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總論 / 機關雜誌

10767筆商品,11/539頁
台灣史料研究61
75折
作者:戴寶村-主編  出版社: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從阿里山林業看高一生白色恐怖事件社底:一個日治初期的平埔族聚落十八世紀清代臺灣的民狀、鄉勇、熟番與邊區防衛(1725-1784)台美人柯耀宗博士訪談記錄人權教育先行者李慧生老師訪問記錄郭寶蘭阿媽宜蘭戰爭經驗回憶「苗栗山海 貓裏訪客」:第31屆新臺灣史研習營心得2023新銳講座分享
優惠:吳氏圖書75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5 187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0期
滿額折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0期,本期共收錄論文3篇:【論文】1.許慧琦,〈卡本特的人情性學及其同/異性戀論述在中國的轉譯與取捨〉2.盧梓滿,〈「日佔廣東」時期女性活動與殖民地臺灣的助力〉3.鍾雲鶯,〈一貫道女性祖師孫慧明成聖歷程的形塑與書寫〉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奧秘海洋118期:海洋生物組隊中
滿額折
作者: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出版社:海生館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在險惡的海洋環境中,獨自生活可不容易,因此有些海洋生物們選擇「組隊」合作,然而如同學校裡的分組報告,小組裡可能有「神隊友」和「豬隊友」。神隊友會和隊友並肩作戰、同甘共苦,例如珊瑚與共生藻;而豬隊友則是會拉垮隊伍,透過犧牲隊友來壯大自己,例如寄生螃蟹的「蟹奴」。《奧秘海洋》118期以〈海洋生物組隊中〉為題,邀請多位研究者帶大家來認識海洋生物間的共生與寄生等關係,並且分別以甲殼類、橈足類和深海生物的角度切入,認識牠們如何透過合作或寄生在海洋中生存。而科普漫畫則是以象鼻海豹為主角,帶讀者認識其獨特的生理構造與繁衍策略。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9 元, 優惠價:88 34
中共研究季刊-第57卷第02期【總期628期】(112/06)
滿額折
作者:中共研究雜誌社  出版社:中共研究雜誌社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大陸情勢總觀察 General Observation on Mainland China習近平領導班子開展大國「和平」外交擴大與鞏固盟友聯合抗衡美國◎短評 Editorial Paragraph臺灣對大陸出口呈現急凍的警訊共軍「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研析◎專題研究Monograph俄「中」美歐中國博弈對我國安全戰略的啟示:從俄羅斯核威懾準則談起恐怖攻擊事件頻生影響「中」巴關係發展◎論壇Forum中共「兩會」後經濟政策及對臺經貿策略動向新一階段美「中」互動與印太安全
庫存:1
定價:120 元, 優惠價:88 106
台電月刊726期(112/06)
滿額折
作者: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台灣電力公司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台電是臺灣最大的電力供應者,同時也專注於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並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每年,舉辦多項與環境及生態保育相關的活動,如海域淨灘、臺灣原生種動植物的復育及廢棄物再生等循環經濟活動,總能吸引許多參與者,透過這些活動,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持續傳遞著對環境保護的熱情。環保不是口號而是行動的實踐,因此,台電不斷積極的參與復育臺灣在地特有種的工作,這份重要且長遠的使命與穩定供電一樣重要。多年來透過專業的團隊與持續的努力,保存了臺灣珍貴且多樣的自然資源,從臺灣大豆特有種、野百合、蘭花、小燕鷗、東亞家蝠、螢火蟲到蝴蝶,都可以看到台電珍愛環境的用心與努力,也讓大家看見生態的平衡與豐富性。以興達發電廠為例,大幅限縮新廠用地,在興建過程中,運用友善的工法減少對濕地及周邊的干擾,以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優先考量,充分展現對於環境的尊重與關懷。如今,興達發電廠已成為候鳥在南臺灣的家,每年吸引許多愛好賞鳥人士及攝影同好聚集,國際鳥盟更將永安濕地列為重要的野鳥棲地。