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場圖幅範圍(以下簡稱本圖幅或本區)位於臺灣北部,主要屬於雪山山脈區,東南隅屬於中央山脈區,西北隅則屬於西部麓山帶。地質上,雪山山脈區與中央山脈區是以牛鬥斷層為界限,地形上此界限位於蘭陽溪北岸,約略平行該溪流路;西部麓山帶與雪山山脈地質區,則以屈尺斷層為界。雪山山脈區,最早的調查是李崠山圖幅(大江二郎,1931;比例尺五萬分之一),而中央山脈區最早的調查是圖幅外東方大南澳圖幅(小笠原美津雄,1933;比例尺十萬分之一)。顏滄波曾經編繪一張臺灣地質圖(比例尺廿五萬分之一;未出版),其中板岩帶部分(Yen, 1970)是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最早的全區地質圖,之後何春蓀(1974)編繪的臺灣地質圖(比例尺廿五萬分之一),板岩帶部分大致參照該圖資料來編繪。此外,南勢溪至大漢溪之間的地質圖(鍾振東,1974;比例尺五萬分之一)、清水與土場地質圖(吳永助,1976),以及清水地熱區地質圖(曾長生,1978),也都涵蓋圖幅內一部分區域。西部麓山帶,最早有新竹縣嘉樂煤田地質圖(何春蓀與徐鐵良,1951),以及雪山山脈內夾中新世地層地質圖(Yen and Chiang, 1964; Tu et al., 1987)。本區生物地層研究方面,包括有烏來統有孔蟲化石研究(Chang, 1974),以及北部橫貫公路沿線貝類與有孔蟲化石研究(Chung and Kanno, 1975;Kanno and Chung, 1975)。地層方面,有雪山山脈始新世砂岩研究(Yen, 1973)、烏來統的層位問題研究(鍾振東,1973),以及眉溪砂岩的研究(黃鑑水與李錦發,1992)。地質構造方面,包括有雪山山脈區域地質構造(Tsan, 1976;詹新甫,1976b)、屈尺斷層兩側的地質構造研究(張育仁與林啓文,2015),以及蘭陽溪兩側的地質構造以及繪製該區地質圖(林啓文與林偉雄,1995a;林啓文與楊昭男,1999;Lin et al., 2002:林啓文等,2008)。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易淹水地區上游集水區地質調查與資料庫建置計畫報告(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8),整理了一張土場圖幅區域的地質草圖(比例尺五萬分之一)。近期則有雪山山脈的地層與構造(林啓文等,2018;2019),以及探討中新世補片與相鄰地區的地質構造(林啓文等,2020)。本圖幅除了參考上述的調查資料之外,野外調查主要追蹤各地
土場圖幅範圍(以下簡稱本圖幅或本區)位於臺灣北部,主要屬於雪山山脈區,東南隅屬於中央山脈區,西北隅則屬於西部麓山帶。地質上,雪山山脈區與中央山脈區是以牛鬥斷層為界限,地形上此界限位於蘭陽溪北岸,約略平行該溪流路;西部麓山帶與雪山山脈地質區,則以屈尺斷層為界。雪山山脈區,最早的調查是李崠山圖幅(大江二郎,1931;比例尺五萬分之一),而中央山脈區最早的調查是圖幅外東方大南澳圖幅(小笠原美津雄,1933;比例尺十萬分之一)。顏滄波曾經編繪一張臺灣地質圖(比例尺廿五萬分之一;未出版),其中板岩帶部分(Yen, 1970)是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最早的全區地質圖,之後何春蓀(1974)編繪的臺灣地質圖(比例尺廿五萬分之一),板岩帶部分大致參照該圖資料來編繪。此外,南勢溪至大漢溪之間的地質圖(鍾振東,1974;比例尺五萬分之一)、清水與土場地質圖(吳永助,1976),以及清水地熱區地質圖(曾長生,1978),也都涵蓋圖幅內一部分區域。西部麓山帶,最早有新竹縣嘉樂煤田地質圖(何春蓀與徐鐵良,1951),以及雪山山脈內夾中新世地層地質圖(Yen and Chiang, 1964; Tu et al., 1987)。本區生物地層研究方面,包括有烏來統有孔蟲化石研究(Chang, 1974),以及北部橫貫公路沿線貝類與有孔蟲化石研究(Chung and Kanno, 1975;Kanno and Chung, 1975)。地層方面,有雪山山脈始新世砂岩研究(Yen, 1973)、烏來統的層位問題研究(鍾振東,1973),以及眉溪砂岩的研究(黃鑑水與李錦發,1992)。地質構造方面,包括有雪山山脈區域地質構造(Tsan, 1976;詹新甫,1976b)、屈尺斷層兩側的地質構造研究(張育仁與林啓文,2015),以及蘭陽溪兩側的地質構造以及繪製該區地質圖(林啓文與林偉雄,1995a;林啓文與楊昭男,1999;Lin et al., 2002:林啓文等,2008)。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易淹水地區上游集水區地質調查與資料庫建置計畫報告(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8),整理了一張土場圖幅區域的地質草圖(比例尺五萬分之一)。近期則有雪山山脈的地層與構造(林啓文等,2018;2019),以及探討中新世補片與相鄰地區的地質構造(林啓文等,2020)。本圖幅除了參考上述的調查資料之外,野外調查主要追蹤各地