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監獄學
變形鋁合金的精密鍛造成形(簡體書)
化工用泵檢修與維護(第二版)(簡體書)
培訓師成長手冊:課程開發實用技巧與工具(第4版)(簡體書)
行進!鐵支路2024:日治臺灣鐵道寫真
臥睡之龍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贏得赤壁之戰,且看孔明如何從躬耕隴畝至一代謀士
Teddy and Fish【有聲】(電子書)
續修臺北市志 卷首 (平裝)
潘宗武先生訪問紀錄
金磚四國投資租稅規劃: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稅制環境
在AI世界遇見我的王子Setsuna F. Seiei(電子書)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應用科學類 / 西醫學 / 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1967筆商品,11/99頁
秒懂過動與自閉的內心世界
滿額折
作者:岩瀨利郎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日本亞馬遜暢銷書,高踞各大書店排行榜前3名!數十萬讀者一致肯定!◎讀者讚譽:關於過動和自閉最好懂的一本書!◎王意中(王意中心理諮商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蔡百祥(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蔡傑爸(作家)、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身生實驗教育聯合創辦人)──秒懂推薦難相處?很固執?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明明沒有惡意,卻不知道為什麼惹人生氣?32個關於過動與自閉者的「原來如此」!過動與自閉者並非有什麼疾患,而是擁有獨特心智技能的一群人。他們絕不是能力差,也不是性格有問題;只要能接受這份與眾不同,並以適合的方式引導,就能讓他們發揮原有的絕佳潛力,並讓彼此的生活更愉快。作者是執業超過30年、曾診治超過10000名相關患者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在本書中,透過32個日常生活事例,從各種不同的視角進行說明與因應之道,幫助你了解過動與自閉者的各種「為什麼」,找到彼此都覺得舒服的方式共處並共好。
庫存:2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兒少精神科醫師與他陪伴的風雨家庭
滿額折
作者:謝依婷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7/31 裝訂:平裝
資深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謝依婷,繼前作《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探入孩子失序、難解背後,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透過本書《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提醒我們:孩子需要的陪伴,是一種持之以恆的陪伴。內容簡介: 「我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錯誤?」孩子究竟多麼絕望,才會如此自我責問……要梳理清楚孩子的狀況,源頭往往必須溯及大人。/兒心科醫師想說:一個孩子破碎,是傷痕疊加,壓力積累;修復之路也需要伴著孩子和家庭,一步一步地走,無論前進或後退,每一小步的鬆動都是進步。/謝依婷醫師:「兒心醫師的服務對象一直都不只是小孩,還有疲憊挫折的爸爸媽媽、充滿疑惑的阿公阿嬤,甚至是需要支持、陪伴的學校老師和其他專業人員。」 一位媽媽帶小男孩看診,因為孩子「想爸爸想到心痛」──其實真正心痛的是不甘丈夫離去的媽媽。 夾在爭監護權、相互指責的父母之間,小女孩左右為難──才六歲的她,只能以沉默守護她的家。 遭性騷擾的女孩強忍委屈,最終不堪壓力而崩潰──被母親質問「你為什麼不小心」,讓她自責都是自己的錯。 高三少年嚴重失眠,爸媽卻只問「考試有沒有考好」──難道在爸媽眼中,只有考上頂大,他的存在才有意義? 媽媽內疚帶孩子看診,害他被貼上過動標籤──但標籤從來不是診斷本身,而是光看到診斷,就對孩子下意識地負面評斷。愛是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的傷,孩子亦默默地盡數承接、吸收了。在診間,叛逆少女無力地說:「能不能叫我爸媽別再吵架了?」家長指責拒學小孩:「廢物!不努力!」自殘的憂鬱女孩,媽媽生她時難產死亡,她被整個家視為罪人……謝醫師以行醫十年所見,描寫二十餘種親子困境的典型。但這些孩子不只出現在診間。這些孩子,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最心愛的寶貝。兒心科往往是門診大樓最後亮著的燈,這本書也彷彿一盞燈,為所有不安而無助的迷茫家庭,點亮修復及重建之光。本書特色:●當孩子為了維持完美小孩形象,逼迫自己到崩潰,當回家只剩空蕩蕩的孤寂與不安,當家不再是避風港,反而變成施暴的魔王……還有哪裡,能讓孩子安心哭泣,不必再過度堅強地撐起自己?●從少少一、兩次乃至持續數年的看診,兒少精神科診間的親子互動便是真實家庭關係的縮影。●資深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謝依婷,繼前作《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探入孩子失序、難解背後,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透過本書《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提醒我們:孩子需要的陪伴,是一種持之以恆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我是小曼蒂:陪伴孩子克服強迫症
