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第三版)(簡體書)
教育學新論
漫畫區塊鏈
勞工尿液中笨乙烯代謝物之生物暴露劑量指標研究IOSH96-A317
歷屆公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分科測驗模擬試題解析
逆浪淘沙的台語先覺:許成章作品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我的想念不是燦爛的火花:鄭烱明自選詩集
Johann Heinrich Voss; Volume 1
數碼暴龍大冒險01
SINNERS罪魂使05
The Once and Future School

TOP
6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微觀經濟學(第三版)(簡體書)
滿額折

微觀經濟學(第三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39 元
定價
:NT$ 834 元
優惠價
8772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我們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經濟學在起作用。
從租房到拼車,從經濟增長到消除貧困,達龍·阿西莫格魯、戴維·萊布森、約翰·A.李斯特三位當代著名經濟學家確立了優化、均衡和實證這三個關鍵概念,用以解釋人類的各種行為。優化幫助我們理解個人和企業如何做出最佳選擇,均衡展示了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實證主義則利用數據來檢驗和支持理論。
本書以現代生活的諸多真實事例為起點,摒棄了傳統經濟學教材中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數學公式和陳舊案例,並加入博弈論、不平等、拍賣和議價等現代經濟學的重要概念,幫助讀者更輕鬆地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形成經濟思維。
讀完本書,你將發現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繫,學會分析和預測他人的行為,比如該花多少時間瀏覽短視頻,和人談判時如何獲得最好的結果,怎樣叫網約車更劃算,明白哪種政策更有助於消除貧困,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在第三版中,作者們更新了數據、圖表和案例,使之更貼近當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並在每章末尾增加了循證經濟學習題,為想要深入學習的讀者提供了分析和解釋現實經濟問題的練習。

作者簡介

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學院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會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計量經濟學會會士,歐洲經濟學會會士及勞動經濟學家學會會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曾獲T.W.舒爾茨獎、約翰·馮·諾依曼獎等諸多獎項,並於2005年獲得有“小諾貝爾經濟學獎”之稱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著有《現代經濟增長導論》等作品。

戴維·萊布森(David Laibson)
哈佛大學羅伯特·戈德曼經濟學教授、洛厄爾學院院長、經濟系原主任、人類行為基礎研究計劃負責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成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及計量經濟學會會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行為經濟學、家庭金融、公共財政、宏觀經濟學、老齡化等方面。曾獲馬歇爾獎學金,因關於終身財務保障主題的出色學術寫作兩次獲得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保羅·薩繆爾森獎。

約翰·A.李斯特(John A. List)
芝加哥大學肯尼思·格裡芬經濟學杰出服務教授、經濟系原主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原助理研究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計量經濟學會會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微觀經濟學,特別強調用實驗方法考察實證問題和規範問題。曾獲阿羅高級經濟學家獎、肯尼思·加爾布雷思獎、於爾約·楊松講座獎、克萊因講座獎等,著有《隱性動機: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和人類行為背後的動機》等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由2024年諾獎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達龍·阿西莫格魯及戴維·萊布森和約翰·A.李斯特三位頂尖經濟學教授聯袂打造,以創新理念和實踐導向,為讀者提供接近經濟學的全新體驗。作者們以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對經濟學的熱愛,將複雜的經濟理論轉化為易於理解且貼近生活的知識。

本書以優化、均衡和實證主義為核心,通過大量當代生活實例展示了經濟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它摒棄了傳統的數學公式,採用真實數據和案例,使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經濟學概念,建立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

本書是哈佛大學及芝加哥大學指定的經濟教材,並獲得了余永定、張軍、姚洋等國內知名經濟學家推薦。它激發了讀者對經濟學的興趣,幫助讀者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目次

