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很多我沒敢寫的事,他居然寫了,不簡單!這個行業,值得被看到。」
《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推薦
◎火化中的遺體,手居然「抬起來」!這種靈異,科學如何解釋?
◎爺爺全口是假牙,骨灰中卻有牙齒,難道是火化技師拉錯人?
◎想把遺物和親人大體一同燒,眼鏡、書籍最好別放,為什麼?
◎幹這行,用詞得謹慎,骨灰罈的單位不是「個」,是「人」。
◎「禮金文化」真實存在?這個行業有很多不能說的祕密。
作者下駄華緒,前火化場、禮儀公司職員,日本一級火化技術管理士。
經營YouTube「下駄的頻道」,分享在火化場親見的靈異與科學,
曾榮獲「怪談最恐位」稱號。
儘管已送走一萬多名往生者,他對第一次上工的記憶仍很鮮明:
「祂,好像跟我對上眼了……。」
驚嚇之餘,忍不住又再凝視那具燃燒中的遺體。
沒想到結束後,主管竟對他說:「你合格了!」
「火化中的遺體,血水竟如噴泉般湧出?」
這是什麼科學原理?
讓技師會對往生者悄悄說:「謝謝您的貼心,勞您費心了……」
◎是靈異還是科學?
.遺體居然動了?
其實是人體的肌肉、肌腱因受熱而收縮,看起來就像動了;
越年輕的遺體,動作變化幅度越大。
.燒出焦炭的部位,代表生前這裡出問題?
往生者明明因腦中風過世!葬禮人員卻指著骨灰腹部的焦炭,
說:「這是往生者不健康的部位。」
家屬一臉茫然──難道火化技師拉錯人了?
.有些陪葬品不能放
眼鏡、戒指……金屬燃燒後會熔化、黏在骨頭上。
想讓往生者走得漂亮,哪些東西千萬不能一起燒?
◎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
.打掃火化爐,是跟老天搏命
除了火化過程的熱氣、粉塵帶來的不適,還會遇上恐怖靈異:
作者有次進入火化爐打掃,竟聽到一聲巨響──斷熱門正緩緩闔上……
(現場明明沒有其他人呀)
.沒有家屬的遺體的最後歸處
火化場裡有個房間,專門存放沒有家屬認領的骨灰,
有位大哥每月都來這裡祭拜摯友。如今,這位大哥已和摯友重逢當鄰居。
.我親手火化了祖母
雖然是自己家人,但在火化爐前,也只是一組編號。
祖母最後的模樣是親人不忍見的焦黑,
火化技師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家屬不必看到這一幕。
在往生者的身體還完整時,提供他們最後的服務,
送走一萬多名往生者的火化技師現身說法。
《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推薦
◎火化中的遺體,手居然「抬起來」!這種靈異,科學如何解釋?
◎爺爺全口是假牙,骨灰中卻有牙齒,難道是火化技師拉錯人?
◎想把遺物和親人大體一同燒,眼鏡、書籍最好別放,為什麼?
◎幹這行,用詞得謹慎,骨灰罈的單位不是「個」,是「人」。
◎「禮金文化」真實存在?這個行業有很多不能說的祕密。
作者下駄華緒,前火化場、禮儀公司職員,日本一級火化技術管理士。
經營YouTube「下駄的頻道」,分享在火化場親見的靈異與科學,
曾榮獲「怪談最恐位」稱號。
儘管已送走一萬多名往生者,他對第一次上工的記憶仍很鮮明:
「祂,好像跟我對上眼了……。」
驚嚇之餘,忍不住又再凝視那具燃燒中的遺體。
沒想到結束後,主管竟對他說:「你合格了!」
「火化中的遺體,血水竟如噴泉般湧出?」
這是什麼科學原理?
讓技師會對往生者悄悄說:「謝謝您的貼心,勞您費心了……」
◎是靈異還是科學?
.遺體居然動了?
其實是人體的肌肉、肌腱因受熱而收縮,看起來就像動了;
越年輕的遺體,動作變化幅度越大。
.燒出焦炭的部位,代表生前這裡出問題?
往生者明明因腦中風過世!葬禮人員卻指著骨灰腹部的焦炭,
說:「這是往生者不健康的部位。」
家屬一臉茫然──難道火化技師拉錯人了?
.有些陪葬品不能放
眼鏡、戒指……金屬燃燒後會熔化、黏在骨頭上。
想讓往生者走得漂亮,哪些東西千萬不能一起燒?