台電始終以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為己任,把「愛臺灣這個好所在」當做責任與對美好未來的承諾,並編撰「環境白皮書」,每年於環境月時,一一檢核白皮書六大面向的落實情形。在穩定供電的任務下,持續致力於提高環境保護的作為,並且在減少碳排、增加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等方面不斷創新。除此之外,也持續與專業團體及企業合作,一起規劃及推動各項環境教育,相信透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的環境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飛鳥繞電廠而飛,美麗臺灣好未來!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77 元, 優惠價:1 77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蘇雪林(1897-1999)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二○年代以《棘心》、《綠天》等小說、散文創作登上文壇,文采瑰麗,情思綿密,取材殊異。三○年代任教武漢大學,與女作家凌叔華、袁昌英同住武昌珞珈山,人稱「珞珈山三傑」。一九五六年臺南省立成功工學院改制為成功大學,蘇雪林應聘成大中文系,至一九七三年退休,殷勤教書十八載。退休後仍居東寧路十五巷五號成大教授宿舍,至一九九九年過世,在臺南生活長達四十餘年。二○○八年起,成功大學文學院執行多年期「蘇雪林文物、作品整理、研究計畫案」,由中文系陳昌明教授主持、博士後研究吳姍姍女士協助執行,先後出版《蘇雪林作品集‧短篇文章卷》(共六冊)(2006-2011)、《蘇雪林作品集‧日記補遺》(2010)、宗教散文集《靈海微瀾》(2016)、書畫作品《綠漪風韻:蘇雪林及文友書畫集》(2010)。其他另有《一千五百種近代中國小說與戲劇》(2011)、《逝水浮雲曾照影──名家與蘇雪林書信選》(2007)、生平事蹟與交誼往來之文章合集《側寫蘇雪林》(2009)等。同時,成大博物館也先後規劃「走進蘇雪林教授的書房」、「印象蘇雪林──最後的一位五四作家」等常設展,陳列蘇雪林教授的創作、論著、書畫、影像、文友往來的通信以及日常物器,展示蘇雪林的文學、藝術涵養與生活美學。蘇雪林可說是成大文學記憶中的重要一環。在現有基礎上,近幾年蘇敏逸教授整輯了成大文學院網頁「蘇雪林文化資產研究室」,並重校蘇雪林名著《棘心》。二○二二年前後任系主任高美華、黃聖松教授接力將中文系館三樓「21403」的空間整治,成立了具紀念意義的「蘇雪林研究室」。高美華教授認為從展覽室角落,可以望向景緻幽美的成功湖,甚且遙遙呼應校門口的魯迅塑像,具有蘇老師一生批判魯迅的象徵意義。在這樣一個頂樓的角落,空間雖然不大,卻因空間的串連,展開人文薈萃的走廊。透過蘇雪林人文空間,發現一個民國學者如何呈現其一生追求學問理想的路徑。現任中文系主任黃聖松教授表示蘇老師的這個展覽室,除了紀念意義之外更具有教育功能。它能夠讓中文系師生們了解蘇老師自五四以來的文學成就,也可以啟發中文系未來的學生,對文學有興趣的高中生,了解成大中文系的起點,進而喜歡中文學術的修習。本次主題論文聚焦「蘇雪林的行旅―― ―― 上海、法國、南洋、臺南」,由大陸蘇學專家沈暉、成功大學蔡玫姿、中興大學羅秀美等教授撰文。並邀請策展
缺貨無法訂購
台灣史學雜誌NO.34
75折
作者:台灣史學雜誌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台灣歷史學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專輯】:「台灣如何接軌世界:漠北與南海」七至十四世紀「突厥」一詞的演變台灣「有字之史」:從十六世紀傳統東亞針路知識考察暹羅臺灣籍民的認定與管理(1895-1917)
優惠:吳氏圖書75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5 187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101期:穿越濃霧的人-她的白恐記憶與見證
滿額折
出版社:教育部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這一期性平季刊,我們定調在人權與性別,而且是過去臺灣人聞之色變的白色恐怖(白恐)時期的性別-「穿越濃霧的人-她的白恐記憶與見證」。很感謝李淑君老師首肯擔任本期專題「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主編,從性別的視角帶領我們去探看那時的女性受難者的遭遇,包括:直面牢獄之災甚或丟失性命的政治受難者,以及因為親人受難,雖然沒有直接受害但也套上無形枷鎖的「獄外之囚」。
庫存:9
定價:150 元, 優惠價:1 15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20期
滿額折
