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他是宜蘭獅,為了建國理想,不惜革命推翻黨國而受難入獄。
他是台灣牛,成立「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照顧弱勢難友。
他是劉金獅,他的一生就是台灣民主的發展史,他不只見證,更參與其中。
劉金獅,1935年出生於宜蘭蘇澳猴猴,童年便目睹了二二八事件的血腥屠殺。十三歲工作時,聽聞「思想犯」一詞,開始領悟台灣人在獨裁政權壓迫下的無聲悲嘆。
1962年,因參加台灣獨立組織「興台會」被捕,經歷了嚴酷的審訊和十年的牢獄生活。出獄後,在經營皮革事業的同時,熱心支持黨外運動,曾積極為郭雨新、盧修一、李應元等人助選,是黨外運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1987年,與志同道合的難友創立「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後並長期擔任會長,致力於關懷受難者的生活。
本書透過口述史專家張文隆的長期訪談、記錄撰寫,忠實地敘述劉金獅的成長經歷、受難經過,以及參與黨外民主運動的心路歷程,揭示他在威權統治的迫害下如何堅定信念、勇敢面對。劉金獅始終站在街頭和黨外運動的最前線,為了實現台灣民主化和獨立建國奮鬥不懈。他的經歷不僅是台灣民主運動的縮影,更是台灣人勇於追求自由的歷史見證。
【專文推薦】
「金獅兄的一生,就是台灣民主發展史,他不只見證,更參與其中。」———陳菊(監察院院長)
「很榮幸能跟劉金獅共同見證台灣歷史並且參與台灣的點點滴滴,如今這些故事由張文隆記述下來,真是彌足珍貴。」———Linda Gail Arrigo 艾琳達(人權學者)
「本書完整描述在政治壓迫的年代裡,劉前輩不畏艱難勇於對抗獨裁的歷史詩篇,以及與夫人相互扶持的動人故事。」———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作者簡介
張文隆
1968年生於宜蘭。自幼深受同鄉前輩郭雨新先生影響,1992年拜張炎憲教授為師,1994年完成不見容於主流學界的碩士論文─〈郭雨新與戰後台灣黨外民主運動〉。海軍預官期間完成《台灣人教師的時代經驗》(北縣文化中心,1996)。經過十年摸索,2005年起受教於人權鬥士艾琳達博士以及華府王會計師能祥長老,此後陸續完成《郭雨新先生行誼訪談錄》(張文隆、陳儀深、許文堂合著,國史館,2008)、《前進D.C.─國會外交的開拓者 王能祥八十回憶暨台灣前途文集》(王能祥、張文隆合著,遠景,2012)、《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遠景,2013)、《刺蔣─鄭自才回憶錄》(鄭自才、張文隆合著,允晨,2018)。
2014年啟蒙導師張炎憲教授積勞成疾猝逝費城,受此刺激2015年起積極投入反黑箱課綱運動,目前致力於轉型正義。
序
序一
陳菊|監察院院長
金獅兄的一生,就是台灣民主發展史,他不只見證,更參與其中。
這本書以平實的文字,敘述驚濤駭浪的年代。金獅兄出身平凡家庭,一生踏實、勤奮努力,充滿台灣人堅毅樸實的特性。我想,如果不是對民主、自由殷切的追求,時代的巨輪也就不會這麼因緣際會地將其捲入這洪流,或許金獅兄的生命會很不一樣。
但,這就是人生的選擇與堅持,金獅兄並沒有因為命運的捉弄低頭,而是穩健地迎向每一次挑戰與難關,「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可說是他最好的寫照,而金獅兄與其夫人的鶼鰈情深、相互扶持,我想絕對是他一路走來最大的動力與支柱。
書中記錄了當年許多事件的細節,很大程度幫助讀者透過不同角度看見歷史的面貌,另外,金獅兄生命歷程的點點滴滴,也為我們提供許多彼時彼刻的社會氛圍與狀況,與今相互對照,可窺見台灣進步的足跡,因此我想這本著作所具有的意義已遠遠超過自傳的範圍,為前人後者留下十分重要的篇章。
台灣之所以有今天的民主、自由與人權,憑藉的就是許許多多的「劉金獅們」,單純熱愛這塊土地、無私奉獻,犧牲了家庭甚至性命,依然義無反顧,值得我們銘記與紀念。
序二
Linda Gail Arrigo艾琳達|人權學者
很高興張文隆老師在三重、蘆洲地區教高中歷史之餘,積極關懷本土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苦痛心聲!