前言 VII
1 經濟學原理與實踐
臉書是免費的嗎? 2
1.1 經濟學的範疇 3
1.2 經濟學三大原理 8
1.3 經濟學第一原理:優化 9
1.4 經濟學第二原理:均衡 17
1.5 經濟學第三原理:實證 19
1.6 經濟學對你有用嗎? 20
2 經濟科學:運用數據和模型理解世界
上大學值嗎? 26
2.1 科學方法 27
2.2 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 35
2.3 經濟問題和答案 42
附錄2A:繪製和解釋圖表 47
3 優化:竭力做到最好
地理位置如何影響租房成本? 56
3.1 優化:找出最佳可行選項 57
3.2 優化應用:租到最理想的房子 59
3.3 運用邊際分析實現優化 64
4 需求、供給與均衡
如果汽油價格下降,人們會多買多少汽油? 78
4.1 市場 79
4.2 買方如何行事? 81
4.3 賣方如何行事? 92
4.4 供需均衡 98
4.5 如果政府試圖控制油價,會產生什麼後果? 104
5 消費者和激勵
吸煙者會因每月100 美元的獎勵而戒煙嗎? 112
5.1 買方難題 113
5.2 綜合思考 117
5.3 從買方難題到供給曲線 122
5.4 消費者剩餘 124
5.5 需求彈性 129
附錄 用無差異曲線表示偏好:預算約束的另一用途 143
6 賣方和激勵
乙醇補貼將如何影響乙醇生產者? 148
6.1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賣方 149
6.2 賣方難題 149
6.3 從賣方難題到供給曲線 160
6.4 生產者剩餘 165
6.5 從短期到長期 166
6.6 從企業到市場:長期競爭均衡 169
附錄6A 企業具有不同成本結構時的均衡 185
7 完全競爭和無形之手
僅由利己者構成的市場能否使社會整體福利最大化? 188
7.1 完全競爭和效率 189
7.2 擴展無形之手:從個人到企業 198
7.3 擴展無形之手:跨行業資源配置 198
7.4 價格引導無形之手 202
7.5 公平和效率 216
8 貿易
自由貿易會讓你失去工作嗎? 228
8.1 生產可能性曲線 229
8.2 貿易的基礎:比較優勢 231
8.3 美國各州間貿易 237
8.4 國家間貿易 241
8.5 反對自由貿易的理由 249
9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英國女王如何才能縮短前往溫布利球場的交通時間? 260
9.1 外部性 261
9.2 外部性的私人解決方案 271
9.3 外部性的政府解決方案 273
9.4 公共物品 282
9.5 公共池塘資源物品 291
10 經濟中的政府:稅收和監管
政府的最優規模是多大? 300
10.1 美國的稅收和政府支出 301
10.2 監管 319
10.3 政府失靈 323
10.4 公平與效率 327
10.5 消費者主權和家長作風 329
11 生產要素市場
勞動市場是否存在歧視? 340
11.1 競爭性勞動市場 341
11.2 勞動供給:勞動與休閑之間的權衡 345
11.3 工資不平等 353
11.4 其他生產要素市場:實物資本和土地 360
附錄 勞動市場的買方壟斷 371
12 壟斷
壟斷對社會有無好處? 374
12.1 引入一種新市場結構 375
12.2 市場支配力的來源 376
12.3 壟斷者難題 380
12.4 確定最優數量和價格 386
12.5 “失靈”的無形之手:壟斷的成本 390
12.6 恢復效率 391
12.7 政府的反壟斷政策 396
13 博弈論和策略選擇
換位思考有價值嗎? 406
13.1 同時行動博弈 407
13.2 納什均衡 412
13.3 納什均衡的應用 415
13.4 人們在實踐中如何進行博弈? 419
13.5 擴展式博弈 423
14 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
要想使市場具有競爭性,我們得需要多少家企業? 436
14.1 另外兩種市場結構 437
14.2 寡頭壟斷 438
14.3 壟斷競爭 450
14.4 “失靈”的無形之手 457
14.5 總結:四種市場結構 459
15 時間和風險的權衡
人們是否更偏好於實時滿足? 470
15.1 時間和風險的模型化 471
15.2 貨幣的時間價值 472
15.3 時間偏好 478
15.4 概率和風險 483
15.5 險偏好 489
16 信息經濟學
為什麼新車一經售出就會大幅貶值? 494
16.1 信息不對稱 495
16.2 隱藏行為:存在道德風險的市場 505
16.3 信息不對稱世界中的政府政策 510
17 拍賣和議價
如何在億貝網的拍賣中出價? 520
17.1 拍賣 522
17.2 議價 536
18 社會經濟學
人們在意公正嗎? 550
18.1 慈善和公正的經濟學 551
18.2 信任和報復的經濟學 563
18.3 他人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 569
術語表 581