◎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
.打掃火化爐,是跟老天搏命
除了火化過程的熱氣、粉塵帶來的不適,還會遇上恐怖靈異:
作者有次進入火化爐打掃,竟聽到一聲巨響──斷熱門正緩緩闔上……
(現場明明沒有其他人呀)
.沒有家屬的遺體的最後歸處
火化場裡有個房間,專門存放沒有家屬認領的骨灰,
有位大哥每月都來這裡祭拜摯友。如今,這位大哥已和摯友重逢當鄰居。
.我親手火化了祖母
雖然是自己家人,但在火化爐前,也只是一組編號。
祖母最後的模樣是親人不忍見的焦黑,
火化技師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家屬不必看到這一幕。
在往生者的身體還完整時,提供他們最後的服務,
送走一萬多名往生者的火化技師現身說法。
作者簡介
下駄華緒
前火化場、禮儀公司職員,日本一級火化技術管理士。
以專業音樂人的身分,在怪談最恐戰2019中取得優勝,榮獲「怪談最恐位」的稱號。現在除了舉辦專聊怪談與火葬場體驗的脫口秀之外,還透過YouTube「下駄的頻道」、與田中俊行共同經營的「不可思議大百科」推出影片。
著有《怪談忌中錄 煙佛》、漫畫原作《點燃最後一把火的送行者: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漫畫家:蓮古田二郎),共同著作則有「怪談最恐戰」系列以及《銜接黃泉的百物語》等書。
黃筱涵
從事出版翻譯10年以上,譯作超過150本書。但比起譯作數量,更重視從作者們身上獲得的知識。希望未來能持續以這些知識為基礎,不斷拓展翻譯之路。
譯有《我這麼生氣,全是因為他把家弄亂》、《衝突或融合,地緣政治的民族解答》(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孤獨,你好》等書。
前火化場、禮儀公司職員,日本一級火化技術管理士。
以專業音樂人的身分,在怪談最恐戰2019中取得優勝,榮獲「怪談最恐位」的稱號。現在除了舉辦專聊怪談與火葬場體驗的脫口秀之外,還透過YouTube「下駄的頻道」、與田中俊行共同經營的「不可思議大百科」推出影片。
著有《怪談忌中錄 煙佛》、漫畫原作《點燃最後一把火的送行者: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漫畫家:蓮古田二郎),共同著作則有「怪談最恐戰」系列以及《銜接黃泉的百物語》等書。
黃筱涵
從事出版翻譯10年以上,譯作超過150本書。但比起譯作數量,更重視從作者們身上獲得的知識。希望未來能持續以這些知識為基礎,不斷拓展翻譯之路。
譯有《我這麼生氣,全是因為他把家弄亂》、《衝突或融合,地緣政治的民族解答》(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孤獨,你好》等書。
序
推薦序一
這個行業,值得被看到
《火來了,快跑》、《孝子》作者╱大師兄
身為在火化場工作的員工,我這幾年收到不少相關書籍,然而,有關火化的書籍還是日本居多。不管是輕鬆的漫畫,或是認真介紹當地文化的書籍,我都覺得非常厲害。
光是臺灣,各地的殯葬儀式跟火化場提供服務的形式都不同,更別說是日本。當我在這些書上看到某些觀念時,總有非常多話想和對方說:「這種情況我也遇過!」、「這件事應該是這樣……」,忍不住感嘆知音難尋。
不管在哪個國家,人們面對和處理死亡,總是充滿著畏懼與神祕感。
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有不少從業人員分享了許多故事,我是如此,本書作者也是。而這樣跟大家掏心掏肺,主要還是想傳達一個訊息:喪禮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要害怕認識它。
我真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本書有很多例子讓我會心一笑,忍不住在內心跟作者對話:「原來日本過去也有禮金文化!」、「盜賣往生者的陪葬品,這真的可以寫嗎?」、「原來日本人也很注重觀音骨。」閱讀過程中感到十分親切。
我在自己書中沒有寫出來的事,作者居然敢寫,真的不簡單!但是,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是跟家屬們分享事實,以及敬業態度。
很多人覺得,我們這些經常接觸往生者的人,能夠看破生死、甚至對死亡變得麻木。但其實,我們就跟一般人一樣是人,也必須面對生離死別。
當一個火化技師變得麻木後,對他來說,今天燒了幾個爐、撿幾個骨只是數字,打卡下班後,明天又是快樂的一天。但是,往生者並不是一件物品,也不是一門生意,那曾經是個活生生的人,也是別人的至親。
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往生者的身體還完整時,提供他們最後的服務。我們服務的不僅是往生者,還有活著的人。我常常提醒後輩要尊重,莫忘做這行的初衷。
很開心看到相同的領域中,有人願意寫書分享,這個行業,值得被看到。
我最敬佩書中作者分享他火化自己家人的故事。
三年前,我爺爺去世時,同事問:「你爺爺走了,你要親自火化嗎?」
那天,我始終不敢替爺爺的棺木點火。直到撿骨時,我才終於幫上忙。
這是我的工作,我服務過上千位往生者,每一次都很認真,但為什麼遇到自己家人離世,我卻沒有勇氣幫祂服務?我當時這麼問自己。
我感謝在這行業努力的人們,希望你們都能以自己的工作為榮,服務所有需要服務的人。也感謝我跟作者曾經做過這行,誠摯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推薦序二
橋接生死、存在與離去
《洗車人家》作者╱姜泰宇(敷米漿)
眼前是火,也是乘客的最後一程。在土葬逐漸告別主流的現今,火化技師的存在如同橋接了生與死、存在與離去。在告別的最後一刻,潮溼的空氣也因為火化場的高溫而炙熱起來,儘管悲傷的氛圍濃烈,也必須繼續前行。
在日本,職人(Shokunin)意指工匠、師傅,或有技藝之人,一輩子只堅持做好一件事情、反覆執行、做到極致。本書作者建構出真實的職人世界觀,並透過獨特的視角提供讀者養分。
與臺灣的職人文學不同,日本職人文學會以足夠的篇幅闡述該職業的真實現況及細節,不希冀以職場中的小故事或悲劇詮釋,在細密的鋪陳下,引領讀者邁入職人世界,找到與自己的連結,最終以感人的故事攏聚人心。
本書透過火化技師該具備的素養、火化場大小事,以及各地身後事的比較,絲絲入扣卻又內斂的,訴說著這個不被大眾所詳知的職業祕辛,不說教也不批判,而是以自然透澈的眼光,如同闖關般帶領我們走入不一樣的世界。
生與死始終是大課題,生死之間有多恐怖?日復一日與生死交手,火化技師究竟是如何看待火化場所,並面對一切?火化技師又是如何與家屬產生連結,進而得到人生的體悟?