我與施明德在一起時,認識了很多政治受難者朋友,在一次政治犯的婚禮裡初識劉金獅。表面上他的案件跟施明德是同案的,究其實兩案原本沒什麼關聯,兩人也毫不相識,只是情治單位把他們硬是湊在一起罷了!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我被國民黨政府驅逐出境,此乃美麗島事件之餘緒,一直到李登輝繼任總統,其間整整十年。其後適逢政治犯之大釋放,我才得以在一九九〇年五月底重回台灣懷抱。於是與台灣政治受難者之前緣,得以再續並且更深入。尤其透過劉金獅的引薦,參與了三重地區的草根與婦女的諸多基礎活動。
初與劉金獅交談就非常交心,儘管他身材高大,卻是舉止溫煦、口氣很生怯,典型正直老實的台灣人模樣。一九九七年我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定居,才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他。沒想到他僅憑個人的熱誠、勇氣與努力,竟然成立了政治受難者協會。記得我們經常在三重街上一間古老的小小日本料理店,談論著台灣歷史的種種悲劇。印象最深的是,他十一歲時跟父親北上,由蘇澳搭火車到基隆的震撼。火車到基隆站後,全車旅客遭國民黨軍隊嚴禁下車,口渴難耐的他偷偷跑上車站二樓準備喝水時,卻親眼目睹基隆大屠殺,親眼看到碼頭上一排排台灣人被槍殺而後往海裡扔的那一幕,是多麼驚心動魄而沒齒難忘啊!
一九九九至二〇〇〇年我有幸受聘於CIEE國際教學機構,得以向三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國大學生,介紹台灣歷史的真相,也讓他們親自跟政治受難者接觸交流。其間更受到劉金獅熱誠的招待,多次大啖觀音的劍筍並快樂的留影。二十多年後,再次看到這些照片猶掛高牆,著實感慨呀!
時光荏苒,琳達我已垂垂老矣,劉金獅也高壽九十。很榮幸能跟劉金獅共同見證台灣歷史並且參與台灣的點點滴滴,如今這些故事由張文隆記述下來,真是彌足珍貴。張文隆是我的知友,劉金獅更是我長年患難與共的摯友,他們兩位經過我的穿針引線,催生了這本書之餘,竟也成為忘年之交。我覺得非常榮幸,更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情迎接本書的出版!
序三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在台灣民主運動的道路上,總是看見許多默默奉獻心力的人,無懼無畏站上抗爭的第一線爭取自由與民主,展現對民主追求的信念與決心,前仆後繼,最終促成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本書即在呈現一個民主前輩在不平凡時代的生命故事。
劉金獅前輩遭指涉捲入一九六二 年「興台會案」被捕,在政治監獄度過十年牢獄生涯。出獄後仍投身黨外運動,出錢出力,無役不與,也參與民進黨的創黨歷程。本書完整描述在政治壓迫的年代裡,劉前輩不畏艱難勇於對抗獨裁的歷史詩篇,以及與夫人相互扶持的動人故事。我仍深刻記得在新冠疫情期間,前往劉前輩三重住家探視的時候,看到前輩坐著輪椅,無微不至細心照顧著夫人,鶼鰈情深,令人動容。
謝謝本書作者張文隆先生多年來細心陪伴劉前輩,經由他既精煉又生動的筆觸,完整記錄前輩的生命故事,讓我們理解在每一個社會的每一個艱難時代中,也都存在著這樣的少數人,他們的不屈服即使沒有立即改變社會,但他們的種種行動,卻深深啟發了後代。
法國哲學家Paul Ricoeur 曾說,保存記憶,就是為了實踐正義,換句話說,保存記憶的行動,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肯認,還是對未來的一種道德承諾。通過記憶,我們積極面對過去的不公義,並承載著對他人的道德義務,致力於修復創傷、促進正義和保障人權,確保暴行不再發生。
因此,本書是台灣作為民主共同體的珍貴素材,在當前台灣民主遭遇內外挑戰之際,值得每個讀者細細咀嚼!
