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語文類 / 中國文學總論 / 中國文學史

1552筆,3/78頁
中國文學史解析:流光繚宇,文學演進之路
滿額折
作者:鄭振鐸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3/12/20 裝訂:平裝
承載著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文學作品多樣風貌,各時期的社會映照 帶您穿越中國文學的不同時代,探索其繁榮和多元 ▎元代文學:戲曲與流行趨勢 在元代文學的章節中,我們深入了解了元代戲曲及其流行趨勢。元代是一個文學充沛的時代,各種戲曲形式充斥著舞台,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的多樣性。我們探討了元代戲文的特點和重要作品,如《小孫屠》、《張協狀元》和《宦門子弟錯立身》,以及它們在當時的文化中的重要性。 ▎明代文學:繁榮與多元 接下來,我們進入明代文學的繁榮時期,這是一個文人雅士們發揮才華的時刻。我們將深入了解明代詩詞的抒情特點和發展趨勢,並認識到明初文學風雲的激蕩。抒情詩和小說作品如《金瓶梅》成為當時文學的亮點,為後來的文學創作鋪平了道路。 ▎散文與戲曲的蓬勃發展 在明代文學章節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散文的發展,以及明初文學的新潮流。散文作品和詩話等文學批評的發展將得到闡釋,我們還將深入了解明代散文的偉大成就和傑出作家。此外,我們將著重介紹明初戲曲作家們,以及南北戲曲的差異,展現了當時戲曲藝術的多樣性。 ▎中國古代文學的多重層面 最後,我們進入明代文學的另一個面向,包括散曲、傳奇劇作、雜劇和長篇小說的繁榮。我們將深入了解南曲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南曲詞人們如何貢獻了多樣性的詞曲創作。傳奇劇作家、小說家和戲劇作家如湯顯祖、沈璟、李玉等將在這一部分中得到詳細介紹,呈現了明清時期文學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本書特色】 從元代戲文到解析如《小孫屠》、《琵琶記》等經典劇作,不僅展現了戲劇的魅力,更將古杭書會和古杭才人的獨特故事融入其中。同時,元代小說、散曲作家、明初文學等,無論是詩詞、散文還是戲曲都有詳盡的分析。此外,還討論了擬古運動、公安派與竟陵派等重要文學流派的興起和特色,以及嘉隆後的散作家和明末南曲的發展等。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宋詞背後的祕密:唱情歌、論時政,宋代文青的面貌,原來藏在宋詞裡!
滿額折
作者:林玉玫  出版社:如果  出版日:2023/11/27 裝訂:平裝
讀宋詞,就像穿越八百年回到古代當文青;讀宋詞,能讓我們更加明白人性裡真摯的情感。你以為,李宗盛跟女歌手們的風花雪月是現代的特產?其實宋代的柳永才是真正的高手。你以為,把好幾首歌的詞各取出一句,再組合成一首歌,是現代流行歌曲的新招?其實這種手法早就有了,連蘇軾和辛棄疾都寫過。談相思,沒有人比得過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論熱血,岳飛的「怒髮衝冠」更是天下無雙。華語詞神方文山曾說,宋詞是他創作的養分,也可以是你的!宋詞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曲,不管是抒發愛恨情愁,還是針砭國家大事,通通可以寫成詞。如果你崇拜阿信、林夕、青峰、張懸、陳綺貞、方文山、李宗盛,曾經聽著他們的詞,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那你一定會愛上,這些現代歌詞的始祖:宋詞。宋詞跟現代歌詞一樣,與音樂緊密相連。詞人根據樂譜格律,寫下自己的喜怒哀樂,再經由歌妓的美妙歌喉演唱、詮釋,四處傳唱。宋詞透過優美精鍊的文字,詠嘆千古不變的生離死別、愛恨情愁;這些詞還活著,讓我們深深為之觸動,帶我們跨越時空的阻隔,與宋代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一曲新詞酒一杯,搞懂宋詞的規則,你也能一秒變文青本書用60篇關鍵文章,讓你能:1.搞懂詞的發展、禁忌、結構與布局,打好穩固根基。2.拜見寫詞老祖宗,聆聽故事,笑看趣聞八卦、學習人生智慧。3.了解宋代勁歌和傷心情歌金曲榜,領略大師的千古名作之美。4.學會意境營造小撇步,摸清西樓、東風、月、水、香爐、欄杆等意象的妙用。【本書特色】․60篇短篇文章,輕鬆認識宋詞發展、著名詞人軼事和重要詞作欣賞,瞬間提升中文力!․60則文末附加的有趣「延伸知識」,讓你觸類旁通,擴充知識。․豐富的宋詞背後知識,是學校老師、學生最需要的中文課外讀物。․附錄文青必備填詞詞譜,不管是宋詞或現代歌詞,一次就上手!
