艙漁船組成的船隊正在設得蘭群島(Shetland Islands)的遠處海面上放長線捕撈鱈魚,不到幾分鐘時間,海上就刮起巨大的風暴,造成10 艘漁船沉沒。在這次海難中,有 36 名漁民溺亡,身後留下了34 名寡婦和 58 名孤兒。
北大西洋濤動變幻莫測,每年到達北海和沿海水域的鯡魚魚群規模都會受它的影響。中世紀,煙熏鯡魚或腌鯡魚是人們的主食,尤其是在神聖的日子裡。鯡魚大規模進入英吉利海峽、北海和南方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的季節,正好是北大西洋濤動指數較低的時候。古代的漁民很清楚,他們每次出海捕撈到的魚類品種和數量是不穩定的,但他們不知道原因何在。舉個例子,英吉利海峽西面海域的鯡魚以一種喜歡寒冷環境的箭蟲為食,當海水溫度上升時,會有另一種箭蟲進入該海域,絕大部分鯡魚選擇離開,而沙丁魚將取而代之。這兩種魚都是人們喜歡吃的食物,因此從沙丁魚和鯡魚的比例上,我們可以知道古代人類那時候經歷的是寒冬還是暖冬。
北大西洋濤動是我們ZUI了解的一種濤動現象,不過世界其他地方也出現過類似的周期變化,例如厄爾尼諾現象就導致秘魯北部沿海的鳀魚數量產生波動。類似這些現象還會削弱強國的實力,推國王和皇帝的統治。我想強調一點:人類漁業史上的很多複雜現象是很難用簡單理由去解釋的。能夠確定的是,從過去到現在,魚一直都是人類的一種重要食物,所以在各種大大小小或進步或倒退的社會變革中,食物的豐富或匱乏往往扮演著重要角色。
重現城市邊緣“海洋之子”的傳奇
19 世紀中期,考古挖掘者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發現了貝冢,並對它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從那以後,我們才開始在人類漁業史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那些考古挖掘者早於自己的同行 100 多年就意識到魚類和軟件動物對古代社會的重要性。一個半世紀後,精細的考古挖掘技術和高科技讓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些食物在過去是多麼的重要。在國家文明和城市發展起來之前,自給性捕撈和軟件動物采集往往是季節性的。每當尼羅河的鲇魚被困在河水消退的淺灘中,或者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鮭魚在春天的河流中產卵時,人們便開始進行密集捕撈,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天或幾周時間。大多數情況下,捕魚是維持人類生存的一種機會性活動。秘魯北部沿海的原始狩獵采集社會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內陸活動,只有在特定時間才到海上捕撈鳀魚。歐洲北部一些居民有采集貝類的習慣,但他們也只是在其他食物短缺的季節才吃貝類海鮮。
這種機會性捕撈活動的歷史幾乎與人類歷史一樣長。有時候,人們也大量捕撈魚類和采集軟件動物,但這只是為了獲取食物而采取的部分策略。除此之外,人們還要捕獵動物、采集可食用植物,而這些活動更加複雜。
城市文明的發展使人類獲取食物的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像法老或柬埔寨國王這樣的統治者也許認為自己是神一般的領袖,可他們必須養活大量在他們宮殿和公共部門勞作的民眾。和谷物一樣,魚是建金字塔的工人或水庫建造者的口糧,只不過他們吃的是腌制過的魚。早在那時,咸魚已經成為一種不具名的標準化商品。