作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本期共收錄論文三篇:姜博著〈跨界的國家建構:光緒華北旱災、日本捐賑與清朝外政秩序〉、陳耀煌著〈明治到昭和初年日本農村副業的發展與組織——以茨城縣為中心的探討〉、任耀星著〈棄民何從:一個冀東小人物的身分表演(1931-1948)〉,研究討論一篇:韓承樺著,〈「社會」的形塑與發展:關於近代中國知識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及書評一篇:林盈君撰〈John Kieschnick, Buddh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閱。文學―台灣文學館通訊第79期(112/06)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臺灣文學館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編輯手記兩種關於文學的跨界思考 本期專題為「文學誌百病」與「文學與建築共生」。疾病與建築關乎常民生活, 但我們鮮少從文學的角度出發,思索疾病與建築如何被想像、被書寫,或成為心靈世界的隱喻。 「文學誌百病」是延伸自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3 月底至10月底的展覽:「寫字療疾」展。流行疾病、精神創傷本就是文人作家筆下常見的題材,不過政治暴力與社會集體的失序也經常與疾病互為隱喻。人類對於疾病的思考,從來不只是生理上的治療與被治療而已。 專題二名為「文學與建築共生」──文學與建築的關係千絲萬縷,物理的建築與心靈的空間相互影響,又各有千秋。如果文學館舍是文學與建築的交集,以文學為主題的建築空間到底可以帶給觀眾什麼樣的體驗?臺文館無論是位在臺南的古蹟建築本體,或是臺北分館所在日式宿舍建築群,都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建築空間。博物館做為活化古蹟建築的一種策略,到底源於何時?又可能引發什麼樣的問題?本次專題是一個以文學館舍為核心,圍繞著建築、博物館、古蹟等多種議題交疊的空間議題討論。 本次固定單元多圍繞著與疾病相關的議題規劃。有的關乎身體健康,因而有書店老闆推薦健康科普書籍;也有《聯合報》附贈刊物《元氣周報》的主編現身說法,談談這份與健康密切相關的刊物如何產製;甚至有的議題看起來並不那麼「健康」。「典藏再發現」單元從介於病與非病的「癮」的切入,介紹臺文館與「菸」相關的藏品。「菸癮」或「抽菸」雖然不被鼓勵,但卻也是談論許多作家時,難以迴避的物質文化。當然,臺文館的國際交流與文物轉譯開發仍在持續進行,臺灣文學可被以何種方法認識、推廣,本期固定單元的部分篇章也提供了不同面向的視角。 期待讀者透過本期,重新思考文學與生活的關聯,以及用文學跨界的多種可能。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100 元, 優惠價:85 85
故宮文物月刊第483期
滿額折
作者:余佩瑾-主編  出版社:故宮博物院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故宮文物月刊收錄研究學者們的心血論著與藝術教育成果及歷年來展覽的相關資訊,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題,值得細細品味。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8 176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1期
滿額折
作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論文】1. 詹宜穎,〈「革命女傑」再探:俄國革命者「蘇菲亞」形象在日本與中國的流播與轉化(1881-1911)〉2. 顏 訥,〈多重邊緣的自覺:冼玉清嶺南研究的重層視域〉3. Ni Julia Haoran,“‘Unqualified’ and ‘Licentious’ Nü Xiaozhang 女校長 in Republican China: Sexism toward Professional Women in School Leadership Positions”【書評】李典蓉,〈評介《壼政:清代宮廷女性研究》〉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作者:衛生福利部  出版社:衛生福利部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本期中心議題:數位時代下的社會工作
缺貨無法訂購
傳藝季刊 No.145(夏季號)
85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十年一代,代代相傳。傳統藝術的生生不息,源於許多傳藝工作者對表演藝術的精琢。傳統藝術的韻味尤其令人回味,觀眾進入一齣齣戲碼時,除了與跨時空的角色交流,也與現場的表演者面對面的傳遞情感,那是獨一無二的情感流動,那是傳統藝術的魅力所在。 這一切都猶如偌大劇場間的各種流動,每個流動間既各擅勝場也各擁絕技,未深入內裡難以究其竟,本期,這些祕密將被公開,與您分享。