書摘/試閱

1.1 經濟學的範疇
經濟學涵蓋的不只是錢。經濟學家研究人類的所有行為,從一個人決定租車,到決定不系安全帶,再到新手司機在急轉彎時選擇的車速,這些都是選擇,都是經濟學家一視同仁的研究物件。選擇,而非金錢,才是經濟學家所有研究事物的統一特徵。
事實上,經濟學家認為幾乎所有的人類行為都是選擇的結果。例如,想象一位父親告訴他十幾歲的女兒,她必須負責清洗家裡的汽車。他的女兒有多種選擇:她可以洗車;她也可以討價還價,然後去做一項更簡單的家務活;她還可以拒絕洗車並承擔相應後果;她還可以搬出去住(雖然這反應有些過激,但仍然是一個選項)。按照經濟學家的思維邏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所做選擇的結果。
經濟主體和經濟資源
說經濟學只關乎選擇,是為了以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概括研究主題。為了給出一個更為準確的定義,我們首先要引入兩個重要的概念:經濟主體和資源配置。
經濟主體是指做出選擇的個人或群體。為了說明這一概念的廣闊範疇,我們先列舉一些以個人為經濟主體的實例以及他們做出的某項選擇。例如:一名消費者要選擇買哪一款手機;一位家長要選擇是否以及如何對子女的優秀表現予以獎勵;一名學生要選擇上課還是逃課;一位公民要選擇是否去投票,以及去的話,把票投給哪位候選人;一名工人要選擇盡職盡責還是偷懶摸魚;一名罪犯要選擇出售病毒還是阿片類藥物(或兩者都不選,又或兩者都選);一位商業領袖要選擇在世界上哪個地方開設新工廠;一位參議員要選擇投票贊成還是反對最高法院的提名者。當然,你也是一個經濟主體,因為你每天都要做出大量的選擇。
不是所有的經濟主體都是個人。經濟主體也可以是一個群體,比如一個政府、一支軍隊、一家公司、一所大學、一個政治團體、一家工會、一支運動隊,甚至是一個街頭幫派(見圖1.1)。有時經濟學家會簡化分析,將這些群體視為一個單一決策者,而對群體中不同個體對群體決策的貢獻忽略不計。
第二個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是,經濟學研究稀缺資源的分配。稀缺資源是指人們想要且想要數量超過了其可獲得數量的東西(假定資源可免費獲得)。黃金婚戒、指壓按摩、義大利手袋、百老匯演出、蘋果手機、三層巧克力軟糖冰激凌和景觀房都是稀缺資源。但並不一定只有奢侈品才會稀缺——日常用品也會稀缺,比如衛生紙、地鐵座位和乾淨的飲用水。稀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們在一個資源有限的世界裡有著無限的欲望。世界上沒有足夠的資源讓每個人(免費)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以汽車為例,如果汽車能以零元價格獲得,那它肯定會出現短缺。那麼,社會如何決定哪些人能獲得有限供應的汽車?社會一般會如何分配經濟中的所有稀缺資源?
在現代經濟中,像你這樣的消費者在資源分配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你每天擁有24 小時可供分配——這是你每天的時間預算。你可以選擇將這24 小時中的多少時間用於上臉書,可以選擇用多少時間來做其他活動,比如學習或者工作。如果你有一份工作,你可以選擇如何花掉自己辛苦掙來的工資。這些不同類型的選擇決定了稀缺資源在現代經濟中的分配方式:分配給那些有支付能力和有支付意願的消費者。
經濟學家無意將自己的個人喜好強加給你。舉個例子,你需要決定是開車、騎自行車、步行、叫網約車、打出租車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我們感興趣的是告訴你如何運用經濟學思維方式,這樣你就能夠比較各種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經濟學的定義
我們現在已經為更準確地定義經濟學做好了準備。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主體如何選擇分配稀缺資源以及這些選擇會如何影響社會。
