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在民國這個巨大的歷史和思想時空里,封建傳統社會舊有的道統、學統和家法,與民國社會逐漸新興和發展的科學、民主等理念,在這個特殊的時代相互沖突、交融,新的學統和文脈需要被一個整體包容的氛圍有條件地吸收、整合、重建。全書本著為見樹木,必入森林的原則,力求通過多個關鍵詞和興奮點,揭示民國大學文脈與學統間復雜的內在關聯和理路,并與讀者一起感受歷史細節的力量。
作者在長期深耕第二歷史檔案館史料、查閱大量第一手資料和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入林見樹”“雅言俗語”“舊學新知”“激烈穩健”“積極消極”“古典現代”“激進保守”等12章,以民國時期南北兩所代表性大學——中央大學與北京大學,和胡適、傅斯年、吳宓、胡先骕、盧冀野等代表性人物的文學理念、文化思想差異及其演變為研究對象,由文入史,關聯人事,進行解讀講述;試圖重返民國文學思想和學術研究現場,尋求史實,梳理大學文脈,展示、把握民國文學與學術演進的脈絡。
作者簡介
沈衛威,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2月生,河南省內鄉縣人,1991—2001年任教于河南大學,2002年始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長期從事學衡派、東北流亡文學史以及民國學術思想史研究。著有《民國大學的文脈》《茅盾傳》《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學衡派”編年文事》等專著多部。
名人/編輯推薦
豐富民國文化研究內容
接續古代與現代之間,文學史和思想史研究脈絡
作者在民國大學之中,特別是南北兩所代表性大學(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中央大學與北京大學)的差異性上,由文入史,關聯人事,在情景敘事中進行解讀、講述。
筆鋒常帶感情的文字,更容易與讀者接近。
歷史在細節中。
序
序章
“民國文脈”這一融合學術史與文學史的研究路向,是我長時段的一個學術關注點。我試圖重返民國歷史現場,通過重新敘事,梳理大學文脈,把握人文理路,明晰民國學統。
在民國這個巨大的知識和思想的時空里,首先是外敵入侵、殘酷的黨爭、內戰以及自然災害籠罩,誰也擺脫不開。知識分子所面臨的首先是驅除外敵,結束內戰,進而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重建。舊有的道統、學統和家法,新學的科學、民主、自由理念,在這個特殊的時代,需要被一個整體包容的氛圍,有條件地吸收、整合。延續晚清的一些學理之辯,如華夷、漢宋、古今、中西、新舊、有用無用,已經被一些新的政治觀念和國家話語如主義、政黨、革命、反革命、戰爭、和平、解放所取代,或被王國維這樣的學者主動放棄。在這個學術與政治糾纏,公德與私情糾結,個體與社會、家國難分的特殊時代,知識分子的個人擔當和國家、民族對個體的責任,都無法說得清楚,甚至誰都不能完全兌現各自的承諾。因此才會有種種矛盾、對立和不公平。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都是后來探究者所必須正視的。我以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為主要考察對象,還原歷史語境,本著為見樹木, 必入森林的原則,力求通過多個關鍵詞和興奮點,揭示民國大學文脈與學統間復雜的內在關聯和理路,并感受細節的力量。當然,民國大學的叢林很多,我關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進入民國大學叢林的路徑很多,我走的只是屬于自己的這一條。