庫存:5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數學傳播季刊186第四十七卷第二期
滿額折
作者: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出版社:中研院-數學研究所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專訪Persi Diaconis教授張海潮:利用微積分得到1k+2k+…+nk的求和公式張海潮:利用切線段的總長建構弧長的上和余家富、洪梵雲:二次域類數與二元二次型理論介紹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80 元, 優惠價:1 80
史物論壇-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30期(112/06)
滿額折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溥心畬在臺二三事:以宮廟碑文與臺灣風物為例佛寺中的文化遇合:日治時期基隆靈泉寺的建築特色與設計思路戰後臺灣與日本美術交流視野下的遺返日人畫家:以吉野正明與福山進為例
庫存:9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8 176
台灣人權學刊第七卷第一期
90折
出版社: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七卷第一期2023年6月 Doek教授的一封信 Jaap E. Doek 2 研究論文「拒絕准予居留」:持印度旅行文件的流亡藏人與台灣的入境管控 潘美玲 5首創制度、進展緩慢──《消除種族歧視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廖福特 27 人權論壇尋光而生:記「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對於青年世代如何看待轉型正義之影響 張瑀婕 95共生音樂節:二二八事件的敘述者 蔡喻安 105在自己的土地流離失所:拉瓦克部落的都市求生記 林彤 111 人權現場COP27埃及氣候峰會的關鍵議題:損失與損害 李河清 129國際氣候政策下的公正轉型發展 趙家緯、楊沛為 137在臺流亡藏人的生存困境 盧惠娟 145 書/影/展評〔影評〕聆聽孩子,改變成真?紀錄片《我還小,但我能改變世界》的省思與教學應用 湯梅英 157〔影評〕為什麼我們要認識獨裁者如何用恐懼來統治?談《普丁的秘密警察》 陳方隅 163〔書評〕如何理解戰後香港民主化?評曾奕文《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 崔永健 169
庫存:3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民俗曲藝期刊第220期
滿額折
出版社:施合鄭基金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第220期(2023年6月)「飲食模式、物性與文化」專輯(II)頁次 題目 作者1-10 飲食模式、物性與文化:導論 王嵩山【專題:研究論文】11-62 家屋、火塘與共食:四川嘉絨藏人家屋中的 飲食與空間分布模式 王廷宇63-115 打造「經典客家菜」:飲食敘事、族群政策與臺灣客家意象之建構(2000年迄今) 張正霖117-166 從身體實踐到社群認同:花蓮大陳女性的日常生活「食」作 莊梓忻167-202 試論「商品、生產及消費的循環」:以「拉麵」發展史為例 凃燕如、雷頴然、藤岡達磨、王相華、邱愷欣【研究論文】203-260 敕水禁壇比較研究:以贛東北上饒地方道教為中心 林振源、呂燁261-305 「祠墓合一」的文化景觀:都市化歷程中的新加坡雙龍山 五屬義祠之變遷 江柏煒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5 285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滿額折
作者:劉紀蕙; 蕭育和; 萬宗綸; 梁慕靈; 劉永晧; 林宛瑄; 涂銘宏; 吉田寬; 井上明人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2024年春季號|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3-2021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內容包括五篇論文,以及一組思想論壇稿。首先,劉紀蕙的〈佛洛伊德、巴禮巴與「文明性」的悖論:政治拓撲學的難題〉,關注文明發展如何帶來了看似「文明」的暴力。劉紀蕙透過爬梳巴禮巴(Étienne Balibar)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對於「文明性」(civility)及「文明」(civilization)的詮釋指出,文明性可能成為一種建構共同體的政治操作,並能藉此執行各種邊界的劃分與排除。