這本精彩的作品,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在這個送走往生者的所在,火化技師必須以最平實的方式,思考家屬的需求,而非一廂情願的「為家屬著想」。這一點若非真實踏入此場域的作者,很難讓讀者產生共鳴。若要達到這樣的高度,除了反覆面對親人離去的家屬,也需要慎重且誠實的與自己對話,將生死課題從旁觀者變為協助者。
本書中的感動與驚喜,還待你們細細品味。請跟著我一起走入火化技師的世界,生死別離雖苦,但是透過作者的角度理解後,也能釋然,誠摯推薦。
前言 以人類型態,存在於世的最終場所
提到火化場,大多數人都不由自主的感到戰戰兢兢,或許是因為「火化」二字帶有可怕的形象。
我想,應該也有人能不帶任何情緒的,將其視為「火化遺體的設施」。實際上火葬到底是怎麼進行的?又是什麼樣的人從事這類工作?多數人可能看過,但沒有頭緒。
而這個「沒有頭緒」是很重要的。
舉例來說,遊樂園的鬼屋為什麼可怕?鬼又為什麼可怕?這是因為對於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頭緒」。
把話題拉回火化場,許多人對火化場幾乎「沒有頭緒」,再加上這裡是焚燒遺體的地方,人們也不太願意進一步了解。正因如此,許多人才會產生恐懼,認為火化場散發著不平靜的氣息。
仔細思考,所謂的火化場,是我們以人類的形態,存在於世的最終場所。
既然如此,難道各位不想更加了解迎接人生最後階段的場所嗎?
我將敞開火化場的大門,展示我所知的一切,讓各位讀者未來能夠毫無疑問的送走故人。
不過,我並不打算向所有人宣傳火化場,因為肯定會有人不想知道。所以,儘管一般YouTuber在影片最後,都會說一句「請訂閱我的頻道」,但是我在個人的YouTube頻道中,從來不說這句臺詞。
我認為這種話題不應該用半強迫的方式讓他人聽見,因此只為想見識、想知道的人準備。
拿起這本書的你,想必對火化場非常好奇。
接下來,我將介紹適合你了解的內容。
這個行業,值得被看到
《火來了,快跑》、《孝子》作者╱大師兄
身為在火化場工作的員工,我這幾年收到不少相關書籍,然而,有關火化的書籍還是日本居多。不管是輕鬆的漫畫,或是認真介紹當地文化的書籍,我都覺得非常厲害。
光是臺灣,各地的殯葬儀式跟火化場提供服務的形式都不同,更別說是日本。當我在這些書上看到某些觀念時,總有非常多話想和對方說:「這種情況我也遇過!」、「這件事應該是這樣……」,忍不住感嘆知音難尋。
不管在哪個國家,人們面對和處理死亡,總是充滿著畏懼與神祕感。
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有不少從業人員分享了許多故事,我是如此,本書作者也是。而這樣跟大家掏心掏肺,主要還是想傳達一個訊息:喪禮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要害怕認識它。
我真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本書有很多例子讓我會心一笑,忍不住在內心跟作者對話:「原來日本過去也有禮金文化!」、「盜賣往生者的陪葬品,這真的可以寫嗎?」、「原來日本人也很注重觀音骨。」閱讀過程中感到十分親切。
我在自己書中沒有寫出來的事,作者居然敢寫,真的不簡單!但是,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是跟家屬們分享事實,以及敬業態度。
很多人覺得,我們這些經常接觸往生者的人,能夠看破生死、甚至對死亡變得麻木。但其實,我們就跟一般人一樣是人,也必須面對生離死別。
當一個火化技師變得麻木後,對他來說,今天燒了幾個爐、撿幾個骨只是數字,打卡下班後,明天又是快樂的一天。但是,往生者並不是一件物品,也不是一門生意,那曾經是個活生生的人,也是別人的至親。
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往生者的身體還完整時,提供他們最後的服務。我們服務的不僅是往生者,還有活著的人。我常常提醒後輩要尊重,莫忘做這行的初衷。