序四
劉明玲|劉金獅女兒
首先需特別感謝張文隆老師的大力幫忙,才有辦法順利出版這本爸爸的回憶錄。若沒有張老師在幾年間不辭辛勞地利用工作之餘,耐心地陪同爸爸口述及記錄整理下他的歷史真相,我們也無法更清楚完整地了解他過去的事蹟。
爸爸的口述回憶裡,有一大部份都是回憶有關他個人在白色恐怖時期十年坐監的經歷,可見這十年冤獄期間對他影響甚深!他甚少提及家庭生活及家人,因爲他幾乎大部份的心思、心力都奉獻致力於民主運動上面,身為子女的我們是很少有機會跟爸爸相處,這是我這輩子最遺憾的事,因此爸爸在我心裡就像是一個有著距離感的英雄,只可遠觀!
面對爸爸的特殊歷史背景,我只能用更寬懷的心情及態度去面對他,特別是他因白色恐怖冤獄而造成的心理創傷是無法抹滅的印記!而這印記更影響了他的家人。曾經我怨恨這個印記,但現在我已欣然接受它與我共存,因這個特殊的印記讓我引以為傲!
感謝爸爸為台灣這塊土地所奉獻的民主養分,也願我們的社會能夠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導論
張文隆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正任教於台北醫學大學的艾琳達博士,約集了國內外一大群歷史工作者,齊聚台北醫學大學要親自見證歷史。會中大家聚焦於吳義男、姚勤夫婦的訪談,姚勤正是一九六六年「城固專案」受害者姚勇來、沈嫄璋夫妻的女兒。
一九六六年司法行政部調查局長沈之岳在國防部長蔣經國授意下,發動「城固專案」,清洗局內閩籍官員。五月底辦案人員先逮捕《台灣新生報》編輯姚勇來、記者沈嫄璋,擬取姚、沈夫婦供詞,藉以羅織調查局官員蔣海溶、李世傑入罪。沈嫄璋與姚勇來遭監禁在三張犁調查局第一留質室內受盡凌虐,沈嫄璋甚至遭酷刑逼供致死。
在北醫現場,吳義男、姚勤夫婦不只現身說法,還提供了:
1.國防部判決書
2.姚勇來〈調查局第一留質室逼供之回憶〉
3.姚勇來〈嫄璋枉死情形〉
4.姚勤《我的故事─白色的歲月、變色的我」集》
5.姚勤〈先母沈嫄璋生平及遇害經過暨陳情書〉
6.軍管區司令部軍法處書函
7.李世傑《軍法看守所九年》
8.李世傑《撰呈對被冤誣各事的總答辯》。
這麼龐大又真實的訊息量一出,對現場的所有聽眾都是一大震撼!當時負責穿針引線,親自領著吳義男、姚勤夫婦到現場的,正是熱心公益無可挑剔的劉金獅先生(金獅伯)。
其實金獅伯本身就是一部傳奇故事,艾琳達博士於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日、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不斷勸說金獅伯,終於讓一向謙遜自持的金獅伯答應於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開始受筆者訪問。從此金獅伯和筆者展開長期又密集的口述訪談,至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已完成了三十一次的訪問。從二〇一七年開始,轉眼如今已是二〇二四年,經過這七年的密切相處,不僅催生了這本書,筆者和金獅伯竟也成為忘年之交。
和金獅伯同為宜蘭子弟的筆者,一直對宜蘭母土有著深深的感受,金獅伯生於宜蘭、長於宜蘭,在金獅伯身上很明顯令人感受到宜蘭母土是怎麼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宜蘭人!
