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講:民事訴訟法(下)
商品資訊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法研所
ISBN13:9786263893269
出版社:保成文化
作者:宋定翔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頁數:平裝/640頁
規格:23cm*17cm*2.9cm (高/寬/厚)
版次:4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適用對象
欲深入研讀民事訴訟法之考生
使用功效
詳細解說學說及實務理論,以達融會貫通之效
改版差異
1.法條與實務見解更新
2.增加,刪除內文例題
書籍特色
筆記式概念說明
要寫書怎麼不用考生的心情在寫書?筆者撰寫本書時,心心念念「如果我是考生,我需要怎樣的書」,某程度就是寫給「過去還是考生的自己」看,而延續筆者過去做「摘要筆記」的習慣在寫,將學說與實務見解的精華呈現於內文中。學說見解剖析
如果將學說表述直接複製貼上,是否不利理解?本書盡可能捨棄團塊式陳述,而將學說概念分層次而表列於文中,俾利讀者快速理解差異處(如:甲說訴訟標的為何?判決效力主觀範圍為何?乙說訴訟標的為何?判決效力主觀範圍為何?)。但必要之處,仍予以詳細說明。
實務見解彙整
實務見解很重要,但如何妥適運用於考試?實務見解不僅係將來執法或執業必備之前提知識,亦係思辨及解題之素材,從而,本書精選各編相關重要見解,濃縮呈現於內文,並將原文附註於註腳,於重要或不易理解之處,尚附上解析說明,期能便利讀者吸收,有助於成為思辨素材,加入於考卷的論述之中。
欲深入研讀民事訴訟法之考生
使用功效
詳細解說學說及實務理論,以達融會貫通之效
改版差異
1.法條與實務見解更新
2.增加,刪除內文例題
書籍特色
筆記式概念說明
要寫書怎麼不用考生的心情在寫書?筆者撰寫本書時,心心念念「如果我是考生,我需要怎樣的書」,某程度就是寫給「過去還是考生的自己」看,而延續筆者過去做「摘要筆記」的習慣在寫,將學說與實務見解的精華呈現於內文中。學說見解剖析
如果將學說表述直接複製貼上,是否不利理解?本書盡可能捨棄團塊式陳述,而將學說概念分層次而表列於文中,俾利讀者快速理解差異處(如:甲說訴訟標的為何?判決效力主觀範圍為何?乙說訴訟標的為何?判決效力主觀範圍為何?)。但必要之處,仍予以詳細說明。
實務見解彙整
實務見解很重要,但如何妥適運用於考試?實務見解不僅係將來執法或執業必備之前提知識,亦係思辨及解題之素材,從而,本書精選各編相關重要見解,濃縮呈現於內文,並將原文附註於註腳,於重要或不易理解之處,尚附上解析說明,期能便利讀者吸收,有助於成為思辨素材,加入於考卷的論述之中。
作者簡介
宋定翔
學歷
台灣大學法研所民事法學組碩士
台灣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學士
經歷
2016年律師高考(勞社法組)榜首
執業律師
授課班系
台北保成補習班
高雄學儒補習班
著作
民法(總則)體系解題課
榜首的四堂民法解題課
老師解題 民法(財產法)
老師開講 民事訴訟法(上、下冊)
老師解題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爭點combo list
民事訴訟法全彩心智圖表
司律第一試 民事訴訟法定江山
學歷
台灣大學法研所民事法學組碩士
台灣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學士
經歷
2016年律師高考(勞社法組)榜首
執業律師
授課班系
台北保成補習班
高雄學儒補習班
著作
民法(總則)體系解題課
榜首的四堂民法解題課
老師解題 民法(財產法)
老師開講 民事訴訟法(上、下冊)
老師解題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爭點combo list
民事訴訟法全彩心智圖表
司律第一試 民事訴訟法定江山
序
序
凡事起頭難,但要完成旅途,還是必須勇敢走出那第一步。
一、嗨嗨大家
大家好,我是宋定翔。105年考取律師考試勞社法組榜首、同年取得台大法律系財經法學組學士學位、109年取得台大法研所民事法學組碩士學位(求學於沈冠伶老師門下),目前則是執業律師兼補習班老師。感謝各位願意翻開這本書!