很開心看到相同的領域中,有人願意寫書分享,這個行業,值得被看到。
我最敬佩書中作者分享他火化自己家人的故事。
三年前,我爺爺去世時,同事問:「你爺爺走了,你要親自火化嗎?」
那天,我始終不敢替爺爺的棺木點火。直到撿骨時,我才終於幫上忙。
這是我的工作,我服務過上千位往生者,每一次都很認真,但為什麼遇到自己家人離世,我卻沒有勇氣幫祂服務?我當時這麼問自己。
我感謝在這行業努力的人們,希望你們都能以自己的工作為榮,服務所有需要服務的人。也感謝我跟作者曾經做過這行,誠摯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推薦序二
橋接生死、存在與離去
《洗車人家》作者╱姜泰宇(敷米漿)
眼前是火,也是乘客的最後一程。在土葬逐漸告別主流的現今,火化技師的存在如同橋接了生與死、存在與離去。在告別的最後一刻,潮溼的空氣也因為火化場的高溫而炙熱起來,儘管悲傷的氛圍濃烈,也必須繼續前行。
在日本,職人(Shokunin)意指工匠、師傅,或有技藝之人,一輩子只堅持做好一件事情、反覆執行、做到極致。本書作者建構出真實的職人世界觀,並透過獨特的視角提供讀者養分。
與臺灣的職人文學不同,日本職人文學會以足夠的篇幅闡述該職業的真實現況及細節,不希冀以職場中的小故事或悲劇詮釋,在細密的鋪陳下,引領讀者邁入職人世界,找到與自己的連結,最終以感人的故事攏聚人心。
本書透過火化技師該具備的素養、火化場大小事,以及各地身後事的比較,絲絲入扣卻又內斂的,訴說著這個不被大眾所詳知的職業祕辛,不說教也不批判,而是以自然透澈的眼光,如同闖關般帶領我們走入不一樣的世界。
生與死始終是大課題,生死之間有多恐怖?日復一日與生死交手,火化技師究竟是如何看待火化場所,並面對一切?火化技師又是如何與家屬產生連結,進而得到人生的體悟?
這本精彩的作品,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在這個送走往生者的所在,火化技師必須以最平實的方式,思考家屬的需求,而非一廂情願的「為家屬著想」。這一點若非真實踏入此場域的作者,很難讓讀者產生共鳴。若要達到這樣的高度,除了反覆面對親人離去的家屬,也需要慎重且誠實的與自己對話,將生死課題從旁觀者變為協助者。
本書中的感動與驚喜,還待你們細細品味。請跟著我一起走入火化技師的世界,生死別離雖苦,但是透過作者的角度理解後,也能釋然,誠摯推薦。
前言 以人類型態,存在於世的最終場所
提到火化場,大多數人都不由自主的感到戰戰兢兢,或許是因為「火化」二字帶有可怕的形象。
我想,應該也有人能不帶任何情緒的,將其視為「火化遺體的設施」。實際上火葬到底是怎麼進行的?又是什麼樣的人從事這類工作?多數人可能看過,但沒有頭緒。
而這個「沒有頭緒」是很重要的。
舉例來說,遊樂園的鬼屋為什麼可怕?鬼又為什麼可怕?這是因為對於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頭緒」。
把話題拉回火化場,許多人對火化場幾乎「沒有頭緒」,再加上這裡是焚燒遺體的地方,人們也不太願意進一步了解。正因如此,許多人才會產生恐懼,認為火化場散發著不平靜的氣息。
仔細思考,所謂的火化場,是我們以人類的形態,存在於世的最終場所。
既然如此,難道各位不想更加了解迎接人生最後階段的場所嗎?
我將敞開火化場的大門,展示我所知的一切,讓各位讀者未來能夠毫無疑問的送走故人。
不過,我並不打算向所有人宣傳火化場,因為肯定會有人不想知道。所以,儘管一般YouTuber在影片最後,都會說一句「請訂閱我的頻道」,但是我在個人的YouTube頻道中,從來不說這句臺詞。
我認為這種話題不應該用半強迫的方式讓他人聽見,因此只為想見識、想知道的人準備。
拿起這本書的你,想必對火化場非常好奇。
接下來,我將介紹適合你了解的內容。
目次
推薦序一 這個行業,值得被看到╱大師兄
推薦序二 橋接生死、存在與離去╱姜泰宇(敷米漿)
各界推薦
前言 以人類型態,存在於世的最終場所
第1章 是靈異還是科學?
遺體居然動了?╱火化過程,血水如噴泉般湧出╱燒完留下黑炭,代表身體不健康?╱棺材裡放白花,骨灰卻五顏六色╱在日本,撿骨分兩種╱傳說中的禮金文化╱人未往生就被燒?