在東亞地區最著稱的氣候景象就屬颱風與寒流。颱風雖然來勢洶洶,但來得快也去得快,很快就被亞洲大陸給沖得鳥獸散。寒流雖然不若颱風銳不可擋,卻是無孔不入漸進侵襲,由秋天到冬天一波一波走向高潮,即使到了春天,還不時一再給人臨去秋波。或許天候使然,台灣人的性格就像颱風,雖然剽悍,可惜氣不長。
冬天的「蘭雨」,由於冬雨綿綿,甚至可以陰霾整個冬季也難得綻放冬陽,噶瑪蘭大地因而誕生了不少細水長流、堅韌一生的偉大靈魂。金獅伯就是其中的典型。
噶瑪蘭原野上的子民,成長於雪山山脈的青山綠水、太平洋濱的海風吹拂、龜山島嶼的守候呵護……那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天地!噶瑪蘭的浮雲遊子,當他們沿著北宜公路翻過雪山山脈,映入眼簾的故鄉,會讓您內心悸動!每一彎、每一拐,您漸漸地投入故鄉的懷抱……歷經了九彎十八拐後,故鄉噶瑪蘭大地終於將您緊緊擁入懷裡!
當火車不知穿越多少山洞,霎時間海天一際,龜山島巍然獨立,綿延的山嶺交織著蘭陽的海灣,故鄉就在前方!
金獅伯一生熱愛母土的情懷,就是在當中孕育成長的。
目次
序一∣陳菊
序二∣Linda Gail Arrigo艾琳達
序三∣陳俊宏
序四∣劉明玲
導論∣張文隆
第一章∣家世與童年時期
一、家世——祖先來自美濃的蘇澳人
二、美軍空襲下的童年
三、基隆港迎接中國軍隊
四、令人瞠目結舌的中國政府
五、二二八事件——目睹基隆大屠殺
第二章∣求職到創業
一、羅東醬油工廠的震撼
二、北上台北市冬粉工廠
三、落腳三重推銷紡織廠機械零件
四、服兵役
五、退伍後改行從事牛皮生意
六、錯過的致富機遇——魚肚皮革生意
第三章∣參與一九六二年台灣獨立聯盟案
一、熱衷黨外活動
二、加入「台灣民主同盟(興台會)」
三、拉攏角頭勢力
四、場地勘查
五、抓耙仔
六、台北市警察總局
七、青島東路警總軍法處看守所再到安坑看守所
八、頓失倚靠的妻女
第四章∣十年牢獄
一、青島東路警總軍法處看守所
(一) 陳智雄
(二) 柯旗化
(三) 八德滅門血案嫌犯
(四) 小政治犯
二、安坑看守所(新店軍人監獄)
(一) 鹿窟事件受刑人
(二) 劉子英
(三) 挾帶禁書
(四) 監獄官想做生意
(五) 鑽井
(六) 目睹槍決
(七) 軍監探監
(八) 李吉村
三、景美看守所(警總軍法處看守所新址)
(一) 泰源事件
(二) 四二四事件
(三) 自尋死路的上訴
第五章∣出獄後重新創業
一、特務阻撓難找工作
二、重開皮革工廠
三、豆漿店幫忙
四、其他投資
第六章∣黨外、組黨到執政
一、投身黨外運動
(一) 一九七五郭雨新立委選舉
(二) 一九七九中泰賓館事件
(三) 一九七九美麗島事件
(四) 一九八六民進黨成立
(五) 一九八九鄭南榕自焚事件
(六) 一九八九郭倍宏旋風
(七) 公職人員與我
二、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成立
(一)率先成立台北縣政治受難者聯誼會
(二)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成立
(三)登記為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
三、國民黨特務統治
(一) 軍法處看守所的死刑犯特務
