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江 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哲學博士。加州州立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現兼任英文《東西方思想雜誌》(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主編,中文《東西方研究學刊》主編。曾任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IAES)前會長等。曾研究或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等。著有《思想的再對話》、《羅素與分析哲學》、《羅素與中華文化》、《羅素與中西方思想對話》(臺灣版)、《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家》、《思貫中西》、《中國當代民營經濟史評》、《險道三十年》、《經濟大逃亡》、《美國之劫》、《吾輩》等十餘部書作,主編過《東西方思想家叢書》(四卷本)、《國際新比較學派文庫》(六卷本)以及大量中英文論文及各類作品。
本書(又譯作《邏輯哲學論》)是維根斯坦在世時正式出版的一本哲學著作。譯文由維根斯坦專家韓林合先生以維根斯坦手稿為基礎,從德文譯出,並且加上大量的注釋。《論叢》以格言的方式,討論思想、語言和世界的關係;強調「語言的界限」,也就是提出「可說與不可說」(what can be said and what cannot be said)之間的區別。其次提出「顯示的理論」(the theory of sho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公元一八七二年至一九七0年),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散文家、數學家、社會活動家。他在數學哲學上以弗雷格的邏輯主義立場,認為數學可以化約到邏輯,哲學可以像邏輯一樣形式系統化,主張邏輯原子論。他之所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正如那篇嘉獎辭所說:「他擁護人道主義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寫下了多彩多姿而意義深遠的著作。他的作品對人類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