番外篇:泰國葬儀,開朗的送別氛圍
第2章 都市傳說的破解
「半熟」的遺體╱骨灰不見了╱骨灰爭奪戰╱過世的姑姑入夢了╱爺爺全口假牙,骨灰裡卻有牙齒?╱作惡之人沒資格火葬╱現場火很大,人也火大╱桐生火葬場盜賣事件╱湮滅意外致死的證據╱燒錯遺體
番外篇:火葬數量,逐漸取代土葬
第3章 喪葬的幕後故事
盡量別放的陪葬品╱喪服注意事項╱來不及見到這世界的胎兒╱棺材中放乾冰是必須的嗎?╱什麼是觀音骨╱禁止在火化場開棺╱日本特有的「友引」人偶
第4章 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
第一天上班,就要跟遺體對視╱人體火化的味道╱打掃火化爐,是跟老天搏命╱會爆炸的遺體╱火化場的大麻煩:煙氣╱骨灰罈的單位,是「人」╱家屬才是主角╱該讓孩子知道我的職業嗎?╱工作完畢,對火化爐雙手合十╱現場總有人愛開玩笑╱死後就成為物品╱沒有家屬的遺體的最後歸處
番外篇:我親手火化了祖母
後記 未完的幕後故事
特別收錄 火葬場奇談對談
推薦序二 橋接生死、存在與離去╱姜泰宇(敷米漿)
各界推薦
前言 以人類型態,存在於世的最終場所
第1章 是靈異還是科學?
遺體居然動了?╱火化過程,血水如噴泉般湧出╱燒完留下黑炭,代表身體不健康?╱棺材裡放白花,骨灰卻五顏六色╱在日本,撿骨分兩種╱傳說中的禮金文化╱人未往生就被燒?
番外篇:泰國葬儀,開朗的送別氛圍
第2章 都市傳說的破解
「半熟」的遺體╱骨灰不見了╱骨灰爭奪戰╱過世的姑姑入夢了╱爺爺全口假牙,骨灰裡卻有牙齒?╱作惡之人沒資格火葬╱現場火很大,人也火大╱桐生火葬場盜賣事件╱湮滅意外致死的證據╱燒錯遺體
番外篇:火葬數量,逐漸取代土葬
第3章 喪葬的幕後故事
盡量別放的陪葬品╱喪服注意事項╱來不及見到這世界的胎兒╱棺材中放乾冰是必須的嗎?╱什麼是觀音骨╱禁止在火化場開棺╱日本特有的「友引」人偶
第4章 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
第一天上班,就要跟遺體對視╱人體火化的味道╱打掃火化爐,是跟老天搏命╱會爆炸的遺體╱火化場的大麻煩:煙氣╱骨灰罈的單位,是「人」╱家屬才是主角╱該讓孩子知道我的職業嗎?╱工作完畢,對火化爐雙手合十╱現場總有人愛開玩笑╱死後就成為物品╱沒有家屬的遺體的最後歸處
番外篇:我親手火化了祖母
後記 未完的幕後故事
特別收錄 火葬場奇談對談
書摘/試閱
遺體居然動了?
正在焚燒的遺體,明明已經死亡了,卻好像在動……這個聽起來似真似假的傳聞,到底是真還是假?
雖然不是每具遺體都會如此,但遺體在火化的過程中,肌肉與肌腱等會因為受熱而收縮,所以,遺體會呈現拳擊手的戰鬥姿勢。將魷魚乾擺在煤油暖爐上烘乾的時候,魷魚乾會因為受熱而捲起──就是這樣的感覺。
人的遺體在火化時,也會像魷魚乾一樣捲起來嗎?並非完全如此。
那麼遺體到底會怎麼動呢?
其實,這個過程並非肉眼清晰可見。只是我們在檢視火化中的遺體時,看過一次後再繼續焚燒20分鐘,會覺得「啊,手好像抬起來了」。
遺體絕對不會明顯的捲動,而是耗費數分鐘至數十分鐘慢慢變動,等注意到時,手腳已經抬起來,或是腰部彎曲和扭曲……遺體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動作,姿勢也不盡相同。
以我的個人經驗,越年輕的遺體,動作變化的幅度越大,越年長則幅度越小,或者是根本不會動。
儘管遺體在火化過程中,姿勢會慢慢變化,但為何撿骨時卻又保持立正?主要理由有兩個。
遺體也需要整骨
第一個原因,是火化場在火化過程中,調整了遺體的姿勢。
火化技師會利用名為撥火棒的金屬長棒,伸進火化爐中調整,如果遺體的手抬起來,就用撥火棒將手往下壓──火化場基本上會做這樣的事情。雖然已經有全自動的火化場,但還是有這類需要人工處理的事情。
第二個理由則是「經過整骨」。許多人聽到「整骨」,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大多是整骨推拿,但是這裡指的是如字面上所述的「整理骨頭」。
火化技師在讓家屬看到骨灰前,會先確認並稍微整理骨灰的位置。其中,也有火化技師會在這個階段尋找觀音骨(編按:日本稱為「喉佛」,指第二節頸椎,因為似佛盤坐時合掌的外形而受到重視)。
也就是說,遺體在火化過程中與結束後,都會經過整理。因此,即使火化過程中遺體出現變化,骨灰仍會保持立正。在撿骨時看見的狀態,其實是多虧了火化技師的努力。
燒完留下黑炭,代表身體不健康?