庫存:3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重返開端:新時期文學的「群眾性」(1977-1984)
滿額折
作者:石岸書  出版社:人間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如今,改革中國已處在歷史的又一個轉折路口。此時,重新理解我們今天的歷史處境的必要方式之一,或許就是重返改革的開端之處。1980年代就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開端。然而,1980年代同時也是終結。從整體上來說,它是被稱為「革命世紀」的「短20世紀」之尾聲,其次,它也是毛澤東時代的終結。――然而,1980年代又終究是改革的開端,它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新的探索,沒有這一新的探索,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中國道路」。這就是1980年代的複雜性。它是終結,也是開端,暮氣沉沉而又朝氣蓬勃。就此而言,重返1980年代,既是重返終結,也是重返開端。但更是重返開端。從1980年代的「新時期文學」入手,或許是理解這一開端的恰切的方式。不僅因為中國現代文學自五四以來就是「感時憂國」的,也不僅由於從左翼文學到社會主義文藝,從來都是「時代的風雨表」,從來都是「文藝服從於政治,這政治是指階級的政治、群眾的政治」,原因更在於,「新時期文學」本身就是1980年代創造開端的基本方式。
庫存:3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唐詩風情:翻開淒美婉轉的篇章,聞一多談古典詩的流麗與輝煌
滿額折
作者:聞一多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09/26 裝訂:平裝
古典詩史不容忽略的一頁×現代詩史不應遺忘的名家 以大唐風情為經,以絕句律詩為緯 聞一多透過詩人之筆,書寫出篇篇絢爛動人的詩評 那些背不熟的唐詩、記不全的古人生平, 就讓本書帶領你一一重拾,再次沉醉其中!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論詩聖杜甫 杜甫,一個說到唐詩時便不得不提的名字。曾言「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的早慧詩人,留給世人的印象大多是沉鬱憂傷的一道影子。杜甫少時多病而好學,遍覽名家經典,心慕古今豪傑。待其弱冠,杜甫遊遍天下,四處結交名士,「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然而,安史之亂爆發後,目睹百姓顛沛流離,加之自身貧病交迫,杜甫心中的憂傷愈見分明,並將其對世人的憐憫融入於創作中:「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一句反映出他對於戰爭中傷亡不斷的感慨悲嘆。 ▼「千載獨步,唯公一人」:論謫仙人李白 談到李白,也許人人腦中都會立時浮現出他的詩句,就如同他的〈靜夜思〉中所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詩作就像那一輪明月,引領歷代學子感懷當時盛唐氣象。 李白愛詩、愛自由、愛美酒。生性奔放的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最後留給世人的,除了名篇佳句,還有「撈月溺亡」的浪漫猜想。暫且不論其真偽,從〈月下獨酌〉中,我們可以看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句,展現了李白視萬物有靈並引為知己的豐富想像力;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恰恰反映出這位詩仙獨特的人生哲學。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論詩奴賈島 該「推」,還是「敲」?看似無甚值得注意的一字,卻能讓賈島苦思冥想半天!關於賈島,人們知道的實在太少;其生平考據多半來自後人的小說和稗官野史,直至今日,仍有學者持續爭論、考證賈島的出身地以及早年經歷。從賈島留下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其凜冽峭硬的風格即為賈島詩的一大特色:「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聞一多評賈島「愛靜,愛瘦,愛冷,也愛這些情調的象徵」。賈島在挑選題材上別具匠心的眼光,更突顯出他的詩作中有別於其他詩人的寒意及幽靜。 〔本書特色〕 本書為民初詩人聞一多唐詩研究的代表作。書中收錄數篇精鍊優美的詩歌評論,並附有相關考證,足見作者用心及對古典詩之熱愛。主要論及初唐四傑、宮體詩發展,還有詩人賈島、孟浩然與「李杜」的生平,內容豐富,筆法生動,堪稱是古典詩研究專著中的佳作。