滿額折
作者:曼蒂.凱-文; 夏綠蒂.威金-繪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7/28 裝訂:精裝
「強迫症」不是大人才有的心理疾病,小孩子也會有強迫行為。以關愛+陪伴幫助有「強迫症」行為的孩子,擺脫憂慮孤單無助!數以百萬計的人深受強迫症所苦,很不幸地,有這種症狀的人往往選擇避而不談──書中的小曼蒂也是這樣。小曼蒂的強迫症讓她花了很多時間在洗手、梳頭髮、檢查門鎖、功課不斷擦掉重寫,嚴重影響到她的日常生活,也影響到她的學業。日復一日……有一天,小曼蒂接受老師的引導,終於理解患有強迫症一點都不可恥,根本就不需要隱藏,說出來反而讓她對自己更有信心,活得更自在。關愛孩子熱誠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吳佑佑/宇寧身心診所負責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兼任主治醫師吳惠花/新北市立淡水國小校長卓家意/臺北市銘傳國小校長傅尹志/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焦熙昌/高雄市立明義國小校長廖偉玲 Melody/諮商心理師劉萌容/高師大特教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亞馬遜讀者五顆星評論一本關於OCD(強迫症)的繪本──●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強迫症例如:物品要擺放整齊、洗手要洗很多遍等。只是一般人強迫症的焦慮症狀,嚴重程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人們低估了強迫症的嚴重性患者多半會隱瞞病情或疏忽而不去尋求治療,以致影響發展與學習。有三分之一的強迫症成年患者表示,曾在兒童時期發病。當家長發現小孩持續有重複性的行為時,應盡早找醫師評估治療。●「強迫症」不是成人專屬的強迫症沒有特定的好發族群,也不要以為「強迫症」是成人才有的心理疾病,小孩子也會有強迫行為。●陪伴和關懷孩子克服強迫症強迫症的症狀有很多種,幫助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並非孤單無援。不管年紀多大,都要勇敢說出自己的健康狀況,才能踏出康復的第一步。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5 333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滿額折
作者:李佳燕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內容簡介:獻給與我背靠背相挺的革命戰友 幸佳慧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你的孩子真的是過動兒嗎?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我們有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困難與需求?──反對輕易診斷、用藥的李佳燕醫師,心疼地大聲疾呼──各界人士一致推薦。【特別企劃】當老師說:「你的孩子是過動兒,去看診吧!」父母怎麼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從定義到藥物,從診斷到處置,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它與家庭的教養、學校的教育、社會如何看待孩子以及其價值觀,密不可分。‧佳燕醫師問孩子:「既然你那麼討厭吃過動症的藥,為什麼從小到高三,還是繼續看診、吃藥呢?」孩子說:「因為從小到大,媽媽只有帶我去看病時,才會對我笑。」‧一位母親哭著說:「我只好拜託孩子,上課不要再講話了,但孩子就是做不到,我只好在他的嘴巴貼上膠布……」‧「有錢帶出國讀書,沒錢留台灣吃藥。」──一位精疲力竭的母親。當孩子在座位上坐不住、頻頻講話、功課經常無法完成、考試分數差、和同學打架、嗆老師……這些惹大人不悅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多,從睡眠不足,孩子躁動,到早餐喝含咖啡因的奶茶,孩子過於興奮,又或剛上小一,還不習慣與幼兒園不同的上課方式,甚或與家長的教養或老師的教育有關,且還可能是多重因素的交織,只是在台灣的教育場域裡,容易簡化成:老師請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在問診及做完量表後,孩子開始服用過動症的藥。佳燕醫師長年關注兒童人權,甚至為傾聽孩子心事,她將診所的下半天空出來,專注與孩子談話。今日,她以萬般心疼也心痛的心情寫下這本書。關於過動症,佳燕醫師並非反對看診、用藥,她有疑慮的是輕易診斷與用藥,而本書,除了她看診的案例,更多的是援引國外醫師與專家學