而邊界的外部,自然就成了「合法」得以「不文明」的空間,也就是暴力之所在。劉紀蕙以台灣近年來的暴力事件為例,進一步說明國家的公民身分,即是文明性政治操作下的一條劃分線:從台灣遠洋漁業虐死漁工事件,到柬埔寨西港的網路詐騙集團園區,都是所謂的非法例外空間。在全球資本與國家的默許與支持之下,系統性地容許暴力發生。劉紀蕙對於文明性的反思確有其洞見,不過,也在文明性與暴力兩者的關係上,留下對話與思辨的空間。因此,我們同時邀請該篇論文的審稿人蕭育和博士回應此文,希望藉由「批評與回應」的形式,深化巴禮巴對於文明暴力的批判,並對此提出可能的解方。 同樣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族群的論文,還有萬宗綸的〈「你是外國人嗎?」:台灣聽障者的口音與身份誤認經驗〉。該文主要針對台灣成人聽障者因「聽損口音」(deaf accents)被誤認為外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與討論。聽損口音是指,聽障者因借助聽力科技(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轉換收音,對聲音的感知與聽人產生差異,而在發出的語音中,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口音。該研究以高夫曼(Goffman)污名管理的理論出發,試圖釐清因聽損口音所被誤認的「外國聽人」身分,如何與聽障者原有的污名身分互相競奪。研究結果發現,對於部分聽障者來說,因口音被誤認為外國人,其實暗示著自身聽力的損失相當嚴重,才會被視為社會中的「他者」,這造成了聽障者的社會心理傷害。此外,被誤認的國族身分不同,也會影響聽障者在被誤認經驗中的感受。舉例來說,受到地緣政治情感與種族化的文化優越性影響,有受訪者會因為被誤認為來自中國或東南亞而感到不悅。相對的,部分被誤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文化研究期刊(第36期/2023春)
滿額折
作者:許仁豪; 周慧玲; 陳柏旭 等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專題:邁向新臺灣劇場史學 作家楊渡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1989年《悲情城市》上映時,臺灣社會充滿著探究歷史的勇氣。雖然戒嚴的恐懼仍在,但《悲情城市》這類電影並不滿足於悲情的渲泄,而是希望透過歷史細節的探究與重現,呈現出歷史悲劇及其中真實而複雜的人事:二二八事件前後的省籍衝突、語言隔閡、利益糾葛、兩岸幫派合作等等,當然還有那一代紅色青年的理想與奮鬥。然而,33年過去了。楊渡認為,臺灣電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探索卻意外停留在林文清(梁朝偉所飾)那張蒼白驚惶的臉,以及林文清被迫說出的那句:「我是臺灣人」。「那種沙啞的咿咿嗚嗚聲,近乎哭聲」的臺灣認同,在本土意識形態脅迫下諷刺地成為一種壓迫的力量,楊渡認為,「我們彷彿都變成了林文清,不容許有任何瘖啞和異議」。[1]在《悲情城市》裡,林文清的瘖啞是歷史創傷的象徵,「我是臺灣人」是在壓迫的創痛中誕生的。而如今「我是臺灣人」反倒成為一種歇斯底里,一種不讓人說話,不願意面對歷史的強迫症。但是,這個在1990年代本土化運動中「被發明的臺灣」未必就是臺灣歷史發展中唯一的軌跡。重回歷史的企圖(包括楊渡的書寫),因此,也就在於鬆動「我是臺灣人」的僵固性與絕對性,帶我們回到歷史生發的時刻,端視檢閱其豐富的可能性。 本期專題「邁向新臺灣劇場史學」由中央大學英文系的周慧玲教授與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的許仁豪教授客座編輯,收錄了五篇專題論文與一個劇場論壇。這些文章不只回顧了1980年代(也就是《悲情城市》最初拍攝與放映的那個年代)的小劇場運動,更以之為座標向前、向外延伸至1970年代的海外保釣話劇和1990年代的亞洲民眾戲劇,並且深入小劇場運動中的左翼精神和系譜,作為後續臺灣劇場運動發展的參照系,提醒我們當年所謂的「臺灣小劇場運動」不只是「臺灣的發明」。三篇論壇文章則回顧了橫跨兩岸、更為深遠的戲劇傳播;不論是莫里哀劇本跨越臺海的傳譯與流播、戰後臺灣國語話劇的發展,還是國光劇團的新編歷史劇,我們都可以看到多元異質的元素如何豐富了所謂的臺灣戲劇史。劇場史學的回顧與前進,因此,也就與如何理解臺灣側身於兩岸分斷與東亞跨境交流的歷史相關,與如何重新思考1980年代臺灣奔放的思想脈動相繫。回顧,不是為了重述悲情,或是鞏固「發明」,而是為了在現實的困頓中大步向前,拾回被隱匿的思想方向。 除了劇場史學專題外,本期還收錄了四篇一般論文:吳慧娟的文章討論央視節目《
庫存:5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 1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53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