那麼,以下就來介紹一下它的功能與定位吧。
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我是保持著「如果我是考生的話,我會需要怎樣的書」的核心概念在型塑本書的模樣。針對各個爭點,我會依序用「爭點陳述」,「分點分項」地介紹「各種見解的理由與結論」,並盡可能地收錄學說與實務見解對於同一問題的不同想法,進而讓讀者在考場上不論是遇到什麼題目,都可以寫出出色的作答。至於詳細該如何解答實例題,應如何「審查題目」、「發現爭點」、「鋪陳脈絡」、「有效打擊」等,就交給《老師解題 民事訴訟法》這本解題書(某程度是本書的第三冊)。
另一方面,雖然本書撰寫內容是精粹教科書、實務裁判與學說文章而成,但是為了加深加廣各位讀者對於民事訴訟法的理解,建議讀者在看完本書,要去看看我在註腳裡引用到的學者文章,第一手吸收各位教授的論述功力。如果有任何理解上需要討論的地方,還望讀者再來與我當面討論,感謝感謝!
二、民訴學習之難處
進入正題。就民事法而言,民事實體法(如:民法)較能以片段式的方式來學習(如:不當得利、侵權行為,二者交集的範圍可能不大)。然而,民事程序法(如:民事訴訟法)作為一種規範程序開始、進行與終結等事項的法規,其程序及法條適用具有一定的動態性與時間性,必須全面予以理解。
然而,初學者往往是見樹不見林,無法理解各爭點的程序意義與影響性(如:訴訟標的與判決效力之關聯性;爭點整理對於是否採取爭點效之影響),總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進行考試。
三、筆者學習方式
「如果我是考生,我需要怎樣的資訊整理?」,我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不斷這麼問自己。過去在學校帶學弟妹考研究所的讀書會時,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有些人口語表達上可以看得出來功力不錯,但我就是不喜歡看他考卷,或是考卷就是寫不好呢?會不會是準備考試的心態錯了?那我是不是也這樣?」。
其實考試當下,作答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如果要準備考試,那為何不用考試心態作摘要筆記呢?我過去還是考生時,就是用「我考試寫得出來的文字、我考試對於爭點的描述、我考試要採的見解」整理讀書摘要,如此一來,考試當下便省了很多時間可以拿去用心論述跟涵攝,寫出一份有靈魂的考卷。
這是一個比較直觀、有效率的「學習」跟「研究」方法,而且因為真正吸收理解後才可以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寫出來,學習也會更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我也開始理解到:這是戰爭。國家考試,說穿了就是一場奪取分數的資訊戰。而此處所謂資訊,我分為「學識概念資訊」及「考試準備資訊」。所謂分數,則分成「客觀分數」(如:一個爭點配10分)與「主觀分數」(如:畫蛇添足者往0分打;切入爭點分點分項邏輯清晰者往10分打)。
考試準備資訊是什麼意思?不外乎就是觀察歷屆出題方向,看看考取學長姊的心得文,或是拜訪前輩尋求意見等等。但是,到底哪一種方式適合自己,要套公式,也要「前提相當」,所以關鍵即在於「意見來源的背景或準備經歷」!除此之外,資訊戰的另外一個要點,學識概念資訊,應如何獲取或建立?大概念其實就是【粗理解→細理解→複習與實戰】。
四、謝謝大家
以上,希望《老師開講 民事訴訟法(上、下冊)》可以帶領各位讀者按部就班、高效率地深入民事訴訟法的世界當中,也先預祝各位考生能夠因此順利通過考試!
最後,要特別感謝保成出版社各位同仁,特別是本書歷任責任編輯(尤其感謝姿瑩、亦閎的體諒),讓我在不斷跟學問奮鬥的路上可以少點壓力,能在寫作及教學上有如行雲流水。也感謝各位老師與學生對我的思想的不斷激發,才能讓這本書誕生並持續進化!