庫存:4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為什麼有人會怕貓?有人囤積成癮?讓世界身心失調的狂愛與恐懼之因(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凱特.莎莫史克爾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2023/07/04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6 元, 優惠價:1 336
為什麼有人會怕貓?有人囤積成癮?讓世界身心失調的狂愛與恐懼之因
滿額折
作者:凱特‧莎莫史克爾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2023/07/04 裝訂:平裝
為什麼有人性愛成癮?有人沉迷性騷?不爽就揍人,不開心就放一把火燒掉! 怕貓、怕蛇、怕昆蟲?怕接聽電話、討厭小丑!不喜歡太安靜?愛蒐集,卻囤到滿屋子都是東西……怕髒怕汙染?太陽下山就覺得外面很恐怖!也不敢搭飛機? 是病態迷戀,還是偏執渴望?是歇斯底里,還是生存本能反應?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不再疑神疑鬼!一本可實際參考的身心困擾說明書 👍 專文導讀分享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楊凱鈞 👍 聯合推薦 (按筆畫順序排列)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蘇予昕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蘇絢慧 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的集體問題。亂買、愛說謊、想被愛、社交恐懼…都是身為人的自然反應。 【本書看點】人群焦慮、酗酒、購物狂、密集恐懼……那些真實存在,讓人飽受折磨的心疾解密 你害怕什麼?沉迷什麼?某些行為表現是病了嗎?電影、小說中描寫的邊緣人格,原來都真實存在!? 手機不在身邊會焦慮!周遭太過安靜令人不安?用說謊獲取關注,縱慾、崇拜偶像,什麼都要洗!不符期待就歇斯底里;關不住,待在小空間裡就頭暈?東方人怕四,西方人不愛13;恐外症是疾病還是歧視? 當愛與恐懼走向極端,於是我們不再能夠掌控自己,那些奮不顧身與無法停止的念頭,其實都有跡可尋。 本書揭露了99種史上有記錄,被診斷可能是演化而來,也可能是在特定時代才有的社會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以及各種強迫性的焦慮、抑鬱、衝動、亢奮等異常行為。或許,正是這些瘋狂行徑讓我們的畏懼與想像得以具體,讓我們得以假裝每件事情都很有道理,然後繼續活下去。 有病嗎?所謂的正常和不正常之間,是否有界線? 【歐美好評】✔「本書提供許多少見的歷史資訊,網羅大量的失調症狀描述,以及用文字堆砌出來的趣味用詞,充滿諷刺幽默與驚喜,同時也揭露了不少感傷時刻。」──《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資訊量十足,內容很讓人著迷,但又有幾分驚悚。」——《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十分吸引人……內容詳細、很有啟發,是本解說人類衝動性強迫行為的趣味指南。」——《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庫存:2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解離女孩:思雅和她的密友們
滿額折
作者:吳立健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日:2023/06/20 裝訂:平裝
★第一本以DID(解離性身分障礙症,俗稱多重人格)為主角的本土心理治療小說。★以輕鬆幽默的文字,帶領讀者進入DID患者變化多端的內心世界!★描繪諮商室中DID的治療情景,首次展現EMDR創傷治療的獨特手法。妳安全了,我們就回去了。諮商室中,新來談的女孩思雅穿著樸素,哭訴自己健忘恍神、精神不濟。後來卻精心裝扮,展現甜美笑容,讓諮商師艾迪十分錯愕。會談始終像鬼打牆一樣毫無進展,思雅有種「表演出認真諮商」的感覺。一天,思雅在諮商時始終閃爍其詞。幾句之後她終於笑場承認:「哈哈我演不下去了,我不是思雅。」「呃,妳好……那請問現在跟我談的是誰?我要怎麼稱呼妳?」「我叫K。」突然,思雅表情一變,再開口竟是另一個聲音:「你為什麼要思雅回想痛苦的記憶?你不知道這對她來說很難受嗎?」艾迪倒吸一口氣,本來只有兩個人的諮商室,瞬間變成四個人。也許,後面還有更多……性格各異、七嘴八舌的密友們頻頻出招,艾迪該怎麼接招,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繼續治療下去?隨著治療越來越深入,狀況變得越來越棘手,思雅似乎陷入了更大的痛苦。艾迪卡關了。過去的信念「解決案主的問題」不對嗎?不然心理治療的目的是什麼?先前的失敗陰影,再度籠罩他……消沉倦怠的中年諮商師,遇到解離女孩後,重燃對心理治療的熱情!熱情推薦 李政洋∣李政洋身心診所所長李訓維∣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諮商心理師洪培芸∣作家、臨床心理師許乃文∣覓汨心理創辦人、臨床心理師陳品皓∣米露谷心理治療所 策略長 陳慧敏∣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陳潔晧∣《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作者劉仲彬∣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鐘 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庫存:3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翻轉未來:自閉症傾向兒童之早期介入