(二) 調查局企圖吸收
(三) 與派出所的互動
(四) 找警總投訴
(五) 其他情治人員與抓耙仔
四、邁向執政
(一) 吸收黨員擴展支持者
(二) 寄望年輕世代
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一、熱衷黨外活動
改行做皮革生意後,我先去當皮革工廠的學徒,因而認識了裡面的師傅宋景松。
我平常會看《自由中國》雜誌,一九六〇年雷震案發生時,我自然會注意。
審判前一天,時任省議員的李秋遠在演講場合遇見我,我們相約一起去軍法處關心。當天李秋遠騎著機車載我去,結果李秋遠跟軍法處說了半天,軍法處還是不讓我進去,最後只有李秋遠自己進去。
李秋遠一九二一年出生,我一九三五年出生,他大我十四歲。因為我和他親戚認識,所以黨外人士中,我和他特別熟。
由於我對政治非常熱衷,黨外人士的演講,不管是李秋遠、高玉樹、宋霖康等等,我都想辦法騎腳踏車去聽。也因為這樣,宋景松發現我反國民黨。
我那時二十六歲,陳三興比我年輕,他們只不過高中剛畢業。為何我會輕信他講的話呢?
其實我自小就反對國民黨政權,只是苦無機會。陳三興聲稱:「我們軍隊和學校都有人,武器和資金也準備好了!」聽他們這麼說,自然覺得很好,覺得可以拼一拼,就想要有所行動。哪知道陳三興所說的都是假的。
當 時我經常騎著腳踏車去聽黨外政治人物的演講,宋景松如果找不到我,就知道我去聽演講,就會跑來會場找我。像李秋遠就經常在他家附近的寺廟舉辦演講。當時沒有麥克風,是用厚紙捲成簡單的擴音器。李秋遠講完後,我就在台下簡單跟他打聲招呼,幾次問候後,才發現我丈母娘和他們李家是親戚。所以我跟李秋遠就更熟了。這也是為何一九六〇年雷震案發生後,他會用摩托車載我去聆聽審判。無奈他是省議員能夠進去,但他跟守衛說了半天,守衛終究還是不讓我進去。
二、加入「台灣民主同盟(興台會)」
有一天陳三興從高雄來到台北找宋景松,陳三興說:「蔣政權快被踢出聯合國了,我們應該趁這時機做點事情。」於是宋景松便計畫邀我和林輝強等人加入他們的組織。他來找我說他要介紹一個朋友給我認識,聲稱那個人也很喜歡去聽高玉樹等人的演講,這個人就是陳三興,於是我們就加入。
陳三興、陳三旺、郭哲雄、王清山、董自得、邱朝輝、蘇鎮和、高尾雄、林振飛,都是高雄中學的學生。所以我們組織當中,除了宋景松、林輝強及我之外,其他人都是學生。總之,陳三興一方面透過親戚宋景松找上我和林輝強,另一方面則是聯絡他讀雄中現在在台北唸大學的同學,然後大家在三重開會討論。
我們第一次開會在三重正義國小。學校旁邊都是農田,沒有房屋,路很狹小,雨下大一點就會淹水。記得那是初夏的傍晚,大家陸續進到學校散步,在中庭銅像的周遭坐了下來,假裝乘涼。為了逼真一點,還把外衣、外褲都脫掉,剩一條內褲坐在石頭上。討論時不能面對面,眼睛得看他方、身體面向不同方向,然後嘴巴討論。戒嚴時代禁止集會,三個人在一起就是集會,就觸犯戒嚴法。所以黨外人士、異議份子們,只有參加告別式這種民間宗教活動時,才能正大光明見面。
開會時計畫,趁國民黨政府被趕出聯合國後,衝進總統府推翻國民黨。陳三興誆稱:「現在學校、軍隊都有我們的人,武器和資金也準備好了,只差民間缺乏支持的人力!」
三、拉攏角頭勢力