庫存:1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民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文叢十六編(全套)〈共18冊〉
滿額折
作者:李怡 主編  出版社:花木蘭文化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精裝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5000 元, 優惠價:9 40500
陪伴與觀看:宋詩中的伴侶動物書寫
滿額折
作者:游佳霖  出版社:元華文創  出版日:2023/08/31 裝訂:平裝
宋代人喜歡養動物,並對牠們極盡寵愛,透過與伴侶動物的相處也更加了解這些動物的特性。宋詩獨有的日常性增加了這些伴侶動物在詩中出現的機會,文學作品與繪畫中處處可見伴侶動物的身影。宋人描寫他們如何與伴侶動物相處,也常以動物為喻,表達自己的情志。與伴侶動物的相處親暱,所以觀察到的動物形象往往有與前人不同之處,本書欲探討伴侶動物在宋人生命歷程中的意義,透過宋人和動物間的觀看與陪伴勾勒出屬於宋人的生活情調。 伴侶動物的概念原來早在宋代就出現, 在本書中你會驚訝於宋人對牠們的寵愛, 並且被動物和人之間的互動療癒。
庫存:2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中國小說史略
滿額折
作者:魯迅; 導讀:郭豫適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8/31 裝訂:精裝
 魯迅經典開中國小說史研究先河的偉大著作 流傳百年作為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影響至今 名家導讀著名學者郭豫適深入解讀細緻品評《中國小說史略》是魯迅開中國小說史研究先河的偉大著作,全書共二十八篇,從遠古神話傳說到清末民間小說,系統性地論說中國小說的醞釀、產生、發展和變遷歷程,評述歷代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品析各類小說思想藝術特色。引證豐富翔實、論斷嚴謹精當,備受學界推崇―蔡元培:《中國小說史略》、《小說舊聞鈔》、《唐宋傳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輕視小說之習慣。胡適:這是一部開山的創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斷制也甚謹嚴。郭沫若: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和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毫無疑問,是中國文藝史研究上的雙璧。鄭振鐸:近二十年來,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人很多,但像魯迅那樣氣吞全牛,一舉而奠定了研究的總方向,有了那麼偉大而正確的指示的,還不曾有過第二人。本書初版於1923年,不僅是拓荒的工作,結束了「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的局面;而且是權威的成就,建立了中國小說的體系。後經數次修訂、補充和完善,流傳百年,至今仍深刻影響無數後學。編輯推薦:1. 魯迅在文學研究領域的一部學術專著,為中國小說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建立了中國小說的體系;2. 勇於開拓的首創精神、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可貴的研究成果,對後世文學研究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3. 精編精校,附郭豫適教授精彩導讀和李夢生教授整理的《引用小說數目簡介》,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定價:530 元, 優惠價:9 477
兩岸三地當代華文小說選評
滿額折
作者:陳碧月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3/08/02 裝訂:平裝
本書精選兩岸三地知名作家,對其小說進行深刻的分析與評論。其中台灣作家有透過描寫小人物,展露社會關懷的黃春明;在極短篇中發揮最大創作空間,結局經常出人意表的苦苓;擅長融貫古今典故,體現嶄新生命意境的張曼娟。中國作家有以「勞改」為主題,揭露極權下的無奈與傷痕的張賢亮、鐵凝、張潔、高行健;以「大躍進」為背景,藉由「飢餓書寫」提出對歷史反思的余華、虹影、池莉、陳染、林白、戴思杰;從女性視角出發,強力批判重男輕女文化的莫言與葛水平;兼具「狂歡化」敘事風格與社會批判的閻連科;直面書寫小人物的生存困境,精準捕捉人性弱點的劉震雲;挖掘自身下鄉「再教育」記憶,細膩描繪知青與農工互動的王安憶。另外,作者特別著力在上海出身的張愛玲與唐穎,探討了前者筆下成功得到歸宿的白流蘇之個人特質,及後者從上海至新加坡的「空間書寫」特色;並爬梳兩位華裔美國人任璧蓮與譚恩美的小說結構,凸顯出兩代移民的鴻溝與中美文化差異;最後剖析香港兩位最知名女作家李碧華和亦舒的小說,從不同面向展現前者多樣貌的內涵,及後者女性意識的覺醒。透過這些作家的創作能量,我們見到華文社會的進步以及作家的人文關懷。