90折
作者:Mary Lynch Barbera  出版社:禾楓書局  出版日:2023/06/16 裝訂:平裝
發育遲緩和自閉症跡象通常在18個月大之前出現,但兒童通常要到4歲或5歲才被診斷出來。Barbera博士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教導發育遲緩的孩子,該方法使用應用行為分析(ABA)科學,結合積極、友好的方法,無論他們的孩子是否有發育遲緩,任何父母都可以使用、學習、教授溝通技巧、社交策略以及以積極、有效和持久的方式應對睡眠、飲食、如廁訓練和行為挑戰。 作者表明,這些自閉症和發育遲緩是可以治癒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進行介入,發育遲緩是可以完全恢復的。本書適合1到5歲的幼兒父母,他們熱衷於幫助孩子,並學習如何改變孩子和家庭的生活。
庫存:2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疼痛敲門怎麼辦?:Coco醫師為你詳解疼痛 讓你不再為疼痛失眠
滿額折
作者:黃鈺涵  出版社:漢珍  出版日:2023/06/10 裝訂:平裝
漫長人生中,我們很難完全避免因為姿勢不良、意外、過度使用等原因導致的大小疼痛問題。據統計,台灣慢性疼痛發生率超過10%,也就是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疼痛,病因難解、治療漫長。為了解決慢性疼痛問題,醫界才發展出「疼痛治療」這個專門學科,為病人創造達到「無刀、減藥、止痛」以及「找回生活品質、恢復運動與工作表現」。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你沒那麼堅強,只是習慣了偽裝:一本親密關係恐懼症VS.迴避型依戀者的完全自救指南
滿額折
作者:蔡蘇燕  出版社:晴好出版  出版日:2023/06/07 裝訂:平裝
不怕人、不怕事、也不怕孤單……就是怕被愛!你的身邊,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迴避型依戀者」讓人氣諮商心理師陪你「重建愛的能力」★最大年輕人社群Dcard「感情板」最熱門話題★「迴避型依戀者請進」「迴避型依戀的人多嗎」「我的另一半是迴避型依戀者」●你是否習慣和人保持距離,不喜歡過於親密的關係?●你是否不習慣依賴別人,也害怕別人依賴自己?●你是否對親密關係看法悲觀,在關係中習慣放棄和退縮?──深入解讀親密關係恐懼症,看見迴避型依戀者內心深處的愛與怕──.像一隻被收養的流浪貓,時時防備,時時準備逃走。.和互有好感的人出去太累人,一個人靜靜的待著才是休息。.連情緒崩潰時都很平靜,因為堅信無法依靠任何人。.渴望被愛,但害怕自己原形畢露後被對方拋棄。.愈是在意,往往愈說不出口那句「我需要你」。.別說談戀愛了,連真正交心的朋友都沒有,卻用「還沒有遇到對的人」欺騙自己。.很獨立,就是害怕欠這個世界太多。.對別人的挑剔,追根究柢是對自己不滿的投射。對於迴避型依戀者而言,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怕麻煩,也怕麻煩別人。心態的退縮讓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以及情感熱度負擔一段真誠的戀愛。痛的時候找不到肩膀,贏的時候沒有人鼓掌。堅強獨立的背後是抹不去的酸楚。沉迷在二次元世界的完美紙片人;口頭禪是遇不到對的人;和伴侶看似親密,卻貌合神離,都源自同一種狀態。無法從社會交往中汲取能量,很難從親密關係中獲得放鬆和快樂。看似融洽的關係,只有他們知道自己有多累。──我是迴避型依戀者嗎?六大特點完全解析──一、自我界限過於僵化,很少敞開自己的內心二、很難從固定的親密關係中獲得穩定感三、戀愛經歷很有可能很豐富四、自我價值常常會擺在情感需求之前五、害怕在情感上做決定六、傾向於對伴侶做出負面評價──告別依賴無能,擁抱親密關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因為原生家庭或成長經歷導致的「情感隔絕」,不是絕對的狀態。所謂安全感並非一種感覺,而是可以模仿的行為模式,愛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能力,藉由本書,讓我們走出「愈逃避、愈索求;愈索求、愈不安」的心理困境,邁向自我修復與和解的第一步。──本書包括以下重要內容──■戀愛鑑定──若即若離,是不夠喜歡,還是花心,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從心理專業鑑定看清到底是迴避型依戀者,還是渣男渣女。■對的人是誰──「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是否存在彼此救贖,不再相愛相殺的可能,完整
庫存:2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零恐慌!:神奇十句法訓練大腦永久擺脫焦慮恐慌症
滿額折
作者:克勞斯.伯恩哈特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2023/06/05 裝訂:平裝