民間缺乏支持的人力,確實傷腦筋。宋景松、林輝強和我討論如何吸收民間人士,最後由宋景松提議,拉攏三重各戲院旁的角頭來充當人手,但不坦白告知他們要推翻國民黨的事情。宋景松當然知道這方法太天真,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決定照此進行。
下一步就是,找固定地點聚集那些人。林輝強舞技好,我們決定採舞會方式拉攏他們參加。我曾推銷紡織廠機器零件,因而熟識三槍牌的員工,於是利用三槍牌的紡織工廠舉辦舞會。先找廠內的男、女工人,再找角頭勢力,共同參與舞會。我不只負責去租歌唱機使用,還負責提供免費的牛肉。
我經營皮革工廠生意,所購買的牛皮,來源大都來自三重淡水河邊私宰的牛皮。私宰的牛皮,處理得不是很好,裡面總會帶有一些牛肉。我在牛皮加工製作前,先把黏著在牛皮上的牛肉割下來。我就煮這些牛肉,拿去現場給參加舞會者享用;甚至舞會後,他們還會到我皮革工廠吃牛肉當宵夜。當然他們也會到淡水河邊,幫我扛牛皮到工廠。私宰的牛皮大都在半夜進行交易,警察常來淡水河邊突襲,大家見狀趕快逃跑,牛皮就隨地丟棄在淡水河邊。
來參加舞會者最多達到一百多人。隨著人數增多,又因抓牛隻私宰愈來愈嚴格,牛肉來源缺乏供應,人群很快就流失了。
四、場地勘查
每次開會後,我們都會去總統府附近實地繞一圈勘查,以了解地形,知道如何攻進總統府。還有,如果攻占了總統府,應該先把台北市對外交通唯有的三座橋梁:台北橋、光復橋、螢橋炸掉,以阻斷國民黨的援軍。後來我們被抓後,國民黨從口供中得知此事,據說從此就派憲兵駐守這些橋梁。
當時我們的規劃,就只是如此單純而已。宋景松很天真地認為,角頭勢力有情有義,時間一到,拿棍棒、武器給他們,他們就會跟我們走,如此就能輕易攻入總統府。
陳三興高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唸書,是出獄後才再考上大學。他當時在家自己做齒模的生意,有一位雄中的同學常來找他聊天,陳三興常跟他談時事及批評國民黨的種種不是,該同學也頗為認同。由於陳三興以為他的同學沒有職業,所以找他幫忙做齒模工作,給他一點小費,待他如親兄弟一般,無話不談。
五、抓耙仔
有一次陳三興有事無法北上參加組織開會,就委託他這個同學帶一張紙條給宋景松,那一次他也留下來開會,那次開會之後沒多久,國民黨就開始抓人了。
我們的組織被發現,我懷疑是陳三興的同學密告,因為只抓我們,而他沒被逮捕。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組織開會時他也會發表意見,讓我們不疑有他,把他當成自己人。
由於陳三興常常說一些對國民黨政府不滿的話,他同學才會被情治單位吸收而常常去找他聊天,目的就是為了要更深入了解我們組織的事情。
回想起來,當時組織對人員背景過濾太過輕率、對身邊的人過於信任、招募人手的方法過於粗糙,這些都是失敗的因素。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這群年輕人過於低估國民黨政權的能耐,以至於整個行動就如飛蛾撲火。
他那個抓耙仔同學根本沒被抓,我們才恍然大悟,事後我們就沒再見過他。
有一次我在台北街頭遇到一個人很像他,但只是擦身而過,我也不敢百分之百確定是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