庫存:1
定價:340 元, 優惠價:9 306
台灣學者眼中的大陸百年文學
滿額折
作者:林黛嫚-主編  出版社:文史哲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發生在1919年前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文學史上樹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也見證著文學、文化與當時中國逐漸步入現代社會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文學發展的重要時刻,剛剛過去百年,出版這本《台灣學者眼中的大陸百年文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書由八位台灣學者執筆,深入淺出精選介紹百年來大陸文學的三十九位重要作家,包括魯迅、老舍、巴金、胡適、徐志摩、朱自清、梁實秋等,並選刊其代表作品以茲對照,幫助兩岸讀者更加認識大陸百年文學。
庫存:4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5 494
詞體美典形成與詞史建構之探索
滿額折
作者:劉少雄-著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以創作與批評、個人與時代等多層次的論述,具體勾勒詞體美典形成及詞史建構的輪廓。 探索詞體美典的形成,主要係由比較李煜前後期詞,分析其變與不變的特質;由柳永詞的豔情書寫,檢討雅俗之辨及其美學評價;由歐陽脩其人其詞,論析其在情理跌宕中所展現的姿態;由周邦彥詞之結合詩賦與樂律,體察其如何創造一種可觀可感的抒情模式。這些文章雖不能完全反映唐宋詞的整體面貌,但都有其代表意義,而其中若干論點,於我們探索詞學文體論時應具有啟發的作用。 而詞史建構部分,則以周濟、胡適為代表,研究近代學者如何因應時代為詞史賦予不同的意義,並藉《草堂詩餘》之研究,分析明清詞學的演變勢態。如是交錯著作家與作品、創作與批評、個人與時代等多層次的論述,庶幾能為詞體美典的形成以及詞史建構的歷程勾勒出一個較具體的輪廓。
庫存:2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5 456
有疑:對話當代文學心靈
滿額折
作者:楊宗翰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7/25 裝訂:平裝
書名中所謂「有疑」並非尖刻批判或挑剔滋事,而是理想的文學讀者應具備之基本態度――帶著疑惑之心反覆閱讀,享受思考帶來的喜悅及困頓,繼而能向文本與作者有效提問,持續一場又一場未完的對話。本書繼《台灣新詩史》之後出版,可視為作者對文學閱讀、思考與研究的重新安頓,即終於放下文學史撰寫者的顧慮乃至焦慮,回到一個理想的「文學讀者」位置。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文心和詩魂」論楊牧、洛夫、蔡文甫、陳芳明、龔鵬程、劉梓潔,其人其詩其文其編,另有七篇對經典詩作的細讀。第二輯「從文學長河到島嶼內外」,涉及年表、年鑑、詩刊、編輯、菲華等文學議題,共同交集則始終都是吾島台灣。第三輯「書與人的對話」,從品評作品到提問作家――瘂弦、羅智成、陳黎、陳義芝、鴻鴻、蘇紹連、羅任玲、封德屏,每一位都是值得長期追蹤與持續關注之對象,也反映出當代文學心靈的豐美繽紛。
庫存:3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5 333
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
滿額折
作者:廖肇亨; 黃敬家; 林韻柔; 林智莉; 劉家幸; 李淑如; 簡凱廷; 林仁昱; 徐維里  出版社:佛光文化  出版日:2023/06/30 裝訂:軟精裝
宋代以降的中國佛教文學史,既是佛教的,也是文學的重要資產。研究近世佛教文學,除了填補學術研究的大片空白之外,對認識佛教的修行實踐、文學、歷史等各個不同層面的特殊性都有不能忘卻的重要意義。
庫存:2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廖肇亨; 黃敬家; 林韻柔; 林智莉; 劉家幸 等  出版社:佛光文化  出版日:2023/06/30 裝訂:電子書
宋代以降的中國佛教文學史,既是佛教的,也是文學的重要資產。研究近世佛教文學,除了填補學術研究的大片空白之外,對認識佛教的修行實踐、文學、歷史等各個不同層面的特殊性都有不能忘卻的重要意義。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00 元, 優惠價:7 420
