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翻開古代文學的篇章
走進中國古代文學的世界
了解詩歌背後的傳承與演變
探索詩經的文學價值
穿越千年的時光,讀懂古人的思想與情感
【從毛詩序看《詩經》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本書的第一部分以《詩經》研究為切入點,梳理中國古代詩學的發展歷程,並著重討論《詩經》在不同時代的學術解讀與詮釋,為讀者展現《詩經》這部中國最早詩歌總集在文化、思想、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本書特別對毛詩序進行詳細的研究與分析,揭示出這部經典文獻在歷代文人學者心目中的獨特價值,並深入探討《詩經》與中國古代社會、禮樂文化之間的密切關聯。透過對《詩經》重要篇章的解讀和詩歌內涵的挖掘,本書展現其對中國文學發展的深遠影響,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角色。
【《詩經》研究的傳承與變遷】
本書的第二部分延伸至《詩經》研究的重要書籍與論著,對於歷代學者在詩經研究中的經典著作進行系統的介紹和評析,呈現出不同時期的學術成果和研究方向。本書透過對這些重要文獻與書籍的梳理和分析,不僅讓讀者看到中國古代學者在詩經研究方面的豐富成就,還揭示不同時代的研究方法、觀點變遷與學術思想的發展脈絡。在這一部分,作者對傳統詩經學的研究成果進行重新審視與反思,進而提出許多具有啟發性的見解,為當代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讓讀者更深入地體會到《詩經》研究的龐大。
【文學中的民族文化】
本書的第三部分則聚焦於民族文話的探討,展現中國古代文學與民族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民族文話,作者揭示中國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豐富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識,進一步拓展讀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認知。本部分不僅對各個著名文學作品的特色進行詳細分析,還從文學作品的主題、語言、結構等方面,深入探討中國古代文學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這種跨文化的研究方法,讓讀者看到中國古代文學的多元化特質,並深刻認識到中國文學的包容性與多樣性,進一步體現中國古代文學的獨特魅力。
【探尋古代文學的瑰寶】
總而言之,本書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著作,無論是對《詩經》學術研究的詳盡剖析,還是對民族文話的精闢探討,都展現出作者在古代文學領域的深厚造詣與見解。全書內容詳實而富有啟發性,從多個層面展現中國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並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與指引。這不僅是一部研究者不可錯過的書籍,也是所有對中國古代文學感興趣的讀者必備的書本。透過本書,讀者將能夠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魅力與思想智慧,進而在閱讀中獲得收穫。
本書特色:本書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學術著作,展示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豐富成果。書中以《詩經》研究為核心,透過解析毛詩序等重要文獻,揭示古代詩歌的美學價值與思想內涵,讓讀者能夠理解中國文學與民族精神之間的關聯。全書內容豐富,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必備書籍,對於文學的愛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走進中國古代文學的世界
了解詩歌背後的傳承與演變
探索詩經的文學價值
穿越千年的時光,讀懂古人的思想與情感
【從毛詩序看《詩經》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本書的第一部分以《詩經》研究為切入點,梳理中國古代詩學的發展歷程,並著重討論《詩經》在不同時代的學術解讀與詮釋,為讀者展現《詩經》這部中國最早詩歌總集在文化、思想、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本書特別對毛詩序進行詳細的研究與分析,揭示出這部經典文獻在歷代文人學者心目中的獨特價值,並深入探討《詩經》與中國古代社會、禮樂文化之間的密切關聯。透過對《詩經》重要篇章的解讀和詩歌內涵的挖掘,本書展現其對中國文學發展的深遠影響,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角色。