宋定翔
112.10
於工作或工作的途中
凡事起頭難,但要完成旅途,還是必須勇敢走出那第一步。
一、嗨嗨大家
大家好,我是宋定翔。105年考取律師考試勞社法組榜首、同年取得台大法律系財經法學組學士學位、109年取得台大法研所民事法學組碩士學位(求學於沈冠伶老師門下),目前則是執業律師兼補習班老師。感謝各位願意翻開這本書!
那麼,以下就來介紹一下它的功能與定位吧。
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我是保持著「如果我是考生的話,我會需要怎樣的書」的核心概念在型塑本書的模樣。針對各個爭點,我會依序用「爭點陳述」,「分點分項」地介紹「各種見解的理由與結論」,並盡可能地收錄學說與實務見解對於同一問題的不同想法,進而讓讀者在考場上不論是遇到什麼題目,都可以寫出出色的作答。至於詳細該如何解答實例題,應如何「審查題目」、「發現爭點」、「鋪陳脈絡」、「有效打擊」等,就交給《老師解題 民事訴訟法》這本解題書(某程度是本書的第三冊)。
另一方面,雖然本書撰寫內容是精粹教科書、實務裁判與學說文章而成,但是為了加深加廣各位讀者對於民事訴訟法的理解,建議讀者在看完本書,要去看看我在註腳裡引用到的學者文章,第一手吸收各位教授的論述功力。如果有任何理解上需要討論的地方,還望讀者再來與我當面討論,感謝感謝!
二、民訴學習之難處
進入正題。就民事法而言,民事實體法(如:民法)較能以片段式的方式來學習(如:不當得利、侵權行為,二者交集的範圍可能不大)。然而,民事程序法(如:民事訴訟法)作為一種規範程序開始、進行與終結等事項的法規,其程序及法條適用具有一定的動態性與時間性,必須全面予以理解。
然而,初學者往往是見樹不見林,無法理解各爭點的程序意義與影響性(如:訴訟標的與判決效力之關聯性;爭點整理對於是否採取爭點效之影響),總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進行考試。
三、筆者學習方式
「如果我是考生,我需要怎樣的資訊整理?」,我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不斷這麼問自己。過去在學校帶學弟妹考研究所的讀書會時,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有些人口語表達上可以看得出來功力不錯,但我就是不喜歡看他考卷,或是考卷就是寫不好呢?會不會是準備考試的心態錯了?那我是不是也這樣?」。
其實考試當下,作答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如果要準備考試,那為何不用考試心態作摘要筆記呢?我過去還是考生時,就是用「我考試寫得出來的文字、我考試對於爭點的描述、我考試要採的見解」整理讀書摘要,如此一來,考試當下便省了很多時間可以拿去用心論述跟涵攝,寫出一份有靈魂的考卷。
這是一個比較直觀、有效率的「學習」跟「研究」方法,而且因為真正吸收理解後才可以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寫出來,學習也會更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我也開始理解到:這是戰爭。國家考試,說穿了就是一場奪取分數的資訊戰。而此處所謂資訊,我分為「學識概念資訊」及「考試準備資訊」。所謂分數,則分成「客觀分數」(如:一個爭點配10分)與「主觀分數」(如:畫蛇添足者往0分打;切入爭點分點分項邏輯清晰者往10分打)。
考試準備資訊是什麼意思?不外乎就是觀察歷屆出題方向,看看考取學長姊的心得文,或是拜訪前輩尋求意見等等。但是,到底哪一種方式適合自己,要套公式,也要「前提相當」,所以關鍵即在於「意見來源的背景或準備經歷」!除此之外,資訊戰的另外一個要點,學識概念資訊,應如何獲取或建立?大概念其實就是【粗理解→細理解→複習與實戰】。
四、謝謝大家
以上,希望《老師開講 民事訴訟法(上、下冊)》可以帶領各位讀者按部就班、高效率地深入民事訴訟法的世界當中,也先預祝各位考生能夠因此順利通過考試!
最後,要特別感謝保成出版社各位同仁,特別是本書歷任責任編輯(尤其感謝姿瑩、亦閎的體諒),讓我在不斷跟學問奮鬥的路上可以少點壓力,能在寫作及教學上有如行雲流水。也感謝各位老師與學生對我的思想的不斷激發,才能讓這本書誕生並持續進化!