骨灰剩下的焦黑處,代表身體不好的部分。
這是火化場很常見的說法。我作為家屬前往火化場時,也在聽到這個說法時,心想:「喔!原來如此。」但是,我卻不記得親人的焦黑部位,曾經有什麼不適。
那麼,實際上是如何呢?首先,「身體不好的地方會變得焦黑」這個說法,並沒有特別的科學或醫學根據。
脊椎骨變褐色代表腰不好──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但其實大家的脊髓燃燒完,都會變成這樣。
此外,根據我的經驗,焦黑的部分幾乎都是「陪葬品」。其中,飯糰等更容易變成一團焦黑(譯註:為了避免往生者在黃泉路上感到飢餓,日本人習慣準備往生者喜歡的食物當作陪葬品)。或許很多人會感到意外,但這些陪葬品,多半會化為黑炭留下來。
過去我曾聽過家屬說:「啊,因為是胃癌,所以胃變黑了。」這樣的話。
我不認為凡事都必須告知真相,所以這時只會簡單接一句:「原來如此。」因為,有時家屬其實明知不正確,仍會刻意這麼想,只為求得內心的安慰,所以我們不會特別去指正他們錯誤的觀念。
但我還是想對拿起這本書的你傳達事實。
在職期間,我曾經歷過幾件與骨灰焦黑處有關的事件。其中,這起事件發生在我負責撿骨時,難得看見有僧侶參與火化(編按:日本僧侶大多只參與法事和告別式)。
火化完,往生者送出來時,僧侶高聲表示:「焦黑處代表不健康的部位。」
再次強調,這件事情沒有科學或醫學根據,簡單來說就是迷信。
而這次焦黑處(飯糰等)出現在腹部。撿骨結束後,喪主問我:「焦黑處真的是不健康的部位嗎?」
對此我的回答是:「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但我們不會這麼向各位說明。」
喪主聞言表示:「果然是這樣!畢竟我媽是腦中風……。」
也就是說,往生者並非腹部一帶生病。
「半熟」的遺體
對現代火化技師而言,在火化過程中透過目視確認遺體狀況,已經是理所當然的工作內容了。但過去其實沒有這個習慣。
目視確認之所以會成為例行公事,和某起事件有關。接下來就要特別告訴你,這起連現役火化技師都不太清楚的事件。
昭和時期(編按: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有位年長女性往生者與家屬來到某座火化場。
火化技師一如往常的將棺材送進火化爐,告訴家屬:「○○點的時候可以撿骨。」於是家屬暫時離開火化場,火化技師在這段期間開始焚燒遺體。
如果是現在的火化技師,會在點火後10至15分鐘時,目視確認一次,因為此時棺材已經燒盡,並露出裡面的遺體。
然而,這位火化技師竟然跑去除草。他平常按下點火鍵後,都不曾再次確認,而是僅憑時間判斷火化狀況,並利用這段期間去做其他事情。
於是,預計撿骨的時間到了,這位火化技師為了關火前往點火口時,發現火早已熄滅,他卻以為有人幫他關火,並未檢查。接著,他請來家屬們。
他簡單打完招呼後拉出爐臺,沒想到映入眼簾的,竟然不是骨骸,而是焦黑的「半熟」遺體。
這是一起如同謊言般的真實事件。一想到家屬們的心情,就不禁替那位火化技師感到慚愧。
火化技師存在的理由
為什麼會有火化技師存在?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不讓家屬親眼目睹火化過程」。
這起事件等於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讓家屬親眼目睹火化過程。不僅看見未完成火化的遺體,氣味肯定也相當驚人。
聽到這起事件,你是否認為這位火化技師太散漫了?但是,有很大的問題,是出在當時火化場的運作模式。
當時,如此不經心的並非只有這間火化場,與現在比起來,有許多地方都顯得有些隨便。事實上,也不能說是這位火化技師的個人問題,如果火化場有確實規範,就不至於發生這樣的意外。
據說正是因為這起事件,「必須目視確認火化中的遺體」這個習慣,才會普及全日本。
對現代人來說,目視確認遺體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理所當然」之前,發生過這樣的意外,我認為現役的火化技師,都要了解背後的原因。
過世的姑姑入夢了