【《詩經》研究的傳承與變遷】
本書的第二部分延伸至《詩經》研究的重要書籍與論著,對於歷代學者在詩經研究中的經典著作進行系統的介紹和評析,呈現出不同時期的學術成果和研究方向。本書透過對這些重要文獻與書籍的梳理和分析,不僅讓讀者看到中國古代學者在詩經研究方面的豐富成就,還揭示不同時代的研究方法、觀點變遷與學術思想的發展脈絡。在這一部分,作者對傳統詩經學的研究成果進行重新審視與反思,進而提出許多具有啟發性的見解,為當代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讓讀者更深入地體會到《詩經》研究的龐大。
【文學中的民族文化】
本書的第三部分則聚焦於民族文話的探討,展現中國古代文學與民族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民族文話,作者揭示中國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豐富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識,進一步拓展讀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認知。本部分不僅對各個著名文學作品的特色進行詳細分析,還從文學作品的主題、語言、結構等方面,深入探討中國古代文學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這種跨文化的研究方法,讓讀者看到中國古代文學的多元化特質,並深刻認識到中國文學的包容性與多樣性,進一步體現中國古代文學的獨特魅力。
【探尋古代文學的瑰寶】
總而言之,本書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著作,無論是對《詩經》學術研究的詳盡剖析,還是對民族文話的精闢探討,都展現出作者在古代文學領域的深厚造詣與見解。全書內容詳實而富有啟發性,從多個層面展現中國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並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與指引。這不僅是一部研究者不可錯過的書籍,也是所有對中國古代文學感興趣的讀者必備的書本。透過本書,讀者將能夠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魅力與思想智慧,進而在閱讀中獲得收穫。
本書特色:本書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學術著作,展示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豐富成果。書中以《詩經》研究為核心,透過解析毛詩序等重要文獻,揭示古代詩歌的美學價值與思想內涵,讓讀者能夠理解中國文學與民族精神之間的關聯。全書內容豐富,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必備書籍,對於文學的愛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鄭振鐸(西元1898年至1958年)
筆名郭源新、落雪等,中國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景星學社社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代表作有:專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小說《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僂集》、《歐行日記》;翻譯《漂鳥集》、《沙寧》、《灰色馬》、《新月集》、《血痕》等書。
筆名郭源新、落雪等,中國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景星學社社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代表作有:專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小說《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僂集》、《歐行日記》;翻譯《漂鳥集》、《沙寧》、《灰色馬》、《新月集》、《血痕》等書。
目次
讀毛詩序
關於詩經研究的重要書籍介紹