超過35萬人見證!德國腦神經科學速效療法 透過「神奇十句法」練習 靠自己擺脫焦慮恐慌,效果立竿見影! 「最近視力突然惡化……我是不是快瞎了?」 「老是記不住事情……我得了痴呆症嗎?」 「感覺做什麼都好無力喔……我該換工作了嗎?」 「為什麼最近常哭,情緒低落?難道我有憂鬱症嗎?」 「臉上突然長皰疹,要拖很久才會好ㄟ……」 「最近胸口很悶,老是喘不過氣來……我的心臟有問題嗎?」 你有上述的症頭嗎? 這些很可能都是心因性引起的, 不要懷疑,你只是恐慌發作了! 怎麼辦? 運用這一套來自德國的全新大腦療法: 很簡單,訓練你的大腦,透過「十句法」練習, 免吃藥、免掛號、免討拍、靠自己, 保證迅速擺脫焦慮與恐慌,效果立竿見影! 恐慌發作其實是一種潛意識完全正常且健康的保護反應, 藉以保護你免受其他更糟糕的情況所侵害。 有一句成語「屁滾尿流」,意指被嚇到留下糞便與尿液, 其實這是為了減輕身體負擔,好讓驚嚇者跑快一點, 因為些微的速度或許就主宰了生死! 恐慌發作有哪些原因? 1.遭到忽視的警告信號:無法專注、感到無力感,或是常常頻尿、長皰疹、視力惡化…… 2.可能造成恐慌發作的物質:濫用藥物、抗生素過敏、缺乏維生素、食物不耐症…… 3.負面想法以及對大腦的不良後果:蓄意的悲觀會影響大腦,你會無法停止胡思亂想…… 本書作者採用一種有別於傳統的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則是源自於現代的大腦研究。 這套方法與焦慮症患者司空見慣的那些尋常治療方法無關。 這裡完全不做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不做呼吸練習、不做漸進的肌肉放鬆、不去挖掘童年。就連抗憂鬱藥物與鎮靜劑,除了極其少數的例外情況,作者也嚴格拒絕。 永遠擺脫焦慮或恐慌最快的方式就是一種雙重策略。 一方面要藉助適當的模式斷路器迅速遏止焦慮或恐慌, 另一方面則要編織新的神經元網絡。 透過一套名為「十句法」的特殊心理訓練,能夠最為迅速地達成目標。 進行「十句法」練習時,請遵守以下規則: 1. 不用「否定詞」,寫十個句子 2. 只以正向方式表述 3. 以現在式表述十個句子 4. 以十分具體的方式表述句子 5. 請留意,這些句子務必「你自己能夠達成」 搭配五管道技巧:藉助五種感官「看、聽、感覺、聞、嚐」來分別體驗同一件事。 大腦的神經元會一再地被點燃,進一步透過神經突觸互相連結, 有助於解除焦慮症患者的恐慌發作。 所有在本書裡所介紹的技
庫存:1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滿額折
作者:陳乃菁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6/05 裝訂:平裝
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醫師,最貼近失智長輩的照顧心法。★內容簡介最好的失智照護,是先好好理解他。因為即使失智,也怕丟臉,有自尊,與被愛的渴望。── 老年醫學專家 陳乃菁醫師 ──── 最貼近失智長輩的照顧心法 ──睡眠障礙/尿失禁/玩排泄物/情緒失控/不講理/失智失蹤/時空錯亂與妄想……解決失智長輩的照顧困境前,應該先把他當成正常人。▍沒有問題行為,只有未被妥善理解的需求與感受──▍尊重與溝通,才能找到問題的核心。失智症照顧者的常見崩潰情境:●為什麼好說歹說,他就是不洗澡?!●總是忘記吃過飯,怎麼辦?●老是喊著要找過世多年的媽媽,還吵著要回老家。●不是不尿,就是尿失禁,還抓起排泄物塗牆。●懷疑幫傭偷東西;妄想老伴搞外遇。●無故動怒,出現暴力行為。●明明失智了,卻仍管東管西,還想外出找工作。●想跟他講道理,但完全不管用,兩人愈鬧愈僵、彼此都受傷……▍失智長輩並非總能完整表達自己的需求,▍但他們害怕、受委屈的感受,是那麼地真實而深刻,▍因此更需要我們的理解與尊重。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醫師長期為失智症患者看診,她是患者與家屬間的協調者、翻譯員,以強大的耐心與同理能力,偵探般地從失智患者看似難以理解的言行中抽絲剝繭,分析行為背後的心理成因,並借力使力,提供患者合適的治療與協助。書中,乃菁醫師以診間裡的對話案例提出具體建議,例如當長輩拒絕洗澡,可以試著採取他過去習慣的盥洗方式;經常忘記吃過飯,則少量多餐,並一起買菜、擺碗盤來增加「吃飯」的參與感。她提醒照顧者:長輩即使失智了,也仍會恐懼與不安、渴望被愛。照顧者應仔細觀察日常行為變化,了解他們過去的生活習性,找出他們喜歡也需要的生活方式。失智症不可逆,但我們能選擇讓摯愛的親人做個被愛的失智者,延緩病症的進程。★名人推薦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照顧者)__專文作序王培寧(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伊佳奇(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政策研究者)朱為民(台中榮總家醫部家醫科主任)林書煒(POP Radio聯播網台長、主持人)高有智(《ĀnkěCare創新照顧》雜誌總編輯)張曼娟(作家、照顧者)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郭慈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劉秀枝(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__一致推薦陳醫師貼近失智者的心法,連執業精神科多年的我都佩服不已。更令人驚豔的是,她將自己與子女相處的點滴穿插在各種溝通情境中,巧妙
庫存:1
定價:430 元, 優惠價:9 387
如果你想把全世界扛在肩上,憂鬱症就會找上你(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提姆.坎托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電子書