K小姐提起幾年前姑姑過世時的事情。
當時,K小姐抵達火化場,是傍晚5點左右,以火化時間來說已經相當晚了。
這時火化場的男性表示:「現在開始火化程序,但是因為今天已經很晚了,所以撿骨將於明天上午進行。」
因此,K小姐等人目送過世的姑姑進入火化爐後,就各自回家了。
當天晚上,K小姐睡覺時夢見了姑姑。
這種時候確實特別容易夢到往生的親人,或許是心理作用影響,人們提到與喪禮有關的回憶時,多半會提到這件事情。
但是,入夢的姑姑模樣有些奇怪,還說了這樣的話:「好寂寞……真羨慕你們可以一起吃飯。」
K小姐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醒來之後看向時鐘,發現是深夜10點。她總覺得放不下,於是便打電話到姑姑家。
「我剛才夢到了姑姑……她說想和大家一起吃飯,覺得很寂寞。」沒想到竟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實,原來,這天姑姑家的人比平常還要晚吃飯,所以正好在吃晚餐。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雙方訝異的討論一番後,K小姐掛斷電話就寢。
一場託夢,揭發火化場的謊言
隔天早上,K小姐為了撿骨而前往火化場。
到了現場,卻發現姑姑的家人與火化技師,似乎因為某件事而吵了起來。
她正疑惑吵架的原因時,聽到姑姑的家人,也就是身為喪主的男性氣憤的問火化技師:「為什麼爐臺還是熱的?」
光是把臉靠近爐臺,就能夠感受到讓臉頰發疼的燙熱。
「不是昨天就火化了嗎?」大家頓時產生了相同的疑問。
一問之下,才知道前一天火化場說謊了,一直到撿骨當天,家屬們要來火化場前才匆匆火化。
喪主一家對此非常憤怒。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與其把往生者放在黑暗的火化爐裡,不如在家裡再度過一個晚上。
目睹這個情況後,K小姐想起了託夢的姑姑。原來她是因為獨自待在火化爐裡覺得寂寞。
這起事件結合了火化場的不當行為與往生者託夢,可以說非常罕見。
正在焚燒的遺體,明明已經死亡了,卻好像在動……這個聽起來似真似假的傳聞,到底是真還是假?
雖然不是每具遺體都會如此,但遺體在火化的過程中,肌肉與肌腱等會因為受熱而收縮,所以,遺體會呈現拳擊手的戰鬥姿勢。將魷魚乾擺在煤油暖爐上烘乾的時候,魷魚乾會因為受熱而捲起──就是這樣的感覺。
人的遺體在火化時,也會像魷魚乾一樣捲起來嗎?並非完全如此。
那麼遺體到底會怎麼動呢?
其實,這個過程並非肉眼清晰可見。只是我們在檢視火化中的遺體時,看過一次後再繼續焚燒20分鐘,會覺得「啊,手好像抬起來了」。
遺體絕對不會明顯的捲動,而是耗費數分鐘至數十分鐘慢慢變動,等注意到時,手腳已經抬起來,或是腰部彎曲和扭曲……遺體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動作,姿勢也不盡相同。
以我的個人經驗,越年輕的遺體,動作變化的幅度越大,越年長則幅度越小,或者是根本不會動。
儘管遺體在火化過程中,姿勢會慢慢變化,但為何撿骨時卻又保持立正?主要理由有兩個。
遺體也需要整骨
第一個原因,是火化場在火化過程中,調整了遺體的姿勢。
火化技師會利用名為撥火棒的金屬長棒,伸進火化爐中調整,如果遺體的手抬起來,就用撥火棒將手往下壓──火化場基本上會做這樣的事情。雖然已經有全自動的火化場,但還是有這類需要人工處理的事情。
第二個理由則是「經過整骨」。許多人聽到「整骨」,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大多是整骨推拿,但是這裡指的是如字面上所述的「整理骨頭」。
火化技師在讓家屬看到骨灰前,會先確認並稍微整理骨灰的位置。其中,也有火化技師會在這個階段尋找觀音骨(編按:日本稱為「喉佛」,指第二節頸椎,因為似佛盤坐時合掌的外形而受到重視)。
也就是說,遺體在火化過程中與結束後,都會經過整理。因此,即使火化過程中遺體出現變化,骨灰仍會保持立正。在撿骨時看見的狀態,其實是多虧了火化技師的努力。
燒完留下黑炭,代表身體不健康?
