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小說入門
滿額折

小說入門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0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與其說李喬是為了撰寫文學與文化評論而長期廣泛大量地閱讀,不如說剛好相反,他是「凝視現實有感——大量閱讀,深化思考——論述問題,提出解方」。李喬的知識飢渴症,是因為他有持續關心,想要釐清、解釋、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攸關他所生存的島嶼,以及與他一起共頻呼吸的島嶼子民。
這些問題不是一本書、一種主義、一類思潮可以釐清與解答。

那個被怪獸追趕的惡夢,既是指涉「生命是痛苦的符號」,也是臺灣命運的隱喻,惡夢纏繞的時間有多長,李喬閱讀、思考與寫作的時間就有多長。這不只是隱喻,這是李喬的生活現實與生命實體。

這個生命實體,從青年時期思索「痛苦的符號」開始。他所遇到的老師博學者眾,帶領他進入知識海域,如中國文字學、西方哲學、佛學、易學、心理學……等等,而他所自學的各種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現代主義、存在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魔幻寫實、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後設理論,無所不包,
還有各種歷史書籍、符號學、語言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1990 年代開始,臺灣現實與臺灣命運的課題開始纏繞李喬,他的閱讀更積極更廣泛了:「約在1990 年之後十多年,我才始於自我強迫,終而狂熱投入,苦讀文化人類學的書籍,旁及現代民族、國家、權力、殖民、生態的論述,都是自修苦學(當然也向多位行家請益),顯然所學不完整。但我努力思索探索,追求體系性理解——這是我中老年後最美好的一部分。」
如此這般,李喬建構了一張幅員遼闊的閱讀地圖,地圖上密密麻麻註記了無數閱讀旅棧,每一個旅棧都幻變成無數評論,「雜學家李喬」誕生。所有的跨界閱讀都成為「雜學家李喬」的脊骨血肉,織就他的思考紋理與思想體系,更成為他的靈魂底色。我認為,李喬的評論甚至比他的小說更貼近「李喬本尊」,更能彰顯「思想家李喬」的整體面貌。

李喬以廣博雜學,試圖探索、描繪、解釋這個世界的紛繁現象,試圖揭露這個世界(特別是臺灣)的問題與困境,尋求解決的路徑與方法,成就了近二百萬字的評論文字,「雜學家李喬」、「思想家李喬」幾乎可以說是《評論卷》十冊最精簡最精準的註腳。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喬,本名李能棋,1934年出生於苗栗大湖。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勤於涉獵各類知識,形成作品豐富內涵,創作包括小說、詩、散文、戲劇、雜文、評論等。精擅多樣類型,講究形式變化,主張「文學志在反抗」和「臺灣主體意識」,作品已有多國語言外譯。寫作之外,另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及公共事務。曾獲吳三連獎、國家文藝獎、臺灣文學金典獎、行政院文化獎等。

李喬全集主編簡介

黃美娥,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另亦擔任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臺灣大學臺文所所長、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臺灣文學研究與史料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百餘篇,另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暨選集1603-1945》、《世界中的臺灣文學》等十餘種。曾獲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評論卷主編簡介

楊翠,1962年生,臺中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自立週報》全臺新聞主編、《臺灣文藝》執行主編、臺中縣社區公民大學執行委員、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318運動事件簿》、《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並與施懿琳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與廖振富合著《臺中市文學史》。

目次

目次:
向反抗的哲學家致敬
為臺灣而寫:李喬的文學、哲學與行動
為臺灣文學「做膽」
《李喬全集》導論
《評論卷》導論
編輯凡例
新版自序
「春暉版」序
第一輯 認識小說
第二輯 寫作實務
第三輯 其他思考
附錄

書摘/試閱

小說是什麼?


「小說」是什麼?或者問:什麼是「小說」?
這一問,和「文學是什麼」,或者問「什麼是文學」一樣,稍微涉及文事的人,好像都知道,卻又沒有誰應口回答得出來;縱使回答得出來,但必然會趕緊增加一些補助說明才能心安。
一個人,剛接觸文學,他會說自己知道「什麼是文學」,不過經過一段努力於斯後,有一天他必然會突然覺得自己完全不懂。又經過一段時日的探求或從事創作後,有一天,他又認為懂了。再下去,他又發現自己還是不懂,然後又懂……這懂與不懂的循環,貫串了他文學生涯的全程;當然他的文學成果就在這當中形成或產生。
以上的說法,用之於小說,也是適當的。這也是筆者自己的心路歷程。
小說是什麼?一個比較完整的說法是:
「小說是以散文寫成,包含許多成分的虛構故事。」這個說法(不敢名之為定義),分開來說是:
一、 小說是以散文的形式寫的。這是就文學要素的形式上說的。小說所採的是散文(Prose)而非律語(Verse)。
二、 能夠稱得上小說的散文,一定包含了「許多成分」;「小說」之成立,是建立在「許多成分」上的。這些成分是:
(一) 作者安排的主題意識,(二)必須的人物,(三)一定的故事情節,(四)設計的特殊結構,(五)選擇的「敘事觀點」,(六)最後,這篇散文必須是適合於包含以上各「成分」的語言文字。
三、小說所寫的故事,是虛構(fiction)的。「fiction」是魅力十足而又極易令人困惑與誤會的觀念。「fiction」,說它是「創作」也對,亦可直稱為「小說」。「fictional」
便是「虛構的」、「創作的」,也就是「小說的」了。小說必然是「fictional」!
在中文,小說一詞,實際上便含有「傳奇」、「虛擬」、「杜撰」的意味在裡面。但是請別忘了:「在人間,事實往往比小說還奇怪」這句話。從這個角度看「fiction」就不致太離譜了。
總之「虛構」是:把人間無數個事實的「點」,以虛擬杜撰的「線」(故事情節)貫串起來,形成更真實的人間面目——的作業、創作產品。這,就是小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