覺得罹患憂鬱症的自己一無是處? 錯了,勤奮努力的人,才會罹患憂鬱症。 推薦 陳嬿伊 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蘇益賢 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 從坎托佛醫生在BBC節目裡所收到的廣大迴響,就可看出他對憂鬱症患者提出了獨到的有力見解。為憂鬱症所苦的人告訴我,在所有關於憂鬱症的書籍裡,這是最有效、最有幫助的一本。不斷有人向我提起,這本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傑瑞米‧凡恩(Jeremy Vine),BBC廣播2台主持人 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尤其是被憂鬱症影響的人,不管他們是照護者、醫事人員,還是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它提供了對憂鬱症的寶貴見解,而且提醒我們要留意自己所承受的壓力u有多大,這將會決定我們的健康。 ——憂鬱症協會(Depression Alliance) 在擊退憂鬱症的戰役中,這本書是決定性的武器。 ——魯絲‧拉佛利(Ruth Lavery),《依賴》期刊(Depend) 咬牙硬撐,是憂鬱症的病因。 在這本改變數十萬憂鬱症患者人生的經典暢銷書裡,坎托佛醫生要糾正你對憂鬱症的看法: 罹患憂鬱症的你,是堅強的人。在面對困境時,你從不輕言放棄。但過大的壓力,導致大腦的邊緣系統失常,也就是憂鬱症,症狀為喪失精力、欲望、自信、希望。 只要遵照醫囑服藥,大腦的化學傳導物質濃度必定會恢復正常,但請你要有耐心,就像骨折需要時間才能癒合。而透過放鬆練習、拆分問題、時間管理、中斷思緒等技巧,就能避免憂鬱症復發。 憂鬱症是改變自己思考方式的機會:你必須重視自己的需要,放手讓別人負起他們本就該負的責任,才能在病癒後走向更快樂的人生。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1 280
如果你想把全世界扛在肩上,憂鬱症就會找上你
滿額折
作者:提姆.坎托佛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與時俱進的經典暢銷書,20年來幫助數十萬讀者 推薦陳嬿伊 微煦心靈診所院長蘇益賢 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從坎托佛醫生在BBC節目裡所收到的廣大迴響,就可看出他對憂鬱症患者提出了獨到的有力見解。為憂鬱症所苦的人告訴我,在所有關於憂鬱症的書籍裡,這是最有效、最有幫助的一本。不斷有人向我提起,這本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傑瑞米‧凡恩(Jeremy Vine),BBC廣播2台主持人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尤其是被憂鬱症影響的人,不管他們是照護者、醫事人員,還是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它提供了對憂鬱症的寶貴見解,而且提醒我們要留意自己所承受的壓力程度,這將會決定我們的健康。——憂鬱症協會(Depression Alliance)在擊退憂鬱症的戰役中,這本書是決定性的武器。——魯絲‧拉佛利(Ruth Lavery),《依賴》期刊(Depend)咬牙硬撐,是憂鬱症的病因。 不同於其他憂鬱症書籍,坎托佛醫生主張:堅強的人最易罹患憂鬱症。就算面對困境,他們依舊堅持走下去,不會像弱者輕言放棄。但過度的壓力會導致大腦裡的邊緣系統失常,也就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與日常憂鬱情緒完全不同的生理疾病,只要遵照醫囑服藥,就能讓大腦裡的化學傳導物質濃度恢復正常,從憂鬱症中康復。本書也會告訴你,在面對壓力時,如何透過放鬆練習、拆分問題、時間管理、中斷思緒與入睡技巧,避免憂鬱症復發。對於習慣獨自承受一切的你,憂鬱症是讓你做出改變的機會:你必須開始學著優先考量自己的快樂,讓身邊的人負起他們本就該負的責任,才能讓自己在病癒後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庫存:3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增訂新版)
滿額折
作者:羅素.巴克立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2023/05/26 裝訂:平裝
★過動症書籍長銷NO.1★ 面對過動兒,所有家長、專業工作者必備的案頭書 全方位幫助過動兒父母認識過動症,使其成為有原則、有執行力、有科學精神的父母,進而改善孩子的行為,同時也能照顧自己,並找回家庭和諧。 本書分為四篇: 1.瞭解過動症:正確認識過動症成因、打破錯誤迷思 2.如何成為成功的過動兒父母:建立評估與診斷的正確心態,並照顧好自己 3.如何調適家庭和學校生活:改善過動兒在家中和學校行為的實用方法 4.過動症的藥物治療:認識各種過動症藥物,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 本書可幫助過動兒父母: 1.理解過動症的成因 2.得到正確的診斷 3.與學校及醫療專業人員合作,尋求所需的支援 4.實施有效的八步驟行?管理計畫 5.培養孩子的學習與社交能力 6.重建和諧的家庭 此新版本新增「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章、提供關於過動症成因和藥物的最新資訊,並新增過動兒與手足相處的內容、提供給本身也是過動症患者父母的建議。