我們之前提到的例子都強調了人們的選擇,選擇在經濟學的正式定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經濟學的定義也為我們的討論增加了一項新的元素:個人經濟主體的選擇對社會的影響。例如,一輛新車的出售,影響的可不僅僅是那個開車離開經銷商停車場的人。這筆交易會產生銷售稅,政府會利用這筆稅收資助高速公路和醫院等項目。這輛新車的購置也會增加道路的擁堵——高峰時段擁擠的車流中又多了一輛車。你家門前路上可能又多了一輛與你搶最後一個停車位的車。如果這輛新車的車主駕駛魯莽,這輛車也可能給其他司機帶來危險。經濟學家研究的就是這些最初選擇及其對世界上其他人的多重影響。
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
我們現在已對經濟學的含義有了基本的了解:經濟學研究的是人的選擇。但為什麼要研究這些選擇?部分原因是經濟學家對此充滿好奇心,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因素。理解人們的選擇是非常有實際用處的,有兩個關鍵原因:
(1)經濟學分析能夠描述人們的實際行為(實證經濟學)。
(2)經濟學分析能夠就人們(包括社會)應該做什麼提供建議(規範經濟學)。
以上兩項應用,第一項是描述性的,第二項則是建議性的。
實證經濟學旨在描述人們的實際行為
對經濟主體實際行為的描述就是對世界的客觀陳述,換言之,它們是可以用數據來確認或者檢驗的陳述。例如,從2020 年3 月到4 月,美國勞動力中失業人口的比例從4.4% 上升到14.7%,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1 在這一個月中,新冠疫情導致的封鎖使得眾多企業關門歇業,還有很多公司進行了裁員。描述已發生的事情或者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這被稱為實證經濟學或實證經濟分析。
例如,有人預測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能力將在2019 年至2024 年之間增加50%(尤其是太陽能、風能、水電和生物能源)。2 這一預測可以與未來的數據進行比較,以檢驗其準確性。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預測最終會變得可檢驗,所以它也是實證經濟學的一部分。
規範經濟學旨在為人們的行為提供建議
另一種經濟學分析叫作規範經濟學,旨在為個人和社會的選擇提供建議。規範經濟學研究的是人們應該做什麼。規範經濟學幾乎總是依賴於主觀判斷,這意味著規範分析至少部分依賴於個人的感受、喜好或觀點。既然如此,我們應該依據誰的主觀判斷?經濟學家認為,這應該取決於被建議物件的主觀偏好。
舉個例子,假如一位經濟學家要幫助一名勞動者確定他在投資中應該承擔多大的風險。這位經濟學家可能會去了解勞動者對投資風險的偏好。假設這位勞動者說,如果將退休金投資於時常大幅下跌(且不可預測)的股市——例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2020 年2 月和3 月新冠疫情開始時下跌了38%,他晚上就會睡不好覺。經濟學家會解釋稱:避免風險也是有代價的——無風險投資的長期平均回報率會低於股市投資,股票的年均回報率比無風險投資要高出 6 個百分點。如果這名勞動者在知曉這些區別後仍然選擇無風險投資,那麼經濟學家會幫助勞動者找到這種無風險投資。此時,經濟學家扮演了工程師的角色,幫助這名勞動者找到了適合其風險水平的投資組合。
這裡的關鍵點在於這名勞動者想要什麼。對大多數經濟學家而言,這名勞動者選擇任何等級的風險水平都是合理的,只要他理解這一風險對其平均回報率的影響——較低的風險意味著較低的平均回報率。當經濟學分析被用來幫助個人經濟主體做出能夠實現個人最大利益的選擇時,這類規範經濟學就被稱為規定經濟學(prescriptive economics)。
有時,規範分析會變得十分複雜,因為它可能涉及很多經濟主體。我們接下來就轉向更為複雜的規範分析。
規範分析與公共政策