宋定翔
112.10
於工作或工作的途中
目次
第七編 訴訟之終結/001
第一章 依當事人意思之終結/005
第一節 概論/005
第二節 訴之撤回/006
第三節 訴訟上和解/011
第四節 請求之捨棄及認諾/018
第五節 起訴後之調解/020
第二章 法院之終局裁判/028
第一節 概論/028
第二節 裁判之種類/028
第三節 裁判之程序/036
第四節 判決之範圍/038
第五節 判決之確定/040
第六節 確定判決之效力/043
第七節 外國法院確定判決之效力/085
第八節 執行力客觀範圍之擴張/085
第八編 聲明不服及事後救濟/111
第一章 概論/113
第二章 一般聲明不服制度/114
第一節 概論/114
第二節 上訴程序概說/114
第三節 第二審程序/124
第四節 第三審程序/153
第五節 抗告程序/174
第六節 大法庭制度/179
第三章 特別聲明不服制度/205
第一節 概論/205
第二節 再審之訴/205
第三節 變更確定判決之訴/222
第四節 第三人撤銷之訴/225
第九編 簡易與小額訴訟程序/233
第十編 督促程序/259
第十一編 保全程序/281
第一節 概論/284
第二節 假扣押程序/287
第三節 假處分程序/314
第十二編 公示催告程序/327
第十三編 家事事件法/339
第一章 概論/341
第二章 家事程序之基本原則/360
第三章 家事事件之程序主體/369
第四章 家事調解程序/375
第五章 家事訴訟程序/381
專題:離婚事件之再審當事人/392
第六章 家事非訟程序/399
專題:扶養事件之審判/425
專題:宣告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443
第七章 家事執行程序/458
第八章 家事事件之其他實務見解/459
第十四編 勞動事件法/463
第一節 概說/465
第二節 勞動事件法概覽/467
第三節 相關立法例/482
第四節 勞動事件法/489
第十五編 商業事件審理法/583
第一節 經營權爭奪案例/585
第二節 商業事件審理法簡介/591
第三節 商業事件審理法速覽/594
第一章 依當事人意思之終結/005
第一節 概論/005
第二節 訴之撤回/006
第三節 訴訟上和解/011
第四節 請求之捨棄及認諾/018
第五節 起訴後之調解/020
第二章 法院之終局裁判/028
第一節 概論/028
第二節 裁判之種類/028
第三節 裁判之程序/036
第四節 判決之範圍/038
第五節 判決之確定/040
第六節 確定判決之效力/043
第七節 外國法院確定判決之效力/085
第八節 執行力客觀範圍之擴張/085
第八編 聲明不服及事後救濟/111
第一章 概論/113
第二章 一般聲明不服制度/114
第一節 概論/114
第二節 上訴程序概說/114
第三節 第二審程序/124
第四節 第三審程序/153
第五節 抗告程序/174
第六節 大法庭制度/179
第三章 特別聲明不服制度/205
第一節 概論/205
第二節 再審之訴/205
第三節 變更確定判決之訴/222
第四節 第三人撤銷之訴/225
第九編 簡易與小額訴訟程序/233
第十編 督促程序/259
第十一編 保全程序/281
第一節 概論/284
第二節 假扣押程序/287
第三節 假處分程序/314
第十二編 公示催告程序/327
第十三編 家事事件法/339
第一章 概論/341
第二章 家事程序之基本原則/360
第三章 家事事件之程序主體/369
第四章 家事調解程序/375
第五章 家事訴訟程序/381
專題:離婚事件之再審當事人/392
第六章 家事非訟程序/399
專題:扶養事件之審判/425
專題:宣告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443
第七章 家事執行程序/458
第八章 家事事件之其他實務見解/459
第十四編 勞動事件法/463
第一節 概說/465
第二節 勞動事件法概覽/467
第三節 相關立法例/482
第四節 勞動事件法/489
第十五編 商業事件審理法/583
第一節 經營權爭奪案例/585
第二節 商業事件審理法簡介/591
第三節 商業事件審理法速覽/594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