骨灰剩下的焦黑處,代表身體不好的部分。
這是火化場很常見的說法。我作為家屬前往火化場時,也在聽到這個說法時,心想:「喔!原來如此。」但是,我卻不記得親人的焦黑部位,曾經有什麼不適。
那麼,實際上是如何呢?首先,「身體不好的地方會變得焦黑」這個說法,並沒有特別的科學或醫學根據。
脊椎骨變褐色代表腰不好──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但其實大家的脊髓燃燒完,都會變成這樣。
此外,根據我的經驗,焦黑的部分幾乎都是「陪葬品」。其中,飯糰等更容易變成一團焦黑(譯註:為了避免往生者在黃泉路上感到飢餓,日本人習慣準備往生者喜歡的食物當作陪葬品)。或許很多人會感到意外,但這些陪葬品,多半會化為黑炭留下來。
過去我曾聽過家屬說:「啊,因為是胃癌,所以胃變黑了。」這樣的話。
我不認為凡事都必須告知真相,所以這時只會簡單接一句:「原來如此。」因為,有時家屬其實明知不正確,仍會刻意這麼想,只為求得內心的安慰,所以我們不會特別去指正他們錯誤的觀念。
但我還是想對拿起這本書的你傳達事實。
在職期間,我曾經歷過幾件與骨灰焦黑處有關的事件。其中,這起事件發生在我負責撿骨時,難得看見有僧侶參與火化(編按:日本僧侶大多只參與法事和告別式)。
火化完,往生者送出來時,僧侶高聲表示:「焦黑處代表不健康的部位。」
再次強調,這件事情沒有科學或醫學根據,簡單來說就是迷信。
而這次焦黑處(飯糰等)出現在腹部。撿骨結束後,喪主問我:「焦黑處真的是不健康的部位嗎?」
對此我的回答是:「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但我們不會這麼向各位說明。」
喪主聞言表示:「果然是這樣!畢竟我媽是腦中風……。」
也就是說,往生者並非腹部一帶生病。
「半熟」的遺體
對現代火化技師而言,在火化過程中透過目視確認遺體狀況,已經是理所當然的工作內容了。但過去其實沒有這個習慣。
目視確認之所以會成為例行公事,和某起事件有關。接下來就要特別告訴你,這起連現役火化技師都不太清楚的事件。
昭和時期(編按: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有位年長女性往生者與家屬來到某座火化場。
火化技師一如往常的將棺材送進火化爐,告訴家屬:「○○點的時候可以撿骨。」於是家屬暫時離開火化場,火化技師在這段期間開始焚燒遺體。
如果是現在的火化技師,會在點火後10至15分鐘時,目視確認一次,因為此時棺材已經燒盡,並露出裡面的遺體。
然而,這位火化技師竟然跑去除草。他平常按下點火鍵後,都不曾再次確認,而是僅憑時間判斷火化狀況,並利用這段期間去做其他事情。
於是,預計撿骨的時間到了,這位火化技師為了關火前往點火口時,發現火早已熄滅,他卻以為有人幫他關火,並未檢查。接著,他請來家屬們。
他簡單打完招呼後拉出爐臺,沒想到映入眼簾的,竟然不是骨骸,而是焦黑的「半熟」遺體。
這是一起如同謊言般的真實事件。一想到家屬們的心情,就不禁替那位火化技師感到慚愧。
火化技師存在的理由
為什麼會有火化技師存在?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不讓家屬親眼目睹火化過程」。
這起事件等於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讓家屬親眼目睹火化過程。不僅看見未完成火化的遺體,氣味肯定也相當驚人。
聽到這起事件,你是否認為這位火化技師太散漫了?但是,有很大的問題,是出在當時火化場的運作模式。
當時,如此不經心的並非只有這間火化場,與現在比起來,有許多地方都顯得有些隨便。事實上,也不能說是這位火化技師的個人問題,如果火化場有確實規範,就不至於發生這樣的意外。
據說正是因為這起事件,「必須目視確認火化中的遺體」這個習慣,才會普及全日本。
對現代人來說,目視確認遺體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理所當然」之前,發生過這樣的意外,我認為現役的火化技師,都要了解背後的原因。
過世的姑姑入夢了
K小姐提起幾年前姑姑過世時的事情。
當時,K小姐抵達火化場,是傍晚5點左右,以火化時間來說已經相當晚了。
這時火化場的男性表示:「現在開始火化程序,但是因為今天已經很晚了,所以撿骨將於明天上午進行。」
因此,K小姐等人目送過世的姑姑進入火化爐後,就各自回家了。
當天晚上,K小姐睡覺時夢見了姑姑。
這種時候確實特別容易夢到往生的親人,或許是心理作用影響,人們提到與喪禮有關的回憶時,多半會提到這件事情。
但是,入夢的姑姑模樣有些奇怪,還說了這樣的話:「好寂寞……真羨慕你們可以一起吃飯。」
K小姐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醒來之後看向時鐘,發現是深夜10點。她總覺得放不下,於是便打電話到姑姑家。
「我剛才夢到了姑姑……她說想和大家一起吃飯,覺得很寂寞。」沒想到竟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實,原來,這天姑姑家的人比平常還要晚吃飯,所以正好在吃晚餐。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雙方訝異的討論一番後,K小姐掛斷電話就寢。
一場託夢,揭發火化場的謊言
隔天早上,K小姐為了撿骨而前往火化場。
到了現場,卻發現姑姑的家人與火化技師,似乎因為某件事而吵了起來。
她正疑惑吵架的原因時,聽到姑姑的家人,也就是身為喪主的男性氣憤的問火化技師:「為什麼爐臺還是熱的?」
光是把臉靠近爐臺,就能夠感受到讓臉頰發疼的燙熱。
「不是昨天就火化了嗎?」大家頓時產生了相同的疑問。
一問之下,才知道前一天火化場說謊了,一直到撿骨當天,家屬們要來火化場前才匆匆火化。
喪主一家對此非常憤怒。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與其把往生者放在黑暗的火化爐裡,不如在家裡再度過一個晚上。
目睹這個情況後,K小姐想起了託夢的姑姑。原來她是因為獨自待在火化爐裡覺得寂寞。
這起事件結合了火化場的不當行為與往生者託夢,可以說非常罕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