晚清以向西方學習為基本路徑的維新變法,對文化教育最為直接的沖擊就是1905年9月2日科舉廢,學堂興。這是湯因比文明論 “沖擊—回應”模式中所謂“主動建設性的大策略”,是國家政治行為中重大的文化教育變革,完全有別于之前民間被動性接受傳教士的傳教辦學模式。教育模式發生如此重大變革,直接改變了中國人生活方式和晉身方式,也為與世界交往開辟了新路。私塾、書院、科舉廢除,特別是國外現代大學辦學模式和教育理念的移植,給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教育體制變革是顯性的,而傳統士大夫內心撕裂卻是隱性的。通常認為傳統士大夫,或遺老遺少隱隱作痛的發聲是舊文學,留學生和新青年歡呼雀躍的吶喊是新文學。所不同的是語言表現形式:文言與白話,或雅言與俗語。兩種不同的路向,在抗戰的特殊年代,又因民族危機,而呈現相互包容共生、求同存異的事態。
從京師大學堂時取法日本,到蔡元培取法德國,再到郭秉文、蔣夢麟、胡適等取法美國,李石曾取法法國,教育家在逐步探索中,為中國高等教育開啟多元共生的新局面。因此,我以為,中國大學興盛的頭功應記在歸國留學生名下。其中作為交流的語言工具,因“有科舉的維持,故能保存二千年的權威”的古文也逐步轉變為白話。教育是興國立人最為基礎性的方式,它不僅使人擺脫蒙昧,而且逐步改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中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根本改變,一人一家皇權統治瓦解也就為時不遠了。自1905年9月2日科舉廢除始,6年過去,276年的王朝就分崩離析。隨著民國新建,大學體制形成和初具規模,中國社會從幾千年“官學”與“私學”并存的教育形態,向國民“公學”的公民社會轉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國民教育公共空間的變化,是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也是現代社會生活的建設基礎。小學與中學建制,這里不講。本書會先討論進入民國大學的路徑,然后,再選擇性地就文學史和學術史上一些有趣的話題展開。
“大學”這一外來文化教育模式,要在中國落地生根,需要時間,需要有人來培育。因此,除政府財政扶植和民間資本(私人財團和教會)資助外,蔣夢麟所說的大學內部校長、教授和學生三種力量,通常也會形成一種互相促進和互相牽制的合力,成為大學的自身力量。
目次
自 序
緒論
第一章 入林見樹
6 激進與保守
10 文脈與學統
17 教育立法
第二章 異口同聲
22 維新變法之勢再起
24 從“東京語”到“京城聲口”
34 袁世凱為官話字母作“護法”
第三章 順勢逆反
47 面對“新潮流”來勢的不同姿態
61 激烈、改革與穩健、保守
第四章 舊學新知
76 文學革命的推動
79 教 育 部 為國語立法
83 新舊勢力搏擊
86 大學學科建設的差異性
92 北京大學國文系的創新機制
95 中央大學的保守姿態
98 北平師范大學國文系課程建設
第五章 雅言俗語
117 南北不同論下“東南學風”之說
121 文學發展史上“復古派”之說
129 《文學旬刊》對《詩學研究號》的批評、討論
第六章 激烈穩健
143 校長的個人魅力
145 大學空間
154 個體姿態
157 思想操練
158 刊物派別
162 文人議政
167 人事關系
173 倫理觀
175 文學觀
第七章 學分南北
190 大歷史中的小細節
197 文化理念
200 歷史觀念
第八章 積極消極
228 先知先覺
230 文藝復興的不同路徑
236 整理國故的分歧
240 從“西洋文學系”到“東方語文系”
第九章 古典現代
252 從國語統一到文學教育
253 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師生堅守文學的古典傳統
269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學脈中文學教育的新文學元素
第十章 激進保守
287 迷戀“哲學”“文學”的王國維遇上羅振玉
291 顧頡剛、傅斯年聽了胡適的“哲學”課
293 傅斯年上書蔡元培將“哲學”歸理科
298 胡適聽王國維談“哲學”“文學”之后
301 哲學之“結”即中國人的思想之“結”
第十一章 雙衡相承
308 語境的內在關聯
311 《東南論衡》與《學衡》的關系
317 《東南論衡》重要作者
321 胡先骕的堅持與轉變
323 盧冀野在《東南論衡》嶄露頭角
第十二章 南渡西遷
332 遷校動議人、決策者和經費來源
339 “停云千古留大名”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