民族文話
自序
一 周民族的史詩
二 武王伐紂
三 殷之「頑民」
四 奄、徐與淮夷
五 穆王西征記
六 犬戎的興起
七 「齊桓晉文之事」
八 王子帶之亂
九 秦穆公的霸業
十 弦高救鄭
十一 楚民族的霸業
十二 子產的內政與外交
十三 柳下惠之介
十四 晏子相齊
十五 大教育家孔子
跋
關於詩經研究的重要書籍介紹
民族文話
自序
一 周民族的史詩
二 武王伐紂
三 殷之「頑民」
四 奄、徐與淮夷
五 穆王西征記
六 犬戎的興起
七 「齊桓晉文之事」
八 王子帶之亂
九 秦穆公的霸業
十 弦高救鄭
十一 楚民族的霸業
十二 子產的內政與外交
十三 柳下惠之介
十四 晏子相齊
十五 大教育家孔子
跋
書摘/試閱
讀毛詩序
一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總集。我們要研究漢代以前的詩歌,非研究《詩經》不可。雖然在《詩經》以外,逸詩還有不少,然而有的是後人偽作的,如《白帝子》、《皇娥之歌》,有的是斷章零句,並非完全的,如《論語》、《左傳》所引的詩句;其他完整而有意義的詩篇,至多不過二三十首。而在《詩經》裡,我們卻有三百零五首的完整的古代詩歌可以找到。在這三百零五首裡,有的是頌神歌,有的是民謠,有的是很好的抒情詩,差不多首首都是有研究的價值的。
凡是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學,古代的社會情形,乃至古代的思想,對於《詩經》都應視他為一部很好的資料;而於研究中國詩歌史的人尤為重要。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要想研究中國漢以前的古代的詩歌,除了《詩經》以外,不能更找到別的一部更好更完備的選本了。
然而《詩經》的研究,卻是一件極不容易的工作。
《詩經》也同別的中國的重要書籍一樣,久已為重重疊疊的注疏的瓦礫,把他的真相掩蓋住了。漢興,說詩者即有齊魯韓三家。其後又有毛氏之學。北海相鄭玄為毛氏作箋,《毛詩》遂專行於世。《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後亦亡逸,僅有《外傳》傳於世。然毛傳雖專行,而王肅說《毛詩》又與鄭玄不同。其後孫毓作《毛詩異同評》,評毛鄭王之異同,多非鄭黨王之論。陳統又作《難孫氏毛詩評》以駁孫氏之說。到了唐代,韓愈對於《毛詩序》又生疑義。及宋,而《毛詩》遂被許多人攻擊得體無完膚。歐陽修作《毛詩本義》,蘇轍作《詩解集傳》,雖有懷疑之論,卻還不敢出《毛詩》範圍。到了鄭樵作《詩辨妄》,程大昌作《詩論》,王柏作《詩疑》,王質作《詩總聞》,朱熹作《詩集傳》,《毛詩》才漸漸的失了權威。雖有周孚、呂祖謙諸人的竭力擁護,而總敵不過攻擊者的聲勢。元明以來,朱熹的勢力極大,《詩集傳》用為取士的標準,一切說詩的人,便都棄了毛傳服從朱熹。到了清代,反動又起,閻若璩作《毛朱詩說》,毛奇齡作《白鷺洲主客談詩》,陳啟源作《毛詩稽古編》,陳奐作《毛詩傳疏》,多非難朱熹之說,要把《詩經》從朱熹的《集傳》的解釋的勢力下,回復到毛鄭的傳箋之舊。段玉裁寫定《毛詩故訓傳》,孫燾作《毛詩說》,且進一步而排斥鄭玄之說,要把《詩經》從鄭玄的《毛詩箋》的解釋裡脫出,回復到毛公的《毛詩故訓傳》之舊。魏源作《詩古微》,陳喬樅作《三家詩遺說考》,龔橙作《詩本誼》,皮錫瑞作《詩經通論》,王先謙作《詩三家集疏》,又更進一步而不滿於《毛詩》,要把《詩經》從毛公的《故訓傳》解放出來,回復到齊魯韓三家詩之舊。此外又有姚際恆作《詩經通論》,崔述作《讀風偶識》,方玉潤作《詩經原始》,脫去三家及毛公、鄭玄之舊說,頗表同情於朱熹,一以己意說詩。在這種紛如聚訟的注釋中,我們應該誰從呢?到底是齊魯韓三家說的詩好些呢?還是毛氏的訓傳好些呢?到底是朱熹的《集傳》對呢?還是毛鄭的傳箋對呢?許多人都是出主入奴,從毛者便攻朱,從三家者便攻毛。他們輾轉相非,終不能脫注疏、集傳之範圍,而所謂注疏、集傳,又差不多都是曲說附會,離《詩經》本義千里以外的。
我以前初讀《詩經》時,用的是朱熹的《集傳》,後來又讀《毛詩正義》,又看《詩經傳說彙纂》,最近才看關於三家詩的著作。我所最感痛苦的,便是諸家異說的紛紜,與傳疏的曲解巧說。當讀毛鄭的傳箋的《詩經》時,覺得他們的曲說附會,愈讀而愈茫然,不知詩意之何在,再把朱熹的《詩集傳》翻出來看,解說雖異,而其曲說附會,讀之不懂,解之不通的地方也同傳箋差不多。試舉一例,〈鵲巢〉一詩,《毛詩序》說是:「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鄭玄據之,便把「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二句,解成「鵲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猶國君積行累功,故以興焉。興者,鳲鳩因鵲成巢而居有之,而有均一之德,猶國君夫人來嫁,居君子之室,德亦然。室,燕寢也。」我想了許久,也想不出此詩究竟與夫人之德有何關係。