規範分析也為整個社會提供建議。例如,經濟學家經常被要求評估公共政策,如稅收或法規。當公共政策創造出贏家和輸家時,公民往往會對政府計劃的可取性持反對觀點。一個人眼中的候鳥保護區對另一個人而言則是蚊蟲滋生的沼澤。通過環境法規保護濕地有利於觀鳥者,但對想要開發那片土地的土地所有者而言則是不利的。
當一項政府政策創造出贏家和輸家時,經濟學家需要基於道德判斷進行規範分析。對於會使一個群體受損而使另一個群體受益的政策,經濟學家在進行評估時必須進行道德判斷。
當經濟學家思考政府政策時,道德判斷通常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很少有政策能夠使每個人都受益。決定輸家所承擔的成本相對於贏家所得到的收益是否值得,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道德判斷。制定環境法規,防止房地產開發商為建造新房而排幹沼澤地的水,這樣做是否符合道德?如果這些環境法規保護了其他人重視的候鳥呢?是否存在可能的妥協——例如,政府可否考慮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收購土地?這些事關社會應該做什麼的公共政策問題都是規範經濟問題。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要理解經濟學的範疇,你還需要知道另一種分類。經濟學可以分為兩個廣泛的研究領域,許多經濟學家在這兩個領域都有所涉獵。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人、家庭、企業和政府如何做出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影響定價、資源配置和其他經濟主體的福利水平。一般來說,當我們想要了解整體經濟的某一特定部分,比如燃煤發電市場時,就需要微觀經濟學家的幫助。
例如,一些微觀經濟學家會研究燃煤發電廠所產生的污染情況。微觀經濟學家可能會根據其對電力總體需求和能源行業技術發展前景的預測(包括太陽能和風能對燃煤發電廠的替代),來推測未來十年的燃煤污染水平。推測未來的燃煤污染水平就屬於實證經濟分析。
一些微觀經濟學家會對燃煤污染情況進行規範分析。例如,由於全球變暖主要是由煤、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導致的碳排放引起的,微觀經濟學家便設計出新的政府政策, 以減少此類燃料的使用。例如,“碳稅”的設立就是為了降低碳排放。在碳稅政策下, 碳排放相對較高的能源生產企業(如燃煤發電廠)要比碳排放較低的能源生產企業(如風力發電廠)繳納更多的每單位能源生產稅。一些微觀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設計碳稅等干預性政策,並確定這些干預性政策會如何影響家庭和企業對能源的選擇。
宏觀經濟學是對經濟整體的研究。宏觀經濟學家研究各種整體經濟現象,比如一國經濟總產出的增長率、總體價格的增長百分比(通貨膨脹率),以及有就業意願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占全國勞動人口的比例(失業率)。宏觀經濟學家負責設計能夠提升整體或“總體”經濟表現的政府政策。
例如,宏觀經濟學家會試圖找到能夠刺激經濟並使其脫離持續負增長(即經濟衰退)的最佳政策。在應對2020 年新冠疫情危機所導致的經濟收縮過程中,宏觀經濟學家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何管理成長良好的經濟也是宏觀經濟學家的關注點。 例如,在2018 年,美國失業率達到了低於4% 的歷史低水平,(經通脹調整的)年經濟增長率也強勁地超過了3%,在這一背景下,美聯儲提高利率以抵御通脹上升的潛在威脅,宏觀經濟學家則就這一做法是否審慎進行了辯論。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2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