宋詩概說
滿額折
作者:吉川幸次郎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06/08 裝訂:精裝
和唐詩相比, 宋詩具有明顯的敘述性、 對於日常生活的關注、 富於社會意識與哲學思考、 揚棄悲哀的人生觀等傾向或特色。 基於這些特色, 國際知名漢學家、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從歷史發展的觀點, 分別考察了兩宋主要的詩人與流派。 本書原著出版於昭和三十七年(1962),恰好過了半個世紀。其漢譯本則初刊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也已在三十五年前。是第一本有宋一代詩史的專題研究,也是中國詩斷代史的開山之作(姊妹篇為《元明詩概說》)。作者吉川幸次郎認為宋詩雖然基本上繼承了唐詩的主要形式(古體、律詩、絕句),但在吟詠的題材、技巧或內容等多方面,具有明顯的敘述性、對於日常生活的關注、富於社會意識與哲學思考、揚棄悲哀的人生觀等傾向或特色。基於這些特色,著者從歷史發展的觀點,分別考察了兩宋主要詩人與流派。尤於歐陽修在過渡時期的角色、蘇軾的達觀哲學、陸游的實踐精神與反抗意識,著墨較多。本書論述,始於北宋初期的西崑體,止於南宋末期的民間詩人與抵抗詩人。
庫存:2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下冊)
滿額折
作者:鄭振鐸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6/06 裝訂:精裝
*求全求備、見解獨到 中國文學史上首部堪稱完備之作 *插圖採自珍籍孤本 真實反應真實的古代社會生活情態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是中國現代文史大家鄭振鐸開時代先河之作,糅合傳統史學精神與現代治學方法,獨創性地將文學史劃分為古代、中世及近代三期;自古代文學鳥瞰至近代阮大鋮與李玉,共六十四章,每章分若干小節。亦是同時期,首次將未被世人所注意的戲劇、變文、散曲、寶卷、彈詞、平話、民歌等俗文學題材,引入到文學史的寫作中。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時期其他書所未論及的。所附插圖皆是作者從珍籍孤本中艱難搜求而來,使讀者得見各時代的真實的社會生活情態。 本書出版後廣受歡迎,被公認為是一部足以表現出中國文學整個真實的面目與進展的劃時代巨著,從初版面市至今,流傳近百年而不衰,亦是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經典之作。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定價:1620 元, 優惠價:9 1458
漢魏六朝辭賦(再版)
滿額折
作者:曹道衡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辭賦是古典文學中源遠流長的一種體裁,它在漢魏六朝時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以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辭賦的起源、發展和演變;不但向我們展示了這一歷史時期內眾多的辭賦作家和作品,同時也論述了賦發展的規律和歷史條件,論述了辭賦與詩文的交互影響,本書將會為古典文學愛好者提供這方面的詳盡知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經典文論再復刻,近代最重要的文學批評之一,讀中國古典小說必讀之作
滿額折
作者:魯迅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05/22 裝訂:平裝
【魯迅最經典的小說文論,歷久彌新、風華再現】 ★讀中國古典小說必讀之作★ 神怪、詼諧、愛情、俠義、諷刺…… 探尋中國小說史兩千年 ▌開啟奇幻詭麗之門:先秦神話 《漢書.藝文志》云「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然而魯迅並不同意這個說法,而認為其源於神話與傳說,如我們熟知的女媧煉石(《列子》)、盤古開天(《三五曆記》)、嫦娥奔月(《淮南子》)…… 先秦神話如此唯美壯麗,為何卻不若西方的長篇累牘,而如此零星?魯迅認為,一是因為先民先「重實際而黜玄想」,二則是「孔子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實用為教」,怪力亂神之事由此不興,而這段話也成為了讀中國小說史離不開的重要論述。 ▌光怪陸離的時代:六朝筆記小說 六朝志怪小說有多怪?魯迅替我們徵引了不少故事,如:《異苑》中曾提到南朝宋的劉邕,是一名喜歡吃瘡痂的怪人,認為其滋味與魚一樣鮮美;《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名「鵝籠書生」,能若無其事塞進籠子,還能從口中吐出銅盤、佳餚、美人…… 這一則則篇秩短小的故事,不僅讀之趣味盎然,也能讓我們一窺這個任誕隨興、狂放不羈時代的縮影。 ▌俠士、刺客、佳人:唐人傳奇 在長於志怪與志人的六朝筆記後,小說到了唐代又有所演進,與前朝皆較之更精,敘述更宛轉、文辭更華豔,但仍保留了搜奇記逸的取材習慣: 〈遊仙窟〉講述了一段仙境的奇幻豔遇;〈枕中記〉隱喻人生是一場大夢,也衍生出「黃粱一夢」的成語;〈虯髯客傳〉讀來令人豪氣干雲,〈霍小玉傳〉牽動世人情腸,而〈鶯鶯傳〉更成了後世才子佳人的名篇的標竿之作……名篇迭出、異彩紛呈,形塑出唐人傳奇的獨特風貌。 ▌從此,登峰造極:明清章回小說 經過宋元話本跟擬話本的醞釀,章回體例於明清大抵成形,中國小說發展也由此臻於成熟、推向美學的巔峰。而對於距離自身時代最近的章回小說,魯迅也提出了一些極為重要的見解與有趣的素材: ◎在《西遊記》的續集中,孫行者竟然穿越時空遇見項羽、化身虞姬。 ◎「雖間雜猥詞,而其他佳處自在」,《金瓶梅》究竟有什麼令人著迷的魔力? ◎《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眾說紛紜,而除了最廣為人知的高鶚之外,其實還有袁枚說、納蘭成德說、董鄂妃說? ◎清代官場多黑暗?魯迅帶你直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值得注意的是,魯迅亦觸及了較為小眾的作品,細緻爬梳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章回小說,如世情小說《品花寶鑑》、《海上花列傳》,俠義小說《三遂平妖傳》、《三俠五義》等,讓我們得以綜觀明清小說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7
可畏的想像力:當代小說31家(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王德威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3/05/02 裝訂:電子書
當代作家書寫他們的生存所在,為何「可畏」? 只有那些倖免於肉身凌辱,尚未因種種劫難而成為行屍走肉的人,才得以在見證不義之餘,有能力想像種種恐怖並運用這可畏的想像力。這樣的想像有助於思辨政治情境,啟動政治情懷。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王德威繼《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之後,又一本探討當代具代表性的小說家作品序論集,由此觀看當代文學的脈絡發展與時代意義。 麥田的「當代小說家」書系自一九九六年推出後,至今已超過二十五年。這一書系涵蓋兩岸四地(台、港、陸、星馬)及全球華人小說家的傑作,展現華語文學的壯觀版圖。書系主編王德威,參與選書製作,並為每一本書寫下序論,介紹作家的特色,並觀照小說與政治、社會、人生的美學關聯。二○○二年,麥田結集二十篇序論出版《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一書,討論包括朱天文,舞鶴,朱天心,李昂,施叔青,余華,王安憶,莫言,蘇童,鍾曉陽,黃碧雲,駱以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呈現上個世紀末中文小說的種種風華面貌。 接著從二○○二年到二○二二年,「當代小說家」書系陸續再出版了不少當時代的代表作品,如李永平《大河盡頭》、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陳冠中《盛世》、駱以軍《匡超人》、鍾文音《別送》、王安憶《一把刀,千个字》等,都曾引起廣泛討論。這些序論,連同系列以外的小說點評,編選之後共得三十一篇,即是這本書《可畏的想像力:當代小說31家》。 王德威論及—— 過去二十年兩岸四地局勢波譎雲詭,世界危機重重。與此同時,數位科技爆發、環境物種嬗變——從全球暖化到生態污染——重新定義了人類與後人類的關係。當我們汲汲於眼前的意識形態和族裔紛爭,或持續科幻化、娛樂化種種災難的可能時,敏銳的小說家卻感受到「惘惘的威脅」撲面而來。他們的作品震撼人心,不僅在於形製新穎,更在於內容的不可思議。 書名「可畏的想像力」,典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論述。在《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一書中,鄂蘭論二十世紀的暴政帶給世界種種傷害,不因某一特定政體或政權的消長而稍息。尤有甚者,暴政甚至可以最平庸無感的形式滲透到日常生活,並被視為當然,甚至膜之拜之。這是現代之「惡」最詭譎的形式。當此之際,鄂蘭呼籲我們必須鍛煉「可畏的想像力」,用以對抗歷史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41 元, 優惠價:1 441
可畏的想像力:當代小說31家
滿額折
作者:王德威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3/05/02 裝訂:平裝