又把《詩集傳》翻出來看,朱熹的解說,卻更不易捉摸了,他說:「南國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心修身,以齊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而有專靜純一之德,故嫁於諸侯,而其家人美之曰,維鵲有巢,則鳩來居之。是以之子於歸,而百兩迎之也。」唉!明明白白的四句:「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御之」,誰知道卻含有這許多正心,修身,齊家,以至被后妃之化,有專靜純一之德的大道理在裡邊呢?像這種的解釋,幾乎在任何種的《詩經》注釋裡都可遇到,如照他們的注釋去讀《詩經》,則《詩經》真是一部含義最深奧,最不容易懂的古書了。
雖然姚際恆、崔述、方玉潤的幾部書,能夠自抒見解,不為傳襲的傳疏學說所範圍,然而究竟還有所蔽。《詩經》的本來面目,在他們那裡也還不容易找得到。
要研究《詩經》,便非先使這一切壓蓋在《詩經》上面的重重疊疊的注疏、集傳的瓦礫,爬掃開來,而另起爐灶不可。
傳襲的《詩經》注疏如不爬掃乾淨,《詩經》的真相便永不能顯露。
二
在這種重重疊疊壓蓋在《詩經》上面的注疏、集傳的瓦礫裡,《毛詩序》算是一堆最沉重,最難掃除,而又必須最先掃除的瓦礫。
雖然齊魯韓三家所說的詩並不比《毛詩序》所說的更好些,雖然近來很有些人極力表章三家詩,用以排斥《毛詩序》,然而三家詩的勢力究竟不大。當劉向、劉歆作《七略》的時候,許多人即已不滿於他們的學說。《漢書.藝文志》說:「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採雜說,咸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其後,《毛詩》專行,三家詩漸漸逸亡,更是無人注意到他們了。自宋以後,朱熹、王應麟以至龔橙、皮錫瑞雖多採用他們的話,而其效力止在於攻擊《毛詩》,對於一般讀詩的人影響仍然絕少。且他們的話,已蒐集得的,也很零星錯落,不易得到頭緒。因此,我們可以暫緩對他們下攻擊令。
朱熹的《詩集傳》,雖然也是一堆很沉重,很不容易掃除,而又必須掃除的瓦礫,然而在他的許多壞處裡,最大的壞處,便是因襲《毛詩序》的地方太多。許多人都公認朱熹是一個攻擊《毛詩序》最力的,而且是第一個敢把《毛詩序》從《詩經》裡分別出來的人;而在實際上,除了朱熹認國風的「風」字應作「風謠」解,認《鄭風》是淫詩,與《詩序》大相違背外,其餘的許多見解,仍然都是被《詩序》所範圍,而不能脫身跳出,所以我們要攻擊《詩集傳》仍然須先攻擊《毛詩序》。
其餘一般《詩經》的注家,都沒有什麼獨特的見解,他們大概都是擁護或反對《毛詩序》的。我們如把他們辯論的中心《毛詩序》打翻,他們便都可默然息爭了。
所以我們現在動手扒除壓蓋在《詩經》上面的注疏瓦礫時,應該最先下手的便是《毛詩序》。而《毛詩序》除了對於《詩經》的影響以外,對於一般文學上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如〈鄘.柏舟〉一詩,《詩序》以為是:「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而以後「柏舟」二字便成了形容節婦的成語了。又如〈召南.小星〉一詩,詩序以為是:「惠及下也。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於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而以後「小星」二字便成了「妾」的代用字了。又如美刺之義,自《詩序》始作俑後,文學作品裡便多印上了這個墨痕。白居易作《新樂府》五十篇,每篇有自序,而其序便是摹仿《詩序》做的。如〈七德舞〉之為「美撥亂,陳王業也」。〈西涼伎〉之為「刺封疆之臣也」。〈蠻子朝〉之為「刺將驕而相備位也」。〈新豐折臂翁〉之為「戒邊功也」。〈太行路〉之為「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此種詩序,由作詩的人自己做出來,還不打緊,如果是後人代做的,則其附會穿鑿之處,真要令人嘆息不已。試舉一個很可笑的例:
蘇東坡的〈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定。時有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本是一首很美麗的詞,被張惠言選入他的《詞選》裡,便引了鮦陽居士的話,把他逐句解釋起來說:「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於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這種解釋,真是不可思議,即使起東坡於九原,叫他自己去注解,我想也絕不會注解成這個樣子。而他們因受《詩序》的影響太深,便不知不覺的戴上了藍眼鏡,把一切文藝品的顏色也都看成藍的了。這是《詩序》給與中國文藝界的最壞的影響之一。其他還有許多壞影響,現在也不一一列舉了。《詩序》如不打翻,則這種附會的文藝解釋,也是不能打翻的。