庫存:1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圖解影音]臨床實證 終結慢性暈眩的前庭復健運動(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張滋圃; 吳宜璋; 李薰華; 陳致中; 黃子洲 等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2023/05/18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06 元, 優惠價:1 406
[圖解影音]臨床實證 終結慢性暈眩的前庭復健運動
滿額折
作者:張滋圃; 吳宜璋 ; 李薰華 ; 陳致中; 黃子洲 ; 宋碧愉 ; 廖玟玲  出版社:原水文化  出版日:2023/05/18 裝訂:平裝
臨床實證!擺脫慢性頭暈的前庭復健運動大公開本書邀請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復健科最強「前庭復健運動」治療專家跨科合作4「前庭復健運動」10多年來幫助許多暈眩病人改善症狀、恢復正常生活☑全面解析慢性頭暈&眩暈最新致病機轉、診斷、治療、用藥等醫療知識☑圖解示範 4大類前庭復健運動:1.改善動態視覺2.增加平衡能力3.降低暈眩感。☑特別錄製【克服暈眩的28支前庭復健運動影片教學大公開】醫學研究顯示,全球有高達 17%的人受到頭暈困擾,在台灣,這等於將近有四百萬人曾被頭暈糾纏。雖然頭暈這麼常見,但它既沒有昂貴的特效藥,也少有精妙的手術可以治療,導致很多病友,暈不但醫不好,也欠缺一個詳盡合理的解釋,無法擺脫頭暈的痛苦,生活品質很差,還一直生活在焦慮困惑之中。頭暈&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止暈藥能改善頭暈,但也可能延緩平衡感的恢復,尤其患者服用太多藥物,反而會造成頭暈的副作用。頭暈目眩治療不成功的原因,是有不少的慢性頭暈確實是無法藉由藥物改善的,但並非意味著藥石罔效,而是應該嘗試「非藥物」的方法治療。然而頭暈的非藥物治療法之中,被專家研究最多的就是「前庭復健運動」。雖然慢性頭暈的成因很多,其中有一大半是與前庭系統的功能障礙有關,因此目前在歐美等醫療機構,治療慢性頭暈是採用「前庭復健運動」為主要治療方式。在醫師評估確認造成頭暈的成因後,針對病人量身打造的一套運動練習計畫。「前庭復健運動」是專門用來治療頭暈的運動,可以啟發腦部中樞前庭系統的代償作用,以達到改善頭暈、增進平衡感和穩定動態視覺的目的。和止暈藥相比,前庭復健運動也許在治暈方面的效果比較慢,但相對於止暈藥的治標不治本,「前庭復健運動」可以改變平衡感的腦神經迴路,達到真正治本的效果。而且除了頭暈以外,對於走路不穩、頭動時視力模糊等相關症狀,「前庭復健運動」都可以根本地改善,為頭暈病友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在台灣民眾就醫的文化,習慣「藥到病除」,因此要推廣這種簡單、不用花什麼費用的運動,來改善民眾頭暈的症狀,的確不容易。大部分民眾,甚至醫界,對「前庭復健運動」幾乎是一無所知的,大部分的醫院也沒有提供「前庭復健」的治療。因此本書作者群萌生了出版「前庭復健運動」圖文書的出版想法,針對周邊和中樞前庭病變造成的一系列症狀,包括視覺不穩定、姿勢不穩(靜態和動態)、頭動敏感和眩暈等等,提供有效的復健運動練習,將前庭復健治療的關鍵價
庫存:1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失智症患者想告訴你的事:從感官、環境到情緒,我與失智症共處的日常(電子書)
75折
  • 電子書
作者:溫蒂.蜜雪兒(Wendy Mitchell)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3/05/12 裝訂:電子書
第一本由失智症患者本人撰寫,囊括食衣住行的失智症全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亞馬遜分類榜榜首 在臺灣,65歲以上的老人中,每13人就有一位患有失智症。我們對這個疾病一如所知,只知道恐懼以及各種偏方,但是失智症真的那麼可怕嗎? 本書作者溫蒂.蜜雪兒在58歲被診斷出患有早發性失智症,一如我們所有人,她在那個瞬間經歷了所有情感浪潮:恐懼、無助,以及對即將死亡的認知席捲而來。9年後,溫蒂走過了對疾病的刻板印象、學習在失智的情況獨自生活,她清楚明白疾病帶來痛苦,但重點是選擇如何活著。 ▲最感動人心的患者親身經歷,呈現失智症的「真實情境」 溫蒂從失智症如何影響到味覺、嗅覺、觸覺與視覺開始描寫,細膩的分享失智症患者的世界如何染上不同的顏色,為何看到我們熟悉的電視螢幕會讓失智症患者害怕?為何放在白色盤子上的雞蛋或馬鈴薯無法喚起失智父母的食慾?為何患者會堅信自己看到已死之人、甚至聞到燒焦、尿味而激動不已? 世人常常以為失智症只有影響到記憶,但溫蒂想說:失智症患者的世界早已全然不同! ▲接受自己「從未改變」,讓陪病家人和患者都「與病共存」 如果大腦是一座城市,失智症就是在城市中四處施工的調皮鬼,他讓原本順暢的道路無法通行,讓城市的運作遇上「車禍」而卡關!然而,失智症沒有改變我們的家人,他們的大腦依然會找出得以通行的道路、找到新的解決方法,體諒,才是與病共存的起點。 我們會發現,原來只要一點小動作就可以重新找回患者的自尊;只要換個碗盤就可以讓父母吃起飯來更開心;只要善用現代科技,也可以讓患者出門散散步、找到生命中的美好。溫蒂認為,很多人罹患了失智症後,就被視為「完全不同的人」,甚至遭受彷彿監禁式的照護,但這樣的作法,可能會讓加快失智症加劇的速度! 從味覺嗅覺的改變、人際關係的修正、溝通模式的建立到面對疾病的態度,全書分成六大部分,細緻分析失智症患者的生活起居,並結合了患者軼事、研究成果。書中筆調樂觀,將多數患者會碰到的不安或令人沮喪的經歷、尤其是外界對待失智症患者的方式,轉向光明,扭轉了失智症便是死刑的恐怖判決,讓好好活著不只是目標,更成為得以實踐的可能。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5 315
情緒共振:為什麼你們會走到這一步?是什麼在威脅你們的情感關係?
