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1分鐘讀懂科學•迷人的生物》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得主蘇小謙撰寫,將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化為生動有趣的語言,主要講述了細胞、微生物、植物、動物、人體、生物圈、生命演化等生物學知識。同時,本書配有全彩插圖,把許多僵硬的知識點繪製成可愛的擬人化形象。它將帶小讀者走進迷人的生物世界,為其答疑解惑,讓其成為一名生物小達人!
作者簡介
蘇小謙,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資深科普作家,國內知名科普雜志《小哥白尼》首席編輯,在多家知名科普雜志均開有專欄。作品《小象日記》榮獲2021年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銀獎。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得主蘇小謙帶孩子探索迷人的生物世界,助其成為生物小達人!
序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你第一次觀察螞蟻的時候,你已經具備成為生物學家的潛質了。
生物學家是做什麼的呢?顧名思義,生物學家研究生物和跟生物有關的一切。小到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大到體形龐大的鯨,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是生物學家研究的物件。他們試圖回答許許多多跟生物有關的問題,比如:生命是什麼?生命是怎麼出現的?這些問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可是,數千年來,包括生物學家在內的無數科學家都無法準確回答。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地球已經存在了約46億年,第一個生命出現在大約35億年前,從那以後,生命便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人類甚至到現在都無法確定,在這個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他外星生命。
雖然有關生物的許多基本問題都難以回答,但生物學家仍然堅持不懈地努力著。他們忙個不停,揭曉一個又一個有關生物的秘密。如今,好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比如:大象和誰是親戚?猛犸能不能復活?如果地球沒有了植物,會怎麼樣……
生物學家知道得越來越多,這本書便試圖為你講清楚生物學家都知道些什麼。
不得不說,生物學家有時極富神秘色彩。如果你去問一位生物學家整天都幹些什麼,他可能會回答你:“我在研究鞘翅目昆蟲的生物發光現象。”實際上他說的是:我正在觀察黑暗中發光的甲蟲。你瞧,科學家有時就是這麼嚴肅。但你放心,這本書可不是一本嚴肅的生物教科書,更不是一本必須從第一頁老老實實地讀到最後一頁的學習用書。當然啦,如果你有時間、有耐心,那樣也很好。我一點兒也不覺得思維跳躍而發散有什麼不好,你完全可以隨手打開本書的任意一頁,隨時隨地開始你的閱讀!你會發現,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生物學之旅,生物學遠比你想象的迷人得多!
悄悄提醒你,最好把這本書放在離大人遠點兒的地方。因為,他們可能也想讀它。
等等——再提醒一下,當你讀了這本書以後,你知道的就比大人知道的多得多。
目次
第一章 你真的了解生物嗎?
第二章 生命,從細胞開始
第三章 看不見的微生物王國
第四章 植物家族的陽光餐廳
第五章 奇妙的動物身體
第六章 人體是個“大”城市
第七章 地球有個生物圈
第八章 一切為了生存
第九章 演化:生命的歷史
第十章 基因的秘密
後記 生命的未來
書摘/試閱
我敢保證,你不是第一個被“生命是什麼?”難住的人。
很久很久以前,久到我們的祖先剛剛學會思考,他們便發現,有生命的物體和沒生命的物體之間有一些區別。
祖先們那時還沒創造出“生命”這個詞,很可能把“能不能吃”和“有沒有生命”畫上等號。他們發現,有些特點只有能吃的東西才有,比如生長。
祖先們還發現,有些事物遠遠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他們目睹火山噴發,看見河流奔騰,遠望太陽從東邊升起,聽風兒從耳邊吹過。他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些東西明明不能吃,卻和能吃的東西一樣會動、會生長?
要揭曉答案,必須先定義生命。但這對於祖先們來說太難了。
後來,文明出現,國家形成,科學開始啟蒙。一代又一代人嘗試定義生命,但每個定義都有漏洞。有些物體從某些方面看好像有生命,從另一些方面看又好像沒有生命。
生命到底是什麼?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