1 000 年後,當北歐海員開始探索北大西洋時,他們攜帶的也是咸魚。對遠洋水手來說,尼羅河的鲇魚和大西洋的鱈魚跟牛肉幹沒什麼兩樣。每逢春季,羅馬漁民便開始大規模捕殺成百上千條大型金槍魚。幾乎在所有文明社會中,捕魚都是商業活動。雖然魚類考古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潛力巨大。如今,借助相對成熟的魚骨分析技術,我們可以識別來自挪威北部羅弗敦島(Lofoten Island)那些被切掉魚頭後曬幹出口的鱈魚,甚至根據骨頭計算出它們的平均重量。考古人員曾發掘出英國中世紀市場出售的鱈魚,在對其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研究後,研究人員發現了當時國際魚類貿易的演變趨勢。
借助新科技,漁業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正在為我們重現一段迄今為止鮮為人知的歷史,而這段歷史的主角是在城市和強大文明的角落裡默默勞作的漁夫以及他們捕撈到的各種魚類。新科技讓我們從全新的角度思考金字塔和法老的關係、吳哥窟(Angkor Wat)的糧食過剩問題,以及鳀魚和魚粉飼料對秘魯沿海莫希(Moche)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也許漁業沒有創造出文明,但它幫助文明延續了下來。
目次
第一卷 伺機而動的捕魚先祖
第1 章 魚骨告訴你,人類起源與進化的秘密
人類祖先覓食指南
藏在骨制矛頭中的演化奇跡
第2 章 史前人類生存策略
捕魚奇談:給魚撓癢癢
獨木舟時代的跨海探險
魚叉與投擲棒:獵魚人擁有了“武器”
第3 章 “第一個吃貝類的人”
消失的陸地:揭開貝冢之謎
人類能在多種環境生存,貝類是ZUI大功臣?
第4 章 度過後冰期時代
發酵魚:獨特的食物保存法帶來飲食新風味
波羅的海上的漁獵史詩
鐵門峽的巨鱘傳說
第5 章 日本繩文人征服海洋
烹飪藝術與季節性生存策略
繩文人是北美大陸的首批定居者?
第6 章 美洲首批定居者的生存之旅
追蹤遠古獵人的遷徙足跡
揭秘人類南遷之謎
第7 章 海獅皮艇上的美國西北部漁民
阿留申人的海上經濟與文化
社群聯盟:社會等級劃分初露端倪
第8 章 航海奇跡與海上帝國
傳說中的隱秘天堂
如何對抗自然之力?
貿易控制與權力遊戲
第9 章 在疾病與戰爭中求生
隨海平面波動的卡盧薩人
鯊魚獵人與失落的文明
第10 章 “大魚來了!”
航行在大洋洲與太平洋諸島之間
遠航“中轉站”——塔希提島
養魚“巨”戶:夏威夷島民
第二卷 從沉默到改變世界
第11 章 沒有魚幹就沒有金字塔?
尼羅河盛宴
魚類成為商品
吉薩金字塔工人的食糧
第12 章 在地中海捕魚
漁業大豐收
誰把海鮮變成了佳肴?
屠殺金槍魚
咸魚腌制工場
第13 章 羅馬人的“養魚”文化
鰻魚帝國:探索水下農場
豪門魚塘和魚癡
第14 章 食魚族與紅海經濟
紅海奇遇
繞過“香料之角”,南下阿扎尼亞
第15 章 厄立特裡亞海:越過世界邊緣
蘇美爾文明的搖籃
“與來自河流深處的大蛇碰個正著”
第16 章 東方漁業“黃金時代”
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魚市
東南亞海上貿易與帝國興衰
第17 章 鳀魚與印加文明
南美早期漁業社區——霧中綠洲
“可憐的小魚擠作一團”
“魚幹”與安第斯文明的起落
第三卷 富庶的終結
第18 章 中世紀魚宴
鯉魚“榮耀”
天賜的美食:鯡魚罐頭的誕生
是漁民,也是海盜
第19 章 鱈魚傳奇:海洋裡的牛肉
北歐:漁業變革起始地
同位素、貿易站和錘魚機
魚類貿易中心——布裡斯托港
第20 章 “取之不盡的嗎哪”
競逐紐芬蘭漁場
來自深海的祝福
第21 章 ZUI大、ZUI容易捕撈的魚類消失殆盡
長線固定釣、拖網和蒸汽漁船
工業化捕撈:漁場的終結
結語
致謝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