所以為了矯正這種錯誤的文藝觀念起見,我們也不得不攻擊《毛詩序》。底下舉出《毛詩序》對於《詩經》的害處和他本身的矛盾與不能取信於人的地方。
一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總集。我們要研究漢代以前的詩歌,非研究《詩經》不可。雖然在《詩經》以外,逸詩還有不少,然而有的是後人偽作的,如《白帝子》、《皇娥之歌》,有的是斷章零句,並非完全的,如《論語》、《左傳》所引的詩句;其他完整而有意義的詩篇,至多不過二三十首。而在《詩經》裡,我們卻有三百零五首的完整的古代詩歌可以找到。在這三百零五首裡,有的是頌神歌,有的是民謠,有的是很好的抒情詩,差不多首首都是有研究的價值的。
凡是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學,古代的社會情形,乃至古代的思想,對於《詩經》都應視他為一部很好的資料;而於研究中國詩歌史的人尤為重要。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要想研究中國漢以前的古代的詩歌,除了《詩經》以外,不能更找到別的一部更好更完備的選本了。
然而《詩經》的研究,卻是一件極不容易的工作。
《詩經》也同別的中國的重要書籍一樣,久已為重重疊疊的注疏的瓦礫,把他的真相掩蓋住了。漢興,說詩者即有齊魯韓三家。其後又有毛氏之學。北海相鄭玄為毛氏作箋,《毛詩》遂專行於世。《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後亦亡逸,僅有《外傳》傳於世。然毛傳雖專行,而王肅說《毛詩》又與鄭玄不同。其後孫毓作《毛詩異同評》,評毛鄭王之異同,多非鄭黨王之論。陳統又作《難孫氏毛詩評》以駁孫氏之說。到了唐代,韓愈對於《毛詩序》又生疑義。及宋,而《毛詩》遂被許多人攻擊得體無完膚。歐陽修作《毛詩本義》,蘇轍作《詩解集傳》,雖有懷疑之論,卻還不敢出《毛詩》範圍。到了鄭樵作《詩辨妄》,程大昌作《詩論》,王柏作《詩疑》,王質作《詩總聞》,朱熹作《詩集傳》,《毛詩》才漸漸的失了權威。雖有周孚、呂祖謙諸人的竭力擁護,而總敵不過攻擊者的聲勢。元明以來,朱熹的勢力極大,《詩集傳》用為取士的標準,一切說詩的人,便都棄了毛傳服從朱熹。到了清代,反動又起,閻若璩作《毛朱詩說》,毛奇齡作《白鷺洲主客談詩》,陳啟源作《毛詩稽古編》,陳奐作《毛詩傳疏》,多非難朱熹之說,要把《詩經》從朱熹的《集傳》的解釋的勢力下,回復到毛鄭的傳箋之舊。段玉裁寫定《毛詩故訓傳》,孫燾作《毛詩說》,且進一步而排斥鄭玄之說,要把《詩經》從鄭玄的《毛詩箋》的解釋裡脫出,回復到毛公的《毛詩故訓傳》之舊。魏源作《詩古微》,陳喬樅作《三家詩遺說考》,龔橙作《詩本誼》,皮錫瑞作《詩經通論》,王先謙作《詩三家集疏》,又更進一步而不滿於《毛詩》,要把《詩經》從毛公的《故訓傳》解放出來,回復到齊魯韓三家詩之舊。此外又有姚際恆作《詩經通論》,崔述作《讀風偶識》,方玉潤作《詩經原始》,脫去三家及毛公、鄭玄之舊說,頗表同情於朱熹,一以己意說詩。在這種紛如聚訟的注釋中,我們應該誰從呢?到底是齊魯韓三家說的詩好些呢?還是毛氏的訓傳好些呢?到底是朱熹的《集傳》對呢?還是毛鄭的傳箋對呢?許多人都是出主入奴,從毛者便攻朱,從三家者便攻毛。他們輾轉相非,終不能脫注疏、集傳之範圍,而所謂注疏、集傳,又差不多都是曲說附會,離《詩經》本義千里以外的。
我以前初讀《詩經》時,用的是朱熹的《集傳》,後來又讀《毛詩正義》,又看《詩經傳說彙纂》,最近才看關於三家詩的著作。我所最感痛苦的,便是諸家異說的紛紜,與傳疏的曲解巧說。當讀毛鄭的傳箋的《詩經》時,覺得他們的曲說附會,愈讀而愈茫然,不知詩意之何在,再把朱熹的《詩集傳》翻出來看,解說雖異,而其曲說附會,讀之不懂,解之不通的地方也同傳箋差不多。試舉一例,〈鵲巢〉一詩,《毛詩序》說是:「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鄭玄據之,便把「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二句,解成「鵲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猶國君積行累功,故以興焉。興者,鳲鳩因鵲成巢而居有之,而有均一之德,猶國君夫人來嫁,居君子之室,德亦然。室,燕寢也。」我想了許久,也想不出此詩究竟與夫人之德有何關係。又把《詩集傳》翻出來看,朱熹的解說,卻更不易捉摸了,他說:「南國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心修身,以齊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而有專靜純一之德,故嫁於諸侯,而其家人美之曰,維鵲有巢,則鳩來居之。是以之子於歸,而百兩迎之也。」唉!明明白白的四句:「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御之」,誰知道卻含有這許多正心,修身,齊家,以至被后妃之化,有專靜純一之德的大道理在裡邊呢?像這種的解釋,幾乎在任何種的《詩經》注釋裡都可遇到,如照他們的注釋去讀《詩經》,則《詩經》真是一部含義最深奧,最不容易懂的古書了。