滿額折
作者:卡洛琳.戴奇; 麗莎.羅伯邦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2023/05/05 裝訂:平裝
親密關係中,如何管理掌控焦慮,一起找回幸福? 「為什麼都是我的錯?」、「為何我們總是在傷害彼此?」 「為什麼就是不懂我?」、「為何一直逃避不願面對?」 兩人的感情由熱烈到冷淡,大多是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 這讓兩人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漸漸不同步, 阻斷了彼此間和諧的情緒共振和緊密的連結, 原本美好的關係從此出現難以彌補的裂痕。 大腦很容易受情緒控制,當你因為焦慮情緒變得不知所措時,負責情緒的中腦會高度運轉,讓你接收不到來自前腦的理性分析,於是―說出口的話全都充滿情緒,溝通變成彼此沉重的負擔,雖然兩人確實在對彼此說話,卻沒有真正的交流―一場小口角隨時一觸即發,隨後升級為破壞性衝突!最終,你們的親密關係落入這種軌跡:爭論、攻擊以及放棄。 透過自我評估,將能察覺在你們的情感關係中是誰在焦慮―當焦慮出現時,互動會出現怎樣的行為模式?情緒波動是否已干擾到日常?你們需要哪種方式的修復? 在感到焦慮並求助另一半時,總覺得對方不願聆聽、甚至被誤解? 伴侶對你的需求總是無法做出適當反應。 每當自己感到心煩意亂,伴侶就會從身邊離開。 不喜歡參與對另一半來說很重要的活動。 討厭對方完全不了解自己。 擔心會給對方帶來過重的負擔。 你常批評另一半對你沒有足夠的同理心。 和伴侶的生活充滿挫敗感,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感覺自己被伴侶拋棄,得不到對方任何的愛和關懷。 認為另一半的焦慮自己有責任。 …… 連結感,是親密關係的基本核心。而親密關係中的頭號殺手―焦慮情緒,會削弱兩人的連結感,當一方處於焦慮,就會嚴重影響另一人;隨著時間流逝,沮喪、疏離和孤獨感會與日俱增,雙方的連結感將會斷掉。想要擁有和諧且長久的親密關係,唯有在互動中保持連結,兩人才能理解與接納彼此,得到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 指責、防衛、輕蔑、漠視, 這四種常見的情緒反應,是親密關係中的「末日四騎士」, 它們能預測一段感情關係是否會以破裂告終。 28種練習,學會習慣性預防日常情感壓力, 降低情緒波動,理解關係中的嫌隙,強化情緒共振, 終結親密關係中的「末日四騎士」, 讓感情回到當初最美好的樣子,找回被焦慮剝奪的幸福感! 一段關係裡永遠有空間能讓兩人改善和提升,也許你們努力探索著要跨越情感的焦慮地雷區,卻不知如何著手,或是彼此忍讓著維持表面和諧,但情緒卻無法完全同步,這些都成為許多衝突的起頭。現在開始識別你們親密關係中的情緒觸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失智症的時代:家庭與地區的重生(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𠮷水卓見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電子書
◎高齡者每5人就有1人失智,孤獨與孤立成為起因 ◎獨居老人、老老照護,變成現代丟棄老人的姥捨山 ◎除了養護,改變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也是當務之急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 2022年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0萬人, 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6%, 且罹病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醫治失智症30年之久的吉水卓見醫師, 以人類學的觀點出發解析失智症的成因, 探討從今以後的照護和社會該有的樣子。 針對迄今為止經歷過的失智症患者的處置, 舉了具體的例子進行了解說, 不僅對從事高齡者醫療、看護、照護的職員而言相當重要, 對從事急性期醫療的醫療工作者而言, 也是非常有用且必讀的書籍。 「失智症既是醫療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與失智症共存下去,在彼此可以感同身受的社區當中, 我們不該把失智症當成別人的事情, 而是要當成切身事務來理解、接受、面對並隨之一起共老。 我認為這就是今後社會應有的生活方式。」 ──𠮷水卓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 266
  • 1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9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