當代作家書寫他們的生存所在,為何「可畏」?只有那些倖免於肉身凌辱,尚未因種種劫難而成為行屍走肉的人,才得以在見證不義之餘,有能力想像種種恐怖並運用這可畏的想像力。這樣的想像有助於思辨政治情境,啟動政治情懷。——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王德威繼《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之後,又一本探討當代具代表性的小說家作品序論集,由此觀看當代文學的脈絡發展與時代意義。麥田的「當代小說家」書系自一九九六年推出後,至今已超過二十五年。這一書系涵蓋兩岸四地(台、港、陸、星馬)及全球華人小說家的傑作,展現華語文學的壯觀版圖。書系主編王德威,參與選書製作,並為每一本書寫下序論,介紹作家的特色,並觀照小說與政治、社會、人生的美學關聯。二○○二年,麥田結集二十篇序論出版《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一書,討論包括朱天文,舞鶴,朱天心,李昂,施叔青,余華,王安憶,莫言,蘇童,鍾曉陽,黃碧雲,駱以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呈現上個世紀末中文小說的種種風華面貌。接著從二○○二年到二○二二年,「當代小說家」書系陸續再出版了不少當時代的代表作品,如李永平《大河盡頭》、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陳冠中《盛世》、駱以軍《匡超人》、鍾文音《別送》、王安憶《一把刀,千个字》等,都曾引起廣泛討論。這些序論,連同系列以外的小說點評,編選之後共得三十一篇,即是這本書《可畏的想像力:當代小說31家》。王德威論及——過去二十年兩岸四地局勢波譎雲詭,世界危機重重。與此同時,數位科技爆發、環境物種嬗變——從全球暖化到生態污染——重新定義了人類與後人類的關係。當我們汲汲於眼前的意識形態和族裔紛爭,或持續科幻化、娛樂化種種災難的可能時,敏銳的小說家卻感受到「惘惘的威脅」撲面而來。他們的作品震撼人心,不僅在於形製新穎,更在於內容的不可思議。書名「可畏的想像力」,典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論述。在《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一書中,鄂蘭論二十世紀的暴政帶給世界種種傷害,不因某一特定政體或政權的消長而稍息。尤有甚者,暴政甚至可以最平庸無感的形式滲透到日常生活,並被視為當然,甚至膜之拜之。這是現代之「惡」最詭譎的形式。當此之際,鄂蘭呼籲我們必須鍛煉「可畏的想像力」,用以對抗歷史怪獸的無孔不入。本書三十一位作家按出生時序排列。首篇臺靜農先
庫存:2
定價:630 元, 優惠價:9 567
唐詩寒武紀(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王曉磊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2023/04/12 裝訂:電子書
王曉磊(六神磊磊)唐詩故事,起因是金庸小說裡到處有唐詩:郭靖帶楊過騎馬,襄陽城外,只為吟誦一首〈潼關吏〉;張無忌與趙敏一道前往綠柳山莊,中堂懸掛著的字,正是元稹的〈說劍〉。熱愛金庸的他一頭栽進大唐江湖裡。 五年多前,他以一篇〈膜拜吧!關於唐朝那些猛人猛事〉(收錄書中改題為〈我只留下了六首詩,但還是無冕之王〉)一文,獲得百萬人次轉發,他意識到許多人畏懼讀唐詩,可能是年少時在學校應付考試導致。而他寫唐詩,不強調字義解釋,而是把唐詩比喻為圍牆內開滿的桃紅柳綠,滿園春意,鼓勵牆外的人跟著他的故事,翻牆看看歷史上那些詩人們,感受唐詩的美麗。 現代人能讀到唐詩,其實是靠歷史上愛詩歌的人認真搜集整理而成,一本《翻牆讀唐詩》只能觸及部分。疫情期間六神磊磊下定決心,要擴寫唐詩故事,變成三部曲:寒武紀、光明頂與笑忘書,以便更完整地寫出初唐盛唐晚唐的詩風演變,呈現出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仙詩聖為什麼會出現。 第一部寒武紀,除了收錄之前書中包括的8篇文字,另外16篇新寫之文將細寫從魏晉南北朝到初唐的詩壇風貌,從謝靈運走出烏衣巷、開始少年遊的西元四0五年,到天才湧現、繁星燦爛的初唐之末,書中將談到這一時期的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麟、駱賓王、宋之問、杜審言、上官婉兒、張若虛、陳子昂….他們的文學與人生際遇,爬梳出盛唐詩歌高峰出現前,詩人們如何扭轉了沉悶的時代,爆發出寒武紀一般的新生命氣象。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5 元, 優惠價:1 28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7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