雖然姚際恆、崔述、方玉潤的幾部書,能夠自抒見解,不為傳襲的傳疏學說所範圍,然而究竟還有所蔽。《詩經》的本來面目,在他們那裡也還不容易找得到。
要研究《詩經》,便非先使這一切壓蓋在《詩經》上面的重重疊疊的注疏、集傳的瓦礫,爬掃開來,而另起爐灶不可。
傳襲的《詩經》注疏如不爬掃乾淨,《詩經》的真相便永不能顯露。
二
在這種重重疊疊壓蓋在《詩經》上面的注疏、集傳的瓦礫裡,《毛詩序》算是一堆最沉重,最難掃除,而又必須最先掃除的瓦礫。
雖然齊魯韓三家所說的詩並不比《毛詩序》所說的更好些,雖然近來很有些人極力表章三家詩,用以排斥《毛詩序》,然而三家詩的勢力究竟不大。當劉向、劉歆作《七略》的時候,許多人即已不滿於他們的學說。《漢書.藝文志》說:「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採雜說,咸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其後,《毛詩》專行,三家詩漸漸逸亡,更是無人注意到他們了。自宋以後,朱熹、王應麟以至龔橙、皮錫瑞雖多採用他們的話,而其效力止在於攻擊《毛詩》,對於一般讀詩的人影響仍然絕少。且他們的話,已蒐集得的,也很零星錯落,不易得到頭緒。因此,我們可以暫緩對他們下攻擊令。
朱熹的《詩集傳》,雖然也是一堆很沉重,很不容易掃除,而又必須掃除的瓦礫,然而在他的許多壞處裡,最大的壞處,便是因襲《毛詩序》的地方太多。許多人都公認朱熹是一個攻擊《毛詩序》最力的,而且是第一個敢把《毛詩序》從《詩經》裡分別出來的人;而在實際上,除了朱熹認國風的「風」字應作「風謠」解,認《鄭風》是淫詩,與《詩序》大相違背外,其餘的許多見解,仍然都是被《詩序》所範圍,而不能脫身跳出,所以我們要攻擊《詩集傳》仍然須先攻擊《毛詩序》。
其餘一般《詩經》的注家,都沒有什麼獨特的見解,他們大概都是擁護或反對《毛詩序》的。我們如把他們辯論的中心《毛詩序》打翻,他們便都可默然息爭了。
所以我們現在動手扒除壓蓋在《詩經》上面的注疏瓦礫時,應該最先下手的便是《毛詩序》。而《毛詩序》除了對於《詩經》的影響以外,對於一般文學上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如〈鄘.柏舟〉一詩,《詩序》以為是:「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而以後「柏舟」二字便成了形容節婦的成語了。又如〈召南.小星〉一詩,詩序以為是:「惠及下也。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於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而以後「小星」二字便成了「妾」的代用字了。又如美刺之義,自《詩序》始作俑後,文學作品裡便多印上了這個墨痕。白居易作《新樂府》五十篇,每篇有自序,而其序便是摹仿《詩序》做的。如〈七德舞〉之為「美撥亂,陳王業也」。〈西涼伎〉之為「刺封疆之臣也」。〈蠻子朝〉之為「刺將驕而相備位也」。〈新豐折臂翁〉之為「戒邊功也」。〈太行路〉之為「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此種詩序,由作詩的人自己做出來,還不打緊,如果是後人代做的,則其附會穿鑿之處,真要令人嘆息不已。試舉一個很可笑的例:
蘇東坡的〈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定。時有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本是一首很美麗的詞,被張惠言選入他的《詞選》裡,便引了鮦陽居士的話,把他逐句解釋起來說:「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於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這種解釋,真是不可思議,即使起東坡於九原,叫他自己去注解,我想也絕不會注解成這個樣子。而他們因受《詩序》的影響太深,便不知不覺的戴上了藍眼鏡,把一切文藝品的顏色也都看成藍的了。這是《詩序》給與中國文藝界的最壞的影響之一。其他還有許多壞影響,現在也不一一列舉了。《詩序》如不打翻,則這種附會的文藝解釋,也是不能打翻的。
所以為了矯正這種錯誤的文藝觀念起見,我們也不得不攻擊《毛詩序》。底下舉出《毛詩序》對於《詩經》的害處和他本身的矛盾與不能取信於人的地方。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